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三范式具体是
数据库三范式如下:
第一范式(1NF):强调的是列的原子性,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三范式(3NF):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2. 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管理的定义
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实现数据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数据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在数据库系统中所建立的数据结构,更充分地描述了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数据修改、更新与扩充,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可靠、安全性与完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故提高了数据共享程度及数据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