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术前随访问题反馈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术前随访问题反馈

发布时间: 2022-01-26 08:06:28

‘壹’ 什么是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制度

术前,麻醉师会来跟你聊聊,文些情况如有无过敏,家住遗传,等。术后随访是了解病人麻醉的反应情况

‘贰’ 浅谈基层计划生育如何开展技术随访服务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工作不断推进,计划生育随访服务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深刻领会随访服务的内涵,更好开展技术随访服务,更好规范基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及时的、经常的、优质的开展。笔者结合平时工作,对随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随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重视力度不够。随访服务工作开展多年来,没有得到重视原因有:一是只重视孕检、康检服务,没有把随访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致使基层部门不重视。二是组织不力,没有把现有的卫生技术资源充分利用好。三是由于基层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人力、精力不足导致工作疲于应付、被动应付,服务效果不好。 (二)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存在误区。一是把随访服务过程理解为技术服务,其实不然,随访服务是对生育、节育、不育人员相关信息的访谈,及时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和生理治疗信息。二是对随访目的认识不明确。三是随访服务不到位,安排村(居)计生干部上门调查了解相关信息,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动态和生理状况的相关信息了解不深,对随访过程中本应解决的问题无法落实到位。四是对人际关系处理不恰当,与随访服务对象缺乏情感沟通,搞得服务对象不知来者何意。五是遇到客观问题不能迎难而上,尤其是当前农村大量富于劳动力转移,给随访服务带来诸多不便,没有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二、解决随访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领导机制,确保责任到位 1、建立随访服务工作领导责任制。基层部门主要领导对随访服务工作切实做到亲自抓、负总责,由领导亲自组织协调、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解决问题,而且做到逢会必讲随访服务,进村必问随访服务,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面对面协调解决问题。 2、优化技术服务队伍,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能服务、体贴人”的要求,认真抓好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把优秀的技术人才充实到一线服务工作中去。 3、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随访责任。随访工作实行划片包保,按照“谁包保谁负责,谁随访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明确随访责任。计生服务部门应及时收集服务对象反馈的不同意见,作为年度计生干部考核的参考依据,对育龄群众反映较好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反之,则按照计生干部考核规定落实相关处理。 (二)、拓展随访渠道,丰富随访内容。农村育龄人群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没有固定作息时间,随时都有外出的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随访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随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为拓展随访渠道,建议采取以下五种方式:一是上门随访,按照服务规范要求,入户要与随访服务对象面对面平等交谈,了解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二是预约随访,提前约定随访时间和地点,服务人员要与服务对象保留联络方式,便于及时服务到人。三是错时随访,技术人员要错开上下班时间开展随访服务。四是电话约访,对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要利用电话进行预约,双方选择适当时间,然后有针对性随访。五是信函问卷式随访,把所要随访的相关内容打印成问卷形式,通过信函邮寄给随访服务对象,同时付足回信的邮资,让她们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填写,这样做既能及时采集到很好的信息,又能了解民意,便于优质服务的正常开展。

‘叁’ 肝癌术后如何随访

甲胎蛋白检测 术前甲胎蛋白阳性的患者术后检测甲胎蛋白能敏感地发现复发,有的患者认为如果术前甲胎蛋白是阴性的,术后就不用检测甲胎蛋白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有很多患者,术前甲胎蛋白是阴性的,但复发后,甲胎蛋白却是阳性的,这是因为肝癌的复发可以单中心起源,即常说的肝内转移病灶;另外肝癌的复发也可能是多中心起源的,就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再发生的肝癌病灶,这就造成了一些患者术前甲胎蛋白是阴性的,但复发的病灶却是甲胎蛋白阳性 同样,有的患者术前甲胎蛋白是阳性的,但复发的病灶也可能是甲胎蛋白阴性,所以,术前甲胎蛋白阳性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即便是甲胎蛋白阴性,也不能认为一定没有复发。 影像学检查 甲胎蛋白含量检测很难诊断肝癌是否发生复发,因此如果发生甲胎蛋白的升高或者超声检测有可疑的病灶,就需要进一步做超声造影、CT或核磁共振检测了。 由于肝癌容易发生肺转移,因此,肺部X线胸片也需要定期做,必要时做胸部CT检查。 一般而言,每2~3个月要做一次甲胎蛋白和超声的检查,每年做一次X线胸片检查。

‘肆’ 麻醉术后随访怎么写

全麻看有无声嘶、术中有无知晓、手术后痛不痛!
椎管内自己想想吧!

‘伍’ 请分析术后随访和术后访视的异同

正确答案:C 解析:恶性肿瘤术后第1年,随访的时间是每3个月1次

‘陆’ 门诊随访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叫我我们随时可以去他们医院门诊复查

门诊随访是在门诊治疗后,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主要负责患者的具体医师对出院患者的后期跟踪治疗和复查提醒,同时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医院开展随诊的方式有五种:门诊随诊、信访随诊、家访随诊、委托代随诊、电话及电子邮件随诊。

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

(6)术前随访问题反馈扩展阅读

一般性随访内容:

1、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容量负荷及体重变化,饮酒、膳食和钠摄入状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2、体格检查:评估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容量负荷。

3、评估治疗的依从性,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在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开始使用或者调整剂量后应复查血生化(肾功能、电解质)。

‘柒’ 四术随访总结怎么写

在借鉴了上一年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中心今年4月10日对参加此次随访工作的辖区乡村医生进行了二级培训,4月11日至5月31日针对104名在册的肿瘤患者再次进行了随访,数据汇总及数据库的录入工作和初步的质控,6月18日进行了数据库的上报。
在随访的同时我们为患者提供了心理辅导、康复指导及疼痛控制的建议,积极促进患者康复,为肿瘤患者及其亲属提供了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捌’ 术前胃肠道准备的目的和方法有哪些

胃肠道要清空要在头天晚上禁食

‘玖’ 怎么看待患者术后6年收到医生手写问候信

“没想到时隔33年,还有患者保留了信件。”11月2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罗万俊教授向湖南日报记者展示了一封1987年6月25日寄出的术后随访信,收件人是湘潭市的蔡女士。1981年,蔡女士在湘雅医院接受手术。

就在2天前,60岁的蔡女士带着保存了33年的随访信,辗转找到了罗万俊教授。“对医院和医生,我只想说谢谢你们!”一见面,蔡女士紧紧握住了罗万俊教授的手,回忆起当年的情形。

1981年,蔡女士出现吞咽极度困难,甚至连温水都难以喝下。她来到湘雅医院求医,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随后在胸外科接受了Heller肌层切开手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手术后两周左右,她顺利康复出院。

1987年,蔡女士收到了一封来自湘雅医院胸外科的信件,信中详细地询问了她术后有无吞咽困难,有无胸窝部疼痛,有没有继续在当地医院检查,术前术后体重是否有差别;并建议她前往湘雅医院胸外科复诊。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感到既惊讶又感动,觉得湘雅的医生非常负责,6年过去了还牵挂着患者的情况。”蔡女士回忆,当时,湘潭到长沙的交通不便,加上术后身体恢复得很好,她没有前往医院复诊,但这封信被她保留了下来。后来数次搬家,这封信一直在保险柜中存放着。

今年,出现了当年类似的症状,担心旧疾复发的蔡女士再次来到湘雅医院,经消化内科副主任欧阳淼副教授接诊后,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桩心事放下了,但她还有另一个愿望:找到当年那位寄出随访信的医生,当面表达感谢。

经过消化内科、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多方寻找,确认寄出这封随访信的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罗万俊教授。

上世纪80年代,贲门失弛缓症Heller肌层切开手术是一门新开展的医疗技术。为了追踪患者的手术效果,当年还是住院医师的罗万俊按照个人的习惯与科室的传统,对所有接受此项手术的患者进行了信件随访。

“术后随访是评价医疗效果最可靠的指标,是制定规范医疗指南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防治十分重要。”罗万俊教授介绍,“因为当时电话并不普及,只能用信件的形式进行;同时也考虑到患者的文化层次不一,写信时我尽量采用了简单的问题,以追访了解术后患者的身体情况。收到了一部分回信,还有一些没有回音。”

看到自己初入医院时写下的熟悉字迹,罗万俊教授感慨万分:“曾经有一位医学大师说过,一个杰出的医生,随访记录应该从手术前开始一直做到坟墓。虽然术后随访工作做起来繁复,但能切实提高我们的医疗质量。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据悉,湘雅医院始终坚持着患者术后随访的传统。如今的术后随访借助互联网优势,以电话、邮件、微信的方式持续进行。以胸外科为例,患者出院后一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都有护士电话进行随访,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

‘拾’ 心脏起搏器的随访及常见故障处理

与其他心脏介入治疗不同,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只是医生完成的第一步相对简单的工作,大繁琐但重要的工作是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随访工作自植入当日开始并贯穿患者的一生。
1.术后教会患者自测脉搏
因为检查脉搏是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监测脉搏时要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如每天清晨醒来时或静坐15分钟后。
安置起搏器的早期往往起搏阈值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术后1个月内每2周1次,3个月内每月1次(具体视病患情况)。引起阈值升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电极位置有关外,睡眠不足、饱餐、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等因素可能有影响。因此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有规律的生活及作息制度,避免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随访周期及内容随访应两头紧中间松。
2.常见故障及处理
通常表现为无刺激信号、不能夺获或不能感知。
(1)无刺激脉冲
可能有下列常见原因之一:
1)如放置磁铁后可解决问题,则其原因多半是过感知或使用了正常的一些起搏功能如滞后。前者多由于电磁干扰、肌电位、交叉感知或T波过感知等引起,应降低感知灵敏度,而后者无需处理。
2)电极导线或起搏器故障:可能是由于与起搏器相连的螺丝松动或脱接、电极导线导体故障或电极导线绝缘层破损或电池耗竭。处理:重新手术旋紧螺丝或更换起搏电极导线或起搏器。
(2)不能夺获可能有下列原因之一
1)起搏阈值升高电极导线末端电极的输出不能有效刺激与电极相连的心肌,是为传出阻滞。处理:可临时提高输出电压,纠正可能引起的原因,如应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或更换起搏位置。
2)电极导线故障、电极脱位或电池耗竭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更换或重新放置电极导线或更换起搏器。
(3)不能感知
可能为下列原因之一:
1)心内膜信号太小(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引起的暂时改变或心肌梗死或心肌病引起的局部心内膜永久性改变):此时需提高感知灵敏度,或更换起搏位置。
2)电极脱位、故障或起搏器故障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重新放置或更换电极导线或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