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数据库软件怎样配置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库软件怎样配置

发布时间: 2022-04-27 01:50:15

㈠ P6软件如何如何配置手动配置下数据库连接

1、运行数据库配置,下一步

2、选择P6 PRO STANDALONE(sqlITE),下一步
3、选择增加一个新的STANDALONE数据库并连接,下一步
4、输入登录名和密码,这个是自己定的,记住了,登录时用,下一步

5、选择数据库保存的文件夹,可以给数据库改个名字,建议不要选择LOAD SAMPLE DATA,下一步就完成了。

㈡ mysql数据库软件怎么使用,如何连接数据

mysql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及连接方法:

一、安装MySQL。

1、准备好安装包,双击Setup.exe文件,开始mysql的安装。

2、使用数据库连接工具进行连接,比如:navicat、Heidi Sql等工具都可以用来连接MySQL数据库。

3、在程序中使用jdbc方式连接。详细程序实现可以参考:http://www.cnblogs.com/cy163/archive/2008/08/22/1274413.html

三、MySQL的使用:

MySQL用于系统存储数据,其操作方法就是使用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sql语句的具体写法请参考网络文库资料:http://wenku..com/view/051716e49b89680203d82594.html进行学习。

㈢ 如何在linux下安装mysql数据库并配置

在linux下安装mysql数据库并配置的流程比较繁琐,需要耐心调试,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查找以前是否安装有mysql,使用下面命令:
rpm -qa|grep -i mysql
如果显示有如下包则说明已安装mysql
mysql-4.1.12-3.RHEL4.1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

2.如果已安装,则需要删除已安装的数据库,使用以下命令来删除数据库
删除命令:rpm -e --nodeps 包名
( rpm -ev mysql-4.1.12-3.RHEL4.1 )
删除老版本mysql的开发头文件和库
命令:rm -fr /usr/lib/mysql
rm -fr /usr/include/mysql
注意:卸载后/var/lib/mysql中的数据及/etc/my.cnf不会删除,如果确定没用后就手工删除
rm -f /etc/my.cnf
rm -fr /var/lib/mysql

3.下载mysql的rpm包
可以通过wget下载具体的地址因为不能用链接请大家去官网去找
(1)MySQL-server-5.6.10-1.rhel5.x86_64.rpm:MySQL服务器;
(2)MySQL-client-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客户端;
(3)MySQL-devel-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开发依赖包。
下载后放到Liunx服务器中。

4.安装MySQL Server的rpm包
rpm -ivh MySQL-server-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装完成后会生成root用户的随机密码,请使用“cat /root/.mysql_secret”或类似命令进行查看。

5.安装MySQL客户端
rpm -ivh MySQL-client-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6.安装MySQL开发依赖包
rpm -ivh MySQL-devel-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7.启动msyql
安装完成后mysql是没有启动的,运行mysql命令会提示如下错误: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2)
可使用如下命令启动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或者使用如下命令:
/etc/init.d/mysql start
可使用SET PASSWORD命令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参考如下: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123456');

8.登录MySQL
使用mysql命令登录MySQL服务器,运行MySQL的命令时,会提示需要设置root用户密码。

9.设置开机自启动
/etc/init.d/mysql start
设置完成后重启系统,使用natstat –nat命令可看到MySQL的3306端口。

10.至此已经安装好了mysql数据库,当然现在我们的数据库还不支持远程连接,远程连接会出现以下代码:1130,ERROR 1130: Host 192.168.0.10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可以通过以下以下来解决。

11.改表法:在本机登入mysql后,更改“mysql”数据库里的“user”表里的“host”项,从”localhost”改为'%'。
mysql>
mysql>use mysql;
mysql>select 'host' from user where user='root

12.到此为止,mysql数据库在linux中安装完毕。

㈣ 如何正确配置基于 oracle 数据库的 wps v6.12 集群应用系统

本文描述了远程消息传递和远程支持集群环境的搭建配置过程。这个集群环境由三个集群组成,具体的拓扑结构是:
应用程序集群,不但为应用程序提供工作负载管理以及URL和EJB 请求故障转移功能,而且还部署了BPC和HTM 容器,提供了对长业务流程和人工业务流程的应用程序的支持。
远程消息集群,运行WPS默认提供的四个总线(SCA应用,SCA系统,BPC和CEI)提供独立的高效的消息引擎。
远程支持集群,部署通用事件体系结构和业务规则管理等其他应用程序,提供异步的事件查询。
这三个集群配置在两台机器的不同的节点上,即三个集群的成员水平部署在两台机器上。在一个集群中的两个成员是该集群中完全相同的副本。消息传递引擎、业务支持和业务流程应用程序分别位于不同的集群上,所以可以根据实际业务负载和硬件环境,灵活调配所需的资源。这种模式,也称为黄金拓扑,是 WPS 中最复杂的拓扑结构,是大多数企业集成应用用户的首选,具有如下优点:

可靠性。将所有的应用、消息引擎和通用事件部署在三个集群上面,方便管理和使用。
可扩展性。因为系统中的消息引擎处于的关键地位,可能存在之后的访问需求增长等扩展需要,单独创建消息引擎集群可以很方便实行这一点。
对于系统运行时可能遇到的处理量非常大和可伸缩性等问题,通过将通用事件基础架构(CEI)和应用程序分离,可以确保这两个组件不会争用相同的资源(内存和CPU)。此拓扑还能帮助创建集中的事件服务器以处理来自多个源的事件。
所有的应用服务器由 Deployment Manager 统一管理,降低了系统管理的复杂度。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在集群环境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同步两台主机的信息,确保它们之间能够良好的通信。主要同步的信息包括两台主机的系统时间、时区设置,并确保两台机器的时间差在5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差超过5分钟,联合操作将失败。
更新两台主机的hosts 文件(默认目录为/etc/hosts ),确保每台机器均包含对方的host name 和对应的IP 地址,以便主机间的相互访问。
在使用向导安装和配置概要时,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输入配置参数,对于WPS V6.12 ,输入顺序的改变有可能导致未知错误。
集群环境的搭建步骤
Informix 数据库规划
WPS的集群环境需要后台数据库的支持。为了提高集群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建议根据功能的不同,创建不同的数据库。数据库的详细信息如下表所示:

数据库名称 说明
WPRCSDB 公共数据库
EVENT 通用事件体系结构数据库
CEIDB 通用事件体系结构消息传递引擎数据库
SCASYSDB 服务组件系统消息传递引擎数据库
SCAAPPDB 服务组件应用程序消息传递引擎数据库
BPCDB 业务流程编排器数据库
BPCME 业务流程编排器消息传递引擎数据库
OBSVRDB 业务流程编排器事件收集器数据库

注意:本文选择英文语言的数据库安装。如果要安装中文语言的数据库,请参考本文的:在数据源定制属性中添加数据库语言。

安装WPS的步骤
首先使用图形化安装向导在两台主机上分别安装WPS v6.1.2 产品,。在安装产品和搭建集群过程中,步骤如下:
1.选择“Typical installation”安装类型。典型安装也称为完全安装,提供了环境的初始化定义,包括通过概要管理工具创建特定了类型的概要文件。
图2 选择安装类型

2.在选择概要类型界面提供了四种可选择的概要类型(图3)。我们选择“None”,即不创建任何类型的概要,以便在以后的步骤中手动创建概要。
使用Profile Management Tool(PMT) 创建Deployment Manager 概要

Deployment Manager(DM)是管理控制节点,它对集群环境下的所有节点提供了图形化的管理功能。一个集群环境中一般只需要一个管理概要。下面我们将向您讲述创建DM 概要的主要步骤:
1. 在<WPS_HOME>/bin/ProfileManagement/ 下执行命令pmt.sh ,弹出安装界面。在各种类型的环境选项中选择 WPS,进入下一步。
2. 在概要类型中提供了三种典型的概要类型,选择 Deployment manager profile,搭建DM 概要。
3. 在创建方式界面中,默认选项为创建典型的概要文件,在此需要选择 Advanced profile creation,以便我们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管理控制台手动进行集群配置,以满足特定环境的需求。
4. 填写要创建的Deployment manager profile的名称和安装目录。
5. 填写概要的Node Name和Cell name ,指定 Host Name。
6. 在管理安全选项中,如果选中 Enable administrative security 选项,请记住 WPS v 6.1.2
用户名称和密码。这里建议取消 Enable administrative security 选项,不设置安全管理。在后续步骤中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启动安全管理选项,设定用户名密码。
7. 配置服务器的端口。
8. 进行数据库的配置。首先从 Choose a database proct 选择 Informix Dynamic Server 作为公共数据库类型,并选择 Use an existing database。另外,需要指定 Database name,本例中使用先前创建的数据库 WPRCSDB。不选择“Deplay execution of database scripts for new or existing database”选项,因为概要文件的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创建数据库 WPRCSDB 中的表。注意:如果创建的数据库为中文字符集,则需要选择 “Deplay execution of database scripts for new or existing database“选项,在概要创建完成后,手动执行创建数据库表(请参考本节内容中的步骤 11)。

9. 在数据库配置的第2步,需要对 Common DB 参数进行配置。如果是远程数据库,则在填写 Database server host name时,要确保远程数据库的host name 已经添加到本地主机(参考本文的第三部分内容“安装前的注意事项”);也可以直接在该项填写远程数据库的IP 地址。换句话说,在点击下一步之前,请确认数据库的参数信息,否则将在点击下一步后,会收到不能连接数据库的错误提示。
10. 完成以上步骤后,系统会显示概要的创建信息。如果发现参数需要调整可以后退向导重新进行输入。DM 创建成功后,可取消选择 Launch the First steps console和Create another profile,点击完成。至此,Deployment Manager 创建完成。如果创建DM 失败,请查看 <WPS_HOME>/logs/manageprofile 目录下的日志文件进行分析。

11. 另外,如果需要手工创建Common DB(WPRCSDB) 相关的表,可执行DM 概要创建生成的数据库脚本,默认目录为:
<WPS_HOME>/profiles/Dmgr01/dbscripts/CommonDB/Informix/WPRCSDB 。
请将这些脚本复制到 Informix 数据库所在机器,并设置如下环境变量:
INFORMIXSERVER=<IFX_INSTANCENAME>
INFORMIXDIR=<IFX_INSTALL_HOME>
之后执行如下命令:
dbaccess – createDatabase_CommonDB.sql
如果WPRCSDB已经创建,可以忽略。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AppScheler.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CommonDB.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customization.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lockmanager.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mediation.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Recovery.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RelationshipMetadataTable.sql
dbaccess WPRCSDB createTable_EsbLoggerMediation.sql
dbaccess WPRCSDB insertTable_CommonDB.sql
使用PMT 创建自定义概要
接下来,我们手动进行自定义概要的创建。这样,能够在创建概要过程中,根据客户特定的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数据库,并进行端口、用户名、密码等信息的设置。
在创建自定义概要(Custom profile)之前启动 DeploymentManager(DM)概要,在目录<WPS_HOME>/profiles/Dmgr01/bin 下,运行startManager.sh 命令。节点概要的创建与 DM 概要的创建类似,在目录<WPS_HOME>/bin/ProfileManagment 下执行命令pmt.sh,随即获得安装界面,主要步骤如下。
1.选择 Create 即创建一个新的概要文件。
2.在环境选项中,选择 WPS,进入下一步。
3.在创建概要的类型中,选择 Custom Profile,创建一个自定义节点概要。
4.在安装类型选项中,选择 Advanced profile creation,以便在后续步骤中通过手动配置相关参数,定制特定的节点概要。

5.输入节点所对应的DM 概要的主机名称和端口,默认端口为8879。如果在创建DM时启动了管理安全性,则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Federate this node later 选项的选择取决于是否要在创建节点的同时将其联合到指定的DM 概要中。这里,我们不选择该选项,节点会自动与 DM 概要联合,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 DM 概要此时为启动状态。
若选择创建节点之后手动联合到 DM 概要中,则需要在创建节点完成后使用<WPS_HOME>/Custom01/bin 目录下的addNode.sh 命令进行节点与 DM的手动联合,具体命令如下:
addNode.sh dmgr_hostname<–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password>
6.输入DM的信息后,进入端口设置页面,可以自行修改端口号。

7.在数据库选项中选择 Informix Dynamic Server 作为数据库类型,并为Informix JDBC driver 指定正确的路径。该路径指向节点所在的本地机器上 ifxjdbc.jar和ifxjdbcx.jar的存储位置。
8.浏览汇总信息无误后,点击 Create 开始创建自定义概要。

9.创建成功后,重复以上步骤为另一台机器创建自定义概要。
命令行方式创建Deployment Manager 实例和托管节点实例
创建DM profile 和Custom profile时,除了使用pmt.sh 命令外,还可以选择命令行方式,即执行<WPS_HOME> /bin/manageprofiles.sh 命令创建概要。创建Deployment manager 概要的命令和脚本如下:
./manageprofiles.sh –create -dbServerPort 8002
–templatePath <WPS_HOME>/profileTemplates/dmgr.wbiserver
–profileName Dmgr01
-dbDelayConfig true –dbCommonForME false
–dbType INFORMIX –dbHostName aix235.cn.ibm.com
–dbInstance IFXTest –hostName aix235.cn.ibm.com
–enableAdminSecurity false –dbName wprcsdb
–dbPassword informix –ndtopology false
-cellName aix235Cell01 –nodeName aix235CellManager01
–dbJDBCClasspath /opt/jdbc/lib –dbUserId Informix
–dbCreateNew false –profilePath <WPS_HOME>/profiles/Dmgr01
创建自定义节点的命令和脚本如下:
./manageprofiles.sh –create –dmgrHost 9.186.111.234
–profileName Custom01 –templatePath <WPS_HOME>/profileTemplates/managed.wbiserver
–dbType INFORMIX –ndtopology false
–cellName aix234Node01Cell –hostName aix234.cn.ibm.com
–nodeName aix234Node01 –dbJDBCClasspath /home/jdbc/lib
–dmgrPort 8879 –profilePath <WPS_HOME>/profiles/Custom01

㈤ 专门用来放数据库的计算机需要怎样的配置

配置要求有一个好主板,必须要质量好的,还有一个好硬盘和电源,这3点非常重要,还有需要大内存,内存推荐金士顿,硬盘希捷,电源航嘉,主板贵的华硕,便宜的斯巴达克。这些我自己用过感觉质量不错。操作系统2000就可以。防火墙没什么用,杀毒用单机版的,最好用卡巴斯基,但是他占内存比较厉害,平时不要开,(开机不自动启动)杀毒的时候再打开。服务器没有专业人员杀毒的情况下不要上网,不要轻易用U盘,用的时候一定打开杀毒,杀完之后再用右键打开。内存要1G以上,主板要支持双通道,内存用两条512或者两条1G,硬盘要用串口,其他软件倒没什么,有需要的上网上下载吧,一定要正规网站,我推荐菲凡软件园,如果不知道哪个是官方网就在hao123上点击,防止误入其他垃圾网站中毒

对了,补充下,记得别用主机上网,用其他机器上网然后考过来,其他的东西最好用光盘安装(例如杀毒,然后再上网升级)
机器一定记得再装好驱动和杀毒之后做系统备分

㈥ oracle数据库即时客户端如何配置

当我们建立了Oracle数据库后,必须合理地配置监听程序和网络服务名后,客户应用才能访问我们的数据库。所以服务器端必须配置监听程序,而网络服务名在客户端跟服务器端都可以配置。看如下说明:

1。服务器端的监听程序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在建立了Oracle数据库之后,为了使得客户应用可以访问特定数据库,必须要在监听程序中追加该数据库。一个监听程序可以监听多个Oracle数据库,多个监听程序也可以监听同一个数据库。但是监听程序只能用于同一台服务器上的Oracle数据库。安装了Oracle时,会自动建立默认的监听程序LISTENER.一般只需要将需要使用的数据库追加到这个监听程序上就可以了。

监听程序使用的默认端口为1521

保存了监听程序配置之后,必须要重新启动监听程序才能生效。windows中可以在“服务”中重新启动。

例如:假如我在10.150.27.45上装了ORACLE服务器,端口是1521,为了让其他客户端应用(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其他的)可以访问我的名为TESTDB的数据库,首先得在服务器上配置监听器:进入NET MANAGER 新建一个端口,如命名为LISTENER,配置主机名:如10.150.27.45和端口1521,配置全局数据库名:如TESTDB,然后保存就好了

2。客户端需要配置网络服务名,应用程序使用网络服务名才能访问Oracle数据库, 一般使用数据库名作为服务名。注意: 网络协议要与监听程序的一致(如TCP/IP)

例如:假如我在10.150.27.46上装了ORACLE客户端,进入NET MANAGER,新建一服务命名,如:TEST,然后配置你要连接的DB服务器名字和端口好,如:10.150.27.45, 1521,配置服务名,必须跟监听端口的全局数据库名一样:如TESTDB,然后你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测试连接成不成功了

3。利用客户端工具测试

在10.150.27.46上通过SQLPLUS连接10.150.27.45上的DB:TESTDB, 输入用户名密码,HOST STRING输入TEST,看连接是不是成功

经过以上分析,你是不是明白ORACLE 的 NET MANAGER是怎么一回事了呢?

㈦ 运行oracle数据库对电脑硬件配置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1.检查硬件要求 系统必须符合以下最低硬件要求: 至少有1024MB的物理内存 下表说明安装时物理内存(RAM)和交换区(swap space)的配置关系。 RAM Swap Space 1024 MB 到 2048 MB 1.5 倍 RAM 2049 MB 到 8192 MB 等于 RAM 大于 8192 MB 0.75 倍 RAM 在 /tmp 目录中至少有400 MB空闲磁盘空间 1.5 GB 到 3.5 GB 的磁盘空间用于安装 Oracle 数据库软件,具体大小由安装类型决定 1.2GB 磁盘空间用于数据库预配置文件系统存储(可选) 说明: 使用 ASM (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 和 RDS (raw device storage) 的磁盘空间要求在后面的章节中描述。 若选择自动备份配置,启用闪回区(flash recovery area)需要额外的磁盘空间,也可以在文件系统或 ASM(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 磁盘组中指定。 确保系统满足这些要求: 确认物理内存尺寸,键入下列命令: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假如物理内存尺寸小于推荐的内存要求,必须在安装前增加内存。 确认交换区(swap space)尺寸,键入下列命令: #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示例: as3$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SwapTotal: 2048248 kB 必要时,查阅操作系统文档中如何配置额外交换区(swap space)的相关信息以修改交换区(swap space)配置。 确认可用的 RAM 和交换区(swap space),键入下列命令: # free 示例: as3$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503084 490356 12728 0 2432 345224 -/+ buffers/cache: 142700 360384 Swap: 2048248 72692 1975556 最好在延迟数秒后,作多次重复测试. 说明: 上述命令会产生多个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在冻结期外可用的 RAM 和交换区(swap space)随用户的操作不断变化。 确认 /tmp 目录中可用的磁盘空间,键入下列命令: # df -h /tmp 示例: as3$df -h /tmp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hda3 16G 4.5G 11G 31% / 假如在 /tmp 目录的自由磁盘空间中少于 400MB,请完成下列步骤之一: 删除 /tmp 目录中不必要的文件以满足磁盘空间需求。 在配置Oracle 用户环境时设置 TEMP 和 TMPDIR 环境变量(稍后说明)。 扩充文件系统的 /tmp 目录。必要时,联系您的系统治理员了解关于扩充文件系统的相关信息。 确认操作系统的自由磁盘空间,键入下列命令: # df -h 示例: as3$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hda3 16G 4.5G 11G 31% / /dev/hda2 981M 27M 905M 3% /boot /dev/hda5 29G 27G 1.3G 96% /opt none 246M 0 246M 0% /dev/shm /dev/hda6 15G 191M 14G 2% /var 下表显示每种安装类型需要的大约磁盘空间: 安装类型 所需空间 Enterprise Edition 1.85 Standard Edition 1.85 Custom (maximum) 1.99 确认系统硬件架构能运行 Oracle 软件,键入下列命令: #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示例: as3$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model name : Intel(R) Pentium(R) 4 CPU 2.80GHz 说明: 该命令显示处理器类型。验证处理器架构匹配您将要安装的 Oracle 发行版软件。假如看不到预期结果,则不能在系统中安装这个软件。 2.检查软件要求 安装所需的软件环境,根据下表进行核实。 说明: Oracle 通用安装工具根据系统需求清单对系统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在开始安装前通过检查。 需求项 操作系统 包含下列操作系统版本之一: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ES 3.0 (Update 4 or later)
Red Hat Linux 4.0 (Update 1 or later) SUSE Linux Enterpreise Server 8.0 with SP4 or later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0 with SP2 or later 核心版本 系统必须运行在以下核心版本之上(或以上版本):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0: 2.4.21-20.E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2.6.9-11.EL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8.0: 2.4.21-278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0: 2.6.5-139 包 下列包(或以上版本)必须已经安装: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0: make-3.79.1-17 control-center-2.2.0.1-13 gcc-3.2.3-47 gcc-c++-3.2.3-47 gdb-6.1post-1.20040607.52 glibc-2.3.2-95.30 glibc-common-2.3.2-95.30 glibc-devel-2.3.2-95.30 glibc-devel-2.3.2-95.20 (32 bit) compat-db-4.0.14-5.1 compat-gcc-7.3-2.96.128 compat-gcc-c++-7.3-2.96.128 compat-libstdc++-7.3-2.96.128 compat-libstdc++-devel-7.3-2.96.128 gnome-libs-1.4.1.2.90-34.2 (32 bit) libstdc++-3.2.3-47 libstdc++-devel-3.2.3-47 openmotif-2.2.3-3.RHEL3 sysstat-5.0.5-5.rhel3 setarch-1.3-1 lio-0.3.96-3 lio-devel-0.3.96-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binutils-2.15.92.0.2-10.EL4 compat-db-4.1.25-9 control-center-2.8.0-12 gcc-3.4.3-9.EL4 gcc-c++-3.4.3-9.EL4 glibc-2.3.4-2 glibc-common-2.3.4-2 gnome-libs-1.4.1.2.90-44.1 libstdc++-3.4.3-9.EL4 libstdc++-devel-3.4.3-9.EL4 make-3.80-5 pdksh-5.2.14-30 sysstat-5.0.5-1 xscreensaver-4.18-5.rhel4.2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gcc-3.3.3 gcc-c++-3.3.3 glibc-2.3.3 lio-0.3.102-1.2ia64 lio-devel-0.3.102-1.2ia64 make-3.80 PL/SQL 本地编译, Pro*C/C++, Oracle 调用接口, Oracle C++ 调用接口, Oracle XML 开发工具 (XDK) Intel C++ 编译器 8.1 或 GNU C and C++ 编译器及以上版本,这些产品需要以上清单所列出的包支持。 说明: Intel C++ 编译器 V8.1 以上已经提供支持,不需要安装。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OCCI上采用 3.2 版,已经提供 GNU C++ 编译器支持。这是默认的编译器版本。 OCCI 也同样支持采用 gcc 3.2.3 标准模板库的 Intel C++ 编译器 V8.1。 Oracle XML 开发套件 在使用 GCC 的 Red Hat Linux 4.0 上不被支持。只有 Intel C++ 编译器 (ICC) 提供支持。 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上, Oracle C++ 调用接口 (OCCI) 不支持 GCC 3.4.3。要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 上使用 OCCI,你需要安装 GCC 3.2.3。 Oracle JDBC/OCI 驱动程序 你可以在下列 JDK 版本中使用 Oracle JDBC/OCI 驱动;然而,它们不需要单独安装: Sun JDK 1.4.2 with the JNDI extension 说明:JDK 1.4.2 在该发行版中已经安装 确保系统满足这些要求: 确认 Linux 版本,键入下列命令: # cat /etc/issue 示例: as3$cat /etc/issu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3 (Taroon) Kernel \r on an \m 说明: 只有存在先前表格中所列版本的 Linux 被支持。不能安装在其他的 Linux 版本上。 确认需要的核心已经安装,键入下列命令:
# uname -r 示例: as3$uname -r 2.4.21-4.ELsmp 下面是该命令在一个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0 系统中执行的输出情形: 2.4.21-20.EL 在该例中,输出表明系统的核心版本 ()和 勘误表 (20.EL)等级。 新的内核命名 RHAS2.1 for ia32 2.4.9-e.25 — 单处理器内核 2.4.9-e.25-smp — 能够处理最高达 4GB 的物理内存的 SMP 内核 2.4.9-e.25 — 能够处理最高达 16GB 左右的物理内存的企业 SMP 内核 RHEL3 for ia32 2.4.21-4.EL — 单处理器内核 2.4.21-4.ELsmp — 能够处理最高达 16 GB 的物理内存的 SMP 内核 2.4.21-4.ELhugemem — 能够处理超过 16 GB,最高达 64 GB 的 SMP 内核 假如核心版本不符合前述要求,请与操作系统供给商联系,以获取最新的核心版本并更新。 确认必须的包已经全部安装,请键入下列格式类似的命令: # rpm -q package_name 示例: as3$rpm -q gcc-3.3.3 package gcc-3.3.3 is not installed 假如包没有安装,请从您的 Linux 安装包或从 Linux 提供商的网址下载并安装。 假如需要为 WebSphereMQ 的 CSD,请在下列网址中下载并获取安装信息: http://www.ibm.com/software/integration/mqfamily/support/summary/lin.Html

㈧ 如何配置oracle数据库环境

1.安装oracle 11g
2.Oracle自带的SQL Developer
在安装完Oracle Database 11g Release 2数据库,想试一下Oracle自带的SQL DeveloperW工具,在操作系统菜单的所有程序中找到SQL Developer如下所示,并单击:
结果却提示缺少快捷方式,没找到“SQLDEVELOPER.BAT”,**
在Oracle的安装目录D:\DataBaseInstall\Oralce_11g_r2\proct\11.2.0\dbhome_1\sqldeveloper\sqldeveloper\bin下的确也没找到sqldeveloper.bat文件。网上很多人都说重新下载SQL Developer替换掉安装Oracle时自带的那个。
重新到Oracle官网下载SQL Developer,当前最新版下载地址:http://download.oracle.com/otn/java/sqldeveloper/sqldeveloper64-3.2.20.09.87-no-jre.zip
将下载下来的 sqldeveloper64-3.2.20.09.87-no-jre.zip解压到Oracle安装目录下
这时重新单击操作系统菜单中的“SQL Developer”,看到命令窗口闪一下就消失了。看了一下SQL Developer的“readme.html”文档知道了SQL Developer 3.2支持的Java版本至少要1.6.0_04。
那就下载当前最新JDK安装,在这里我下载的是jrockit-jdk1.6.0_37-R28.2.5-4.1.0-windows-x64.exe。下载完成后双击出现如下安装界面:
在欢迎窗口中单击“Next”:
设置JDK安装目录,单击“Next”:
这里问你是否需要安装示例或源代码,根据需要选择,这里我就不选了直接单击“Next”:
这里是否安装JRE,选择“Yes”,单击“Next”:
设置JRE安装目录,单击“Next”:
安装过程:
安装完毕,单击“Done”关闭。
现在新的JDK安装完后,重新单击操作系统菜单中的“SQL Developer”,这时“SQL Developer”可以启动,但是报了如下的异常:
Exception initializing 'oracle.dbtools.raptor.plsql.PLSQLAddin' in extension 'Or
acle SQL Developer':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com/sun/jdi/Bootstrap
at oracle.jdevimpl.debugger.jdi.DebugJDIConnector.getVersion(DebugJDICon
nector.java:30)
at oracle.jdevimpl.debugger.support.DebugFactory.(DebugFactory.j
ava:81)
at oracle.dbtools.raptor.plsql.PLSQLAddin.initialize(PLSQLAddin.java:97)
at oracle.ideimpl.extension.AddinManagerImpl.initializeAddin(AddinManage
rImpl.java:407)
at oracle.ideimpl.extension.AddinManagerImpl.initializeAddins(AddinManag
erImpl.java:214)
at oracle.ideimpl.extension.AddinManagerImpl.initProctAndUserAddins(Ad
dinManagerImpl.java:128)
at oracle.ide.IdeCore.initProctAndUserAddins(IdeCore.java:1941)
at oracle.ide.IdeCore.startupImpl(IdeCore.java:1565)
at oracle.ide.Ide.startup(Ide.java:703)
at oracle.ideimpl.DefaultIdeStarter.startIde(DefaultIdeStarter.java:35)
at oracle.ideimpl.Main.start(Main.java:184)
at oracle.ideimpl.Main.main(Main.java:146)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0(Native Method)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NativeMethodAccessorImpl.
java:39)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
sorImpl.java:25)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597)
at oracle.ide.boot.PCLMain.callMain(PCLMain.java:62)
at oracle.ide.boot.PCLMain.main(PCLMain.java:54)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0(Native Method)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NativeMethodA
ccessorImpl. java:39)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 sorImpl.java:25)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597) at oracle.classloader.util.MainClass.invoke(MainClass.java:128) at oracle.ide.boot.IdeLauncher.bootClassLoadersAndMain(IdeLauncher.java: 189) at oracle.ide.boot.IdeLauncher.launchImpl(IdeLauncher.java:89) at oracle.ide.boot.IdeLauncher.launch(IdeLauncher.java:65) at oracle.ide.boot.IdeLauncher.main(IdeLauncher.java:54)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0(Native Method) at sun.reflect.NativeMethodAccessorImpl.invoke(NativeMethodAccessorImpl. java:39)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 sorImpl.java:25)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597) at oracle.ide.boot.Launcher.invokeMain(Launcher.java:713) at oracle.ide.boot.Launcher.launchImpl(Launcher.java:115) at oracle.ide.boot.Launcher.launch(Launcher.java:68) at oracle.ide.boot.Launcher.main(Launcher.java:57)
看着异常就不爽啊,解决呗。运行命令行窗口查看是否设置了JDK系统环境变量,这里显然是没有设置JDK系统环境变量:
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在桌面选中“计算机”右键选择“属性”,单击“高级系统设置”:
在高级选项卡中单击“环境变量”:
在系统变量下单击“新建”,填入变量名“JAVA_HOME”,变量值为JDK的安装目录,我这里为“ D:\JAVAEEServiceInstall\Java\jrockit-jdk1.6.0_37-R28.2.5-4.1.0 ”,单击“确定”:
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单击“编辑”,在变量值中加入“%JAVA_HOME%\bin”以“;”相隔,单击“确定”:
系统环境变量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命令行窗口,检查是否成功。如下为设置成功:
重新单击操作系统菜单中的“SQL Developer”,这时“SQL Developer”可以正常启动:
如果希望不出现“[WARN ][jrockit] MaxPermSize=128M ignored: Not a valid option for JRockit”警告,那用记事本打开SQL Developer的bin目录下的“sqldeveloper.bat”文件,找到“-XX:MaxPermSize=128M”直接删除。因为jrockit已经不需要-XX:MaxPermSize这样的参数了。
注:1.JDK一定要是1.6版本的即U6版本。
2.发现SQL_developer还是会一闪而过,但是SQL_developerW可以方面使用。
3.Oracle SQL Developer 添加SQLServer 和Sybase 连接
1. 开始只有oracle 和access 连接
\
<㖞?"/kf/ware/vc/"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vcD4KPHA+CjxzdHJvbmc+Mi4gtPK/+CjxwPgo8c3Ryb25nPrmkvt++ytfRoc/uoaqhqjxzdHJvbmc+Jmd0Ozwvc3Ryb25nPsr9vt2/4qGqoaomZ3Q7tdrI/be9SkRCQ8f9tq+zzNDyoaqhqiZndDvM7bzTx/22r8z1xL88L3N0cm9uZz48YnI+CjwvcD4KPHA+CjxpbWcgc3JjPQ=="/uploadfile/Collfiles/20160421/20160421091223242.jpg" alt="\">
\
3. 自动加载到目录,JTDS.jar 下载后就到放这里。
(我的路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SQL Developer\)
我的JTDS.jar免费下载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kk185800961/5080188
\
4. 完成后添加连接有SQLServer 和Sybase了。
\
---------------------------------------------------------------------------------
---------------------------------------------------------------------------------
还有一种添加方法是:
1. 帮助——>检查更新
\
2. 选择可更新的相关软件查件
\
3. 单击下一步自动更新,则出现下列详细插件,选取JTDS JDBC Driver……
\
\
4. 填写在官方网址上的账户信息,确定。
\
4.sqlserver 转oracle
上一次,我使用手工转换SQL脚本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的迁移,其间过程相当繁琐,特别是标识符长度的限制让我焦头烂额,因为我们的系统中长标识符真是多如繁星,另外,表结构建好之后,数据的迁移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为修改了不少的表名,需要把导出的数据和表一一对应上。
但是,除了手工的方式之外,其实我们还有更为简便和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ORACLE官方提供的Sql Developer自带的Oracle Migration Workbench。
什么是Oracle SQL Developer?在官方页面上,是这样介绍它的:
Oracle SQL Developer is a free and fully supported graphical tool for database development. With SQL Developer, you can browse database objects, run SQL statements and SQL scripts, and edit and debug PL/SQL statements. You can also run any number of provided reports, as well as create and save your own. SQL Developer enhances proctivity and simplifies your database development tasks .
另外,通过第三方驱动包,该工具还支持连接和管理各种主流数据库服务器。
下面就把我使用这个工具迁移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到Oracle 11G的过程记录下来,为了积累也为分享。
第一部分:获取工具
第二部分:建立资料档案库(Migration Repository)
第三部分:数据库移植向导
第四部分:SqlServer中的架构到Oracle中的模式,名称的处理
第五部分:转移数据
第六部分:存储过程和函数
首先,当然是获得工具,该工具在Oracle Sql Developer官方下载页面里面可以直接下载到。Windows 32位直连地址:Windows 32bit Sql Developer。Oracle Sql Developer需要JDK的支持,在下载页面中提供了包含JDK的下载包,还有支持各种操作系统的下载选项。
下载后,解压到任意位置。直接运行程序。第一次运行,需要指定JDK的目录。
启动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干别的,先下载SQL SERVER的驱动程序。点击菜单帮助,选择检查更新,弹出检查更新向导窗口,第一页一般是废话,直接下一步,等更新中心列表加载完毕后,只选择“Third Party SQL Developer extensions”,点击下一步,等待更新搜索完毕后,中列表中找到并选中 JTDS JDBC Driver,如下图:
image
下一步,在许可协议页面,点击“我同意”按钮后再点下一步,等下载完毕后关闭窗口,弹出提示需要重启程序才能完成更新,点击“是”。等程序重启完毕。
环境准备完毕,开始进入到正题移植数据库。
建立资料档案库(Migration Repository)
一、连接到Oracle
在程序左边的连接窗口中,点击加号按钮,添加一个到Oracle数据库的dba连接,如下图:
image
配置完成后,点击连接按钮,连接到数据库。
二,建立用户
打开到Oracle数据的连接,新建一个用户,我们要在该用户的模式中建立所谓的“资料档案库”,并使用该用户去建立SQL Server移植后的用户名,以及做其它的一些工作。按照帮助中的说明,这个用户最少需要以下权限和角色:
Roles
CONNECT WITH ADMIN OPTION,RESOURCE WITH ADMIN OPTION
Privileges
ALTER ANY ROLE,ALTER ANY SEQUENCE,ALTER ANY TABLE,ALTER TABLESPACE,ALTER ANY TRIGGER,COMMENT ANY TABLE,CREATE ANY SEQUENCE,CREATE ANY TABLE,CREATE ANY TRIGGER,CREATE VIEW WITH ADMIN OPTION,CREATE PUBLIC SYNONYM WITH ADMIN OPTION,CREATE ROLE
CREATE USER,DROP ANY SEQUENCE,DROP ANY TABLE,DROP ANY TRIGGER,DROP USER,DROP ANY ROLE,GRANT ANY ROLE,INSERT ANY TABLE,SELECT ANY TABLE,UPDATE ANY TABLE
以下语句直接建立一个名为migrations的用户:
-- Create the user
create user MIGRATIONS
identified by MIGRATIONS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profile DEFAULT;
-- Grant/Revoke role privileges
grant connect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resource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 Grant/Revoke system privileges
grant alter any role to MIGRATIONS;
grant alter any sequence to MIGRATIONS;
grant alter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alter any trigger to MIGRATIONS;
grant alter tablespace to MIGRATIONS;
grant comment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any sequence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any trigger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any view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create public synonym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create role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session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create synonym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create tablespace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user to MIGRATIONS;
grant create view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drop any role to MIGRATIONS;
grant drop any sequence to MIGRATIONS;
grant drop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drop any trigger to MIGRATIONS;
grant drop tablespace to MIGRATIONS;
grant drop user to MIGRATIONS;
grant grant any role to MIGRATIONS;
grant insert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select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grant unlimited tablespace to MIGRATIONS with admin option;
grant update any table to MIGRATIONS;
再次点击连接中的加号按钮,添加一个使用刚刚新建立的用户的连接。
image
连接后,在该连接上点击右键,选择移植资料档案库-关联移植资料档案库,程序会在该用户下建立移植资料档案库所需要的表、存储过程等等,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当前建立的进度,稍等片刻即建立完毕。
数据库移植向导
一,建立到源SqlServer数据库的连接
在连接窗口中,点击绿色加号按钮,打开连接配置窗口,按下图建立到SqlServer的连接:
image
因为动态商品的使用,使得原来SqlServer配置页中默认的1433往往没有办法连接到SqlServer2008数据库,修改为1434即可。
二、启动数据库移植向导
建立到SqlServer的连接后,开始对数据库进行移植。有两个地方可以启动数据库移植向导,一个是在新建的SqlServer连接上点击右键,选择移植到Oracle,另一个是在菜单工具-移植-移植,启动向导后,第一页当然是向导的简介,通过简介,我们可以知道整个移植过程有7步,并且有两个先决条件,如下图:
image
直接点击下一步。
三、选择资料档案库
在这个页面中,我们也可以去建立连接和资料档案库,也就是前一部分中我们所做的工作在这里也可以进行。当然选择我们刚刚建立的migrations连接,如下图:
image
这里截断的意思是将资料档案库清空,我们建立一个移植项目后,所有抓取的数据库结构信息、统计信息还有转换记录等都保存在这个资料档案库中,只要项目名称不同,即使不清空资料档案库也不会影响到移植工作。当然,如果希望更“清爽”一点,也可以勾选。这是后话。
四、为转换项目命名
选择好资料档案库后,点击下一步,为我们的转换项目输入名称和备注,以便识别。另外,还需要指定脚本生成目录,用于存放向导执行过程中生成的脚本。
五、选择源数据库连接
然后继续下一步,选择源数据库,在这里有联机和离线两种模式,联机即是直接连接到源数据进行抓取,而离线则是在SqlDeveloper不直接连接到源数据库的情况下,通过SqlDeveloper提供的脚本预先捕获数据库,得到数据库结构文件后,通过向导导入。
这里当然是选择我们刚才建立的SqlServer连接。
六、选择捕获源数据库

㈨ 配置一个标准的SQL数据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硬件及软件

不知道你是要Microsoft SQL 还是MySQL数据库

做Microsoft SQL Server需要条件如下:
1.普通PC一台
2.Window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把电脑配置为域控制器
3.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005

做MySQL的话要求比较低:
1.普通PC
2.下载一个MySQL安装程序,按照步骤安装即可

㈩ 数据库服务器怎么配置

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的五个原则:
1)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业务量的增长。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TpmC值(Tpmc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的程序),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TPC组织公布的TpmC值,选择相应的机型。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TpmC值得出单位TpmC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结论:服务器处理器性能很关键,CPU的主频要高,要有较大的缓存

2)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上。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结论:服务器要具备冗余技术,同时像硬盘、网卡、内存、电源此类设备要以稳定耐用为主,性能其次。
3)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I/O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CPU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这都需要所选购的服务器在整体上具有一个良好的可扩充余地。一般数据库和计费应用服务器在大型计费系统的设计中就会采用集群方式来增加可靠性,其中挂接的磁盘存储系统,根据数据量和投资考虑,可以采用DAS、NAS或SAN等实现技术。
结论:服务器的IO要高,否则在CPU和内存都是高性能的情况下,会出现瓶颈。除此之外,服务器的扩展性要好,为的是满足企业在日后发展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服务器处理的大都是相关系统的核心数据,其上存放和运行着关键的交易和重要的数据。这些交易和数据对于拥有者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资产,他们的安全性就非常敏感。服务器的安全性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密不可分,如:网络系统的安全、数据加密、密码体制等。服务器需要在其自身,包括软硬件,都应该从安全的角度上设计考虑,在借助于外界的安全设施保障下,更要保证本身的高安全性。
结论:首先从服务器的材料上来说要具备高硬度高防护性等条件,其次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强,这样才能够在硬件上满足服务器安全的要求。

5)可管理性原则
服务器既是核心又是系统整体中的一个节点部分,就像网络系统需要进行管理维护一样,也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有效的管理。这需要服务器的软硬件对标准的管理系统支持,尤其是其上的操作系统,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系统部件。
结论:尽量选择支持系统多的服务器,因为服务器兼容的系统越多,你就可以拥有更大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