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參觀紅色紀念館腳本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參觀紅色紀念館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1-20 11:32:02

『壹』 開展一次紅色尋訪主題實踐怎麼寫150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5

『貳』 如何線上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是黨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方式,對提升黨員思想認識、增強黨性觀念、堅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和現實意義。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作為黨組織開展的十分神聖而莊重的重要活動,黨員必須注意以下事項:一要注重儀表,穿著必須莊重大方,一般要統一著裝,以深色西服或中山裝為宜,軍人要穿軍裝,不能花里胡哨。二要秩序井然,自覺排隊,接受現場指揮,按次序進行參觀,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能擾亂現場秩序。三要誠心受教,以虔誠、崇敬的心情用心學習、感悟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不能指手劃腳,甚至不以為然。四要注重實效,結合工作實際,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從而更好的開創未來。

『叄』 留住紅色記憶 尋訪紅色足跡手抄報

追尋紅色足跡

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紅色精神的熏陶中長大的。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對祖國的虔誠,對革命的熱情,對實現共產主義的堅持,譜寫了一曲壯麗的紅色之歌。陪伴我們走過青春期漫長的歲月,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帶領全國人民萬眾齊心抗擊非典,地震等自然災害,把我們國家建成了一個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是一部氣勢恢宏的歷史書,而長征時期、抗日戰爭等時期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則是這部史書最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我們此次選擇以巴中為目的地,開展了一次以「紅色之旅」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進行尋訪老黨員(老紅軍)、探尋革命遺跡等歷史回顧、記錄類活動,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走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結合學習黨史的研究課題開展實地調查研究活動,在尋訪、考察過程中為老黨員(老紅軍)提供各種志願服務,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開展紅色旅遊是弘揚民族精神,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播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紅色旅遊也使革命老區人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革命老區在發展紅色旅遊中,特別重視深挖其獨特的革命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出老區特有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創建了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成立了川陝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24個縣(市)級蘇維埃政權,紅軍由入川時的1.5萬餘人發展到8萬之眾,根據地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川陝蘇區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第二個大區域„„是揚子江南北兩岸和中國南北西部間蘇維埃革命發展的橋梁,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戰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巴中是川陝革命根據地首府,共和國主席李先念,元帥徐向前和王樹聲、洪學智、李德生、陳錫聯、許世友等446名高級將領曾在此戰斗過。當年,40萬巴中人有12萬人參加紅軍,4萬人壯烈犧牲。巴中籍紅軍有29人成為將軍,87人成為省部級領導。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和眾多

的革命遺跡,巴中紅色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紅軍最大陵園——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紅軍石刻標語之王——「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眾多的紅軍遺跡、遺址和紀念館,以及數以萬計的紅軍文物。當地政府積極利用這些寶貴資源,發展了相關的經濟,弘揚紅色文化。特別是近年來紅色旅遊的進一步發展,更為巴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當代大學生,走進革命老區,感受紅色文化,踐行紅色精神,是積極主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自主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表現。

今年暑假,我們選擇了巴中作為此次暑期實踐的基地,旨在重溫那段艱辛的歷史,同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此次活動的主題是進行一次紅色精神的追溯。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對前輩們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們愛國意識,通過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動的開展,讓我們在生動、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到一些在書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揚現代主旋律。走進社會,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我們通過參與革命教育活動,感受我們偉大祖國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這次巴中之行我們將參觀長赤禹王宮、巴山游擊隊紀念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王坪烈士陵園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訪老紅軍等活動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整個活動由7月5日到10日(不含往返所需時間),7月4號我們自成都乘火車到達巴中,不在巴中停留,轉到南江住宿。破舊的火車和炎熱的天氣是我們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同學們互相交流,結束了長達十個小時的悶熱之旅,當晚開了一個內部會議,再次確認接下來的任務,並逐一檢查所需物資,做好補給。 7月5號,我們對當地相關部門做好接洽並進行訪問,了解一些當地的歷史沿革,同時咨詢了老紅軍的住處;然後我們一組人去探望老紅軍,讓他們給我們講講當年的故事,參加了幾次重大戰役的老紅軍在提起當年都顯得精神抖擻,隊員們都提了一些自己關心的問題,還觀看了關於他們的紀錄片,對他們的英勇事跡都佩服不已,並堅定了自己對未來一切困難的勇敢面對之心;另一組人調研了當地學校的中小學學習情況,深入課堂,了解他們的學習,同時咨詢老師,總結不足,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據學校領導介紹,學校很重視學生紅色精神的教育,

之後,隊員們在學校里開展了關於紅色精神的宣傳活動,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學習紅色精神,加深對於紅色精神的理解。

7月6日,隊伍一行人乘車去光霧山景區,參觀巴山游擊隊遺址。據當地旅遊局局長介紹,光霧山景區作為全國4A級景區,是巴中重要旅遊地。光霧山共分為五大景區,各具特色,桃園景區地勢險惡,地貌奇特,峽谷居多;米長山森林公園在秋天萬葉飄山,是亞洲最長的紅地毯;十八月潭展示了湖文化;小巫峽奇山奇石。光霧山曲折的地勢很適合當年的游擊戰。在景區內,我們訪問景區負責人,了解該地的具體情況,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景區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一些語言規范化的建議;以建團90周年、踐行紅色文化為主題,並以發傳單和現場講解的形式進行宣傳。

7月7日,隊伍到長赤禹王廟進行實地考察,同時走進長赤中學,對英語學習課題進行更廣的調研。深入基層,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體驗老區人民的生活樂趣。7月8日,轉戰通江,參觀王坪烈士陵園、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訪問當地的政府,對當地紅色旅遊發展的策略以及對當地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形式。7月9日,參觀巴州區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瞻仰烈士。以橫幅簽名活動的形式站到學習烈士精神,同時在當地宣傳部門借一些宣傳工具,對相關的主題和精神進行宣講;可以對紅色旅遊的規范化提出自己的理解。7月10日,訪問市政府相關部門,了解當地市政府對巴中地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設想,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幾天來的感受,對起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整理相關材料,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和遺憾,做好返校準備。後期工作按照學校文件規定時間進行,在所要求的時間內做好總結工作。

翻閱黨的歷史,一章章,一幕幕,扣人心弦,驚天動地,可歌可泣。是黨領導農民開始了鬥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組織工人與資本家斗爭,是黨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開始了以革命武裝對反革命武裝的新征程。雖然我未曾經歷過這些年代,但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人民政權的取得,新中國的建立,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革命志士簇首於鮮紅的黨旗下,鑄造民主與科學、幸福與自由的信念,傾注滿腔熱血,在千瘡萬孔的黃土地上,播種著小米精神和布爾什維克的思想真諦;是無數先烈迎著槍林彈雨,踏出的一條腥風血雨的路,一直通到神聖的天安門。看著革命先烈們「不辱使命,功垂史冊」的先進事宜一步步走來,到紀念館

前,我們實踐隊員在紀念館外進行了庄嚴宣誓,把自己滿心的熱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黨和國家表達自己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決心和他們心中「永跟黨走,銘記黨恩」的堅定信念。隊員們紛紛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掛在嘴邊,更要付之於實際行動之中。此行對他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們經歷了一次愛國教育,接受了庄嚴的洗禮,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一定會發揮先烈的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並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更加投入地完成實踐的工作任務,真正體現出社會實踐不同尋常的意義。

尋訪紅色足跡,傳承革命歷史」,,在社會中鍛煉才能,發掘潛力,了解歷史,體驗生活,既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本領,又培養了開放意識與獨立意識,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認真利用自身優勢,適應時代潮流,科學合理的認識和使用新事物,做到「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肆』 參觀紅色基地作文 。300字,謝謝啦

寫作思路:確立中心,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具體如下:



星期天,因媽媽去學校值班,把我也帶到了二高校園。一進校門,就看到原來的花壇變成了一個小廣場。媽媽告訴我,西峽二高是育德中學舊址,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西峽縣委在這個小廣場上新建了紅色教育基地。

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參觀了這個紅色教育基地。小廣場面積不大,正中央是一個紀念碑,紀念碑上面最耀眼的是一面巨大的紅旗,紅旗前面是四個人的雕像。

媽媽說,那是育德中學最早的革命家。紀念碑四周是白色的,上面印著革命家的故事。環繞著紀念碑的是圓形的花壇,低矮的綠化帶中紅色的大字特別的醒目:弘揚革命精神,爭創文明校園,爭做時代新人,傳承紅色基因。

參觀結束,我十分激動,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要學習革命先烈的精神,好好學習,增強本領,為紅領巾添彩,為國家做貢獻。

『伍』 作文去參觀紅色遺址的觀後感300字

描寫思路:書寫參觀紅色紀念館的感想,可以以去過的某一個紀念館作為主題,可以先介紹館中的場景,再通過這些場景,聯想到鮮紅的革命,最後總結之所以有如今安穩的生活,正是有這些偉大的先烈,正文:

假期,媽媽帶我參觀了位於廣州長沙島的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

走到紀念館入口處,4米多高的孫中山銅像映入我的眼簾,孫中山兩眼烔烔有神,為「天下為公」靜靜沉思、運籌帷幄的神態和形象,使人肅然起敬。

大道和展廳里矗立的黃興、廖仲愷、蔡鍔、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驅者的塑像,每個人都有一段驚險經歷,每個人都是一頁艱辛歷史,述說著那封建王朝風雨飄搖,起義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他們選擇革命時便已經知道他們選擇的很可能是不歸路,但是,為了國家的興旺,為了人命的幸福,他們還是誤會的走上了這條道路

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長眠於廣州東郊黃花崗。正是這些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革命者用生命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他們的那份大義凜然,他們那種勇往直前,始終令我飽含激動之情。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陸』 紅色紀念館觀後感

五月初,趁著休假間隙,我去了一趟紅岩革命紀念館。
走進紅岩魂廣場,就感覺到一股嚴肅莊重的氣息,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廣場,在紀念「11·27」革命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在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陳列館,那種浩然之氣油然而生,館里的氣氛讓人頓時有種莫名的壓抑感。前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題字,將烈士們的豐功偉績給予絕對肯定和高度贊揚。那遒勁有力的字跡、深情懷念的語句讓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不畏強權的凜然氣概!陳列館里那面鮮紅的用被單衣物綉成的五星紅旗格外顯眼,那是一種多麼興奮的期盼的表現呀!我至今仍可以想見,當獄外傳來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即將成立這樣的消息時,那些為祖國獻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偉大共產黨人心中將是何其自豪與振奮,他們含著熱淚為祖國綉出的那面五星紅旗,正是他們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詮釋!
陳列館里,真實地重現了當年這些共產黨人被關押的監獄的狀況。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著國民黨反動派對於革命先烈的慘無人道的鎮壓和迫害。犧牲的革命者里,年齡最小的「小蘿卜頭」宋振中犧牲時僅九歲,與此類似地,多數烈士都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被殺害,在那個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他們懷揣著對於革命的忠誠與信仰,無悔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召喚,這就是對於偉大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和信任,這就是擺脫貧困落後、告別專制獨裁、追求人民幸福、國家安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名叫「誼軍」的革命同志。1992年,一家單位在搬遷時,發現一件標明為渣滓洞革命烈士遺物的包裹,包裹里有兩封信和五塊銀圓。一封信上寫道:「中國共產黨萬歲!親愛的黨和你永別了。誼軍。」一塊銀圓上深深地刻著「最後一次黨費誼軍」八個字。誼軍是誰?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麼?他做過哪些革命工作?我無從得知,但這種情懷,這種對待共產黨事業大於生死的英雄故事,卻深深的刻在了我心裡。犧牲在重慶軍統集中營的烈士,還有很多人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就是「紅岩先烈」。
歲月飄逝,盪滌著人生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久違的歷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樁樁,打動人的肺腑,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先烈的事跡給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當頭棒喝。
苟利國家生死許,豈因禍福避趨之。共產黨人同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在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下,松林坡刑場都灑下了烈士們的斑斑碧血。
紅岩精神是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是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偉大瑰寶。今天的我們,應感先烈之功業,勵後人之壯舉。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們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支柱,他們對於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追求,對於真理的無悔堅持,對於黨的秘密的嚴格保守,對於艱難困境的坦然面對,對於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大無畏氣概,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作為一名積極要求加入共產黨的積極分子,我想,我更應該身體力行,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在新時期的建設中,做一個敢為人先、樂於奉獻、甘於吃苦、勇於實踐的新青年!
謝謝,望採納

『柒』 求一篇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的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要寫出自己參加完活動的真情實感。

範例: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來到了參觀了紅岩博物館、渣滓洞、白公館。這是我第二次來這緬懷先烈,我們如今安定的生活,是十分地來之不易的,可能對於年輕一輩的學生來說;

革命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歷史或政治課本上蒼白的文字篇章,或是電視劇里的戰火紛飛的畫面。來到重慶,自然會聯想到歷史,今天來到了歌樂山革命紀念基地。

這是也挺在重慶渣滓洞牢房上寫的《囚歌》。豪壯的詩歌文章不勝枚舉,熱血青年數不勝數,革命信心無比堅定。是他們用熱血身軀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有著和革命烈士相仿的年紀,幸運的是我們生在和平年代,我們的祖國也在日益強大,我們應該銘記革命烈士為我們所做的犧牲,盡自己所能為我們親愛的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捌』 參觀紅色基地(楊開慧故居)作文

參觀楊開慧故居感想

今年四月的一天,風和日麗,爸爸媽媽開車帶著我一起出門踏青,我們來到了長沙縣的「楊開慧紀念館」參觀。

一下車,舉目四望,只見綠樹掩映,群山環繞,「楊開慧紀念館」在這綠樹群山之中格外醒目。我們隨著人群,踏上了紀念館的台階。

走進廳,迎面面來的是楊開慧烈士雕像,只見火紅的黨旗背景前,一位渾身雪白的女英雄,腳步堅定,雙拳緊握,眼睛看向前方,在她的眼中,彷彿有兩束燃燒的烈火,控訴著當時的黑暗。看到這雕塑,我深深被震撼到了。

楊開慧,是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她也是毛主席的夫人。 她1901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板倉。她雖是女兒身,但父親也為她取了名、字、號。後來,她與青年時代的毛主席成為了革命伴侶,他們為著祖國和人民的解放,分隔兩地。她是一個年輕的革命烈士,29歲就光榮犧牲了。在過去那些困難的日子裡,她悉心撫育年幼的孩子,照顧年邁的母親,思念遠行的親人,堅持地下革命活動,被抓後,她不畏敵人的嚴刑拷打,不受敵人的威逼利誘,捨生取義,壯烈犧牲。

聽著講解員告訴我們的楊開慧的英雄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敬佩之情猶然而生:楊開慧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立場堅定,內心堅強,真讓人敬佩!為了正義,連生命都不要,雖然現實並沒有那麼殘酷,但我們應該學習她那種為了信仰的堅持的那種精神。她犧牲後,毛主席悲痛欲絕,寫下了《蝶戀花 答李淑一》的詞來表達對這位妻子的深切懷念之情。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楊開慧故居,這是一棟好多房間的平房,古樸大方,充滿田園氣息。還瞻仰了許多舊時的遺物,為烈士們敬獻花籃。

參觀結束了,我的心卻心潮起伏:今天的我們,是享受和平與幸福的一代人,我們更應該學習烈士身上的精神品質,運用到我們的學習上來,為祖國的未來作出貢獻!

『玖』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記敘文 400字

金秋十月,我們來到革命聖地延安。這座北國邊塞之城,是一方熱烈而又神秘的黃土地,一副壯麗的歷史畫卷,一部光照日月、啟迪後人的經典。延安因為與中國現代史的諸多大事結緣而名聲大噪,成為成為中國現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為神奇的地方。寶塔山、棗園、楊家嶺,每一寸土地,每一處遺址,都勾起人們無限的追憶。

延安革命紀念館前是一大型廣場,平坦開闊,綠茵覆蓋,周圍繁花似錦。該館陳列面積4000餘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還有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復原等輔助展品,並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陳列的動態效果,使人身臨其境,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進程。陳列空間裝置有電子屏幕,播放延安時期的歷史資料和一些重要團體、人物在延安參觀活動的錄像。

撫觸歷史,讓人唏噓。1935年10月19日,衣衫襤褸的紅軍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陝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入駐延安,從此荒無人煙的陝北高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成為億萬優秀青年魂牽夢縈的聖地。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從這里走出,毛澤東思想形成體系並日漸成熟,實現第一次國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開始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創造中國革命的奇跡,譜寫中華民族全新的歷史!

在楊家嶺,一間間普通的窯洞,一張張斑駁的桌椅,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我們在這里重溫了黨的光榮歷史,心靈上受到了一次極好的教育。

棗園,這里曾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在這里毛主席領導了抗日戰爭、全黨整風運動和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現在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築,種植了大量花草樹木,環境幽美,身處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園林。如今的棗園已經被建設的比較現代化,為當地人帶來了富裕的生活,參觀中我們見到了惜日的紡車,這讓我們不禁想到了大生產運動。

當時,為了戰勝解放區財政和經濟的嚴重困難,黨中央號召自力更生,開展大生產運動。有名的南泥灣等地,被大生產運動洗禮的良田富饒,糧食達到了自己有餘,為大生產運動樹立了榜樣,工業也在運動中發展迅速,能自己煉鐵、煉油、修造機器等,輕工業也取得長足發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是大生產運動的口號,這是一種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運動改變了當時解放區的面貌,克服了根據地極其重要的政治經濟困難,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改善了軍民的生活,為將來積累了經驗。

巍巍寶塔山,是延安聖地的標志和象徵,戰爭中由於敵機多次轟炸,要將寶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堅持,才將保塔保留了下來。現在保塔安裝了彩燈,夜晚的寶塔,更加輝煌壯麗,燦爛無比。既然不能近距離觀賞,大家便在遠處攝影留念,讓寶塔永在身邊。

延安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偉人,產生了無數革命志士,他們拋頭顱撒熱血,創造了一個今天的世界強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種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它使人心裡充滿敬畏。感受著片孕育新中國的土地,感受著新中國開創者的艱辛和無畏,這次紅色之旅是一次對心靈的洗滌,對靈魂的凈化。

通過這次參觀,加深了我對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種延安精神。這種精神包涵了艱苦奮斗、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實事求是,這是我們黨始終追求和堅持的。

無數革命青年沖破反動派層層封鎖奔向延安,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匯入中國革命滾滾洪流的熱情。共產黨沒有那麼多先進的武器、外援和資金,卻依然很快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主要力量並最終取得勝利。他們靠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對革命信念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這種追求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等一起構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在和未來的。它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同樣,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極為深遠和現實的意義。現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人心浮躁,享受主義、金錢主義、鋪張浪費等現象泛濫。此時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艱苦奮斗,開拓創新。

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我們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導我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構建和諧社會打牢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抓住提高人的素質這個核心,以豐富的道德實踐引領社會風尚,以良好的文明素養保證和諧穩定。

同學 看著節選吧 ````

『拾』 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心得

我覺的我們的革命烈士是那麼的偉大,雖然不復存在但也依然直的我們學習一輩子!啊革命烈士是多麼的偉大,每當我到那的時候都會為此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