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pache Flink是什麼
Flink其實就是Apache Flink,是一款業內非常火的大數據產品,由Apache軟體基金會開發,核心是用Java和Scala編寫的分布式流數據流引擎。Apache Flink是個旨在提供『一站式』 的分布式開源數據處理框架。
Flink以數據並行和流水線方式執行任意流數據程序,Flink的流水線運行時系統可以執行批處理和流處理程序。
此外,Flink的運行時本身也支持迭代演算法的執行。
雖然,spark和storm的計算框架非常成熟,但是Flink仍然占據了一席之地。
主要在於flink在設計event time處理模型上比較優秀:watermark的計算實時性高,輸出延遲低,而且接受遲到數據沒有spark那麼受限。
另外,Flink提供的window programming模型非常的靈活,不但支持spark、storm沒有的session window,而且只要實現其提供的WindowAssigner、Trigger、Evictor就能創造出符合自身業務邏輯的window,flink可謂功能非常強大。
② Apache Flink和Apache Spark有什麼異同它們的發展前景分別怎樣
Apache Fink是一種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工具,它以大數據量的低數據延遲和高容錯性快速處理大數據。它的定義特徵是它能夠實時處理流數據。
Apache Spark是專為大規模數據處理而設計的快速通用的計算引擎,是一種與 Hadoop 相似的開源集群計算環境。
相同點:
都是apache 軟體基金會(ASF)旗下頂級項目,都是通用數據處理平台。它們可以應用在很多的大數據應用和處理環境。兩者均可在不依賴於其他環境的情況下運行於standalone模式,或是運行在基於hadoop(YARN,HDFS)之上,由於它們均是運行於內存,所以他們表現的都比hadoop要好很多。
二者的不同:
Flink在進行集合的迭代轉換時可以是循環或是迭代計算處理。flink的流式處理的是真正的流處理。流式數據一旦進入就實時進行處理,這就允許流數據靈活地在操作窗口。
Spark 在另一方面是基於彈性分布式數據集(RDD),這(主要的)給於spark基於內存內數據結構的函數式編程。它可以通過固定的內存給於大批量的計算。
③ Apache Flink現在在大數據處理方面能夠和Apache Spark分庭抗禮么
我們是否還需要另外一個新的數據處理引擎?當我第一次聽到flink的時候這是我是非常懷疑的。在大數據領域,現在已經不缺少數據處理框架了,但是沒有一個框架能夠完全滿足不同的處理需求。自從Apache spark出現後,貌似已經成為當今把大部分的問題解決得最好的框架了,所以我對另外一款解決類似問題的框架持有很強烈的懷疑態度。
不過因為好奇,我花費了數個星期在嘗試了解flink。一開始仔細看了flink的幾個例子,感覺和spark非常類似,心理就傾向於認為flink又是一個模仿spark的框架。但是隨著了解的深入,這些API體現了一些flink的新奇的思路,這些思路還是和spark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的。我對這些思路有些著迷了,所以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在這上面。
flink中的很多思路,例如內存管理,dataset API都已經出現在spark中並且已經證明 這些思路是非常靠譜的。所以,深入了解flink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分布式數據處理的未來之路是怎樣的
在後面的文章里,我會把自己作為一個spark開發者對flink的第一感受寫出來。因為我已經在spark上幹了2年多了,但是只在flink上接觸了2到3周,所以必然存在一些bias,所以大家也帶著懷疑和批判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吧。
Apache Flink是什麼
flink是一款新的大數據處理引擎,目標是統一不同來源的數據處理。這個目標看起來和spark和類似。沒錯,flink也在嘗試解決spark在解決的問題。這兩套系統都在嘗試建立一個統一的平台可以運行批量,流式,互動式,圖處理,機器學習等應用。所以,flink和spark的目標差別並不大,他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實現的細節。
後面我會重點從不同的角度對比這兩者。
Apache Spark vs Apache Flink
1.抽象 Abstraction
spark中,對於批處理我們有RDD,對於流式,我們有DStream,不過內部實際還是RDD.所以所有的數據表示本質上還是RDD抽象。
後面我會重點從不同的角度對比這兩者。在flink中,對於批處理有DataSet,對於流式我們有DataStreams。看起來和spark類似,他們的不同點在於:
一)DataSet在運行時是表現為運行計劃(runtime plans)的
在spark中,RDD在運行時是表現為java objects的。通過引入Tungsten,這塊有了些許的改變。但是在flink中是被表現為logical plan(邏輯計劃)的,聽起來很熟悉?沒錯,就是類似於spark中的dataframes。所以在flink中你使用的類Dataframe api是被作為第一優先順序來優化的。但是相對來說在spark RDD中就沒有了這塊的優化了。
flink中的Dataset,對標spark中的Dataframe,在運行前會經過優化。
在spark 1.6,dataset API已經被引入spark了,也許最終會取代RDD 抽象。
二)Dataset和DataStream是獨立的API
在spark中,所有不同的API,例如DStream,Dataframe都是基於RDD抽象的。但是在flink中,Dataset和DataStream是同一個公用的引擎之上兩個獨立的抽象。所以你不能把這兩者的行為合並在一起操作,當然,flink社區目前在朝這個方向努力(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FLINK-2320),但是目前還不能輕易斷言最後的結果。
2.內存管理
一直到1.5版本,spark都是試用java的內存管理來做數據緩存,明顯很容易導致OOM或者gc。所以從1.5開始,spark開始轉向精確的控制內存的使用,這就是tungsten項目了
flink從第一天開始就堅持自己控制內存試用。這個也是啟發了spark走這條路的原因之一。flink除了把數據存在自己管理的內存以外,還直接操作二進制數據。在spark中,從1.5開始,所有的dataframe操作都是直接作用在tungsten的二進制數據上。
3.語言實現
spark是用scala來實現的,它提供了Java,Python和R的編程介面。
flink是java實現的,當然同樣提供了Scala API
所以從語言的角度來看,spark要更豐富一些。因為我已經轉移到scala很久了,所以不太清楚這兩者的java api實現情況。
4.API
spark和flink都在模仿scala的collection API.所以從表面看起來,兩者都很類似。下面是分別用RDD和DataSet API實現的word count
// Spark wordcount
object WordCount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env = new SparkContext("local","wordCount")
val data = List("hi","how are you","hi")
val dataSet = env.parallelize(data)
val words = dataSet.flatMap(value => value.split("\\s+"))
val mappedWords = words.map(value => (value,1))
val sum = mappedWords.receByKey(_+_)
println(sum.collect())
}
}
// Flink wordcount
object WordCount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env = 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val data = List("hi","how are you","hi")
val dataSet = env.fromCollection(data)
val words = dataSet.flatMap(value => value.split("\\s+"))
val mappedWords = words.map(value => (value,1))
val grouped = mappedWords.groupBy(0)
val sum = grouped.sum(1)
println(sum.collect())
}
}
不知道是偶然還是故意的,API都長得很像,這樣很方便開發者從一個引擎切換到另外一個引擎。我感覺以後這種Collection API會成為寫data pipeline的標配。
Steaming
spark把streaming看成是更快的批處理,而flink把批處理看成streaming的special case。這裡面的思路決定了各自的方向,其中兩者的差異點有如下這些:
實時 vs 近實時的角度
flink提供了基於每個事件的流式處理機制,所以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真正的流式計算。它非常像storm的model。
而spark,不是基於事件的粒度,而是用小批量來模擬流式,也就是多個事件的集合。所以spark被認為是近實時的處理系統。
Spark streaming 是更快的批處理,而Flink Batch是有限數據的流式計算。
雖然大部分應用對准實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還是有很多應用需要event level的流式計算。這些應用更願意選擇storm而非spark streaming,現在,flink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流式計算和批處理計算的表示
spark對於批處理和流式計算,都是用的相同的抽象:RDD,這樣很方便這兩種計算合並起來表示。而flink這兩者分為了DataSet和DataStream,相比spark,這個設計算是一個糟糕的設計。
對 windowing 的支持
因為spark的小批量機制,spark對於windowing的支持非常有限。只能基於process time,且只能對batches來做window。
而Flink對window的支持非常到位,且Flink對windowing API的支持是相當給力的,允許基於process time,data time,record 來做windowing。
我不太確定spark是否能引入這些API,不過到目前為止,Flink的windowing支持是要比spark好的。
Steaming這部分flink勝
sql interface
目前spark-sql是spark裡面最活躍的組件之一,Spark提供了類似Hive的sql和Dataframe這種DSL來查詢結構化數據,API很成熟,在流式計算中使用很廣,預計在流式計算中也會發展得很快。
至於flink,到目前為止,Flink Table API只支持類似DataFrame這種DSL,並且還是處於beta狀態,社區有計劃增加SQL 的interface,但是目前還不確定什麼時候才能在框架中用上。
所以這個部分,spark勝出。
Data source Integration
Spark的數據源 API是整個框架中最好的,支持的數據源包括NoSql db,parquet,ORC等,並且支持一些高級的操作,例如predicate push down
Flink目前還依賴map/rece InputFormat來做數據源聚合。
這一場spark勝
Iterative processing
spark對機器學習的支持較好,因為可以在spark中利用內存cache來加速機器學習演算法。
但是大部分機器學習演算法其實是一個有環的數據流,但是在spark中,實際是用無環圖來表示的,一般的分布式處理引擎都是不鼓勵試用有環圖的。
但是flink這里又有點不一樣,flink支持在runtime中的有環數據流,這樣表示機器學習演算法更有效而且更有效率。
這一點flink勝出。
Stream as platform vs Batch as Platform
Spark誕生在Map/Rece的時代,數據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碟中,這樣非常方便做容錯處理。
Flink把純流式數據計算引入大數據時代,無疑給業界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這個idea非常類似akka-streams這種。
成熟度
目前的確有一部分吃螃蟹的用戶已經在生產環境中使用flink了,不過從我的眼光來看,Flink還在發展中,還需要時間來成熟。
結論
目前Spark相比Flink是一個更為成熟的計算框架,但是Flink的很多思路很不錯,Spark社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逐漸在採用Flink中的好的設計思路,所以學習一下Flink能讓你了解一下Streaming這方面的更迷人的思路。
④ 大數據培訓課程都包含哪些內容
大數據培訓課程內容一般都是從基礎知識講起,並且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相匹配、理論與實戰相結合這樣學員在培訓機構學完後找工作才比較容易,一般主要學習Java語言基礎、HTML、CSS、Java、JavaWeb和資料庫、Lnux基礎、Hadoop:生態體系、Spark:生態體系等課程內容。如需大數據培訓推薦選擇【達內教育】。
大數據技術龐大復雜,基礎的技術包含數據的採集、數據預處理、分布式存儲、資料庫、數據倉庫、機器學習、並行計算、可視化等名種技術范疇和不同的技術層面。一般工作包括數據清洗,執行分析和數據可視化。學習Python、資料庫、網路爬蟲、數據分析與處理等。感興趣的話點擊此處,免費學習一下
想了解更多有關大數據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達內教育】。達內與阿里、Adobe、紅帽、ORACLE、微軟、美國計算機行業協會(CompTIA)、網路等國際知名廠商建立了項目合作關系。共同制定行業培訓標准,為達內學員提供高端技術、所學課程受國際廠商認可,讓達內學員更具國際化就業競爭力。達內IT培訓機構,試聽名額限時搶購。
⑤ 如何在java中執行flink
使用下面其中一個命令來創建Flink Java工程
1、使用Maven archetypes:
$ mvn archetype:generate \
-DarchetypeGroupId=org.apache.flink \
-DarchetypeArtifactId=flink-quickstart-java \
-DarchetypeVersion=1.0.0
2、運行quickstart腳本
$ curl https://flink.apache.org/q/quickstart.sh | bash
⑥ 五種大數據處理架構
五種大數據處理架構
大數據是收集、整理、處理大容量數據集,並從中獲得見解所需的非傳統戰略和技術的總稱。雖然處理數據所需的計算能力或存儲容量早已超過一台計算機的上限,但這種計算類型的普遍性、規模,以及價值在最近幾年才經歷了大規模擴展。
本文將介紹大數據系統一個最基本的組件:處理框架。處理框架負責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計算,例如處理從非易失存儲中讀取的數據,或處理剛剛攝入到系統中的數據。數據的計算則是指從大量單一數據點中提取信息和見解的過程。
下文將介紹這些框架:
· 僅批處理框架:
Apache Hadoop
· 僅流處理框架:
Apache Storm
Apache Samza
· 混合框架:
Apache Spark
Apache Flink
大數據處理框架是什麼?
處理框架和處理引擎負責對數據系統中的數據進行計算。雖然「引擎」和「框架」之間的區別沒有什麼權威的定義,但大部分時候可以將前者定義為實際負責處理數據操作的組件,後者則可定義為承擔類似作用的一系列組件。
例如Apache Hadoop可以看作一種以MapRece作為默認處理引擎的處理框架。引擎和框架通常可以相互替換或同時使用。例如另一個框架Apache Spark可以納入Hadoop並取代MapRece。組件之間的這種互操作性是大數據系統靈活性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雖然負責處理生命周期內這一階段數據的系統通常都很復雜,但從廣義層面來看它們的目標是非常一致的:通過對數據執行操作提高理解能力,揭示出數據蘊含的模式,並針對復雜互動獲得見解。
為了簡化這些組件的討論,我們會通過不同處理框架的設計意圖,按照所處理的數據狀態對其進行分類。一些系統可以用批處理方式處理數據,一些系統可以用流方式處理連續不斷流入系統的數據。此外還有一些系統可以同時處理這兩類數據。
在深入介紹不同實現的指標和結論之前,首先需要對不同處理類型的概念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批處理系統
批處理在大數據世界有著悠久的歷史。批處理主要操作大容量靜態數據集,並在計算過程完成後返回結果。
批處理模式中使用的數據集通常符合下列特徵…
· 有界:批處理數據集代表數據的有限集合
· 持久:數據通常始終存儲在某種類型的持久存儲位置中
· 大量:批處理操作通常是處理極為海量數據集的唯一方法
批處理非常適合需要訪問全套記錄才能完成的計算工作。例如在計算總數和平均數時,必須將數據集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處理,而不能將其視作多條記錄的集合。這些操作要求在計算進行過程中數據維持自己的狀態。
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任務通常最適合用批處理操作進行處理。無論直接從持久存儲設備處理數據集,或首先將數據集載入內存,批處理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就充分考慮了數據的量,可提供充足的處理資源。由於批處理在應對大量持久數據方面的表現極為出色,因此經常被用於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
大量數據的處理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因此批處理不適合對處理時間要求較高的場合。
Apache Hadoop
Apache Hadoop是一種專用於批處理的處理框架。Hadoop是首個在開源社區獲得極大關注的大數據框架。基於谷歌有關海量數據處理所發表的多篇論文與經驗的Hadoop重新實現了相關演算法和組件堆棧,讓大規模批處理技術變得更易用。
新版Hadoop包含多個組件,即多個層,通過配合使用可處理批數據:
· HDFS:HDFS是一種分布式文件系統層,可對集群節點間的存儲和復制進行協調。HDFS確保了無法避免的節點故障發生後數據依然可用,可將其用作數據來源,可用於存儲中間態的處理結果,並可存儲計算的最終結果。
· YARN:YARN是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另一個資源管理器)的縮寫,可充當Hadoop堆棧的集群協調組件。該組件負責協調並管理底層資源和調度作業的運行。通過充當集群資源的介面,YARN使得用戶能在Hadoop集群中使用比以往的迭代方式運行更多類型的工作負載。
· MapRece:MapRece是Hadoop的原生批處理引擎。
批處理模式
Hadoop的處理功能來自MapRece引擎。MapRece的處理技術符合使用鍵值對的map、shuffle、rece演算法要求。基本處理過程包括:
· 從HDFS文件系統讀取數據集
· 將數據集拆分成小塊並分配給所有可用節點
· 針對每個節點上的數據子集進行計算(計算的中間態結果會重新寫入HDFS)
· 重新分配中間態結果並按照鍵進行分組
· 通過對每個節點計算的結果進行匯總和組合對每個鍵的值進行「Recing」
· 將計算而來的最終結果重新寫入 HDFS
優勢和局限
由於這種方法嚴重依賴持久存儲,每個任務需要多次執行讀取和寫入操作,因此速度相對較慢。但另一方面由於磁碟空間通常是伺服器上最豐富的資源,這意味著MapRece可以處理非常海量的數據集。同時也意味著相比其他類似技術,Hadoop的MapRece通常可以在廉價硬體上運行,因為該技術並不需要將一切都存儲在內存中。MapRece具備極高的縮放潛力,生產環境中曾經出現過包含數萬個節點的應用。
MapRece的學習曲線較為陡峭,雖然Hadoop生態系統的其他周邊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這一問題的影響,但通過Hadoop集群快速實現某些應用時依然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圍繞Hadoop已經形成了遼闊的生態系統,Hadoop集群本身也經常被用作其他軟體的組成部件。很多其他處理框架和引擎通過與Hadoop集成也可以使用HDFS和YARN資源管理器。
總結
Apache Hadoop及其MapRece處理引擎提供了一套久經考驗的批處理模型,最適合處理對時間要求不高的非常大規模數據集。通過非常低成本的組件即可搭建完整功能的Hadoop集群,使得這一廉價且高效的處理技術可以靈活應用在很多案例中。與其他框架和引擎的兼容與集成能力使得Hadoop可以成為使用不同技術的多種工作負載處理平台的底層基礎。
流處理系統
流處理系統會對隨時進入系統的數據進行計算。相比批處理模式,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流處理方式無需針對整個數據集執行操作,而是對通過系統傳輸的每個數據項執行操作。
· 流處理中的數據集是「無邊界」的,這就產生了幾個重要的影響:
· 完整數據集只能代表截至目前已經進入到系統中的數據總量。
· 工作數據集也許更相關,在特定時間只能代表某個單一數據項。
處理工作是基於事件的,除非明確停止否則沒有「盡頭」。處理結果立刻可用,並會隨著新數據的抵達繼續更新。
流處理系統可以處理幾乎無限量的數據,但同一時間只能處理一條(真正的流處理)或很少量(微批處理,Micro-batch Processing)數據,不同記錄間只維持最少量的狀態。雖然大部分系統提供了用於維持某些狀態的方法,但流處理主要針對副作用更少,更加功能性的處理(Functional processing)進行優化。
功能性操作主要側重於狀態或副作用有限的離散步驟。針對同一個數據執行同一個操作會或略其他因素產生相同的結果,此類處理非常適合流處理,因為不同項的狀態通常是某些困難、限制,以及某些情況下不需要的結果的結合體。因此雖然某些類型的狀態管理通常是可行的,但這些框架通常在不具備狀態管理機制時更簡單也更高效。
此類處理非常適合某些類型的工作負載。有近實時處理需求的任務很適合使用流處理模式。分析、伺服器或應用程序錯誤日誌,以及其他基於時間的衡量指標是最適合的類型,因為對這些領域的數據變化做出響應對於業務職能來說是極為關鍵的。流處理很適合用來處理必須對變動或峰值做出響應,並且關注一段時間內變化趨勢的數據。
Apache Storm
Apache Storm是一種側重於極低延遲的流處理框架,也許是要求近實時處理的工作負載的最佳選擇。該技術可處理非常大量的數據,通過比其他解決方案更低的延遲提供結果。
流處理模式
Storm的流處理可對框架中名為Topology(拓撲)的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無環圖)進行編排。這些拓撲描述了當數據片段進入系統後,需要對每個傳入的片段執行的不同轉換或步驟。
拓撲包含:
· Stream:普通的數據流,這是一種會持續抵達系統的無邊界數據。
· Spout:位於拓撲邊緣的數據流來源,例如可以是API或查詢等,從這里可以產生待處理的數據。
· Bolt:Bolt代表需要消耗流數據,對其應用操作,並將結果以流的形式進行輸出的處理步驟。Bolt需要與每個Spout建立連接,隨後相互連接以組成所有必要的處理。在拓撲的尾部,可以使用最終的Bolt輸出作為相互連接的其他系統的輸入。
Storm背後的想法是使用上述組件定義大量小型的離散操作,隨後將多個組件組成所需拓撲。默認情況下Storm提供了「至少一次」的處理保證,這意味著可以確保每條消息至少可以被處理一次,但某些情況下如果遇到失敗可能會處理多次。Storm無法確保可以按照特定順序處理消息。
為了實現嚴格的一次處理,即有狀態處理,可以使用一種名為Trident的抽象。嚴格來說不使用Trident的Storm通常可稱之為Core Storm。Trident會對Storm的處理能力產生極大影響,會增加延遲,為處理提供狀態,使用微批模式代替逐項處理的純粹流處理模式。
為避免這些問題,通常建議Storm用戶盡可能使用Core Storm。然而也要注意,Trident對內容嚴格的一次處理保證在某些情況下也比較有用,例如系統無法智能地處理重復消息時。如果需要在項之間維持狀態,例如想要計算一個小時內有多少用戶點擊了某個鏈接,此時Trident將是你唯一的選擇。盡管不能充分發揮框架與生俱來的優勢,但Trident提高了Storm的靈活性。
Trident拓撲包含:
· 流批(Stream batch):這是指流數據的微批,可通過分塊提供批處理語義。
· 操作(Operation):是指可以對數據執行的批處理過程。
優勢和局限
目前來說Storm可能是近實時處理領域的最佳解決方案。該技術可以用極低延遲處理數據,可用於希望獲得最低延遲的工作負載。如果處理速度直接影響用戶體驗,例如需要將處理結果直接提供給訪客打開的網站頁面,此時Storm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Storm與Trident配合使得用戶可以用微批代替純粹的流處理。雖然藉此用戶可以獲得更大靈活性打造更符合要求的工具,但同時這種做法會削弱該技術相比其他解決方案最大的優勢。話雖如此,但多一種流處理方式總是好的。
Core Storm無法保證消息的處理順序。Core Storm為消息提供了「至少一次」的處理保證,這意味著可以保證每條消息都能被處理,但也可能發生重復。Trident提供了嚴格的一次處理保證,可以在不同批之間提供順序處理,但無法在一個批內部實現順序處理。
在互操作性方面,Storm可與Hadoop的YARN資源管理器進行集成,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融入現有Hadoop部署。除了支持大部分處理框架,Storm還可支持多種語言,為用戶的拓撲定義提供了更多選擇。
總結
對於延遲需求很高的純粹的流處理工作負載,Storm可能是最適合的技術。該技術可以保證每條消息都被處理,可配合多種編程語言使用。由於Storm無法進行批處理,如果需要這些能力可能還需要使用其他軟體。如果對嚴格的一次處理保證有比較高的要求,此時可考慮使用Trident。不過這種情況下其他流處理框架也許更適合。
Apache Samza
Apache Samza是一種與Apache Kafka消息系統緊密綁定的流處理框架。雖然Kafka可用於很多流處理系統,但按照設計,Samza可以更好地發揮Kafka獨特的架構優勢和保障。該技術可通過Kafka提供容錯、緩沖,以及狀態存儲。
Samza可使用YARN作為資源管理器。這意味著默認情況下需要具備Hadoop集群(至少具備HDFS和YARN),但同時也意味著Samza可以直接使用YARN豐富的內建功能。
流處理模式
Samza依賴Kafka的語義定義流的處理方式。Kafka在處理數據時涉及下列概念:
· Topic(話題):進入Kafka系統的每個數據流可稱之為一個話題。話題基本上是一種可供消耗方訂閱的,由相關信息組成的數據流。
· Partition(分區):為了將一個話題分散至多個節點,Kafka會將傳入的消息劃分為多個分區。分區的劃分將基於鍵(Key)進行,這樣可以保證包含同一個鍵的每條消息可以劃分至同一個分區。分區的順序可獲得保證。
· Broker(代理):組成Kafka集群的每個節點也叫做代理。
· Procer(生成方):任何向Kafka話題寫入數據的組件可以叫做生成方。生成方可提供將話題劃分為分區所需的鍵。
· Consumer(消耗方):任何從Kafka讀取話題的組件可叫做消耗方。消耗方需要負責維持有關自己分支的信息,這樣即可在失敗後知道哪些記錄已經被處理過了。
由於Kafka相當於永恆不變的日誌,Samza也需要處理永恆不變的數據流。這意味著任何轉換創建的新數據流都可被其他組件所使用,而不會對最初的數據流產生影響。
優勢和局限
乍看之下,Samza對Kafka類查詢系統的依賴似乎是一種限制,然而這也可以為系統提供一些獨特的保證和功能,這些內容也是其他流處理系統不具備的。
例如Kafka已經提供了可以通過低延遲方式訪問的數據存儲副本,此外還可以為每個數據分區提供非常易用且低成本的多訂閱者模型。所有輸出內容,包括中間態的結果都可寫入到Kafka,並可被下游步驟獨立使用。
這種對Kafka的緊密依賴在很多方面類似於MapRece引擎對HDFS的依賴。雖然在批處理的每個計算之間對HDFS的依賴導致了一些嚴重的性能問題,但也避免了流處理遇到的很多其他問題。
Samza與Kafka之間緊密的關系使得處理步驟本身可以非常鬆散地耦合在一起。無需事先協調,即可在輸出的任何步驟中增加任意數量的訂閱者,對於有多個團隊需要訪問類似數據的組織,這一特性非常有用。多個團隊可以全部訂閱進入系統的數據話題,或任意訂閱其他團隊對數據進行過某些處理後創建的話題。這一切並不會對資料庫等負載密集型基礎架構造成額外的壓力。
直接寫入Kafka還可避免回壓(Backpressure)問題。回壓是指當負載峰值導致數據流入速度超過組件實時處理能力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處理工作停頓並可能丟失數據。按照設計,Kafka可以將數據保存很長時間,這意味著組件可以在方便的時候繼續進行處理,並可直接重啟動而無需擔心造成任何後果。
Samza可以使用以本地鍵值存儲方式實現的容錯檢查點系統存儲數據。這樣Samza即可獲得「至少一次」的交付保障,但面對由於數據可能多次交付造成的失敗,該技術無法對匯總後狀態(例如計數)提供精確恢復。
Samza提供的高級抽象使其在很多方面比Storm等系統提供的基元(Primitive)更易於配合使用。目前Samza只支持JVM語言,這意味著它在語言支持方面不如Storm靈活。
總結
對於已經具備或易於實現Hadoop和Kafka的環境,Apache Samza是流處理工作負載一個很好的選擇。Samza本身很適合有多個團隊需要使用(但相互之間並不一定緊密協調)不同處理階段的多個數據流的組織。Samza可大幅簡化很多流處理工作,可實現低延遲的性能。如果部署需求與當前系統不兼容,也許並不適合使用,但如果需要極低延遲的處理,或對嚴格的一次處理語義有較高需求,此時依然適合考慮。
混合處理系統:批處理和流處理
一些處理框架可同時處理批處理和流處理工作負載。這些框架可以用相同或相關的組件和API處理兩種類型的數據,藉此讓不同的處理需求得以簡化。
如你所見,這一特性主要是由Spark和Flink實現的,下文將介紹這兩種框架。實現這樣的功能重點在於兩種不同處理模式如何進行統一,以及要對固定和不固定數據集之間的關系進行何種假設。
雖然側重於某一種處理類型的項目會更好地滿足具體用例的要求,但混合框架意在提供一種數據處理的通用解決方案。這種框架不僅可以提供處理數據所需的方法,而且提供了自己的集成項、庫、工具,可勝任圖形分析、機器學習、互動式查詢等多種任務。
Apache Spark
Apache Spark是一種包含流處理能力的下一代批處理框架。與Hadoop的MapRece引擎基於各種相同原則開發而來的Spark主要側重於通過完善的內存計算和處理優化機制加快批處理工作負載的運行速度。
Spark可作為獨立集群部署(需要相應存儲層的配合),或可與Hadoop集成並取代MapRece引擎。
批處理模式
與MapRece不同,Spark的數據處理工作全部在內存中進行,只在一開始將數據讀入內存,以及將最終結果持久存儲時需要與存儲層交互。所有中間態的處理結果均存儲在內存中。
雖然內存中處理方式可大幅改善性能,Spark在處理與磁碟有關的任務時速度也有很大提升,因為通過提前對整個任務集進行分析可以實現更完善的整體式優化。為此Spark可創建代表所需執行的全部操作,需要操作的數據,以及操作和數據之間關系的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無環圖),即DAG,藉此處理器可以對任務進行更智能的協調。
為了實現內存中批計算,Spark會使用一種名為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彈性分布式數據集),即RDD的模型來處理數據。這是一種代表數據集,只位於內存中,永恆不變的結構。針對RDD執行的操作可生成新的RDD。每個RDD可通過世系(Lineage)回溯至父級RDD,並最終回溯至磁碟上的數據。Spark可通過RDD在無需將每個操作的結果寫回磁碟的前提下實現容錯。
流處理模式
流處理能力是由Spark Streaming實現的。Spark本身在設計上主要面向批處理工作負載,為了彌補引擎設計和流處理工作負載特徵方面的差異,Spark實現了一種叫做微批(Micro-batch)*的概念。在具體策略方面該技術可以將數據流視作一系列非常小的「批」,藉此即可通過批處理引擎的原生語義進行處理。
Spark Streaming會以亞秒級增量對流進行緩沖,隨後這些緩沖會作為小規模的固定數據集進行批處理。這種方式的實際效果非常好,但相比真正的流處理框架在性能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優勢和局限
使用Spark而非Hadoop MapRece的主要原因是速度。在內存計算策略和先進的DAG調度等機制的幫助下,Spark可以用更快速度處理相同的數據集。
Spark的另一個重要優勢在於多樣性。該產品可作為獨立集群部署,或與現有Hadoop集群集成。該產品可運行批處理和流處理,運行一個集群即可處理不同類型的任務。
除了引擎自身的能力外,圍繞Spark還建立了包含各種庫的生態系統,可為機器學習、互動式查詢等任務提供更好的支持。相比MapRece,Spark任務更是「眾所周知」地易於編寫,因此可大幅提高生產力。
為流處理系統採用批處理的方法,需要對進入系統的數據進行緩沖。緩沖機制使得該技術可以處理非常大量的傳入數據,提高整體吞吐率,但等待緩沖區清空也會導致延遲增高。這意味著Spark Streaming可能不適合處理對延遲有較高要求的工作負載。
由於內存通常比磁碟空間更貴,因此相比基於磁碟的系統,Spark成本更高。然而處理速度的提升意味著可以更快速完成任務,在需要按照小時數為資源付費的環境中,這一特性通常可以抵消增加的成本。
Spark內存計算這一設計的另一個後果是,如果部署在共享的集群中可能會遇到資源不足的問題。相比HadoopMapRece,Spark的資源消耗更大,可能會對需要在同一時間使用集群的其他任務產生影響。從本質來看,Spark更不適合與Hadoop堆棧的其他組件共存一處。
總結
Spark是多樣化工作負載處理任務的最佳選擇。Spark批處理能力以更高內存佔用為代價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速度優勢。對於重視吞吐率而非延遲的工作負載,則比較適合使用Spark Streaming作為流處理解決方案。
Apache Flink
Apache Flink是一種可以處理批處理任務的流處理框架。該技術可將批處理數據視作具備有限邊界的數據流,藉此將批處理任務作為流處理的子集加以處理。為所有處理任務採取流處理為先的方法會產生一系列有趣的副作用。
這種流處理為先的方法也叫做Kappa架構,與之相對的是更加被廣為人知的Lambda架構(該架構中使用批處理作為主要處理方法,使用流作為補充並提供早期未經提煉的結果)。Kappa架構中會對一切進行流處理,藉此對模型進行簡化,而這一切是在最近流處理引擎逐漸成熟後才可行的。
流處理模型
Flink的流處理模型在處理傳入數據時會將每一項視作真正的數據流。Flink提供的DataStream API可用於處理無盡的數據流。Flink可配合使用的基本組件包括:
· Stream(流)是指在系統中流轉的,永恆不變的無邊界數據集
· Operator(操作方)是指針對數據流執行操作以產生其他數據流的功能
· Source(源)是指數據流進入系統的入口點
· Sink(槽)是指數據流離開Flink系統後進入到的位置,槽可以是資料庫或到其他系統的連接器
為了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問題後能夠恢復,流處理任務會在預定時間點創建快照。為了實現狀態存儲,Flink可配合多種狀態後端系統使用,具體取決於所需實現的復雜度和持久性級別。
此外Flink的流處理能力還可以理解「事件時間」這一概念,這是指事件實際發生的時間,此外該功能還可以處理會話。這意味著可以通過某種有趣的方式確保執行順序和分組。
批處理模型
Flink的批處理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對流處理模型的擴展。此時模型不再從持續流中讀取數據,而是從持久存儲中以流的形式讀取有邊界的數據集。Flink會對這些處理模型使用完全相同的運行時。
Flink可以對批處理工作負載實現一定的優化。例如由於批處理操作可通過持久存儲加以支持,Flink可以不對批處理工作負載創建快照。數據依然可以恢復,但常規處理操作可以執行得更快。
另一個優化是對批處理任務進行分解,這樣即可在需要的時候調用不同階段和組件。藉此Flink可以與集群的其他用戶更好地共存。對任務提前進行分析使得Flink可以查看需要執行的所有操作、數據集的大小,以及下游需要執行的操作步驟,藉此實現進一步的優化。
優勢和局限
Flink目前是處理框架領域一個獨特的技術。雖然Spark也可以執行批處理和流處理,但Spark的流處理採取的微批架構使其無法適用於很多用例。Flink流處理為先的方法可提供低延遲,高吞吐率,近乎逐項處理的能力。
Flink的很多組件是自行管理的。雖然這種做法較為罕見,但出於性能方面的原因,該技術可自行管理內存,無需依賴原生的Java垃圾回收機制。與Spark不同,待處理數據的特徵發生變化後Flink無需手工優化和調整,並且該技術也可以自行處理數據分區和自動緩存等操作。
Flink會通過多種方式對工作進行分許進而優化任務。這種分析在部分程度上類似於SQL查詢規劃器對關系型資料庫所做的優化,可針對特定任務確定最高效的實現方法。該技術還支持多階段並行執行,同時可將受阻任務的數據集合在一起。對於迭代式任務,出於性能方面的考慮,Flink會嘗試在存儲數據的節點上執行相應的計算任務。此外還可進行「增量迭代」,或僅對數據中有改動的部分進行迭代。
在用戶工具方面,Flink提供了基於Web的調度視圖,藉此可輕松管理任務並查看系統狀態。用戶也可以查看已提交任務的優化方案,藉此了解任務最終是如何在集群中實現的。對於分析類任務,Flink提供了類似SQL的查詢,圖形化處理,以及機器學習庫,此外還支持內存計算。
Flink能很好地與其他組件配合使用。如果配合Hadoop 堆棧使用,該技術可以很好地融入整個環境,在任何時候都只佔用必要的資源。該技術可輕松地與YARN、HDFS和Kafka 集成。在兼容包的幫助下,Flink還可以運行為其他處理框架,例如Hadoop和Storm編寫的任務。
目前Flink最大的局限之一在於這依然是一個非常「年幼」的項目。現實環境中該項目的大規模部署尚不如其他處理框架那麼常見,對於Flink在縮放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也沒有較為深入的研究。隨著快速開發周期的推進和兼容包等功能的完善,當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嘗試時,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Flink部署
總結
Flink提供了低延遲流處理,同時可支持傳統的批處理任務。Flink也許最適合有極高流處理需求,並有少量批處理任務的組織。該技術可兼容原生Storm和Hadoop程序,可在YARN管理的集群上運行,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評估。快速進展的開發工作使其值得被大家關注。
結論
大數據系統可使用多種處理技術。
對於僅需要批處理的工作負載,如果對時間不敏感,比其他解決方案實現成本更低的Hadoop將會是一個好選擇。
對於僅需要流處理的工作負載,Storm可支持更廣泛的語言並實現極低延遲的處理,但默認配置可能產生重復結果並且無法保證順序。Samza與YARN和Kafka緊密集成可提供更大靈活性,更易用的多團隊使用,以及更簡單的復制和狀態管理。
對於混合型工作負載,Spark可提供高速批處理和微批處理模式的流處理。該技術的支持更完善,具備各種集成庫和工具,可實現靈活的集成。Flink提供了真正的流處理並具備批處理能力,通過深度優化可運行針對其他平台編寫的任務,提供低延遲的處理,但實際應用方面還為時過早。
最適合的解決方案主要取決於待處理數據的狀態,對處理所需時間的需求,以及希望得到的結果。具體是使用全功能解決方案或主要側重於某種項目的解決方案,這個問題需要慎重權衡。隨著逐漸成熟並被廣泛接受,在評估任何新出現的創新型解決方案時都需要考慮類似的問題。
⑦ mflinkstarter已停止運行是什麼意思
mflinkstarter已停止運行,是設置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如下:
1、首先在手機里找到並點擊「設置」。
⑧ flink組件擅長什麼
Flink是一個框架和分布式處理引擎,用於對無限制和有限制的數據進行有狀態的計算。Flink被設計為可在所有常見的集群環境中運行,以內存速度和任何規模執行計算。
Flink擅長處理無邊界和有界的數據集。對事件和狀態的精確控制使Flink的運行時能夠在無限制的流上運行任何類型的應用程序。有界流由專門為固定大小的數據集設計的演算法和數據結構在內部進行處理,從而產生出色的性能。
部署Flink應用程序時,Flink會根據應用程序配置的並行性自動識別所需的資源,並向資源管理器請求它們。如果發生故障,Flink會通過請求新資源來替換發生故障的容器。提交或控制應用程序的所有通信均通過REST調用進行。簡化了Flink在許多環境中的集成。
Flink旨在運行任何規模的有狀態流應用程序。將應用程序並行化可能在集群中分布並同時執行的數千個任務。因此,應用程序幾乎可以利用無限數量的CPU,主內存,磁碟和網路IO。並且,Flink易於維護非常大的應用程序狀態。它的非同步和增量檢查點演算法可確保對處理延遲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保證一次狀態一致性。
⑨ flink retry參數
flinkretry參數是jobmanger.rpc.address:jobmanger的地址。
jobmanger.rpc.port:jobmanger的埠。
jobmanager.heap.mb:jobmanager的堆內存大小,不建議配的太大,1-2G足夠。
⑩ flink32g內存可以處理多少數據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這邊正在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