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高标准农田为什么没配置喷洒管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高标准农田为什么没配置喷洒管道

发布时间: 2023-02-04 15:39:23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法律分析: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法律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具体要求有: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水资源有保障,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标准,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三、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四、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基础设施。

五、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

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是,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第四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着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3.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抗灾能力强、土壤肥沃、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齐全、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这个词在农村其实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它直观上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其实我国从2011年就开始创建高标准农田,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4亿亩。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应的其实是“高 科技 ”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是农业种植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机械化和 科技 在农业种植中的完美结合,高效、高产、省时、省力。把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是对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一次颠覆性的改变。那么,怎样的才算是高标准农田呢?通俗地说,就是“田成块、渠相连、路成网、树成行、技术支撑强”,也就是土地要平整并且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而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粮食战略的一部分,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国家一定要让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浆田”,变成“万亩田”“吨粮田”“高产田”,真正实现“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科技 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着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 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 科技 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高标准农田(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2018年12月2日报道,据统计,中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5.6亿亩,耕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增强,质量和产能明显提升。[1] 中文名 高标准农田 外文名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类型 耕地 特点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等 词语定义 高标准粮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 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 国家政策 2012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各地情况 2018年10月底至11月初,江西省2018年度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已陆续开工。什么是高标准田? 一是通路 作为高标准农田,首先是要有通路,因为在种植中必须是机械化,而道路不通,机械化农机怎么开进农田呀? 二是水灌 作为高标准农田,必须要有足够的水灌溉。要水有水,才能确保丰收。 三昰向阳 作为高标准农田,必须是向阳,能保证每天日照在八小时以上。要是四周都是高高的山,刚见日照两个钟头又落山了,这样的农田想丰收是不可能的。 四是地块大 作为高标准农田地块一定要大,千万不能十几块才一亩田,田埂都占去一半还什么高标准?所以一块田通常是几亩十几亩,甚至上百亩,才会实现机械化耕种,利于飞机喷洒农药,那才是高标准田。 五是土质良好 因为种庄稼,土质不良好的话,是很难确保丰收的。如沙土质,灌很多水却都渗透完,不平的水田稍高处就不见过水,灌溉不均衡就不能保证丰收。而如果土质不肥大浅,风吹过到处是庄稼倒伏,肯定形响收成,就不是高标准田了。 以上五点就是高标准田的标准了。 到阳江看看的高标农田啥样子丨 在南方丘陵地区,应实现五条标准: 一是大丘相对连片,适应耕作机械化。 二是水利设施配套,实现旱涝保障化。 三是路沟坡比协调,绿色生态环保化。 四是水旱轮作计划,确保土壤有机化。 五是坚持 科技 集约,实现经营规模化。 分享一下我家乡,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这边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我们县今年任务指标是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耕地。 建设要求: 要求土地统一填平整、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 第四章 建设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一)综合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科技 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着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 科技 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 社会 和生态效益。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二)主要措施标准 ——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 3天暴雨1 3天排除;稻作区1 3天暴雨3 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 科技 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一)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二)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绝对值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回答: 1、地块方整,长宽比例适宜,面积200亩左右。 2、高低角度小于等于 15 ,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 3、三相电配套,机井房四个, 冻层以下暗埋管道, 主支有序分布,实行喷灌或滴灌。 4、田间道路平坦、宽度适宜,便于生产运输、田间管理。 只有这样的地块,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应用科学管理技术,才能连年丰产。

4.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农田建设项目包括哪些

1、目的:提升农田等级、提高农民的利益以及保证我国的粮食产量以及粮食安全。2、意义:在农村常会出现农田环境乱、没有配套的农田灌排系统、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抗灾能力较为低下等问题,而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高耕地的质量以及农业的装备水平,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对于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的产出效率,从而扩大农民的利益,美化了农村形象。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的在于确保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提升农田等级以及提高农民的利益。

2、意义

(1)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这3个方面的共赢,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能够有效的解决农田环境乱、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抗灾能力比较低、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等问题,很好的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耕地面积,从而扩大了农民的利益。

(2)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等措施能够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面貌,使农村的形象变得更好。

(3)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很好的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从而便可以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的产出效率。

二、农田建设项目包括哪些

1、临时工程

主要包括了施工场外交通工程、施工场外供电及通讯工程和施工导流、截流工程。

2、建筑工程

(1)土方工程:包括了人工施工土方工程、陆上机械施工土方工程、水力机械施工土方工程、挖泥机船疏浚土方工程、秸秆还田及其它土壤改良工程。

(2)砖石工程:干砌石工程、浆砌砌石工程。

(3)防护工程:植(织)物防护工程、混凝土护坡、护底工程、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苗圃工程。

(4)管道工程:涵管铺设基础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管道预制与铺设工程以及其他管道铺设工程。

(5)基础工程:软土地基换垫层、预制混凝土桩基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

(6)建筑物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现浇混凝土工程、预制混凝土及安装工程、钢筋制作安装工程。

(7)其它工程:道路工程、房屋工程、废弃建筑废除工程、通讯以及输电线路工程。

3、机械电器设备以及安装工程

(1)主机泵设备及安装工程: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及安装工程、电动机及安装工程、水泵及安装工程。

(2)起重设备及安装工程:桥式起重机及安装工程、电动葫芦和单轨小车及安装工程、轨道和滑触线及安装工程。

(3)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安装工程、电缆和母线及安装工程、低压设备系统及安装工程、控制保护设备及安装工程。

(4)通讯设备及安装工程:调度通信设备及安装工程、微波通信及安装工程、载波通信及安装工程、光缆通信及安装工程。

(5)变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及安装工程、高压电器设备和一次拉线及安装工程。

(6)其它设备及安装工程:喷微灌设备及安装工程、农业机械设备购置工程以及其他设备购置工程。

4、金属结构设备以及安装工程

(1)钢闸门和铸铁门设备及安装工程:平板闸门及安装工程、闸门埋设件设备及安装工程、闸门防腐工程。

(2)启闭机设备及安装工程:油压启闭机及安装工程、卷扬式启闭机及安装工程、螺杆式启闭机及安装工程。

(3)其它:拦污栅设备及安装工程、压力钢管设备及安装工程、小型金属结构件制作及安装工程。

5. 2020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2022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措施标准:

一、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3天暴雨1~3天排除;稻作区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二、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5.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三、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四、科技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绝对值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建设高标准农田。托普云农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力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加速融合,打造1个农业大数据中心、1个数字化决策平台以及N项涵盖土壤改良、高效节水、农田防护、生态保护、科技服务等多面的数字化应用服务,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为粮食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