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3版frontpage的計數器在哪
插入~~~~web組件~~~~~計數器~~~~再設置一下外觀 屬性,
只不過要把網頁發布到www上計數器才能起作用
『貳』 網頁計數器的簡介
網站計數器是web應用程序的一項基本功能,用於統計使用網站或者應用程序的人數,可反應出網站或者應用程序的受歡迎程度,對於網站可信度的研究有一定的影響。
『叄』 怎麼在Web UI里查看Hadoop的各種計數器
1、啟動hadoop後,要看哪些界面或功能之前,建議先用jps或是netstat -ano看下相應的埠是否已經開啟了,如果埠沒開啟,是肯定看不了相應的界面的。 試下看吧。
『肆』 利用Windows自帶的性能監視器對WebService服務進行監控,通常使用哪些計數器,標准值是什麼
1. 處理器對象(Processor Object)
2. 系統對象(System Object)
3. SQL Server:緩沖區管理器對象( B u ffer Manager Object)
4. SQL Server:資料庫對象(Database Object)
5. SQL Server:常規統計對象(General Statistics Object)
6. SQL Server:閂對象(Latches Object)
7. SQL Server:鎖對象(Locks Object)
8. SQL Server:內存管理器對象(Memory Manager Object)
9. SQL Server:S Q L統計對象(SQL Statistics Object)
10. 邏輯磁碟對象(Logical Disk Object)
11. 物理磁碟對象(PhysicalDisk Object)
12. 內存
一條經驗規則是不要使你所監控的每個處理器的C P U使用率高於9 0%。峰值超過9 0%是可以接受的,但平均使用率超過9 0%則是應該避免的。
• 處理器時間百分比(%Processor Time) 處理器執行一個非空閑線程的時間百分比。用%1 0 0減去處理器空閑的總時間得出這個值。這是整個系統的C P U使用的一個好的指示器。
• 特權時間百分比(%Privileged Time) 處理器用於在特權模式下(即,執行操作系統功能和運行驅動器,如I / O )工作時間的百分比。這個時間包括C P U (或C P U )用於維護中斷和延遲過程調用( D P C )的時間。
• 用戶時間百分比(%User Time) 處理器用於在用戶模式工作的時間百分比。這種類型的工作是由應用產生的。通常,希望極大化用戶時間百分比的值,極小化特權時間百分比的值。
• 中斷時間百分比(%Interrupt Time) CPU忙於維護硬體中斷的時間百分比。系統中的許多硬體部件,如滑鼠、網路介面卡或磁碟控制器,都可以發出處理器中斷。你可以將中斷看作為Windows NT正常操作的一部分發生。
• 中斷數/秒(Interrupts/sec) 處理器每秒接收並處理的硬體中斷的數量。它不包括系統
D P C,系統D P C單獨計數。
系統對象與它的相關計數器衡量處理器上運行的線程的總計數據。雖然使用這些計數器不能觀察一個特定處理器的工作負載或一個特定線程的行為,但它們提供了有關整個系統性能有價值的內部信息。系統計數器如下所示:
• 處理器隊列長度(Processor Queue Length) 處理器隊列中的線程的數量。換句話說,它
是等待運行的線程數。即使你的系統具有多個處理器,但只有一個隊列用於處理器時間。計數器只記錄那些准備執行但仍處於等待的線程,不是那些正在運行的線程。
• 環境切換/秒(Context Switches/sec) 系統上的所有處理器從一個線程切換到另一個線程的組合比率。當一個正在運行的線程自動地放棄處理器,處理器由一個高優先順序的待命線程搶占時發生環境切換,或在用戶模式和特權(核心)模式之間切換,以使用一個執行或子系統的服務。這是線程的總和:計算機上運行在所有處理器上的所有線程的環境切換數/秒。
緩沖區管理器計數器提供了SQL Server使用的內存緩沖區的有關信息。這些計數器如下所示:
• 高速緩存命中率( B u ffer Cache Hit Ratio) 引用當前位於高速緩存中頁的需求的百分率。預先在內存中擁有頁,允許SQL Server避免請求從磁碟子系統執行一次物理I / O。因為訪問內存相對於訪問物理I / O,代價更小,一個高的緩沖區高速緩存命中率增強了系統的性能與吞吐量。如果你的系統很好地調整過,這個命中率應該是8 0%或更高。如果具有一個低的緩沖區高速緩存命中率,你應該為SQL Server分配更多的內存。如果你已將現有的所有內存都分配給了SQL Server,那麼需要增加系統中物理內存的數量。
• 高速緩存大小(頁)(Cache Size) 在SQL Server緩沖區高速緩存中的頁的數量。這個數量乘以8 K B,即可得到正在使用的以千位元組為單位的緩存數。
• 空閑緩沖區(Free Buffer) 空閑SQL Server內存緩沖區的數量。
• 讀的頁/秒(Page Reads/sec) 每秒請求的物理數據頁I / O的數量。
• 偷取的頁計數(Stolen Page Count) SQL Server用於緩沖區高速緩存的頁數,這些內存被給予系統中的另外一個進程。Windows NT回收這個內存以滿足其他系統部件的需要。
• 寫的頁/秒(Page Writes/sec) 由SQL Server執行的每秒寫的物理數據頁的數量。
資料庫對象計數器提供了有關SQL Server資料庫的信息,包括可用的空閑日誌空間量和資料庫中活動事務的數量。對於系統中的每個資料庫的每個計數器有一個實例。這些計數器包括如下:
• 日誌刷新等待/秒(Log Flush Wait/sec) 在能夠繼續執行前,必須等待日誌刷新的資料庫提交數量。
• 日誌使用的百分比(Percent Log Used) SQL Server實際使用的當前定義的日誌空間的百分比。
常規統計對象含有常規伺服器范圍活動的有關信息,它有一個計數器:
• 用戶連接數(User Connections) 系統中用戶連接的當前數量。
這個對象計數器提供了在內部SQL Server資源中有效的閂的信息。計數器如下:
• 平均閂等待時間(毫秒) ( Average Latch Wait Time) 閂請求在得到服務之前必須等待的平均時間,以毫秒為單位。
• 閂等待數/秒(Latch Waits/sec) 不能立即服務,被迫等待其他資源釋放的閂請求的數量。
鎖對象提供了由SQL Server提出的各個鎖請求的有關數據,例如鎖生命周期和死鎖。可以在系統上具有多個這些計數器的實例。計數器如下所示:
• 平均等待時間(毫秒) ( Average Wait Time) 每個鎖請求被迫等待的平均時間量,以毫秒為單位。
• 鎖到期數/秒(Lock Timeouts/sec) 在系統中過期的鎖請求的數量。
• 鎖等待數/秒(Lock Wa i t s / s e c )不能立即滿足,需要調用線程在給予鎖之前處於等待狀態的鎖請求的數量。
• 死鎖數/秒(Number of Deadlocks/sec) 導致產生死鎖的鎖請求的數量。
內存管理器對象含有有關SQL Server內存使用的信息,包括SQL Server正在使用的高速緩
存內存的數量。這個對象下的計數器如下所示:
• 內存授權掛起(Memory Grants Pending) 等待授予工作空間內存的進程的當前數量。
• S Q L高速緩存內存(KB)(SQL Cache Memory) SQL Server用於動態SQL 高速緩存的動態
內存數量。
• 目標伺服器內存( K B ) ( Ta rget Server Memory) SQL Server將會消耗的動態內存的總額。
• 總的伺服器內存( K B ) ( Total Server Memory) SQL Server當前消耗的動態內存的總額。
這個對象提供了系統上正在執行的S Q L查詢的有關信息,包括查詢編譯和重新編譯的數量的數據。它有如下計數器:
• 批請求/秒(Batch Requests/sec) 伺服器接收到的S Q L批請求的數量。
• SQL 編譯/秒(SQL Compilations/sec) SQL Server每秒執行的S Q L語句編譯的數量。
• S Q L重新編譯/秒(SQL Re-Compilations/sec) SQL Server每秒執行的S Q L語句重新編譯的數量。
邏輯磁碟對象提供了有關邏輯磁碟I / O性能的信息。邏輯磁碟計數器與Windows NT磁碟
系統管理員分配給邏輯磁碟驅動器的字母相關。這個對象含有如下計數器:
• 磁碟讀時間百分比(%Disk Read Time) 選中的邏輯磁碟忙於服務讀請求總共用去時間的
百分比。
• 磁碟寫時間百分比(%Disk Write Time) 選中的邏輯磁碟忙於服務寫請求總共用去時間
的百分比。
• 磁碟時間百分比(%Disk Time) 選中的邏輯磁碟忙於服務讀請求或寫請求總共用的時間
的百分比,是磁碟寫時間百分比與磁碟讀時間百分比的和。
• 空閑時間百分比(%Idle Time) 邏輯磁碟在采樣時間間隔中處於空閑狀態的時間百分比。
• 平均磁碟隊列長度( Avg. Disk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選中的邏輯磁碟讀請求和寫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讀隊列長度( Avg. Disk Read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對選中的邏輯磁碟讀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寫隊列長度( Avg. Disk Write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對選中的邏輯磁碟寫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秒數/讀( Avg. Disk sec/Read) 從邏輯磁碟讀數據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平均磁碟秒數/寫( Avg. Disk sec/Write) 向邏輯磁碟寫數據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平均磁碟秒數/傳輸( ( Avg. Disk sec/Transfer) 從邏輯磁碟進行傳輸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磁碟讀/秒(Disk Reads Bytes/sec) 邏輯磁碟上每秒讀位元組。
• 磁碟讀/秒(Disk Writes Bytes/sec) 邏輯磁碟上每秒寫位元組。
• 磁碟讀/秒(Disk Reads/sec) 邏輯磁碟上的讀操作比率。
• 磁碟寫/秒(Disk Writes/sec) 邏輯磁碟上的寫操作比率。
• 磁碟傳輸/秒(Disk Transfers/sec) 邏輯磁碟上的讀和寫操作的比率。
物理磁碟對象提供了有關物理磁碟I / O性能的信息。它的磁碟計數器與系統中的物理驅動器有關,並且只有當運行了D i s k P e r f服務時,它才被激活。這個對象下的計數器如下所示:
• 磁碟讀時間百分比(%Disk Read Time) 選中的物理磁碟忙於服務讀請求總共用的時間的百分比。
• 磁碟寫時間百分比(%Disk Write Time) 選中的物理磁碟忙於服務寫請求總共用的時間的百分比。
• 磁碟時間百分比(%Disk Time) 選中的物理磁碟忙於服務讀請求或寫請求總共用的時間的百分比,是磁碟寫時間百分比與磁碟讀時間百分比的和。
• 空閑時間百分比(%Idle Time) 物理磁碟在采樣時間間隔中處於空閑狀態的時間百分比。
• 平均磁碟隊列長度( Avg. Disk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選中的物理磁碟讀請求和寫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讀隊列長度( Avg. Disk Read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選中的物理磁碟讀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寫隊列長度( Avg. Disk Write Queue Length) 在采樣的時間間隔中,選中的物理磁碟寫請求排隊的平均數量。
• 平均磁碟秒數/讀( Avg. Disk sec/Read) 從物理磁碟讀數據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平均磁碟秒數/寫( Avg. Disk sec/Write) 向物理磁碟寫數據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平均磁碟秒數/傳輸( Avg. Disk sec/Transfer) 從物理磁碟進行傳輸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
• 磁碟讀/秒(Disk Reads Bytes/sec) 物理磁碟上每秒讀位元組。
• 磁碟讀/秒(Disk Writes Bytes/sec) 物理磁碟上每秒寫位元組。
• 磁碟讀/秒(Disk Reads/sec) 物理磁碟上的讀操作比率。
• 磁碟寫/秒(Disk Writes/sec) 物理磁碟上的寫操作比率。
• 磁碟傳輸/秒(Disk Transfers/sec) 物理磁碟上的讀和寫操作的比率。
內存在任何系統中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資源。Windows NT不只允許過量使用內存,而且鼓勵你過量使用內存。Windows NT提供了一種透明機制,允許應用「相信」它們具有比系統中可用的物理內存更多的內存。當Windows NT處理應用時,它將不使用的內存頁調出(交換出)到磁碟上的頁文件中。在大多數系統中,頁調度是正常的,但過量的頁調度會削弱整個系統的性能。下面的計數器允許你監控系統的頁調度。
• 失效的頁/秒(Page Faults/sec) 每秒由處理器處理的失效頁的全部數量。當一個進程需
要的代碼或數據不在它的工作區(它的空間在物理內存中)中時,發生失效頁。這個計數
器包括硬的頁失效(那些需要磁碟訪問的)和軟的頁失效(在物理內存的其他地方發現了失
效頁)。
• 讀的頁/秒(Page Reads/sec) 讀取磁碟以解決硬的頁失效所需要的時間數(當一個進程需要的代碼或數據不在其工作區或內存中的其他地方,必須從磁碟提取這些代碼和數據時,發生硬的頁失效)。這個計數器包括為滿足在文件系統高速緩存(通常是應用請求的)以及在非高速緩存映像內存文件中的失效而進行的讀。
• 寫的頁/秒(Page Writes/sec) 將頁寫向磁碟以釋放物理內存空間的時間數。只有當頁在物理內存中被改變的時候,將頁寫入磁碟,這樣,它們更有可能含有數據,而不是代碼。
• 頁/秒(Pages/sec) 為解決硬的頁失效,所需要讀或寫磁碟的時間數。它是讀的頁/秒與寫的頁/秒的計數器的和。
『伍』 求解做一個Web數學計算器
首先,代碼大概看得懂吧!!!
分析設計說明就得自己寫了,說下大體的步驟:
1.首先是用html表格的形式,大概確定計算器的結構(參與運算的數,運算符,以及計算結果按鈕)
參與運算的數由用戶輸入,採用文本輸入,結果使用按鈕計算顯示
運算符包括+、-、*、/.可以用下拉列表實現,也就是<select></select>
<table class="table1">
<tr><td>請輸入第一個數:</td><td><input type="text" name="num1"/></td></tr>
<tr><td>請輸入第二個數:</td><td><input type="text" name="num2"/></td></tr>
<tr>
<td>
<select name="oper">
<option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option>
</select>
</td>
<td ><input type="submit" value="計算" onclick="myCal()"></td></tr>
</table>
2.用javascript實現計算器計算功能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myCal()
{
var num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nput");
var oper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elect");
var resultp;
switch(oper[0].value)
{
case "+":
resultp=parseFloat(num[0].value)+parseFloat(num[1].value);
alert(resultp);
break;
case "-":
resultp=parseFloat(num[0].value)-parseFloat(num[1].value);
alert(resultp);
break;
case "*":
resultp=parseFloat(num[0].value)*parseFloat(num[1].value);
alert(resultp);
break;
case "/":
resultp=parseFloat(num[0].value)/parseFloat(num[1].value);
alert(resultp);
break;
default:
break;
}
}
</script>
以上代碼功能為:獲取參與運算的數值、運算符,其中注意類型的轉換(文本轉換為數值型),對不同的運算符採用不同的處理,switch開關語句實現。
3.CSS樣式表的使用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x;padding:0px;}
.table1{width:300px;border:1px solid blue;background:gray;}
</style>
使用了通配符合類選擇器,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包括背景顏色、表格邊框、顏色、寬度等等。
『陸』 如何選擇 Web 伺服器性能計數器
有數百個您可以從中選擇要監視伺服器活動的計數器。下面的列表描述了可用於監視您的 Web 伺服器上負載,並為每個提供理想的值的計數器。
『柒』 Web主頁計數器論文
2009年中國的移動通訊進入了3G元年。
WCDMA是最老牌最穩定,技術最為成熟的的3G系統。在WCDMA的設計中,WCDMA由用戶設備(UE),UTRAN(UMTS地面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路三部分組成。
而UTRAN裡面的最主要的網元就是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它是接入網路的組成部分,負責移動性管理、呼叫處理、鏈路管理和移交機制。
RNC的功能在軟體的實現上是由很多的小的特性來實現的。實時計數器是RNC中的重要特性之一。
計數器系統是對整個無線網路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並報告給用戶的系統。實時計數器系統的這個特性是對RNC運行狀況數據的實時收集的系統。
他主要運用於對一些突發性的用戶大量聚集時的對RNC的運行的監控和管理。例如演唱會,比賽,大型會議等的時候。實時計數器系統就會去監控和管理,以保證RNC的正確工作。
另外一個就是監控RNC本地參數的變化,當RNC的軟體或版本更新後,能快速確認RNC的性能,以及對用戶的影響。
實時計數器的實現使得用戶能夠更好的掌握網路運行的狀況,能更快的得到網路的運行信息。在RNC中對實時計數器系統這個特性的實現與原有的常規計數系統相結合並行運行,實現了對RNC的運行狀態的各種監控和管理。
本課題的研製開發平台採用Linux。
版本控制採用Rational ClearCase。使用的語言主要為C。
該論文首先簡單介紹了現在的WCDMA的發展情況與特點以及對現有的計數器系統的分析介紹了計數器系統的主要功能。然後從對前面的介紹中引出了對實時計數器系統這個計數器系統的需求,及其功能特點,設計意義。
最後通過對實時計數器的需求的分析,詳細介紹了其設計開發以及測試的流程,基本展示了在一個3G系統中一個特性實現的全過程,體現了軟體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軟體工程的思想。
本系統已經通過了現場測試,能實現其所需要的功能,能夠按用戶需求實時的實現對網路運行狀況的監控,能讓用戶快速的得到網路運行狀況。使得用戶對網路的運行狀況有了更好的監控,能更快的得到網路變化的信息
Abstract7-11
第1章 緒論11-14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11
1.2 目前研究現狀11-12
1.3 實時計數器系統的意義及其特色12-13
1.4 論文的特色和組織結構13-14
第2章 系統開發的相關軟體及技術14-20
2.1 C語言簡介14
2.2 Linux系統簡介14-16
2.3 Shell編程簡介16
2.4 Attol簡介16-17
2.5 Rational ClearCase簡介17-19
2.6 本章小結19-20
第3章 實時計數器系統的需求分析20-25
3.1 系統的相關3GPP協議20-21
3.2 系統需求21
3.3 系統需求分解21-24
3.4 本章小結24-25
第4章 實時計數器系統的概要設計25-49
4.1 需求分析分解的確認25-29
4.2 功能描述29-34
4.2.1 實時計數器用戶單元的創立29-30
4.2.2 實時計數器用戶單元的激活30
4.2.3 實時計數器的配置30-31
4.2.4 實時計數器的收集和報告31-33
4.2.5 端到端的傳輸33
4.2.6 實時計數器系統內的計數器管理33-34
4.3 特殊事件處理34-35
4.3.1 RNC過載34-35
4.3.2 實時計數器鎖定35
4.3.3 O&M關閉(鎖定)35
4.3.4 對象刪除35
4.3.5 對象鎖定/不可得35
4.4 OAM/RTA的計數器和Metric的管理35-36
4.5 OAM側功能的實現36-48
4.5.1 支持實時計數器系統的計數器描述36-41
4.5.2 CM的參數41-42
4.5.3 CM側的模型42-43
4.5.4 RtPerfScanner的詳細參數43-48
4.6 本章小結48-49
第5章 實時計數器的詳細設計49-60
5.1 軟體模塊之間的影響49-54
5.1.1 CallP的設計50
5.1.2 OBS的設計50-54
5.2 CM/ADM與OBS的介面轉換54-59
5.3 本章小結59-60
第6章 系統實現60-65
6.1 本系統的開發平台及開發工具60
6.2 系統實現過程中的流程以及版本管理60-61
6.3 系統實現中的關鍵技術61-65
第7章 實時計數器系統的測試65-74
7.1 本地測試65-72
7.1.1 單元測試65-68
7.1.2 代碼審查68-70
7.1.3 內存泄漏測試70-71
7.1.4 代碼覆蓋率測試71-72
7.2 集成測試72
7.3 其他測試72-73
7.4 本章小結73-74
第8章 結論與展望74-76
8.1 結論74
8.2 展望74-76
附錄76-81
參考文獻
1王志新;計數器精度的檢測[J];儀表技術與感測器;1988年02期
2劉昌進;動態計數器打造記[J];桌面出版與設計;2001年04期
3鄧壽昌;;比常規裂變計數器靈敏五十倍的新型計數器[J];國外核新聞;1983年04期
4;製造廠商眼中的計數器[J];微電子測試;1997年04期
5楊華庭;使用計數器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自動化儀表;1997年02期
6呂炳仁,陳德鵬;一種抗干擾型計數器[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7吳田;一起更換計數器的竊電事件[J];農村電工;2001年02期
8徐明利;;PLC計數器的應用技巧[J];職業技術;2006年12期
9郭鐵成;;雅西卡FR1的計數器修理[J];照相機;2007年02期
10王國偉,魏秀芳,項亞紅;計數器模擬設計[J];甘肅科技縱橫;2004年06期
『捌』 網頁中的計數器問題
其中我們用到了兩個文件,test.jsp文件用於在瀏覽器中運行,counter.java是後台的一個小java bean程序,用來讀計數器的值和寫入計數器的值。而對於計數器的保存,我們採用了一個文本文件lyfcount.txt。
下面是詳細的程序代碼(test.jsp放到web目錄下,counter.java放到class目錄):
//test.jsp文件
$#@60;%@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62;
$#@60;HTML$#@62;
$#@60;HEAD$#@62;
$#@60;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62;
$#@60;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Oracle JDeveloper"$#@62;
$#@60;TITLE$#@62;
計數器演示程序
$#@60;/TITLE$#@62;
$#@60;/HEAD$#@62;
$#@60;BODY$#@62;
$#@60;!--創建並調用bean(counter)--$#@62;
$#@60;jsp:useBean id="counter" class="counter" scope="request"$#@62;
$#@60;/jsp:useBean$#@62;
$#@60;%
//調用counter對象的ReadFile方法來讀取文件lyfcount.txt中的計數
String cont=counter.ReadFile("/lyfcount.txt");
//調用counter對象的ReadFile方法來將計數器加一後寫入到文件lyfcount.txt中
counter.WriteFile("/lyfcount.txt",cont);%$#@62;
您是第$#@60;font color="red"$#@62;$#@60;%=cont%$#@62;$#@60;/font$#@62;位訪問者
$#@60;/BODY$#@62;
$#@60;/HTML$#@62;
//counter.java 讀寫文件的一個bean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counter extends Object {
private String currentRecord = null;//保存文本的變數
private BufferedReader file; //BufferedReader對象,用於讀取文件數據
private String path;//文件完整路徑名
public counter() {
}
//ReadFile方法用來讀取文件filePath中的數據,並返回這個數據
public String ReadFile(String filePath)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
path = filePath;
//創建新的BufferedReader對象
file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pa );
String returnStr =null;
try
{
//讀取一行數據並保存到currentRecord變數中
currentRecord = file.readLine();
}
catch (IOException e)
{//錯誤處理
System.out.println("讀取數據錯誤.");
}
if (currentRecord == null)
//如果文件為空
returnStr = "沒有任何記錄";
else
{//文件不為空
returnStr =currentRecord;
}
//返回讀取文件的數據
return returnStr;
}
//ReadFile方法用來將數據counter+1後寫入到文本文件filePath中
//以實現計數增長的功能
public void WriteFile(String filePath,String counter)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
path = filePath;
//將counter轉換為int類型並加一
int Writestr = Integer.parseInt(counter)+1;
try {
//創建PrintWriter對象,用於寫入數據到文件中
PrintWriter pw = new Print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filePath));
//用文本格式列印整數Writestr
pw.println(Writestr);
//清除PrintWriter對象
pw.close();
} catch(IOException e) {
//錯誤處理
System.out.println("寫入文件錯誤"+e.getMessage());
}
}
}
到這里,程序寫完了,將counter.java編譯為counter.class,同樣放在對應的class目錄下,在根目錄下建立一個lyfcount.txt文件,文件內容就一個數字0,直接在瀏覽器中敲入地址就可以看到計數器了,刷新瀏覽器會看到不斷變幻的數字。
(如果運行時候提示找不到文件,請將上面test.jsp中的readfile那一句注釋後運行一次則lyfcount.txt文件自動建立,然後就可以正常運行。)
『玖』 怎麼在頁面中添加訪問計數器
在頁面中添加訪問計數器:
在網站添加計數器代碼:
放置計數器代碼到網頁當中,才能統計網站的訪問情況。在這里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每個頁面都需要放置這個代碼,才能統計到每個頁面。那麼如何放置這個代碼每個頁面呢?在我們的網站系統後台將會很容易做到。
步驟如下:
1、登錄系統,在前面有介紹過如何登錄系統後台,這里就不重復了。
2、點擊導航菜單中的「標簽」。
3、在打開的頁面下面,選擇編碼為「5」的{My:right}標簽,這個標簽是用來顯示網頁底部的「版權說明」的,在「版權說明」後面有「修改」和「刪除」,在這里點擊「修改」。
4、在打開的頁面,看到有三個選項,分別是「標簽代碼」「標簽說明」和「HTML代碼」,我們在「HTML代碼」裡面替換代碼即可。
5、其實每段代碼只有那個id號發生變化而已,每個帳號的id號都是唯一的。替換統計代碼完畢之後,記得點擊「保存」。
6、保存之後,就需要進行「靜態發布」的操作,這和之前的動作一樣,分別點擊「生成首頁」「生成欄目頁」「生成內容頁」,具體的操作可以參考之前的篇章。
『拾』 怎樣記錄web頁面的訪問次數
一個簡單的網頁瀏覽計數器代碼
在一個ASP文件中的適當位置,加入下列代碼:
<%
'一個簡單的網頁計數器
Set fs=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a=fs.openTextFile(server.mappath("count.txt"))
count=a.readline
response.write " " & count
count=count+1
Set fs=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a=fs.createTextfile(server.mappath("count.txt"))
a.writeline(count)
%>
保存ASP文件(比如:index.asp),發送到web伺服器你的網站目錄。
然後在該ASP文件所在的目錄創建一個名叫count.txt的文件 (可以通過xp自帶的記事本創建),在該count.txt文件中寫上1,這樣當網民瀏覽該ASP網頁時,就能在適當位置看到1,並且每瀏覽一次該網頁就增加一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