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事前端開發需要啥樣配置得電腦
推薦支持16G+512G內存的電腦。
學習建議
學好Web框架,熟悉掌握HTML、伺服器端腳本語言、CSS和JavaScript之後,學習Web框架可以加快Web開發速度,節約時間。PHP程序員可選的框架包括CakePHP、CodeIgniter、Zend等,Python程序員喜歡使用Django和 webpy,Ruby程序員常用RoR。
Amaze UI國內首個開源HTML5跨屏前端框架產品系列,中文排版支持更優、本土化組件豐富。該產品系列中有專門針對移動端的HTML5混合應用開發框架Amaze UI Touch以及針對跨屏HTML5網頁開發的Amaze UI Web。其中,Amaze UI Touch可以幫助開發者通過豐富的組件,快速構建出與原生APP相媲美的專屬移動端的HTML5應用。
Ⅱ 前端開發中pc端和移動端的區別
前端開發中PC端和移動端網站的區別,主要是:PC端在開發過程中考慮的是瀏覽器兼容性,移動端開發中考慮的是手機兼容性問題,做移動端開發,更多考慮的是手機解析度的自適應和不同手機操作系統的略微差異化。
拓展:
1、PC (personalcomputer),個人計算機一詞源自於1981年IBM的第一部桌上型計算機型號PC,在此之前有Apple II的個人用計算機。個人計算機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是一種能獨立運行,完成特定功能的設備。硬體系統:是指計算機的物理設備如電源、主板、CPU、內存、硬碟等等。l軟體系統:是指為方便使用計算機而設計的程序,軟體系統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系統軟體指的是主要用於控制和管理計算機資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統、編譯系統等。應用軟體指各種可以運行在操作系統中的程序,如游戲軟體、工作軟體等。
2、移動依託鐵通發展自己的有線寬頻的同時,發展移動有線通,是移動在08年電信業重組之後與廣電合作推出的一種有線寬頻上網業務。移動為了和電信聯通進行有線寬頻服務的競爭,推出了這個業務。移動有線通是針對家庭用戶或企業提供的基於雙向有線網路的寬頻接入服務。當然移動有線通是針對有線上網提出的,移動很早就開辦了無線上網業務如:手機上網、3G上網、WLAN(WIFI),有線通的推出也使人們多了一種上網運營商的選擇。
Ⅲ 學web前端用什麼電腦好
主流配置即可。
其實在學習或者工作中,碼代碼對電腦配置的要求並不高。
環境要求低
iPad可以寫代碼,手機可以寫代碼更何況電腦呢,只要是主流配置都能很好的滿足寫代碼的要求。
更專心的學習
配置一般的電腦玩不了好玩的游戲,可以使自己不分心,專心學習。其實主要的還是一般的電腦對演算法的要求高,如果你寫的演算法不好,你的的電腦就承受不了,強迫你去寫更好的代碼。
下面附一張配置主流的清單(主要器件):
市場價大概在3500左右,具體請以實際為准。
Ⅳ 電腦前端什麼意思
前端,官方的是網站前台部分,運行在PC 端,移 動端等瀏覽器上展現給用戶瀏覽的網頁。
前端是網頁給訪問網站的人看的內容和頁面。那前端開發就是這些內容和頁面中代碼的實現。
現在的前端不全就是網頁設計,之前的網頁設計主要是以圖片和文字為主,用戶使用網站的行為也以瀏覽為主。現在的前端網頁更加美觀,交互效果顯著,功能更加強大。所以現在的前端開發,運用到的知識面更加廣泛,難度也更大。
不過,無論怎麼發展,HTML、CSS和JavaScript依然是整個前端開發的三大基石。所以不論題主是想做移動前端開發還是web前端開發,這三樣基礎技術都必須熟練掌握。
1,HTML是網頁的核心,是一種製作網頁頁面的標准語言,可以消除不同計算機之間信息交流的障礙。因此,它是目前網路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是構成網頁文檔的主要語言,學好HTML是成為Web開發人員的基本條件。HTML是一種標記語言,能夠實現Web頁面並在瀏覽器中顯示。
2,CSS是用來進行網頁風格設計,頁面製作完成當然需要美化,這時候就會用到CSS,它可以網頁外觀做的更加美觀。
3,JavaScript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伺服器端語言,為客戶提供更流暢的瀏覽效果。加入JavaScript,是為了提供了數據驗證的基本功能。
Ⅳ 請問前端開發中,PC電腦常見的尺寸有哪些
1920px
1400px
1200px
800px
具體需要看設計師的設計稿
Ⅵ 要做前端開發,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mac pro中配即可,當然高配就更好了。
mac大法好,直接命令行操作,待機時間長,好幾天都不關機,關鍵是不卡,用window開個ps分分鍾卡死,特別是升級到win10,明明是8g的內存 。
Ⅶ 求指教,電腦相當於什麼前端
不是一回事,什麼是前端匯流排?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內存保持一樣的速度。後來隨著CPU速度的飛速提升,內存由於電氣結構關系,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內存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於是造成了內存和CPU之間出現了速度差異,這時就提出一個CPU的主頻、倍頻和外頻的概念,外頻顧名思義就是CPU外部的頻率,也就是內存的頻率,CPU以這個頻率來與內存聯系。CPU的主頻就是CPU內部的實際運算速度,主頻肯定是比外頻高的,高一定的倍數,這個數就是倍頻。舉個例子,你從電腦垃圾堆里揀到一個被拋棄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著486 DX/2 66。這個486的CPU的主頻是66MHZ, DX/2代表是2倍頻的,於是算出CPU的外頻是33MZ,也就是內存的工作頻率,這同時也是前端匯流排FSB的頻率。因為CPU是通過前端匯流排來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所以內存的工作頻率(或者說外頻也行)就是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剛才這個垃圾堆里的486 CPU,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就是33MZ。這樣的前端匯流排結構一直延續到486之後的奔騰(俗話說的586)、奔騰2、奔騰3,例如一顆奔3 933MHZ的CPU,外頻133,也就是說它的前端匯流排是 133MHZ,內存工作頻率也是133。 到了奔騰4年代,內存和CPU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前端匯流排的概念也變得有些復雜。奔騰4 CPU採用了Quad Pumped(4倍並發)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系統匯流排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於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匯流排來和內存發生聯系。在外頻仍然是 133MHZ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的實際外頻只有133和200,但由於人們保留了以前老的概念——前端匯流排就是外頻,所以習慣了這樣的叫法:533外頻的P4和800外頻的P4。其實還是叫533前端匯流排或533 FSB的P4比較合適。 那內存的情況怎麼樣呢?外頻不完全等於前端匯流排了,那外頻還等於內存的頻率嗎?內存發展到了DDR,跟原來相比,一個時鍾周期內可以傳送比原來多一倍的數據,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縮寫,意思就是雙倍的數據傳輸速率。在133MHZ的外頻下,DDR的傳輸速度是266,外頻提高到200MHZ的時候,DDR的傳輸速度是400,DDR266的內存和DDR400的內存就是這個意思。 再看一下現在外頻、內存頻率、CPU的前端匯流排的的關系。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頻率就是133,CPU的前端匯流排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匯流排達到了533MHZ,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匯流排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於內存拖了CPU的後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於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於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 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沒有拖後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剛才說的是INTEL P4的FSB概念,它的對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舊的462針腳的AMD CPU,採用ev6前端匯流排,相當於外頻的兩倍,也就是133外頻時,AMD 462腳的CPU的FSB是266,使用 DDR266內存和他搭配就剛剛好,如果用兩條DDR266做成雙通道,雖然內存有533的傳輸速度,但對於266的FSB,作用不大,所以雙通道內存對 CPU的幫助不明顯。
Ⅷ 學web前端買什麼型號的電腦
普通電腦就可以了。
學習web前端,需要需要以下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
1. html + css。
2、JavaScript。不是所有的網頁都必須有js,但是要想實現一些超酷的功能和界面的時候,就需要涉及到js。如果沒有其他編程語言的基礎的話,學起來可能要費些力,還是建議先在 w3school上學習。
3、Photoshop、flash。熟悉會一點兒就行了,沒必要全部都學得精通,當然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你ps或者flash比較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嘗試做美工這一行。
4、html5和css3。可以先了解一下,然後再入手。畢竟IE的瀏覽器大多還不支持。
5、瀏覽器兼容。懂web標准,熟練手寫 xhtml css3 並符合 符合w3c標准。代碼能兼容主流瀏覽器Firfox,Chrome、Safari、IE、Opera。雖然IE6很多都不兼容,但現在還使用的人還是有的。
6、熟悉一門後台編程語言 asp、php、jsp等
Ⅸ 學習前端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學習前端開發通常是配筆記本,中等配置的電腦就可以學習前端了,當然如果想要提高運行和編碼速度,在經濟的允許下,建議配置可以高一些,如果經濟不允許,那麼低配也能滿足學習的要求,只是在允許較為大型的前端程序時會稍微慢一點點,以下提供各種硬體配置供大家參考(僅做參考),具體請根據自己經濟實力去配置,當初在黑馬程序員學習時候就研究比較清楚,買了一台配置稍微高點的。
CPU:建議選:Intel i3 4核(低) Intel i5 4核 (中),Intel i7 4核(高),不建議使用AMD處理器
內存:4G(低), 8G(中),16G(高)
硬碟:128G SSD(固態硬碟經濟允許可以購買大一些,可以配到512G,或者1T)
500G-1T的機械硬碟(機械硬碟可以選配,學習資料有視頻考慮到佔用空間較大,如果選擇的是128G的SSD可以選擇配一個機械硬碟或者購買一個外接一個移動硬碟,如果SSD本身就配了512G或者1T了,可以不用考慮配機械硬碟了)
顯存:集成顯卡就可以了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如果內存是4G建議安裝window7 64位系統(注意一定不要安裝ghost版本的操作系統),如果是8G及其以上可以安裝windows10 64位系統
Ⅹ 前端開發台式機電腦配置推薦
配置越高越好,處理器i7,內存至少16G,全固態硬碟1T,獨立顯卡GeForce RTX 2060 6G。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