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定義web20的概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定義web20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2-04-29 06:31:27

① web2.0是什麼意思

Web2.0 是相對於Web1.0的新的時代。

指的是一個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戶主導而生成的內容互聯網產品模式,為了區別傳統由網站雇員主導生成的內容而定義為第二代互聯網,web2.0是一個新的時代。

拋開紛繁蕪雜的Web 2.0現象,進而將其放到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革的大視野下來看,Web 2.0可以說是信息技術發展引發網路革命所帶來的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在互聯網領域的典型體現,是由專業人員織網到所有用戶參與織網的創新民主化進程的生動注釋。

Web2.0模式下的互聯網應用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去中心化、開放、共享。

1、用戶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種觀點。用戶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發布自己的觀點。

2、信息聚合。信息在網路上不斷積累,不會丟失。

3、以興趣為聚合點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對某個或者某些問題感興趣的群體,可以說,在無形中已經產生了細分市場。

4、開放的平台,活躍的用戶。平台對於用戶來說是開放的,而且用戶因為興趣而保持比較高的忠誠度,他們會積極地參與其中。

② 什麼是WEB2.0

Web2.0
是相對Web1.0
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Web1.0
的主要特點在於用戶通過瀏覽器獲取信息。Web2.0
則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所謂網站內容的製造者是說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用戶不再僅僅是互聯網的讀者,同時也成為互聯網的作者;不再僅僅是在互聯網上沖浪,同時也成為波浪製造者;在模式上由單純的「讀」向「寫」以及「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發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Web2.0模式下的互聯網應用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用戶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種觀點。用戶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發布自己的觀點。
2.信息聚合。信息在網路上不斷積累,不會丟失。
3.以興趣為聚合點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對某個或者某些問題感興趣的群體,可以說,在無形中已經產生了細分市場。
4開放的平台,活躍的用戶。平台對於用戶來說是開放的,而且用戶因為興趣而保持比較高的忠誠度,他們會積極的參與其中。

③ 什麼叫做web2.0時代

web2.0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是人們對互聯網發展新階段的一個習慣性概括,是一種現象描述。我們無法准確定義web2.0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對其特徵進行簡單歸納。下面我們從互聯網的歷史入手,在web2.0與web1.0的對比中認識什麼是web2.0。
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了World
Wide
Web,簡稱WWW。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可以在網頁上互相鏈接。這種以內容為中心,以信息的發布、傳輸、分類、共享為目的的互聯網我們習慣上稱其為web1.0。在這種模式中絕大多數網路用戶只充當了瀏覽者的角色,話語權是掌握在各大網站的手裡。


核心理念
Web2.0:用戶可讀寫、個性化服務、社會互聯、以人為本;草根文化、長尾理論、六度分隔;
Web1.0:用戶只是瀏覽者、以內容為中心、廣播化;精英文化
典型應用
Web2.0:Blog、
Wiki、
RSS
、Tag
、SNS、Tracback
Web1.0:新聞發布;信息黃頁;信息搜索

④ 什麼是web2.0

到目前為止,關於Web2.0並沒有清晰的定義。業內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微內容是Web2.0的一個關鍵詞。其中,微內容包括個人所形成的任何數據:比如一則網志、一個評論、一幅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結交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在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而Web2.0重點要解決的正是對這些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現象,只要是和微內容相關的技術和架構,都是以Web2.0為名義的。
也有人這么界定,Web2.0是相對Web1.0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並且由此斷言,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無論怎樣的注腳,我們都不難發現,這個Web2.0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從技術創新角度出發的,或者說與技術沒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從應用的角度看,Web2.0或許更好理解一些,它就像一個帶著光芒的大筐,凡是於以往集中式互聯網不同的模式或者技術,都可以框在其中。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從讀向寫、信息共同創造的一個改變;從基本結構上說,則是是由網頁向發表/展示工具演變;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則是自「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的轉變;由此,互聯網內容的締造者也由專業人士向普通用戶拓展。說白了,Web2.0的精髓就是以人為本,提升用戶使用互聯網的體驗。這樣遠大的理想,這樣龐大的范疇,也難怪新銳們凡是都要以Web2.0為名義了。

⑤ Web2.0是什麼

web2.0定義是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直接但又是最核心的問題,討論web2.0的文章層出不窮,內容包括如何實現web2.0, web2.0如何盈利, web2.0如何擊敗web1.0等。但沒有多少人願意討論web2.0的定義,也沒有多少人討論web2.0已有的定義存在什麼問題。沒有清晰理性的定義,我們的討論就像唐吉珂德騎著毛驢沖向他心目中的怪獸-大風車一樣。可笑而又毫無意義。

翻閱搜索引擎帶給我們關於web2.0的海量資料,找到了Blogger Don的「WEB2.0概念詮釋」,他寫道「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體的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這個定義把一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前衛名詞和計算機專用術語堆砌在一起作為WEB2.0概念詮釋,。把應用,協議,語言格式混雜在一起來描述WEB2.0概念。定義者要麼對計算機知識一知半解,要麼是企圖讓人們的感到神秘從而對其頂禮膜拜。按照其定義的方式對「國家」這個概念進行詮釋,那國家就是「以中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土耳其等集合體為代表,以軍隊,警察,文官系統,議會等社會團體的應用為核心,依照量子力學,馬斯絡需求層次理論,混沌學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人類社會的聚集模式。「,多麼荒唐的的定義

一個新概念或新理論不可能從石頭里蹦出來,也不會超越我們的時代憑空想像。他必然有自己的歷史傳承。理解WEB2.0,我們要了解WEB甚至是bbs的歷史。 World Wide Web,簡稱WWW,由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發明。通過WEB把互聯網上的資源在一個網頁里直觀的表示出來並通過網頁相互連接。在web之前,互聯網相當數量的文檔資源是存放在bbs上。通過對bbs發展歷史的研究,我們發現web時代的內容服務網站主要是從bbs的功能中演化而成。

BBS誕生於70年代末,那時還沒有瀏覽器,搜索引擎,甚至沒有個人網站。我們在BBS上可以做四件事
1。發布新聞
2。發布交易信息
3。發布個人感想,心情描述
4。互動式問答
前三個功能逐漸從bbs中分離出去,發展成三個方向的網站----新聞類,電子商務類和博客類,這三類網站經過整合逐漸成為各自的門戶。如新浪,易趣,博客中國。
第四個功能互動式問答正在分離,但還沒有出現該領域的門戶網站。如www.ideacool.net ,新浪的愛問,小i等網站。這一類網站模式稱之為威客模式,源自英文名witkey。

我們應該已注意到1。新聞類網站。2.電子商務類網站 與3。博客類 4。威客類網站的功能和形式上有一個明顯的鴻溝。這個鴻溝就應該是web1.0 與web2.0的劃分界線。 新聞類網站和電子商務類網站為代表的web1.0時代是以信息接收者為中心,免費分享信息的時代。博客類和威客類網站為代表的web2.0時代是以信息提供者為中心。互聯網用戶能夠管理個人的資料和信息。通過各種途徑讓自己的智慧,知識,經驗,技能體現價值。簡而言之,web2.0的定義就是提供一種平台讓個人的智慧,知識,技能體現價值的一種互聯網新模式。這種模式的表現形式主要為博客類,和威客類兩種。實現的支撐包括互聯網技術,信用制度,支付制度等。

Web2.0的盈利點主要集中在威客模式上,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意義是個人的智慧,知識,專業專長可以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入的模式,其代表網站有google的answer。 雅虎的知識堂。k68.cn.新浪的愛問,時間財富網。xiaoi.com,網路知道,helpgogo.com等網站。它的特點有:

1.威客模式面向的對象主要是有專業專長的用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博客面向的是善於表達個人觀點和思想的用戶如記者,娛樂明星,專欄作家等等。

2。個人的知識,技能,智慧可以體現經濟價值。用戶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和知識換取收入

3。成熟的威客模式的形態是懸賞系統+博客系統+文章定價系統+交易系統

6.為威客提供服務的網站通過分享威客交易知識的收益獲取利潤。
參考資料:http://www.ii8888.com

⑥ 簡述什麼是web2.0,並盡可能全列出web2.0的應用及其特點

簡述什麼是web2.0

web2.0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是人們對互聯網發展新階段的一個習慣性概括,是一種現象描述。我們無法准確定義web2.0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對其特徵進行簡單歸納。下面我們從互聯網的歷史入手,在web2.0與web1.0的對比中認識什麼是web2.0。
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了World Wide Web,簡稱WWW。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可以在網頁上互相鏈接。這種以內容為中心,以信息的發布、傳輸、分類、共享為目的的互聯網我們習慣上稱其為web1.0。在這種模式中絕大多數網路用戶只充當了瀏覽者的角色,話語權是掌握在各大網站的手裡。

web2.0的特點

(1)用戶參與網站內容製造。與web1.0網站單向信息發布的模式不同,web2.0網站的內容通常是用戶發布的,使得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這也就意味著web2.0網站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例如博客網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戶創造內容的指導思想,而tag技術(用戶設置標簽)將傳統網站中的信息分類工作直接交給用戶來完成。

web2.0與web1.0的區別

(2)web2.0更加註重交互性。不僅用戶在發布內容過程中實現與網路伺服器之間交互,而且,也實現了同一網站不同用戶之間的交互,以及不同網站之間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標準的網站設計。web標準是國際上正在推廣的網站標准,通常所說的web標准一般是指網站建設採用基於XHTML語言的網站設計語言,實際上,web標准並不是某一標准,而是一系列標準的集合。web標准中典型的應用模式是「CSS+XHTML」,摒棄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優點之一是網站設計代碼規范,並且減少了大量代碼,減少網路帶寬資源浪費,加快了網站訪問速度。更重要的一點是,符合web標準的網站對於用戶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網站與web1.0沒有絕對的界限。web2.0技術可以成為web1.0網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誕生的網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電子商務網站的免費信息發布和網路社區類網站的內容也來源於用戶。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術而在於指導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術,但技術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採取的手段。web2.0技術本身不是web2.0網站的核心,重要的在於典型的web2.0技術體現了具有web2.0特徵的應用模式。因此,與其說web2.0是互聯網技術的創新,不如說是互聯網應用指導思想的革命。

(6)web2.0是互聯網的一次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升級換代,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互聯網體系,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互聯網體系。

(7) web2.0 體現交互,可讀可寫,體現出的方面是各種微博、相冊,用戶參與性更強。

1、多人參與

Web1.0里,互聯網內容是由少數編輯人員(或站長)定製的,比如各門戶網站;而在Web2.0里,則是由機構和個人共同提供資訊。

2、人是靈魂

在互聯網的新時代,信息是由每個人貢獻出來的,各個人共同組成互聯網信息源。Web2.0的靈魂是人。

3、可讀可寫互聯網

在Web1.0里,互聯網是「閱讀式互聯網」,而Web2.0是「可寫可讀互聯網」。雖然每個人都參與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圍里看,貢獻大部分內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4、Web2.0的元素

Web2.0包含了我們經常使用到的服務,以BBS和博客為主要代表,「一對多」和「多對多」的傳播模式並存。例如RSS、博客、播客、維基、P2P下載、社會書簽、SNS、社區、分享服務等等。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為它打破了門戶網站的信息壟斷,在未來里,博客的地位將更為重要。

web2.0的應用

網路、Wiki網路、豆瓣、音悅台、開心網、人人網、點點網、Wallop 、yahoo360 、dajie、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edIn 、UU通 、 優友 、 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新浪名博、土豆網、優酷網、qq空間、豬八戒威客網、即問即答網等。

⑦ web2.0是什麼

Web2.0的概念
到目前為止,對於Web2.0的定義仍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技術開發者認為,Web2.0就是RSS、Blog、SNS、Tag以及WiKi等互聯網軟體的應用;博客們認為,Web2.0幫助人們從Web1.0時代各大門戶網站「填鴨」式的信息轟炸,到「人人對話」,每個普通用戶既是信息的獲取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這就是互聯網的一種進步。經營Web2.0的人認為,博客中國搖身變成博客網、貓撲成為中國最具人氣的網路社區,已經給了他們充足的信心,相信Web2.0已經對傳統的第一代互聯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風險投資者認為,以交友網路、即時通訊、個人出版和聚合、信用認證等為代表的Web2.0模式在中國的成功實踐,讓他們更有信心逐步將投資重心轉向一些不知名的中國Web2.0企業。當然我們可以從Web1.0與Web2.0的比較中看出:Web2.0就是在web1.0所提供的服務基礎上,互聯網路用戶從信息接受者轉變成為信息製造者和傳播者,從受眾轉向主體,從單個個體轉向社團的新型互聯網服務模式與理念。在這種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優秀的發布平台、便捷的溝通和展示平台、順暢的進入和退出機制、高效的信息整合機制變的與提供高質量信息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Web2.0時代的競爭,將不僅僅是內容的競爭,而是綜合服務的競爭。Web2.0有:個性化 、互動參與、大眾化與去中心等四個特性。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與分形理論構成了Web2.0的理論基礎。六度分隔理論是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為描繪一個連結人與社區的人際連系網而做的一次連鎖信實驗時發現的一種奇怪的「六度分隔」現象。該現象簡單地可以描述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說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人認為:Web2.0完全可以用分形數學模型來解釋。具體說,從單個個體角度來說,是一個獨立的單元,以單個個體為中心構建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私人網路。而千千萬人構建了千千萬個網路單元,這些單元之間通過P2P再次偶聯起來,如果從單個個體來看,web2.0是去中心化的,個性化的,獨立的,無序的。如果從整體來看,恰恰相反,web2.0架構的互聯網是高度整合的,高度有序的,信息高度共享。整個網路是一個巨大的和諧,整齊的網路體系。
我們的觀點:Web2.0是一種理念。
這種強調分眾傳播的對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時也是這些信息的創造者,若乾的博客匯集成新的信息輸出者,每個人在擠奶的時候還要喝奶,這其中自身的商業循環,絕不可能以淺薄的收費服務或者廣告來衡量。以前是互聯網企業俯身下躬來關照用戶,但是W eb2.0時代, 網路媒體的內容架構就是基於用戶的緊密聯系的一個「用戶自主」的網路媒體時代。網路用戶已經從過去的新鮮、瀏覽、沖浪等隨機性和趣味性的互聯網活動轉為目的性很強的、功利性很明確的、強調實用的, 而且是創造性的互聯網活動。

⑧ web2.0的定義。

Web2.0,是相對Web1.0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⑨ Web2.0的含義是什麼呢怎麼才能最通俗的理解這個概念呢

在此基礎上發展後,人們提出web-service application的概念,就成了web2.0。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將本地軟體的功能和網頁的結合,形成一種基於web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