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web與web2.0有什麼區別
web2是個技術的進步而已
2001年秋天互聯網公司(dot-com)泡沫的破滅標志著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人斷定互聯網被過分炒作,事實上網路泡沫和相繼而來的股市大衰退看起來像是所有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徵。股市大衰退通常標志著蒸蒸日上的技術已經開始佔領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驅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們的力量,同時人們開始理解了是什麼將一個故事同另外一個區分開來。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一個會議中,展開於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部分。所謂互聯網先驅和O'Reilly公司副總裁的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謂的「崩潰」迥然不同,互聯網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動的新應用程序和網站正在以令人驚訝的規律性涌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那些倖免於當初網路泡沫的公司,看起來有一些共同之處。那麼會不會是互聯網公司那場泡沫的破滅標志了互聯網的一種轉折,以至於呼籲「Web 2.0」的行動有了意義?我們都認同這種觀點,Web 2.0會議由此誕生。
在那個會議之後的一年半的時間里,「Web 2.0」一詞已經深入人心,從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萬以上的鏈接。但是,至今關於Web 2.0的含義仍存在極大的分歧,一些人將Web 2.0貶低為毫無疑義的一個行銷炒作口號,而其他一些人則將之理解為一種新的傳統理念。
本文就是來嘗試澄清Web 2.0本來意義。
在我們當初的頭腦風暴中,我們已經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達了我們對Web 2.0的理解: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mp3.com Napster
大英網路全書在線(Britannica Online)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
個人網站 博客(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機 搜索引擎優化
頁面瀏覽數 每次點擊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網路服務(web services)
發布 參與
內容管理系統 維基
目錄(分類) 標簽(「分眾分類」,folksonomy)
粘性 聚合
這個列表還會不斷繼續下去。但是到底是什麼,使得我們認定一個應用程序或一種方式為作所謂「Web 1.0」,而把另外一個叫做「Web 2.0」呢?(這個問題尤為緊迫,因為Web 2.0的觀念已經傳播的如此廣泛,以至於很多公司正在將這個詞加到他們的行銷炒作中,但卻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同時這個問題也尤為困難,因為許多嗜好口號的創業公司顯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們認為是Web 2.0的應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適當的網路程序!)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通過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為有趣的新型應用程序來體現的。
1. 互聯網作為平台
正如許多重要的理念一樣,Web 2.0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重力核心。不妨將Web 2.0視作一組原則和實踐,由此來把距離核心或遠或近的網站組成為一個類似太陽系的網路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地體現著Web 2.0的原則。
圖1為Web 2.0的「模擬圖」,該圖是在名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會議的一個研討會上產生的。這個圖基本上仍處於演化階段,但已經描繪出了 從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許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會議上,約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們各自的開場白中列舉了一組初步的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互聯網作為平台」。這也曾是Web 1.0的寵兒網景公司(Netscape)的戰鬥口號,而網景在同微軟的大戰中隕落了。此外,我們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兩個,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將網路當作平台的先驅。人們往往不認為這是一種網路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混合處理(mashup),如果用另一個近來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旗幟廣告(banner ad)都是用來在兩個網站之前無縫合作,向位於另外一台計算機上的讀者傳遞一個整合好的頁面。
Akamai也將網路看作平台,並且在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來搭建一個透明的緩存和內容分發網路,以便降低寬頻的擁塞程度。
雖然如此,這些先驅提供了有益的對比,因為後來者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先驅們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從而對新平台本質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可以通過引入更多Web 2.0的設計模式,來實現更多的應用。
讓我們對這三個案例中的每一個都作一番深究,來探討其間的一些本質性的差別。
Netscape 對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稱為Web 1.0的旗手,那麼Google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時代就清楚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別入手。
Netscape以傳統的軟體摹本來勾勒其所謂「互聯網作為平台」:他們的旗艦產品是互聯網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序。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其昂貴的伺服器產品建立起市場。從理論上講,在瀏覽器中控制顯示內容和程序的標准,賦予了Netscape一種市場支配力,如同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所享受的一樣。很像當初「自行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將汽車描繪為一種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銷一種網路桌面(webtop)來替代傳統的桌面(desktop),並且計劃藉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購買了Netscape伺服器的信息提供者來推送的各種小程序,來開發推廣這種網路桌面。
最終,瀏覽器和網路伺服器都變成了「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互聯網平台上傳遞的服務。
作為對比,Google則以天生的網路應用程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客戶們直接或間接地為其所使用的服務向Google付費。原有軟體工業缺陷盪然無存。沒有了定期的軟體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為了讓用戶在其設備上運行軟體而不得不進行的平台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路,其上運行開源操作系統,及其及自行研製的應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其底層,Google需要一種Netscape從未需要過的能力:資料庫管理。Google遠遠不只是一個軟體工具的集合,它是一個專業化的資料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武之地;沒有這些軟體,數據也將無可控制。軟體許可證制度和對應用程序介面(API)的控制——上一個時代的法寶——已經毫不相關了,因為Google的軟體只需要執行而從不需要分發,也因為如果不具備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軟體本身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事實上,軟體的價值是同它所協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伺服器,雖然其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互聯網伺服器集合來傳遞的;其服務也不是一個瀏覽器,雖然這種服務是被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到的。Google的旗艦產品——搜索服務,甚至不託管它讓用戶來搜尋的內容。很像一個電話通話過程,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而且發生在中間的網路上。作為用戶和其在線體驗的一個中介,Google作用於瀏覽器、搜索引擎和最終的內容伺服器之間的空間中。
雖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為軟體公司,但顯然Netscape可以歸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發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軟體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組成的軟體世界。而Google的同伴們,則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DoubleClick對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類似,DoubleClick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互聯網時代的孩子。它把軟體作為一種服務,在數據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並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個早在連網路服務的名字還不曾有的時候,就已然開始其服務的先驅。然而,DoubleClick最終還是被其商業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貫徹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聯網觀念。這種觀念圍繞著出版,而不是參與;圍繞著廣告客戶,而不是消費者,來進行操縱;圍繞著規模,認為互聯網會被如MediaMetrix等網路廣告評測公司尺度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統治。
結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網站上引用道:「超過2000種的成功應用」。而相對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場(從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產品,已經在為幾十萬的廣告客戶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於對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謂「長尾」的領悟,即眾多小網站集體的力量提供了互聯網的大多數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要求一種簽訂正式的銷售合同,並將其市場局限於很少的幾千個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則領會到如何將廣告放置到幾乎所有網頁上。更進一步地,它們迴避了發行商和廣告代理們所喜愛的廣告形式,例如旗幟廣告和彈出式廣告,而採用了干擾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對用戶友好的文字廣告形式。
Web 2.0的經驗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演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以便能夠將觸角延伸至整個互聯網,延伸至各個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延伸至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顯示著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一個自動的中間媒介的角色,使個體之間發生的幾個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雖然已經出於法律原因而關閉)將其網路建立在一個集中的歌曲資料庫之上,但是它讓每一個下載者都成為一台伺服器,從而使其網路逐漸擴大。
Akamai 對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重點面向網路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那些處於網路邊緣的個體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互聯網中心的高需求的網站鋪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來自從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像P2P風潮中的其他倡導者一樣,採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來達到互聯網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個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伺服器;文件被分割成許多片段,從而可以由網路上的多個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網路的下載者來為其他下載者提供帶寬和數據。事實上,文件越流行下載得越快,因為有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文件提供帶寬和各個片段。
BitTorrent由此顯示出Web 2.0的一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一邊是Akamai必須增加伺服器來改善服務,另一邊是BitTorrent用戶將各自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有一種隱性的「參與體系」內置在合作準則中。在這種參與體系中,服務主要扮演著一個智能代理的作用,將網路上的各個邊緣連接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體智慧
在誕生於Web 1.0時代並且存活了下來,而且要繼續領導Web 2.0時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他們藉助了網路的力量來利用集體智慧:
--超級鏈接是互聯網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的時候,將被限定在一種特定的網路結構中,這種網路結構是由其他用戶發現內容並建立鏈接的。如同大腦中的神經突觸,隨著彼此的聯系通過復制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而作為所有網路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互聯的網路將有機地成長。
--Yahoo!是第首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一個分類目錄,或者說是鏈接目錄,一個對數萬甚至數百萬網路用戶的最精彩作品的匯總。雖然後來Yahoo!進入了創建五花八門的內容的業務,但其作為一個門戶來收集網路用戶們集體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價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該技術令其迅速成為搜索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一種利用了網路的鏈接結構,而不是僅僅是使用文檔的屬性,來實現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產品是其全部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向網路自身一樣,eBay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地成長,而且該公司的角色是作為一個特定環境的促成者,而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於關鍵性的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雙方,而這正是這一點使得後面許多競爭者的產品的吸引力顯著減低。
--Amazon銷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者相同的產品,同時這些公司從賣方獲得的是同樣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締造出了一門關於激發用戶參與的科學。Amazon擁有比其競爭者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用戶評價,以及更多的邀請來讓用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頁面上進行參與,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來產生更好的搜索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結果很可能指向該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贊助商的結果,而Amazon則始終以所謂「最流行的」打頭,這是一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而且基於其他一些被Amazon內部人士稱為圍繞著產品「流動」(flow)的因素。由於擁有高出對手一個數量級的用戶參與,Amazon銷售額超出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具備了這種洞察力,並且可能會將之延伸開來的那些創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聯網上留下他們的印跡。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是一種在線網路全書,其實現基於一種看似不可能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一個條目可以被任何互聯網用戶所添加,同時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編輯。無疑,這是對信任的一種極端的實驗,將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開放源碼軟體的背景之下):「有足夠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膚淺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運用到了內容的創建之中。維基網路全書已然高居世界網站百強之列,並且許多人認為它不久就將位列十強。這在內容創建方面是一種深遠的變革。
像del.icio.us(美味書簽)和Flickr這樣的網站,其公司已經在近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並且已經在一種被人們成為「分眾分類」(folksonomy,有別於傳統分類法)的概念上成為先行者。「分眾分類」是一種使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詞對網站進行協作分類的方式,而這些關鍵詞一般稱為標簽(tags)。標簽化運用了像大腦本身所使用的那種多重的、重疊的關聯,而不是死板的分類。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愛」這樣的標簽,從而允許系統依照用戶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的方式來進行檢索。
協作式垃圾信息過濾產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電子郵件用戶們對於「一封郵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郵件」的眾多相互獨立的決策,從而勝過了依賴於分析郵件本身的那些系統。
偉大的互聯網成功者並不主動地到處推銷其產品,這幾乎成為公理。他們採用「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說,一些推介會直接從一個用戶傳播到另外一個用戶。如何一個網站或產品依賴廣告來進行宣傳,你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許多互聯網基礎設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數網路伺服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碼,也都依靠開放源碼的對等生產(peer-pro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種集體的、網路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列有至少10萬種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個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由於作為用戶使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一個對軟體的有機的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同時,作為用戶應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這是一種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的,有機的軟體採用過程,。
經驗是:源於用戶貢獻的網路效應,是在Web 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
平台總是打敗應用程序
在過去每次同對手的競爭中,微軟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這張牌,打敗了即便是最佔主導地位的應用程序。Windows平台讓微軟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瀏覽器。
不過這次,沖突不是在平台和應用程序之間,而是在兩種平台之間。每個平台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一個獨立軟體商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且將應用程序介面和操作系統緊密集成,從而對程序設計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個沒有所有者的系統,由一組協議、開放標准和對合作的共識來連結到一起。
Windows系統代表了由軟體程序介面來進行專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嘗試用微軟當初對付其對手所使用的手段,來同微軟進行爭奪,但是失敗了。然而擁有互聯網開放標準的Apache卻已經繁榮了起來。此番上演的戰局,已經不再是實力懸殊的平台對決孤立的軟體了,而是變成了平台對決平台。問題在於,哪個平台,或者更深遠地來說哪個體系,以及哪個商業模式,最能適應未來的機遇。
Windows對於早期的PC時代的問題是一種卓越的解決方案。它統一了程序開發者的競技場,解決了很多困擾這個領域的問題。但這種由單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解決方案,而成為了一種問題。面向交流的系統需要協同性,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當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兩個終端,這種通過軟體的程序介面來鎖定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平台來推銷應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從定義上講,已經喪失了這個平台的優越性。
這並不是說鎖定和競爭優勢的機會不復存在了,而是說我們相信這種機會不是通過控制軟體程序介面和協議來取得的。新的游戲規則正在浮現。那些能夠理解這些新的游戲規則,而不是企圖回到PC軟體時代舊有規則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時代獲得成功。
博客和大眾智慧
Web 2.0時代一項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興起。個人主頁從互聯網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而個人日記和每日發表觀點的專欄就更淵源久遠了,那麼到底有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呢?
歸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種日記形式個人網頁。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結構「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卻推動著一個迥然不同的分發、廣告和價值鏈。」
其中一大變化就是一項稱為RSS的技術。RSS是自早期計算機高手們認識到CGI(公共網關介面)可用來創建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網站以來,在互聯網根本結構方面最重要的進步。RSS使人們不僅僅鏈接到一個網頁,而且可以訂閱這個網頁,從而每當該頁面產生了變化時都會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將之稱為「增量的互聯網」(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則稱之為「鮮活的互聯網」(live web)。
當然,現在所謂「動態網站」(即具有動態產生的內容的、由資料庫驅動的網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靜態網站。而動態網站的活力不僅在於網頁,而且在鏈接方面。一個指向網路博客的鏈接實際上是指向一個不斷更新的網頁,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鏈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個RSS是比書簽或者指向一個單獨網頁的鏈接要強大得多。
RSS同時也意味著網頁瀏覽器不再只是限於瀏覽網頁的工具。盡管諸如Bloglines之類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於網路的,但其他的則是桌面程序,此外還有一些則可以用在便攜設備上來接受定期更新的內容。
RSS現在不僅用於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還可以用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數據更新,包括股票報價、天氣情況、以及圖片。這類應用實際上是對RSS本源的一種回歸:RSS誕生於1997年,是如下兩種技術的匯合:一種是戴夫·溫納(Dave Winer)的「真正簡單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術,用於通知博客的更新情況;另一種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豐富站點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術,該技術允許用戶用定期更新的數據流來定製Netscape主頁。後來Netscape公司失去了興趣,這種技術便由溫納的一個博客先驅公司Userland承接下來。不過,在現在的應用程序實現中,我可以看出兩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區別於同普通網頁的一部分原因。湯姆·科特斯(Tom Coates)這樣評論固定鏈接的重要性:
「現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卻有效地將博客從一個易於發布(ease-of-publishing)的現象,進一步轉變為互相交叉的社區的一種對話式的參與。這是首次使得對其他人的網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態和談論變得如此地容易。討論出現了,聊天也出現。同時,其結果是出現了友誼或者友誼更加堅定了。固定鏈接是第一次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間搭建橋梁的嘗試。」
在許多方面,RSS同固定鏈接的結合,為HTPP(互聯網協議)增添了NNTP(新聞組的網路新聞協議)的許多特性。所謂「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同互聯網早期的、以對話方式來灌水的新聞組和公告牌相比來說,新型的對等(peer-to-peer)意義上的等價現象。人們不僅可以相互訂閱網站並方便地鏈接到一個頁面上的特定評論,而且通過一種稱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機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鏈接到了他們的頁面,並且可以用相互鏈接或者添加評論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有趣的是,這種雙向鏈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之類的早期超文本系統的目標。超文本純粹論者已然將引用通告頌揚為向雙向鏈接邁進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個真正的雙向鏈接,確切地講是一種(潛在地)實現了雙向鏈接效果的對稱式單向鏈接。其間的區別看起來可能很細微,但實際上卻是巨大的。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樣的社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確認以便建立某種連接,從而缺少像互聯網架構本身那樣的可伸縮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務Flickr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卡特里納·費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僅在碰巧時才禮尚往來。(Flickr因此允許用戶設置觀察列表,即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RSS來訂閱其他所有用戶的照片流。注意的對象將會被通知,但並不一定要認可這種連接。)
如果Web 2.0的一個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來將互聯網調試為一種所謂的全球的大腦,那麼博客圈就是前腦中喋喋不休的囈語,那種我們整個頭腦中都能聽到的聲音。這可能並不反映出大腦的往往是無意識的深層結構,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的等價物。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經開始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首先,因為搜索引擎使用鏈接結構來輔助預測有用的頁面,作為最多產和最及時的鏈接者,博客們在修整搜索引擎結果方面充當著一種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為博客社區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關注其他博客的博客們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此外,評論家們所批判的「迴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種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種放大器,那麼撰寫博客將會變得無趣。但是像維基網路全書一樣,博客將集體智慧用作一種過濾器。被詹姆士·蘇瑞奧維奇(James Suriowecki)稱為「大眾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規律起了作用,並且就像PageRank技術所產生的結果勝過分析任何單一文檔一樣,博客圈的集體關注會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雖然主流媒體可能將個別的博客視為競爭者,但真正使其緊張的將是同作為一個整體的博客圈的競爭。這不僅是網站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一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爾默(Dan Gillmor)的所謂「個人媒體」(We,the media)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是所謂「原本的聽眾」,而不是密實里的少數幾個人,來決定著什麼是重要的。
3.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互聯網應用程序都由一個專門的資料庫驅動:Google的網路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路爬蟲),Amazon的產品資料庫,eBay的產品資料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資料庫,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對話中談到的,「SQL是新的HTML」。資料庫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使得我們有時候稱這些程序為「訊件」(infoware)而不僅僅是軟體。
該事實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誰擁有數據?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已經見到了這樣一些案例,其中對資料庫的掌控導致了對市場的支配和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初由美國政府的法令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公司(後被Verisign公司收購)的對域名注冊的壟斷,曾經是互聯網上的第一個搖錢樹。雖然我們在爭論通過控制軟體的API來形成商業優勢在互聯網時代會變得困難得多,但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控制則不同,特別是當要創建這些數據資源非常昂貴,或者經由網路效應容易增加回報的時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網站提供的每張地圖下面的版權聲明,你會發現這樣一行字「地圖版權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衛星圖像服務,則會看到「圖像版權Digital Globe」的字樣。這些公司對其資料庫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資7.5億美元用於創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線資料庫。Digital Globe則投資5億美元來啟動其自有衛星,來對政府提供的圖像進行改進。)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詳的Intel Inside標識的事:例如帶有導航系統的汽車就帶有「NavTeq Onboard」的印記。數據是許多此類程序事實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
㈡ Web2.0是什麼
web2.0定義是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直接但又是最核心的問題,討論web2.0的文章層出不窮,內容包括如何實現web2.0, web2.0如何盈利, web2.0如何擊敗web1.0等。但沒有多少人願意討論web2.0的定義,也沒有多少人討論web2.0已有的定義存在什麼問題。沒有清晰理性的定義,我們的討論就像唐吉珂德騎著毛驢沖向他心目中的怪獸-大風車一樣。可笑而又毫無意義。
翻閱搜索引擎帶給我們關於web2.0的海量資料,找到了Blogger Don的「WEB2.0概念詮釋」,他寫道「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體的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這個定義把一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前衛名詞和計算機專用術語堆砌在一起作為WEB2.0概念詮釋,。把應用,協議,語言格式混雜在一起來描述WEB2.0概念。定義者要麼對計算機知識一知半解,要麼是企圖讓人們的感到神秘從而對其頂禮膜拜。按照其定義的方式對「國家」這個概念進行詮釋,那國家就是「以中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土耳其等集合體為代表,以軍隊,警察,文官系統,議會等社會團體的應用為核心,依照量子力學,馬斯絡需求層次理論,混沌學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人類社會的聚集模式。「,多麼荒唐的的定義
一個新概念或新理論不可能從石頭里蹦出來,也不會超越我們的時代憑空想像。他必然有自己的歷史傳承。理解WEB2.0,我們要了解WEB甚至是bbs的歷史。 World Wide Web,簡稱WWW,由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發明。通過WEB把互聯網上的資源在一個網頁里直觀的表示出來並通過網頁相互連接。在web之前,互聯網相當數量的文檔資源是存放在bbs上。通過對bbs發展歷史的研究,我們發現web時代的內容服務網站主要是從bbs的功能中演化而成。
BBS誕生於70年代末,那時還沒有瀏覽器,搜索引擎,甚至沒有個人網站。我們在BBS上可以做四件事
1。發布新聞
2。發布交易信息
3。發布個人感想,心情描述
4。互動式問答
前三個功能逐漸從bbs中分離出去,發展成三個方向的網站----新聞類,電子商務類和博客類,這三類網站經過整合逐漸成為各自的門戶。如新浪,易趣,博客中國。
第四個功能互動式問答正在分離,但還沒有出現該領域的門戶網站。如www.ideacool.net ,新浪的愛問,小i等網站。這一類網站模式稱之為威客模式,源自英文名witkey。
我們應該已注意到1。新聞類網站。2.電子商務類網站 與3。博客類 4。威客類網站的功能和形式上有一個明顯的鴻溝。這個鴻溝就應該是web1.0 與web2.0的劃分界線。 新聞類網站和電子商務類網站為代表的web1.0時代是以信息接收者為中心,免費分享信息的時代。博客類和威客類網站為代表的web2.0時代是以信息提供者為中心。互聯網用戶能夠管理個人的資料和信息。通過各種途徑讓自己的智慧,知識,經驗,技能體現價值。簡而言之,web2.0的定義就是提供一種平台讓個人的智慧,知識,技能體現價值的一種互聯網新模式。這種模式的表現形式主要為博客類,和威客類兩種。實現的支撐包括互聯網技術,信用制度,支付制度等。
Web2.0的盈利點主要集中在威客模式上,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意義是個人的智慧,知識,專業專長可以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入的模式,其代表網站有google的answer。 雅虎的知識堂。k68.cn.新浪的愛問,時間財富網。xiaoi.com,網路知道,helpgogo.com等網站。它的特點有:
1.威客模式面向的對象主要是有專業專長的用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博客面向的是善於表達個人觀點和思想的用戶如記者,娛樂明星,專欄作家等等。
2。個人的知識,技能,智慧可以體現經濟價值。用戶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和知識換取收入
3。成熟的威客模式的形態是懸賞系統+博客系統+文章定價系統+交易系統
6.為威客提供服務的網站通過分享威客交易知識的收益獲取利潤。
參考資料:http://www.ii8888.com
㈢ 什麼是web2.0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歷史。 World Wide Web,簡稱WWW,是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通過WEB,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 鏈來鏈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黃頁, 而Google後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
搜索最大的貢獻是,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用機器初步分了個線索。但是,光知道網頁里有哪些關鍵字,只解決了人瀏覽網頁的需求。所以,Tim- 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開始推崇語義網(Semantic Web)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機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網頁製作時和架構資料庫時,大家都用一種語義的方式,將網頁里的內容表述成機 器可以理解的格式。這樣,整個互聯網就成了一個結構嚴謹的知識庫。從理想的角度,這是很誘人的,因為科學家和機器都喜歡有次序的東西。Berners- Lee關心的是,互聯網上數據,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聯網應用所重復引用。舉一個例子說明標准資料庫的魅力。有個產品叫LiberyLink。裝了它後,到 Amazon上去瀏覽時,會自動告訴你某一本書在用戶當地的圖書館能否找到,書號是多少等。因為一本書有統一的書號和書名,兩個不同的互聯網服務 (Amazon 和當地圖書館資料庫檢索)可以公享數據,給用戶提供全新服務。
但是,語義網提出之後,曲高和寡,響應的人不多。為什麼?因為指望要網頁的製作者提供這么多額外的信息去讓機器理解一個網頁,太難;簡直就是人給機器 打工。這違反了人們能偷懶就偷懶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個Page Rank技術,將網頁之間互相鏈接的關系,用來做結果排序的一個依據,變相利用了網頁製作人的判斷力。想一想網頁的製作者們,從數量來說,比純瀏覽者的數 量小得多。但Google就這一個革新,用上了網頁的製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將其推上了互聯網的頂峰。
所以互聯網下一步,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忙起來,全民織網,然後用軟體,機器的力量使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瀏覽。如果說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 的網,那我覺得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互聯網。 我們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產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觀點。
Blog: 用戶織網,發表新知識,和其他用戶內容鏈接,進而非常自然的組織這些內容。
RSS: 用戶產生內容自動分發,定閱
Podcasting: 個人視頻/聲頻的發布/定閱
SNS: blog+人和人之間的鏈接
WIKI: 用戶共同建設一個大網路全書
從知識生產的角度看,WEB1.0的任務,是將以前沒有放在網上的人類知識,通過商業的力量,放到網上去。WEB2.0的任務是,將這些知識,通過每個用戶的瀏覽求知的力量,協作工作,把知識有機的組織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將知識深化,並產生新的思想火花;
從內容產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業公司為主體把內容往網上搬,而WEB2.0則是以用戶為主,以簡便隨意方式,通過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內容往網上搬;
從交互性看,WEB1.0是網站對用戶為主;WEB2.0是以P2P為主。
從技術上看,WEB客戶端化,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比如像Ajax技術, GoogleMAP/Gmail裡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們看到,用戶在互聯網上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貢獻內容,傳播內容,而且提供了這些內容之間的鏈接關系和瀏覽路徑。在SNS裡面,內容是以用戶為核心來組織的。WEB2.0是以用戶為核心的互聯網。
那麼,這種意義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語義網,有什麼不同呢?語義網的出發點是數據的規整及可重復被機器調用,提出使用語義化的內容發布工具, 試圖從規則和技術標准上使互聯網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沒有語義網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給互聯網提供了線索。 WEB2.0則是鼓勵用戶用最方便的辦法發布內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過用戶自發的(blog)或者系統自動以人為核心(SNS) 的互相鏈接給這些看似凌亂的內容提供索引。 因為這些線索是用戶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戶使用感受。互聯網逐漸從以關鍵字為核心的組織方式和閱讀方式,到以互聯網用戶的個人portal(SNS)為線 索,或者以個人的思想脈絡(blog/rss)為線索的閱讀方式。WEB2.0強調用戶之間的協作。WIKI是個典型例子。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是在變得 更有序,每個用戶都在貢獻:要麼貢獻內容,要麼貢獻內容的次序.
對下一代互聯網的看法,還會有很多的討論。有一點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為核心線索的網。提供更方便用戶織網的工具,鼓勵提供內容。根據用戶在 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組織瀏覽的線索,提供相關的服務,給用戶創造新的價值,給整個互聯網產生新的價值,才是WEB2.0商業之道。
CODE:
Web關鍵字
[Web起源]World Wide Web,簡稱WWW,是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通過WEB,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鏈來鏈去。
[Web1.0]在WEB1.0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黃頁, 而Google後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搜索最大的貢獻是,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用機器初步分了個線索。
[語義網路]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開始推崇語義網(Semantic Web)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機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網頁製作時和架構資料庫時,大家都用一種語義的方式,將網頁里的內容表述成機 器可以理解的格式。
[Web2.0]WEB2.0是以人為核心線索的網。提供更方便用戶織網的工具,鼓勵提供內容。根據用戶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組織瀏覽的線索,提供相關的服務,給用戶創造新的價值,給整個互聯網產生新的價值。
Web 2.0真的會改變了互聯網嗎
經過10年發展後,人們通過互聯網已經可以完成比之前多得多的工作,得到更豐富、更精確、更迅捷的反饋,以及更加美妙的體驗。然而再過10年我們會發現媒 體,無論報紙、電視還是互聯網,與現在都完全不同,手機而不是紙或pc成為最常用的載體;看電視不再是被動的收看電視台播放的節目而是自己訂閱的,而節目 呢也許是某個人自己攝制的;你也可能在電視或者網路上看到你的手機在不經意間拍攝上傳的畫面,並因此獲得一筆不菲的酬勞。這不是囈語,也不是幻想,這是 Web2.0給我們展現的互聯網,屆時上網將不再是簡單的游戲或者閱讀,網路將提供各種服務,無論是銀行支付、旅遊出行還是搜索愛情。
Web2.0對Web1.0的沖擊
在web1.0時代信息的生產沒有脫離傳統的信息生產模式,即:記者-編輯-發布的精英模式;但web 2.0卻完全顛覆了這個模式,麻省理工的《技術觀察》稱web 2.0"......在強調分眾傳播的對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時也是這些信息的創造者,若乾的博客匯集成新的信息輸出者,每個人在擠奶的時候還 要喝奶,這其中自身的商業循環,絕不可能以淺薄的收費服務或者廣告來衡量。"
首先挑動這種變化的就是blog,也稱博客,這是web2.0中最為人所熟悉的元素。互聯網上很早就他的影子,但在人們的觀念中它只是主流媒體的一種補充,不過今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在改變人們對它的看法:blog正在成為一種主流媒體。
如果說發生在今年2月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博客還只是傳統媒體的補充的話,那麼半年後發生的倫敦系列爆炸案中,博客正式成為一種主要的報道方式,簡單精確的 圖片,簡短直接的文字,在第一時間將新聞事件報道傳至自己的博客中,人們開始習慣通過博客獲得信息,而不是電視或者報紙,甚至不是門戶網站。
除了個人博客外,博客也開始進入企業家的視野,進而形成企業博客。今年9月Google推出"Google與李開復博士"中文博客,對李開復跳槽引發的糾 紛都可以在這里查詢和提問。同樣微軟也鼓勵員工們寫博客。通用公司副總裁鮑勃·魯茲的"快車道"博客,已經成為通用公司與公眾溝通的重要場所。正在這么做 的公司還有Sun、寶潔、波音公司等。博客正在逐步顛覆傳統的新聞媒體。
在形形色色的文字博客之外,還有一種新的"博客",可以發布聲音和圖像的"博客",在Web2.0家族中被稱為播客(Podcast)。它是收音機、iPod、博客和寬頻互聯網的集體產物。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播客就是用嘴寫,用耳朵看的博客。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播客還是新鮮事,在今年上半年國內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播客網站,但筆者近日在Google中搜索播客,得到318,000條結果, 在網路中得到1,570,000條結果其中不少是播客網站或頻道,雖然如此播客目前在國內還是面臨幾年前博客網站類似的局面,但在美國,2005年播客的 人數將達到450萬,而201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驚人的5680萬。而傳統廣播公司、電視台、互聯網站都從其中看到了機會和威脅。
我們也許可以從早期互聯網的網路電台中找到播客的身影,但播客與網路電台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採用rss2.0可以訂閱模式,不再是單純的音頻文件,任何p2p文件都可以成為播客,任何個人都可以製作節目發布廣播,任何擁有mp3、智能手機的人都可以自由的收聽播客節目。
相對於傳統廣播或者電視台而言,播客不需要頻道資源,不需要大量的設備,數碼攝像機、錄音軟體、麥克風等目前家庭常用設備就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名播音員或節目主持人,播客們常說每一名讀者就是一名博客,那麼每一名聽眾也就是一名播客。
播客的內容製作和收聽方式極具個性化,打破傳統的廣播方式,因此它一經誕生,就受到傳媒的注意,目前,海外廣播公司紛紛開始增加播客節目,美國波士頓公共 電視台、加拿大多倫多音樂電台以及英國BBC公司都開通了正常的播客服務,美國衛星廣播公司也將啟動播客節目。同時播客也在影響娛樂界,唱片公司開始通過 播客建立歌手與歌迷之間的聯系,不過這僅僅是開始。
互聯網邁向個性化時代
在Web 1.0時代,網站之間是互不相通的,各網站自行其道,但在Web2.0時代藉助rss和xml技術,實現網站之間的交流。Sina點點通、雅虎的my yahoo就加入數十家網站的內容,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信息。
但這一切還僅僅是表面現象。Web2.0倡導的個性化,與傳統網站的個性化有本質的區別。在傳統門戶網站中,個性化意味著頁面設計風格和內容組織方式而非 內容本身,不管怎樣都沒有脫離大而全的中心門戶的特點。web 2.0倡導的個性化則意味著精而專,網站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好像同樣報道超女,有人只做李宇春的新聞,有人只做張靚影的新聞一樣,通過RSS將其組合起 來,這時的RSS就起到門戶網站的作用,不同的是其中的內容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更精彩的還在於,個性化已經由用戶層面進入企業服務層面,IT精英們已經在實踐個性化服務。美國房地產交易地圖網(HousingMaps.com)是目 前美國最受歡迎的房地產交易網站之一。它的特點就在於把時下流行Web2.0式網站craigslist的租房信息和Google Maps結合起來,以可視圖釘的方式將全美房屋交易信息詳細現實出來。
簡而言之,web 2.0時代的個性化不是原來的網頁個性化,而是服務個性化,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全新的個性化互聯網。
技術引領Web 2.0
一直以來技術人員都有這樣一個設想,與其安裝昂貴的軟體,不如通過互聯網來使用安裝在伺服器上的軟體。Web 2.0中的AJAX技術使這種設想成為可能。
·AJAX賦予軟體新面孔
AJAX的全稱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數種技術的組合。AJAX採用遠程腳本調用技術,通過JavaScript語言與XMLHttpRequest對象來實現數據 請求,將處理由伺服器轉移到客戶端,減少了伺服器的資源佔用,加快了數據處理的速度。採用AJAX開發的軟體能讓你在使用網路應用軟體時感覺就象在本機上 一樣。
目前AJAX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網路應用軟體開發中,Google也許是AJAX技術開發投入最大收獲最多的公司,AJAX已經成功應用於GMail、Google Suggest和Google Maps等網路應用軟體中。
除了Google以外還有更多的公司在採用AJAX。在AJAX的幫助下Zimbra公司開發的電子郵件中,比GMail和HotMail更加互動。 Meebo.com公司也在即時通訊軟體中採用AJAX技術,以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即使微軟也不能阻擋AJAX的魅力,微軟聲稱將在下一代 HotMail中加入AJAX工具條。
·開放API
以前的開放API(應用程序介面)主要指桌面應用軟體,希望通過開放API融合更多的應用。在WEB1.0時代只有少數網站,比如EBAY, 亞馬遜公司(Amazon)、雅虎公司、Google公司等,在設計之初就遵循各種工業化標准,進而開放API介面,正是由於這些開放的API,他們獲得 了不少有趣、有意思的應用。但大多數公司當時還沒有這種意識,不過在Web 2.0時代,開放API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
對於公司來說,技術領域的競爭已經演化為標准之爭,標準的形成在於有多少人在使用,因此開放API就意味更多的人採用,也就意味著標准。Google公司 顯然深諳此道。它所推出的諸多產品都是基於開放的API標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 map,開放Google Map的API後,Google公司無需花費力氣做更多的市場推廣,其他公司就會主動地整合它的應用。如前文我們提到的美國房地產交易地圖網就是在其網站 中主動整合Google Map。正是看到開放後的巨大前景,微軟、雅虎、Skype也紛紛加入其中。
·軟體向互聯網轉變
在盜版最猖獗的時候,軟體開發商曾經提出一個設想:免費軟體,有償服務;這個設想今天看來有望實現。
在美國誕生了一批新公司,其中就有Upstartle,該公司開發出了一種基於網路的文字處理軟體Writely,進入該公司的網站,注冊後就可以開始寫 作,文檔可以保存在該公司的伺服器上,然後可以在任何地方打開。這種基於網路的文字處理系統很快吸引了大批用戶,一度導致伺服器堵塞。與writely相 同字處理軟體還有goffice,Google也在加緊開發他的在線文字處理軟體openoffice。
而軟體霸主微軟的參與也許更有震撼性。不久前微軟宣布將推出Live戰略,此戰略以其旗艦產品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體為基礎,打造 Live.com平台,在此平台上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軟體服務。在這個戰略下微軟將為Live捆綁多種軟體,而且完全免費,通過廣告和定購方式獲取利 潤,這是微軟自.net以後的又一次戰略轉變,也標志著軟體業向服務業轉變的開始。
後Web 2.0更值得期待
我們今天所談論的web 2.0應用只是web 2.0初級階段的應用,很多web 2.0應用的商業模式還處於晦暗不明中,web 2.0的倡導者們還在苦苦尋覓合適的商業模式,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web 2.0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方向,他帶來的沖擊將不僅僅局限於互聯網,很可將全面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Web 2.0改造傳統電視
寬頻的迅速發展使網路電視的普及成為可能,敏銳的互聯網精英們紛紛把目光投向IPTV,希冀再挖掘一座金山,但如果以傳統的電視台模式來發展IPTV,必然陷入高投入,低產出的怪圈,但以web 2.0的理念來發展IPTV則可走出這個怪圈。
數碼產品的發展使用戶製作電視節目的設備費用大幅降低,後期製作軟體也可以免費從網路上下載,用戶可以自己製作節目,然後將節目上傳,由觀眾自由訂閱,網站進而可以對高收視率節目實行收費,如此就改變了傳統電視中觀眾只能被動收看節目的模式。
·網站小型化成為可能
WEB 2.0倡導專業模式使網站小型化成為可能。在web 1.0時代,網站無不走大型化道路,比拼的是編輯數量,網站規模,web 2.0的社會化、開放化的特性使中心不再成為必需,相反共同參與,使信息來源更加豐富更專業;而且小型化網站成本更容易控制。
與小型網站類似的個人網站將成為互聯網的另一大特色。技術門檻的下降使個人建站更加容易,即使不知道HTML也可以輕松的搭建個人電台、個人電視台、個人DJ、個人游戲、個人商店將充斥互聯網,甚至還可以擁有個人聊天工具,只有你的好友才知道。
·無線應用成為web 2.0應用的下一個擴展空間
中國是個手機大國,手機擁有量已經超越美國,無限互聯網的發展迅速,另一方面,網路終端小型化十分迅速,手寫輸入技術的應用使使用手持設備進行書寫變得十分便捷。
一些web 2.0網站已經將移動博客欄目,但博客只是先行者,只是移動web2.0的初級階段,更多的應用還將陸續產生,如播客、移動商務。
移動web2.0一旦發展起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他的客戶個體更易確認,服務更加精確。
結束語
現在的互聯網是一個單向的互聯網,Web 2.0正在將互聯網改造成為以人為中心的多向的互聯網,網路反過來也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許將來SOHO將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外出也不再需要旅行社的安排,因為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安排好一切。
Web 2.0帶來的沖擊將不會僅僅局限於互聯網或者媒體,它對我們的影響也許比你想像的還要大,美國《商業周刊》認為,從軟體業、電信業、媒體業、市場營銷業到娛樂業,幾乎都將受到了這股趨勢的強烈沖擊,並且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Web 2.0下的門戶網站建設
博客的出現之所以被稱為網路世界的革命,是因為其極大的降低了建站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而使每一個互聯網用戶都能方便快速的建立屬於自己的網上空間。隨 著配套應用的快速發展,個人博客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加速成長為類門戶型的微型個人網站。博客走進千家萬戶和各行各業,從而將形成基於個人或小團體的以內容為 導向的群體,而其中一定會出現的佼佼者將在很大程度上從門戶頻道乃至專業網站手裡奪走部分甚至大部分讀者。這在IT業界和互聯網行業正在得到驗證。
Web2.0的定義,我認為是在web1.0的服務基礎上,是互聯網路用戶從信息接受者轉變成為信息製造者和傳播者,從受眾轉向主體,從單個個體轉向 社團的新型互聯網服務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優秀的發布平台、便捷的溝通和展示平台、順暢的進入和退出機制、高效的信息整合機制變的與提供高質量 信息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Web2.0時代的競爭,將不僅僅是內容的競爭,而是綜合服務的競爭,其中的關鍵點包括以上的數個方面。博客是web2.0 的最主要的代表。
[文摘]web2.0是一個讀寫的互聯網、一個依靠鏈接組織起來的互聯網。
一邊是寫,寫的人活躍在各種各樣的「節點」上,使用各種工具向互聯網上傳遞著數字化的內容,這些內容被保存在資料庫、文件系統,甚至是行動中的手機、 PDA;一邊是讀,讀的人活躍在各種各樣的「主頁」上,這里的「主頁」已經不能簡單的稱呼為某個網站的主頁,而是互聯網上N個活動的節點的主頁,一個「主 頁」上的內容,可能來自幾十個節點,「主頁」的編寫者同節點的所有者一樣,也在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從節點讀取內容,「主頁」的編寫者的主要工作已經從創 造內容變成了收集和整理內容。
博客
博客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由單純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提供者轉變的需要,從而得到快速的發展。博客通過RSS、博採、Trackback、 TAG等技術,在個體之間已初步形成了社團氛圍和初步的社團機制。可以預見,博客服務提供商們將能提供更多的技術手段來加強這種社團性聯系,如SNS等。 博客圈子的形成,將在另一層意義上大規模提高其內容產生質量和數量。
互動
博客與互聯網路的互動、博客之間的互動客觀上要求BSP提供商適時提供博客與博客網站之間的互動,需要博客網站為博客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這種互 動,才能將博客內容提供質量提高,而進一步深化博客信息質量。從某種程度上說,博客網站的門戶效應將極大影響某類博客的發展態勢和發展程度,而博客門戶也 會因為博客發展程度的原因而停滯或加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在國內現有BSP競爭格局下,單純的BSP服務和單純的門戶內容提供模式都是缺乏競爭力的。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這就需要從博客網站和頻道定位開始, 逐步強化互動意識,探索互動的方法和技術。Web2.0時代的門戶頻道建設雖應從傳統門戶借鑒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出一條新路,挖掘自身網 站博客的優秀內容。才能使2.0門戶擁有大大超越1.0時代門戶的資訊生產能力和整合、吸納傳統門戶優秀內容的能力。極端的說,即便有更好的產品來取代博 客,探索門戶同博客的深度互動平台也必不可少。
[文摘] 隨著支持RSS和XML-RPC的BLOG站點的興起,WEB2.0的概念也跟著興旺發達廣為傳播,就可以理解了。BLOG作為能夠體現web2.0中 「節點」概念幾乎全部要素的一種形式,是存儲和輸出數字化內容的最佳載體。但是,縱觀國內BLOG站點,多數都是提供了輸入數據的界面,卻沒有能有效的讓 自己再次成為「節點」,實在是有些可惜。
博客相關技術
伴隨博客出現而圍繞博客服務的技術主要有:博採技術、內容聚合技術、同步技術、SNS技術和tag。博採技術為用戶組織了隨時摘取有用內容的有效工 具,其前提是用戶認知到這個信息;RSS技術則將有用的信息源聚合起來,隨時將信息源提供的信息發送到用戶平台,Trackback技術則將博客團體內其 他成員的動向信息傳遞給用戶,保持成員間的有效溝通;SNS技術用於凝聚社團的整體意識,tag是網民自主分類工具。可以說,基於博客單體的技術開發已形 成體系並走向深化。與此對應的是,博客網站門戶和頻道的技術實現還停留在零的狀態,甚至連第一代門戶的技術都不如。
[文摘]如果把wikipedia中的web 2.0的描述當成「定義」或者「經典」是非常片面的。 其實wekipedia並沒有能下出一個定義,只是說明了哪些東西屬於目前所說的web 2.0的技術:
CSS + XHTML
AJAX (最近很紅火的新概念老技術,我自己的理解和定義是:通過網頁內的javascipt調用來減少web頁面刷新的必要性來提高web可用性的一種古老技術)
通過RSS/ATOM同步數據
通過RSS/ATOM聚合數據
友好的URL (例如uuzone的blog url: www.uuzone.com/blog/mao 而不是www.uuzone.com/app/showblog.do?blogid=91829&show=1&session= iuewqiyq32 之類的url)
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來發表 (說實話我不理解,為什麼支持按照blog的方式來發表就算web 2.0 )
採用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API或者XML的web service (其實REST本身就是很古老,而且定義不是非常嚴謹的。 不過我一直非常欣賞REST方式的web serivce界面)
社會性,能把東西分享給朋友等 ( 這就算2.0? )
其中還說了一些更general的東西:
系統的數據交換要很容易
一些數據應該由用戶創建和擁有
完全是web based.
博客門戶與博客的相互促進和發展
與傳統門戶主要為瀏覽者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不同,web2.0時代的門戶,將承擔以下的功能:1,與傳統門戶相同的內容服務功能;2,激勵或激發專業 博客生產內容;3,提供全息信息,聚合各方信息的功能;4,信息互動的功能;5,梳理信息功能;6,促進、激勵博客群形成的功能;7,商業性的博客頻道還 須建立商業鏈。只有不斷的進行此類功能的開發,才能給博客門戶帶來持續的競爭力。
[文摘] 當網民們打開IE輸入news.sina.com.cn就可以看到新聞的時候(請不要把我想像成為和你一樣的有覺悟),他們還有什麼理由要去費勁的搜集RSS種子?
Web2.0現在有了原旨主義者們,缺少的是「職業者」們,他們才會是實實在在推動Web2.0在中國更廣泛發展的中堅力量,這些「職業者」才會是真正把Web2.0給大眾化的使者。
沒有大眾化的Web2.0隻會繼續遲緩在中國的普及力度,空想構建出來後,更需要實踐者們去身體力行,我想keso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Raymond,而不是Linus,而如今中國的Web2.0,缺少的正是Linus和Redhat。
Linus讓我們在中文Web2.0上不至於落後,以至於我如今除了Blog,好使的都是國外的產品;Redhat則能讓更多的中國普通網民用更易於接受的方式去把Web2.0用起來。
內容生產的革命性變化給博客門戶內容生產部門帶來的革新
博客門戶內容生產的意義在於揀選信息和高效呈現。博客門戶平台擔負著用戶互動和內容呈現兩大任務。博客個人門戶和博客網站大門戶的互動,必須建立在基於博客相關技術(外部技術)和集取網站博客內容的網站內容管理系統(內部技術)之上。
程序
傳統編輯在進行編輯工作時,其工作重點是把握文章質量、頁面呈現質量、圖片質量以及專題製作質量。而在2.0環境下工作的編輯,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上一系列的揀選機制,把相關於門戶呈現的內容博客文章聚集起來,實現大門戶和小門戶的互動。
網路編輯2
㈣ 什麼是web1.0什麼是web2.0有什麼區別
是互聯網的讀者,你也應該是互聯網的作者;
你不該只是在互聯網上沖浪,你本身就是波浪製造者。Web 2.0 之於Web 1.0 ,如同分布式計算之於集中式計算,網格之於大型主機。
WEB2.0概念詮釋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應用:
1、 Blog(from wiki)
歷史:
Blog一詞本起源於 weblog,意思是網上日誌。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編輯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將一些類似blog的網站收集起來,寄給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隨後將名單發布在CamWorld網站上,許多人亦陸續將blog的URL給Cameron,慢慢的,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儼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個weblog 目錄,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縮略詞「blog」,成為今天常用的術語。但是,blog 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6月,當時Pitas開始提供免費的weblog服務,緊接著8月,Pyra lab推出了現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說明,以及能通過FTP直接將blog發表在個人網站上的功能,這帶給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經有了很多Blog託管服務商(BSP),業內人士對其盈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Blog的特點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響/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鑒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creator),也是其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採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術,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須符合由W3C發布的XML 1.0規范。對讀者來說,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對Blog作者來說,RSS可以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於被計算機程序理解並摘要。
對知識管理和創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態和途徑。對漢語為母語的人而言,blog寫作既接續了漢語筆記文學的優秀傳統,更充分鼓勵了個人表達。從交往形態考察,網志空間(blogosphere)設定了積極的讀者、作者、編者互動轉換關系,「言者互重,閱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麼是Tag?
Tag(標簽)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誌分類方式,您可以為每篇日誌添加一個或多個Tag(標簽),然後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誌,並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和溝通。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與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發送到全球Blog空間,和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分享。
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誌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可以讓您看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一個關聯度更大的Blog空間,一個熱點實時播報的新聞台。Tag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網路新體驗……
當然,您也可以簡單地把一個Tag(標簽)理解為一個日誌分類,但是Tag和分類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分類是您在寫日誌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寫完日誌之後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時為一篇日誌貼上好幾個Tag(標簽),方便自己隨時查找,而原先一篇日誌只能有一個分類;
再次,當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Tag之後,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經常寫的是哪些話題;
最後,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樣的Tag(標簽),進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您寫了一篇到西湖旅遊的日誌,原來您都是把這一類的日誌放到自己的「驢行天下」分類下,但是有了Tag之後,您可以給這篇日誌同時加上「旅遊」、「杭州」、「西湖」、「驢行天下」等幾個Tag,當瀏覽者點擊其中任何一個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這篇日誌。同時您自己也可以通過點擊這幾個Tag,看看究竟有誰最近也去了杭州旅遊,或許你們還可以交流一下旅遊心得,成為下一次出遊的夥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個解釋的其中一個: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單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豐富站點摘要)
但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是指同一種Syndication的技術。
目前RSS規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風格不同,制定標準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脈相承。1.0版更靠攏XML標准。
RSS目前廣泛用於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世界多數知名新聞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里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系統-WikiWikiWeb,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Wiki的歷史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本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都還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新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是同內容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
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復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鏈接,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開放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組織,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理論和技術:
1、 六度關系理論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米格蘭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這個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成為人際關繫世界中無可否認而又令人震驚的特徵,許多社會學上的深入研究也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一特徵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教授領導的EMAIL試驗也再次證明了這一人際關繫世界中驚人的規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六十億人怎麼可能真的構成如此緊密的相互關聯呢?是互聯網使一切成為現實。
2、 Xml
XML即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是指計算機所能理解的信息符號,通過此種標記,計算機之間可以處理包含各種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義這些標記,既可以選擇國際通用的標記語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這樣由相關人士自由決定的標記語言,這就是語言的可擴展性。XML是從SGML中簡化修改出來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並不是一種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已經在各自領域大行其道技術的強強結合。Ajax混合了:
* 基於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與交互
* 通過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處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術
直觀一點的說Ajax能夠實現不刷新瀏覽器窗口(當然更不用安裝額外的插件)而滿足用戶的操作,現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網站,很多是用這項技術實現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統雖然沒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經暗合容Ajax,實現了不刷新網頁提供動態內給用戶。
現有的產品:
Wiki網路、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優友 、 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cyworld
現在說說web2.0的具體應用。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 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應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序,應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發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 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互聯網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麼幸運,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 CSS 和語義相關的 XHTML 標記
* AJAX 技術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簡潔而有意義的 URLs
* 支持發布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網路)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
(更新:參看商業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個大筐,裝了好多東西)
從Web應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 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 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 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 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 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這是表。
里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質,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
㈤ 請教:什麼是WEB2.0 標准,有沒有比較權威的定義
Web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2.0。
Web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Example Source Code [www.52css.com]
*CSS和語義相關的XHTML標記
*AJAX技術
*SyndicationofdatainRSS/ATOM
*AggregationofRSS/ATOMdata
*簡潔而有意義的URLs
*支持發布為weblog
*RESTian(preferred)或者XMLWebserviceAPIs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Web2.0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Example Source Code [www.52css.com]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網路)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
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map等。
該如何創建Web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
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民主、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2.0設計的起點。
可以被稱作Web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其他的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以及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編程,可以執行的Web應用。野心家們設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OS。Web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鏈接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場所。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介面,網站成了軟體構件。這些,就是Web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應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介面衍生出的各種應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交互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交互。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簽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編程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編程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應用和桌面應用之間的無縫連接趨勢的出現?類似這里說的「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編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對數據的操作,因此,對於網站來說,除了WebService介面之外,最近為簡便方式就是將內容以RSS/RDF/ATOM格式,或者有意義的XHTML格式輸出,同時實現內容和表現的分離。
Web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聯網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㈥ 什麼是web 20營銷
你好!WEB2.0營銷是指對blog營銷、rss營銷、維基網路 ( Wikipedia)、SNS營銷等WEB2.0應用、技術、理論的一個綜合的表現。它的核心是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讓用戶既是網站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建設者。由於用戶能夠方便地暢達地為自己所消費的產品表達意見,因此這些內容先天具備再次推廣產品的價值。
㈦ web2.0是什麼,現在好象很熱的樣子,他和web1.0有什麼區別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歷史。 World Wide Web,簡稱WWW,是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通過WEB,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鏈來鏈去。在WEB1.0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 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黃頁, 而Google後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
搜索最大的貢獻是,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用機器初步分了個線索。但是,光知道網頁里有哪些關鍵字,只解決了人瀏覽網頁的需求。所以,Tim-Be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開始推崇語義網(Semantic Web)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機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網頁製作時和架構資料庫時,大家都用一種語義的方式,將網頁里的內容表述成機器可以理解的格式。這樣,整個互聯網就成了一個結構嚴謹的知識庫。從理想的角度,這是很誘人的,因為科學家和機器都喜歡有次序的東西。Berners-Lee關心的是,互聯網上數據,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聯網應用所重復引用。舉一個例子說明標准資料庫的魅力。有個產品叫LiberyLink。裝了它後,到Amazon上去瀏覽時,會自動告訴你某一本書在用戶當地的圖書館能否找到,書號是多少等。因為一本書有統一的書號和書名,兩個不同的互聯網服務(Amazon 和當地圖書館資料庫檢索)可以公享數據,給用戶提供全新服務。
但是,語義網提出之後,曲高和寡,響應的人不多。為什麼?因為指望要網頁的製作者提供這么多額外的信息去讓機器理解一個網頁,太難;簡直就是人給機器打工。這違反了人們能偷懶就偷懶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個Page Rank技術,將網頁之間互相鏈接的關系,用來做結果排序的一個依據,變相利用了網頁製作人的判斷力。想一想網頁的製作者們,從數量來說,比純瀏覽者的數量小得多。但Google就這一個革新,用上了網頁的製作者的一部份力量,已將其推上了互聯網的頂峰。
所以互聯網下一步,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忙起來,全民織網,然後用軟體,機器的力量使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瀏覽。如果說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網,那我覺得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互聯網。 我們看一看最近的一些WEB2.0產品,就可以理解以上觀點。
Blog: 用戶織網,發表新知識,和其他用戶內容鏈接,進而非常自然的組織這些內容。
RSS: 用戶產生內容自動分發,定閱
Podcasting: 個人視頻/聲頻的發布/定閱
SNS: blog+人和人之間的鏈接
WIKI: 用戶共同建設一個大網路全書
從知識生產的角度看,WEB1.0的任務,是將以前沒有放在網上的人類知識,通過商業的力量,放到網上去。WEB2.0的任務是,將這些知識,通過每個用戶的瀏覽求知的力量,協作工作,把知識有機的組織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將知識深化,並產生新的思想火花;
從內容產生者角度看,WEB1.0是商業公司為主體把內容往網上搬,而WEB2.0則是以用戶為主,以簡便隨意方式,通過blog/podcasting 方式把新內容往網上搬;
從交互性看,WEB1.0是網站對用戶為主;WEB2.0是以P2P為主。
從技術上看,WEB客戶端化,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比如像Ajax技術, GoogleMAP/Gmail裡面用得出神入化。
我們看到,用戶在互聯網上的作用越來越大;他們貢獻內容,傳播內容,而且提供了這些內容之間的鏈接關系和瀏覽路徑。在SNS裡面,內容是以用戶為核心來組織的。WEB2.0是以用戶為核心的互聯網。
那麼,這種意義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語義網,有什麼不同呢?語義網的出發點是數據的規整及可重復換�韉饔茫�岢鍪褂糜鏌寤�哪諶莘⒉脊ぞ擼?nbsp;試圖從規則和技術標准上使互聯網更加有序。 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沒有語義網的情況下,盡可能的給互聯網提供了線索。 WEB2.0則是鼓勵用戶用最方便的辦法發布內容(blog/podcasting),但是通過用戶自發的(blog)或者系統自動以人為核心(SNS)的互相鏈接給這些看似凌亂的內容提供索引。 因為這些線索是用戶自己提供,更加符合用戶使用感受。互聯網逐漸從以關鍵字為核心的組織方式和閱讀方式,到以互聯網用戶的個人portal(SNS)為線索,或者以個人的思想脈絡(blog/rss)為線索的閱讀方式。WEB2.0強調用戶之間的協作。WIKI是個典型例子。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是在變得更有序,每個用戶都在貢獻:要麼貢獻內容,要麼貢獻內容的次序.
對下一代互聯網的看法,還會有很多的討論。有一點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為核心線索的網。提供更方便用戶織網的工具,鼓勵提供內容。根據用戶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組織瀏覽的線索,提供相關的服務,給用戶創造新的價值,給整個互聯網產生新的價值,才是WEB2.0商業之道。(作者為MOP網董事長兼CEO)
WEB2.0將成就新一輪網站創業、變革的狂潮
很感謝web2.0這個概念的誕生,它讓互聯網又煥發了新的活力,並吸引著資本流向web2.0,無數具有創新意義的web2.0網站應運而生,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圈內圈外關於web2.0的爭議、討論已經引起了創業者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如果你在IT圈混,而且你想獲得風險投資,你想立即創業致富,那你最好了解web2.0,吃透web2.0,創立web2.0,因為國外投資商已經認定web2.0前途無限。不知道是否新一輪網路泡沫的誕生還是新一輪網路變革的機遇,web2.0反正給我們帶來了激情。
what』s web 2.0?Wikipedia中有相應的描述,不過仍然含糊不清,不能作為web2.0的准確定義。有的說web2.0可定義為「可寫的互聯網」,這也不完全准確。關於web1.0和2.0的區別,我很贊同呂欣欣的一番比較,"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應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麼呢。。。"
我認為的web2.0的典型特徵和表現形式:個人出版和聚合(如blog,rss,atom)、社會協作(wiki,軟體工程協作)、更好的用戶體驗(如簡短的url、ajax技術)、開放APIs(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用戶參與佔主導(sns,blog,社會化書簽,網摘)。除此之外我還認為網路游戲也具有web2.0的性質,因為它講究社會協作、講究用戶參與佔主導,講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新事物新概念的誕生,總是會存在反對意見的,國外的就不說了,國內老冒的"朝web 2.0潑點冷水"、周天舒的"給「所謂的」Web 2.0潑點熱水",都從技術角度分析認為web2.0是早就已經使用的技術,這有些讓我失望,因為他們的觀點走向了狹隘,沒有看到後面的本質。也許web2.0的幾種表現形式早就有了,例如rss,blog,ajax等等都已經有年頭了,但是真正大規模應用卻是在近期,個體現象的發展與匯合逐漸被提煉成一種模式、理論和概念,這就脫離了其表現形式這一技術外殼所賦予的基本內涵,通俗點說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革命性的過程,這是對表面現象的更深層次的發掘和提煉,帶有更具變革更具創意更具激情的深刻含義。
在如今傳統的互聯網模式越來越單一,並逐漸走向了死胡同,僅靠服務商自身的滑鼠+水泥來造就龐大的內容平台和用戶數量,這樣的模式如今已經受到嚴峻挑戰。而web2.0的浪潮已經席捲了全球最知名的網路巨頭:yaohoo、msn、google等,國內的門戶網站首當其沖需要進行web2.0變革,而其他網路應用,如求職招聘、同學錄、分類信息、b2b、b2c等各類網站都需要經過web2.0的改造,來面對新的挑戰和沖擊。
普通用戶也許不需要知道sns,web2.0等概念,但作為互聯網的創業者、參與者、投資者,你不能只做旁觀,你需要行動起來,機會就在眼前。
web2.0讓我感受到了互聯網新一輪發展的巨大機遇,也讓我感受到了互聯網尋求突破創新的迫切。當然除了國內國外的常用web2.0模式以外,我也一直在探尋著整合性質的web2.0,傳統應用的web2.0化以及更合適的web2.0的創業模式,歡迎大家有空交流。
全民上網到全民織網 Web 2.0掀起人民戰爭
作者: CNET科技資訊網
CNETNews.com.cn 2005-07-05 09:0 AM
Web 2.0 正在讓互聯網逐漸找回Internet的真正含義:平等、交互,去中心化。你不應該只是互聯網的讀者,你也應該是互聯網的作者;你不該只是在互聯網上沖浪,你本身就是波浪製造者。Web 2.0 之於Web 1.0 ,如同分布式計算之於集中式計算,網格之於大型主機。
CNET科技資訊網7月5日北京報道(文/高飛)當Internet的創立者利克·李德在1963年提出「超銀河網路」(Internet的前身)時,他想的是如何讓計算機和網路幫助人們溝通和思考,如何讓網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雅虎等超級門戶網站出現之後,互聯網的發展卻一度遠離利克。李德的初衷。
雅虎、亞馬遜,和中國網路、搜狐等超級網站憑借強勢的內容,常年駐扎在網民的收藏夾中。網民們美其名曰的「網上沖浪」其實就是圍繞這些網路「恆星」所作的圓周運動,網民僅僅充當互聯網的讀者,而不是作者,這時的互聯網是「只讀」的。但Web 2.0 的出現,結束了了網民周期性趕集運動。
Blog作者Keso說:「在Web 1.0 時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各處瞎逛,並美其名曰——沖浪(即Web 瀏覽)。Web 2.0 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可以讀寫的互聯網,Blog、Wiki等是其中的代表。」
藉助Web 2.0 ,一個不僅「可讀」,而且「可寫」和「可交互」的互聯網正逐漸浮出水面。利克·李德30多年前的夢想正逐漸被實現。
Blog:個人媒體崛起
在Web 2.0 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譯作「網志」、「博客」)絕對是個「招牌菜」,它已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
「911 事件」是Blog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階段。人們發現,恐怖事件現場當事人建立的Blog才是最可能給出第一手和最真實信息的人。一個重要的博客類戰爭Blog(WarBlog )因此繁榮起來。「對911 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Blog中」一位Blog作者寫道。
在中文世界,讓「博客」一舉成名的人當屬「木子美」,她對個人隱私毫不避諱的曝光,完全顛覆了中國人的倫理傳統。網民們蜂擁而至 「木子美」的Blog,「木子美」私生活曝光的同時,Blog也走進大眾傳播領域。
Blog並不是一個充滿技術含量的概念,為了便於理解,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以時間為順序更新的個人主頁。Blog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讓世人認識到,寫作並不是媒體的專利,新聞也不是記者的特權。再眼疾手快的記者也不如在現場的人更了解事實。目擊者的Blog比新聞記者擁有更高的權威和更接近事實的判斷。
在亞洲,韓國人Oh Yeon Ho創立的Blog網站已經成為韓國重要的媒體力量,通過發動全社會的力量,無論是韓國總統盧武鉉遭彈劾事件,還是韓國人金善逸在伊拉克遭到綁架並被殺害事件,都走在了韓國各大媒體的前列。這個網站的一條新聞上竟然有85000 條評論,遠超過其他媒體互動水平。
著名矽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總結說,Blog本身代表著「新聞媒體3.0 」。1. 0 是指傳統媒體或說舊媒體(O l d Media ,如「晚報、CCTV」),2.0 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媒體(New Media ,如網路、雅虎)或者叫跨媒體,3.0 就是以Blog為代表的(We Media)的個人媒體或者叫自媒體。
Blog發展到現在,內容已並不僅局限於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都是可選項,而音頻B l o g 就有一個自己的名字——Podcast (國內有翻譯為「播客」)。Blog搭起從互聯網閱讀時代到寫錄時代的橋梁。
模糊編輯和讀者的角色
在Blog完成了對Web2.0的啟蒙教育之後,一系列在其框架下的理念紛至沓來,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Wiki(網路大網路全書)、Social Bookmark(社會化書簽)等等。
Wiki是Web 2.0 體系下的又一個概念。Wiki可以簡單地解釋為由網友自發維護的網路大網路全書,這個大網路全書由網友自發編輯並修改內容,每個人既可以是某個詞條的讀者,又可以是這個詞條的編撰者,讀者和編輯的界限在Wiki中被模糊了。首個Wiki網站的創建者Ward Cunningham說:「我創建第一個Wiki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種環境,我們能夠交流彼此的經驗。」社會化書簽則是與Wiki很相似的概念,它可以讓網民互相共享自己的收藏夾,交換資源。
獨立的Blog並不具備商業網站的推廣能力,這一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網路節點如何完成互通與共享?在Web 2.0 體系下,Tag (標簽), RSS (聚合服務)和六度分隔理論起到了黏合劑的作用。
Tag 直譯為標簽,它可以讓你為自己所創造的內容(Blog文字、圖片、音頻等)創建多個用作解釋的關鍵字。比如一副雪景的圖片就可以定義「雪花」、「冬天」、「北極」「風景照片」這幾個Tag.雅虎剛剛收購的圖片共享網站Flickr就對此提供支持。Tag 類似於傳統媒體的「欄目」,它的相對優勢則在於創作者不會因媒體欄目的有限性而無法給作品歸類。
RSS 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互動方式,一般翻譯為聚合服務,它彷彿就是為Blog而生的技術,藉助RSS ,網民可以自由訂閱指定Blog(絕大多數的Blog都支持RSS),也就是說讀者可以自定義自己喜歡的內容,而不是象Web 1.0 那樣由網路編輯選出讀者閱讀的內容。
顛覆媒體中心理念
雅虎首席運營官丹尼爾·羅森格告訴記者,「(對傳統媒體的)顛覆倒不敢說,但RSS 重新定義了信息分享的方法,顛覆了未來信息社會必須有一個核心的理念,雖然RSS 眼下並不會為網路廣告帶來什麼幫助,但是卻能讓所有人更好地分享信息。」
傳統媒體也希望藉此把自己的內容互動起來。數字音頻出版商Audible 正計劃發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其他一些期刊的Podcast ,通過RSS 網路標准進行發行,用戶可以下載到MP3 播放器中收聽。
曾經有人提出疑問,Web 2.0 的互動與傳統BBS 有何不同?一名叫羅皓菱的Blog作者解釋了Blog與BBS 的區別:Blog是集原創文章、鏈接評價、鏈接、網友跟進於一體的,比起BBS 那種口無遮攔、隨心所欲、良莠不齊的情緒化發言,博客製作的日誌更加審慎、仔細和周詳,其單個文本的豐富性、討論脈絡的清晰度、論題的拓展空間都超過了BBS 的網友發言帖子。
Ward Cunningham 也談到過Wiki與BBS 的差別,他認為BBS 沒有上下文的概念,討論經常無法持久地進行。討論組反復圍繞著同一個話題,但是人們經常忘了以前說過什麼。
全民上網到全民織網 Web 2.0掀起人民戰爭(下)
(2005.07.05) 來自:ZDNET
Web 2.0 探索盈利模式
一個新的互動模式,必然伴隨著新的商業模式,或者帶來新的商業機會。
但是因為與Web 1.0 巨大的差異,Web 2.0 在商業模式上現在還處於探索階段。2003年2 月,Google並購了全球最大的博客託管服務網站 Blogger.com 母公司Pyra實驗室。Pyra當時成立僅3 年半,博客注冊用戶已達數百萬、人氣極旺,但由於缺乏收入,三個創始人中的兩個被迫離開公司,如果不是Trellix 公司的CTO Bricklin(也是一個著名博客)出手相助,Pyra早已破產。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找到Web 2.0 的商業模式應該只是遲早的事情。雅虎、微軟這些傳統互聯網巨頭則並不太在意Web 2.0 當前的商業價值,他們更希望趕快搶占這一陣地。雅虎剛剛推出的Yahoo 360 服務,就是一個包含了圖片上傳、Blog、IM(即時通訊)所有功能在內的個人Web 2.0 平台。微軟也發布了與之類似的MSN Space.微軟非常看好Blog,它甚至僱傭一個Blog團隊來為其MSN 門戶網站製作原創內容。
在中國市場,規模最大的Web 2.0 商業公司是Blog服務託管商(BSP ),其中總部位於杭州的中國博客網目前注冊用戶超過200 萬,並以每月8 到10萬的速度增長。該公司董事長胡之光認為,當用戶數足夠多的時候,博客就能夠通過廣告和無線增值來實現盈利。另外一家BSP 博客中國負責人方興東透露,未來的盈利將來自三個方面:廣告收入、無線增值服務和向博客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和應用程序收取的服務費。但是到目前為止,上述兩家都還沒有實現盈利。
不過對一般的企業而言,Web 2.0 的好處則是立竿見影。在企業內部實施Blog和Wiki,可以讓知識輕松共享,一個新員工可以通過內部Wiki 熟悉工作技能,了解企業文化。
Blog作者Keso這樣說:「Web 1.0 提下的HTML、JavaScript等本身是一種語言,它按照某種約定的協議(比如TCP/ IP )進行對話,但這只是機器與機器的對話,人頂多是讓這場對話存在而已,並未直接參與進來。而Web 2.0 讓人參與到對話中,互聯網一下子就變得生動了起來。
Web 2.0 無疑是一場革命。「
不管Web 2.0 是不是革命,一場以「交互」為核心的互聯網創網路潮已確定無疑的到來。每個人都要在這次互聯網「人民運動」中尋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Web 2.0 重要名詞解釋
Blog: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反向引用(TrackBack )和留言/ 評論(Comment )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作者(Blogger ),既是這個Blog的創作人,也是其檔案管理人。
TrackBack :是一種Blog應用工具,它可以讓Blogger 知道有哪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後撰寫了與之有關的內容。這種功能實現了網站之間的互相通告;因此它也可以看作一種提醒功能。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 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讀者可以通過RSS 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最近的更新。
Wiki: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 )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 i k i 系統——WikiWikiWeb (http://c2.com/cgi/wiki),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在建立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
Social Bookmark :社會化書簽,它可以讓你把喜愛的網站隨時加入自己的網路書簽中;你可以用多個關鍵詞(Tag )而不是分類來標示和整理你的書簽,並與其他人共享。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 (1933~1984)創立。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論的數學解釋是:如果每個人平均認識260 人,其六度就是2606=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節點重復,那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倍。
(名詞解釋的主要內容來自Wiki網路大網路全書)
小資料
SNS 以及六度分隔理論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簡稱SNS ,社會化網路軟體)是Web 2.0 體系下的一個技術應用架構。SNS 基於六度分隔理論運作,這個理論的通俗解釋是:「在人脈網路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間最多隻要通過六個朋友就可以達到目的。」
我們舉個例子更好地介紹六度分隔理論。一位叫做「FLYPI 」的網友用歌手孫燕姿做起了實驗,如何才能與這個「亞洲小天後」建立聯系呢?他認為以下的鏈條可能行之有效:「我→初中同學Eric→ Eric 在南洋理工大學念書的表哥Michael → Michael的教授,也就是孫燕姿的父親→孫燕姿。」
放在Web 2.0 的背景下,每個用戶都擁有自己的Blog、自己維護的Wiki、社會化書簽或者Podcast.用戶通過Tag 、RSS 或者IM、郵件等方式連接到一起,「按照六度分隔理論,每個個體的社交圈都不斷放大,最後成為一個大型網路,這就是社會化網路(SNS )。」
Google推出1GB 免費信箱也是一個SNS 應用,通過網友之間的互相邀請,Gmail 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巨大的用戶群。
SNS 還處於起步階段,對於它的商業價值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
㈧ 現在國內互聯網是Web2.0還是Web3.0
不管你是否相信,社交網路和在線視頻流出現之前,互聯網就已經存在了。Web1.0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谷歌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當時的互聯網是由AltaVista和網景公司主導的。
AltaVista搜索引擎創立於1995年,2013年被雅虎關閉。網景公司成立於1994年,旗下的網景瀏覽器曾全球聞名,但在2003年被美國在線解散。當時,這些互聯網只為實體公司提供廣告服務。
網頁是「只讀的」,用戶只能搜索信息,瀏覽信息。正如下面第1張圖所展示的:
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從性質上講還是Web 1.0,因為其背後的理念非常簡單,面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從感興趣的消費者那裡收錢。這些網站往往反應迅速,體驗順暢,但用戶的互動程度被降到了最低。
Web 2.0
在Web 1.0之後,互聯網的第二次迭代被稱作Web 2.0,也就是「可讀寫」網路。到了2.0時代,用戶不僅僅局限於瀏覽,他們還可以自己創建內容並上傳到網頁上。
Web 2.0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由O』Reilly傳媒副總裁Dale Dougherty提出的。自此以後,Web 2.0浪潮席捲全球。僅僅過了10年,Web 2.0就已經徹底重新定義了市場營銷和商務運營。
現在,微博上的大V可以通過一張照片成就或毀掉一個品牌。大眾點評上的用戶可以通過一條差評就抹黑一家餐廳,甚至點評已經對用戶的購買決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像本篇文章第2張圖展示的那樣,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站和點評網站,是Web 2.0的代表:
根據一項調研,90%的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會在線閱讀點評,88%的用戶會像信任個人推薦一樣信任網路點評。
Web2.0的初衷就在於讓互聯網更加貼近民主,使用戶更好的互動。
Web 3.0
在了解什麼是Web 3.0之前,先來看下下面這張圖,是不是起來很熟悉?
上圖是本篇文章的第3張圖。每次在亞馬遜上購物,網站演算法就會看其他人購買了你的這件商品後會繼續買什麼,然後會把推薦結果展示給你。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網站在從其他用戶的購買習慣中學習,推斷你有可能傾向於哪些產品,並把你可能喜歡的商品推薦給你。簡而言之,網站自身有了自主學習能力,變得更加智能。
這就是Web 3.0背後的哲學了。
Web1.0是由內容驅動的,內容來自於商業機構,服務於消費者;
Web 2.0允許用戶自主上傳內容,分享內容;
Web 3.0使得在線應用和網站可以接收到已經在網路上的信息,並將新的信息和數據反饋給用戶。
正如相親網站eHarmony研發部門高級總監Gian Gonzaga博士所說,Web 3.0可以反饋給我們之前並不知曉的內容。Web 3.0在學習,在理解你是誰,並試圖給你一些反饋。
Web 3.0的四大屬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與Web 1.0和2.0的細微差別和微妙之處,讓我們看看Web 3.0的四個屬性。
屬性一:語義網路
Web3.0的一個關鍵元素是「語義網路」,「語義網路」由萬維網之父Tim Berners-Lee創造,用於表述可以由機器處理的數據網路。
Tim Berners-Lee最初是這樣表達他對語義網路的看法的:
「我有一個夢想,網路中的所有計算機能夠分析網路中的數據,包括內容、鏈接、人與計算機之間的往來。語義網路會讓這一切成為可能,一旦該網路出現,日常的交易機制、事務以及我們的日常生後都會由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來處理。人們吹噓多年的「智能代理」將最終實現。」那麼,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語義指的究竟是什麼?
「我愛比特幣」和「我<3比特幣」之間有什麼區別?
兩個句子之間的語法不同,但語義相同。語義處理數據所傳達的意義或情感,在我們的例子中,這兩個句子表達的是相同的情感。
所以,語義網路和人工智慧是Web 3.0的兩大基石。語義網路有助於計算機學習數據的含義,從而演變為人工智慧,分析處理信息和數據。其核心理念是創建一個知識蛛網,幫助互聯網理解單詞的含義,從而通過搜索和分析來創建、共享和連接內容。
由於語義元數據,Web 3.0有助於增強數據之間的連接。因此,用戶體驗會升級到更高層次,所有可用信息將更好地連接起來,最終更有效地被利用。
屬性二:人工智慧
接下來我們來看人工智慧。目前,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最熱門和最具創新力的技術。
根據維基網路的說法,「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人工智慧,有時被稱為機器智能,是機器所表現出的智能,與人類和其他動物的自然智能不同。」因此,人工智慧將幫助機器變得更加智能,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人工智慧允許網站過濾並向用戶提供盡可能最好的數據。目前在Web 2.0中,我們已經開始採納用戶意見,以理解特定產品/資產的質量。想想在豆瓣這樣的網站,用戶可以為電影投票評分,得分較高的電影一般會認為是「好電影」。這樣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獲得「好數據」,避免「壞數據」。
如我們已經提到的,Peer Review(同級評級)是Web 2.0最大的貢獻之一。但是,人無完人,人類的建議也並非完全可靠。一部爛片子,也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得到好評,得分也會上升。人工智慧則可以學習如何區分好壞,給我們提供可靠數據。
屬性三:三維世界
Web 3.0也會改變互聯網的未來,從簡單的二維網路發展為更真實的三維網路世界。三維設計在網路游戲、電子商務、區塊鏈、房地產等Web 3.0的網站和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維網路的概念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很多人已經開始在三維空間中互動了。例如《第二人生》或《魔獸世界》等在線游戲,用戶對他們游戲中的人生比真實生活中的人生更加在意。
《第二人生》的創始人Philip Rosedale相信虛擬身份將像電子郵件地址和手機一樣普遍。雖然現在聽起來虛擬身份似乎還有些遙遠。但別忘了,20多年前的1997年,也僅僅只有少數人有電子郵件地址。這樣來看,擁有3D虛擬身份的人絕對還會增加。
屬性四:無處不在
無所不在是指網路跨越時間與空間,無所不在。Web 2.0時代我們已經獲得這項功能,例如在社交媒體網站例如Instagram,用戶可以拍照,在線上傳或分享,照片可以成為自己的知識產權。圖像隨處可見,無處不在。
移動設備和互聯網的發展將使Web 3.0體驗隨時隨地可用。互聯網將不再像Web 1.0那樣局限在桌面上,也不再像Web 2.0那樣僅僅在智能手機,而是會無所不在。
要實現這一目標,Web 3.0時代,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連接在線的,也就是物聯網。我們正在緩慢但穩定地向物聯網邁進。
Web 3.0應用的挑戰
了解了什麼是Web 3.0,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Web 3.0的應用過程中有哪些挑戰。
無邊際:互聯網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數十億個頁面,僅Snomed CT醫學術語就包含了370,000個類目,而現有的技術還不能消除所有語義重復的術語。任何能夠讀取數據並理解其功能的推理系統必須要處理海量數據。
模糊:用戶查詢往往不是很具體,有時候可能非常模糊,只能用模糊邏輯處理模糊性。
不確定:互聯網處理大量不確定的價值。例如,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組症狀,對應於許多不同的不同診斷,每個診斷的概率都不同。概率推理技術通常用於解決不確定性。
不一致:前後矛盾的數據可能會導致邏輯上的沖突以及不可預期的分析結果。
欺詐:雖然人工智慧可以過濾數據,但是如果所有提供的數據都是故意錯誤和誤導的呢?應用加密技術可以有效預防這個問題。
增加信息連接:語義網路將有助於在線數據的連接。
高效搜索
有效營銷
高效網路瀏覽
有效溝通
改變人類互動
對設備要求較高,落後的設備難以滿足Web 3.0的要求。
大浪淘沙,3.0時代, 1.0時期網站更過時了。
相對復雜,新手理解起來很困難。
盡管面臨許多挑戰,但營長相信Web 3.0的發展仍然是大勢所趨。
Web 3.0有很多優勢,例如:
同時,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人類正處於真正的互聯網革命的邊緣,Web 3.0的實現確實存在一些挑戰,但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純粹創新卻是難以置信的。
目前關於Web 3.0雖然有很多炒作,但我們仍然需要一些實際用例來真正理解它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變化。
在這方面,區塊鏈也是一個很好的連接場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㈨ 什麼是WEB2.0
2001年秋天互聯網公司(dot-com)泡沫的破滅標志著互聯網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人斷定互聯網被過分炒作,事實上網路泡沫和相繼而來的股市大衰退看起來像是所有技術革命的共同特徵。股市大衰退通常標志著蒸蒸日上的技術已經開始佔領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驅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們的力量,同時人們開始理解了是什麼將一個故事同另外一個區分開來。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一個會議中,展開於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部分。所謂互聯網先驅和O'Reilly公司副總裁的戴爾·多爾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謂的「崩潰」迥然不同,互聯網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動的新應用程序和網站正在以令人驚鵲墓媛尚雜肯殖隼礎8�匾�氖牽�切┬頤庥詰背跬�緡菽�墓�荊�雌鵠從幸恍┕餐��ΑD敲椿岵換崾腔チ���灸淺∨菽�鈉潑鴇曛玖嘶チ��囊恢腫�郟�災劣諍粲酢癢eb 2.0」的行動有了意義?我們都認同這種觀點,Web 2.0會議由此誕生。
在那個會議之後的一年半的時間里,「Web 2.0」一詞已經深入人心,從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萬以上的鏈接。但是,至今關於Web 2.0的含義仍存在極大的分歧,一些人將Web 2.0貶低為毫無疑義的一個行銷炒作口號,而其他一些人則將之理解為一種新的傳統理念。
本文就是來嘗試澄清Web 2.0本來意義。
在我們當初的頭腦風暴中,我們已經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達了我們對Web 2.0的理解:
Web 1.0 VS Web 2.0
DoubleClick VS Google AdSense
Ofoto VS Flickr
Akamai VS BitTorrent
mp3.com VS Napster
大英網路全書在線(Britannica Online) VS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
個人網站 VS 博客(blogging)
evite VS upcoming.org和EVDB
域名投機 VS 搜索引擎優化
頁面瀏覽數 VS 每次點擊成本
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VS 網路服務(web services)
發布 VS 參與
內容管理系統 VS 維基
目錄(分類) VS 標簽(「分眾分類」,folksonomy)
粘性 VS 聚合
這個列表還會不斷繼續下去。但是到底是什麼,使得我們認定一個應用程序或一種方式為作所謂「Web 1.0」,而把另外一個叫做「Web 2.0」呢?(這個問題尤為緊迫,因為Web 2.0的觀念已經傳播的如此廣泛,以至於很多公司正在將這個詞加到他們的行銷炒作中,但卻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同時這個問題也尤為困難,因為許多嗜好口號的創業公司顯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們認為是Web 2.0的應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適當的網路程序!)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通過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為有趣的新型應用程序來體現的。
1. 互聯網作為平台
正如許多重要的理念一樣,Web 2.0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是一個重力核心。不妨將Web 2.0視作一組原則和實踐,由此來把距離核心或遠或近的網站組成為一個類似太陽系的網路系統,這些網站或多或少地體現著Web 2.0的原則。
圖1為Web 2.0的「模擬圖」,該圖是在名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會議的一個研討會上產生的。這個圖基本上仍處於演化階段,但已經描繪出了 從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許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會議上,約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們各自的開場白中列舉了一組初步的原則。
這些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互聯網作為平台」。這也曾是Web 1.0的寵兒網景公司(Netscape)的戰鬥口號,而網景在同微軟的大戰中隕落了。此外,我們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兩個,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將網路當作平台的先驅。人們往往不認為這是一種網路服務,但事實上,廣告服務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第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混合處理(mashup),如果用另一個近來流行的詞來說的話。每個旗幟廣告(banner ad)都是用來在兩個網站之前無縫合作,向位於另外一台計算機上的讀者傳遞一個整合好的頁面。
Akamai也將網路看作平台,並且在一個更深入的層次上,來搭建一個透明的緩存和內容分發網路,以便降低寬頻的擁塞程度。
雖然如此,這些先驅提供了有益的對比,因為後來者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將先驅們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延伸,從而對新平台本質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驅,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可以通過引入更多Web 2.0的設計模式,來實現更多的應用。
讓我們對這三個案例中的每一個都作一番深究,來探討其間的一些本質性的差別。
Netscape 對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稱為Web 1.0的旗手,那麼Google幾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們的首次公開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時代就清楚了。所以我們就從這兩個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別入手。
Netscape以傳統的軟體摹本來勾勒其所謂「互聯網作為平台」:他們的旗艦產品是互聯網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序。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他們在瀏覽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其昂貴的伺服器產品建立起市場。從理論上講,在瀏覽器中控制顯示內容和程序的標准,賦予了Netscape一種市場支配力,如同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所享受的一樣。很像當初「自行的馬車」(horseless carriage)將汽車描繪為一種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銷一種網路桌面(webtop)來替代傳統的桌面(desktop),並且計劃藉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購買了Netscape伺服器的信息提供者來推送的各種小程序,來開發推廣這種網路桌面。
最終,瀏覽器和網路伺服器都變成了「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互聯網平台上傳遞的服務。
作為對比,Google則以天生的網路應用程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客戶們直接或間接地為其所使用的服務向Google付費。原有軟體工業缺陷盪然無存。沒有了定期的軟體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為了讓用戶在其設備上運行軟體而不得不進行的平台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路,其上運行開源操作系統,及其及自行研製的應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法接觸到這些東西。
在其底層,Google需要一種Netscape從未需要過的能力:資料庫管理。Google遠遠不只是一個軟體工具的集合,它是一個專業化的資料庫。沒有這些數據,那些工具將毫無用武之地;沒有這些軟體,數據也將無可控制。軟體許可證制度和對應用程序介面(API)的控制——上一個時代的法寶——已經毫不相關了,因為Google的軟體只需要執行而從不需要分發,也因為如果不具備收集和管理數據的能力,軟體本身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事實上,軟體的價值是同它所協助管理的數據的規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伺服器,雖然其服務是通過大規模的互聯網伺服器集合來傳遞的;其服務也不是一個瀏覽器,雖然這種服務是被用戶在瀏覽器中體驗到的。Google的旗艦產品——搜索服務,甚至不託管它讓用戶來搜尋的內容。很像一個電話通話過程,不僅發生在通話的兩端,而且發生在中間的網路上。作為用戶和其在線體驗的一個中介,Google作用於瀏覽器、搜索引擎和最終的內容伺服器之間的空間中。
雖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為軟體公司,但顯然Netscape可以歸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發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軟體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組成的軟體世界。而Google的同伴們,則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DoubleClick對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類似,DoubleClick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互聯網時代的孩子。它把軟體作為一種服務,在數據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並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個早在連網路服務的名字還不曾有的時候,就已然開始其服務的先驅。然而,DoubleClick最終還是被其商業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貫徹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聯網觀念。這種觀念圍繞著出版,而不是參與;圍繞著廣告客戶,而不是消費者,來進行操縱;圍繞著規模,認為互聯網會被如MediaMetrix等網路廣告評測公司尺度下的所謂頂級網站所統治。
結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網站上引用道:「超過2000種的成功應用」。而相對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場(從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產品,已經在為幾十萬的廣告客戶服務。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於對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謂「長尾」的領悟,即眾多小網站集體的力量提供了互聯網的大多數內容。DoubleClick的產品要求一種簽訂正式的銷售合同,並將其市場局限於很少的幾千個大型網站。Overture和Google則領會到如何將廣告放置到幾乎所有網頁上。更進一步地,它們迴避了發行商和廣告代理們所喜愛的廣告形式,例如旗幟廣告和彈出式廣告,而採用了干擾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對用戶友好的文字廣告形式。
Web 2.0的經驗是:有效利用消費者的自助服務和演算法上的數據管理,以便能夠將觸角延伸至整個互聯網,延伸至各個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延伸至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顯示著同樣的軌跡。eBay扮演著一個自動的中間媒介的角色,使個體之間發生的幾個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為可能。Napster(雖然已經出於法律原因而關閉)將其網路建立在一個集中的歌曲資料庫之上,但是它讓每一個下載者都成為一台伺服器,從而使其網路逐漸擴大。
Akamai 對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類似,Akamai的業務重點面向網路的頭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邊緣。雖然它服務於那些處於網路邊緣的個體的利益,為他們訪問位於互聯網中心的高需求的網站鋪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來自從那些位於中心的網站。
BitTorrent,像P2P風潮中的其他倡導者一樣,採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來達到互聯網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個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伺服器;文件被分割成許多片段,從而可以由網路上的多個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網路的下載者來為其他下載者提供帶寬和數據。事實上,文件越流行下載得越快,因為有更多的用戶在為這個文件提供帶寬和各個片段。
BitTorrent由此顯示出Web 2.0的一個關鍵原則:用戶越多,服務越好。一邊是Akamai必須增加伺服器來改善服務,另一邊是BitTorrent用戶將各自的資源貢獻給大家。可以說,有一種隱性的「參與體系」內置在合作準則中。在這種參與體系中,服務主要扮演著一個智能代理的作用,將網路上的各個邊緣連接起來,同時充分利用了用戶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體智慧
在誕生於Web 1.0時代並且存活了下來,而且要繼續領導Web 2.0時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他們藉助了網路的力量來利用集體智慧:
--超級鏈接是互聯網的基礎。當用戶添加新的內容和新的網站的時候,將被限定在一種特定的網路結構中,這種網路結構是由其他用戶發現內容並建立鏈接的。如同大腦中的神經突觸,隨著彼此的聯系通過復制和強化變得越來越強,而作為所有網路用戶的所有活動的直接結果,互聯的網路將有機地成長。
--Yahoo!是第首例偉大的成功故事,誕生於一個分類目錄,或者說是鏈接目錄,一個對數萬甚至數百萬網路用戶的最精彩作品的匯總。雖然後來Yahoo!進入了創建五花八門的內容的業務,但其作為一個門戶來收集網路用戶們集體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價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於PageRank技術,該技術令其迅速成為搜索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領導者。PageRank是一種利用了網路的鏈接結構,而不是僅僅是使用文檔的屬性,來實現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產品是其全部用戶的集體活動,就向網路自身一樣,eBay隨著用戶的活動而有機地成長,而且該公司的角色是作為一個特定環境的促成者,而用戶的行動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競爭優勢幾乎都來自於關鍵性的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雙方,而這正是這一點使得後面許多競爭者的產品的吸引力顯著減低。
--Amazon銷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競爭者相同的產品,同時這些公司從賣方獲得的是同樣的產品描述、封面圖片和目錄。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締造出了一門關於激發用戶參與的科學。Amazon擁有比其競爭者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用戶評價,以及更多的邀請來讓用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頁面上進行參與,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利用用戶的活動來產生更好的搜索結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結果很可能指向該公司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贊助商的結果,而Amazon則始終以所謂「最流行的」打頭,這是一種實時計算,不僅基於銷售,而且基於其他一些被Amazon內部人士稱為圍繞著產品「流動」(flow)的因素。由於擁有高出對手一個數量級的用戶參與,Amazon銷售額超出競爭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具備了這種洞察力,並且可能會將之延伸開來的那些創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聯網上留下他們的印跡。
維基網路全書(Wikipedia)是一種在線網路全書,其實現基於一種看似不可能的觀念。該觀念認為一個條目可以被任何互聯網用戶所添加,同時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編輯。無疑,這是對信任的一種極端的實驗,將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開放源碼軟體的背景之下):「有足夠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膚淺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運用到了內容的創建之中。維基網路全書已然高居世界網站百強之列,並且許多人認為它不久就將位列十強。這在內容創建方面是一種深遠的變革。
像del.icio.us(美味書簽)和Flickr這樣的網站,其公司已經在近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並且已經在一種被人們成為「分眾分類」(folksonomy,有別於傳統分類法)的概念上成為先行者。「分眾分類」是一種使用用戶自由選擇的關鍵詞對網站進行協作分類的方式,而這些關鍵詞一般稱為標簽(tags)。標簽化運用了像大腦本身所使用的那種多重的、重疊的關聯,而不是死板的分類。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在Flickr網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愛」這樣的標簽,從而允許系統依照用戶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的方式來進行檢索。
協作式垃圾信息過濾產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電子郵件用戶們對於「一封郵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郵件」的眾多相互獨立的決策,從而勝過了依賴於分析郵件本身的那些系統。
偉大的互聯網成功者並不主動地到處推銷其產品,這幾乎成為公理。他們採用「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說,一些推介會直接從一個用戶傳播到另外一個用戶。如何一個網站或產品依賴廣告來進行宣傳,你幾乎可以斷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許多互聯網基礎設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數網路伺服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碼,也都依靠開放源碼的對等生產(peer-pro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種集體的、網路賦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網站上列有至少10萬種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個項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使用項目代碼。
同時,由於作為用戶使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一個對軟體的有機的接受過程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同時,作為用戶應用的結果,新的項目從邊緣遷移到中心,這是一種幾乎完全依靠病毒式營銷的,有機的軟體採用過程,。
經驗是:源於用戶貢獻的網路效應,是在Web 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
平台總是打敗應用程序
在過去每次同對手的競爭中,微軟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這張牌,打敗了即便是最佔主導地位的應用程序。Windows平台讓微軟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瀏覽器。
不過這次,沖突不是在平台和應用程序之間,而是在兩種平台之間。每個平台皆有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一方面,一個獨立軟體商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且將應用程序介面和操作系統緊密集成,從而對程序設計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個沒有所有者的系統,由一組協議、開放標准和對合作的共識來連結到一起。
Windows系統代表了由軟體程序介面來進行專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嘗試用微軟當初對付其對手所使用的手段,來同微軟進行爭奪,但是失敗了。然而擁有互聯網開放標準的Apache卻已經繁榮了起來。此番上演的戰局,已經不再是實力懸殊的平台對決孤立的軟體了,而是變成了平台對決平台。問題在於,哪個平台,或者更深遠地來說哪個體系,以及哪個商業模式,最能適應未來的機遇。
Windows對於早期的PC時代的問題是一種卓越的解決方案。它統一了程序開發者的競技場,解決了很多困擾這個領域的問題。但這種由單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解決方案,而成為了一種問題。面向交流的系統需要協同性,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當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兩個終端,這種通過軟體的程序介面來鎖定用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圖通過控制平台來推銷應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從定義上講,已經喪失了這個平台的優越性。
這並不是說鎖定和競爭優勢的機會不復存在了,而是說我們相信這種機會不是通過控制軟體程序介面和協議來取得的。新的游戲規則正在浮現。那些能夠理解這些新的游戲規則,而不是企圖回到PC軟體時代舊有規則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時代獲得成功。
博客和大眾智慧
Web 2.0時代一項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興起。個人主頁從互聯網早期就已經存在了,而個人日記和每日發表觀點的專欄就更淵源久遠了,那麼到底有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呢?
歸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種日記形式個人網頁。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結構「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但卻推動著一個迥然不同的分發、廣告和價值鏈。」
其中一大變化就是一項稱為RSS的技術。RSS是自早期計算機高手們認識到CGI(公共網關介面)可用來創建以資料庫為基礎的網站以來,在互聯網根本結構方面最重要的進步。RSS使人們不僅僅鏈接到一個網頁,而且可以訂閱這個網頁,從而每當該頁面產生了變化時都會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將之稱為「增量的互聯網」(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則稱之為「鮮活的互聯網」(live web)。
當然,現在所謂「動態網站」(即具有動態產生的內容的、由資料庫驅動的網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靜態網站。而動態網站的活力不僅在於網頁,而且在鏈接方面。一個指向網路博客的鏈接實際上是指向一個不斷更新的網頁,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鏈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個RSS是比書簽或者指向一個單獨網頁的鏈接要強大得多。
RSS同時也意味著網頁瀏覽器不再只是限於瀏覽網頁的工具。盡管諸如Bloglines之類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於網路的,但其他的則是桌面程序,此外還有一些則可以用在便攜設備上來接受定期更新的內容。
RSS現在不僅用於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還可以用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數據更新,包括股票報價、天氣情況、以及圖片。這類應用實際上是對RSS本源的一種回歸:RSS誕生於1997年,是如下兩種技術的匯合:一種是戴夫·溫納(Dave Winer)的「真正簡單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術,用於通知博客的更新情況;另一種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豐富站點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術,該技術允許用戶用定期更新的數據流來定製Netscape主頁。後來Netscape公司失去了興趣,這種技術便由溫納的一個博客先驅公司Userland承接下來。不過,在現在的應用程序實現中,我可以看出兩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區別於同普通網頁的一部分原因。湯姆·科特斯(Tom Coates)這樣評論固定鏈接的重要性:
「現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卻有效地將博客從一個易於發布(ease-of-publishing)的現象,進一步轉變為互相交叉的社區的一種對話式的參與。這是首次使得對其他人的網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態和談論變得如此地容易。討論出現了,聊天也出現。同時,其結果是出現了友誼或者友誼更加堅定了。固定鏈接是第一次也是最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間搭建橋梁的嘗試。」
在許多方面,RSS同固定鏈接的結合,為HTPP(互聯網協議)增添了NNTP(新聞組的網路新聞協議)的許多特性。所謂「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同互聯網早期的、以對話方式來灌水的新聞組和公告牌相比來說,新型的對等(peer-to-peer)意義上的等價現象。人們不僅可以相互訂閱網站並方便地鏈接到一個頁面上的特定評論,而且通過一種稱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機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鏈接到了他們的頁面,並且可以用相互鏈接或者添加評論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有趣的是,這種雙向鏈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之類的早期超文本系統的目標。超文本純粹論者已然將引用通告頌揚為向雙向鏈接邁進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個真正的雙向鏈接,確切地講是一種(潛在地)實現了雙向鏈接效果的對稱式單向鏈接。其間的區別看起來可能很細微,但實際上卻是巨大的。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樣的社交網路系統(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確認以便建立某種連接,從而缺少像互聯網架構本身那樣的可伸縮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務Flickr網站的創始人之一卡特里納·費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僅在碰巧時才禮尚往來。(Flickr因此允許用戶設置觀察列表,即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RSS來訂閱其他所有用戶的照片流。注意的對象將會被通知,但並不一定要認可這種連接。)
如果Web 2.0的一個本質是利用集體智慧,來將互聯網調試為一種所謂的全球的大腦,那麼博客圈就是前腦中喋喋不休的囈語,那種我們整個頭腦中都能聽到的聲音。這可能並不反映出大腦的往往是無意識的深層結構,但卻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的等價物。作為一種有意識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經開始具有強有力的影響。
首先,因為搜索引擎使用鏈接結構來輔助預測有用的頁面,作為最多產和最及時的鏈接者,博客們在修整搜索引擎結果方面充當著一種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為博客社區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關注其他博客的博客們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此外,評論家們所批判的「迴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種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種放大器,那麼撰寫博客將會變得無趣。但是像維基網路全書一樣,博客將集體智慧用作一種過濾器。被詹姆士·蘇瑞奧維奇(James Suriowecki)稱為「大眾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規律起了作用,並且就像PageRank技術所產生的結果勝過分析任何單一文檔一樣,博客圈的集體關注會篩選出有價值的東西。
雖然主流媒體可能將個別的博客視為競爭者,但真正使其緊張的將是同作為一個整體的博客圈的競爭。這不僅是網站之間的競爭,而且是一種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爾默(Dan Gillmor)的所謂「個人媒體」(We,the media)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是所謂「原本的聽眾」,而不是密實里的少數幾個人,來決定著什麼是重要的。
3.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互聯網應用程序都由一個專門的資料庫驅動:Google的網路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路爬蟲),Amazon的產品資料庫,eBay的產品資料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資料庫,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對話中談到的,「SQL是新的HTML」。資料庫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使得我們有時候稱這些程序為「訊件」(infoware)而不僅僅是軟體。
該事實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誰擁有數據?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已經見到了這樣一些案例,其中對資料庫的掌控導致了對市場的支配和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初由美國政府的法令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公司(後被Verisign公司收購)的對域名注冊的壟斷,曾經是互聯網上的第一個搖錢樹。雖然我們在爭論通過控制軟體的API來形成商業優勢在互聯網時代會變得困難得多,但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控制則不同,特別是當要創建這些數據資源非常昂貴,或者經由網路效應容易增加回報的時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網站提供的每張地圖下面的版權聲明,你會發現這樣一行字「地圖版權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衛星圖像服務,則會看到「圖像版權Digital Globe」的字樣。這些公司對其資料庫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資7.5億美元用於創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線資料庫。Digital Globe則投資5億美元來啟動其自有衛星,來對政府提供的圖像進行改進。)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詳的Intel Inside標識的事:例如帶有導航系統的汽車就帶有「NavTeq Onboard」的印記。數據是許多此類程序事實上的Intel In
㈩ web 2.0到底是什麼
是互聯網的讀者,你也應該是互聯網的作者;
你不該只是在互聯網上沖浪,你本身就是波浪製造者。Web 2.0 之於Web 1.0 ,如同分布式計算之於集中式計算,網格之於大型主機。
WEB2.0概念詮釋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應用:
1、 Blog(from wiki)
歷史:
Blog一詞本起源於 weblog,意思是網上日誌。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編輯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將一些類似blog的網站收集起來,寄給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隨後將名單發布在CamWorld網站上,許多人亦陸續將blog的URL給Cameron,慢慢的,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儼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個weblog 目錄,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縮略詞「blog」,成為今天常用的術語。但是,blog 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6月,當時Pitas開始提供免費的weblog服務,緊接著8月,Pyra lab推出了現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說明,以及能通過FTP直接將blog發表在個人網站上的功能,這帶給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經有了很多Blog託管服務商(BSP),業內人士對其盈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Blog的特點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響/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鑒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creator),也是其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採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術,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須符合由W3C發布的XML 1.0規范。對讀者來說,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對Blog作者來說,RSS可以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於被計算機程序理解並摘要。
對知識管理和創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態和途徑。對漢語為母語的人而言,blog寫作既接續了漢語筆記文學的優秀傳統,更充分鼓勵了個人表達。從交往形態考察,網志空間(blogosphere)設定了積極的讀者、作者、編者互動轉換關系,「言者互重,閱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麼是Tag?
Tag(標簽)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誌分類方式,您可以為每篇日誌添加一個或多個Tag(標簽),然後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誌,並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和溝通。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與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發送到全球Blog空間,和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分享。
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誌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可以讓您看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一個關聯度更大的Blog空間,一個熱點實時播報的新聞台。Tag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網路新體驗……
當然,您也可以簡單地把一個Tag(標簽)理解為一個日誌分類,但是Tag和分類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分類是您在寫日誌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寫完日誌之後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時為一篇日誌貼上好幾個Tag(標簽),方便自己隨時查找,而原先一篇日誌只能有一個分類;
再次,當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Tag之後,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經常寫的是哪些話題;
最後,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樣的Tag(標簽),進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您寫了一篇到西湖旅遊的日誌,原來您都是把這一類的日誌放到自己的「驢行天下」分類下,但是有了Tag之後,您可以給這篇日誌同時加上「旅遊」、「杭州」、「西湖」、「驢行天下」等幾個Tag,當瀏覽者點擊其中任何一個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這篇日誌。同時您自己也可以通過點擊這幾個Tag,看看究竟有誰最近也去了杭州旅遊,或許你們還可以交流一下旅遊心得,成為下一次出遊的夥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個解釋的其中一個: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單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豐富站點摘要)
但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是指同一種Syndication的技術。
目前RSS規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風格不同,制定標準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脈相承。1.0版更靠攏XML標准。
RSS目前廣泛用於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世界多數知名新聞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里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系統-WikiWikiWeb,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Wiki的歷史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本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都還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新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是同內容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
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復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鏈接,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開放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組織,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理論和技術:
1、 六度關系理論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米格蘭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這個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成為人際關繫世界中無可否認而又令人震驚的特徵,許多社會學上的深入研究也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一特徵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教授領導的EMAIL試驗也再次證明了這一人際關繫世界中驚人的規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六十億人怎麼可能真的構成如此緊密的相互關聯呢?是互聯網使一切成為現實。
2、 Xml
XML即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是指計算機所能理解的信息符號,通過此種標記,計算機之間可以處理包含各種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義這些標記,既可以選擇國際通用的標記語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這樣由相關人士自由決定的標記語言,這就是語言的可擴展性。XML是從SGML中簡化修改出來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並不是一種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已經在各自領域大行其道技術的強強結合。Ajax混合了:
* 基於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與交互
* 通過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處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術
直觀一點的說Ajax能夠實現不刷新瀏覽器窗口(當然更不用安裝額外的插件)而滿足用戶的操作,現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網站,很多是用這項技術實現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統雖然沒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經暗合容Ajax,實現了不刷新網頁提供動態內給用戶。
現有的產品:
Wiki網路、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優友 、 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cyworld
現在說說web2.0的具體應用。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 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應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序,應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發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 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互聯網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麼幸運,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 CSS 和語義相關的 XHTML 標記
* AJAX 技術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簡潔而有意義的 URLs
* 支持發布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網路)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
(更新:參看商業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個大筐,裝了好多東西)
從Web應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 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 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 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 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 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這是表。
里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質,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編程,可以執行的Web應用。野心家們設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 OS。
Web 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鏈接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場所。
Web 2.0 Conference網站的橫幅引用Jeff Bezos的話說「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介面,網站成了軟體構件。
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 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應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介面衍生出的各種應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交互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交互。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簽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
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編程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
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 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編程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應用和桌面應用之間的無縫連接趨勢的出現?類似這里說的「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
......
自己不是專業開發人員,對Web OS的學習就點到為止,下次換個方向,否則我非頭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說Web 2.0其實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歸。
Live21那裡提到「關於概念的炒做應該不是一次兩次的問題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還真見到過,今天在一篇報道中看到作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過,我真想說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間內能查閱到的學習、探討Web 2.0的資料都不是炒作,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沒有任何商業背景(注意,新聞報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聯網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中文網志圈談論的Web 2.0內容摘要:
-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一個是, web應用的數據格式開始逐漸出現了交換「標准」...這些標准...更加容易被機器自動化處理...能幫助人更好地過濾和定製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務將以web service的形式來提供,...這使得web 服務可以被互相集成, 從而誕生更多新的服務...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過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現在的越來越多的應用更加關注人,也就是所謂「社會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進正在被越來越重視...」[老冒:朝web 2.0潑點冷水]
- 「RSS逐漸成為在線內容提供服務的標准發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內容的興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務。同時提出了值得密切關注的一些發展中領域,其中包括搜索技術,個性化,User-Generated內容(包括 blog,評論,圖像和聲音),音樂,短視頻和Accessibility(易訪問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關於Digital World的發展報告的摘取]
- 「我們談論的Web2.0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讀寫的網路,這種可讀寫的網路表現於用戶是一種雙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說網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由傳統的「Push」模式演變成雙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對於Web服務的開發者來說,Web2.0帶來的理念是服務的親和力,可操作性,用戶體驗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體驗可讀寫的Web服務]
- 「web 2.0是一種可以被分發的信息概述,web文檔被格式化成了web數據。我們不會再看到不同舊地信息,現在我們所注意到是一種聚合、再混合內容的工具。」[songzhen:也說Web 2.0的翻譯]
- 「從這些應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於傳統的HTML,同樣的功能實現將變得非常復雜和不穩定,數據的再生產和交換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這個標准最終要的貢獻就是使得互聯網的大部分網站變得可編程:類似的例子還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機制,這些機制都是依賴XML/RPC實現的。當初為Lucene設計一個RSS/XML的介面也是為了這個初衷,它使得全文檢索服務可以輕松的嵌入到各種應用中,通過關鍵詞將各種內容之間實現更豐富的關聯(Well Referenced)。」[車東:RSS,簡單協議使得互聯網可編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來說,更好的聚合應該基於個人知識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很顯然應該成為新一代或者說web2.0架構的核心之一。還有,你會重新發現,恰好是分散帶動了聚合,聚合促進了分散,通過聚合的思維,互聯網的網路狀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密集,web2.0就變得越來越有趣味,它將web1.0時代的碩大節點即門戶網站不斷消解,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自然網路圖譜。」[Horse:rss,聚合的無數可能]
- 「新的web2.0網站都依賴於用戶參與、用戶主導、用戶建設」。[Horse:Web 2.0這個詞]
- Keso:Web 1.0與Web 2.0的區別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門戶,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但這里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門戶是只讀的,它帶有某種鎖定的性質。你可以離開門戶,但你無法帶走門戶的內容。Bloglines則完全不同,你覺得它好用,就會繼續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歡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導出你的OPML,到另一個 RSS訂閱網站,或者乾脆用客戶端軟體瀏覽同樣的內容。所以,像Bloglines這樣的網站,是可寫的,你可以導入,也可以導出。就像你對信息擁有選擇權,對服務提供商也同樣擁有選擇權,沒有人可以鎖定你,主動權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說信息選擇權]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務,通過開放API獲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並藉助外部的力量,讓用戶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開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開放API,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創造,大大擴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開放API]
- 「歸納: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應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麼呢。。。」[van_wuchanghua:發現了N.HOOLYWOOD,我還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麼]
- 「我認為Web2.0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性: 個性化的傳播方式. 讀與寫並存的表達方式. 社會化的聯合方式.標准化的創作方式. 便捷化的體驗方式. 高密度的媒體方式.」[飛戈:Web2.0與未來的網路]
- 「用RAILS寫的網站帶有典型的讀寫網路的特徵:RAILS創建的三個架構中的ACTIVE RECORD這個模塊中,如果你讀讀它最重要的基類 ActiveRecord::Base,你會發現有CREAT,EDIT,SAVE,DESTROY這些方法已經天然包含在內了,這讓實現一個資料庫的CRUDS行為變得如此簡單。由於這些類的方法直接和網頁的名稱映射到一起,這使得網頁本身就像一個可以編緝的資料庫的數據項。」[Blogdriver:RUBY ON RAILS,wEB2.0世界新生的創造力]
- 「Greasemonkey一定名列前茅。這個通過User Script就能修改任何網頁輸出效果的插件極大的提高了用戶閱讀的自主性,一推出就引起了轟動,同時也引來了不少爭議。」[Webleon:platypus,完全可寫的互聯網]
-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
Blog:個人媒體崛起
在Web 2.0 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譯作「網志」、「博客」)絕對是個「招牌菜」,它已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
「911 事件」是Blog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階段。人們發現,恐怖事件現場當事人建立的Blog才是最可能給出第一手和最真實信息的人。一個重要的博客類戰爭Blog(WarBlog )因此繁榮起來。「對911 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倖存者的Blog中」一位Blog作者寫道。
在中文世界,讓「博客」一舉成名的人當屬「木子美」,她對個人隱私毫不避諱的曝光,完全顛覆了中國人的倫理傳統。網民們蜂擁而至「木子美」的Blog,「木子美」私生活曝光的同時,Blog也走進大眾傳播領域。
Blog並不是一個充滿技術含量的概念,為了便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