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vcdao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vcdao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05-11 22:46:09

A. VC++中可否建立数据库,如果可以该如何建立

VC连接数据库 可以使用 odbc,ado,等 先给个odbc sdk的连接方式你 实用与VC控制台, MFC ,C等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iostream>
//////////////////////////////////////////////////////////////////////////
// how to use odbc access database
//////////////////////////////////////////////////////////////////////////
//////////////////////////////////////////////////////////////////////////
// step 1: include header file
#include <sql.h>
#include <sqlext.h>
#include <sqltypes.h>
typedef SQLHand SQLHENV //SQL环境
SQLHDBC //ODBC连接
SQLHSTMT //sql语句
//add files to project odbc32.lib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

void main()
{
//////////////////////////////////////////////////////////////////////////
// variable definition:
//////////////////////////////////////////////////////////////////////////
SQLHENV henv=NULL; //SQL环境
SQLHDBC hdbc=NULL; //ODBC连接
SQLHSTMT hstmt=NULL; //SQL语句
SQLRETURN rc; //SQL执行结果
//////////////////////////////////////////////////////////////////////////
//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ENV, SQL_NULL_HANDLE, &henv)))//设置环境
// if (SQL_SUCCESS == (rc = ::SQLSetEnvAttr(henv,SQL_ATTR_ODBC_VERSION, (SQLPOINTER) SQL_OV_ODBC3, SQL_IS_INTEGER)))
// {
// if (SQL_SUCCESS == (rc =
//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DBC, henv, &hdbc)))

rc=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ENV,SQL_NULL_HANDLE,&henv);
if (rc==SQL_SUCCESS) {
if(SQL_SUCCESS== (rc=SQLSetEnvAttr(henv,SQL_ATTR_ODBC_VERSION,(SQLPOINTER) SQL_OV_ODBC3,SQL_IS_INTEGER)))
rc=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DBC,henv,&hdbc);
rc=SQLConnect(hdbc, (SQLCHAR *)"sql", SQL_NTS, (SQLCHAR *)"sa", SQL_NTS, (SQLCHAR *)"sa", SQL_NTS);
// rc=SQLConnect(hdbc,(SQLCHAR *) "sql",SQL_NTS,(SQLCHAR *) "sa",SQL_NTS,(SQLCHAR * )"sa",SQL_NTS);
rc=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STMT, hdbc,&hstmt);
LPCSTR szSQL="INSERT INTO Employees (LastName, FirstName) VALUES (N'222', N'333')";
SQLPrepare(hstmt,(SQLCHAR *) szSQL,SQL_NTS);
rc=SQLExecute(hstmt);
char szName[20];
SDWORD sd;
int PERSON_INFO =20;
//SQLBindCol(hstmt,0,SQL_C_CHAR, szName,30,&sd);
rc=SQLBindCol(hstmt,1,SQL_C_CHAR,szName,PERSON_INFO,&sd);//绑定字段
rc=SQLFetch(hstmt);//取出 szName就是你需要的数据库字段 每次sqlfetch() 数据库查询返回下一行的字段值
std::cout<<szName<<std::endl;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STMT,hstmt);
SQLDisconnect(hdbc);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DBC,hdbc);
hdbc=NULL;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ENV,henv);
henv=NULL;
}

}

B. 求一个用连接sql数据库的vc程序

Dim sConnectionString As String
sConnectionString = "Server=(local);DataBase=mydatabase;Uid=sa;Pwd="

Dim objConn As New SqlClient.SqlConnection(sConnectionString)
objConn.Open()

Dim daAuthors As New SqlClient.SqlDataAdapter("Select * From department", objConn)

Dim dsPubs As New DataSet

daAuthors.Fill(dsPubs, "Department")

Dim oRpt As New CrystalReport1

oRpt.SetDataSource(dsPubs)

CrystalReportViewer1.ReportSource = oRpt

C. 怎么在VC++中用ADO创建数据库

VC++中使用ADO方式操作ACCESS数据库是Microsoft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新接口,是建立在OLEDB之上的高层数据库访问技术,即使你对OLEDB,COM不了解也能轻松对付ADO,因为它非常简单易用,甚至比你以往所接触的ODBCAPI、DAO、RDO都要容易使用,并不失灵活性。本文详细地介绍在VisualC++开发环境下如何使用ADO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并给出示例代码。为了使读者朋友都能测试本例提供的代码,我们采用Access数据库,您可以直接在我们提供的示例代码中找到这个test。mdb。程序编译运行后的效果一所示:
一、实现方法
万事开头难,任何一种新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入门",掌握其要点。让我们来看看ADO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吧!它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始化COM库,引入ADO库定义文件
(2)用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
(3)利用建立好的连接,通过Connection、Command对象执行SQL命令,或利用Recordset对象取得结果记录集进行查询、处理。
(4)使用完毕后关闭连接释放对象。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上述步骤并给出相关代码。
1、COM库的初始化
我们可以使用AfxOleInit()来初始化COM库,这项工作通常在CWinApp::InitInstance()的重载函数中完成,请看如下代码:
BOOLCADOTest1App::InitInstance()
{
AfxOleInit();
。。。。。。
}
2、用#import指令引入ADO类型库
为了引入ADO类型库,需要在项目的stdafx。h文件中加入如下语句:
#import"c:\programfiles\common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no_namespacerename("EOF","adoEOF")
这一语句有何作用呢?其最终作用同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的#include类似,编译的时候系统会为我们生成msado15。tlh,ado15。tli两个C++头文件来定义ADO库。
需要读者朋友注意的是:您的开发环境中msado15。dll不一定在这个目录下,请按实际情况修改;在编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如下警告,对此微软在MSDN中作了说明,并建议我们不要理会这个警告:msado15。tlh(405):warningC4146:,resultstillunsigned。
3、创建Connection对象并连接数据库
为了首先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指向Connection对象的指针_ConnectionPtrm_pConnection,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创建Connection对象实例及如何连接数据库并进行异常捕捉:
BOOLCADOTest1Dlg::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HRESULThr;
try
{
hr=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ADODB。Connection");///创建Connection对象
if(SUCCEEDED(hr))
{
hr=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Source=test。mdb","","",adModeUnknown);///连接数据库
//上面一句中连接字串中的Provider是针对ACCESS2000环境的,对于ACCESS97,
//需要改为: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
}
}
catch(_com_errore)///捕捉异常
{
CStringerrormessage;
errormessage。Format("连接数据库失败!\r\n错误信息:%s",e。ErrorMessage());
AfxMessageBox(errormessage);///显示错误信息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是通过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来进行连接数据库的,下面是该方法的原型:
HRESULTConnection15::Open(_bstr_tConnectionString,_bstr_tUserID,_bstr_tPassword,longOptions);
上述函数中参数ConnectionString为连接字串;参数UserID是用户名;参数Password是登陆密码;参数Options是连接选项,用于指定Connection对象对数据的更新许可权,一般情况下Options可以是如下几个常量:
adModeUnknown:缺省。当前的许可权未设置

D. 如何在VC\VB中建立和使用数据库

C,C++,JAVA,再就是VC,VC++,VB,VF都是干什么的啊,还有就是VB.NET等,请详道来
这些都是用于程序设计的
C语言以一种比较基本的面向过程语言,比较低级。C++和Java则是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相对C++会高级一些。这里所谓的高级低级不是说这个语言本身的优劣,而是说它们所关心的层面里用户的远近,离得远则低级,离得近则高级。
VC、VC++全称Visual C++,是微软出品的C++编译器软件及其相应的类库,可以用于Windows下C++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一般用于开发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游戏等。
VB全称Visual Basic,是微软出品的Basic编译器软件及其相应的类库,可以用于Windows下软件开发,可以用于编写应用软件、游戏等。
VF全称Visual FoxPro,数据库编程系统,也是微软的产品。
VB.NET就是Visual Basic .NET,是微软推出.NET战略后的Visual Basic产品,用其所写程序一般运行于.NET平台上,可以用来制作网站和编写软件。
关于这些软件的详细情况,lz可以搜索网络的相应词条,那里面都很详细。
如果楼主想学习编程,不必要把这些都学了,如果有一项你能精通,那都是很不得了的事!我是说 精通!都学的话,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都精通,每个都学个皮毛,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骗骗5岁以下的小孩:)。
给你讲讲我的学习经历,当初我没学C,直接学的C++,当然学习周期很长,而且比较枯燥,但坚持下来就好了。现在我工作中以C++和Java为主,C偶尔使用。其实回了一种语言,其他的语言相对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它们长得都很像。
我建议lz从Java或C#开始(只要学一种啊,不要贪多,不然浪费时间),先买一本书或找些教程,把java/C#的语法学好,每本书里面肯定会涉及到一些类库方面的东西,可以适当看看。在学习java/C#的时候,面向对象的思想的建立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当然,刚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写的地方,这些地方先不要管,照书上先抄下来去运行,随着后面的学习这些问题你会逐步清楚的。
我个人觉得java的学习过程要比c容易一些,而且效果会好些。毕竟c的学习基本是以语法为主,但c的程序基本上就是黑屏上面几个白字的状态,不利于初学者建立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比较容易坚持不下去。java/C#这方面则强得多。

E. vc++与数据库连接的简单问题

可以用 ADO 连接数据库,下面是转自于VC知识库网站的文档。

ADO(Active Data Object,活动数据对象)实际上是一种基于COM(组件对象模型)的自动化接口(IDispatch)技术,并以OLE DB(对象连接和镶入的数据库)为基础,经过OLE DB精心包装后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利用它可以快速的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 ADO提供了一组非常简单,将一般通用的数据访问细节进行封装的对象。由于ODBC数据源也提供了一般的OLE DB Privider,所以ADO不仅可以应用自身的OLE DB Privider,而且还可以应用所有的ODBC驱动程序。关于OLE DB和ADO的其它详细情况,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书籍或MSDN,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让我们直接步入主题:如何掌握ADO这种数据库访问技术。ADO的操作方法和前面讲过的DAO的操作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在这里,笔者为了更有效的说明它的使用方法,用VC6.0做了一个示例程序——AdoRWAccess,这个示例程序可以直接通过ADO来操作Access数据库,示例程序的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示例程序中我们仍采用原库结构,数据库名Demo.mdb,库内表名DemoTable,表内字段名为Name(姓名)和Age(年龄)的两个字段,来构造示例程序操作所需的Access数据库,这也和上两篇文章的示例源码中的库结构相兼容。
下面让我们看看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使用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首先,要用#import语句来引用支持ADO的组件类型库(*.tlb),其中类型库可以作为可执行程序(DLL、EXE等)的一部分被定位在其自身程序中的附属资源里,如:被定位在msado15.dll的附属资源中,只需要直接用#import引用它既可。可以直接在Stdafx.h文件中加入下面语句来实现: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
no_namespace \
rename ("EOF", "adoEOF")
其中路径名可以根据自己系统安装的ADO支持文件的路径来自行设定。当编译器遇到#import语句时,它会为引用组件类型库中的接口生成包装类,#import语句实际上相当于执行了API涵数LoadTypeLib()。#import语句会在工程可执行程序输出目录中产生两个文件,分别为*.tlh(类型库头文件)及*.tli(类型库实现文件),它们分别为每一个接口产生智能指针,并为各种接口方法、枚举类型,CLSID等进行声明,创建一系列包装方法。语句no_namespace说明ADO对象不使用命名空间,rename ("EOF", "adoEOF")说明将ADO中结束标志EOF改为adoEOF,以避免和其它库中命名相冲突。
其次,在程序初始过程中需要初始化组件,一般可以用CoInitialize(NULL);来实现,这种方法在结束时要关闭初始化的COM,可以用下面语句CoUnInitialize();来实现。在MFC中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实现初始化COM,这种方法只需要一条语句便可以自动为我们实现初始化COM和结束时关闭COM的操作,语句如下所示: AfxOleInit();
接着,就可以直接使用ADO的操作了。我们经常使用的只是前面用#import语句引用类型库时,生成的包装类.tlh中声明的智能指针中的三个,它们分别是_ConnectionPtr、_RecordsetPtr和_CommandPtr。下面分别对它们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_ConnectionPtr智能指针,通常用于打开、关闭一个库连接或用它的Execute方法来执行一个不返回结果的命令语句(用法和_CommandPtr中的Execute方法类似)。
——打开一个库连接。先创建一个实例指针,再用Open打开一个库连接,它将返回一个IUnknown的自动化接口指针。代码如下所示: _ConnectionPtr m_pConnection;
// 初始化COM,创建ADO连接等操作
AfxOleInit();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__uuidof(Connection));

// 在ADO操作中建议语句中要常用try...catch()来捕获错误信息,
// 因为它有时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jingzhou xu
try
{
// 打开本地Access库Demo.mdb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emo.mdb","","",adModeUnknown);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数据库连接失败,确认数据库Demo.mdb是否在当前路径下!");
return FALSE;
}
——关闭一个库连接。如果连接状态有效,则用Close方法关闭它并赋于它空值。代码如下所示: if(m_pConnection->State)
m_pConnection->Close();
m_pConnection= NULL;
2、_RecordsetPtr智能指针,可以用来打开库内数据表,并可以对表内的记录、字段等进行各种操作。
——打开数据表。打开库内表名为DemoTable的数据表,代码如下: 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

// 在ADO操作中建议语句中要常用try...catch()来捕获错误信息,
// 因为它有时会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jingzhou xu
try
{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 DemoTable", // 查询DemoTable表中所有字段
theApp.m_pConnection.GetInterfacePtr(), // 获取库接库的IDispatch指针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adCmdText);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读取表内数据。将表内数据全部读出并显示在列表框内,m_AccessList为列表框的成员变量名。如果没有遇到表结束标志adoEOF,则用GetCollect(字段名)或m_pRecordset->Fields->GetItem(字段名)->Value方法,来获取当前记录指针所指的字段值,然后再用MoveNext()方法移动到下一条记录位置。代码如下所示: _variant_t var;
CString strName,strAge;
try
{
if(!m_pRecordset->BOF)
m_pRecordset->MoveFirst();
else
{
AfxMessageBox("表内数据为空");
return;
}

// 读入库中各字段并加入列表框中
while(!m_pRecordset->adoEOF)
{
var = m_pRecordset->GetCollect("Name");
if(var.vt != VT_NULL)
strName = (LPCSTR)_bstr_t(var);
var = m_pRecordset->GetCollect("Age");
if(var.vt != VT_NULL)
strAge = (LPCSTR)_bstr_t(var);

m_AccessList.AddString( strName + " --> "+strAge );

m_pRecordset->MoveNext();
}

// 默认列表指向第一项,同时移动记录指针并显示
m_AccessList.SetCurSel(0);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插入记录。可以先用AddNew()方法新增一个空记录,再用PutCollect(字段名,值)输入每个字段的值,最后再Update()更新到库中数据既可。其中变量m_Name和m_Age分别为姓名及年龄编辑框的成员变量名。代码所下所示: try
{
// 写入各字段值
m_pRecordset->AddNew();
m_pRecordset->PutCollect("Name", _variant_t(m_Name));
m_pRecordset->PutCollect("Age", atol(m_Age));
m_pRecordset->Update();

AfxMessageBox("插入成功!");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移动记录指针。移动记录指针可以通过MoveFirst()方法移动到第一条记录、MoveLast()方法移动到最后一条记录、MovePrevious()方法移动到当前记录的前一条记录、MoveNext()方法移动到当前记录的下一条记录。但我们有时经常需要随意移动记录指针到任意记录位置时,可以使用Move(记录号)方法来实现,注意: Move()方法是相对于当前记录来移动指针位置的,正值向后移动、负值向前移动,如:Move(3),当前记录是3时,它将从记录3开始往后再移动3条记录位置。代码如下所示: try
{
int curSel = m_AccessList.GetCurSel();
// 先将指针移向第一条记录,然后就可以相对第一条记录来随意移动记录指针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long(curSel));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修改记录中字段值。可以将记录指针移动到要修改记录的位置处,直接用PutCollect(字段名,值)将新值写入并Update()更新数据库既可。可以用上面方法移动记录指针,修改字段值代码如下所示: try
{
// 假设对第二条记录进行修改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1); // 从0开始
m_pRecordset->PutCollect("Name", _variant_t(m_Name));
m_pRecordset->PutCollect("Age", atol(m_Age));
m_pRecordset->Update();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删除记录。删除记录和上面修改记录的操作类似,先将记录指针移动到要修改记录的位置,直接用Delete()方法删除它并用Update()来更新数据库既可。代码如下所示: try
{
// 假设删除第二条记录
m_pRecordset->MoveFirst();
m_pRecordset->Move(1); // 从0开始
m_pRecordset->Delete(adAffectCurrent); // 参数adAffectCurrent为删除当前记录
m_pRecordset->Update();
}
catch(_com_error *e)
{
AfxMessageBox(e->ErrorMessage());
}
——关闭记录集。直接用Close方法关闭记录集并赋于其空值。代码如下所示: m_pRecordset->Close();
m_pRecordset = NULL;
3、CommandPtr智能指针,可以使用_ConnectionPtr或_RecordsetPtr来执行任务,定义输出参数,执行存储过程或SQL语句。
——执行SQL语句。先创建一个_CommandPtr实例指针,再将库连接和SQL语句做为参数,执行Execute()方法既可。代码如下所示: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__uuidof(Command));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 m_pConnection; // 将库连接赋于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DemoTable"; // SQL语句
m_pRecordset = m_pCommand->Execute(NULL, NULL,adCmdText); // 执行SQL语句,返回记录集
——执行存储过程。执行存储过程的操作和上面执行SQL语句类似,不同点仅是CommandText参数中不再是SQL语句,而是存储过程的名字,如Demo。另一个不同点就是在Execute()中参数由adCmdText(执行SQL语句),改为adCmdStoredProc来执行存储过程。如果存储过程中存在输入、输出参数的话,需要使用到另一个智能指针_ParameterPtr来逐次设置要输入、输出的参数信息,并将其赋于_CommandPtr中Parameters参数来传递信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相关书籍或MSDN。执行存储过程的代码如下所示: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__uuidof(Command));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 m_pConnection; // 将库连接赋于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 = "Demo";
m_pCommand->Execute(NULL,NULL, adCmdStoredProc);

F. 怎样用vc++ 6.0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

从功能简单的数据库(如Jet Engine)到复杂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VC++6.0都提供了一些编程接口。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五种: 1.ODBC API;2.MFC ODBC类;3.MFC DAO类;(数据访问对象)4.MFC的OLE/DB;5.ActiveX数据对象(ADO)。6.RDO远程数据访问
1.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 API):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编程接口,允许程序与多种不同的数据库连接。它为Oracle,SQL Server,MS Excel等都提供了驱动程序,使得用户可以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直接的底层功能操作。在使用ODBC API时,用户须引入的头文件为 "sql.h ", "sqlext.h ", "sqltypes.h "。用ODBC API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遵循一定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分配ODBC环境,使一些内部结构初始化。完成这一步,须分配一个SQLHENV类型的变量在ODBC环境中做句柄使用。
第二步是为将要使用的每一个数据源分配一个连接句柄,由函数SQLALLocHandle()完成。
第三步是使用SQLConnect()把连接句柄与数据库连接,可以先通过SQLSetConnectAttr()设置连接属性。
然后就可以进行SQL语句的操作,限于篇幅,相关的函数就不具体介绍了,读者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操作完成后,用户取回相应的结果,就可以取消与数据库的连接。
最后需要释放ODBC环境。
ODBC API的特点是功能强大丰富,提供了异步操作,事务处理等高级功能,但相应的编程复杂,工作量大。
2.MFC ODBC类:MFC1.5后的版本里引入封装了ODBC功能的类。通过这些类提供与ODBC的接口,使得用户可以不须处理ODBC API中的繁杂处理就可以进行数据库操作。主要的MFC ODBC类如下。
CDatabase类:一个CDatabase对象表示一个到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可以操作数据源。应用程序可使用多个CDatabase对象:构造一个对象并调用OpenEx()成员函数打开一个连接。接着构造CRecordSet对象以操作连接的数据源,并向CDatabase对象传递记录集构造程序指针。完成使用后用Close()成员函数销毁CDatabase对象。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直接使用CDatabase对象,因为CRecordSet对象可以实现大多数的功能。但是在进行事务处理时,CDatabase就起到关键作用。事务(Transaction)指的是将一系列对数据源的更新放在一起,同时提交或一个也不提交,为的是确保多用户对数据源同时操作时的数据正确性。
CRecordSet类:一个CRecordSet对象代表一个从数据源选择的一组记录的集合-记录集。记录集有两种形式:snapshot和dynaset。前者表示数据的静态视图,后者表示记录集与其他用户对数据库的更新保持同步。通过CRecordSet对象,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各种操作。
CRecordView类:CRecordView对象是在空间中显示数据库记录的视图。这种视图是一种直接连到一个CRecordSet对象的格式视图,它从一个对话框模板资源创建,并将CRecordSet对象的字段显示在对话框模板的控件里。对象利用DDX和RFX机制,使格式上的控件和记录集的字段之间数据移动自动化,也就是说,用户甚至不要编写一行代码就可以实现简单的数据库记录查看程序。
CDBException类:由Cexception类派生,以三个继承的成员变量反映对数据库操作时的异常:
m_nRetCode:以ODBC返回代码(SQL_RETURN)的形式表明造成异常的原因。
m_strError:字符串,描述造成抛出异常的错误原因。
m_strStateNativeOrigin:字符串,用以描述以ODBC错误代码表示的异常错误。
MFC数据库类成员函数都能抛出CDBException类型的异常,所以在代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后监测异常是正确做法。
MFC ODBC类在实际开发中应用最广,因为它功能丰富,操作相对简便。
3.MFC DAO(数据访问对象)编程:DAO用于和微软的Access数据库接口。在数据库应用程序如果只需与Access数据库接口时,使用DAO编程较方便。其主要类如下。
CDaoWorkspace:CDaoWorkspace对象可以让一个用户管理从登陆到离开期间,指定的密码保护的数据库会话全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多个工作区也不要创建明确的工作区对象。因为在打开数据库和记录集对象时,它们可以使用DAO缺省工作区。
CDaoDatabase:代表一个连接,类似上述CDatabase类。
CDaoRecordSet:用来选择记录集并操作,类似上述CRecordSet类。
CDaoRecordView:类似上述CRecordView类。
CDaoException:类似上述CDBException类。
CDaoTableDef:表示基本表或附加表的定义。每个DAO数据库对象包括一个称为TableDef的收集,包含所有存储的DAO表定义对象。CDaoTableDef对象可以用来控制表定义。
CDaoQueryDef:CDaoQueryDef对象表示了一个查询定义(querydef)。
CDaoFieldExchange:支持数据库类使用的DAO字段交换(DFX)例程。也可处理事务,类似MFC ODBC类。
MFC DAO仅用来支持Access数据库,应用范围相对固定。
4.OLE DB:OLE DB在数据提供程序和用户之间提供了灵活的组件对象模型(COM)接口,这种灵活性有时会使得操作复杂化。OLE DB框架定义了应用的三个基本类。
数据提供程序Data Provider:拥有自己的数据并以表格形式显示数据的应用程序。提供OLE DB的行集COM接口,期显示范围可以从单一数据表格的简单提供者知道更复杂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使用者Consumers:使用OLE DB接口对存储在数据提供程序中的数据进行控制的应用程序。用户应用程序归为使用类。
服务提供程序Service Provider:是数据提供程序和使用者的组合。服务提供程序没有自己的数据,但使用
OLE DB使用者接口来访问存储在数据提供程序中的数据。然后,服务提供程序通过打开数据提供程序接口使得数据对使用者有效。服务提供程序常用于向应用程序提供高层次服务,比如高级分布式查询。
OLE DB编程时,用户使用组件对象开发应用程序。这些组件有:
枚举器:用于列出可用的数据源;
数据源:代表单独的数据和服务提供程序,用于创建对话;
对话:用于创建事务和命令;
事务:用于将多个操作归并为单一事务处理;
命令:用于向数据源发送文本命令(SQL),返回行集;
错误:用于获得错误信息。
5.ActiveX数据对象(ADO):是微软提供的面向对象的接口,与OLE DB类似,但接口更简单,具有更广泛的特征数组和更高程度的灵活性。ADO基于COM,提供编程语言可利用的对象,除了面向VC++,还提供面向其他各种开发工具的应用,如VB,VJ等。ADO在服务器应用方面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
ADO对象结构类似于OLE DB,但并不依靠对象层次。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要创建并只使用需要处理的对象。下面的对象类组成了ADO接口。
Connection:用于表示与数据库的连接,以及处理一些命令和事务。
Command:用于处理传送给数据源的命令。
Recordset:用于处理数据的表格集,包括获取和修改数据。
Field:用于表示记录集中的列信息,包括列值和其他信息。
Parameter:用于对传送给数据源的命令之间来回传送数据。
Property:用与操作在ADO中使用的其他对象的详细属性。
Error:用于获得可能发生的错误的详细信息。
在VC++使用ADO需要进行COM操作,详细方法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当今流行的分布式开发环境下,VC++6.0在数据库开发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学会
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技术,对开发人员来说是必要的技术。

G. vc数据库教程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从秘密的腰部的叶簇中,只有
愤怒,即便是对不公正的愤怒
属于鸟翅的花朵
他曾经
你的找你是以为他想确认他的的存在哈哈

H. vc数据库使用

现在都不怎么用了,ado比较方便,下面是我以前在网上找的例子:

一、ADO简介
ADO(ActiveX Data Object)是Microsoft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新接口,是建立在OLE DB之上的高层数据库访问技术,请不必为此担心,即使你对OLE DB,COM不了解也能轻松对付ADO,因为它非常简单易用,甚至比你以往所接触的ODBC API、DAO、RDO都要容易使用,并不失灵活性。本文将详细地介绍在VC下如何使用ADO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并给出示例代码。
本文示例代码

二、基本流程
万事开头难,任何一种新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入门”,掌握其要点。让我们来看看ADO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吧!
(1)初始化COM库,引入ADO库定义文件
(2)用Connection对象连接数据库
(3)利用建立好的连接,通过Connection、Command对象执行SQL命令,或利用Recordset对象取得结果记录集进行查询、处理。
(4)使用完毕后关闭连接释放对象。

准备工作:
为了大家都能测试本文提供的例子,我们采用Access数据库,您也可以直接在我们提供的示例代码中找到这个test.mdb。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上述步骤并给出相关代码。
【1】COM库的初始化
我们可以使用AfxOleInit()来初始化COM库,这项工作通常在CWinApp::InitInstance()的重载函数中完成,请看如下代码:

BOOL CADOTest1App::InitInstance()
{
AfxOleInit();
......

【2】用#import指令引入ADO类型库
我们在stdafx.h中加入如下语句:(stdafx.h这个文件哪里可以找到?你可以在FileView中的Header Files里找到)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no_namespace rename("EOF","adoEOF")
这一语句有何作用呢?其最终作用同我们熟悉的#include类似,编译的时候系统会为我们生成msado15.tlh,ado15.tli两个C++头文件来定义ADO库。

几点说明:
(1) 您的环境中msado15.dll不一定在这个目录下,请按实际情况修改
(2) 在编译的时候肯能会出现如下警告,对此微软在MSDN中作了说明,并建议我们不要理会这个警告。
msado15.tlh(405) : warning C4146: unary minus operator applied to unsigned type, result still unsigned

【3】创建Connection对象并连接数据库
首先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指向Connection对象的指针:
_ConnectionPtr m_pConnection;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创建Connection对象实例及如何连接数据库并进行异常捕捉。

BOOL CADOTest1Dlg::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HRESULT hr;
try
{
hr =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ADODB.Connection");///创建Connection对象
if(SUCCEEDED(hr))
{
hr =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test.mdb","","",adModeUnknown);///连接数据库
///上面一句中连接字串中的Provider是针对ACCESS2000环境的,对于ACCESS97,需要改为: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3.51; }
}
catch(_com_error e)///捕捉异常
{
CString errormessage;
errormessage.Format("连接数据库失败!\r\n错误信息:%s",e.ErrorMessage());
AfxMessageBox(errormessage);///显示错误信息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是通过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来进行连接数据库的,下面是该方法的原型
HRESULT Connection15::Open ( _bstr_t ConnectionString, _bstr_t UserID, _bstr_t Password, long Options )
ConnectionString为连接字串,UserID是用户名, Password是登陆密码,Options是连接选项,用于指定Connection对象对数据的更新许可权,
Options可以是如下几个常量:
adModeUnknown:缺省。当前的许可权未设置
adModeRead:只读
adModeWrite:只写
adModeReadWrite:可以读写
adModeShareDenyRead:阻止其它Connection对象以读权限打开连接
adModeShareDenyWrite:阻止其它Connection对象以写权限打开连接
adModeShareExclusive:阻止其它Connection对象打开连接
adModeShareDenyNone:允许其它程序或对象以任何权限建立连接

我们给出一些常用的连接方式供大家参考:
(1)通过JET数据库引擎对ACCESS2000数据库的连接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C:\\test.mdb","","",adModeUnknown);

(2)通过DSN数据源对任何支持ODBC的数据库进行连接:
m_pConnection->Open("Data Source=adotest;UID=sa;PWD=;","","",adModeUnknown);

(3)不通过DSN对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连接: m_pConnection->Open("driver={SQL Server};Server=127.0.0.1;DATABASE=vckbase;UID=sa;PWD=139","","",adModeUnknown);

其中Server是SQL服务器的名称,DATABASE是库的名称

Connection对象除Open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我们先介绍Connection对象中两个有用的属性ConnectionTimeOut与State
ConnectionTimeOut用来设置连接的超时时间,需要在Open之前调用,例如: m_pConnection->ConnectionTimeout = 5;///设置超时时间为5秒
m_pConnection->Open("Data Source=adotest;","","",adModeUnknown);

State属性指明当前Connection对象的状态,0表示关闭,1表示已经打开,我们可以通过读取这个属性来作相应的处理,例如:
if(m_pConnection->State)
m_pConnection->Close(); ///如果已经打开了连接则关闭它

【4】执行SQL命令并取得结果记录集
为了取得结果记录集,我们定义一个指向Recordset对象的指针: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并为其创建Recordset对象的实例: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ADODB.Recordset");
SQL命令的执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下面我们一进行阐述。

(1)利用Connection对象的Execute方法执行SQL命令
Execute方法的原型如下所示:
_RecordsetPtr Connection15::Execute ( _bstr_t CommandText, VARIANT * RecordsAffected, long Options ) 其中CommandText是命令字串,通常是SQL命令。参数RecordsAffected是操作完成后所影响的行数, 参数Options表示CommandText中内容的类型,Options可以取如下值之一:
adCmdText:表明CommandText是文本命令
adCmdTable:表明CommandText是一个表名
adCmdProc:表明CommandText是一个存储过程
adCmdUnknown:未知

Execute执行完后返回一个指向记录集的指针,下面我们给出具体代码并作说明。 _variant_t RecordsAffected;
///执行SQL命令:CREATE TABLE创建表格users,users包含四个字段:整形ID,字符串username,整形old,日期型birthday
m_pConnection->Execute("CREATE TABLE users(ID INTEGER,username TEXT,old INTEGER,birthday DATETIME)",&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往表格里面添加记录
m_pConnection->Execute("INSERT INTO users(ID,username,old,birthday) valueS (1, null,25,/1/)",&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将所有记录old字段的值加一
m_pConnection->Execute("UPDATE users SET old = old+1",&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执行SQL统计命令得到包含记录条数的记录集
m_pRecordset = m_pConnection->Execute("SELECT COUNT(*) FROM users",&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_variant_t vIndex = (long)0;
_variant_t vCount = m_pRecordset->GetCollect(vIndex);///取得第一个字段的值放入vCount变量
m_pRecordset->Close();///关闭记录集
CString message;
message.Format("共有%d条记录",vCount.lVal);
AfxMessageBox(message);///显示当前记录条数

(2)利用Command对象来执行SQL命令
_CommandPtr m_pCommand;
m_pCommand.CreateInstance("ADODB.Command");
_variant_t vNULL;
vNULL.vt = VT_ERROR;
vNULL.scode = DISP_E_PARAMNOTFOUND;///定义为无参数
m_pCommand->ActiveConnection = m_pConnection;///非常关键的一句,将建立的连接赋值给它
m_pComman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users";///命令字串
m_pRecordset = m_pCommand->Execute(&vNULL,&vNULL,adCmdText);///执行命令,取得记录集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只是用Command对象来执行了SELECT查询语句,Command对象在进行存储过程的调用中能真正体现它的作用。下次我们将详细介绍。

(3)直接用Recordset对象进行查询取得记录集
例如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 users",_variant_t((IDispatch *)m_pConnection,true),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Open方法的原型是这样的:
HRESULT Recordset15::Open ( const _variant_t & Source, const _variant_t & ActiveConnection, enum CursorTypeEnum CursorType, enum LockTypeEnum LockType, long Options )
其中:
①Source是数据查询字符串
②ActiveConnection是已经建立好的连接(我们需要用Connection对象指针来构造一个_variant_t对象)
③CursorType光标类型,它可以是以下值之一,请看这个枚举结构:
enum CursorTypeEnum
{
adOpenUnspecified = -1,///不作特别指定
adOpenForwardOnly = 0,///前滚静态光标。这种光标只能向前浏览记录集,比如用MoveNext向前滚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浏览速度。但诸如BookMark,RecordCount,AbsolutePosition,AbsolutePage都不能使用
adOpenKeyset = 1,///采用这种光标的记录集看不到其它用户的新增、删除操作,但对于更新原有记录的操作对你是可见的。
adOpenDynamic = 2,///动态光标。所有数据库的操作都会立即在各用户记录集上反应出来。
adOpenStatic = 3///静态光标。它为你的记录集产生一个静态备份,但其它用户的新增、删除、更新操作对你的记录集来说是不可见的。
};
④LockType锁定类型,它可以是以下值之一,请看如下枚举结构:
enum LockTypeEnum
{
adLockUnspecified = -1,///未指定
adLockReadOnly = 1,///只读记录集
adLockPessimistic = 2,悲观锁定方式。数据在更新时锁定其它所有动作,这是最安全的锁定机制
adLockOptimistic = 3,乐观锁定方式。只有在你调用Update方法时才锁定记录。在此之前仍然可以做数据的更新、插入、删除等动作
adLockBatchOptimistic = 4,乐观分批更新。编辑时记录不会锁定,更改、插入及删除是在批处理模式下完成。
};
⑤Options请参考本文中对Connection对象的Execute方法的介绍

【5】记录集的遍历、更新
根据我们刚才通过执行SQL命令建立好的users表,它包含四个字段:ID,username,old,birthday
以下的代码实现:打开记录集,遍历所有记录,删除第一条记录,添加三条记录,移动光标到第二条记录,更改其年龄,保存到数据库。

_variant_t vUsername,vBirthday,vID,vOld;
_RecordsetPtr m_pRecordset;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ADODB.Recordset");
m_pRecordset->Open("SELECT * FROM users",_variant_t((IDispatch*)m_pConnection,true),adOpenStatic,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
while(!m_pRecordset->adoEOF)///这里为什么是adoEOF而不是EOF呢?还记得rename("EOF","adoEOF")这一句吗?
{
vID = m_pRecordset->GetCollect(_variant_t((long)0));///取得第1列的值,从0开始计数,你也可以直接给出列的名称,如下一行
vUsername = m_pRecordset->GetCollect("username");///取得username字段的值
vOld = m_pRecordset->GetCollect("old");
vBirthday = m_pRecordset->GetCollect("birthday");
///在DEBUG方式下的OUTPUT窗口输出记录集中的记录
if(vID.vt != VT_NULL && vUsername.vt != VT_NULL && vOld.vt != VT_NULL && vBirthday.vt != VT_NULL)
TRACE("id:%d,姓名:%s,年龄:%d,生日:%s\r\n",vID.lVal,(LPCTSTR)(_bstr_t)vUsername,vOld.lVal,(LPCTSTR)(_bstr_t)vBirthday);
m_pRecordset->MoveNext();///移到下一条记录
}
m_pRecordset->MoveFirst();///移到首条记录
m_pRecordset->Delete(adAffectCurrent);///删除当前记录
///添加三条新记录并赋值
for(int i=0;i<3;i++)
{
m_pRecordset->AddNew();///添加新记录
m_pRecordset->PutCollect("ID",_variant_t((long)(i+10)));
m_pRecordset->PutCollect("username",_variant_t("叶利钦"));
m_pRecordset->PutCollect("old",_variant_t((long)71));
m_pRecordset->PutCollect("birthday",_variant_t("1930-3-15"));
}
m_pRecordset->Move(1,_variant_t((long)adBookmarkFirst));///从第一条记录往下移动一条记录,即移动到第二条记录处
m_pRecordset->PutCollect(_variant_t("old"),_variant_t((long)45));///修改其年龄
m_pRecordset->Update();///保存到库中

【6】关闭记录集与连接
记录集或连接都可以用Close方法来关闭
m_pRecordset->Close();///关闭记录集
m_pConnection->Close();///关闭连接

至此,我想您已经熟悉了ADO操作数据库的大致流程,也许您已经胸有成竹,也许您还有点胡涂,不要紧!建议你尝试写几个例子,这样会更好地熟悉ADO,最后我给大家写了一个小例子,例子中读出所有记录放到列表控件中、并可以添加、删除、修改记录。
点这里下载示例代码

后记:限于篇幅ADO中的许多内容还没有介绍,下次我们将详细介绍Recordset对象的属性、方法并解决几个关键的技术:绑定方式处理记录集数据、存储过程的调用、事务处理、图象在数据库中的保存与读取、与表格控件的配合使用等

----------------------------------------------------------
注意这里还有一句话:上面的例子中更新数据库,即向数据库中插入新记录的代码有点奇怪,我用的时候不是那样做的,下面是从我的一个程序中截出来的一段,供参考:
CString sql="INSERT INTO word(word,mean,wordlevel) VALUES('"+m_word+"','"+m_mean+"','"+m_level_index+"')";
_bstr_t _sql1(sql);
m_pConnection->Execute(_sql1,&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I. VC怎么操作数据库

你必须建立数据库的工作...
在“控制面板”,选择“管理工具”,打开数据源(ODBC),然后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弹出。系统
打开“DNS”选项卡上,单击“添加”,选择。附上海涂种植Access驱动程序(* mdb)中,单击“完成”,然后输入数据源的名称和说明。 (如果你是在其他人的代码,数据源的名称可能得到,所以你必须找到工作,他使用的数据源名称)。

(你下载的源代码的数据库的路径),然后选择数据库。

它只是设置。 。 。

J. 用MFC DAO 在VC++6.0进行与数据库的连接,对数据库进行定义和操作,最后断开数据库的连接等各种操作。

以下代码同时兼容WINDOWS / MFC / LINUX / ODBC / MYSQL

#ifdef WIN32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odbcinst.h>
#include <sqlext.h>
#else
#include <mysq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QLHANDLE static MYSQL
#endif
#include <stdar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QLHANDLE hDBEnv, hDBC;

int DB_Open(char * dbcn, char * usr, char * pwd)
{
int r;
#ifdef WIN32
r =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ENV, SQL_NULL_HANDLE, &hDBEnv);
if(r) return 0;
r = SQLSetEnvAttr(hDBEnv,SQL_ATTR_ODBC_VERSION,
(void*)SQL_OV_ODBC3,0);
if(r) return 0;
r =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DBC, hDBEnv, &hDBC);
if(r) return 0;
r = SQLConnect(hDBC,
(unsigned char *)dbcn, strlen(dbcn),
(unsigned char *)usr, strlen(usr),
(unsigned char *)pwd, strlen(pwd));
return r==SQL_SUCCESS || r==SQL_SUCCESS_WITH_INFO;
#else
mysql_init(&hDBC);
MYSQL * rx = mysql_real_connect(
&hDBC, dbcn, usr, pwd, NULL, 0, NULL, 0);
if(!rx) return 0;
return 1;
#endif
}//end DB_Open

int DB_Exec(char * sql)
{
#ifdef WIN32
SQLHANDLE hStatement = NULL;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STMT, hDBC, &hStatement);
SQLExecDirect(hStatement,(unsigned char *)sql, strlen(sql));
SQLCloseCursor(hStatement);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STMT, hStatement);
hStatement = NULL;
#else
mysql_real_query (&hDBC, sql, strlen(sql));
#endif
return 1;
}//end DB_Exec

int DB_Close(void)
{
#ifdef WIN32
SQLDisconnect(hDBC);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DBC, hDBC);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ENV, hDBEnv);
#else
mysql_close(&hDBC);
#endif
return 1;
}//DB_Close()

#ifndef WIN32
typedef struct tagMySQLRecordset {
MYSQL_RES * hRecord;
void * * row;
int * size;
int cols;
} MYSQLRecordset;

#endif

void DB_CleanQuery(void *hRecordset)
{
if(!hRecordset) return;
#ifdef WIN32
__try {
SQLCloseCursor(hRecordset);
SQLFreeHandle(SQL_HANDLE_STMT, hRecordset);
hRecordset = NULL;
}__finally{
return;
}//end try
#else
MYSQLRecordset * hRec = (MYSQLRecordset *) hRecordset;
mysql_free_result (hRec->hRecord);
free(hRec->row); hRec->row = NULL;
free(hRec->size); hRec->size = NULL;
free(hRec); hRec = NULL;
#endif
}//end DB_CleanQuery

int DB_Next(void * hRecordset)
{
int r=0; if(!hRecordset) return 0;
#ifdef WIN32
r = SQLFetch(hRecordset);
r = r == SQL_SUCCESS || r == SQL_SUCCESS_WITH_INFO;
if(!r) {
DB_CleanQuery(hRecordset);
}//end if
#else
MYSQLRecordset * hRec = (MYSQLRecordset *) hRecordset;
MYSQL_ROW row = mysql_fetch_row (hRec->hRecord);
if(row) {
for(int i=0; i<hRec->cols; i++) {
memcpy(hRec->row[i], row[i], hRec->size[i]);
}//next i
r = 1;
}else{
DB_CleanQuery(hRecordset);
r = 0;
}//end if
#endif
return r;
}//end DB_Next

int DB_params_count(const char * fmt)
{
int i=0, j=0;
while(fmt[i]) {
if(fmt[i]=='%') j++;
i++;
}//end while
return j;
}//end DB_params_count

void * DB_Query(char *sql, const char *fmt, ...)
{
int r=0;
int cols = DB_params_count(fmt);
if(cols<1) return NULL;
#ifdef WIN32
SQLHANDLE hStatement = NULL;
SQLAllocHandle(SQL_HANDLE_STMT, hDBC, &hStatement);
r = SQLExecDirect(hStatement,(unsigned char *)sql, strlen(sql));
r = r==SQL_SUCCESS || r == SQL_SUCCESS_WITH_INFO;
if(!r) {
return NULL;
}//end if
#else
r = mysql_real_query (&hDBC, sql, strlen(sql));
if(r) return NULL;
MYSQL_RES * rec = NULL;
rec = mysql_store_result (&hDBC);
if(!rec) return NULL;
MYSQLRecordset * hStatement
= (MYSQLRecordset *)malloc(sizeof(MYSQLRecordset));
if(!hStatement) return NULL;
memset(hStatement, 0, sizeof(MYSQLRecordset));
hStatement->hRecord = rec;
hStatement->cols = cols;
hStatement->row = (void **)malloc(cols * sizeof(void *));
memset(hStatement->row, 0, cols * sizeof(void *));
hStatement->size = (int *)malloc(cols * sizeof(int));
memset(hStatement->size, 0, cols * sizeof(int));
#endif
va_list ap; va_start(ap, fmt);
void * var; char buf[32];
int i=0,j=0,k=0,sz=0; char c=0;
int len = strlen(fmt); int bad=1;
#ifdef WIN32
int col=1;
#else
int col=0;
#endif
while(fmt[i]) {
c = fmt[i++];
if(c != '%') continue;
c = fmt[i++];
var = va_arg(ap, void *);
if(c == 'd') {
#ifdef WIN32
SQLBindCol(hStatement, col, SQL_C_SLONG, var, 4,NULL);
#else
hStatement->row[col] = var;
hStatement->size[col] = sizeof(long);
#endif
col++;
continue;
}//end if
if(c == 'f') {
#ifdef WIN32
SQLBindCol(hStatement, col, SQL_C_FLOAT, var, 4,NULL);
#else
hStatement->row[col] = var;
hStatement->size[col] = sizeof(float);
#endif
col++;
continue;
}//end if
memset(buf, 0, 32); bad=1;
for(j=i-1; j<len; j++) {
c = fmt[j];
if(c>='0' && c<='9') buf[j-i+1]=c;
if(c=='s') {bad=0; k=j+1; break;}
}//next j
if(bad) return NULL;
sscanf(buf, "%d", &sz);
#ifdef WIN32
SQLBindCol(hStatement, col, SQL_C_CHAR, var, sz, NULL);
#else
hStatement->row[col] = var;
hStatement->size[col] = sz;
#endif
col++;
i = k;
}//end while
va_end(ap);
return hStatement;
}//end DB_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