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电和中戏的进修班怎么样
北电和中戏的进修班都还可以的。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一所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为主的艺术类大学,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她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
中央戏剧学院1950年4月正式成立,中央戏剧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她的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着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着名表演艺术家金山、着名导演艺术家徐晓钟先后担任院长,曹禺、张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钊等着名戏剧家曾担任过学院院领导。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杨尚昆、李铁映、李岚清都曾先后接见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和视察学院指导工作。现任名誉院长徐晓钟,党委书记刘国富,院长王永德。
学院校园占地25.37亩,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一座建筑面积5111平方米,700多个座位、设备先进的实验剧场,为学院的戏剧影视艺术实践和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拥有10余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管理自动化,检索文献网络化。目前藏书超过37万册,中文戏剧类图书馆藏之富,为国内之最。
中央戏剧学院是国家“戏剧戏曲学”重点学科点。学院教学科研机构设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视艺术系、戏剧管理系、公共课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研究所、《戏剧》编辑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另设有党政、教辅、后勤等机构。
⑵ 文体新局如何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一)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新的文化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三馆的选址应建在居民区,聘请专业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使新三馆既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
2、在城区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其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中,采取政府投资为主,鼓励社会力量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会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
3、建设集教学、训练、表演、比赛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馆,内设武术馆、游泳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排球馆、台球馆等体育室内健身场馆 。
4、建设大型公园,聘请专业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园内景观要突出盘古文化元素,所设湖泊、殿堂、凉亭、碑廊、曲径、雕塑等景点之牌匾、楹联、简介等,要以宣传、展示盘古文化为主题内容。
5、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体育健身广场。
(二)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
1、开展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做好“民间花会进城表演大赛”、“民间戏曲调演”、“元宵节灯谜竞猜”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20场次以上,“送文艺下乡”、“送图书下乡”、“送文体活动下乡”、“送电影下乡”;打造“戏曲票友大赛”、“红歌大赛”、“消夏晚会”、“书画摄影展”、“舞蹈大赛”、“器乐演奏大赛”等品牌文化赛事。
2、依托我县文化体育场馆,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主办或承办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化体育赛事。
3、筹建图书馆网站,实行网上预约借阅,逐步实行网上阅读,以方便各类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积极同各单位组织联系,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类型的辅导工作和培训;组织各种题材的社会征文及读书活动 ;举办全县读书月、读书节;成立青县图书馆协会,定期对各乡镇村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理专业培训;设立流动书箱,开展送图书进村、进校、进社区等多种方式的送图书下乡活动。
4、建设多功能数字影院,加入省市院线网络,为全县人民提供最新的数字影片放映服务;大力扶持现有的乡镇电影放映公司,采取政府补贴、社会力量资助等方式使其发展壮大,彻底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5、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办好等网站。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我县网络文化市场结构布局合理,健康繁荣活跃,竞争发展有序。
(三)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优秀文化资源
1、加强对馆藏文物的保护、评级、建档及健全管理制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鼓励、引导和帮助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兴办各类专业、专题博物馆,形成以公立博物馆为龙头,民办博物馆为基础的博物馆网络;开展民间文物的捐赠征集活动,加强民间收藏行为的引导,促进收藏规范化、合法化;做好文物调查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文物的挖掘和民间流散文物的征集工作。
2、争取上级资金,开展一系列文物展览活动,突出青县盘古文化地域特色,以我县境内出土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照片、拓片、情景绘图、场景复原、微缩场景、光盘、磁带、文字、展柜、展台、壁龛、形象墙等丰富的陈列语言,升华陈列主体,丰富展览内容;组织专业人员加强与兄弟县市博物馆的参观、交流、学习。
3、配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做好文物保护规划。
5、聘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进行科学论证,提供专业咨询和理论指导;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重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对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立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做好各项非遗申报工作,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聘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
(四)加快重点文化产业的建设
(五)推动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1、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从城区通往各景点的部分公路需要拓
2、整合旅游资源,做好八大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工作。
3、做好旅游的宣传、推广
(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1、扩充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文化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均应配备至少1名经营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子成员,为发展文化产业储备人才;文化馆需增设舞蹈创编、文学创作、曲艺编导、书法绘画、摄影摄像等多种人才;文物保护管理所需增设专业人员、保卫人员 、讲解员、文物修复员、绘图员、摄影人员、考古发掘人员等;图书馆需增设图书馆学专业人才。
2、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需配备专职文化站长和管理人员;社区文化中心应配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农家书屋配备专业图书管理员。
3、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精通文化工作、熟悉国内外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专业文化人才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制定优秀人才引进制度和奖励制度。
⑶ 书的种类有哪些
1、按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
2、按文种划分为: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
3、按用途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4、按内容划分: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5、按特征划分: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袋装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盲人书、民族语言书。
(3)戏曲公共数据库扩展阅读:
一、产生发展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着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
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政府正式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的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构成
1、要有被传播的知识信息。
2、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信号。
3、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物质载体。
4、图书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也是产生图书的基本条件。
⑷ 图书分类如何判别外国文学
分辨中国作者的名字与外国作者名字是一种好方法,外国作品名称命名习惯与中国不同
熟练掌握外国作品以及类别可以很好帮助你,下面是分类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意大利作家彼得拉克(《歌集》)和薄迦丘(《十日谈》)是其先驱。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表现出反经院主义思想。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塑造了一个既耽于骑士幻想又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复杂形象。英国作家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和斯宾塞(<仙后>)的创作各具特色。莎士比亚在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创作中均有很高的成就。悲剧<哈姆雷特>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剧情生动、背景广阔、形象鲜明。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法国作家高乃依(《熙德》)和拉辛(《安德洛玛克》)的悲剧均有拥护王权和崇尚理性的特征,符合“三一律”规范。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对宗教骗子达尔杜弗的鞭挞,体现了这位作家的民主倾向。英国诗人弥尔顿以长诗<失乐园>等作品,表现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和英雄气概。
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塑造了“真正资产者”的形象,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荒诞的情节讽刺了英国现实,理查逊的<克拉丽莎>对感伤主义文学产生影响,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在近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地位。法国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小说家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老实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卢梭(《新爱洛依丝》)和剧作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席勒的剧作《阴谋与爱情》和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反映了“狂飚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歌德的诗剧<浮士德>表现了启蒙思想家对真理的探索。
18世纪末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席卷欧美。德国出现过耶拿派和海德堡派。英国出现过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等。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创作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法国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还有夏多布里昂、大仲马、梅里美、乔治·桑和缪塞等。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篇揭开了19世纪俄国文学辉煌的序幕,他们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当代英雄>塑造了俄国最早的“多余人”形象。惠特曼(《草叶集》)和霍桑(《红字》)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意大利的曼佐尼、波兰的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的裴多菲也是这一时期的着名作家。
19世纪30年代开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美文学的主潮。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小说<红与黑>是其奠基作。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巨着《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堪称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法国杰出的作家还有: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和莫泊桑(《羊脂球》)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反映了他的命运观。萨克雷(《名利场》)、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和萧伯纳(《巴巴拉少校》)都是着名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专制农奴制度。屠格涅夫(《父与子》)以抒情的笔触描写自然和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以深邃的目光开掘心灵的奥秘。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以恢弘的气势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契诃夫(《套中人》)以含蓄的风格表现对旧生活的厌恶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赫尔岑(《谁之罪》)、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和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均是有影响的作家。这一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有: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德国诗人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和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等。
20世纪发生的社会革命对文学产生影响。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剧作<底层>和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作品,再现了“革命前俄国的‘人间喜剧’”。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描写顿河哥萨克命运的长篇史诗。着名作家还有: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叶赛宁(《波斯抒情》)、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和艾特马托夫(《断头台》)等。这一时期,传统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了新的趋向。重要作家有:法国的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莫里亚克(《蝮蛇结》),英国的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性的枷锁》)、戈尔丁(《蝇王》),德国的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海尔曼·海塞(《草原之狼》)、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布莱希特(《伽利略传》),奥地利的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德莱塞(《美国的悲剧》)、菲茨杰拉尔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与此同时,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崛起。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艾略特(《荒原》)等,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变形记》)和美国的奥尼尔(《毛猿》)等,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爱尔兰的乔伊斯(《尤里西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和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萨特(《恶心》)和加缪(《局外人》)等,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此外还出现了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和黑色幽默等众多流派。
⑸ 张翰高中学的不是表演 怎么考上中戏啊
高考之后,填写中戏的志愿就可以了。
中央戏剧学院,1950年4月2日正式成立,校名由毛泽东题写。其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简称“中戏”,校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许多知名艺人都是该校毕业生,和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影坛的三大势力。中央戏剧学院现设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表演系、电视艺术系、艺术管理系。中央戏剧学院的校训是:求真,创造,至美。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一所以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为主的艺术类大学,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她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3]
中央戏剧学院1950年4月正式成立,中央戏剧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她的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着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着名表演艺术家金山、着名导演艺术家徐晓钟先后担任院长,曹禺、张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钊等着名戏剧家曾担任过学院院领导。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杨尚昆、李铁映、李岚清都曾先后接见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和视察学院指导工作。现任名誉院长徐晓钟,党委书记刘国富,院长王永德。
学院校园占地25.37亩,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一座建筑面积5111平方米,700多个座位、设备先进的实验剧场,为学院的戏剧影视艺术实践和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拥有10余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管理自动化,检索文献网络化。目前藏书超过37万册,中文戏剧类图书馆藏之富,为国内之最。
中央戏剧学院是国家“戏剧戏曲学”重点学科点。学院教学科研机构设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视艺术系、戏剧管理系、公共课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研究所、《戏剧》编辑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另设有党政、教辅、后勤等机构。
学院本专科专业设置有:表演、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参加活动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生专业设置有:戏剧戏曲学。
中央戏剧学院现有各层次在校生约2500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学院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建立了校际关系,有来自约20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1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311人,教学和研究人员约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教授23人,副教授53人。研究生导师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
学院历来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戏剧研究所下设欧阳予倩研究室、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奥尼尔研究中心、布莱希特研究中心、话剧研究室和音乐剧研究小组。
⑹ 中原传统戏剧、曲艺文化概述讲述了什么
近年来,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戏剧、曲艺院团以及民间艺人面临很多困难。今年农历正月十三,前来参加河南宝丰马街书会的几百名各路艺人,基本上是民间艺人,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还有一些是残疾人。不少人十多岁开始学艺,虽有各自的绝活,年轻时也红火过,但眼下他们生活清贫,情绪不高,对曲艺传承前景担忧:书无人说了,戏无人听了,人生茫茫,世事沧桑,大浪淘沙,自生自灭。民间戏曲艺人这个群体,若干年后,有可能就要在地球上消失了。有人说:有着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要不了几年,就可能变成庙会了。
三年前,马街村农民张满堂成立了马街书会研究会,所谓研究会也就是给前来的艺人提供个吃喝住宿的地方。今年,在他家里的一百多位民间艺人,晚上席地睡在一个筒子屋里,外面下着小雪,天气寒冷,他们相互拥挤着取暖拉呱,亲密无间。有人七十多岁了,还冒着风雪从几百里以外的地方赶来,身着单薄的衣裳,顶着雪花,敲起大鼓,打起简板,高兴地唱起来。一个老艺人高兴地说,图得就是个乐。
对民间艺人这个群体,要引起重视。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民间艺人往往比政府的艺术团体影响还大。他们道具简单,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也有走单骑的,走村串户,街头巷尾,集贸市场,车站码头,到处都是他们的演出场地。大鼓一敲,弦子一拉,简板一打,不拘一格唱起来。时间可长可短,场地可大可小,十分灵活,形成独特的乡间文化形式。几千年来,民间艺人就是这样生活和演出的。古人说:说书唱戏是劝人的。人们从这些艺人嘴里,了解到奇闻异事,千古野史,礼仪孝道,世俗宗教,为人处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绵绵不息。
民间艺人的演出,多是一些传统唱段,内容陈旧,不乏糟糠。再者,演出形式单一,乐器多年没变化,缺乏现代音乐气息,唱腔地方话严重,乡野土语较多,年青人不喜欢,受众日益减少。另外,民间艺人,没有适当的组织依赖,地方曲艺协会,缺少管理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各类门派,虽有掌门师傅,拜帖戒律,徒子徒孙,也是时聚时散,难以约束,大家各自为战,再说老艺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多少创作能力,难以吸收新文化新思想,演出内容多事师徒传艺,口口相授的老段,一个老段往往唱几十年不变,用词用句也过于传统陈旧,达不到为现实社会服务的目的。对民间艺人,地方政府要引起重视,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在艺术上帮助他们,组织文艺创作,编排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开展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加快节奏,丰富自身的唱法;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有生活保障,为他们创造学习的环境,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引导他们走健康的说唱道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服务。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是没有生命力的。
近几年,由政府创办的戏曲、曲艺院团也面临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大多数的院团已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地方财政虽提供一定的补贴,但由于演出市场萧条,效益不好,演职人员收入偏低,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商丘市豫剧二团、四平调剧团、宿州市坠子剧团、泗州戏剧团和梆子剧团以及徐州市梆子剧团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所在剧团,演职员工的工资只有2000左右元。这些年各地政府每年给他们安排一些“送戏下乡”任务,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贴,不然他们更加困难。演职员工怨气较多,他们认为,这样的收入,还没有打工做服务员的工资高,难以养家糊口,以演艺求生存压力巨大。有的演员,五十岁左右,正是唱戏带徒的黄金时期,因为政策原因,就提前离队,十分可惜,能坚持下来的面临生活压力,宿州坠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导演李连民每月工资2800元。他忧郁地告诉记者,演了一辈子戏,连孩子上学也供不起,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坚持不到今天。不少民间艺人更是生活无着落,萧县老艺人周明汉夫妻俩都八十岁了,靠开荒种地为生,连低保也有。各级文化部门要排查摸底,对一些有实际困难的民间艺人,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文化扶贫。
一些戏曲院团,条件十分简陋。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二十多人只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和两间十分简陋的排练场,演员连休息的地方也没有,布幕、服装、乐器等设备老化,不能保证演出质量。柘城县说唱团是豫东地区唯一的县级说唱团,每年承担很多县政府安排的下乡演出任务,常年没有办公排练场所,说唱团的招牌只好挂在团长朱云阁家的门旁,排练场也是在她家一间客厅里。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和梆子剧团没有自己的办公和排练场地,靠临时租场地排练;坠子剧团虽有自己的场地,但排练厅是不到200平方米常年失修的危房, 演员常年在危房里学戏排练,很不安心。许多骨干演职人员过早离开舞台,导致人才断层,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剧团学戏,造成演艺人员急剧匮乏,后继无人。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原编制70多人,现演出人数只有20多人,行当不全,一个演员一场戏要饰演几个角色,编、导、美没有主业人员,演出质量不能保证。民间曲艺的传承更令人担忧。民间说唱后继无人,永城市“大铙”戏是省级非遗项目,大铙是稀有曲种,第五代传承人王玉玺成天为传承人发愁,靠自己的收入,承诺管吃管住,一个月给1000元补贴,还是招不来徒弟。王玉玺痛苦地说:大铙戏没第六代了。
从事非遗戏曲项目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短缺,非遗保护工作难以深入,达不到专业化、精细化保护。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保护工作千差万别,有些地方虽然有粗略的记录保护,没有制度做保障,对生存现状濒危的国家、省级非遗项目,必须抓紧建立并完善濒危项目及高危传承人档案,完善非遗数据库,再不着手去抓,若干年后,资料都难以整理。现在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一些地方虽设有机构,多数挂靠在文化馆等单位,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非遗保护工作难以深入,达不到专业化、精细化保护,保护水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非遗保护工作的需求。
中原戏曲文化是个汪洋大海,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从业人员众多,曲目数以万计,我们应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各剧种的存在形式和发展前景,重新修订各种传统剧本,赋予新鲜内容, 以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⑺ 政府保护传统曲艺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办发〔2015〕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制定以下政策。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
(二)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
(三)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
(四)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振兴戏曲艺术,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地方戏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中央财政对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予以支持。
(五)传承保护京剧、昆曲。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京剧、昆曲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实施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做好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
三、支持戏曲剧本创作
(六)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戏曲企业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项目予以支持。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通过“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积极性、主动性,推出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国家艺术基金加大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
四、支持戏曲演出
(七)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根据当地群众实际需求,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把下基层演出场次列为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考核指标内容。
五、改善戏曲生产条件
(八)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合理布局文化特别是戏曲演出空间,注重保护利用古戏台,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保护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成为特色鲜明的戏曲演出聚集区。县级以上(含县级)的群艺馆、文化馆建设按照国家颁布的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综合设置戏曲排练演出场所。鼓励群艺馆、文化馆(站)等,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免费或低价提供排练演出场所。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增加戏曲类保护利用项目的比重。鼓励采取灵活的产权形式,或以政府购买演出场所的演出时段、提供场租补贴等形式,帮助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解决演出场所问题。
(九)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提出戏曲教学排练演出场所建设要求。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独立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提供。支持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建设,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并按协议方式补充办理用地手续。严格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供后监管,需改变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其中单独建设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应在用地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中明确,改变用途应由政府依法收回后重新供应。
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
(十)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根据基层实际,在为转企改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配备流动舞台车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出资为县级划转为研究类或传承保护类机构且未配备过流动舞台车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配备流动舞台车。
(十一)实行财政配比政策。鼓励地方财政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
(十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转企改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有关优惠政策。落实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免征部分小微企业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各项已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
(十三)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参与扶持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良好环境,发挥好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效益。
七、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
(十四)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落实大中专戏曲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鼓励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戏曲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戏曲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戏曲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艺术基金加大对优秀戏曲创作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力度。
(十五)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支持各级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研究机构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传授戏曲表演艺术精粹。建立戏曲院校青年教师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骨干“双向交流”机制,为培养新一代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十六)畅通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的通道。保留事业性质和划转为研究类、传承保护类机构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公开招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时,可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和戏曲专业人员特点,注重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艺术成就,合理确定招聘方式,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
(十七)扩大职称评审范围。将转制为企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十八)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可购买商业保险,切实维护戏曲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团体、社会资本等对戏曲武功伤残、患职业病等特殊人员进行救助,有条件的可以发起设立戏曲从业人员保障公益基金会。
八、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
(十九)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戏曲。严把到学校演出和向学生推荐的戏曲剧目的内容质量关。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鼓励中小学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二十)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鼓励开设、制作宣传推广戏曲作品、传播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鼓励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为戏曲电影的发行放映提供便利。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戏曲宣传力度,报道戏曲创作演出优秀剧目,报道传承发展戏曲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道戏曲界树立新风、弘扬美德、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
九、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一)抓好贯彻落实。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精心部署,做好政策落地和督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文联协助做好实施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办发〔2015〕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制定以下政策。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
(二)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幅提升戏曲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
(三)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
(四)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振兴戏曲艺术,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地方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地方戏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中央财政对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予以支持。
(五)传承保护京剧、昆曲。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京剧、昆曲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实施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做好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
三、支持戏曲剧本创作
(六)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戏曲企业的优秀戏曲剧本创作项目予以支持。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通过“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积极性、主动性,推出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国家艺术基金加大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
四、支持戏曲演出
(七)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根据当地群众实际需求,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把下基层演出场次列为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考核指标内容。
五、改善戏曲生产条件
(八)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合理布局文化特别是戏曲演出空间,注重保护利用古戏台,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保护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成为特色鲜明的戏曲演出聚集区。县级以上(含县级)的群艺馆、文化馆建设按照国家颁布的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综合设置戏曲排练演出场所。鼓励群艺馆、文化馆(站)等,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免费或低价提供排练演出场所。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增加戏曲类保护利用项目的比重。鼓励采取灵活的产权形式,或以政府购买演出场所的演出时段、提供场租补贴等形式,帮助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解决演出场所问题。
(九)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提出戏曲教学排练演出场所建设要求。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独立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提供。支持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建设,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并按协议方式补充办理用地手续。严格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供后监管,需改变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其中单独建设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应在用地合同和划拨决定书中明确,改变用途应由政府依法收回后重新供应。
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
(十)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根据基层实际,在为转企改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配备流动舞台车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出资为县级划转为研究类或传承保护类机构且未配备过流动舞台车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配备流动舞台车。
(十一)实行财政配比政策。鼓励地方财政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对地方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捐赠收入实行财政配比政策。
(十二)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转企改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有关优惠政策。落实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免征部分小微企业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各项已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
(十三)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表演团体。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参与扶持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良好环境,发挥好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效益。
七、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
(十四)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落实大中专戏曲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鼓励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戏曲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戏曲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戏曲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艺术基金加大对优秀戏曲创作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力度。
(十五)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支持各级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研究机构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传授戏曲表演艺术精粹。建立戏曲院校青年教师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骨干“双向交流”机制,为培养新一代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十六)畅通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的通道。保留事业性质和划转为研究类、传承保护类机构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公开招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时,可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和戏曲专业人员特点,注重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艺术成就,合理确定招聘方式,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引进优秀专业人员。
(十七)扩大职称评审范围。将转制为企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十八)切实保障戏曲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可购买商业保险,切实维护戏曲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团体、社会资本等对戏曲武功伤残、患职业病等特殊人员进行救助,有条件的可以发起设立戏曲从业人员保障公益基金会。
八、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
(十九)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戏曲。严把到学校演出和向学生推荐的戏曲剧目的内容质量关。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鼓励中小学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二十)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实施优秀经典戏曲剧目影视创作计划,鼓励开设、制作宣传推广戏曲作品、传播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鼓励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为戏曲电影的发行放映提供便利。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戏曲宣传力度,报道戏曲创作演出优秀剧目,报道传承发展戏曲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道戏曲界树立新风、弘扬美德、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
九、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一)抓好贯彻落实。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精心部署,做好政策落地和督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文联协助做好实施工作。
⑻ 我是陕西的艺术类考生,想考戏剧影视文学或者广播电视编导
你也可以到{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我们这个学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名列前矛的!
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
1、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学活动{图片}
http://www.cdysxy.com/ReadNews.asp?NewsID=1080
2、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教育教学设施{图片}
http://www.cdysxy.com/ReadNews.asp?NewsID=1079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电视编辑能力,编导与戏文系现配有“电视编辑专业”机房两个,每个机房均有50台专业非线性编辑机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以供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课的教学和实践需要。此外还建立了三个“一体化演播教室”,教室内配有专业灯光系统、现场切换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用于学生的室内制作流程学习,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现场的操作演示中熟悉电视室内制作流程,在亲手操作中掌握电视室内制作的技能。
3、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概况
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是由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两大专业组成。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现有两个专业,7个专业方向。该系是使用数字技术手段,从事广播影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以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融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致力于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传媒及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专业艺术系。
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德艺双馨,斐声于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界的教授、专家、学者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会聚于斯,他们对事业孜孜以求,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夯实了对各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文化、艺术、科技的基础,努力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成其为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高级艺术人才。
4、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学术带头人及专业教师
陈祖继 教授、高级编辑、副院长、系主任,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影视文学创作方向主任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四川网络视频台副台长。主要作品:电视剧《长江第一漂》编剧之一,荣获“金鹰奖”一等奖和“飞天奖”特别奖;长篇报告文学《铁血》荣获四川省第三届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长篇纪实文学《长江魂》获四川省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所着纪实文学《尧茂书首漂长江记》荣获全国首届优秀图书“金钥匙”一等奖。
张乐平 教授 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副主任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主任。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导演、高级剪辑师,被誉为“成都军区第一把‘剪刀’”。其主要作品《突出重围》获“飞天奖”剪辑提名,同时,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作品在全国军内影视作品评比中多次荣获大奖。
廖全京 教授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着名影视评论家、剧作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主要学术论文有:《中国戏剧寻思录》、《话剧艺术通史》(撰稿人)。
潘剑琴教授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艺节目创作方向主任。长期从事演艺事业,系表演艺术家。其发表作品,涉猎甚广,话剧、电影、电视剧、童话剧、广播剧、小说、诗歌等,出版发表作品约四百万字,剧本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话剧研究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其事迹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戏剧家传集》。
徐先贵 教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主任。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四川电视台导演、制片人。编导电视作品:《火花》、《巴金故乡行》、《华夏一奇》、《都江堰祭祀》、《拉“保保”》、《旅游胜地——峨眉山》、《冰之梦——感受哈尔滨》等曾荣获四川省优秀电视片,全国第四届百家电视台音乐节目展、省级和国家政府级多项大奖。并入选为《中国电视艺术年鉴2006卷·电视艺术人物篇》和《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词典》。
顾 萌 教授 1985年起调四川电视台工作,任《四川新闻联播》主播,同时担任各类大型文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1991年,参与主持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开幕式晚会,和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晚会等。1992年开始主持四川电视台品牌栏目《文化多棱镜》至2004年,栏目曾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栏目,其端庄典雅的主持风格得到同行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并率先成为采编播一体的节目主持人。曾多次随四川电视台采访小组远赴东欧、南美洲采访,并出色的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
颜 林 教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专业。曾任四川电视台录制部主任,四川省有线电视台总工程师,现为中国录音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
邹厚荣 教授 《市场营销》、《广告与广告策划学》、《公共关系学》主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曾担任过省内大型企业IC策划。专着有:《秘书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
周大卫 教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科教电影与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拍摄电影《弯弯的石径》,荣获“飞天奖”三等奖;1986年参与摄制《钟鼓楼》获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电视艺术节特别奖;1990年《爱的升华》获全军文艺调演一等奖;1994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少儿电视节目《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获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零花钱》获少儿短片奖一等奖。
曲 斌 教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学院晨光电视综合频道主任。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声响技术处理高级工程师。曾就职军队和地方广播电视系统中担任专业技术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经验。
刘益军 教授 中国电影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科教电影与电视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高校摄影家协会、电教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成都电视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出版65万字学术专着《电视摄影教程》,已作为“高等学校摄影及相关专业通用教材”。
王志杰 教授 峨眉电影制片厂高级摄影师、美术动画师、电影特技师,资深广告制作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四川电影家协会会员。曾在电影《挺进中原》、《特急警报333》、《枫》、《年轻的朋友》、《我们都是向阳花》、《卓瓦桑姆》、《卓文君》等数十部影片中担任影片摄影和专业特技制作。部份作品分别获得省级、国家级、国际大奖等不同奖项。先后在《杨贵妃外传》、《特工在行动》、《东方公司的使者》、《秀泉情思》、《闲官卖薯》、《编织天网的人》等数百部(集)电视剧、专题片中担任摄像。担任专业书籍《电影特技的奥秘》编审,着有《电影特技设计摄影》等专业教材若干。
黄晓峰 教授 四川电视台导演,其主要作品有:电视剧《高路入云》、《朱德》;大型纪录片《四川人在西藏》获国家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科教片《蚂蚁》获联合国教科文奖;电视专题片《果香时节访盐源》获得国家骏马奖。
郑高鹏 教授 《外国文学》主讲教师,对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有较深的研究,并有多项学术专着发表。
张善成 教授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照明专业,着名舞美灯光设计师,所参与拍摄的影视剧曾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大奖。
李万才 教授 四川电视台科教部编导、记者。工作期间,每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广电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所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级奖项,拍摄的冶金科研的科教片,获科学进步奖。
李 琪 教授 硕士研究生学位,曾在四川电视台任职编导工作,2000年参与制作的电视节目《真心真情》获全国有线电视节目三等奖;2001年参与制作的电视节目《中医博士迪亚那》获全国有线电视节目二等奖;2002年参与制作的电视节目《没有丈夫的日子》获四川政府新闻三等奖。
邝平均 教授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剧作家。主讲《编剧学》、《广播影视文学脚本创作》等课程。其20集电视连续剧《午夜出击》在全国各省、市级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颇高。
向 东 副教授 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2004年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2005年中国设计之星优秀奖,2006年“和谐中国”公益大赛银奖,作品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五章、《西南设计年鉴》、《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选集》、《四川省高校教师作品选集》、《当代美术与设计——中国高校教师优秀作品选集》、《2005中国设计之星获奖作品集》。长期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编着专业教材《色彩构成》、《3DSMAX8完全学习手册》。
杨祥生 副教授 长期参与大型节目的编导、策划和后期工作,曾在多所高校讲授《摄像基础》和电视特技制作课程。
宋永祥 教授 毕业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师从于中央戏剧学院贾学宏、刘谨老师、北京电影学院谷毓英、吴骐老师的表演教学训练,历时三年,对显示主义表演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演出话剧有《万水千山》、《八一风暴》、《泪水樱花》等。主要参加创作的影视作品有:《孙中山与宋庆龄》、《舰艇今天挂满旗》、《郭沫若》、《大雪谷》、《悲情玛丽娅》等。
王孟广 副教授 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编导,从事节目策划、创意、导演工作。纪录片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次、省级政府奖五次、金鹰奖纪录片类入围奖一次。
廖柯夫 副教授 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为四川省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法制节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法制宣传中心资深编导。先后在四川电视台《法治之光》、《道德与法》、《西部大开发》等栏目,及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世界文化遗产》、《今日气象》栏目担任编导、制片人。个人作品以法治类电视节目、旅游类电视节目见长,涉及面广,敢于开拓,担任多台大型文艺晚会执行制片人。各类电视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梁 英 副教授 四川大学文艺与传媒专业博士生,有多篇学术作品发表。
冯 耀 副教授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授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主讲《古典文学》、《播音主持艺术》。
王文渊 讲 师 西南交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理论与创新》等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
马丁军 讲 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在《理论与创新》杂志发表学术作品多篇。
吕佳音 讲 师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主讲《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课程。
5、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专业设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
培养目标:电视编辑专业是影视创作的第三度创作。剪辑师的作用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至关重要,他是导演创作的补充和修正,他对作品的结构和时空应有着熟练的把握,他要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负责,他对影视作品的理解深度决定着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本专业培养的目标是:直面市场,与各影视制作单位和省市级电视台接轨,根据各演艺、制作公司、宣传、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将学生培养成为摄、录、编、播全方位的艺术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摄像基本原理、摄像艺术、新闻学导论、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导学、采访学、编剧学、广告学、电视编辑、电视音乐音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电视制作特技、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学、影视文学脚本创作、剧本写作、纪录片创作、专题片创作、电视编导基础、播音主持艺术、影视名片赏析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省、市、县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传媒系统从事编导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各广告公司、演艺公司、宣传单位、部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编导制作等项工作。同时,也可为独立制作单位和制片人输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视制作、编辑、采访、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相应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公司、电视广告行业、音像制作出版机构、电视节目教学制作单位,以及宣传部门工作。该专业的宗旨是,为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影视节目制作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电视原理、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电视编导基础、电视画面编辑、摄像基本原理、摄像艺术、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电视特技制作、录音基础、视听语言、电视照明、电视色彩、影视舞美、影视文学脚本创作、电视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广播电视专题制作、纪录片制作、综艺节目制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部、专题部、文艺部、广告部、宣传部门、部队、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系统、网络传媒等从事各类节目的制作,以及各音像出版(集团)公司、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像、录音、后期节目编辑及影视制作公司的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视制作、采编、写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策划、编导大中型综艺节目,以及文艺专题栏目的能力。具有相应的文化与艺术素质,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的能力,培养文艺单位、宣传部门、演艺单位、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电视台、音像制作机构、大型演艺制作公司(集团)、电视教学和高等院校节目制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摄像基本原理、非线性编辑、电视特技制作艺术、摄像艺术、多媒体制作技术、艺术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影视、视听语言、电视编导基础、影视精品赏析、音乐作曲作词、戏剧艺术、舞蹈表演艺术、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电视画面编辑电视采访、电视写作、电视专题节目、剧本写作、广播剧创作、电视节目导演、电视文艺节目策划和广播文艺节目策划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广播电台、演艺单位、网络传媒、电视台综艺栏目、文化专题、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音乐、广播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等艺术类节目从事策划和编导工作。能在广播电视系统、文化产业部门、各级各类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各企事业广播电视传播机构从事文艺类节目策划、创意、采访、写作、导演、拍摄、制作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网络传媒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网络、电视、可视移动电话等新闻媒体、信息公司、大中型信息企业以及社会传播机构培养以网络、视听、平面媒体设计艺术,具有数码音视频设计创意,企划营销专业知识,并能够进行跨媒体创意策划与制作的高级媒体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除公共课程外,本专业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传播学、新闻学、视听语言、网络传输技术基础、艺术学概论、电视画面编辑、电视特技制作、文体写作、营销学与媒介营销、公共关系学、媒体创意导论、传媒经济、媒介策划、电脑图文创意、CL设计、非线性编辑、数码特效合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设计与制作、电子印刷创意与设计、平面媒体创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广播电视概论、流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为互联网、网络、电视台、视频台、移动通讯公司、跨媒体行业以及部队、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和传媒(集团)公司,培养具有视频节目策划、创作、制作能力的大众传播的高级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代媒体编辑方向)
培养目标:现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环境,新闻编辑不断寻找一种更合时代的编辑哲学来指导新闻职业活动,准确地理解新闻,新型编辑哲学着力强调改变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及新闻采集与编辑的方式。本专业适应面宽,就业范围广,其主要就业为新闻平面媒体、出版发行系统、网络传播及网络新闻传媒单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系统、报刊杂志社文化艺术部门、宣传单位、部队、政府行政机关、高等院校、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等从事编辑工作。
主要课程:除公共课程外,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艺术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编辑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当代新闻传媒、广播影视概论、传播学、美学概论、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史、新闻采访、现代新闻编辑学、摄像基础、电视特技制作、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节目主持艺术、市场营销与策划、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现代媒体编辑、电视制作与非线性编辑、网络传媒、新闻摄影、电视策划学、视听语言、摄像与摄像艺术、电视画面编辑、舞台美术概论、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小品创作、编剧理论、剧本写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可就业于广播电视系统、报刊杂志及出版社、新闻传媒单位、文化艺术部门、大型演艺(集团)公司、宣传单位、部队、高等院校等从事戏剧影视文学(现代媒体编辑方向)创作、节目制作、新闻传媒及出版单位等相关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影视文学创作方向)
培养目标:广播影视文学创作是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基础,该专业市场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阔。本专业为广播影视系统宣传部门、新闻传媒、音像出版发行单位、高等院校以及相关部门培养广播、影视文学剧本创作和编导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艺术概论、影视编剧理论、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影视编导艺术、编剧学、剧本写作、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与摄像艺术、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节目策划与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技、影视文学脚本创作、中外文学史、节目主持艺术、名片赏析、西方美学、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等。
就业方向: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除报考到研究生继续深造外,学生可在广播电视系统、新闻传媒、出版部门、文化艺术部门、宣传单位、部队、高等院校等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及相关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创作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广播电视系统、文化艺术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培养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策划、创新与制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美学修养的高级专业文艺综艺创作人才。
主要课程:除公共课程外,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艺术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广播影视概论、传播学、美学概论、世界戏剧史、中国戏剧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像基础、摄像艺术、电视特技制作、民俗与社会学、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节目主持艺术、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影视美术基础、非线性编辑、戏曲赏析、电视画面编辑、表演艺术、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剧本写作、影视文学脚本创作、歌舞编导与欣赏、编剧理论、舞台美术设计、化装造型艺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有着坚实的文学、编导、新闻媒体采访与写作的功底。学生可就业于广播电视系统、文化艺术部门、大型演艺(集团)公司、宣传单位、部队、高等院校等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节目制作等相关工作。
6、编导与戏文系学术交流活动
着名作家张贤亮莅临我系举行学术报告会
11月28日下午,着名作家、宁夏作协主席、西部影视城董事长张贤亮莅临我系作学术报告。院长马洪奎代表全院教职员工致欢迎词。学术报告会由副院长、系主任陈祖继主持。
马院长在致词中介绍了张贤亮先生的基本情况和创作经历。他说,张先生的作品、人品及其事业斐声华夏,我院师生仰慕已久。其代表作《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分别获1980年及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评为“100年来最有影响的100本书之一”,张先生亦被评为“百年来最有影响的百位作家之一”。在中国影视实业界,流传着一句名言,即“出卖荒凉”,由此而派生出我国最大、最有魅力的影视实业基地——中国西部影视城。作为西部影视城的董事长,张先生本身就是鲜活的形象代言人。同时马院长期盼我院学生、我院师生的作品有朝一日能在张先生的“西部影视城”崭露头角。
张先生在报告会上就教育如何应对市场、娱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的标准及其与生产力的联系、中国文化从最大出口国演变到较大进口国的原因、对“韩流”的思考、应试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怎样提高文化艺术作品的质量等六个方面的问题阐明了一个主旨:文化产品具有很大的力量!怎样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怎样将文化作品转变成产品,将是很多人应该思索和面临的重大课题。
报告会结束后,张贤亮先生热情的与我院师生合影。报告会吸引了四川电视台、《成都商报》、《天府早报》、《成都日报》等10多家省内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四川大学、理工本部、四川音乐学院等近10家省内高校部分学生前来听取学术讲座。
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的平台
——我系首届笔会隆重举行
为了使教学计划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我系在学院关于“加强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总体规划下,明确的提出我系专业走“大类教学”发展道路,以此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并于近日根据本专业特色,在科幻杂志社创作中心举办了我系首届笔会。本次笔会邀请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四川省文联等专家和学者参加。其中影视评论家廖全京,巴金文学院创作部主任马平,省社科院文学研究员王小平到会,并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
参加这次笔会的60余名同学在会前均认真组织了稿件,其中林静宜、武冠中、袁春东等8位同学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巴金文学院创作部主任马平对林静宜同学的散文《巷陌》进行了专题评析,对作品的艺术水平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省剧协副主席廖全京对袁春东同学的《桥与水之间》进行评析,并对文章的内在美和张力表示肯定。与此同时,着名作家阿来也来到了现场,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鼓励同学们要加强基础课学习,加强阅读和练笔,文学创作千辛万苦,文学的道路艰难曲折,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优秀的文学工作者、剧作家。会上,其他专家对我系同学的文学素养和潜力均表示肯定,也希望我系这个文学、文化氛围浓厚的沃土里在不久的将来出人才、出大家,并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电影理论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莅临我系讲学
一群学生说:这是一次难忘的学术报告会
6月14日、16日下午,国际着名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理论界泰斗周传基教授应我系邀请在13阶举行了两场报告会。一群同学听完第一场报告会后激动的说:“细细品味周教授的报告内容,感觉自己对影视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这是一次难忘的学术报告会。”
周传基,男,广东省广州市人,1925年3月12日生于北平。1950年山东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毕业,主修英国文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华北广播电视干部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东方文化学院客座教授。1983年电视飞天奖评委、1993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1995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张艺谋影片回顾展特殊贵宾。
两场报告会上,周传基教授就视听语言和影视时空问题深入浅出地作了细致讲解,并结合自身实践和时下影视创作、影视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希望同学们对经典影片进行细致剖析,充分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大胆的创作,要掌握好视听语言技术,要明确时空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性;会上,周教授不时向同学们发问,针对一些影视问题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大一学生武冠中认为:“周教授的提问旨在引导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大胆的解放天性。”两场历时长达8小时的报告会上,已80岁高龄的周教授,手持话筒时而走进人群中、时而站在讲台前与同学们达到了完美的沟通,也赢得了50多次经久不息的掌声。
报告会结束时,周传基教授热情地将自己的学术作品赠送给我系。副院长、我系主任陈祖继代表学院接受了周教授的赠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我系学生能够有幸聆听周教授的教诲必将终生受用,并代表全院师生向周教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全国茅盾文学奖作家及评委莅临我系讲学
10月12日下午,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健伟先生、茅盾文学奖评委张燕玲女士莅临我系进行了精彩的文学讲座。
讲座中,柳健伟先生以他本人经历,以“当今文学与影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生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在此之后,张燕玲女士则以“文学与市场化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
此次讲座在我系同学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这次演讲,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更加意识到要及早充实自身的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座结束后,两位专家热情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着名作家陈祖继教授给我系学生作学术报告
11月24日7点,副院长、我系主任陈祖继教授在银色演播厅为我系学生讲授“怎样创作报告文学”的课程。
陈祖继,高级编辑,1980年开始创作并发表报告文学《春蚕到死丝方尽》,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并出版《铁血》、《长江魂》、《尧茂书首漂长江记》、《南极考察历险记》、《刘显合与他的儿子们》、《各拉丹东,您的儿子来了》、《魂系南桠河》、《我
⑼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不好吗
以下是中国传媒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研究生介绍: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81002)
1.信息处理技术方向
信号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互相融合和渗透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前沿学科领域交叉生长的特点。面前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通讯、音视频压缩编解码、多媒体DSP器件,各类电子信息系统核心部分等。
开展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高速、大吞吐量信号与信息处理任务,它将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革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高品质数字节目源获取和存贮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同时在广播电视网中的数字化传输与用户接收系统中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方向针对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重点研究最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调制理论与技术,以及广播电视数字系统设计和实时实现。主要研究内容还包括:嵌入式系统与微系统;高档DSP与嵌入式CPU在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的应用;并行处理算法及结构理论;实时系统设计方法及设计工具;流水处理技术,阵列处理技术,总线及存贮技术,测试技术,EDA技术等。
本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以及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
2.DSP技术与应用方向
当前,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AM)、数字视频广播(DVB)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技术发展迅速。数字技术在卫星广播、微波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广播电视多功能信息网已投入商业运营。国际和国内的广播电视覆盖网正在或即将由模拟信号传输过渡为数字信号传输网。该传输网具有容量大,传输的信号质量优异,多功能和高可靠等特点。
本研究方向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通用DSP芯片,依靠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多工复用和组网技术,重点跟踪研究数字音频广播、数字视频广播、高清晰度电视和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中的上述技术。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广播电视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的实现和相关测试信号的产生,着重研究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因为这是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重要组成,也是该学科中十分活跃,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它也是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得以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方向对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网的数字化进程将起积极的作用,从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3、多媒体技术方向
多媒体的含义是使声音、图片、文字、图像、视频信息成为一个整体,并具有实时的交互性,而这种统一性及交互性是由逻辑连接起来。多媒体技术融合了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多种学科,具有表现力丰富,符合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习惯的特点,特别是在信息的表达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成为当今信息技术中的热点。。它的特性是信息的多样化——即信息空间的多维化,使信息处理的能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推进了一步;信息的集成化——用户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同时获取音频、视频、数据、图文等信息,提高了信息的效率;交互性——使人成为信息系统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如虚拟现实技术。
目前的主要应用有:多媒体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可视通信、远程教育、远程监控、声像数据库联网检索等;多媒体训练系统,可以为海上、空中背景提供虚拟训练系统;多媒体演示及咨询系统,如各地的信息港,多媒体咨询服务;电子出版物;办公自动化0A系统;来的多媒体个人智能终端等。
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在广播电视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意味着传统的模拟视、音频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而且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强有力的编辑和制作手段,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目前在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以音频与视频的非线性编辑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获得初步应用,成为广播电视制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非线性编辑、基于磁盘的制作和播出系统、虚拟景物的产生和应用、多媒体综合业务网络等新技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下一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核心。
由于多媒体技术涉及到多中相关专业且广播电视中的多媒体应用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加之高级人才缺少,整体的应用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的高级人才。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课题有视、音频压缩算法与实现技术,多媒体先进编辑技术,虚拟演播室,多媒体通信与多媒体广播,多媒体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网络等。
4.自动控制技术方向
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与文化产业技术领域的编播设备、演艺设备、灯光和公共安全系统的传感与控制技术,涉及声、光、电、机、液方面的传感技术、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与监控技术。致力于广播电视播控机房、发射机房(站)、现代剧场(歌舞戏曲戏剧场馆)、现代音乐厅和现代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过渡与发展。
本研究方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可满足广播电视技术管理与科研机构、国家艺术科技管理与科研机构、现代歌舞剧院舞美与设备管理部门和现代文化娱乐经营单位等对相关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现代演艺设备的传感技术及信息处理;
2.现代剧场舞台台下大型机电设备的监控技术;
3.现代剧场舞台台上提升设备的拖动与自控技术;
4.广播电视编播设备的监控技术;
5.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设备的监控技术;
6.现代演艺场馆消防系统的监控技术;
7.现代舞台灯光控制技术;
8.现代演艺场馆环境噪声诊断与检测技术。
5.声信号与声场信息处理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目前研究声学和音频技术课题的主要手段,没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任何声学和音频工程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几乎都是不可能的。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的起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声学和振动信号分析的需求,并受到这些学科内不断出现的问题的驱动而发展。以广播电视科学技术为应用背景,本院的声信号与声场信息处理研究方向的特色是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手段解决传播声学和音频工程学科内所出现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课题。研究内容涉及:
1. 实验语音学及汉语普通话语音信息处理;
2. 虚拟环境声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信号处理;
3. 录音新技术和音频测量技术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
4.主观音质评价和人耳听觉系统模拟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
6.硬件设计与片上系统集成方向
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芯片及其相应产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掌握世界先进电子系统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具备核心芯片设计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培养中,重视学生对先进的、系统的和扎实的电子系统设计知识的掌握;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按照科学的培养流程培养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化实践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向广播电视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心目前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863项目、教育重点科研项目及国家广电总局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为支撑,开展先进EDA设计、嵌入式系统和ASIC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着重研究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各种IP核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术,基于SOC系统的软硬件结合的系统集成优化理论和设计方法学。结合广电行业特色,以多媒体通信、实时图象处理和传输、数字声音广播为应用背景,开展系统芯片优化理论和设计技术研究。
信息产业的基础是软件硬件结合的系统集成技术,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成为目前集成电路技术最前沿和最活跃的领域。SoC强调软硬件协同设计、重视己有知识产权的内核复用、采用超深Ⅵ微米技术为支撑。与此同时,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进步滞后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这一点已成为制约未来集成电路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基子标准单元库的设计方法已被证明不能胜任SOC的设计,现行的面向逻辑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在深吼微米集成电路设计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硝,芯片设计涉及的领域不再局限于储统的半导体而土必须与整机系统结合。
为了应对挑战,数字化中心已与TI、LSI Logic、Marvell等多家全球性IC设计、测试、制造、封装公司开展广泛的合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联合培养计划,将从Cadence、Synopsys等着名EDA公司引进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实验设施和软件工具。片上系统已在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为工业界创造大量的商业机会,使工业界从容对待新世纪的技术挑战,同时也为研究领域对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学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随着片上系统的大量生产和应用,未来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目前有200多家IC设计企业,真正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可能不到1000人,ASIC设计己成为21世纪电子工程师向往的职业,在未来的30年内,ASIC设计人才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种招聘会上,CPLD/FPGA应用及ASIC设计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技术。究其原因,一方面SOC设计是新兴学科,高校里目前最相近的专业是微电子,但是和实际的SOC工作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特别是在系统级设计和创新上学校并不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搭建SOC设计的实验环境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