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数据库答案人民邮电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库答案人民邮电

发布时间: 2022-12-10 23:45:00

1. 谢谢啦!求同仁解答一下。大学计算机 数据库基础与Access应用教程 习题及上机指导 (人民邮电出版社)

我有朋友在学数据库,在“猎豹IT网校”上找到很多数据库的视频教程。有ACCESS,sql,MySql, ORACLE, DB2。ACCESS数据库最多人学了。还有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C语言等等。老师讲得很详细,看着视频一步步讲解操作,比较容易学懂。如果你要复习考试,这网校上有个模拟考试平台,比较好用。自己学习复习效果,在线做题检测,不会的多做几遍,就记住了。我觉得很不错,推荐你看一下。

2. 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政务导论》的课后习题答案。七个章节的练习题答案!谢谢!

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6章
6.1.1
1. 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D 5)A 6)D 7)A 8)D 9)A
2. 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 填空题
1)人工管理 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 2)连接 3)分量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5)数据库系统 6)数据库
6.1.2
1. 选择题
1)A 2)A 3)D
2. 填空题
1)数据库向导 空白的数据库 本机上的模板 Office Online模板
2).mdb 3)组 4)数据访问页或页
5)报表 6)模块 7)宏 8)设计视图 页视图
6.1.3
1. 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D 5)B
2. 填空题
1)设计视图 数据表视图
2)使用向导创建表 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3)自动编号 4)索引 5)表间的关系
6.1.4
填空题:
1)查询 2)选择查询 参数查询 交叉表查询 操作查询
3)表 查询
6.1.5
填空题:
1)窗体 2)设计视图 窗体视图 数据表视图
3)多选项卡窗体 连续窗体 子窗体和弹出式窗体
4)选项按钮 5)标签 6)文本框 7)绑定对象框
6.1.6
填空题:
1)窗体 报表 2)设计视图 打印预览视图 版面预览视图
3)报表页眉 页面页眉 主体 页面页脚 报表页脚
4)页面页眉 5)主体 6)分组
6.3
一、单项选择题
1.B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其核心的构成部分,故本题选B。
2.A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一般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故本题选A。
3.A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和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等是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特点,但数据结构化是其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故本题选A。
4.A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一般来源于同种数据源,而数据仓库的数据可以来源于多个异种数据源,故本题选A。
5.C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两类,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后者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故本题选C。
6.D 分析同上题。
7.C 常用数据模型有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故本题选C。
8. C 数据库(DatsBase,简称DB)是数据的集合,它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所共享,故本题选C。
9. A Access 2003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管理若干个二维表,故本题选A。
10.B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故本题选B。
11.C 专门的关系运算中,选择是指从表中选取部分记录,投影是指在表中选取部分字段,连接是指在多个表中选取部分字段,故本题选C。
12.C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属性的取值范围叫域,水平方向的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个元组的属性值叫做该元组的分量,故本题选C。
13.D 根据上题的解析,本题选D。
14.C DBMS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故本题选C。
15. C Access 2003的对象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故本题选C。
16.A 一对一关系指一个表中的记录与另外一个表的记录按某字段建立关系时具有唯一性,故本题选A。
17.A Access的数据库是它的多个对象的集合,故本题选A。
18.C 数据表是重要对象之一,可以将其他数据中的表导入到当前数据库,表的设计视图用于显示和编辑表的结构设计及数据录入、编辑等工作,故本题选C。
19.B 表的一行也叫记录,列也叫字段,故本题选B。
20.A 一对一关系指一个表的一个记录与另一表的唯一记录匹配,一对多关系指一个表(一的一方)可以与另一表(多的一方)的多个记录匹配,故本题选A。
21.D 主键是被挑选出作表的行唯一标识的关键字。故本题选D。
22.B Access 2003默认的数据文件夹是“我的文档”,即My Documents,故本题选B。
23.D Access 2003的主系统包括菜单栏、工具栏、标题栏、状态栏等,故本题选D。
24.D 现在流行的数据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关系型,Access 2003也是,故本题选D。
25.D 编辑修改数据表中的记录数据时,选择了确认删除后将无法恢复,故本题选D。
26.C Access 2003窗体背景色应在“属性”设置下的背景颜色中修改,故本题选C。
27.C Access 2003中数据表视图下按Ctrl+A可选中全部记录,故本题答案选C。
28.C Access可在“视图”菜单完成设计视图和数据表视图中转换,故本题选C。
29.B 建立查询时可在“设计视图”的“条件”栏中输入筛选条件, 故本题选B。
30.A 窗体和报表的数据源都可以是查询,表的数据源不可是查询,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Access数据库文件包含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和数据访问页。
2.ABC 在Access中逻辑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三类。
3.ABCD
4.ABC 在Access中联系分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三类。
5.ABCD
6.ABC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三种。
7.ACD 主键用于唯一地标识表中的记录,主键值不能为空值,并且不同的记录的主键值不能重复。在Access中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字段设置主键。
8.ABD 数据库中的表不是独立的,通过在表之间建立关系,可以将不同表中的数据联系起来,以便用户使用。
9.B 如果要对文本、数字、货币、日期/时间或逻辑等类型的字段中的许多不同值进行搜索或排序,可以考虑为该字段定义索引。
10.ABCD
三、填空题
1. Office 2003
Office 2003包括的主要组件有: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Access 2003、FrontPage 2003、Outlook 2003和Publisher 2003。
2.数据来源
3.关系
4.8 4
要求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大小范围。
5.进行维护
报表的主要用途是按照指定的格式来打印输出数据。
6.名称 数据类型
7.DML
英文全称是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8.显示格式 打印格式
9.窗体
10.更新
利用更新查询可以对数据进行批量更新。
11.页面页眉 主体 页面页脚
12.一对多
13.添加数据
只有先建立起表的结构,然后才能向表中添加数据。
14.属性
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
15.数据源
在Access中,一旦生成了一个查询,就可以把它作为生成窗体、报表,甚至是另一个查询的基础。
16.设计视图
表结构设计是在设计视图中进行的,而数据的浏览是在数据表视图中进行的。
17.表或查询
同15题。
18.节
一个窗体最多可以包括五节,即五部分。
19.修改窗体
已经存在的窗体的修改也是通过窗体设计器来进行的。
20.属性
窗体的属性设置是很重要的一项操作。
21.标题栏 菜单栏 数据库窗口
数据库中的对象都可以从数据库窗口中打开、设计、新建或运行。
22.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23.不可再分
数据项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单位。
24.打开
只有先打开数据库,才能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25.数据输入先后顺序
这是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
26.存取顺序。
27.物理更新
使用更新查询可以很方便地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批量更新。
四、判断题
1.T
2.F 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层次模型。
3.T
4.T
5.T
6.T
7.T 在任意时刻,Access 2003只能打开一个数据库。
8.T
9.T
10.F 在表中文本型字段最多可存储255个字符
11.F 在表设计器中创建表。
12.F 字段属性中的“格式”属性,是用来定义数据的显示格式和打印格式的。
13.F 字段名可以以字母、数字、下划线和汉字开始。
14.T
15.F 向表中输入数据时,按Enter键可以将插入点移到下一条记录。
16. T
17. F 在Access中查询有四种,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参数查询。
18. T
19. T
20. T
21. F 在窗体中只能按照一个字段排序。
22. F 报表根据指定规则打印格式化和组织化的信息,不能输入数据。
23. F 报表的版面预览视图主要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布局,仅显示一条记录。
24. F Access 2003可打印窗体和报表中所有数据,也可打印表中的全部记录。
25. T
26. T
27. F Access在一个数据库中可以包含多个表。
28. T
29. F 字段是表的基本存储单元。
第7章
7.1.1
1. 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2. 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AC 4)AB 5)AC 6)AD
7)ABC
3. 判断题
1)T 2)T 3)F 4)T
4. 填空题
1)通信设备 传输媒体 通信软件 资源共享 信息交换 协同工作
2)ARPA 3)数字信号放大 4)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5)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局域网 广域网
7)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7.1.2
1. 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2. 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B 4)AB
3. 判断题
1)T 2)F 3)F 4)T
4. 填空题
1)提供固定的网络地址,接收、发送数据 2)最优的 3)软件 硬件
7.1.3
1. 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C
2. 多项选择题
1)A B 2)A BC 3)A B 4)A B
3. 判断题
1)T 2)F 3)F 4)T
4. 填空题
1)网络组件 2)网络管理 3)资源共享
7.3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B 6.D 7.C 8.C 9.A 10.D 11.C 12.B 13.A 14.D 15.A 16.A 17.A 18.D 19.A 20.B 21.C 22.A 23.B 24.D 25.C 26.A 27.C 28.D 29.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BCD 3. ABCD 4. ABCD 5. ABC 6. AB
7. AB 8. ABCD 9. ABC 10. ABCD
三、判断题
1. T 2. F 3. T 4. T 5. T 6. T
7. F 8. F 9. F 10. T 11. T 12. F
13. F 14. T 15. F 16. T 17. T 18. F
19. T 20. T 21. F 22. T 23. T 24. T
25. F 26. T
四、填空题
1.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局域网 2. 有线 无线
3. 电磁干扰 短距离 4. 5类 1类 100
5. 层次
第8章
8.1.1
1. 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D 5)B 6)C 7)C 8)A 9)C 10)B 11)A
2. 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 判断题
1)F 2)F 3)T 4)T 5)T 6)T
4. 填空题
1)有线 无线 2)网络系统 人 3)PPP协议 4)网络号 主机号
8.1.2
1. 单项选择题
1)A 2)B
2. 判断题
1)T 2)F
3. 填空题
1)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2)蜂窝技术 数字无绳技术 点对点微波技术 卫星技术 蓝牙技术
8.1.3
1. 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2. 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 判断题
1)F 2)T 3)F
4. 填空题
1)客户机/服务器 2)超文本 3)网址
8.1.4
1. 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2. 多项选择题
1)C D 2)A C D
3. 判断题
1)F 2)T 3)F
4. 填空题
1)用户名 电子邮件服务器名 2)WWW浏览器
8.1.5
1. 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A
2. 多项选择题
1)BCD 2)ABD
3. 判断题
1)F 2)T 3)F
4. 填空题
1)海量信息 直接交互性 全球互联性 主题鲜明
2)连续性 实时性 时序性 3)即时通信
8.3
一、单选题
1.A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采用128位地址长度。
2.B 通过Modem可以直接上网,Modem完成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3.B e是教育机构的网站域名
4.D 可以在收藏夹中建立树形结构,保存各类常用的网站。
5.C
6.C
7.B
8.A TCP/IP协议实际上是一组协议统称。
9.D
10.D 主页是指IE浏览器启动时默认打开的网页,可以通过“工具”→“Internet选项”进行设置。
11.A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系统,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用于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控制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12.B
13.A
14.D
15.B
16.B
17. C Internet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它是路由器(Router)和通信线路连接的一个巨大的、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18. C Internt在中国发展的第二阶段才建立了代表中国的最高层域名服务器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CDE 不存在主板接入方式,所以B不对。
2. ABCDE
3. BCDE 用户收到的邮件有多种排序方式;发送邮件时,可以在“收件人”中指定多个收件人,也可以通过“抄送”将邮件发给多个人;阅读完的邮件仍保留在收件箱里,但不再以粗体显示;用户写完邮件,可以立即发送,也可以保存到草稿箱中,以后再进行修改或发送。所以B、C、D、E不对。
4. ABCD 恢复邮件即从“已删除邮件箱”中将邮件恢复到原位置,所以不存在“已恢复邮件”文件夹。
5. ACE
6. AD CA代表加拿大,COM代表商业机构,EDU代表教育机构。所以B、C、E不对。
7. ACE
8. BCD
9. ACD
10. ACD
三、判断题
1.T 域名是Internet在IP地址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面向用户的字符型主机命名机制,效果是一样的。
2.T 可以将各种文件作为附件发送给收件人。
3.T 域名是IP地址的字符形式,同一个IP地址可以有多个域名形式,但一个域名只能映射到唯一的一个IP地址。
4.T
5.F 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是在1995年。
6.T
7.F 使用Modem,而不是电话机
8.F 点击“停止”按钮,可以中止网页请求,但不关闭浏览器。
9.T 文件传输协议FTP是Internet常用服务之一,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
10.F Telnet是最早的Internet活动之一,用户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其中的程序并访问其中的服务。
四、填空题
1.CERNet 2.服务器 3.并行
4. TCP/IP 企业内部 外部
5.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6. 1995 7. 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传输层 应用层
8.网上信息交流 网上信息查找 网上资源共享
9. 多个(或一个以上) 10. 网络地址

3. 在Access数据库中,表就是

A关系。

参考数据库access2003应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6页“每一个关系都是一个二维表”。

表由字段组成。就像一张纸质表一样,假如你有一张人员基本信息表,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职务、职称,等等这些在数据库表设计中就称为字段,字段;

有一些属性,最重要属性是它数据类型,比如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职务、职称在ACCESS中一般设置成文本类型,出生年月日则是日期类型,年龄可以整数型或者小数类型。

Access拥有的报表

创建功能能够处理任何它能够访问的数据源。Access提供功能参数化的查询,这些查询和Access表格可以被诸如VB6和.NET的其它程序通过DAO或ADO访问。在Access中,VBA能够通过ADO访问参数化的存储过程。

与一般的C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不同,Access不执行数据库触发,预存程序或交互式登录操作。Access 2010包括了嵌入ACE数据引擎的表级触发和预存程序,在Access 2010中,表格,查询,图表,报表和宏在基于网络的应用上能够进行分别开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ACCESS数据库

4. 跪求 数据库系统教程 何玉洁 李宝安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那个。。。楼主,你还有这答案吗?同求!!

5. 昆明理工大学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的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参考答案 第 1 章 1. 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6)错 (7)对 (8)对 (9)对 (10)对11)对 (12)对 (13)对 (14)错 2. 选择题 (1)C (2)A (3)A (4)C (5)B(6)A (7)C (8)C (9)A (10)D(11)A (12)D (13)D 第 2 章 1. 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11)对 (12)对 (13)错 (14)对 (15)错 2. 选择题 (1)B (2)B (3)D (4)A (5)D(6)C (7)D (8)B (9)D (10)B(11)D (12)A (13)D (14)D (15)A(16)D (17)B (18)A (19)D (20)C(21)B (22)C (23)A (24)D (25)C 第 3 章 1. 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2. 选择题 (1)D (2)D (3)B (4)B (5)B(6)C (7)A (8)C (9)A (10)C 第 4 章 1. 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2. 选择题 (1)D (2)C (3)C (4)A (5)B(6)C (7)D (8)B (9)A (10)A 第 5 章 1. 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6)对 (7)错 (8)错 (9)对 (10)错(11)错 (12)对 2. 选择题 (1)B (2)C (3)C (4)A (5)D(6)D (7)A (8)B (9)B (10)A(11)C (12)A (13)C (14)D (15)D(16)A (17)A (18)A (19)B (20)A(21)B (22)C 第 6 章 1. 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6)对 (7)对 (8)错 (9)错 (10)对 2. 选择题 (1)D (2)C (3)D (4)C (5)C(6)D (7)B (8)C (9)A (10)B(11)D (12)C (13)C (14)(15)A 1. 判断题 (1)对 (2) 对 (3) 错 (4)对 (5)对 (6)错 (7) 错 (8) 错 (9)对 (10)对 (11)对 (12) 错 2. 选择题 (1) B (2) D (3)A (4)D (5) B (6) B (7) C (8)B (9)A (10) D (11) A (12) C (13) D (14) A (15) B 第 7 章数据库技术 参考答案 1. 判断题 (1)对 (2) 对 (3) 错 (4)对 (5)对 (6)错 (7) 错 (8)错 (9)对 (10)对 (11)对 (12) 错 2. 选择题 (1) B (2) D (3)A (4)D (5) B (6) B (7) C (8)B (9)A (10) D (11) A (12) C (13) D (14) A (15) B 第8章 多媒体技术 参考答案 1. 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2. 选择题 (1)B (2)D (3)B (4)B (5)A (6)A (7)D (8)C (9)B (10)C (11)B (12)B (13)B (14)D 3. 简答题 (1)简述多媒体技术及其基本特征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多样性和数字化5个基本特征。 ①多样性:指媒体种类及其处理技术的多样化。 ②集成性:主要表现在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软硬件技术的集成两个方面。 ③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除了操作上的控制自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外,在媒体综合处理上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④实时性:声音、动画和视频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连续媒体,多媒体技术必须要支持实时处理。 ⑤数字化: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关键设备是计算机,要求不同形式的媒体信息要进行数字化。 (2)简述音频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截取音频信号的振幅值,再把该振幅值采用若干位二进制数表示,这个过程称之为音频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过程的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①采样 指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声音的波形上截取一个振幅值,单位时间内采集得到声音样本数称之为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只有高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够从采样信号重构原始信号,为了保证声音不失真,采样频率应在40kHz左右。 ②量化 量化是将经过采样得到的离散数据(振幅值)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量化精度是每个采样点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通常使用某个等级的量化等级来对幅度轴上数字信号值进行归并,并用一个具体的数值来表示。而量化等级的多少与量化位数有关。在计算机中音频的量化位数一般为8、16、24、32位(bit)等。 ③编码 经采样与量化之后的数字化音频,需对其编码,即用二进制数表示每个采样的量化值。编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采用一定的格式来纪录数字数据;其二是采用一定的算法来压缩数字数据以减少存储空间和提高传输效率。经过编码后的数字音频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编辑。常用的编码方法是波形编码方法,这种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在声音恢复时能保持原有的特点。 (3)Photoshop图层的主要作用及图层的主要类型 图层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完整图像的不同部分放在一些透明的层中来单独完成,最后把所有的层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组合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图像。很多表现力丰富的图像都是由多个图层叠加后形成的。利用层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图像后期修改的便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复劳动。另外,图像中的各图层之间还可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使得图层叠加后可产生很多丰富的效果。 Photoshop中的图层类型较多,包括背景层、普通层、效果层、调节层、形状层、蒙版层、文本层。其中背景层相当于绘画时最下方的不透明纸。一个文件只能有一个背景层,位于图层的最下方。背景层透明度不可更改、不可添加图层蒙版、不可使用图层样式。它可以与普通层相互转换。 (4)仿制图章工具和图像修复工具在使用上的异同 图像修复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像中有用位置的像素来替换要修复部位的像素。前提是采样位置的像素和修补位置的像素属性(比如亮度、颜色等)接近。 Photoshop中的图像修复工具包括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红眼工具都可以对图像进行修复。而仿制图章工具则主要用于复制图像,仿制图章工具也可修复图像,但是在使用上有些区别。 仿制图章工具需要先按住Alt采样,但仿制图章工具对图像的复制是原样照搬的,即让采样区域和复制区域的像素完全一致,如果采样区域和复制区域色调相差较大的时,效果就会很不协调,这种情况下使用修复画笔工具会获得较好的效果。修复画笔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一样属于轨迹型,轨迹型绘图工具完全依赖使用者鼠标的移动,虽然灵活,但对于绘制区域边界的把握不够精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可能不能令人满意。虽然减小笔刷宽度可以改善这一点,但较小的笔刷又会增加绘制的时间。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可以使用修补工具,修补工具的作用原理和效果与修复画笔工具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它们的使用方法有所区别。修补工具的操作是基于区域的。 而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适合于消除画面中的细小部分,比如脸上的小瑕疵,无需采样,使用也比较简单,但是不适合在较大面积中使用。 (5)形状补间动画和动画补间动画在时间轴上的表现、适用元素和完成后的功能 形状补间动画和动画补间动面都属于补间动画,都有一个起始帧和结束帧。却别如下: 时间轴上的表现:形状补间动画显示淡绿色背景加长箭头;动画补间动画显示淡紫色背景加长箭头 适用元素:形状补间动画使用形状,如果使用图形元件、按钮、文字,则必须先打散再变形;动画补间动画使用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位图等 完成后的功能:形状补间动画实现两个形状之间的变化,或一个形状的大小、位置、颜色等的变化;而动画补间动画实现一个元件的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的变化 第9章 网页制作 参考答案 1. 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2. 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B (7)C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B (15)B (16)B (17)B (18)C (19)C (20)D 第10章 信息安全 参考答案 1. 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对 (8)对 (9)对 (10)错 (11)错 (12)错 2. 选择题 (1)C (2)D (3)B (4)D (5)B (6)B (7)B (8)C (9)A (10)D (11)A

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人民邮电出版社 杨起帆 颜晖编)

一.简答题: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可分哪几代?请说出各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计算机主要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提高了运算速度(每秒运算可达几十万次)和可靠性;用磁芯作主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软件方面还出现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进行传统的科学和工程计算外,还应用于数据处理等更广泛的领域。
3.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件,体积减小,功耗、价格等进一步降低,而运算速度及可靠性则有了更大的提高;用半导体存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日臻完善。这时计算机设计思想已逐步走向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主要功能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芯片作为主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次至亿次。在系统结构方面,处理机系统、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研究进展迅速;系统软件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计算机运行的自动化,而且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LSI为基础的微型计算机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微型机体积小、耗电少、价格低、性能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计算机的应用更为普及。

2.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今后计算机还将不断地发展,从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看,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势:
 巨型化: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部门要求计算机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从而使计算机向巨型化发展。
 微型化:计算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格更低、更便于应用于各个领域及各种场合。目前市场上已出现的各种笔记本计算机、膝上型和掌上型计算机都是向这一方向发展的产品。
 网络化: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互相渗透、不断发展的产物。计算机联网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目前,各种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形成,无疑将加速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 多媒体化:传统的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对象是字符和数字,人们通过键盘、鼠标和显示器对文字和数字进行交互。而在人类生活中,更多的是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改进了计算机的表现能力,使现代计算机可以集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为一体,使人们面对的是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信息环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信息处理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两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由计算机所包含的基本硬件,和为用户提供人机交互手段以及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所配置的外部设备组成。常见的外部设备有键盘、鼠标、显示器、硬盘、打印机等等。
1. 运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储器
4. 输入设备
5.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各种应用软件等。系统软件用于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接口。比如最常见的系统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4.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是什么?
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就无所谓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的存在就毫无价值。硬件系统的发展给软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而软件系统发展又给硬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5.简述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设计思想。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3)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程序存储”概念的具体化。

6.简述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特点。
(1)十进制(Decimal)
基数是10,它有10个数字符号,即0、l、2、3、4、5、6、7、8、9。其中最大数码是基数减1,即9,最小数码是0。
(2)二进制(Binary)
基数是2,它只有两个数字符号,即0和1。这就是说,如果在给定的数中,除0和1外还有其他数,例如 1012,它就决不会是一个二进制数。
(3)八进制(Octal)
基数是8,它有8个数字符号,即0、l、2、3、4、5、6、7。最大的也是基数减1,即7,最小的是0。
(4)十六进制(Hexadecilnal)
基数是16,它有16个数字符号,除了十进制中的10个数可用外,还使用了6个英文字母。它的16个数字依次是0、l、2、3、4、5、6、7、8、9、A、B、C、D、E、F。其中A至F分别代表十进制数的10至15,最大的数字也是基数减1。

7.简述微机操作系统的种类,以及各种类的特点。
DOS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Macintosh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二.计算题:
1.(213)D =( 11010101)B =( D5 )H =(325)O
2.(127)D =( 1111111)B =(7F)H =(177)O
3.(69.625)D =( 1000101.101)B =(45.A)H =(105.5)O
4.(3E1)H =(1111100001)B =(993)D
5.(10A)H =(412)O =(266)D
6.(670)O =(110111000)B =(440)D
7.(10110101101011)B =(2D6B)H =(26553)O =(11627)D
8.(11111111000011)B =(3FC3)H =(37703)O =(16323)D

7.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 (陈志泊 王春玲 编着 人民邮电出版社)课本习题简答题答案

8. 求《数据结构》(C语言版) 习题答案 严蔚敏,李冬梅,吴伟民编着的。人民邮电出版社,不是清华的。

计算机: 《程序设计基础》,张杰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与算法》,王晓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黄旭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陈志泊、李冬梅、王春玲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版 《操作系统》,宗大华、宗涛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网址: 请采纳,谢谢~

9. 数据结构第三版李云清人民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你要的邮件已经发出,请查收,有可能在垃圾箱里,如果10分钟后没收到,请在本问题里追问,我会再次发送,如果还有需要的朋友~
请点“赞”此条回答以后,在下面的评论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即可!

10. 求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8篇 第三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这个。。真心有点难 上哪找这题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