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斐林试剂怎么配
将36.4g CuSO4.5H2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71g NaOH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
斐林试剂(Fehling's 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发明的。它是由氢氧化钠的含量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含量为0.05 g/mL的溶液,还有含量为0.2g/mL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其本质是新配制的氢氧化铜。
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B. 斐林试剂怎么配制甲液乙液才等量
斐林试剂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溶液,还有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具体配制方法是:将36.4g
CuSO4.5H2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71g
NaOH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
C. 斐林试剂是用什么溶液配置而成的!
它是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溶液,还有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
D. 菲林试剂的配置过程
斐林试剂主要是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必须及配及用,先混合摇匀再使用。
E. 斐林试剂的配制
将34.6gCuSO₄·5H₂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50g NaOH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
注意:在鉴定还原糖时该试剂必须现用现配,尤其是在高中生物学和化学中。
F. 斐林试剂如何配制
斐林试剂是由德国化学家斐林在1849年发明的,它由NaOH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溶液和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05g/mL,还有酒石酸钠钾配制而成。它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存在与否。
G. 斐林试剂怎么配置测试还原糖,极其原理
1、斐林试剂配制方法:0.1 g/mI NaOH(甲液)和0.05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制方法是将125 g氢氧化钠和137 g酒石酸钾钠溶于500 mI,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制方法是将34.5 g结晶硫酸铜溶于500 ml水中,加0.5 mI硫酸。混合均匀。
2、测试还原糖原理:斐林试剂是二价铜离子的酒石酸钾钠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还原性糖还原为氧化亚铜。斐林试剂为深蓝色溶液,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3、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一般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现砖红色沉淀;如待测液中不存在还原糖,则仍然呈蓝色。
(7)菲林试剂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1、斐林试剂(Fehling's 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冯·斐林(Hermann von 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发明的。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试剂与单糖中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新配置的Cu(OH)2溶液呈悬浊液,与还原糖反应最充分,砖红色的Cu2O生成也最多,均匀饱满的分布在溶液中。放置后的Cu(OH)2溶液,一方面会发生沉淀,影响与还原糖的接触面,另一方面Cu(OH)2自身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黑色沉淀,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H. 菲林溶液怎么配制
你说的是斐林试剂?由氢氧化钠的含量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铜的含量为0.05 g/mL的溶液,还有含量为0.2g/mL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其本质是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I. 关于斐林试剂的配方问题
是的,斐林试剂使用时,先等体积混合甲、乙两液,而后立即使用,反应需要加热(有时不加热也反应);
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0.05
g/ml
氢氧化钠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0.1
g/ml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