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跨线程数据库事务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跨线程数据库事务

发布时间: 2022-12-21 23:12:07

A. 数据库的事务机制是什么

回答的有点多请耐心看完。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1事务的原理
事务就是将一组sql语句放在同一批次内去执行,如果一个SQL语句出错,则该批次内的所有SQL都将被取消执行。MySQL事务处理只支持InnoDB和BDB数据表类型。

1事务的ACID原则
** 1(Atomicity)原子性**: 事务是最小的执行单位,不允许分割。原子性确保动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起作用;
2(Consistency)一致性: 执行事务前后,数据保持一致;
3(Isolation)隔离性: 并发访问数据库时,一个事务不被其他事务所干扰。
4(Durability)持久性: 一个事务被提交之后。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是持久的,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

1缓冲池(Buffer Pool)
Buffer Pool中包含了磁盘中部分数据页的映射。当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时,会先从Buffer Pool中读取数据,如果Buffer Pool中没有,则从磁盘读取后放入到Buffer Pool中。当向数据库写入数据时,会先写入到Buffer Pool中,Buffer Pool中更新的数据会定期刷新到磁盘中(此过程称为刷脏)。

2日志缓冲区(Log Buffer)
当在MySQL中对InnoDB表进行更改时,这些更改命令首先存储在InnoDB日志缓冲区(Log Buffer)的内存中,然后写入通常称为重做日志(redo logs)的InnoDB日志文件中。

3双写机制缓存(DoubleWrite Buffer)
Doublewrite Buffer是共享表空间的物理文件的 buffer,其大小是2MB.是一个一分为二的2MB空间。
刷脏操作开始之时,先进行脏页**‘备份’**操作.将脏页数据写入 Doublewrite Buffer.
将Doublewrite Buffer(顺序IO)写入磁盘文件中(共享表空间) 进行刷脏操作.

4回滚日志(Undo Log)
Undo Log记录的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事务过程中每条数据的变化版本和情况.
在Innodb 磁盘架构中Undo Log 默认是共享表空间的物理文件的Buffer.
在事务异常中断,或者主动(Rollback)回滚的过程中 ,Innodb基于 Undo Log进行数据撤销回滚,保证数据回归至事务开始状态.

5重做日志(Redo Log)
Redo Log通常指的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数据页的物理修改.并不记录行记录情况。(也就是只记录要做哪些修改,并不记录修改的完成情况) 当数据库宕机重启的时候,会将重做日志中的内容恢复到数据库中。

1原子性
Innodb事务的原子性保证,包含事务的提交机制和事务的回滚机制.在Innodb引擎中事务的回滚机制是依托 回滚日志(Undo Log) 进行回滚数据,保证数据回归至事务开始状态.

2那么不同的隔离级别,隔离性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不同事物间能够互不干扰? 答案是 锁 和 MVCC。
3持久性
基于事务的提交机制流程有可能出现三种场景.
1 数据刷脏正常.一切正常提交,Redo Log 循环记录.数据成功落盘.持久性得以保证

2数据刷脏的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意外导致页断裂现象 (部分刷脏成功),针对页断裂情况,采用Double write机制进行保证页断裂数据的恢复.

3数据未出现页断裂现象,也没有刷脏成功,MySQL通过Redo Log 进行数据的持久化即可

4一致性
从数据库层面,数据库通过原子性、隔离性、持久性来保证一致性

2事务的隔离级别
Mysql 默认采用的 REPEATABLE_READ隔离级别 Oracle 默认采用的 READ_COMMITTED隔离级别

脏读: 指一个事务读取了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 在一个事务内读取表中的某一行数据,多次读取结果不同
虚读(幻读): 是指在一个事务内读取到了别的事务插入的数据,导致前后读取不一致。

2基本语法
-- 使用set语句来改变自动提交模式
SET autocommit = 0; /*关闭*/
SET autocommit = 1; /*开启*/

-- 注意:
--- 1.MySQL中默认是自动提交
--- 2.使用事务时应先关闭自动提交

-- 开始一个事务,标记事务的起始点
START TRANSACTION

-- 提交一个事务给数据库
COMMIT

-- 将事务回滚,数据回到本次事务的初始状态
ROLLBACK

-- 还原MySQL数据库的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 =1;

-- 保存点
SAVEPOINT 保存点名称 -- 设置一个事务保存点
ROLLBACK TO SAVEPOINT 保存点名称 -- 回滚到保存点
RELEASE SAVEPOINT 保存点名称 -- 删除保存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课堂测试题目

A在线买一款价格为500元商品,网上银行转账.
A的银行卡余额为2000,然后给商家B支付500.
商家B一开始的银行卡余额为10000

创建数据库shop和创建表account并插入2条数据
*/

CREATE DATABASE `shop`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USE `shop`;

CREATE TABLE `accoun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cash` DECIMAL(9,2)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account (`name`,`cash`)
VALUES('A',2000.00),('B',10000.00)

-- 转账实现
SET autocommit = 0; -- 关闭自动提交
START TRANSACTION; -- 开始一个事务,标记事务的起始点
UPDATE account SET cash=cash-500 WHERE `name`='A';
UPDATE account SET cash=cash+500 WHERE `name`='B';
COMMIT; -- 提交事务
# rollback;
SET autocommit = 1; -- 恢复自动提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事务实现方式-MVCC
1什么是MVCC
MVCC是mysql的的多版本并发控制即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ler,mysql的innodb引擎支持MVVC。MVCC是为了实现事务的隔离性,通过版本号,避免同一数据在不同事务间的竞争,你可以把它当成基于多版本号的一种乐观锁。当然,这种乐观锁只在事务级别为RR(可重复读)和RC(读提交)生效。MVCC最大的好处,相信也是耳熟能详:读不加锁,读写不冲突,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并发性能。

2MVCC的实现机制
InnoDB在每行数据都增加两个隐藏字段,一个记录创建的版本号,一个记录删除的版本号。

在多版本并发控制中,为了保证数据操作在多线程过程中,保证事务隔离的机制,降低锁竞争的压力,保证较高的并发量。在每开启一个事务时,会生成一个事务的版本号,被操作的数据会生成一条新的数据行(临时),但是在提交前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对于数据的更新(包括增删改)操作成功,会将这个版本号更新到数据的行中;事务提交成功,新的版本号也就更新到了此数据行中。这样保证了每个事务操作的数据,都是互不影响的,也不存在锁的问题。

3MVCC下的CRUD
SELECT:
当隔离级别是REPEATABLE READ时select操作,InnoDB每行数据来保证它符合两个条件:
** 1 事务的版本号 大于等于 创建行版本号**
** 2 行数据的删除版本 未定义 或者大于 事务版本号**
【行创建版本号 事务版本号 行删除版本号】

INSERT:
InnoDB为这个新行 记录 当前的系统版本号。

DELETE:
InnoDB将当前的系统版本号 设置为 这一行的删除版本号。

UPDATE:
InnoDB会写一个这行数据的新拷贝,这个拷贝的版本为 当前的系统版本号。它同时也会将这个版本号 写到 旧行的删除版本里。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Autowire”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s18753479279/article/details/113933252

B. java 多线程操作数据库

//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条数分段
publicvoiddivision(){
//获取要导入的总的数据条数
Stringsql3="SELECTcount(*)FROM[CMD].[dbo].[my1]";
try{
pss=cons.prepareStatement(sql3);
rss=pss.executeQuery();

while(rss.next()){
System.out.println("总记录条数:"+rss.getInt(1));
sum=rss.getInt(1);
}
//每30000条记录作为一个分割点
if(sum>=30000){
n=sum/30000;
resie=sum%30000;
}else{
resie=sum;
}

System.out.println(n+""+resie);

}catch(SQLExceptione){
//TODOAuto-generatedcatch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线程类
publicMyThread(intstart,intend){
this.end=end;
this.start=start;
System.out.println("处理掉余数");
try{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lass.forName(SQLSERVERDRIVER);
System.out.println("加载sqlserver驱动...");
cons=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CONTENTS,UNS,UPS);
stas=cons.createStatement();
System.out.println("连接SQLServer数据库成功!!");

System.out.println("加载mysql驱动.....");
Class.forName(MYSQLDRIVER);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CONTENT,UN,UP);
sta=con.createStatement();
//关闭事务自动提交
con.setAutoCommit(false);
System.out.println("连接mysql数据库成功!!");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TODOAuto-generatedconstructorstub
}


publicArrayList<Member>getAll(){
Membermember;
Stringsql1="select*from(selectrow_number()over(orderbypmcode)asrowNum,*"+
"from[CMD].[dbo].[my1])astwhererowNumbetween"+start+"and"+end;
try{
System.out.println("正在获取数据...");
allmembers=newArrayList();
rss=stas.executeQuery(sql1);
while(rss.next()){
member=newMember();
member.setAddress1(rss.getString("address1"));
member.setBnpoints(rss.getString("bnpoints"));
member.setDbno(rss.getString("dbno"));
member.setExpiry(rss.getString("expiry"));
member.setHispoints(rss.getString("hispoints"));
member.setKypoints(rss.getString("kypoints"));
member.setLevels(rss.getString("levels"));
member.setNames(rss.getString("names"));
member.setPmcode(rss.getString("pmcode"));
member.setRemark(rss.getString("remark"));
member.setSex(rss.getString("sex"));
member.setTelephone(rss.getString("telephone"));
member.setWxno(rss.getString("wxno"));
member.setPmdate(rss.getString("pmdate"));
allmembers.add(member);
//System.out.println(member.getNames());
}
System.out.println("成功获取sqlserver数据库数据!");
returnallmembers;

}catch(SQLExceptione){
//TODOAuto-generatedcatchblock
System.out.println("获取sqlserver数据库数据发送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try{
rss.close();
stas.close();
}catch(SQLExceptione){
//TODOAuto-generatedcatchblock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null;
}

publicvoidinputAll(ArrayList<Member>allmembers){
System.out.println("开始向mysql中写入");
Stringsql2="insertintotest.my2values(?,?,?,?,?,?,?,?,?,?,?,?,?,?)";
try{
ps=con.prepareStatement(sql2);
System.out.println("-------------------------等待写入数据条数:"+allmembers.size());
for(inti=0;i<allmembers.size();i++){
ps.setString(1,allmembers.get(i).getPmcode());
ps.setString(2,allmembers.get(i).getNames());
//System.out.println(allmembers.get(i).getNames());
ps.setString(3,allmembers.get(i).getSex());
ps.setString(4,allmembers.get(i).getTelephone());
ps.setString(5,allmembers.get(i).getAddress1());
ps.setString(6,allmembers.get(i).getPmdate());
ps.setString(7,allmembers.get(i).getExpiry());
ps.setString(8,allmembers.get(i).getLevels());
ps.setString(9,allmembers.get(i).getDbno());
ps.setString(10,allmembers.get(i).getHispoints());
ps.setString(11,allmembers.get(i).getBnpoints());
ps.setString(12,allmembers.get(i).getKypoints());
ps.setString(13,allmembers.get(i).getWxno());
ps.setString(14,allmembers.get(i).getRemark());
//插入命令列表
//ps.addBatch();
ps.executeUpdate();
}
//ps.executeBatch();
con.commit();

ps.close();
con.close();
this.flag=fals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OK");
}catch(SQLExceptione){
//TODOAuto-generatedcatchblock
System.out.println("向mysql中更新数据时发生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
@Override
publicvoidrun(){
//TODOAuto-generatedmethodstub
while(true&&flag){
this.inputAll(getAll());
}
}

C. java中一个线程怎么通知另外一个线程进行数据库事务回滚或者提交

需要一个 全局的标志位 来控制 线程是否回滚

在 运行的线程中 改变 全局的标志位 然后 回滚线程 判定这个 标志位的 状态 来进行 是否的回滚开关。

D. java多线程导入数据,怎么实现事务控制

java多线程导入数据,实现事务控制
单一数据库的话,最好是多线程算出来的要入库的数据,返回到主线程里汇总,做最后的排重验证等,然后在主线程里入库

E. c# 多线程访问数据库

1共用一个连接就可以
2其实一样可以用lock实现,把数据库操作写成一个函数,函数内加lock。c#会安排他们排队
比如
private static object privateObject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xxoo()
{
lock(privateObjectLock)
{
//数据操作语句
}
}
}
你在一个函数里实现数据库操作。然后线程操作数据库都调用他

F. 多线程并发访问数据库并同时开启事务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

AB

C不是问题,C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的一个正常现象。

G. Spirng事务可以跨线程吗

支持。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Spring是于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Java 开发框架,由Rod Johnson创建。 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分层的JavaSE/EEfull-stack(一站式) 轻量级开源框架。

H. 两个线程对数据库同一个表同时写,需要互斥吗

  • 前提是2个update 同时获取了更新数据,

  • 这个一般在sql 中可以事务处理,如下SQL

  • begin tran

  • update test

  • set a=1

  • where a<>1

  • commit tran

  • 这样就不影响数据,因为第二个更新事务必须等待第一个完成,才能操作事务进行更新动作

I. 多线程并发访问数据库中不同记录时应该采用什么办法

多个线程在访问同一个数据库中的记录的时候,在大并发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事务机制。要不然后果还是很扎心的。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同步锁机制了。


并发产生的情况

其实在实际项目开发汇总,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多个线程共用一个数据库连接,这样会很容易出问题,最好是一个线程一个连接。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线程同步或存储过程加锁。如果有比较复杂的事务操作的话就需要加锁了,如果不加的话就会出现你说的脏读、死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