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数据库中的事务”是什么
数据库事务(Database Transaction) ,事务是一系列作为一个逻辑单元来执行的操作集合。它是数据库维护数据一致性的单位,它将数据库从一致状态转变为新的一致状态,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要么完全地执行,要么完全地不执行。 事务处理可以确保除非事务性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则不会永久更新面向数据的资源。事务是数据库运行中的逻辑工作单位,由DBMS中的事务管理子系统负责事务的处理。
B. 详解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的区别
数据仓库: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数据)集合。
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传统数据库: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其实从三个定义,我们好像区别不大。
数据库指的是数据的集合,数据仓库也是一个数据集合,大数据也是一个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地方。
但是不同的是,在于应用场景,和构建的技术原理不一样。
传统数据库是存储根据范式建模的关系型数据,主要用于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翻译为联机事务处理的软件。大数据是根据map rerce范式构建的出局处理,存储的软件,主要用于OLAP是做分析处理。大数据和传统数据库,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在于,处理的数据量以及计算量的大小,当传统数据库,无法在人可以接受的短时间内计算出结果,那这个数据就叫大数据,需要使用到大数据技术处理。而数据仓库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的处理方式,而不是一种基础软件,它可以依赖于传统数据库,也可以依赖大数据技术去构建。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数据仓库(2)数据仓库、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 - 知乎 (hu.com)
C. 数据库中的事务是什么
事物的定义:
数据库事务(Database Transaction) ,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要么完整地执行,要么完全地不执行。 事务处理可以确保除非事务性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则不会永久更新面向数据的资源。通过将一组相关操作组合为一个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的单元,可以简化错误恢复并使应用程序更加可靠。一个逻辑工作单元要成为事务,必须满足所谓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
============
简单说事务就是一组操作的集合,而且这组操作必须全部执行成功否者回滚到所有操作前的状态。
举个例子什么时候用到事务:
例如,在将资金从一个帐户转移到另一个帐户的银行应用中,一个帐户将一定的金额贷记到一个数据库表中,同时另一个帐户将相同的金额借记到另一个数据库表中。由于计算机可能会因停电、网络中断等而出现故障,因此有可能更新了一个表中的行,但没有更新另一个表中的行。如果数据库支持事务,则可以将数据库操作组成一个事务,以防止因这些事件而使数据库出现不一致。如果事务中的某个点发生故障,则所有更新都可以回滚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如果没有发生故障,则通过以完成状态提交事务来完成更新。
D. 数据库中的事务是什么
数据库事务(简称: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逻辑单位,由一个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构成。
一个数据库事务通常包含了一个序列的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它的存在包含有以下两个目的:
为数据库操作序列提供了一个从失败中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数据库即使在异常状态下仍能保持一致性的方法。
当多个应用程序在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个隔离方法,以防止彼此的操作互相干扰。
当事务被提交给了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则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确保该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且其结果被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如果事务中有的操作没有成功完成,则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需要被回滚,回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同时,该事务对数据库或者其他事务的执行无影响,所有的事务都好像在独立的运行。
但在现实情况下,失败的风险很高。在一个数据库事务的执行过程中,有可能会遇上事务操作失败、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失败,甚至是存储介质失败等情况。这便需要DBMS对一个执行失败的事务执行恢复操作,将其数据库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数据的一致性得到保证的状态)。为了实现将数据库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的功能,DBMS通常需要维护事务日志以追踪事务中所有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操作。
E.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
数据库事务(简称:事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逻辑单位,由一个有限的数据库操作序列构成。
一个数据库事务通常包含了一个序列的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它的存在包含有以下两个目的:
为数据库操作序列提供了一个从失败中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数据库即使在异常状态下仍能保持一致性的方法。
当多个应用程序在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个隔离方法,以防止彼此的操作互相干扰。
当事务被提交给了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则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确保该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且其结果被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如果事务中有的操作没有成功完成,则事务中的所有操作都需要被回滚,回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同时,该事务对数据库或者其他事务的执行无影响,所有的事务都好像在独立的运行。
但在现实情况下,失败的风险很高。在一个数据库事务的执行过程中,有可能会遇上事务操作失败、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失败,甚至是存储介质失败等情况。这便需要DBMS对一个执行失败的事务执行恢复操作,将其数据库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数据的一致性得到保证的状态)。为了实现将数据库状态恢复到一致状态的功能,DBMS通常需要维护事务日志以追踪事务中所有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操作。
F.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
数据库事务,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要么完全地执行,要么完全地不执行。 事务处理可以确保除非事务性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则不会永久更新面向数据的资源。通过将一组相关操作组合为一个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的单元,可以简化错误恢复并使应用程序更加可靠。
一个逻辑工作单元要成为事务,必须满足所谓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事务是数据库运行中的逻辑工作单位,由DBMS中的事务管理子系统负责事务的处理。
企业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有责任提供一种保证事务的物理完整性的机制。就常用的SQL Server2000系统而言,它具备锁定设备隔离事务、记录设备保证事务持久性等机制。因此,我们不必关心数据库事务的物理完整性,而应该关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数据库事务、事务对性能的影响,如何使用事务等等。
拓展资料:
事务有三种模型:
1、隐式事务是指每一条数据操作语句都自动地成为一个事务,事务的开始是隐式的,事务的结束有明确的标记。
2、显式事务是指有显式的开始和结束标记的事务,每个事务都有显式的开始和结束标记。
3、自动事务是系统自动默认的,开始和结束不用标记。
G.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
(1):事务(Transaction)是并发控制的单位,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通过事务,SQL
Server能将逻辑相关的一组操作绑定在一起,以便服务器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2):事务通常是以BEGIN
TRANSACTION开始,以COMMIT或ROLLBACK结束。
COMMIT表示提交,即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具体地说就是将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回到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库中去,事务正常结束。
ROLLBACK表示回滚,即在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事务不能继续进行,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以完成的操作全部撤消,滚回到事务开始的状态。
(3):事务运行的三种模式:
A:自动提交事务
每条单独的语句都是一个事务。每个语句后都隐含一个COMMIT。
B:显式事务
以BEGIN
TRANSACTION显式开始,以COMMIT或ROLLBACK显式结束。
C:隐性事务
在前一个事务完成时,新事务隐式启动,但每个事务仍以COMMIT或ROLLBACK显式结束。
(4):事务的特性(ACID特性)
A: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B: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一致性与原子性是密切相关的。
C: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D:持续性/永久性(Durability)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注: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