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前端匯流排主頻和外頻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匯流排主頻和外頻

發布時間: 2022-06-07 19:06:48

A. CPU的外頻,跟匯流排頻率,到底是什麼關系

1.對於Intel的CPU來說,
前端匯流排頻率

外頻
的4倍,E6300的外頻是266,前端匯流排頻率是1066
2.對於AMD,
K7
系列CPU來說,前端匯流排頻率是外頻的2倍
3.對於AMD,
K8
系列CPU來說,由於其CPU內部集成了
內存控制器
,也就沒有了前端匯流排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H-T匯流排頻率,可參考這里:http://bbs.zol.com.cn/index20070301/index_161_17347.html
4.對於IntelCPU來說前端匯流排頻率和主頻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和外頻有直接關系
如果你將E6300插到一塊只支持800前端匯流排的主板上,那麼這個主板的外頻必然只支持到800/4=200,那麼E6300的外頻就將由266降到200,
CPU倍頻
為7不變,主頻就降頻為200*7=1.4G
如果還有
疑問,可到我的論壇發帖
http://www.asdnw.com/bbs/index.asp

B. 前端匯流排的概念計算機主頻內頻與外頻的關系

前端匯流排——Front
Side
Bus(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前端匯流排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匯流排,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匯流排,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匯流排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匯流排主要看CPU就可以。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
內存的頻率

CPU外頻
有一個固定比例值的,這是在BIOS裡面可以設置。
外頻高,則內存頻率也跟著變高。而CPU主頻=
外頻
X
倍頻。(倍頻一般是固定不能改的)。
結論:內存頻率與CPU主頻是不能直接對比的,主頻通過外頻來與內存頻率
掛鉤。
當你給外頻
超頻時,CPU主頻就得到提高。
外頻升高了,內存頻率也隨之升高。但內存體質是有限的,過高的頻率會導致不穩定開不了機。
這時候你就得降低外頻,或者調整那個
比例值。

C. 請達人給解釋下前端匯流排、主頻、外頻、倍頻、超頻,謝謝

1、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
2、CPU的主頻,即CPU內核工作的時鍾頻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
3、CPU的外頻,通常為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系統時鍾頻率),CPU與周邊設備傳輸數據的頻率,具體是指CPU到晶元組之間的匯流排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
4、CPU的倍頻,全稱是倍頻系數。CPU的核心工作頻率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理論上倍頻是從1.5一直到無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頻是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5、電腦的超頻就是通過人為的方式將CPU、顯卡等硬體的工作頻率提高,讓它們在高於其額定的頻率狀態下穩定工作。以Intel P4C 2.4GHz的CPU為例,它的額定工作頻率是2.4GHz,如果將工作頻率提高到2.6GHz,系統仍然可以穩定運行,那這次超頻就成功了。

CPU超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CPU的工作頻率,也就是CPU的主頻。而CPU的主頻又是外頻和倍頻的乘積。例如一塊CPU的外頻為100MHz,倍頻為8.5,可以計算得到它的主頻=外頻×倍頻=100MHz×8.5 = 850MHz

D. CPU前端匯流排和外頻 倍頻 主頻有什麼關系

外頻是系統匯流排的基準頻率,CPU與外部設備傳輸數據都要依靠這個頻率進行,理論上只要偏離了這個頻率,設備就無法穩定工作或無法工作,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CPU的頻率早已超越了外頻,為了解決同步問題,倍頻技術就產生了,它可以實現CPU能工作在與外頻有一定倍數差的頻率下,而系統中其它設備和匯流排技術也是如此,可以工作在X2、X4、X8...的倍數下。 從上可知,只要用外頻X倍頻,即可知道CPU的工作頻率 而前端匯流排則是CPU與北橋晶元的傳輸通道,也可以工作在外頻一定倍數的頻率下。前端匯流排頻率越高,帶寬就越大,CPU與北橋之間的傳輸壓力就越小,不過前端匯流排的帶寬一般都超出實際需求很多,即使是高端CPU的數據量,也無法佔滿這個帶寬,這也是為了保障穩定而做的設計 CPU工作時所需要的數據都是從內存中調用的,在早期的架構中,內存控制器是集成在北橋晶元中的,CPU與內存的通信都要經過北橋控制,有時候還會有排隊的情況,延遲很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就把內存控制器集成到了CPU中,這樣CPU就可直接與內存通信,效率提升明顯,不過前端匯流排的概念就沒有了,在INTEL平台中就變成了QPI匯流排,在AMD平台中就變成了HT匯流排。

記得採納啊

E. 請問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和外頻有什麼區別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F. 什麼叫CPU的主頻,外頻,前端匯流排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倍頻的全稱為倍頻系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外頻是CPU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兆赫茲)。在早期的電腦中,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等於外頻,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對於目前的計算機系統來說,兩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頻的意義仍然存在,計算機系統中大多數的頻率都是在外頻的基礎上,乘以一定的倍數來實現,這個倍數可以是大於1的,也可以是小於1的。

說到處理器外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主頻,主頻就是CPU的時鍾頻率;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系式:主頻=外頻×倍頻。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於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於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於正常情況下外頻和內存匯流排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後,與內存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行速度影響較大。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一個CPU默認的外頻只有一個,主板必須能支持這個外頻。因此在選購主板和CPU時必須注意這點,如果兩者不匹配,系統就無法工作。此外,現在CPU的倍頻很多已經被鎖定,所以超頻時經常需要超外頻。外頻改變後系統很多其他頻率也會改變,除了CPU主頻外,前端匯流排頻率、PCI等各種介面頻率,包括硬碟介面的頻率都會改變,都可能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當然有些主板可以提供鎖定各種介面頻率的功能,對成功超頻有很大幫助。超頻有風險,甚至會損壞計算機硬體。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如果CPU不超頻,那麼前端匯流排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匯流排,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匯流排,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匯流排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匯流排主要看CPU就可以。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顯然同等條件下,前端匯流排越快,系統性能越好。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此外,在前端匯流排中比較特殊的是AMD64的HyperTransport。

目前各種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FSB):

G. CPU前端匯流排與內存外頻的關系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
電腦時鍾是由主板晶振提供時鍾,稱為系統匯流排頻率,cpu的實際運行頻率是通過內部倍頻技術提供,所以要比系統頻率(又稱外頻)高2的整數倍。如:外頻100,倍頻為4,則cpu主頻即為100*4=400。
前端匯流排(front
side
bus)是cpu和北橋晶元組通訊的通道(內存和cpu交換數據就是通過北橋晶元組),通常,前端匯流排頻率要高於外頻。但是與cpu主頻不一樣的是,前端匯流排不是通過倍頻技術來提高前端匯流排頻率(由於內存部件自身頻率不能太高),而是通過變相增加前端匯流排寬度的辦法實現相對升頻。具體而言,P4的外頻為100(133),但是採用了多通路的技術將內核到內存與北橋的匯流排寬度相對增大,也就是前端匯流排(FSB)寬度相對增大,換句話說,物理匯流排寬度不變,不過採用了多路並行傳輸技術,讓匯流排寬度等價於增寬。系統匯流排是物理位寬,而FSB是實際位寬(注意,是位寬,而不是帶寬),目前流行的處理器都採用了不同的技術增大自己處理器的位寬,以達到增強處理器性能的目的。現在明白了嗎?
以下是CPU的相關技術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很多人以為認為CPU的主頻指的是CPU運行的速度,實際上這個認識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數值關系,而且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內存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下面的前端匯流排介紹我們談談兩者的區別。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帶寬)/8。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4)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頻而得到高主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

H. 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以及CPU主頻之間的關系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有一個比值
AMD閃龍是*4
速龍與雙核是*5
intel現在所有系列都是*4
如果外頻是200,匯流排就是800
AMD速龍與雙核外頻是200,匯流排就1000
主頻=外頻*倍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