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预算到底怎么做合理
全面预算涉及一系列特定问题:预算的功能、预算松弛、业绩考核、替代工具。预算的功能与“真的需要预算吗?”相关。并非所有企业都制定预算。那些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成功的案例并非想象的那么多。但从计划功能看,所有企业都需要预算,虽然范围和详细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预算松驰与业绩考核相关:用预算考核业绩经常导致隐藏潜力和其他行为变异。由此需要设问:是否有比预算更好的工具来管理企业?本章还概要地讨论了作业预算——一种比常规预算更高级更精确的预算形式。
按实际还是预算分配
预算的作用很广泛,但基本作用只有两个:计划和控制。计划指规划未来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资源配置。以此而言,所有企业都需要预算。因为确定和迈出预定目标和相关的资源配置,在任何组织中都不可或缺,公共组织也是如此。事实上,政府和公共机构皆有法定的年度预算,有些政府还在3-5年期的时间框架内准备年度预算。在企业中,只是资本预算才如此。经营预算的计划期大多为1年或半年。这依行业特性和内外经营环境而定。
为了实现计划目标,除了资源配置外,还需要建立控制系统以识别和确认差异。没有控制,计划预算中确立的目标很容易落空。
偏差和差异分析完成后,接下的问题是:谁应对差异负责?如何实施奖罚以激励有利差异和修正不利差异?由此引了业绩考核问题。一旦预算与业绩考核挂钩,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预算的失败,一半的原因在于不恰当的“挂钩”。
与控制功能相关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集权和僵化。预算需要一定的集权,但经常集权过度而致僵化——不能适应变化导致丧失机遇。这些问题在政府预算中也很严重。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如果没有预算,用什么来管理企业可以更好?
另一个问题与计划功能相关:如何为稀缺资源的分配确定合理基础?
以预算作为资源配置标准
资源表现为资金和成本费用。所有的事都需要花钱: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和服务。一旦实际耗费,便形成会计上记录的成本和费用。成本有特定的对象,比如产品、工时、客户、订单和时间段。在成本对象并未给定时,资源耗费表现为费用,比如制造费用。会计上需要将这些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到成本对象上,生产成本因此转换为产品成本。没有特定对象的成本通常称为固定成本,原则上应作期间旨用处理。
例:如何分配广告和营销预算?
如果你有100元钱,可以一次花掉全部;也可以分10次每次花10元。如果每次投入的产出是零,最后结果也是零。在这种情况下,或许一次把100元全花掉效果好得多。
企业希望以较少的广告投放来获得最大的广告效应。在制定广告预算时,必须明白的是,广告不是花费,而是投资。正确的做法是将有限的广告费集中起来使用,不要分散用力。对于广告预算较少而市场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有限广告预算的策略尤其重要,选择强势媒体进行集中投放,让所选媒体的所选时段的消费者足次足量地接触到企业的广告信息。PING法上讲,集中优势PING力。不要战线拉得太长。不能简单地按照媒体本身的收视份额投放预算。在强势媒体的广告预算投放份额,应是该媒体收视份额的N倍,一般可达到5-10倍。
“把资源集中在预期回报最高的地方”还涉及一个问题:广告和营销资源按实际业绩还是按预算(或标准预计)分配?表14.1给出了两个可能的方案。
市场A上年实际销售业绩占总销售业绩的20%,所以在预算期分配400万元*20%=80万元。市场B的实际业绩占80%,所以分配320万元。这种基于实际业绩分配资源的做法相当普遍,但却是无效的分配。
按实际数分配至少会带来三个问题:误导性——让人误以为无论一块钱投到哪里,都会产生相同的回报(成本有效性);歪曲业绩评价——表4.1显示两个市场分部的业绩完全颠倒过来了;低效率的内部传递——低效率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举例来说,如果营销投入过多(低效率),这原本是决策者的差错,但以实际销售业绩为基础分配后,给人的感觉是分部A、特别是分部B出现了低效率。
销售业绩并非广告成本的动因:它们属于由管理政策确定而不是由销售业绩决定的酌量性成本,而且先于销售发生。以此言之,基于实际业绩的资源配置(或成本费用分配)背离相关性原则,而相关性是决策的首要原则。
B. 我国公共预算存在什么问题
中国财政的转折点已经来临,中国财政“不差钱”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并开始步入“差钱的时代”,而且收支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这就是说,各级政府的预算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适应预算环境的变化,改革预算模式,调整预算行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将是中国公共预算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财政的转折点已经来临,预算环境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对于确保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来说,目前的预算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2)公共预算怎么可以配置资源扩展阅读:
公共预算的四个维度
1、政治维度
公共资源是稀缺的,公共预算分配公共资源时必须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最终的预算分配实际上反映了政府政策的优先性,是不同的参与者讨价还价的结果,这反映了公共预算的政治性。
2、管理维度
公共预算也是管理的工具,因为有效的分配并不能保证资源都被有效地使用,所以公共预算不只是简单的财政资源分配,还要求利用特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得公共服务和公共项目的提供更有效。
3、经济维度
公共预算还是经济平衡工具,因为公共预算的分配往往承担着刺激经济增长或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抑制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职能。
4、财务管理维度
公共预算也是一个财务管理工具。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数量庞大而繁杂,为了合理获得赔一笔收入和安排每一笔支出,必须通过微观的财务管理工具来明确约束参与者的行为。
C. 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有哪几种
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
以预算支出的若干特定目标为核心,采用分项排列的方法依次列出特定目标的预算资金,由拨款机构加以拨付。
2.规划—计划—预算模式
确定预算项目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后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项目进行预算。
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
注重预算项目执行的效率而不是主项目与各备选项目之间的选择。
4.零基预算模式
不考虑以前的预算收支情况,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编排预算项目的模式。
5.绩效预算模式
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为西方国家主要的预算管理模式)
D. 公共预算有哪些原则
公共预算的原则 一、传统强调民主政治监督的预算原则针对传统预算所强调的民主政治监督功能及财务收支规划功能,德国学者New Marks 的八点原则最具代表性。(1)公开原则。即政府预算内容应公开,让所有国民皆能充分了解政府的收支状况、财务计划及施政内容。(2)明确原则。政府预算的收入来源及支出用途、项目与分类皆应明确。(3)事前决定原则。即政府预算应在年度开始前,经由议会通过。(4)严密原则。预算应对各个支出项目产生约束力,并力求与将来的决算一致。(5)限定原则。预算的各个项目间应有明确的界限,禁止经费相互流用,同时限定须在同一年度支出。(6)单一原则。国家的财政收支应纳入一个预算内作综合表示,不得另有独立的预算,即预算需单一,不得重复。(7)完全原则。所有收入与支出完全列入预算中,亦即不得任何预算外收支,以维持国家财政的完整。(8)不相属原则。任何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得有个别相属关系,如以特定收入应列支特定支出。二、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基于预算的经济稳定、资源配置及行政管理等功能,现代的预算原则不应再局限于民主政治监督控制,政府行政责任与行政职能的加强更为重要,美国前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所倡议的新预算原则有下列八项:(1)计划原则。政府所有预算皆应按计划来编制,预算反映政府计划。(2)责任原则。行政首长对于预算的责任是使行政机关的计划符合立法部门所反映的民意,并以最低廉的成本来执行计划。(3)根据报告原则。预算的编制、立法与执行,均应根据政府各机关的财务及业务报告,而非盲目地任意决定预算。(4)具备适当权力原则。行政机关必须具备执行预算的权限及执行职权的必要人员。(5)多元预算手续原则。政府的手续,可依行政活动、工作计划的不同而有差异,无需强求一致。(6)自由裁量原则。在不违反施政方针或目标下,可授予各机关自由裁量的空间,使其更有效的使用资源。(7)预算时间弹性原则。政府施政计划的实施及经费支出的时期,可随总体经济状况作必要而有弹性的调整。(8)预算机关关联原则。中央预算机关与各机关执掌预算及计划的部门,应相互保持充分联系、协调与合作的关系。预算的规范性原则并非一成不变的,预算原则将随着预算的时代功能及制度的演进而改变,学习预算原则的目的,主要在了解如何通过这些原则进行预算过程,达成预算制度所预期的功能。
E. 公共预算的功能 ( )
1、计划
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为了实现这些组织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么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等系类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2、管理
是指确定了组织名表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控制
是为了确保有效实施特定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对具体的人、财、物的控制,所以控制职能通常是建立在对预算指出的希艾娜关系分类基础上的。早期的线性预算就是为了满足这个目的而产生的。线性预算也是现代预算的编制基础。
4、优先性排序
和资源的稀缺性有关,相对于有效需求,公共资源是稀缺的,因而公共支出职能满足部分公共需求,这就需要对预算申请进行优先性排序,优先性排序反映了决策这的政策偏好,决定了预算分配的结果。
5、预算问责
确保政府花钱的行为对纳税人负责。
(5)公共预算怎么可以配置资源扩展阅读:
公共预算收入包括
(1)工商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专项调节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税、遗产税、土地增值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关税;
(3)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
(4)企业所得税;
(5)国有企业上缴利润;
(6)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7)债务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向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借款收入、国库券收入等;
(8)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
(9)其它收入,包括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中外合资企业其它收入等;
(10)预算调剂收入,包括税收返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等;
(11)企业所得税退税,指企业按“先征后退”政策所退的所得税;
(12)罚没收入;
(13)行政性收费收入。
F. 公共关系预算方法及内容
】:正 1.研究各类企业公共关系部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的机构设置、组织原则、组织类型、工作方式、经济预算及收费方式等。2.研究公共关系的建立信誉、加强竞争、争取谅解、提高效益等四大职能。3.研究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4.研究公共关系部门的各种调查方法。5.研究公共关系的调查事实、制定方案、传播与实施、评估与调整。
: 机构设置 收费方式 企业公共关系 职能 具体方法 竞争 公共关系学 提高效益 主要内容 组织类型
:CNKI:SUN:MTJN.0.1988-07-021
:
1.研究各类企业公共关系部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的机构设置、组织原则、组织类型、工作方式、经济预算及收费方式等。 2.研究公共关系的建立信誉、加强竞争、争取谅解、提高效益等四大职能。 3.研究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 4.研究公共关系部门的各种调查方法。 5.研究公
G. 公共预算的公共预算的过程
1.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的原则
(2)预算编制的依据
(3)预算编制程序
2.预算执行
(1)预算执行的特点
(2)预算执行环节
(3)预算执行中的任务
3.决算
(1)准备阶段
(2)编制阶段
(3)审查阶段
(4)批准阶段
H. 1、 公共预算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2、政府公共预算体制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1、公共预算体制的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的规定。
第二,政府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第三,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第四,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2、政府公共预算体制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完整性。预算必须具有完整性,就是要求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其全部公共收支,反映它的全部财政活动。
第二,同一性。预算必须具有同一性,就是要求预算收支按照统一的程序来计算和编制。
第三,年度性。预算必须具有年度性,是指预算要按年度编制,列出全年的公共收支,对年度公共收支进行比较,不应对年度之后的公共收支做出任何事后的安排。
第四,可靠性。指收支数字必须正确估计,不能估计过高或者过低;各种收支的性质必须明确地地区分,不能掺杂混同。
第五,公开性。即全部公共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而且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I. 如何做好公共预算
确定预算项目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后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的模式,而不是按照支出项目进行预算。
不考虑以前的预算收支情况,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编排预算项目的模式。
J. 如何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显现了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抓手作用,真正体现了企业管理以财务为中心、财务管理以预算为主线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二是培养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培养的正是企业预的能力和算的能力。企业通过对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全面预算和控制,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活力,锻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使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三是养成良好风气的有效途径。先预、再算、后花,这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规范意识的体现。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狠抓预算执行力,倡导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真正把外在约束变成内在动力,使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成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成为培育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