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隻恐龍是怎麼出來的
恐龍是由某種生物進化而來的,當它具有恐龍的某種特徵後就成了恐龍。
恐龍及現生爬行動物的共同祖先,是像蜥蜴一樣的小型動物,名叫「楊氏鱷」,約30厘米長,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靠捕捉蟲子為生,它們的後代明顯分出兩支,一支是繼續吃蟲子的真正的蜥蜴,另一支是半水生的早期類型的初龍。
(1)恐龍王前端擴展閱讀:
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但是,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看不到非鳥恐龍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鳥恐龍在中生代時一起滅絕了,如今僅存鳥類,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鳥類屬於恐龍」的說法。
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B. 各種恐龍資料(體重、食性、其他)
劍龍(Stegosaurus)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四隻腳的食草動物。它們被認為是居住在平原上,並且以群體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龍的食草動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可達 12 公尺長和 7 公尺高,可重達 4 公噸。
劍龍,也叫骨板龍,是一類體型較大的恐龍,它們的背上長著許多骨板,尾端具有長刺,樣子怪誕不經。如果我們不是從地層中發現了它們的骨骼化石,誰都不會相信在地球上曾經生活過這樣奇特的動物。
翼龍(Pterosaur)
翼龍骨架原意為「會飛的爬蟲類」。中生代三疊紀出現在地球上的翼龍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但有人懷疑它只是徒有虛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腦中處理平衡信息的神經組織相當發達,翼龍不僅能像鳥類一樣飛翔,而且很可能是飛行能手。
美國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使用計算機分層造影掃描技術,依據化石建立了翼龍大腦的三維圖像。圖像顯示,翼龍的小腦葉片相當發達,其質量占腦質量的7.5%,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動物中比例最高的。與之相比,擅長飛行的鳥類的小腦葉片也只佔其腦質量的1%到2%。
最大的翼龍是披羽蛇翼龍。展開雙翼有12米長。
霸王龍
體長Length:6.1公尺
體高Heigh: 15.5公尺
推測體重Mass:4130公斤~8520公斤
發現者Discoverer:布朗(1905發現)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享利.奧斯本
1905年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享利.奧斯本(Henry Osborn)命名,暴龍於晚白堊世稱霸一時,被譽為"殘暴的蜥蜴的暴王".
C. 大型爬行動物——恐龍
爬行動物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個綱,絕大部分為陸生,少數生活於水中,但均用肺呼吸,有卵生和胎生兩種繁殖方式。最早出現於石炭紀,盛於中生代,現代只有殘存的類別如龜、鱉、鱷類等。
恐龍屬於爬行動物,意為「恐怖的蜥蜴」,是蜥臀目和鳥臀目化石的泛稱,化石記錄出現於晚三疊世,絕滅於晚白堊世,是中生代陸地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脊椎動物,主宰地球1億6千多萬年。
根據生活習性又可將恐龍分為肉食類和植食類。有的恐龍個體特別巨大,最大長可達數十米,體重可達噸級。
圖3.126 恐龍骨架的結構圖
圖3.127 恐龍、翼龍及鳥類的關系圖
恐龍的骨骼塊數極多,不同部位的骨骼其形態結構不同,不同種類的恐龍相同部位的骨骼也不一樣,這就是根據零星的骨骼化石可以裝架和鑒定恐龍種屬的原因。
這里要提及的是翼龍雖然也叫「龍」,但它們並不是恐龍,而是恐龍的夥伴,是爬行動物的演化支。翼龍類是第一群飛上天空的脊椎動物。翼龍和恐龍的生活時間幾乎一樣,也和恐龍一起,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消失。翼龍的特徵是前肢第四指骨特別加長,支撐由身體側面延展的皮膜,變成翅膀,適於空中飛行。
恐龍是卵生動物。目前對恐龍蛋的分類尚不完全統一。趙資奎等將萊陽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分為長形蛋、圓形蛋、橢圓形蛋和網形蛋4個蛋科、5個蛋屬、11個蛋種。分別如下
圖3.128 翼龍復原圖
長形蛋科Elangatoolithidae
長形蛋屬Elongatoolithus
長形長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
安氏長形蛋Elongatoolithus andrewsi;
圓形蛋科Spheroolithidae
圓形蛋屬Spheroolithus
將軍頂圓形蛋Spheroolithus chiangchiungtingensis
厚皮圓形蛋?S.megadermus
副圓形蛋屬Paraspheroolithus
二連副圓形蛋Paraspheroolithus irensis;
橢圓形蛋科Ovaloolithidae
橢圓形蛋屬Ovalooltihus
金剛口橢圓形蛋Ovalooltihus chinkangkotlensis;
單紋橢圓形蛋Ovalooltihus monostriatus;
三條紋橢圓形蛋Ovalooltihus tristriatus;
混雜紋橢圓形蛋Ovalooltihus mixtriatus;
薄皮橢圓形蛋Ovalooltihus laminadermus;
網形蛋科Dictyoolithidae
網形蛋屬Dictyoolithus
蔣氏網形蛋Dictyoolithus jiangi。
恐龍足跡的分類方案較多,但目前主要採用Richard Swann Lull的足跡科、足跡屬、足跡的分類方法。同時將足跡科歸入到自然分類系統中的目和綱之中。
我國科學家正式命名的中國恐龍足跡化石已超過28個屬,35個種。山東恐龍足跡化石非常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已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達10000枚之多,主要分布在諸城、臨沭、莒南、萊陽、新泰等地。目前已經正式命名的有5種,分別為:楊氏擬蹺腳龍足跡、山東馳龍足跡、東方強壯百合足跡、劉氏萊陽足跡、甑朔南小龍足跡。
山東是產恐龍化石的大省,主要產於白堊紀地層中,萊陽群、大盛群和王氏群地層中均有發現,既有骨骼化石,又有恐龍蛋和足跡化石,有的成群分布,典型產地有諸誠、萊陽、臨沭、莒南、新泰等地。
2014年,由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等12人組成的恐龍科普科研專家團在首屆國際恐龍節上發布了「中國百年十大最著名恐龍」。其中山東省的師氏盤足龍、棘鼻青島龍、巨型山東龍榜上有名。
圖3.129 巨型諸城暴龍復原圖
圖3.130 巨型山東龍復原圖(據王麗霞等,2012)
圖3.131 棘鼻青島龍復原圖(據王麗霞等,2012)
●鳥臂目 鴨嘴龍科 諸城龍屬
諸城龍(Zhuchengosaurus):屬鳥腳龍類恐龍,圖3.132是一具諸城龍骨架,體長17m,寬2.6m,高7.2m,全身骨架含20%化石。產於山東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恐龍骨架現存於諸城恐龍博物館。
圖3.132 諸城龍
圖3.133 諸城龍
圖3.133諸城龍骨架,體長6m,寬1.5m,高2m,全身骨架含20%化石。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鳥臂目 鴨嘴龍科 諸城龍屬
巨大諸城龍(Zhuchengosaurus maximus):頭骨粗壯而長,頭骨後面平陷,在中央部位有一縱脊;上頜骨呈粗壯三角形,下頜骨高,底部平直,下牙床薄,牙列稍長於前端無牙部分;齒骨的冠狀突起垂直於齒骨上緣。
圖3.134 巨大諸城龍(頭骨,×0.3)
圖3.135 巨大諸城龍
巨大諸城龍(圖3.135)薦椎部分由9個椎體組成,其腹面較平,僅在中央處有一不明顯的凹陷;恥骨略彎,坐骨突發達;坐骨長而直。體高9.1m,長16.6m。是199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趙喜進裝架並命名的巨大諸城龍。是當時世界最高大的鳥腳類個體。
產於山東諸城龍骨澗晚白堊世王氏群辛格庄組。
●鳥臀目 角龍科 中國角龍屬
中國角龍(sinoceratops):屬角龍類恐龍,圖3.136為一具中國角龍骨架,體長6m,寬1.2m,高1.7m,全身骨架含30%化石,化石產於山東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圖3.136 中國角龍
●鳥臀目 角龍科 中國角龍屬
諸城中國角龍(Sinoceratops zhuchengensis):圖3.137是一塊諸城中國角龍骨骼化石,其大小為長0.71m,寬0.15m,高0.1m,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圖3.137 諸城中國角龍骨骼
圖3.138是一塊諸城中國角龍頸盾骨化石,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地層,其大小為長0.98m,寬0.2m,高0.15m。
圖3.138 諸城中國角龍頸盾骨骼化石
諸城中國角龍的頭骨長度超過180cm,寬度至少105cm,在它的頭前部長有一個超過30cm的粗壯的角;在頭後緣長有超過10個彎曲的角。
圖3.139 諸城中國角龍
圖3.140 意外諸城角龍肋骨化石
●鳥臀目 纖角龍科 諸城角龍屬
意外諸城角龍(Zhuchengceratops inexpectus):圖3.140為一塊意外諸城角龍肋骨化石,其大小為長46.5cm,寬8cm,高6cm。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上頜骨具有一具齒腹後枝,下顎高且薄,下顎表面還具2大孔,這兩孔被齒骨與夾板骨介面處的彎脊所分開,前齒骨近於垂直,齒骨前緣比喙狀突深,麥氏溝上覆蓋有齒骨和夾板骨,前端比後端寬,上隅骨在關節窩之前的位置有一特殊孔,從側面看,上隅骨有一背前枝深入齒骨,與關節窩之前的半月窩相關節,內視夾板骨背緣成步進式,頸肋分叉,有一顯著的背向枝。
圖3.141 意外諸城角龍
●鳥臂目 鴨嘴龍科 華夏龍屬
巨大華夏龍(Huaxiaosaurus aigahtens):圖3.142為一塊尾椎化石,長77cm,寬32cm,高15cm。
圖3.142 華夏龍尾椎骨骼
圖3.143為一具巨大華夏龍骨架,體長21m,寬3m,高12m,全身骨架含30%化石,薦部脊椎由10個椎骨癒合在一起組成,頭骨碩大而窄長,頭骨頂面下陷明顯,頂面後端下陷11cm,前端下陷5cm,頭小,頸細,顯示了以植物為食的體型特徵。產於山東省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圖3.143 巨大華夏龍
●鳥臂目 鴨嘴龍科 山東龍屬
巨型山東龍(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頭骨長,後部寬而高,頂面較平,自上顳顬孔後部向前至額骨部分十分向下凹入。齒骨牙列長,有60~63個齒溝,牙前無牙齒部分較長。薦部脊椎由10個脊椎骨組成,腹面有較深的直溝。坐骨直長,末端有極微弱擴展的小尖頂。動物個體很大,全長14m以上。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經土崖組。
圖3.144 巨型山東龍
●鳥臀目 鸚鵡嘴龍科 鸚鵡嘴龍屬
中國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si-nensis):個體較小,標本全長675mm。頭骨短而寬,顴骨突居中,顴骨突中棱很發達,下頜前端與上頜齊平。頸椎9個,背椎13個,薦椎6個,尾椎31個左右。腹肋不很發達。上牙8個,下牙9個,第5個牙最大,每牙中棱前後各4條小棱。腔骨甚長於股骨。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林家莊組。
圖3.145 中國鸚鵡嘴龍(×0.2)
圖3.146 中國鸚鵡嘴龍
圖3.147 中國鸚鵡嘴龍
●鳥臀目 鸚鵡嘴龍科 鸚鵡嘴龍屬
楊氏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yo-ungi):體長中等,全長小於1m。頭骨在已知所有種中為最短,頭長大於頭寬,其比例為1∶0.88。顴骨突位置偏後,其至頭後端距離為頭長的三分之一。枕骨大孔發達,為枕髁2倍大。耳缺不明顯。方骨窩很發育。上、下頜牙齒皆8個,其中上頜的第4牙為最大;牙齒中棱前後各有3條小棱。椎體平凹型,背椎15個,薦椎7個,第2薦椎最大。肋骨粗壯,腸骨上緣棱脊發達。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林家莊組。
圖3.148 楊氏鸚鵡嘴龍(頭骨,×0.4)
圖3.149 棘鼻青島龍
●鳥臂目 鴨嘴龍科 青島龍屬
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頭骨的鼻骨形成管狀突起,向上前方伸出,其末端加寬。頭骨後上部有很發育的橫棱。上顳顬孔左右寬,前額骨末端微向上捲曲。牙齒數目較少。薦部脊椎似有8個脊椎骨合成,腹側有明顯的中間直棱,後有溝狀。脊椎約為頸部11個,背部15個,尾部60個。前肢、肩胛骨碩大,末端寬闊,肱骨較撓骨為長;後肢、腸骨上部相當隆起,坐骨末端成原始足狀擴大,股骨碩大,末端穿孔,脛骨比股骨略長。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0 棘鼻青島龍左肱骨、右肩胛、骨烏喙骨
圖3.151 萊陽譚氏龍骨骼(×0.14)
●鳥臂目 鴨嘴龍科 譚氏龍屬
萊陽譚氏龍(Tanius laiyangen-sis):薦部脊椎有9個脊椎骨組成,第6-9脊椎骨的腹面有較深的直溝,並穿過由前後兩個脊椎所並成的橫棱。薦部脊椎的神經棘較高,呈薄片狀,橫突幾乎呈水平狀,最後兩個較大。髖骨比較粗壯,腸骨突較小。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2 中國譚氏龍復原圖
●鳥臀目 鴨嘴龍科 譚氏龍屬
中國譚氏龍(Tanius sinensis):身長4~5m,頭骨頂部平坦無裝飾,薦椎包括9~11個癒合脊椎和片狀神經棘,薦椎腹面有深溝。坐骨末端略擴大。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鳥臀目 平頭龍科 微腫頭龍屬
紅土崖小腫頭龍(Micropachycephalo-saurus hongtuyanensis):為一小的腫頭龍,身長50~60cm。頭上的頂鱗骨腫厚,但比較平,不拱起,上顳孔不封閉。頭上無明顯的隆起櫛飾。下頜骨較高,牙齒纖細,單排,牙齒的外側有中嵴,前後側有對稱的小齒。薦椎體雙平型,有6個癒合的薦椎,第2薦椎體膨大,橫突與薦肋癒合,變得粗壯。薦部上有薦背肋。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3 紅土崖小腫頭龍骨骼(×0.55)
●蜥臀目 暴龍科 諸城暴龍屬
巨型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magnus):屬獸腳類恐龍。圖3.154中為一塊諸城暴龍頭骨化石,其大小為長54cm,寬20cm,高8cm。化石產於諸城晚白堊世紅土崖組。
圖3.154 巨型諸城暴龍頭骨
圖3.155 巨型諸城暴龍骨架
●蜥臀目 盤足龍科 盤足龍屬
師氏盤足龍(Euhelopus zdanskyi):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巨龍形類恐龍,同時還是我國發現的第一隻蜥腳類恐龍,現保存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1913年,麥爾登神甫(Pater R.Merten)在蒙陰寧家溝(現屬於新泰市)發現了恐龍化石;1922年到1923年,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和我國地質學家譚錫疇在山東省新泰市寧家溝的白堊系萊陽群水南組發現並挖掘了一些恐龍化石,其中包括獸腳類牙齒和劍龍類的骨板,同時還有兩具不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骼。當時只發現了盤足龍化石頭骨、頸椎、肩帶、前肢、背椎、腰帶和後肢等部分化石。由於化石不完整,尾巴的形態只能推測。盤足龍的頭骨比較粗壯而高大,而且鼻孔也很大,牙齒也都屬於粗壯的勺形齒,頸椎很長,而且數量很多,有十七個,估計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後部頸椎的神經棘低,而且分叉;肩帶很發達,肩臼窩很淺,中部形成一個斜面,後肢較短,所以古生物學家推測盤足龍的前肢很可能很發達。產於新泰寧家溝早白堊世萊陽群水南組。
圖3.156 師氏盤足龍
●網形蛋科 網形蛋屬
蔣氏網形蛋(Dictyoolithus):蛋殼一般由2~3個長短不一的基本結構單元重疊一起組成;在某些部位,蛋殼層則由3~4個相對比較短小的基本結構單元重疊一起組成;蛋殼外表面的氣孔形狀不規則。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7 蔣氏網形蛋(×0.15)
●圓形蛋科 圓形蛋屬
短圓形蛋(Spheroolithus spheroides):蛋較小,短圓形,平均長度約80mm,橫大徑與長徑之比為77∶100~92∶100,橫大徑與橫短徑相差不大,大端與小端之差不顯著。蛋面具小丘點形紋飾,並介以低凹部分。蛋殼厚度相差較大,為1.1~3.3mm,平均厚約2mm。蛋殼內面不平光,乳突層相對厚度較大,乳突特別發育。稜柱層分帶清楚,氣孔道直,上部擴大,氣孔外口低凹。據研究,可能為肉食龍類的蛋。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8 短圓形蛋之一部分(×0.13)
厚皮蛋(Spheroolithus megade-rmus):蛋殼巨厚(5~7mm)。蛋面粗糙,具雞皮疙瘩狀飾。稜柱層被氣孔道所穿鑿,氣孔外口極寬。乳突層不夠發育,乳突不清楚。產於萊陽晚白堊世王氏群。
圖3.159 厚皮蛋部分蛋殼外面視(×0.6)
圖3.159 厚皮蛋部分蛋殼側面視(×0.6)
●圓形蛋科 圓形蛋屬
將軍頂圓形蛋(Spheroolithus chiangchiungtingensis):山東萊陽市將軍頂趙村發現一窩較完整的恐龍蛋,鑒定為將軍頂圓形蛋,共6枚。時代為晚白堊世。
圖3.160 將軍頂圓形蛋
●長形蛋科 長形蛋屬
長形長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us):山東萊陽市金剛口東溝發現一窩恐龍蛋,經鑒定為長形長形蛋。時代為晚白堊世。
圖3.161 長形長形蛋
●鳥臀目 安琪龍足跡科 擬蹺腳龍足跡屬
楊氏擬蹺腳龍足跡(Paragrallator yangi):圖3.162為正型標本,呈層底凸型保存。標本為三趾型,Ⅱ、Ⅲ、Ⅳ趾均較直,Ⅲ趾下陷較淺且趾端爪細、尖,可能由於保存的原因,Ⅱ、Ⅳ趾爪不很清晰,Ⅱ趾也略短於Ⅳ趾。足跡長13.5cm,Ⅲ趾長7.5cm。產於萊陽早白堊世萊陽群。
圖3.163為小型三趾型足跡,足跡長10~13cm,趾跡纖細,趾墊清晰。從形態和的大小上看應屬於Paragrallator yangi,但特徵比Paragrallator yangi的模式標本更加清晰。產於諸城皇龍溝早白堊世萊陽群。
圖3.162 楊氏擬蹺腳龍足跡照片及輪廓
圖3.163 諸城黃龍溝的楊氏擬蹺腳龍足跡
●鳥臀目 馳龍足跡科 馳龍足跡屬
山東馳龍足跡(Dromaeopos shandongensis):圖3.164為馳龍足跡正摸標本,經鑒定為兩足行走,二趾型足跡,足跡尺寸較大,長26~28.5cm,寬9.5~12.5cm;僅有Ⅲ趾和Ⅳ趾趾跡,Ⅲ趾和Ⅳ趾趾跡近平行,Ⅲ趾略長於Ⅳ趾,趾跡彎曲,每個趾上有三個趾墊及爪跡,Ⅱ趾表現為較大的半圓形凹痕,位於足墊內側和Ⅲ趾近端之間,足墊跡卵圓形,約為足跡總長的1/3;行跡較窄,復步長92~103cm,復步角170°,腳底的皮膚褶皺清晰可見。該兩趾型足跡的發現證明了恐爪龍類恐龍在行走和奔跑時Ⅱ趾上的大爪子是被舉起來的,並不落地,而且,發現的大量足跡和行跡也證明了恐爪龍類恐龍是群體活動的(圖3.165)。山東馳龍足跡產於莒南縣早白堊世大盛群,為中國境內第二例。
圖3.164 山東馳龍足跡正模標本及輪廓圖(輪廓圖引自Li et al.,2008)
圖3.165 山東馳龍足跡行跡,包含正模標本中的後三個連續足跡(圖中比例尺為5cm)
東方強壯百合足跡(Corpulentapus lilasia):圖3.166,3.167為東方強壯百合的模式標本,為小型兩足行走,三趾型足跡,腳趾粗,足跡形態類似百合花朵,足跡長略大於寬(足跡長11.8cm,足跡寬10.8cm),趾跡粗,肉質感覺豐滿,趾墊連續,墊間縫不明顯,三個功能趾為Ⅱ、Ⅲ、Ⅳ,Ⅲ趾較短,凸出於兩側趾程度很弱,與兩側趾平齊;趾間角較小,爪跡向行跡中線偏轉,軸系對稱很弱(形態上看似輻射對稱),趾跡近端相連,趾間不完全;行跡窄,單步和復步較長。根據腳跟部的踱趾墊Ⅳ位於踱趾墊Ⅱ之後,以及復步很長的特點屬於典型的獸腳類恐龍。產於諸城皇龍溝早白堊世萊陽群。
圖3.166 東方強壯百合足跡模式標本,現仍然保存在野外模式產地
圖3.167 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東方強壯百合足跡模式標本
●未定足跡科 萊陽足跡屬
劉氏萊陽足跡(Laiyangpus liui):小型足跡,四足行走,前足具三趾,後足四趾,趾跡清晰。後足的Ⅰ趾和前足的Ⅰ、Ⅴ指均未保存。各趾纖細,趾尖尖銳,各趾間近乎平行,前足長1.2~1.9cm,寬1.7~2.3cm。後足長1.8~2.2cm,寬2.1~2.6cm。有尾跡。楊鍾鍵於1960年在萊陽市龍旺庄鎮水南村楊家莊組發現並命名。楊鍾鍵認為其屬於虛骨龍類恐龍足跡,但隨著對虛骨龍概念認識的變化,Lockley et al.(2010)認為其特徵是典型的鱷形類動物在水中游泳時的足跡特點。但是,Laiyangpus liui保留有尾跡,這在游泳狀態下是很難形成的。產於萊陽早白堊世萊陽群。
圖3.168 劉氏萊陽足跡化石(比例尺為4cm)及足跡分布圖(引自Lockley,et al 2010)
●小龍足跡屬
甄朔南小龍足跡Minisauripus zhenshuonani Lockley,Kim,Kim,Kim,Matsukawa,Li,Li,et Yang,2008
圖3.169為甄朔南小龍足跡,足跡個體小,長大於寬(長/寬比值為1.25~2),足跡縱長,三趾型,趾跡平行,趾末端較鈍,趾端具爪,但爪跡較尖,趾墊式為2-3-4,Ⅲ趾比Ⅳ趾略長,而Ⅳ趾比Ⅱ趾略長且窄;此外,步幅較長,足長與步幅之比約為10:1。足跡比M.chuanzhuensis(川主小龍足跡)窄,單步很長,行跡很窄。Minisauripus zhenshuonani其個體較大,長度為6厘米,是目前Minisauripus足跡屬中個體最大的種。在山東省莒南的足跡化石產地,共發現了4枚屬於Minisauripus的足跡,其中三枚較大的屬於M.zhenshuonani,還有一枚個體較小的由於保存不佳,無法鑒定到種。但其長度為3cm,僅從足跡長來看,與模式種M.chuanzhuensis相似。M.zhenshuonani顯示了清晰的爪跡。這是繼四川峨眉地區、韓國Namhae之後第三次發現的Minisauripus,也是中國發現的Minisauripus的第二個種。
圖3.169 山東莒南 甄朔南小龍足跡標本及輪廓圖(引自Lockley et al.2008,左圖比例尺為3cm)
D. 世界最大的恐龍是什麼龍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什麼龍?
網路
一分鍾了解地震龍01:10
地震龍的尾巴有什麼作用?01:07
地震龍的尾巴有什麼作用?00:54
簡筆畫地震龍好學好做03:07
地震龍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 周良生
地震龍(屬名:Seismosaurus)意為「使大地震動的蜥蜴」,是較大的植食性恐龍之一,為梁龍科的一個異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長,小腦袋,有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起初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屬,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地震龍可能是梁龍屬的一個大型種,D. hallorum,更有研究提出它們是長梁龍的一個標本。如同其他梁龍,地震龍生存於啟莫里階到提通階,約1億5400萬年前到1億4400萬年前。地震龍是以部分骨骸來命名,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發現,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設是胃石的石頭,似乎是經過河流沖積的卵石。地震龍是在1991年正式敘述、命名,屬於梁龍科。如同其他梁龍科恐龍,地震龍的鼻孔位於口鼻部前端,但頭顱骨上的鼻管孔位於頭部頂部;而地震龍的前肢稍短於後肢。
長頸巨龍,長度與白宮寬度相當,正如其名,其脖子長到不可思議,達到他身體一半的長度。這足以讓然印象深刻,但它脖子中的氣囊,使得它整體體重變輕,只有37.5噸。
9.富塔隆柯龍
生活在8000萬年前,體長105英尺的它,比現在最大的生物藍鯨還要長。盡管這條龍是榜單上最長的,但體重卻只有42噸。
8.埃拉爾巨龍
這條龍體長達到了驚人的98英尺,這個長度相當於六個長頸鹿疊加起來。不僅如此,這只史前巨獸的重量相當於28頭河馬的重量,但這個體重依然無法比得上其他一些恐龍。
E. 所有恐龍名稱和特點
1、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2、南陽龍,鴨嘴龍超科的一屬,是種先進禽龍類,禽龍類後來演化出真正的鴨嘴龍類。南陽龍生存於早白堊紀,它們的化石於中國河南省發現。南陽龍因發現於河南南陽而得名。
3、三角洲奔龍,屬於角鼻龍下目中的,有著較細長但很發達的四肢,樣子很像獵豹,是一種靈活而擅長高速奔跑的大型食肉恐龍,體長最大13.3米,身體重達7.5噸。
4、短角龍,屬於角龍下目,是群草食性恐龍,擁有類似鸚鵡的喙狀嘴,生存於白堊紀的北美洲與亞洲,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5、弱角龍,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龍。頭骨後部擴大成頸盾,多數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我國北方發現的鸚鵡嘴龍即屬角龍類的祖先類型。
F. 恐龍資料
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一塊恐龍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國牛津博物館保管員羅伯特·普勞特發現並收藏起來的。此後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險者及學者陸續發現和研究了本屬於恐龍的化石,但幾乎均未被正確鑒定。
1841年,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根據一些大型爬行動物化石標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詞,該詞來自希臘語「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國學者譯之為「恐龍」。
「恐龍」概念問世之後,學者們對所發現的恐龍化石做了細致的觀察和鑒定,並開展了進一步的發掘工作。亞洲恐龍的發掘是在20世紀以後才開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恐龍化石發現於1902年(黑龍江),以後又陸續在全國許多地方發掘出大量的恐龍化石,其中包括雲南祿豐、山東萊陽、四川自貢、西藏、內蒙古等較為著名的恐龍化石埋藏點。祿豐和自貢還分別建立了恐龍博物館,1991年還舉辦了「祿豐首屆恐龍節」。中國堪稱「世界恐龍大國」。
迄今全世界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包括骨、牙齒、皮膚、卵、糞便、足跡等,有2000多個,經鑒定,共計2目7亞目57科350餘屬800餘種(有學者認為地球上生存過的恐龍數目在900—1200屬之間),我國有80餘屬100餘種。
現已發掘的最早的恐龍化石距今大約2億3千萬年。一般認為恐龍是從始鱷類中的假鱷類里分化出來的。最初的恐龍是一些兩足性食肉恐龍,至三迭紀末期時,恐龍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羅紀晚期時,恐龍類大大發展,其種類和數量均超過三迭紀時的先驅,並成為地球上真正的統治者。還出現了廣泛的適應輻射。
「恐龍」並不是分類上的術語,而是一個通俗名稱。恐龍下設兩個類群:
一、蜥臀目(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骼骨、坐骨和恥骨三者間的結構形式與其它爬行動物相似,即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帶。下分兩個亞目:
(一)獸腳亞目:霸王龍、恐爪龍、躍龍、細頸龍等。
(二)蜥腳亞目:梁龍、雷龍、祿豐龍、馬門溪龍等。
二、鳥臀目(鳥龍目)主要特徵是組成腰帶的骨骼結構形式與鳥類相似,恥骨指向後方,即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帶,另外還具有前齒骨和頰肌。下分五個亞目:
(一)鳥腳亞目:禽龍、鴨嘴龍等。
(二)角龍亞目:原角龍、角龍、鸚鵡嘴龍等。
(三)甲龍亞目:結節龍、棘龍、甲龍等。
(四)劍龍亞目:劍龍等。
(五)鍾頭龍亞目:腫頭龍等。
恐龍在距今6000—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堊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滅絕,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多年的古動物類群神秘而不可思議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眾多學者對其原因的推測和解釋,至今尚無定論。當今科學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幾種解釋有:小行星撞擊說(貝克萊理論)、周期性絕滅說(復仇女神說)、氣候惡化說、群落演替說等,諸解釋之所以未能被公認,主要原因是它們均不能自圓其說,不能盡善盡美地解釋恐龍為什麼在大約50~100萬年的時間里全部絕滅了。
初中《動物學》課本上記述恐龍等很多爬行動物的絕滅的原因,屬氣候惡化說,是一種漸變論觀點。質疑者認為恐龍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已形成了對各種環境相當的適應能力,否則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氣候惡化應當是逐漸的、或是局部的,恐龍對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適應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氣候的重大變化,恐龍並未受到多大影響,即使地球氣候惡化會導致恐龍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並非都是這樣,仍有一些小區域的氣候沒有多大改變,那裡的恐龍不會與別處的恐龍「同時」滅絕。總之,恐龍絕滅的真正原因還不太清楚,相信會有一天揭開恐龍家族覆滅之謎。
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在恐龍的生物學特性方面,積累了一些資料。
恐龍的四肢(尤其是腰帶)與哺乳類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體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視闊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龍(體長幾米至十幾米)通常步距約2.75~5米,奔跑時可達5~8米;小型恐龍奔跑速度可達35~40公里/小時,較大的恐龍奔走速度可達15~20公里/小時,最慢的僅為3.5公里/小時。
多數恐龍為植食性,食量很大,體重數噸至數十噸的蜥腳類每天進食量百餘公斤,甚至可達一噸以上,肉食性恐龍的種類和數量較少,據統計,每100隻恐龍中,僅有3~5隻是肉食性恐龍。
恐龍屬卵生動物,少數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時期,雄性常為爭奪雌性而打鬥,或是以委婉動聽的喉音引誘配偶。卵徑80~300毫米,卵殼厚2~7毫米,多藉助陽光孵化,少數可能是象母雞孵蛋那樣來孵化。剛孵出的幼小恐龍有的發育比較完善,能自由活動;有的則發育不全,軟弱無力,需由母體細心照料及喂養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獨立生活(如鴨嘴龍類因之又被稱為「慈母龍」)。恐龍的壽命一般為幾年至幾十年,少數可長壽達百年之久。
科學家們通常認為恐龍是「變溫動物」,但現在有些學者認為有些恐龍可能是「恆溫的。」著名的美國古脊椎動物學家巴克研究認為:變溫動物的能量轉換速率低,骨頭中的鈣一磷交換場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溫血動物的骨頭中具有豐富的血管,以保證能量代謝的需要。巴克在比較了蜥蜴、恐龍和哺乳類的長骨磨片顯微構造之後,認為恐龍可能已有了「恆溫裝置」。恐龍行走和奔跑時產生的熱量,通常依靠長尾、長頸、體表骨板、擴大的鼻道、腦部大型靜脈竇散熱。
恐龍的體表具有鱗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狀皮膚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鳥類那樣豐富的色彩,特別是小、中體型的種類,幼體的顏色比成體更耀眼,大型的種類色彩則單調一些;生活在樹林中的種類多雜夾著綠、棕或黃色,而曠野里的種類多為黑白圖案。
許多人認為恐龍是巨大的、可怕的動物,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龍確實很大(震龍體長達42.67米),但有些恐龍則與雞大小相近。
綜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龍的特徵可記述為:
腰帶有臼窩,Ⅱ~Ⅺ枚薦椎癒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體下方,趾骨著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個;皮膚粗糙,被有鱗片或骨質甲盔;屬變溫動物,卵生(少數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齒,多為植食性,少為肉食性;頭骨的結構與鱷類相似。
奔跑的恐龍
印化石後,亞歷山大作出判斷認為,很多大型的四足行走的蜥腳類恐龍確實是行動慢吞吞的"笨伯",行走速度只有大約每秒鍾1米,與人類散步的速度相近.很大的兩足行走的恐龍的足跡表明,它們的行走速度一般不超過每秒鍾2.2米,這與人類快速行走時的速度差不多.那些較小的,體重在500公斤左右(與賽馬大小相近)的兩足行走的恐龍的足印表明,它們能夠以每秒鍾12米的速度奔跑,這已經超過了人類百米賽跑冠軍的最高速度(每秒鍾11米),但是仍然大大低於賽馬的奔跑速度(每秒鍾大約15到17米).
翼手龍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厘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翼龍是怎麼飛上天的
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認識.一些人認為,那些巨大的翼龍根本就不會飛,它們不能像鳥兒一樣振動自己的翅膀,但是它們可以先爬到高處,迎風張開巨大的雙翼,這樣就可以藉助上升氣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認為,翼龍翅膀上的膜非常堅硬,而且翅膀的外側有像框架一樣的筋骨相連,所以它們能像鳥兒一樣扇動翅膀.由於它們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動一下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飛起來.
鰻龍
鰻龍是蛇頸龍的一種,在日本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經測量,它們的身長約7,8米.而且它們有鋒利的牙齒.
三角龍
三角龍是角龍的一種.它的鼻子上有一隻角,像犀牛,眼睛上有兩只角,又像牛.這三隻角都有1米長,是它們打架的有力武器.
雷龍
雷龍是恐龍中最大的一種,有的身長達30米以上,有6層樓那麼高.它們都是食草或樹葉的動物.我們在博物館見到的一些恐龍化石,大多就是這種恐龍.
異特龍
異特龍是是一種兇猛可怕的食肉恐龍,它的一張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頭小豬.它的牙齒全都向里彎曲,獵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來.
資料
恐龍
_______ 恐龍時代的景象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五前萬年的時光,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動.原本連成一整片的盤古大陸逐漸漂移,分裂成為如今我們熟知的形態.這些陸塊漂移到全球各處後,氣候環境也跟著改變.陸塊漂移,再加上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由於這些變遷是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內逐漸形成,因此生長其中的動物依然能夠適應得很好.在恐龍時代早期,蕨類植物構成的矮灌叢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後來,高大的針葉樹林和低矮的蘇鐵叢林取代了蕨類植物的地位,成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觀.不久後,第一批顯花植物出現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恐龍當時賴以為生的許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
恐龍
肉食者
肉食性恐龍是以群頭大,後肢有力而前肢很短的大型恐龍.它們都屬於獸腳亞目,常常被稱為食肉龍或食肉蜥蜴.肉食性恐龍靠後肢行走;由於後肢要負荷龐大身軀的重量,因此行動起來可能不怎麼快速.它們的頭很大,雙顎很長,顎骨上整排巨大彎曲的利齒,看起來就像牛排刀邊緣的鋸齒一樣.肉食性恐龍主要以其他恐龍為食,有時也吃動物屍體.它們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後肢捕殺獵物,然後再藉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幫助,把獵物的肉撕扯下來吃.虛骨龍也是一種肉食性恐龍,但它們和一般肉食性恐龍完全不同.虛骨龍的體態輕盈,行動敏捷,有一雙便於抓取的長手臂和手掌,以及長又窄的顎骨.它們奔跑的速度很快,以追捕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為食.此外,虛骨龍也常會在大型肉食性恐龍吃飽後,撿剩下的殘渣碎屑吃.
恐龍
素食者
很多恐龍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體型最大的蜥腳亞目恐龍,以及所有的鳥臀目恐龍.事實上,恐龍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煩多了,因為植物是由纖維素和木質素構成的,這些堅韌物質必須先被分解處理後,才能被胃消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草食性恐龍演化出各種解決方法,例如:蜥蜴亞目恐龍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進肚裡,讓胃裡的細菌來發酵食物或讓它們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來磨碎食物.鴨嘴龍類的恐龍具有特殊的牙齒,可以先咬碎及研磨食物;角龍亞目的恐龍則用格外強壯的顎骨和利剪般的牙齒撕碎堅韌植物.
恐龍的滅絕
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恐龍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統統死去,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是地球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地質上的造山運動,因為平地上長出許多高山來,沼澤便減少了,氣候也變得不那麼濕潤溫暖了.恐龍的呼吸器官不能適應乾冷乾熱的空氣,而且一到冬天,恐龍的食物也沒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絕路.有的說是超新星爆發引起地球氣候發生強烈變化,溫度驟然升高後又降得很低的緣故.還有的說是恐龍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龍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證據是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有花植物.還有人別出心裁地說,是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動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斷放屁,向空中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由於它們數量太多,生存時間又長,所以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造成毀滅性氣候.甚至還有人說是外星人跑到地球來獵取的結果,因為它們覺得恐龍肉特別好吃.證據是他們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跡.總之,真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__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___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恐龍
奇形怪狀的頭
有些恐龍具備非常奇特的頭形,例如頭上長出怪異凸出物或骨質突起—它們可能呈現小塊,腫塊,新月,棘刺或頭盔狀.這些古怪頭形和現生爬行動物,鳥類或哺乳動物身上的特殊構造或鮮艷彩斑一樣,具有吸引目光的作用.它們醒目的造型,可能是用以吸引異性,嚇退敵人或表達自己心情好壞.此外,頭部的骨質突起也是防衛或攻擊武器,可以當作天然安全帽或堅硬的沖撞工具.眾多奇形怪狀的頭顱中,最別具一格的要數鴨嘴龍類的頭.鴨嘴龍是因為擁有寬扁無牙,鴨嘴般的喙部而得名的.
恐龍時代結束
白堊紀即將結束時,恐龍變得越來越少,最後終於全部消失.就在同時,地球的景觀也發生了變化.盤古大陸因為海底的擴展分成了好幾塊.海平面升高了,使得原先許多恐龍生存的低窪地區變成汪洋一片.許多種類的海生動物也滅絕了.此外,原本全年溫暖的氣候,現在開始變得比較有變化,或比較有季節性.植物的種類也發生了改變,顯花植物變得越來越重要.恐龍的滅絕正好讓地球上另一群生物—哺乳動物趁機崛起.
雙冠龍:
___ 長6米頭頂上有兩道突起嵴,吃腐肉.前肢短小,善於奔跑.侏羅紀早期的食肉恐龍,全長6米,站立時頭部高約2.4 米.頭頂上長著兩片大大的骨冠,故名雙冠龍.鼻嘴前端特別狹窄,柔軟而靈活,可以從矮樹叢中或石頭縫里將那些細小的蜥蜴或其他小型動物銜出來吃掉.與後來的大型食肉恐龍相比,雙冠龍的身體顯得比較"苗條",所以它行動敏捷.口中長滿利齒,也能捕殺一些大個子的食草恐龍.但是,也有些科學家懷疑它的牙齒功能,說它只是一種食腐肉的恐龍.
恐龍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距離今天有2億到7千萬年的時候,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統治著海洋,陸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動物都無法和它們對抗,它們是名符其實的霸主,這就是恐龍.
在那個時候,地球的氣候溫暖濕潤,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裡居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所以,不論是吃植物還是吃動物的恐龍,都有享受不盡的美食.因為有了這么好的環境,恐龍們一般都長得巨大無比.據推測,最大的恐龍有30米長,體重達40到50噸,就是用現在最大的公共汽車也拉不動它們呢.當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龍,像細齶龍全長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們見到的雞差不多.
可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卻突然很快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時間是在科學家們稱為"白堊紀"的結束期.恐龍為什麼會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凈,這是一個科學之謎,很多年以來人們紛紛猜測,但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龍並沒有完全消失,它們的骨胳變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來,使我們今天知道過去有這樣一些動物存在,並且根據這些骨胳推測描繪出了它們的樣子.如果你對恐龍感興趣,也不妨試試,看能不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對恐龍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它不僅能幫我們認識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還可以使我們了解地球氣候的變遷,地質活動的狀況,我們人類自己與環境的關系等等,甚至還涉及宇宙天體的方方面面呢,怎麼樣,很有意思吧 下面就請你跟著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不過因為有很多好看的圖片,所以速度可能要慢一些,你不要著急喲.
恐龍
____恐龍之最
__ 當你走過商店櫥窗,你會不會因為特大號的樂瓶或嬌小的卡通布偶娃娃而感到新奇或好奇不已 那你想不想知道最小的恐龍是什麽龍 又最長.最大呢
一.最小型的恐龍
___ 現今所知的恐龍類型中,最小要算是細顎龍類,不過雞大小的恐龍.有些種類體長僅約一米四十公分;有些則僅僅七十公分!雖然它比雞體型稍大,但包括長尾巴在內有些恐龍或許比細顎龍還小,但那僅是從零星的化石中所得,如躍足龍,像貓一樣大小,有銳爪的肉食興性動物.較細顎龍與躍足龍要小的,是一些恐龍的幼體:鸚鵡嘴龍的幼體僅僅二十五公分體長,而最近剛孵出原蜥腳類僅僅二十公分長,不比知更鳥大多少.在阿根廷,1979年發掘出一種稱為鼠龍的原蜥腳類,大約比老鼠大一些而已!有一個古生物學家猜想成體可達六公尺長.但是在真正鼠龍的成體發掘到之前,那都僅僅是臆測而已!_
二.最醜陋的恐龍
__ 我認為腫頭龍,是那些很醜的恐龍中最難看的.腫頭龍屬於那一類凸出頂部的恐龍,它的頭骨覆以圓弧形的骨板大約有二十三公分厚,圍繞著這個凸起,在很平滑的小丘周圍飾以成行成列的小瘤和小棘,很像腫瘤一般,它的前緣看起來像是被某種不堪言語的骨頭疾病所折磨,它的鼻子,也是怖滿瘤狀凸起,棘狀刺.這些圍繞的瘤刺和棘狀刺物使得腦袋的凸出部份看來像是剃頭過了.和腫頭龍相比較,次丑的傢伙可能是厚鼻龍了.它也是角龍類,在鼻子上方具有短而凸起的飾物,看起來像是鋸 剩下來的樹干留在頭骨上._
三.最長的恐龍
___ 重型龍,與梁龍兩種大約都達二十七公尺長度.然而可能,暫時昵稱為超 龍與巨龍的兩類,若全部骨架發掘出來會更長.這兩類初步推測分別長度為:超十到三十五公尺.
四.最重的恐龍
___ 腕龍與南極龍 兩者估算都在六十三到七十二公噸之間(70-80噸)但是南極龍可能比較瘦一 些,但沒有人確切知道.
五.最寬的恐龍_
甲龍.在恐龍世界中的爬行的坦克車,甲龍大約五公尺寬,雖然它的體長不超過十公尺 ._
六.最早出現的恐龍_
現在所知最早的恐龍為兩足行走肉食類,命名為南十字龍.它出現於三疊紀中期,體長約 一尺公五
G. 恐龍資料在哪裡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於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古近記古新世。當然這是目前的主流論斷,是當前最為人認可的。
恐龍(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一類陸生動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棲息在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但不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說是脊椎動物而不說是爬行動物的原因是,恐龍曾經被歸為爬行動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動物的基本特徵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一直被質疑的冷血動物一說。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面的詞根意思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當然,這局限於拉丁文的造詞能力。
「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並引進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不是蜥蜴。為地球首批可以單獨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
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許多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它們不斷地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龜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鱷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蛇類和蜥蜴類,其中還有一類演變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動物。
恐龍是所有陸生爬行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裡,那時的空氣溫暖而潮濕,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一億多年的時間,但不知什麼原因,它們在6500萬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時留下的大批恐龍化石。
來自中國的古生物學和物理家黎陽2009年在耶魯大學發表的論文引起了國際古生物學界的轟動,他和他的中國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二百三十二倍。如此高濃度的銥只有在太空中的隕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據墨西哥灣周圍銥元素含量的精確測定,當時是一顆類似小行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地球中美洲地區,還撞破了地殼,致使地球內部岩漿洶涌噴出,撞擊造成的超級火山爆發,從古瑪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測出此次爆發的威力遠遠高於黃石超級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徑也就是是幾百米,而這次被撞擊成的口子直徑超過148千米。),整個地球被濃濃的火山灰和毒氣所覆蓋,地球上的生物長時間不見陽光和月亮,植物無法光合作用,大氣層氧氣含量極低。綜合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滅絕。以前學術界都是把外來天體撞擊說和火山噴發說分開討論的,但這兩個學術都有相當大的缺陷,外來天體說光是撞擊不足以影響那麼嚴重,時間那麼久,范圍那麼遠(全球性的),而火山說,地球上的火山活動本身就很多很劇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滅絕,包括黃石超級火山在內,而中國學者黎陽提供的論證方向和證據完美地解答了國際古生物界的長期疑問,兩者的結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滅絕。
如果按單獨的事件來定論恐龍滅絕的原因,並不能充分說明動植物在體型結構上的共同進化特徵。這一共同的進化特徵並不局限在任一地域,這就充分說明了共同進化特徵只能是來源與地球引力的加重,這才致使與環境重力對於動植物的限制約束。
質疑與解釋
最後的王朝
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有很多生物種類出現後又消失了,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階段。但是像恐龍這樣一個龐大的占統治地位的家族,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種種猜測。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恐龍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統統死去,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是地球在6500萬年前發生了地質上的造山運動,因為平地上長出許多高山來,沼澤便減少了,氣候也變得不那麼濕潤溫暖了。恐龍的呼吸器官不能適應乾冷乾熱的空氣,而且一到冬天,恐龍的食物也沒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絕路。有的說是超新星爆發引起地球氣候發生強烈變化,溫度驟然升高後又降得很低的緣故。還有的說是恐龍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龍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證據是白堊紀晚期開始出現了有花植物。還有人別出心裁地說,是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動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斷放屁,向空中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由於它們數量太多,生存時間又長,所以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造成毀滅性氣候。甚至還有人說是外星人跑到地球來獵取的結果,因為它們覺得恐龍肉特別好吃。證據是他們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跡。有的科學家還認為,是由於海面下降,新的陸地出來了,有的恐龍有遷移的習慣,去了其他地方,不適應那裡的環境,最終滅絕。總之,真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
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的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對於恐龍的滅絕,當然不止這些說法。其餘的例如:
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物種斗爭說
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大陸漂移說
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地磁變化說
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植物中毒說
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於被毒死了。食肉動物將有毒的肉吃下後也被毒死了。
酸雨說
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了。
隕石撞擊說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叫做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它和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有什麼關系?答案就隱藏在這層白白的岩石里。
這層岩石被地質學家稱為K-T邊界(K-T boundary),意思是白堊紀-第三紀界限的標記線。下層岩石中含有豐富的恐龍化石,但在K-T邊界以上,恐龍消失了。
K-T邊界岩石中含有銥,銥是一種稀有金屬,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億分之一。然而這個岩層中的銥含量是正常含量的200倍。還能在哪裡找到這么多的銥呢?在太空中。
太空中的銥含量比地球高出1千倍。人們還在這層白色岩石中找到了沖擊石英的證據,只有小行星才會留下這樣的標記。高含量的銥和沖擊石英,出現在地球上許多地方的第三紀界限岩層里。這種全球性的痕跡,只可能來自最猛烈的撞擊。撞擊的地點就在墨西哥的猶卡坦半島。
6千5百萬年前的這次撞擊非常猛烈,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事件都沒法和它比。那時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寬度大約是6英里。它以超過40倍音速的速度沖向地球表面。它的體積非常龐大,所以當它撞上地球時,前端已經碰到了地表,尾部卻還在3萬5千英尺的高空,相當於噴氣式客機的飛行高度。撞擊地球的是高山一樣大小的一塊巨岩。
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遠不止上述這幾種。但是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並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斗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用小行星撞擊地球來解釋岩層中銥含量增加和恐龍滅絕存在許多疑點。
H. 3種恐龍的特點和外形
1、昆卡獵龍
駱駝具有駝峰,看起來就像是駝背一樣,其實有些恐龍的背上也長有看起來像是駝峰一樣結構,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西班牙的肉食恐龍昆卡獵龍就像是白堊紀的駝背獵人。
昆卡獵龍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臀部前端的兩節脊椎特別高而脊椎上方具有高而狹窄的突出部,就好像駝背一樣的凸起。駝背結構就成為昆卡獵龍的辨識標志。但是古生物學家目前無法確定這一結構的作用。
2、羽暴龍
暴龍,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是恐龍時代里經典的代表角色。不過大部分對暴龍的印象一向都是光滑的皮膚吧。其實暴龍里有個特殊的飄發哥存在。
羽暴龍就是這種很特別的暴龍。羽暴龍意思為帶羽暴君,又名羽王龍,聽名字就知道是全身覆蓋羽毛的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中國東北,同時也是目前發現最大型的有羽毛恐龍,而演化成有羽毛的原因,可能是白堊紀的中國東北平均氣溫相當寒冷。
3、巨盜龍
巨盜龍屬名的意思為巨大的盜賊,是偷蛋龍科下的一屬恐龍。成年體的巨盜龍長度大約8公尺,體重1.4公噸,是偷蛋龍類恐龍裡面目前已知最大的一種,長相怪異,奔跑速度很快,而且是一種很聰明的恐龍。巨盜龍的食性雖然仍然是個謎,但他的大指爪在草食動物是十分罕見的。
4、蜥結龍
蜥結龍學名的意思位有甲盾蜥蜴,聽名字就知道身上覆蓋著裝甲,蜥結龍是結節龍科中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原始的成員,生存於早白堊紀的北美洲,它具有肩部骨板,在肩膀,背部尾巴上覆蓋著角質外層的骨錐。
5、青島龍
鴨嘴龍科的恐龍,顧名思義,就是嘴巴像現代的鴨子一樣,有特殊扁平的構造,是當時一些繁盛的草食性恐龍。其中有個在中國發現了青島龍外形非常的有趣。青島龍是種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中國鴨嘴龍科恐龍,它們體積和重量在鴨嘴龍科裡面都算是非常大的一種。
6、華麗角龍
角龍科恐龍特色就是頭上有著大大的頭盾,還有許多不同的角龍是草食性恐龍經典的代表就是之一。其中華麗角龍不止名字特別,長相也是很有趣。
華麗角龍的頭顱骨有很多隆起部,是已知的恐龍中最多的。眼睛上的額角很修長及尖銳,向頭部兩側伸出後向下彎,額角的方向與其他角龍不同。
I. 恐龍滅絕至今多少年了
截止至2019年9月16日,恐龍滅絕約6500萬年。
恐龍滅絕,是指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年至6500萬年前、部分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
(9)恐龍王前端擴展閱讀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2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不僅摧毀了地球上75%的動植物物種,還讓恐龍從此消失。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距離撞擊點8000多公里處、美國北達科他州的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發現了許多撞擊數分鍾後死亡的生物殘骸的化石。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在重疊並排的古代鱘魚化石的魚鰓部位與植物化石表面,發現了因強大沖擊而生成的玻璃狀粒子。
他們研究後認為,當時因為沖擊力道太過強大,短短數分鍾的時間,令海水暴漲,還把海里的魚與植物彈飛到陸地,淡水魚、陸地脊椎動物、樹木、樹枝、菊石及其他海洋生物全部「纏成一團」保存在同一岩層中。
學者柏南透露,由於沉積發生得很快,當時的情景被原樣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