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一下數字電視和我們現在看的電視有何不同
數字電視是播出、傳輸、接收等環節中全面採用數字電視信號的電視系統。
數字電視系統可以傳送多種業務,如高清晰度電視(HDTV)、常規清晰度電視(SDTV)、互動電視、及數據業務等等。
數字電視機能夠直接接收並處理外來數字電視信號的電視機稱為數字電視機。
接收模擬電視信號、僅在圖像還原過程中採用數字處理技術的電視機,經常被稱為「數碼電視」,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電視。由於到2004年底中國還沒有確定數字電視標准,中國市場上的家用電視機還沒有真正的數字電視。
為了使家庭中已有的的模擬電視繼續發揮作用,可以利用「數字電視機頂盒(Set-top Box)」完成數字電視信號到模擬電視信號的轉換,這樣原有的電視就能完成電視接收功能了。
數字電視標准
通常指的數字電視標准一般指的就是傳輸標准,包括北美的ATSC、歐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中國的數字地面電視標准還沒有確定,台灣採用歐洲規格的DVB系統。
數字電視系統
根據信號的空間傳播方式,數字電視主要包括3種形式:數字電視地面傳輸系統、數字有線電視系統、數字衛星電視系統。
數字電視系統包括前端系統、傳輸網路和接收終端。
數字電視的發展
中國大陸
中國在1998年開始數字電視試驗,2003年至2004年已有北京、上海、山東青島、江蘇、浙江杭州、廣東佛山、大連等地開通了數字電視播出。
中國的數字電視標准從1998年開始研究,歷時6年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仍未形成統一標准。這在事實上遠遠落後於歐洲DVB標準的產業化進程,造成大量廠商需要進行多套技術方案的准備,且沒有成形的市場環境。
中國的數字電視收費模式沒有形成:
中國原有電視體系中,節目免費收看,電視體系通過插播廣告來獲得收入。各地一般都有幾十套免費的模擬電視節目播出,這是建立數字電視節目的收費模式的一個重要難題;
中國的廣電體系是地方獨立運營的諸侯割據狀態,數字電視的收費分成是各方利益爭奪的焦點。
台灣
台灣在2004年6月1日起,開始無線數字電視的播出,參與播出者是五家無線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台、民間全民電視、公共電視)共有14個頻道在UHF頻段播送。預定於2006年起,逐步有條件的收回舊有類比電視頻道。
日本
日本從2000年12月1日起開始人造衛星發射數字電視訊號的 BS DigITal。2003年12月1日起在三大都會區(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開始地面發射站發射數字電視訊號,將逐步擴展到全日本。2004年起開播針對行動收視者的Mobile HO數字電視。
簡而言之,數字電視就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數字信號的傳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位元組,如此大的數據流的傳遞保證了數字電視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擬電視的先天不足。同時還由於數字電視可以允許幾種制式信號的同時存在,每個數字頻道下又可分為幾個子頻道,從而既可以用一個大數據流——每秒19.39兆位元組,也可將其分為幾個分流,例如4個,每個的速度就是每秒4.85兆位元組,這樣雖然圖像的清晰度要大打折扣,卻可大大增加信息的種類,滿足不同的需求。例如在轉播一場體育比賽時,觀眾需要高清晰度的圖像,電視台就應採用每秒19.39兆位元組的傳播;而在進行新聞廣播時,觀眾注意的是新聞內容而不是播音員的形象,所以沒必要採用那麼高的清晰度,這時只需每秒3兆位元組的速度就可以了,剩下16.39兆位元組可用來傳輸別的內容。
目前對數字電視的具體解釋主要有兩種:
(1)80年代ITT公司研製了一套數字處理晶元,在接收模擬電視信號的情況下,再經模擬高中頻處理,最後經模/數轉換成數字信號進行數字處理,以改進圖像清晰度。90年代又出現多種具有畫中畫、倍行和其他質量的、改進的「數字電視機」,不過這些電視機接收的仍是模擬電視信號,仍處於模擬傳輸的模擬系統中,所以只能稱為「數字模擬電視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電視。
(2)美國的「數字電視機」(簡稱DTV)專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在這種系統中,除了目前節目製作中還有一部分是模擬的以外,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數字電視信號進行處理和調制。而也只有這種接收地面數字電視廣播信號的電視機才是名副其實的數字電視機。
數字電視的發展簡史:
1948年,電視信號數字化(理論與實踐開始);
1980年,國際電聯(現ITU-R)提出601建議(4:2:2,即數字電視基礎建議);
1982年,德國ITT研製出一套PAL接收機中使用的數字處理晶元;
1991年春,公布JPEG《靜止圖像編碼建議》(草案);
1991年秋,公布MPEG-1《活動圖像及其伴音編碼建議》(草案);
1993年初,萬燕VCD機在我國大陸上市;
1994年夏,美國Direc. TV開始數字衛星(SDTV)直接廣播;
1994年中秋,歐洲公布DVB《數字視頻廣播標准》(草案);包括DVB-S和DVB-C,DVB-T,隨後又制訂了系列標准;
1996年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准數字電視標准。此間1994年春第一輪四個方案測試結束,成立「大聯盟」(GA);
1995年春第二輪測試結束並與秋季制訂DTV(數字電視廣播)(草案);
1997年4月初,美國FCC會議作出兩項重要決定;(1)NTSC向DTV過渡的日程表(2006年底);(2)電視地面廣播的政策(含頻譜規定);
1998年秋(聖誕節前),DTV包括普通標准數字電視廣播SDTV和高清晰度數字電視廣播HDTV在美國市場啟動。
B. 為什麼FCC金屬的塑性比BCC和HCP金屬大
因為FCC的滑移系比BCC和HCP都要多,因此塑性好。
金屬塑性變形理論因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分為兩類:
①根據宏觀測定的力學參數,從均質連續體的假定出發,研究塑性變形體內的應力和應變,以解決材料的強度設計和塑性加工的變數的問題。這類理論常稱為塑性力學或塑性理論(見塑性變形的力學原理)。
②研究金屬晶體的塑性變形與晶體結構的關系,以及塑性變形的機理。這類理論常稱為晶體范性學。
(2)Fcc前端擴展閱讀
塑性加工的種類
1、鍛造
靠鍛壓機的鍛錘錘擊工件產生壓縮變形的一種加工方法,有自由鍛和模鍛兩種方式。自由鍛不需專用模具,靠平錘和平砧間工件的壓縮變形,使工件鐓粗或拔長,其加工精度低,生產率也不高,主要用於軸類,曲柄和連桿等單件的小批生產。
模鍛通過上,下鍛模模腔拉制工作的變形,可加工形狀復雜和尺寸精度較高的零件,適於大批量的生產,生產率也較高,是機械零件製造上實現少切削或無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徑。
2、軋制
使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旋轉軋輥間的軋件產生壓縮變形,使其橫斷面面積減小與形狀改變,而縱向長度增加的一種加工方法。根據軋輥與軋件的運動關系,軋制有縱軋,橫軋和斜軋三種方式。
3、擠壓
使裝入擠壓筒內的坯料,在擠壓筒後端擠壓軸的推力作用下,使金屬從擠壓筒前端的模孔流出,而獲得與擠壓模孔形狀,尺寸相同的產品的一種加工方法。
擠壓有正擠壓和反擠壓兩種基本方式。正擠壓時擠壓軸的運動方向與從模孔中擠出的金屬流動方向一致;反擠壓時,擠壓軸的運動方向與從模孔中擠出的金屬流動方向相反。擠壓法可加工各種復雜斷面實心型材,棒材,空心型材和管材。它是有色金屬型材,管材的主要生產方法。
C. 無線區域網採用的協議是
無線區域網WLAN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范圍內建立的網路,是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LAN(LocalAreaNetwork)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頻網路接入。
D. 手機無線AP是怎麼回事
手機的AP和BP根據上下文可以指代硬體和軟體兩種意思.
1) 大多數的手機都含有兩個處理器。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都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上執行,AP一般採用ARM晶元的CPU。而手機射頻通訊控制軟體,則運行在另一個分開的CPU上,這個CPU稱為Baseband Processor(BP)。
把射頻功能放在BP上執行的主要原因是:射頻控制函數(信號調制、編碼、射頻位移等)都是高度時間相關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函數放在一個主CPU上執行,並且這個主CPU是運行實時操作系統的。
另外一個使用BP的好處是一旦它被設計和認證為好了的,不管你採用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怎麼變化,它都可以正確的執行功能(它的通訊功能)。另外,操作系統和驅動的bug也不會導致設備發送災難性的數據到移動網路中。(FCC要求的)
由於AP和BP是分開的設備,手機設計者可以更加自由的設計用戶界面和應用軟體。
2)手機開發商,比如摩托羅拉,會將開發的手機軟體包分為AP和BP兩部分, 運行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的軟體包稱為AP包,包括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等; 與Baseband Processor(BP)相關的軟體包稱為BP包, 包括baseband modem的通信控制軟體等。 相應地, 所謂的刷新手機AP和BP文件即是將這兩個軟體包更新到手機上。 為方便刷機,也有將AP,BP文件和flex文件(手機的參數配置文件)作在一起的一體包。
單純性無線AP
就是一個無線的交換機,提供無線信號發射接收的功能。單純性無線AP的工作原理是將網路信號通過雙絞線傳送過來,經過AP產品的編譯,將電信號轉換成為無線電訊號發送出來,形成無線網的覆蓋。根據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實現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網路覆蓋,一般無線AP的最大覆蓋距離可達500米。 多數單純性無線AP本身不具備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內的伺服器功能都必須有獨立的路由或是計算機來完成。目前大多數的無線AP都支持多用戶(30-100台電腦)接入,數據加密,多速率發送等功能,在家庭、辦公室內,一個無線AP便可實現所有電腦的無線接入。 單純性無線AP亦可對裝有無線網卡的電腦做必要的控制和管理。單純性無線AP即可以通過10BASE-T(WAN)埠與內置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或CABLE MODEM(CM)直接相連,也可以在使用時通過交換機/集線器、寬頻路由器再接入有線網路。 無線AP跟無線路由器類似,按照協議標准本身來說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覆蓋范圍是室內100米、室外300米。這個數值僅是理論值,在實際應用中,會碰到各種障礙物,其中以玻璃、木板、石膏牆對無線信號的影響最小,而混凝土牆壁和鐵對無線信號的屏蔽最大。所以通常實際使用范圍是:室內30米、室外100米(沒有障礙物)。 因此,作為無線網路中重要的環節無線接入點、無線網關也就是無線AP(Access Point),它的作用其實就類似於我們常用的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在那些需要大量AP來進行大面積覆蓋的公司使用得比較多,所有AP通過乙太網連接起來並連到獨立的。
編輯本段
無線AP與無線路由器的區別
從功能上區分
無線AP: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它主要是提供無線工作站對有線區域網和從有線區域網對無線工作站的訪問,在訪問接入點覆蓋范圍內的無線工作站可以通過它進行相互通信。通俗的講,無線AP是無線網和有線網之間溝通的橋梁。由於無線AP的覆蓋范圍是一個向外擴散的圓形區域,因此,應當盡量把無線AP放置在無線網路的中心位置,而且各無線客戶端與無線AP的直線距離最好不要超過30米,以避免因通訊信號衰減過多而導致通信失敗。
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是單純型AP與寬頻路由器的一種結合體;它藉助於路由器功能,可實現家庭無線網路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實現ADSL和小區寬頻的無線共享接入 ,另外,無線路由器可以把通過它進行無線和有線連接的終端都分配到一個子網,這樣子網內的各種設備交換數據就非常方便。
可以這樣說:無線路由器就是AP、路由功能和交換機的集合體,支持有線無線組成同一子網,直接接上MODEM。無線AP相當於一個無線交換機,接在有線交換機或路由器上,為跟它連接的無線網卡從路由器那裡分得IP。
從應用上區分
獨立的AP在那些需要大量AP來進行大面積覆蓋的公司使用得比較多,所有AP通過乙太網連接起來並連到獨立的無線區域網防火牆。
無線路由器在SOHO的環境中使用得比較多,在這種環境下,一個AP就足夠了。這樣的話,整合了寬頻接入路由器和AP的無線路由器就提供了單個機器的解決方案,它比起兩個分開的機器的方案要容易管理和便宜一些。無線路由器一般包括了網路地址轉換(NAT)協議,以支持無線區域網用戶的網路連接共享--這是SOHO環境中很好用的一個功能。它們也可能有基本的防火牆或者信息包過濾器來防止埠掃描軟體和其他針對寬頻連接的攻擊。最後,大多數無線路由器包括一個四個埠的乙太網轉換器,可以連接幾台有線的PC。這對於管理路由器或者把一台列印機連上區域網來說非常方便。
從組網拓撲圖上分析
AP不能直接跟ADSL MODEM相連,所以在使用時必須再添加一台交換機或者集線器:使用上面的拓撲架構時,AP和無線路由的用法是一樣的。不過,大部分無線路由器由於具有寬頻撥號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跟ADSL MODEM連接進行寬頻共享。
從成本上來分析
802.11B的無線AP和無線路由器的價錢相差不多, 一般無線路由器會貴100元左右;802.11G則要看具體情況而言,根據品牌和附加功能的不同兩者價格會有幾百元不等的差距,不過便宜的產品差價也是100多元。
編輯本段
無線AP的組網方案
1)AP模式
AP(Access Point,接入點模式),這是我們無線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於構建以無線AP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網路,所有通信都通過AP來轉發,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交換機的功能。這種模式下連接方式大致如下圖所示:
AP即可以和無線網卡建立無線連接,也可以和有線網卡通過網線建立有線連接。我們的501G只有一個LAN口,一般不用它來直接接電腦,而是用來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直接連接前端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換機。
在這種模式下,無線1到13。選擇中應該注意的是,如果周圍環境中還有其他的無線網路,盡量不要使用相同的頻率段。然後選擇501G工作的模式,我們的501G支持11Mbps帶寬的802.11b、54Mbps帶寬的802.11g模式(兼容802.11b模式)。同時注意開啟無線功能,就是不要選中『關閉無線功能』的這個選項即可。選中『Access Point』選項,設置好SSID號即可。注意,通過無線方式與我們的無線AP建立連接的無線網卡上設置的SSID號必需與我們無線AP上設置的SSID號相同,否則無法接入網路。
首先是設置該網路工作的頻段,選擇的范圍從
2)AP客戶端模式
AP client模式下,即可以有線接入網路也可以無線接入網路,但此時接在無線AP下的電腦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進行連接,不能以無線方式與AP進行連接。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建立連接的方式大致的如下圖所示:
圖中的無線設備A ,即可以是無線路由器,也可以是無線AP。注意在進行連接時,我們的無線AP所使用的頻段最好是設置成與前端的這個無線設備A所使用的頻段相同。
首先當然是頻段、模式等基本設置,注意開啟無線功能。然後選擇AP的工作模式,使我們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並注意關閉WDS功能,否則無法與無線路由器建立無線連接。在client模式下,可以有兩種方式使無線AP接入前端的無線路由器,一種就是通過設置和無線路由器相同的SSID號,從而連接無線路由器;另一種就是通過在『AP的MAC地址』處填寫無線路由器的LAN口的MAC地址來建立連接。
注意:在這種工作模式下,無線AP下面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連接一台電腦。因為我們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並且關閉WDS功能時,它只學習一個MAC地址。如果需要下面還可以連接多台電腦的話,可以在我們的501G下面連接一個路由器,501G的LAN口與路由器的WAN口連接,路由器LAN口下面可以接多台電腦。
當需要我們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再與另外的無線AP建立連接時,連接的無線AP可以是AP模式,也可以是repeater模式。此時AP client模式下的WDS功能即可以是開啟的,也可以是關閉的。
當與設置為AP模式的無線AP進行連接時,我們設置為AP client模式下的無線AP可以通過設置一個SSID號,使這個SSID號與設置成AP模式下的無線AP的SSID號相同來建立連接;也可以通過在client模式下的『AP的MAC地址』欄中填寫前端設置為AP模式的無線AP的MAC地址來進行連接。
當前端的AP設置為repeater模式時,它並沒有SSID號,因此,我們設置為AP client的無線AP要與它建立連接,只能通過在『AP的MAC地址』欄中填寫前端AP的MAC地址來實現連接
E. 為什麼從電影里看電視和電腦會跳頻
這年頭,好人沒法做,本想解釋的通俗點還被人說成誤人子弟。它的確不是波,我不是用波來作比喻的嘛。
什麼是跳頻技術(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簡稱為FHSS,在同步、且同時的情況下,接收器兩端以特定形式的窄頻載波來傳送訊號,對於一個非特定的接收器,FHSS所產生的跳動訊號對它而言,也只算是脈沖雜訊。
FHSS所展開的訊號可依特別設計來規避雜訊或One-to-Many的非重復的信道,並且這些跳頻訊號必須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個以上的跳頻訊號、且跳頻至下一個頻率的最大時間間隔(Dwell Time)為400ms。
跳頻技術與直序擴頻技術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擴頻。跳頻的載頻受一個偽隨機碼的控制,在其工作帶寬范圍內,其頻率合成器按 PN碼的隨機規律不斷改變頻率。在接收端,接收機的頻率合成器受偽隨機碼的控制,並保持與發射端的變化規律一致。
跳頻是載波頻率在一定范圍內不斷跳變意義上的擴頻,而不是對被傳送信息進行擴譜,不會得到直序擴頻的處理增益。跳頻相當於瞬時的窄帶通信系統,基本等同於常規通信系統,由於無抗多徑能力,同時發射效率低,同樣發射功率的跳頻系統在有效傳輸距離內小於直擴系統。跳頻的優點是抗干擾,定頻干擾只會干擾部分頻點。用於語音信息的傳輸,當定頻干擾只佔一小部分時不會對語音通信造成很大的影響。
跳頻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頻系統的性能,跳頻越高抗干擾的性能越好,軍用的跳頻系統可以達到每秒上萬跳。實際上移動通信GSM系統也是跳頻系統,其規定的跳頻為每秒217跳。出於成本的考慮,商用跳頻系統跳速都較慢,一般在50跳/秒以下。由於慢跳跳頻系統實現簡單,因此低速無線區域網產品常常採用這種技術。
近幾年隨著網路應用,主要把Cable Modem(電纜數據機)用於有線電視網進行數據傳輸。Cable Modem與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將數據進行調制後在Cable(電纜)的一個頻率范圍內傳輸,接收時進行解調。其傳輸機理與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它是通過有線電視的某個傳輸頻帶進行調制解調的。
Cable Modem的技術原理是:Cable Modem從下行的模擬信號中劃出6MHz頻帶,將信號轉化為符合乙太網協議的格式,與電腦實現通訊。用戶需要給電腦配置乙太網卡和相應的網卡驅動程序。�
同軸電纜中的6MHz頻帶用於提供數據通訊。電視和電腦可以同時使用,互不影響。射頻信號在用戶和前端之間沿同軸電纜上行或下行。上行和下行信號共享6MHz頻帶,但是調制在不同的載波頻率上,以避免相互干擾。�
下行通道的頻率范圍為88~860MHz,每個通道的帶寬為6MHz(NTSC 6 G-MHz,PAL 8MHz),採用64QAM或256QAM調制方式,對應的數據傳輸速率為30�342Mbit/s或42�884Mbit/s。上行通道的頻率范圍為5~65MHz,每個通道的帶寬可為200、400、800、1600、3200kHz,採用QPSK或16QAM調制方式,對應的數據傳輸速率為320~5120Kbit/s或640~10240Kbit/s。上行通道的帶寬可根據所需的數據傳輸速率設定。在同樣的帶寬內,QPSK調制的速率比16QAM調制方式低,但其抗干擾性能好,適用於雜訊干擾較大的上行通道,而16QAM調制適用於信道質量好且要求高速傳輸數據的場合。在CMTS設備中,為了減小上行通道的干擾,一個下行通道一般對應多個不同頻率的上行通道,CMTS設備根據信道的雜訊狀況自動跳頻到干擾較小的通道,而用戶察覺不到該跳頻過程。
說了那麼多大道理問題還在於,不管電腦電視屏幕每秒閃50次也好,75次也好,肉眼都是不易察覺的。如果還不死心,沒事可以改改自己電腦的刷新率玩玩,試一試不同刷新率的感覺。
右擊桌面---選屬性---設置(標簽)---高級---監視器(標簽)---刷新率
可能這樣的回答還是無法令你滿意,我就知道這么多了,實在不行只能問問其他不誤人子弟的了。
F. 前端小白如何輕松學習JavaScript
FreeCodeCamp了解一下,是個免費的開源項目,適合新手。還有慕課網的免費課程也可以看看。英語不錯的話,建議上FCC看。
基本上跟著練習做完,再系統的看一下基礎的書就差不多了。然後就是不斷的實踐和練習啦。
G. 自拍桿的起源
自拍桿的起源很早,早在手機都還沒有攝像頭之前,自拍桿就已經存在了。
1988年Donald N. Horn和Bern Levy提交了一個攜帶型攝像機/顯示器支撐桿專利申請,專利描述的是一個攜帶型攝像機長桿,能從上方拍攝,而導演可以在下面的顯示器看到畫面。 首先,一些自拍桿能夠兼容iOS和安卓兩個操作系統,一些卻只能使用一種操作系統,如果希望自拍桿可以適用於更多的3C設備,在選擇時就要留意這一點。
其次,自拍桿是通過什麼工具來控制拍照的,也是決定操作感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自拍桿需要在手機端和自拍桿端分別連接藍牙,使用「快門遙控器」來操作。雖然可以不按相機或手機上的快門鍵,但需要按遙控器按鍵。一些自拍桿則將控制按鍵設置在桿子的把手處,通過藍牙可以自動識別手機系統後,直接按按鈕就可以拍照,不用額外使用遙控器。
另外,「拍照反應速度」的指標也相當關鍵。如果擺好了Pose,卻需要較長的按鍵反應時間,那就真累人。
一些自拍桿可以調節手機的焦距,大部分則無法調節焦距,而且可調節焦距的操作也有可能只局限於部分品牌。 從自拍桿的「硬體配備」來看,大部分自拍桿的拉伸范圍在24~94厘米之間,也有65~135厘米之間的尺寸,長度的選擇可以依不同的需要判定,但如果希望便攜,24厘米左右的收納長度更適合放入旅行背包中。
藍牙連接的有效范圍一般在10米左右,如果希望得到更「廣角」的效果,則可以選擇能拉伸至135厘米的自拍桿。另外,自拍桿前端的手機夾是否支持大角度旋轉也非常重要,一些自拍桿的設置旋轉角度為360度,一些則可以達到720度立體旋轉。
一般來說,自拍桿自身重量在88~160g之間,承重則在500g左右,但選擇時要留意其鎖緊功能如何,確保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在使用中不會出現滑落、搖擺等情況,不然,不但得不到好的拍攝效果,更可能造成愛機的損壞。自拍桿的拍攝按鍵位置要設計合理,基本在大拇指的控制范圍內,並且點按舒適,才為最好。一些自拍桿的拍攝按鍵觸感較硬,長時間使用會感到不適。
此外,從材料上來看,普通自拍桿使用不銹鋼,高級一些的則使用碳纖維,這種材質質地輕盈、沖擊吸收性好,對於自拍桿來說更為適合,不過成本也會相應提高,在價格方面有所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自拍桿使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手抖」的情況,桿子越長抖得越厲害,加上手機的防抖還不夠出色。實際上,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於進口和使用無線電頻率裝置,包括電腦、傳真機、電子裝置、無線電接收和傳輸設備、無線電遙控玩具、電話、個人電腦以及其他可能傷害人身安全的產品設有FCC標准,由於使用了藍牙技術,在美銷售的自拍桿必須達到FCC技術標准。
H. 自拍桿怎麼試用
自拍桿是最近風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夠在20厘米到120厘米長度間任意伸縮,使用者只需將手機或者傻瓜相機固定在伸縮桿上,通過遙控器就能實現多角度自拍。
1使用方法
自拍桿可放置的手機寬度在56mm~86mm之間,市面上大部分手機都能固定,使用時無需下載APP,打開藍牙進行配對(由於藍牙配對的控制器容易遺失,現在的自拍桿多為3.5的耳機連接線控制拍照),桿子底部配有mircoUSB介面,約半小時至1小時可以充滿電,最長的待機時間達到4天左右。
2選擇指標
首先,一些自拍桿能夠兼容iOS和安卓兩個操作系統,一些卻只能使用一種操作系統,如果希望自拍桿可以適用於更多的3C設備,在選擇時就要留意這一點。
其次,自拍桿是通過什麼工具來控制拍照的,也是決定操作感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自拍桿需要在手機端和自拍桿端分別連接藍牙,使用「快門遙控器」來操作。雖然可以不按相機或手機上的快門鍵,但需要按遙控器按鍵。一些自拍桿則將控制按鍵設置在桿子的把手處,通過藍牙可以自動識別手機系統後,直接按按鈕就可以拍照,不用額外使用遙控器。
另外,「拍照反應速度」的指標也相當關鍵。如果擺好了Pose,卻需要較長的按鍵反應時間,那就真累人。
一些自拍桿可以調節手機的焦距,大部分則無法調節焦距,而且可調節焦距的操作也有可能只局限於部分品牌。
3使用技巧
從自拍桿的「硬體配備」來看,大部分自拍桿的拉伸范圍在24~94厘米之間,也有65~135厘米之間的尺寸,長度的選擇可以依不同的需要判定,但如果希望便攜,24厘米左右的收納長度更適合放入旅行背包中。
藍牙連接的有效范圍一般在10米左右,如果希望得到更「廣角」的效果,則可以選擇能拉伸至135厘米的自拍桿。另外,自拍桿前端的手機夾是否支持大角度旋轉也非常重要,一些自拍桿的設置旋轉角度為360度,一些則可以達到720度立體旋轉。
一般來說,自拍桿自身重量在88~160g之間,承重則在500g左右,但選擇時要留意其鎖緊功能如何,確保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在使用中不會出現滑落、搖擺等情況,不然,不但得不到好的拍攝效果,更可能造成愛機的損壞。自拍桿的拍攝按鍵位置要設計合理,基本在大拇指的控制范圍內,並且點按舒適,才為最好。一些自拍桿的拍攝按鍵觸感較硬,長時間使用會感到不適。
此外,從材料上來看,普通自拍桿使用不銹鋼,高級一些的則使用碳纖維,這種材質質地輕盈、沖擊吸收性好,對於自拍桿來說更為適合,不過成本也會相應提高,在價格方面有所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自拍桿使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手抖」的情況,桿子越長抖得越厲害,加上手機的防抖還不夠出色。實際上,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於進口和使用無線電頻率裝置,包括電腦、傳真機、電子裝置、無線電接收和傳輸設備、無線電遙控玩具、電話、個人電腦以及其他可能傷害人身安全的產品設有FCC標准,由於使用了藍牙技術,在美銷售的自拍桿必須達到FCC技術標准。
I. 一流前端團隊的工作方式/開發流程是怎樣的
前期准備
首先列出今天必須完成的任務,然後預估每個任務要花的時間,然後轉換成番茄鍾,並以番茄鍾進行統計。
<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
原理和適用范圍
從設計上看,番茄工作法採用倒計時的方法,能夠調動人的緊迫感,提升專注力。從學習周期的角度看,一個番茄鍾配合一個5分鍾休息,有助於形成大腦工作的節奏,讓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交替發揮作用。
適用范圍:
1)你必須有30分鍾的整塊的工作時間;
2)你要有一個需要專注思考的問題。
J. 學計算機軟體開發專業有什麼要求
不需要什麼要求的,都是零基礎入學的,這是軟體開發的全部課程,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階段
1、計算機操作基礎
2、Office辦公自動化
3、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4、C語言
第二階段
1、SQL Server2005資料庫設計
2、和高級查詢
3、數據結構
4、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5、HTML5與CSS3開發
6、JavaScript
7、jQuery高級編程
8、PHP開發
第三階段
APP Development
1、JavaScript特效製作
2、jQuery應用開發
3、HTML5與CSS3開發
4、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四階段
JAVAWEB Development
1、產品流程應用
2、移動平台界面設計
3、Oracle資料庫開發
4、JavaWeb應用開發
Mobile APP Development
1、實訓一:WEB前端設計與開發
2、實訓二:J2EE項目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