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交互設計心得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交互設計心得

發布時間: 2022-04-23 10:32:19

Ⅰ 什麼是網站Web端互動式設計的常見誤區

交互設計的5個常見錯誤
艷麗的圖片、順暢的滑鼠懸停效果和意外的動畫,不再那麼容易引起用戶注意了。但難題卻沒有解決——如何創造令人愉快的用戶體驗,讓用戶面帶笑容完成轉化?如果你對常見的設計陷阱有所警覺,就能更少犯錯。
為了方便——可能也為了讓你知道你不是獨自一人——以下總結了最常見的交互設計誤區。
1、鋪天蓋地的創新
網頁設計師都非常有創造力。我們希望通過作品來表達自我。我們總是在尋求創新的設計方法來脫穎而出。但是,當涉及到交互設計時,創新並不總是好事。甚至會給你的網站帶來壞的影響。用戶渴望熟悉的事物,他們總是會遵循一些特定的操作方式。
Randy
J. Hunt,Etsy的創意總監和Proct Design for the
Web作者,清晰地陳述過:「嘿,設計師:別再TM自作聰明了。」在文章中,他詳細解釋了為什麼別在網頁設計上過分熱衷創新。
以Iotorama網站為例。它挺漂亮,音樂深情,但是看著滿屏幕移動的球,用戶不知所措。不要誤解我的意思,這個項目非常出色,超級有創造力!我喜歡這個大膽的創意,但它一點也不直觀。

最後……
不要懶於測試!對你重要的對於顧客未必重要。他們在哪裡遇到問題卡住?是導航、奇特的視覺差滾動效果、還是長時間載入的視頻?用戶測試的最大好處之一,是你可以通過用戶的視角來觀察,關注他們的需求、做出改進。不要抑制你的創造力。要牢記網站訪客可能會感到困惑和沮喪。
你見過最糟的交互設計錯誤是什麼?可以在評論中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

Ⅱ App設計VS Web設計:互相學習到了什麼

由於Web App的出現,彼此之間的界限似乎變得模糊了,不過我們依舊嘗試對比App設計和Web設計。即使是同時工作於這兩方面的設計師也常常將它們區別對待。其實這兩方面可以互通互補。每類設計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往往也需要在其它方面進行補充。下面是App設計和Web設計間可相互借鑒的六點。1、避免功能泛濫App設計師們清楚,額外的功能會很快成為最大的敵人。保持你的App輕巧輕巧可靠,確保它只有必需的、有用的巧能是成功的關鍵。看看任一平台的App商店中最受歡迎的App,你會發現它們只關注某一功能。Ge.tt是Web App中避免功能泛濫的成功例子。它讓你快捷在線分享和發布你的文件。它的所有功能都只為了實現一個核心目標。這種「狹窄」的關注點對App而言是非常重要,因為App經常涉及空間和可靠性問題。如果是在手機上的App,可用性更是巨大挑戰。越多功能擠占手機屏幕,這個軟體可用性越差。盡管有些軟體已找到開發多種功能,又不混亂界面的方法,但這確定是一個更嚴竣的挑戰。另一方面,Web設計者們熱衷於用多個功能將網站塞滿。他們認為,網站上功能越多,網站越有用。盡管Web設計勿須考慮小屏幕問題,但並不意味著一個大頁面上充滿各類功能就對用戶有用。核心就是:價值。如果你誠實地加上一個功能,這個功能為你的用戶提供了更多價值,那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將它(功能)融入你現有的用戶體驗的方法,這值得一試。但千萬不要加入不必要的功能。2、保持獨特和新鮮App開發者們很清楚保證自己的作品不同於現有的同類軟體,是令自己的App成功並流行的重要因素。想要取得市場,必須讓產品獨特且新鮮。在已完成的版本上增加一兩個無傷大雅的特性。PDF Expert是一個優秀例子,軟體外觀獨特功能出眾。Web設計師無需拘泥於這種想法。許多網站都有類似的網站,大家都在做一樣東西,並都聲稱「屬於××」。當然,從表面看,可能有所差別,但仍有類似的布局,相見相近的特性,相似的功能。它們之間並無顯著區別。真正想取得成功的設計師必須花心思創造與眾不同的作品,用心擺脫「千人一面」,總強於照搬別人的套路。一點經驗之談:下次遇到設計工作者時,別去找別人的解決辦法。相反,你應該坐下來,令你的大腦開啟「頭腦風暴」,先別管浮現出來的想法是否很糟糕。當你清楚自己所有想法後,再去看看別人的解決方法,看看他們的想法是否真的比你的強,將他人的方法與你的想法,聯系著看看,你會想到些什麼?這樣做會鍛煉你的思考方式拒絕從眾確立獨一無二。3、使用標准GUI組件和圖案雖然獨樹一幟很不錯,但優秀的App設計師都知道有許多標准GUI元素標識著特定的動作。他們只在自己的冒險嘗試中才脫離這些預定義的元素。成功的App甚少使用非標準的GUI,除非它自己的設計確定很好(當然,這只是少數情況)。而且,大部分不使用標准GUI的App,都會附上相關說明。使用標准GUI的成功軟體同樣會創建定製的界面。這令軟體易用且具親和力。Harvest這款軟體同時使用了標准元素和自定義的操作界面,這令它即便於使用,同時又極具吸引力。Web設計師們有時會做出些別出心裁的設計,但可能會極大削弱網站的用戶體驗。人們在瀏覽網站時會關注一些特定事物:帶下劃線的鏈接、按鈕、導航欄、類似的網站結構。有時你改變了這些熟悉的事物,你就是變相拒絕用戶。考慮一下,是否需要擺脫那些廣為人知、約定俗成的圖形元素,需要將它們變形嗎?如果不利於提高用戶體驗,忘了這個念頭;如果這么做不是立竿見影,那為你的創意加點說明。失去用戶的最快途徑,就是讓他們一頭霧水。4、創建有效的錯誤提示這一點在兩方面都適用。有些App設計者會創建夢幻的、有用的錯誤提示,有些網站也會。但同時也有App或網站沒有這么做。只有簡單添加主頁或上一層的鏈接在錯誤信息頁上,404頁馬上變得有用了。有用的錯誤提示不僅僅告訴用戶「現在出錯啦」。在App中,一個有效的錯誤信息能為用戶提供關於錯誤的解決辦法。在網站上,錯誤的提示能為瀏覽者提供解決錯誤的方法。無論哪種情況,只對用戶說「出錯了」除了推離用戶別無益處。花些心思製作有效的錯誤提示,你將得到更多開心的用戶。5、可愛的素材這一點上,許多App設計者都該向Web設計師學習。現在,盡管已出現不少可愛又實用的App,但仍有許多App功能強大卻界面醜陋。App設計師們需要仔細考慮如何更好地設計自己的AppGUI,而不是只用默認的設計樣式。當然,內置的GUI元素並不糟,但看起來確實一般,它們也無法令你的產品從紛繁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許多App使用了平凡的設計,這比使用內置GUI更糟。Awesome Note成功證明,一個有吸引力的設計是成為優秀軟體的重要因素。思考一下你的App的功能,用戶對象是哪一類,然後想想哪種設計能提高軟體可操作性和用戶滿意程度。比如說,你創建了一個快照軟體。用內置的GUI無法令你這個軟體和其他快照軟體有所區別,但如果你增加了一些高光和其他元素,你馬上取悅了你的用戶。他們覺得自己正用著一個不同平常的軟體,而不只是一個帶額外鈴聲的快照軟體。6、必須提供可收縮的視圖這是一項Web設計師們做的很好的工作。我們知道,任一時間點上,我們的網站都可能遇到洪水般的用戶訪問量,我們需要在這時保證網站可用性。問題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一小段含病毒的內容,又或是一兩條信息被瀏覽者們瘋狂轉發。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標准網站而言,變得更有伸縮性並不難(難的是選擇一個合格的服務商)。伸縮性的另一方面是預測用戶會如何使用網站或服務。對大多數網站而言,它們沒有這層顧慮。但對軟體而言用戶與軟體交互是至關重要的。小部分有影響力的用戶會影響其他用戶,無論是對軟體不好的評價或是軟體的擴展能力。軟體相對網站來說,更難擴展,這是由軟體的架構決定的。用戶數量激增不完全區別於網站擴展;它只關乎帶寬和處理能力。軟體可擴展性則較難歸結於個人用戶使用的應用程序。上幾周,Robert Scoble和Kevin Rose之間曾對Google+有過一次有趣的討論。Scoble正面對許多無用信息塞滿他的空間,他曾公開提出Google+應該建立過濾機制,剔除這些「雜音」。Rose對此表示質疑,因為Scoble是「邊緣」用戶,同時,大部分用戶沒有受數量眾多的用戶關注,因此他們沒有碰到這種問題。問題依然存在:像Google+這種Web應用軟體(或是手機軟體)是否應關注邊緣用戶的需求而提供可擴展性,是否只需關注普通用戶的需求即可?這似乎是一場將會持久的辯論,不過是軟體(和網路)設計師和開發者需要考慮的。小結無論你是哪方面的設計師,你都能從其他領域優秀的作品中獲益。展望下你那狹窄的關注面,看看其他設計師,其他領域是怎樣解決類似問題,然後吸收其中的好點子來解決你手頭的挑戰。

Ⅲ web前端設計學習要點有哪些

想要成為一個好的前端程序員,需要掌握的技術還是比較多的,比如HTML5開發、JavaScript、Veu.js框架開發等等。

前端就是展現給用戶瀏覽的部分。我們通常說的前端,其實是指前端開發,也就是創建PC端或移動端等前端界面給用戶的過程,通過HTML,CSS及JavaScript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技術、框架、解決方案,來實現互聯網產品的用戶界面交互。

學習的內容包括:

①計算機基礎以及PS基礎

②前端開發基礎(HTML5開發、JavaScript基礎到高級、jQuery網頁特效、Bootstrap框架)

③移動開發

④前端高級開發(ECMAScript6、Veu.js框架開發、webpack、前端頁面優化、React框架開發、AngularJS 2.0框架開發等)

⑤小程序開發

⑥全棧開發(MySQL資料庫、Python編程語言、Django框架等)

⑦就業拓展(網站SEO與前端安全技術)

互聯網行業目前還是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學習IT技能之後足夠優秀是有機會進入騰訊、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大廠高薪就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普通人也可以學習。

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相關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力,能夠在校期間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中博軟體學院、南京課工場、南京北大青鳥等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

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Ⅳ 交互設計要學什麼,你是如何成長為一名交互設計師的

原型設計工具+動效製作工具+協作工具

A.原型設計工具

1.Sketch:一款強大的界面設計工具,如果你是UX或者UI設計師,那麼你對Sketch一定不陌生,但只支持Mac,其他系統請繞道。

2.Mockplus:一款可以提供豐富的交互組件和頁面切換功能的國產設計軟體, 設計師簡單點擊或拖拽即可實現交互動畫的添加,操作簡單。

3.InVision:InVision是一款基於網頁的在線原型設計和協作工具。 設計師上傳已設計好的頁面,為其添加熱區,完成多樣的原型交互動畫。

B.動效製作工具

AE:強大的動效視覺處理軟體,可以幫助UI設計師對圖像視頻進行任何特效處理,是一個靈活的基於層的2D和3D後期合成軟體。AE包含了上百種特效及預置動畫效果,可與Premiere,Photoshop,Illustrator等軟體無縫結合,創建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

C.協同軟體

1.Zeplin:強大的協作工具

2.iDoc:iDoc操作很簡單,設計師直接從Sketch/XD/PS/Axure上傳製作的設計稿,前端工程師可以直接在面板右側會直觀的看到每個元素的大小,顏色,邊距,甚至可以直接導出樣式代碼。另外,UI設計師還可以直接在UI界面上給開發人員添加註釋,標記,備注等。填補了產品、開發與設計之間的溝通障礙,為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送個福利:戳鏈接摹客iDoc,更快更簡單的產品設計協同軟體,輸入升級碼venus免費領取團隊版。

Ⅳ 交互設計原則有哪些

產品設計的原則有點太泛哈,這里想結合自己的工作心得來小結一下手機無線設計8原則:

原則1:用戶界面應該是基於用戶的心裡模型,而不是基於工程實現模型就是把後台本來很復雜的事情通過設計符合用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瀏覽方式或操作方式。其實這一點是設計師把生活中的細節和數據結合的凝聚點,用戶的心理模型抓的越准,界面就會越優秀。
#左邊界面#:大眾點評新版的價格的搜索就比之前改得更符合用戶心裡模型;#右邊界面#:食神搖搖的搖動手機找餐廳更加符合大眾用戶的心裡,大家應該都有那種中午不知道去哪家餐廳就餐,那麼就搖一搖來隨機抽出一個附近的餐廳。#左邊界面#:大眾點評新版的價格的搜索就比之前改得更符合用戶心裡模型;#右邊界面#:食神搖搖的搖動手機找餐廳更加符合大眾用戶的心裡,大家應該都有那種中午不知道去哪家餐廳就餐,那麼就搖一搖來隨機抽出一個附近的餐廳。

原則2:培養用戶使用情景的思維方式做設計要做到這個原則其實是很難的,需要長期的實戰經驗才能做到這點。
那我們都知道米聊出的比微信早,但後來被微信反超,個人認為不光是QQ幫了微信很大忙,比如用戶登錄門檻低,用戶來源,廣告打得響之類的,其實在用戶使用情景方面米聊研究的沒有微信透徹。

對於一個社交即時通訊產品,添加好友的功能是好友匯聚的來源,雖然米聊微信都綁定手機通訊錄,但話又說回來,用戶找手機通訊錄聯系人語音聊天的還是比較少。
添加好友是引導用戶去發現好友,找好友, 碰好友的一扇門。所以對於這么重要的功能放置在應用程序的哪個位置,在產品前期就會讓用戶明顯的去選擇用哪個應用,因為聊天工具的前提是要有人和你聊天。
再回到現實的界面中來,看看下面的對比:
微信1.0的時候(我這里只截了4.0的圖)把添加好友放置主Tab上,方便用戶很快的添加好友 微信1.0的時候(我這里只截了4.0的圖)把添加好友放置主Tab上,方便用戶很快的添加好友米聊2.0時還是把添加好友放置在好友列表的第一排,用戶很難發現 米聊2.0時還是把添加好友放置在好友列表的第一排,用戶很難發現

原則3:盡量少的讓用戶輸入,輸入時盡量多給出參考移動端的虛擬鍵盤一直是科技界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虛擬鍵盤的主要缺點:1.輸入定位無法反饋,所以無法形成高效的盲打;2.虛擬鍵盤的空間限制,手指的點擊經常造成誤按。光是上面這兩點就讓虛擬鍵盤在輸入上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在設計應用程序時,只要遇到Input Box的控制項時,首先就要想到盡量讓用戶少輸入,或者智能的給出參考。
網路音樂的搜索先是把近期最熱門的歌曲依次排列在列表中,當有字輸入時,會出現歌手的候選詞,這里值得稱贊的是網路音樂的搜索能根據用戶輸入的字來判斷用戶是搜索歌手還是歌名。

網路音樂的搜索先是把近期最熱門的歌曲依次排列在列表中,當有字輸入時,會出現歌手的候選詞,這里值得稱贊的是網路音樂的搜索能根據用戶輸入的字來判斷用戶是搜索歌手還是歌名。
網路地圖也是我用得比較順手的一個地圖導航應用,在減少輸入方面也做的比較出色,網路地圖擁有cookies功能, 另外就是網路搜索的技術應用在地名的匹配中也很讓人欣喜,在用戶輸入到一半的時候,下面的候選列表就出現了目標地址,用戶直接停止輸入點擊列表即可。網路地圖也是我用得比較順手的一個地圖導航應用,在減少輸入方面也做的比較出色,網路地圖擁有cookies功能, 另外就是網路搜索的技術應用在地名的匹配中也很讓人欣喜,在用戶輸入到一半的時候,下面的候選列表就出現了目標地址,用戶直接停止輸入點擊列表即可。

原則4:全局導航需要一直存在,最好還能預覽其他模塊的動態全局導航在Web交互設計中比較容易做到,在手機移動端全局導航要看產品設計的需求,什麼功能需要全局導航,社交應用通常是:消息,通知,請求;音樂視頻應用通常是:下載,搜索;工具類產品經常是核心工具條(tool bar) 比如瀏覽器,語音助理,音樂識別應用等等。

局導航的價值在於可以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丟失信息,減少主頁面和次級頁面之間的跳轉次數,當然全局導航中的info-task要能在當前頁面完成,如果需要跳轉到新界面,就會失去全局導航的意義,因為當出現多個info-task的時候,就需要用戶不停的進入全局導航頁面來完成。
Facebook 的朋友請求,消息,通知都是採用全局導航的方式,就是面板設計的丑了些~

Facebook 的朋友請求,消息,通知都是採用全局導航的方式,就是面板設計的丑了些~
米聊的通知中心,裡麵包含的通知類型蠻多的,顯得有點凌亂,希望下面的版本會篩選歸類米聊的通知中心,裡麵包含的通知類型蠻多的,顯得有點凌亂,希望下面的版本會篩選歸類

原則5:提供非模態的反饋,不打斷任務流模態彈出框的書面名稱在iphone OS中稱作:Alert-box,在Android OS中稱:Pop-up box, 我們都知道彈框會打斷任務流,所以在有限的屏幕上怎樣讓這些彈框弱化,或者說優雅、紳士的提醒用戶,這個需要設計師來定義。

模態是指界面中只有提醒彈框才具有可交互行為,其他一切都不可操作;非模態不會把提醒做成彈框,可能會處理成List Notification, Toast list等方式來提醒用戶。
Gmail是第一個把刪除的模態彈框設計成ListNotification這種方式的,提醒用戶撤銷剛才的刪除操作,這種非模態的處理,讓刪除的流程更加順暢和輕松自如。Gmail是第一個把刪除的模態彈框設計成ListNotification這種方式的,提醒用戶撤銷剛才的刪除操作,這種非模態的處理,讓刪除的流程更加順暢和輕松自如。
K歌達人第二版的彈框就是模態處理,界面很不友好,用戶在K歌過程中要被打斷三次才能發表一首自己唱的歌曲,所以降低了用戶的參與度。K歌達人第二版的彈框就是模態處理,界面很不友好,用戶在K歌過程中要被打斷三次才能發表一首自己唱的歌曲,所以降低了用戶的參與度。

原則6:不要讓用戶等待任務完成,用戶還要發現更多有意思的地方移動互聯的核心就是給用戶帶來移動體驗的方便和高效,這是 移動互聯網Apps需要考慮的,用戶在使用你產品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碎片時間,所以在設計上盡量讓用戶在短時間內熟悉我們的產品,知道這個產品的誠意,特別是某些等待界面需要設計,不能把一個很枯燥的等待界面呈現在用戶的面前,那用戶很快就會換其他apps。在Instagram拍完照片後,點擊上傳後,它的處理方式是回到首頁的位置,告訴你的照片正在提交,並不是顯示一個上傳進度的界面,讓用戶看那上傳百分比。因此,我們在設計米吧上傳歌曲文件時也只是告知用戶後台正在幫你上傳,叫用戶放心,用戶自然就會去玩其他的功能,沒有讓用戶焦慮的等待,等上傳完畢時,我們再用Toast list通知用戶已經上傳成功,這樣把查看上傳結果的主動權交給用戶。

原則7:自動保存用戶的輸入成果
在移動端,由於輸入面板的復雜性,而且觸摸輸入沒有物理按鍵的反饋自然,特別是手機上去輸入一段文字或者信息,對用戶而言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對產品而言,用戶的在你的產品中輸入是一個很值得慶幸的事情,所以設計人員需要讓你的apps自動保存用戶的輸入成果。
微博官方的手機客戶端在用戶輸入信息後,點擊左上角的叉時會彈出Action sheet來詢問,確認是否要放棄,或者保存為草稿;path的處理則更為人性化,在處於斷網的情景下,用戶依然可以發布照片和文字,當然後面聯網成功後,系統會自動上傳,只是發表時間是連網後發布的時間點;Instagram的評論也很友好,在斷網或者網路情況不穩定的情景,用戶輸入的評論依然可以發布,後面會有一個嘆號提醒用戶稍後發布或者重試,提升了用戶參與的積極行,同時活躍了社區。

原則8:為了程序響應的速度,設計有時候需要擔任掩護的作用
科技並不是萬能的, 技術依然是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最需要優化和完善的,作為技術的盟友我們設計人員也需要輔佐他們,讓用戶覺得程序原本就應該是這么運行的。特別是程序響應的速度很多時候不光是技術的問題,與網路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這時候設計人員需要考慮這些客觀存在的情況,幫助程序來掩護這些瑕疵,讓用戶感覺到在使用時是流暢的。

Ⅵ 求教Java Web開發學習心得

個人在遠標學習後總結的:1 初學的話,從java的本身語法開始。很多人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可能一天或者一個上午就完事了。但是,所有的東西,最關鍵的細節,god in details.你看完以後,去做一下scjp的試題目,看看自己的水平,深深反省一下。不是需要去考這個認證,是讓你真正意識到自己對於java的認識。這個階段可以看一些java培訓教程,好像有一個叫張孝詳的,比較適合沒有其他語言基礎的人,如果有基礎的,可以看看thinking in java
2 然後一些提高階段,對於java的語法熟悉以後,就是熟悉java語言,對語言最好的熟悉方法是熟悉他的類庫,這個部分,個人推薦最好的書是core java,現在到7還是8版了,我看是的時候是6版本。這本書是我所知道認可程序最高的一本java書了。
3 在對語法和語言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以後,就要知其然後知其所以然(前提是你想真正精通這個語言,不然這個時個就可以去搞jsp了),這個時候站的角度要高一些,先看看jvm,現在國內這個方法據我看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書,因為也沒有幾本,我印象中不錯的是深入java虛擬機,了解了整個java是如何運行的以後。想像一下,如果自己需要實現一個java的話,如何做,帶著這個問題去jdk的源代碼,你會收獲很大的。有一本書,叫effect java,本來應該是關於最基礎的東西,但是很難的,在這個階段看的話,收獲會很不一樣的。

4 在真正花時間在前三個階段以後,打一個真正扎實的java基礎以後,就可以開始真正面java最流行的領域了,從servlet,jsp開始,然後是SSH,J2EE那些東西。那些東西在本質上考慮的更多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的東西了。有一個叫java與模式的書,好像叫閻什麼寫的,是設計模式很不錯的一本入門的書。在看書的時候,想法要開闊一些,不妨想一下,如果我自己要實現個tomcat,應該從哪裡開始,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對於tomcat這些東西的理解,肯定要比大多數的人深刻一些。
5 在以上的東西都學到一定程度以後,那個時間就更應該關注的是方法論的東西了。包括軟體開發模式,程序設計的方法學,這個階段比較高了,我本人研究不深入,不能提供過多的東西,只能提供一些名詞,例如重構,敏捷開發等等。國外好像一個martin, Robert等什麼的在這方面比較有研究。

Ⅶ WEB前端開發實訓心得體會1500字左右

摘要 1.學習一個技術,不是一看見源代碼就是,而是仔細閱讀後,找到自己想要的,並且自己寫出來,自己理解了,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自己才能解決。

Ⅷ 交互設計師的必看書籍有哪些

今天推薦的書,都是小編自己已經讀過或者還在讀的,確實收獲頗多。所以才分享給你們。其實對於交互設計的了解我也還停留在小白階段,恰巧有這次機會,希望我的推薦能陪伴即將踏上或已經行走在交互設計這條路上的小夥伴,你們並不孤獨。

1.《簡約至上:互動式設計四策略》

一名好的交互設計師也需要較強的平面功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本比較好的版式設計的書籍。這本書作者以其簡潔明快的風格,將優秀設計所必須遵循的這4個基本原則及其背後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以上推薦的十本都是純交互或者設計的書籍,而交互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邏輯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認知學、視覺設計...所以要學好交互設計,光這十本書是肯定不夠的,我們要做的只有靜下心,慢慢學,慢慢做。

Ⅸ 關於WEB的UI交互設計

一般UI會些html+css
深入點的學下flash,flex,AS,jsp
一般職位就都能勝任啦~
不過現在貌似工作經驗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