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無腳本演練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無腳本演練

發布時間: 2022-05-31 07:47:44

1. 如何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提高現場處置能力

一、加強應急專家隊伍建設

要建立由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以及綜合管理等領域專家學者和實踐經驗豐富的行政管理人員組成的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充分發揮專家隊伍的參謀、智囊作用,提高應急決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要讓應急管理專家全程參與突發事件預防和應對的決策咨詢,加大專家工作保障力度,加強突發事件預測預防預警預報,增強突發事件應急的技術支持能力,確保將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強應急專業隊伍建設

要繼續按照「專兼結合、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原則,建設一批關鍵時刻調得動、用得上、頂得住的高素質應急專業救援隊伍,加強防汛抗旱、森林草原消防、氣象與地質災害應急、地震應急、礦山與危險化學品應急、環境應急、道路搶通和運輸保障應急、海上和水上搜救應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處置應急、市政公用事業保障應急、衛生與食品安全應急、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特種設備救援應急、通信與電力保障應急等應急專業救援隊伍建設,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組織應急專業救援隊伍進行業務學習、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三、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

要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把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覆蓋至街道、社區和鄉鎮、村,由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本地區的民兵、預備役人員、警務人員、醫務人員等組建街道、社區和鄉鎮、村級應急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基層應急救援隊伍距離現場近、情況熟、反應快、行動快的優勢,開展先期應急處置,組織群眾自救互救,參與搶險救災、人員轉移安置和維護社會秩序,做好應急專業救援隊伍的保障工作,協助有關方面做好善後處置和物資發放,切實提高基層應急處置能力。

四、加強應急志願隊伍建設

要大力發展應急志願者隊伍,制定應急志願者隊伍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共青團、紅十字會、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的作用,加強應急志願者隊伍的招募選拔、組織管理、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完善應急志願者隊伍的物資裝備、工作經費、人身保險等保障措施,逐步建立政府支持、項目化管理、社會化運作的應急志願者服務機制,切實發揮志願者在應急的宣傳培訓、預防演練、輔助突發事件處置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高應急志願者隊伍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強應急信息隊伍建設

要建立應急信息員管理制度,明確應急信息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和應急信息報送的程序與方式,提高應急信息的傳遞能力,確保信息報送渠道暢通、高效快捷,為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贏得寶貴時間;要在政府工作部門、鄉鎮、社區、企業、學校和醫院等基層單位確定專兼職應急信息員,組織信息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逐步形成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信息快速傳遞網路,確保應急信息報送的質量和時效。

六、加強應急研究隊伍建設

要整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中管理科學、工程科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基礎自然科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充實到應急研究專家學者隊伍,針對應急管理中風險評估、監測監控、預測預警、決策指揮、救援處置、恢復重建等關鍵環節,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及法制,應急管理的技術裝備保障等開展研究,加大應急研究的財政投入,進一步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處置能力。

2. 如何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有效應對各種風險,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既是人民政府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能力的重要任務。我市是一個突發公共事件頻發地區,自然災害特別是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尤為突出,煤礦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突發公共事件給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嚴重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樹立應急管理理念、夯實應急管理基礎、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現階段,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大局穩定。但也勿庸諱言,當前的國際國內公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各種影響國 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加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不受損失,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突發公共事件具有發生突然、起因復雜、蔓延迅速、難以把握、危害嚴重、影響廣泛等特點,發生的概率雖然較小,但一旦發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和高效的應急機制,防止和避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是各級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各級政府一定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

(二)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危機,有利於保持社會秩序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現在,社會利益關系錯綜復雜,自然災害頻繁出現,重大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安全生產隱患較大,資源能源緊缺,環保壓力也在加大。這些都是直接威脅著人民群 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不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破壞社會穩定,有的甚至危及國家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就要求我們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

(三)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政府的職能全面轉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應急管理仍然是政府工作中一個薄弱環節。各級各部門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把加強應急管理工作,作為自身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作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切實增加公共安全意識,全面履 行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採取強有力措施,推進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體制建設,努力提高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

二、要把握重點,全面推進我市應急管理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全國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全面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一要明確目標。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類應急預案的編制、發布工作,構建一個完整、統一的應急預案體系。二要講究方法。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指導協調、溝通交流和審核備案工作,注重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的銜接與配套,形成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另一方面,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要認真比照國家應急預案和上級機關應急預案,框架體系要對接,格式體例要一致;—要借鑒外省(區、市)同類應急預案,吸收他人的經驗;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專家意見和有關部門 (單位)的意見,增加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協調一致性,完善應急預案。三要把握要求。要做好風險分析和應急資源普查、整合工作,要明確回答事前、事發、事中、事後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什麼資源做,要在應急實 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要堅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原則,按垂直管理的要求,從省市到縣區再到鄉鎮和基層單位不能有斷層,部門之間的應急預案要做好銜接,不能出現空檔;要加強應急預案演練,針對演練和應急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

(二)健全完善應急運行機制。一是健全預測預警機制。各縣市區及市直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范圍,建立和 完善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做到 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災害與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告工作。要落實責任制,明確信息報告的責任主體。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單位必須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信息;跨行政區域的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匯總、報告相關信息;所有突發公共事件,各縣市區政府應急辦和市直各部門(單位)應急機構都必須向市應急辦報告。要嚴格執行信息報告時限要求。國務院和省政府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送有明確而嚴格的時限,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依據應急預案和信息報告時限要求,研究制定工作程序,把責任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要拓寬信息報告渠道。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收集和掌握突發公共事件情況,建立開放的信息報告平台,接受公眾舉報和反映問題,並注意從互聯網上獲取有關重要信息, 同時積極探索在企業、社區、農村、學校等基層單位設立信息報告員、構建社會信息網路體系。三是加大應急平台和信息網路建設力度。各級政府要依託全省政府系統辦公業務資源網路和各項業務網路,整合當地公安、防汛、衛生、氣象、人防等專業信息系統資源,形成統一、高效的應急決策指揮網路;要全面推進「110」、「119」、「122」三台合一,並與急救、市政等緊急信息接報平台進行整合,實現「統一接報、 分類分級處置」。四是進一步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要在加強本地區本部門的應急管理,提高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加強部門之間、相鄰縣市區之間、部門與縣市區之間的縱向和橫向的配合協調,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聯動機制, 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一旦有事,能夠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共同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

(三)抓好應急體系規劃編制和應急法制建設。一要圍繞大局。把應急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國家和省市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的指導下,編制本地區和本行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二要突出重點。對預防預警、應急處置、應急保障、恢復重建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安排。三要量力而行。要區別輕重緩急,把建設項目用到最急需、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城鄉建設等有關專 項規劃的編制要與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相銜接,合理布局重點建設項目、統籌規劃應急突發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四要厲行節約。要處理好整合利用現有資源與新建項目的關系,防止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五要明確責任。各級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由各級發改委牽頭編制,有關部門單位和應急辦參加,力爭用半年時間完成編制工作任務。 同時,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應急管理法制化建設,把整個應急機制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行政、依法開展應急管理工作。

(四)廣泛深入地開展應急宣教、培訓和演練工作。一是要加強應急宣教。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開展應急預案的解讀宣傳。要開展公共安全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活動,把應急管理知識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要在主要公共場所設立應急標識、宣傳欄,擺放展板,懸掛標語,張貼海報。要編輯出版應急科普讀物和應急音像製品。要針對我市較常見的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組織編寫公共安全教材。開展公共安全學校教育和全社會廣泛宣傳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應急管理知識、災害知識、防災救災、自救知識活動,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預防為主、應對有力,全社會防災減災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強應急培訓。要聯系本單位實際,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特點,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多元化的培訓課程體系。對各級領導幹部要通過不定期舉行 短訓班或專題研討班的形式進行培訓;要對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應急管理機構負責人和從事應急管理的幹部進行培訓;要對高危行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在職業資格認定考試中增加相關內容;要對青年志願者和各類社會公益機構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培訓。三是要搞好應急演練。各級各部門要精心組織,注重實效,不走過場。演練時,要按照預案全過程組織進行,每個環節都要實施到位,指揮機構、 救援隊伍和社會公眾全方位參與。演練後要有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真正達到落實預案、磨合機制、鍛煉隊伍的目的。

(五)注重抓好應急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一是要加強鄉村和社區的應急管理工作。從我市目前情況來看,有些鄉村和社區開始了應急機制建設,但絕大多數鄉村和社區在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和處置方面,基本上處於不設防狀態,遇到問題臨時處理。特別是農村,醫療、消防、通訊等基礎設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災意識差,自救互救能力弱,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充分考慮群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探索建立農村應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普及應急知識,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構建鄉村應急組織網路,提高基層的應急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強企業的應急 管理工作。各級各部門的應急管理工作機構,要加強對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省直和中央在婁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的企業,要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後有措施。三是要加強重點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大型醫院等重點單位和供水、供電、供氣等重要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體系建設,做好應急管理和安全防範工作。

三、要加強領導,努力提高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應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協調性高、系統性強,加強領導非常關鍵。各級各個部門要把加強應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健全機構、整合力量、落實措施,切實把這項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一)要強化應急管理工作責任。一要強化責任意識。應急管理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各級各部門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善於處理難題、應對復雜局面,要勇於負責,敢於決策,把這項利國安民的大事做好。二要明確和落實責任主體。按照中央要求,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各級政府是本行政區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行政領導機構,有關部門、有關單位是工作機構;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一把手是應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 明確應急管理 領導機構、工作機構、責任領導及其工作職責,認真落實各項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應對措施。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分工協作,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三要完善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要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幹部政績考核內容,建立健全應急管理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制度,凡是對突發公共事件反應不及時、處置不得力的,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二)要構建應急管理體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級應 急管理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立足現實、充實加強、細化職責、重在建設」的方針, 比照國務院和省里的作法, 以政府值班室為基礎,組建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總、綜合協調等職能。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工作的需要,結合實際,組建或明確應急管理辦事機構,職能定位、業務劃分要明確。逐步形成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機構網路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職能協作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要加強平戰結合的應急隊伍建設。一是充分發揮公安、武警、預備役民兵以及解放軍的骨幹作用,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做好與骨幹隊伍的溝通和協調,加強磨合,共同完成好各項應急任務,二是抓好專業隊伍建設,按照一隊多用和一專多能的原則,做好人力資源 的統籌規則,加強隊伍的培養和訓練。 以公安消防、煤礦、安全等骨幹隊伍為主體,逐步整合現有各類專業救援力量,形成統一高效的專業應急救援體系。三是推進礦山、危險化學品、水運、電力和電信等企事業單位應急隊伍建設,按有關標准和規范配備專業及兼職救援人員和應急技術裝備,提高現場先期快速處置能力。四是開展專家信息收集、分類、建檔工作,建立相應資料庫,逐步完善專家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分級分類、覆蓋全面的應急專家資源信息網路,進一步 加強應急專家隊伍建設。五是根據行業特性和區域特點,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的人員招募、培訓和演練,確保他們在應急處置中真正發揮作用。

(三)要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各級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將應急管理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優先領域,同時,健全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相結合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做好應急資源普查工作,要結合實際對各類應急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等情況進行普查。通過普查摸清家底,建立物資儲備資料庫和調用方案。要在摸清現有各類應急裝備「底子」的情況下,採取「聯建」等方式,整合資源,加強應急裝備建設;要切實做好應急處置所必需的重要物資的儲備、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葯品、衣物、飲用水等相關物資的調集和發放機制, 以便及時、有序提供應急基本生活保障。

3. 如何加強應急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有效應對各種風險,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既是人民政府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能力的重要任務。我市是一個突發公共事件頻發地區,自然災害特別是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尤為突出,煤礦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突發公共事件給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嚴重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樹立應急管理理念、夯實應急管理基礎、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現階段,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大局穩定。但也勿庸諱言,當前的國際國內公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各種影響國 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加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不受損失,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突發公共事件具有發生突然、起因復雜、蔓延迅速、難以把握、危害嚴重、影響廣泛等特點,發生的概率雖然較小,但一旦發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和高效的應急機制,防止和避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是各級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各級政府一定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

(二)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危機,有利於保持社會秩序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現在,社會利益關系錯綜復雜,自然災害頻繁出現,重大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安全生產隱患較大,資源能源緊缺,環保壓力也在加大。這些都是直接威脅著人民群 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不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破壞社會穩定,有的甚至危及國家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就要求我們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

(三)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政府的職能全面轉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應急管理仍然是政府工作中一個薄弱環節。各級各部門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把加強應急管理工作,作為自身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作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切實增加公共安全意識,全面履 行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採取強有力措施,推進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體制建設,努力提高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

二、要把握重點,全面推進我市應急管理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全國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全面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一要明確目標。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各類應急預案的編制、發布工作,構建一個完整、統一的應急預案體系。二要講究方法。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指導協調、溝通交流和審核備案工作,注重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的銜接與配套,形成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另一方面,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要認真比照國家應急預案和上級機關應急預案,框架體系要對接,格式體例要一致;—要借鑒外省(區、市)同類應急預案,吸收他人的經驗;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專家意見和有關部門 (單位)的意見,增加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協調一致性,完善應急預案。三要把握要求。要做好風險分析和應急資源普查、整合工作,要明確回答事前、事發、事中、事後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什麼資源做,要在應急實 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要堅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原則,按垂直管理的要求,從省市到縣區再到鄉鎮和基層單位不能有斷層,部門之間的應急預案要做好銜接,不能出現空檔;要加強應急預案演練,針對演練和應急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

(二)健全完善應急運行機制。一是健全預測預警機制。各縣市區及市直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范圍,建立和 完善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做到 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災害與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告工作。要落實責任制,明確信息報告的責任主體。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單位必須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信息;跨行政區域的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匯總、報告相關信息;所有突發公共事件,各縣市區政府應急辦和市直各部門(單位)應急機構都必須向市應急辦報告。要嚴格執行信息報告時限要求。國務院和省政府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送有明確而嚴格的時限,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實際,依據應急預案和信息報告時限要求,研究制定工作程序,把責任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要拓寬信息報告渠道。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收集和掌握突發公共事件情況,建立開放的信息報告平台,接受公眾舉報和反映問題,並注意從互聯網上獲取有關重要信息, 同時積極探索在企業、社區、農村、學校等基層單位設立信息報告員、構建社會信息網路體系。三是加大應急平台和信息網路建設力度。各級政府要依託全省政府系統辦公業務資源網路和各項業務網路,整合當地公安、防汛、衛生、氣象、人防等專業信息系統資源,形成統一、高效的應急決策指揮網路;要全面推進「110」、「119」、「122」三台合一,並與急救、市政等緊急信息接報平台進行整合,實現「統一接報、 分類分級處置」。四是進一步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要在加強本地區本部門的應急管理,提高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加強部門之間、相鄰縣市區之間、部門與縣市區之間的縱向和橫向的配合協調,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聯動機制, 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一旦有事,能夠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共同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

(三)抓好應急體系規劃編制和應急法制建設。一要圍繞大局。把應急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國家和省市應急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的指導下,編制本地區和本行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二要突出重點。對預防預警、應急處置、應急保障、恢復重建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安排。三要量力而行。要區別輕重緩急,把建設項目用到最急需、最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城鄉建設等有關專 項規劃的編制要與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相銜接,合理布局重點建設項目、統籌規劃應急突發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四要厲行節約。要處理好整合利用現有資源與新建項目的關系,防止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五要明確責任。各級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由各級發改委牽頭編制,有關部門單位和應急辦參加,力爭用半年時間完成編制工作任務。 同時,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應急管理法制化建設,把整個應急機制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行政、依法開展應急管理工作。

(四)廣泛深入地開展應急宣教、培訓和演練工作。一是要加強應急宣教。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開展應急預案的解讀宣傳。要開展公共安全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活動,把應急管理知識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要在主要公共場所設立應急標識、宣傳欄,擺放展板,懸掛標語,張貼海報。要編輯出版應急科普讀物和應急音像製品。要針對我市較常見的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組織編寫公共安全教材。開展公共安全學校教育和全社會廣泛宣傳普及公共安全知識、應急管理知識、災害知識、防災救災、自救知識活動,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預防為主、應對有力,全社會防災減災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強應急培訓。要聯系本單位實際,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特點,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多元化的培訓課程體系。對各級領導幹部要通過不定期舉行 短訓班或專題研討班的形式進行培訓;要對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應急管理機構負責人和從事應急管理的幹部進行培訓;要對高危行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在職業資格認定考試中增加相關內容;要對青年志願者和各類社會公益機構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培訓。三是要搞好應急演練。各級各部門要精心組織,注重實效,不走過場。演練時,要按照預案全過程組織進行,每個環節都要實施到位,指揮機構、 救援隊伍和社會公眾全方位參與。演練後要有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真正達到落實預案、磨合機制、鍛煉隊伍的目的。

(五)注重抓好應急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一是要加強鄉村和社區的應急管理工作。從我市目前情況來看,有些鄉村和社區開始了應急機制建設,但絕大多數鄉村和社區在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和處置方面,基本上處於不設防狀態,遇到問題臨時處理。特別是農村,醫療、消防、通訊等基礎設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災意識差,自救互救能力弱,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充分考慮群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探索建立農村應急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普及應急知識,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構建鄉村應急組織網路,提高基層的應急管理能力。二是要加強企業的應急 管理工作。各級各部門的應急管理工作機構,要加強對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省直和中央在婁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的企業,要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後有措施。三是要加強重點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大型醫院等重點單位和供水、供電、供氣等重要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體系建設,做好應急管理和安全防範工作。

三、要加強領導,努力提高全市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應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協調性高、系統性強,加強領導非常關鍵。各級各個部門要把加強應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健全機構、整合力量、落實措施,切實把這項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4.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加強以一案三制為核心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不同的領域對「一案三制」的要求不一樣,給你個學校的案例:
一是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把應急避難的知識納入學校,安全課程體系。師資、教材、課時三落實。每周至少組織一次集中性的應急避難主題教育活動,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校園網開展應急避難知識的宣傳教育,營造重視學校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是認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避難和自救互救演練。學校每月組織一次針對防震、防火災等災害事故的應急演練,重點突出應急指揮、綜合協調、緊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內容,熟悉應急預案的指揮機制,協調處置程序。
三是針對演練活動暴露出的問題,及時整改對預案進行調整、完善,使預案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5. 如何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深化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必須進社區、進廠礦、進學校、進農村;必須做好風險分析工作;必須做好應急資源的普查和整合;必須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必須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能力的科學評價體系;必須加強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

6. 應急體系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建設應急基礎設施和應急避難場所、 排查和治理突發事件風險隱患、 組建培訓專兼職應急隊伍、 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和應急演練、 建立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等方面內容。

(6)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無腳本演練擴展閱讀:

部門應急

部門應急預案是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制定的預案。

1、建設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2、鐵路防洪應急預案

3、鐵路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4、鐵路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5、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6、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7、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9、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

10、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

11、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

12、風暴潮、海嘯、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13、赤潮災害應急預案

14、三峽葛洲壩梯級樞紐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15、中國紅十字總會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16、國防科技工業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7、建設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8、城市供氣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19、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20、城市橋梁重大事故應急預案

21、鐵路交通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22、鐵路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23、鐵路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

24、鐵路網路與信息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5、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26、公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27、互聯網網路安全應急預案

28、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9、農業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0、特種設備特大事故應急預案

31、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

32、礦山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33、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34、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35、陸上石油天然氣儲運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氣作業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37、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事故應急預案

38、國家醫葯儲備應急預案

39、鐵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40、水生動物疫病應急預案

41、進出境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預案

4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民用航空器應急控制預案

43、葯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

44、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應急預案

45、煤電油運綜合協調應急預案

46、國家物資儲備應急預案

47、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48、司法行政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0、公共文化場所和文化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1、海關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市場監管應急預案

53、大型體育賽事及群眾體育活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54、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55、新華社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應急預案

56、外匯管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



7. 如何提高應急管理能力

提高應急管理能力的技巧:
一、著力提高信息捕捉能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具有對突發事件信息及時感知、迅速捕捉的能力和素質;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做到眼疾手快,聞風而動,把握時機,迅速捕捉,不讓突發事件信息從身邊溜走;要收集、傳送、反饋及時、客觀、真實的突發事件信息,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以利黨委、政府領導把握指導處置突發事件的有利時機和工作主動權,盡快化解矛盾。否則,遲報、漏報和瞞報重要突發事件信息,必將影響上級黨委、政府及時了解掌握重要突發事件信息,延誤指導處置重大事件事故的最佳時機。
二、著力提高研判能力。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預警性突發事件信息往往是初始、零亂、無序和彼此孤立的,這就需要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分析研判出預警性突發事件信息真實情況和可能發展的趨勢。因此,提高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分析研判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要熟練掌握各種綜合分析研判方法,這是提高綜合研判能力的基本途徑。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研判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綜合分析研判方法掌握的熟練程度,只有熟練掌握各種分析研判方法,才能確保研判的有效進行。提高研判能力,要在實踐中摸索規律,積累經驗。
三、著力提高思維能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具有把握未知、預見未來的能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為領導提供預警性突發事件信息和輿情,但從為領導當好參謀助手的角度來講,必須「參」到點子上,「謀」到關鍵處。因為領導不僅需要及時掌握當前的動態,更需要了解今後的趨向,從而使決策有更為充分的依據。這就要求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具有超前的思維能力,善於抓住苗頭性的東西,小處入手,大處著眼,見微知著,見因知果,預知和把握未來,盡早向領導提供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使領導掌握決策的主動權,審時度勢,預立於前,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四、著力提高表達能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具有精於准確表述突發事件信息和應急評估分析報告的能力。首先,要客觀反映,准確描述。反映問題要如實,一是一、二是二,不虛美、不隱惡,對事件的來龍去脈要交待清楚,突發事件信息和應對分析研判報告的要素齊全,主要內容不能遺漏,遣詞造句要有分寸。這是保證准確描述的重要一環。其次,要簡潔明快,惜墨如金。簡潔不是簡單,決不能將應該表達的內容省去。簡潔就是要凝練。要提高表達能力必須在語言文字上下功夫,多精推細敲,練好過硬的基本功。要多看多思多寫多練,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勤於動筆;要善於借鑒,研讀範文,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五、著力提高現代化辦公能力。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具有使用現代技術設備進行辦公的能力。突發事件信息價值的重要一面就是時效性,因而突發事件信息的收集、加工、傳遞都必須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就必須藉助於現代化辦公設備和信息系統。必須加強學習,熟練掌握,嫻熟應用,使應急平台在應急管理和突發事件處置中切實發揮作用。
六、著力提高協調能力。協調是工作的手段,協調出積極性,協調出戰鬥力。作為具體執行的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確保突發事件信息渠道的暢通,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加強與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應急管理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溝通、信息交流,縮簡訊息傳遞鏈條,協助領導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共同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
七、著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當前影響公共安全的不利因素增多,應急管理工作基礎比較薄弱,應急管理工作人員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要多參加各類應急管理培訓班,通過培訓增強應急管理意識,熟悉掌握應急預案和相關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要多參加各種應急演練,通過演練熟練掌握應急預案的各項操作規程;要多到基層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將基層鮮活的應急管理經驗及時地總結出來,提高領導決策服務和應急處置能力。特別是基層應急管理人員,要提高突發事件隱患排查監管的能力和第一時間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為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支撐。
總之,應急管理工作人員應在工作實踐中,勤學習、善思考、多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應急管理工作能力。

8. 洋山港舉行客船無腳本實戰化應急演習,這種演練的意義何在

意義非常重大,可以在發生事故的時候能夠進行有效的撤離,降低事故帶來的傷害。

9. 高校實驗室應急體系如何建設

應急預案是什麼?

是供別人參觀學習的「擺設」

是應付上級機關檢查的「擋箭牌」

是鎖在抽屜中的「文件」

是企業編寫的「書籍」

不!!

它是智慧結晶!

它是管理工具!

它是應急指南!

它是操作手冊!

應急體系

一個完整的應急體系應該包括:應急預案、應急人員、應急物資三大部分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讓應急體系不斷專業化、規范化。

應急預案

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應當具備:針對性、完整性、科學性、可讀性、可操作性、相互銜接六項基本要求。

針對性

  1. 針對重大危險源

  2. 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

  3. 針對關鍵的崗位和地點

  4. 針對薄弱環節

  5. 針對重要的工程

科學性

  1. 制定的方案要科學

  2. 決策程序要科學

  3. 處置方法要科學

  4. 實現手段要先進

  5. 要充分發揮專家作用

  6. 要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完整性

  1. 預案要素完整

  2. 應急過程完整

  3. 適用范圍完整

可操作性

  1. 任務可分解落實

  2. 職責要明確

  3. 通訊信息要准確

  4. 程序要明晰

  5. 方法要可行

  6. 涉及外部相關內容要取得認可

可讀性

  1. 易於查詢

  2. 通俗易懂

  3. 層次明晰

  4. 語言簡潔

相互銜接

政府單位應急預案、校級應急預案、院級應急預案、實驗室級應急預案有機銜接

在事故發生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以危化品泄露應急預案為例,預案中應當包涵如下流程:

逃生自救隔離、疏散響應防護、詢情和偵檢現場急救、泄漏處理、安全移交

危險化學品的泄漏,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接觸的人造成不可恢復的永久

性創傷,對於危險化學品的泄漏事故,必須准備完善的安全處置預案。

應急人員

實驗室發生的輕微的事故,可由實驗室安全負責人或實驗人員,根據自我應急能力,在保障自身全的前提下,進行處置。

註:實驗室少量危化品泄露可參照實驗室中配備的MSDS進行處置。

實驗室發生的小事故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時,啟動專項應急預案,可由院級安全負責人協調,組織應急隊伍前往處置。

實驗室重大事故如:火災、爆炸、毒氣泄漏等發生時,因該等級的事故因危險系數高,必須聯動校內校級主管部門、安全保衛、醫務室等部門進行處置,並聯系校外消防、醫院、公安等部門進行綜合處置。

應急物資

應急防護物資的配備,應當根據各項應急預案需要,備好對應防護物資。

註:實驗室中可配備應急箱,每層樓道中可配備相應數量的應急器材櫃

安全培訓

最後,通過專業的安全培訓、講座,應急演練等,不斷地規范應急體系,在事故發生時才能有備無患,有條不紊的對事故進行安全處置!

10. 如何加強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一要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二要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三要強加食品葯品質量監督,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遏制重大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