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俄罗斯访问加勒比海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俄罗斯访问加勒比海

发布时间: 2022-11-19 21:03:18

‘壹’ 俄罗斯海军的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舰队,苏联时期的红旗太平洋舰队(俄语: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ый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是俄罗斯海军的一部分,驻扎在太平洋,任务是保护苏联及后来俄罗斯的东亚边界。舰队的总部是海参崴,在堪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个重要基地。
在苏联时期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也负责管理和命令苏联的印度洋舰队以及印度洋内的舰队基地。 1647年俄罗斯在太平洋海岸建造了第一座俄罗斯海港。1731年俄罗斯在太平洋海岸设立了一支小舰队Oхот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其任务是海岸巡逻和保护渔船。1799年三艘驱逐舰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其任务在于组成一支有作战力的军事舰队。1849年罗巴甫洛夫斯克称为该舰队的基地,一年后改舰队被移到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1871年被移到海参崴。1854年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该舰队帮助保护巴甫洛夫斯克。1856年该舰队被改名为西伯利亚舰队(Сибир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伯利亚舰队还只有很少船只。由于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俄罗斯政府设立了一个特殊造船项目来对付东亚的情况。由于这个项目的速度不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的船只被调到太平洋。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时俄罗斯在远东的海军势力包括其第一太平洋支队(七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13艘鱼雷艇和两艘炮艇)以及西伯利亚舰队的一些船只(包括两艘巡洋舰、两艘水雷巡洋舰、12艘鱼雷艇和五艘炮艇),这些船只驻扎在旅顺口,其它西伯利亚舰队的船只(四艘巡洋舰和十艘鱼雷艇)驻扎在海参崴。在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大多数船只在黄海海战和旅顺围攻战中被日本摧毁或者俘获。这段时间里舰队的指挥官为斯蒂芬·马卡罗夫和威廉·维特霍夫特。
1905年俄国革命时太平洋舰队的水手积极支持革命运动并参加勒比海1906年1月和1907年10月在海参崴爆发的武装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时西伯利亚舰队和阿穆尔河舰队的水手支持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抵抗白军和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远征军。在俄国内战期间外国远征军将几乎所有依然有作战能力的太平洋舰队舰只开往外国,并解除了海岸防线的武装。1922年远征军被逐后使用部分驻扎在海参崴的船只和阿穆尔河舰队组成了苏联远东海军。1926年这支海军被撤销。驻扎在海参崴的舰只被划给海岸防卫,阿穆尔河舰队则自成一支舰队(Амурская В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1923年苏联就已经在海参崴设立了一个船局。此后不久苏联就建立了“远东海军”,其中也包括阿穆尔河舰队。1929年苏联与日本在关于东清铁路的问题上发生冲突时这支舰队首次交火。由于此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断提高,苏联不断加强其远东舰队。因此苏联向远东迁居了数千人。船只、武器和设备被拆装后也被运到远东。同时在太平洋地区新建的船坞中开始建造战舰。因此很快远东舰队就拥有许多战舰、扶助舰、潜艇、海军航空兵和海岸防御军队。
1931年由于日本在满州的侵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于1932年4月13日决定重组远东海军。同年一支鱼雷分队和八艘潜艇开始服役。阿穆尔河舰队又被从远东海军中分出,自成一队。
1934年远东海军又获得了26艘小型潜艇,同时海军航空兵和海岸炮的设立也不断继续。1935年远东海军被改名为太平洋舰队。从1937年至1938年苏联合国日本又爆发冲突。1938年日本入侵苏联境域。苏联红军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击退了日本军队。1937年太平洋军校开始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太平洋舰队有两个水上分队、四个潜艇分队、一个鱼雷艇分队、数个其它船只和巡逻艇队、航空兵、海岸炮和海军陆战队。
由于日本与德意志帝国联盟,苏联不得不在太平洋地区保留许多军力。虽然如此在德国入侵苏联后太平洋舰队还是向欧洲战场派遣了许多官兵和武备。1943年苏联国防部下令从太平洋舰队把一艘重驱逐舰、两艘驱逐舰和一支潜艇分队派给北方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4.3万名太平洋舰队的官兵参加陆上战斗,他们参加勒比海列宁格勒、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斯大林格勒的战役。1945年首先冲入柏林国会大厦的营是由一名太平洋舰队的军官指挥的。
1945年8月太平洋舰队有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领舰、十艘驱逐舰、两艘鱼雷艇、19艘巡逻艇、78艘潜艇、十艘布雷艇、52艘排雷艇、204艘摩托鱼雷艇和1459架战斗机。
对德战争结束后1945年8月9日苏联按照协议对日本宣战。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占领的朝鲜北部进行了多次登陆行动。此外太平洋舰队还参加勒比海占领千岛群岛和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的战斗。
冷战开始后在1950年代中苏联开始大量扩张其海军。太平洋舰队获得了许多现代舰只,其中包括核潜艇、导弹艇和现代的间谍技术。1972年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孟加拉国请求下帮助在吉大港前排雷。在这个行动中23艘船只被升起,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扫雷。1974年在埃及政府邀请下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在苏伊士湾帮助排雷,在这次行动中一艘船中雷受重伤。1975年三艘舰只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救济一次狂风带来的灾害。1979年太平洋舰队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设立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基地。
太平洋舰队不断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动来保护苏联的利益。此外它还用来访问其它国家。其另一个任务是保护苏联的东部海疆。
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的情况有所变化。由于缺乏技术和财政资源它的作战力和战备情况下降。由于政治情况的变化俄罗斯也没有必要维持对美国的核威胁。虽然如此俄罗斯企图维持它在太平洋地区的舰队力量。
2007年9月俄罗斯海军与美国海军在北太平洋进行合手演习。 战略核潜艇
已知的是所有三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均将被交付太平洋舰队,他们将取代九艘德尔塔级核潜艇。
三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第一艘2007年4月15日下水,目前正在装备中,第二艘2004年3月19日开工,计划2009年下水。第三艘2006年3月19日开工,计划2011年下水。德尔塔级核潜艇目前有四艘驻扎在太平洋舰队。
战术导弹核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五艘奥斯卡级核潜艇。1997年7月K-442在美国华盛顿州前的海面跟踪数艘美国航空母舰。1999年10月K-186侦查夏威夷群岛后驶向加州海岸并在那里遇到一艘美国航空母舰。
核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二艘改进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和五艘阿库拉级核潜艇。常规潜艇
太平洋舰队有七艘基洛级潜艇。
导弹巡洋舰
一艘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停在海参崴的船坞里,还不明是否装备的钱会得到批准。
一艘光荣级巡洋舰在过去两年中参加多次太平洋上的国际性军事演习。
重导弹驱逐舰
三艘现代级驱逐舰。
重反潜驱逐舰
四艘无畏级驱逐舰。
荣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万多太平洋舰队的官兵被授予勋章。其中52人获得苏联英雄。18艘建筑和部队获得表彰,16艘舰只和部队获得红旗勋章,15个其它队伍获得赞扬。1945年9月2日太平洋战场停火后所有参战官兵获得战胜日本勋章。
1965年5月5日整个太平洋舰队被授予红旗勋章。

‘贰’ 7.19是什么日子

缅甸——烈士节。

1947年7月19日,就在缅甸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前夕,昂山将军遭到英国唆使歹徒的枪击,遇害时年仅32岁。

昂山将军是缅甸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和民族英雄,为缅甸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缅甸人民的爱戴和敬仰。独立后,缅甸政府将他安葬于仰光市中心着名的大金塔旁,并将7月19日定为“烈士节”。


出生人物

1819年——戈特弗里德·凯勒,瑞士德语作家。

1823年——“海派”画家任熊诞生。

1834年——埃德加·德加诞生,法国画家、雕塑家。

1846年——爱德华·查尔斯·皮克林,美国天文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当选科学家。

1893年——马雅可夫斯基诞生,苏联诗人。

1895年——中国现代画圣、画家和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徐悲鸿出生。

1913年——地质学家叶连俊出生。

1938年——保罗·范霍文,荷兰着名导演。

1940年——郁慕明,台湾当局立法机构新党台湾当局立法机构党团召集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7月19日

‘叁’ 普京采取“多元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

2008年,俄罗斯外交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强势特点。俄罗斯采取出兵格鲁吉亚等一系列军事和外交主动行动,使俄与美国、欧盟国家的矛盾和对立加深,关系出现重要调整。另一方面,俄继续奉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大力拓展与拉美地区国家关系,维护本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利益,努力恢复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影响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经济衰退、国力下降的艰难时期。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使俄在全球、特别是周边的战略空间被一再挤压。尽管俄一直努力恢复大国地位,但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问题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国家政局稳定和部分经济改革措施效果良好,俄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升。2008年,俄实现了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普京出任总理,“梅普组合”不仅使普京担任总统8年的全方位务实外交方针得以延续,而且更加强调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外交主动性。在日益上升的国力支撑下,俄罗斯目前有能力针对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基地等采取强烈反击措施。

俄罗斯的强烈反击在8月份俄格冲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些国际舆论认为,在俄格冲突中俄所表现出的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对北约继续东扩以及一些独联体国家入约的计划也是一种严厉警告。俄随后还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在11月份宣布将在位于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以对抗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基地。

加强军事外交是俄今年外交主动性的又一表现。俄战略轰炸机飞抵委内瑞拉进行军事训练;俄海军舰队同委海军在加勒比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梅德韦杰夫成功访问秘鲁、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并签署了涉及经济、军事、能源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临近岁末,俄军方又宣布将向黎巴嫩“赠送”10架升级后的米格-29战机,而黎是美国的传统军援对象。另外,俄还表示将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已经对此表示担忧。分析人士认为,俄军事外交的这些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反导问题展开的反制行动。

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俄外交也表现出了更大的主动性。俄罗斯6月提出了新的欧洲安全观,倡导缔结新欧洲安全框架,取代现行的由北约、欧盟和欧安组织为支柱的欧洲安全框架。普京11月在圣彼得堡出席国际人权问题会议时阐述新欧洲安全条约三原则。第一、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来保障本国安全;第二、不能采取危害统一安全空间的行动;第三、不能为了发展和扩大军事同盟而损害其他条约成员国。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指出,欧洲的安全离不开俄欧美三方的平衡,新安全框架是一种可信赖的集体安全体系,能确保所有国家都获得安全。

俄格冲突发生后,俄欧关系、俄美关系陷入低谷,但到年底逐渐出现回暖迹象。11月召开的欧盟-俄罗斯峰会决定恢复双方框架协议谈判,并同意于明年夏天召开欧安组织首脑会议,讨论俄总统提出的欧洲安全新建议。在12月初召开的北约外长会议上,德国、法国等国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力促北约作出了逐步恢复与俄高层政治对话的决定。本次北约外长会议未能就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达成一致,两国入约进程再次受阻。美国也在12月与俄恢复了军控问题对话。

这些变化说明,在全球化、反恐、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的现实条件下,一个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孤立是不可想象的。一方面,俄不愿被孤立,它会采取一切措施,利用各种优势,展开更加务实的多元外交行动;另一方面,由于各自利益存在差异,美国、欧盟和欧盟成员国内部,难以形成一致的对俄政策,很多欧洲国家需要俄提供的石油天然气;而在反恐、军控等领域,在处理朝核和伊朗核问题方面,欧盟、美国也需要俄的合作。

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关注度,也是俄今年外交主动性的重要表现。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今年分别造访了中国、巴西、印度三国。与此同时,2008年,俄罗斯外交政策在地缘方向上的总体方针没有出现大的变化:继续加强与独联体及周边国家的关系;努力启动俄欧关系基础条约的谈判;重视俄美战略关系的平稳过渡;加强同经济高速发展的亚太地区的关系;继续拓展俄商品、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在中东和北非的出口市场。

总之,主动采取政治、军事和外交行动,努力阻止北约向独联体国家东扩,对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基地采取不对称反制措施,坚决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是今年俄罗斯外交最为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21世纪初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演变以及俄罗斯国力的不断增强,也要求俄罗斯以新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多话语权。(

‘肆’ ...俄罗斯在加勒比海的军事演习,会给全球带来不安全威…

不会的,他只是在向外界展示他的军事实力,告诉他国不要轻易动武。

‘伍’ 尼加拉瓜胡与太平洋之间的地峡的具体情况

1、这个地峡叫里瓦斯(Rivas)地峡,尼加拉瓜地名,位于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宽仅19千米(12英里),成为隔离湖域与太平洋的狭窄走廊。如图:

2、开通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第二条运河不久就要实现了。

2012年9月,中国与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特加(DanielOrtega)签订了谅解协议,规定香港的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投资建造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运河工程。尼加拉瓜报价300亿美元,工期10年,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隶属信威电信企业集团,工程建成后货运能力将超过巴拿马运河。

‘陆’ 加勒比海属于俄罗斯的领海吗

加勒比在北美洲,其周边有美国、墨西哥、古巴等国,不属于俄罗斯领海。

‘柒’ 世界上最大的内海:加勒比海,面积275.4万平方公里,和印度相当

内海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海洋结构。因为它被大陆内部、半岛、岛屿或群岛包围的海域,只有狭窄水道跟外海或大洋相通。这次名词和外海相对应。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内海。比如我国的渤海、琼州海峡、台湾海峡以及西沙群岛海域就是内海。让我介绍一些世界上最知名的内海给大家。


加勒比海,位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西北部,全面积275.4万平方公里。加勒比海西部与西南部被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包围,北部是大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古巴岛,东部是小安的列斯群岛出海口,南部则是南美洲。这是非常庞大的海域,比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的疆域还要大,只比印度小一点。加勒比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的33倍。而加勒比海的西北角就是世界第二大内海: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是非常美丽的。

加勒比海被全球所熟知要感谢一部系列电影:约翰·德普的《加勒比海盗》。由于这部电影的影响力,你可能不知道加勒比在哪里,但你总能记得加勒比海盗和娘娘腔的杰克船长。还有知名移动U盘:"牙买加的金士顿"。


哈得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东北经哈德孙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与福克斯湾相连并通过其北端水道与北冰洋沟通。南北长约1375千米,东西宽约960千米。面积81.9万平方千米。


哈德逊湾可能是世界上最冰冷的内海。 因为这里地处高纬度,深居内陆,所以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12.6℃。水温低,除8、9月表水温度可达3—9℃外,大部分时间海面封冻。沿岸居民也只有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

波罗的海,位于北欧地区。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总贮水量达2.3万立方公里,水深一般为70-100米,平均深度为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深459米。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海域,堪称九曲十八弯 。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

黑海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内陆海,其处在内陆之中,海水由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溢注,面积约42.4万平方公里。黑海只能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所以差点被地理学家定义为内湖。但这个地方是东欧地区兵家必争之地,三次俄土战争都围绕着黑海展开。黑海真的是黑色的,所以才被叫做黑海。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43.8万平方千米。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是盐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红海虽然叫做红海,但红海多数并不呈红色,只是偶尔会季节性地出现大片红色藻类。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介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970多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波斯湾及其周围100千米2范围内,是一条巨大的石油带,这里蕴藏着占世界石油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因为石油成为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而世界局势也会因为波斯湾的石油而发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和日本、韩国都非常依赖波斯湾的石油。

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又称黑海海峡,包含马尔马拉海。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世纪以来,欧洲列强为争得海峡的控制权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其中俄国为此曾3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英法军队也曾占领过海峡地区。


土耳其海峡是土耳其的内海,但是由于这里是黑海沿岸国家(包括俄罗斯)进出的要道,土耳其海峡并不属于土耳其自己所有。18世纪初,英国曾把马尔马拉海当作自己的“内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第六舰队一直以地中海为根据地,西方一些大国的海军舰只也经常在这里游弋。

这就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不会允许在自己的渤海出现别国军舰,日本也不会允许濑户内海出现别国军队,美国也不会希望有军舰到达墨西哥湾。

‘捌’ 乌戈·查韦斯的经历简述

查韦斯于1982年创建了“玻利瓦尔革命运动”,并于1997年创建了“第五共和国运动”。1998年12月,查韦斯作为左翼竞选联盟“爱国中心”的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并当选总统,1999年2月就职。2000年7月,查韦斯在根据委内瑞拉新宪法重新举行的大选中再次当选总统。2006年12月,他连选连任总统。2008年2月,查韦斯当选并担任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主席。2012年10月,查韦斯在总统大选中成功连任,但因体内癌细胞复发,12月11日再度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接受手术治疗。 早年生涯(1954年-1992年)查韦斯查维在1954年7月28日生于巴里纳斯州的萨瓦内塔。 他的双亲都是学校教师,他是第二个儿子。 他是混合了印第安人、非洲人和西班牙人血统的后裔。查韦斯和其它5名兄弟姊妹在萨巴内塔附近的一栋茅草屋里长大。在年幼时,查韦斯与他的哥哥一同被送至萨巴内塔与他们的祖母居住,在那里,查韦斯学习了一些才艺如绘画、歌唱、和棒球,同时也就读当地的胡利安·皮诺(Julián Pino)小学。他后来被送至巴里纳斯州的城镇以就读丹尼尔·弗洛伦西奥·奥利里(Daniel Florencio O'Leary)高级中学,并且获得科学的毕业 文凭。
在查韦斯17岁时,他进入了委内瑞拉军事学院, 在1975年获得军事学和工程学的硕士学位, 以候补的中尉身份服了几个月的兵役,接着查韦斯被批准前往卡拉卡斯的西蒙·玻利瓦尔大学研读政治学,但最后并没有获得文凭。
在结束学习后,查韦斯进入军中正式服役,担任驻扎在巴里纳斯州的反暴动大队的成员。查韦斯的军事生涯长达17年,在这段期间中他曾担任各种职位、指挥、和幕僚人员位置,最后终于提升至中校职。查韦斯也在委内瑞拉军事学院担任教师和员工职位,当时查韦斯最出名的是他热情的教学风格,和经常对于当时委内瑞拉政府及社会作出强烈批评。在这个时期,查韦斯还成立了玻利瓦尔革命运动-200组织。之后查韦斯继续升任至一些高等级的职位,还数次获得勋章。 在总统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的执政下,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一直低迷不振,人民不满的声浪也持续高涨,查韦斯为发动军事政变而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原本的日期选在1991年12月,最后延至1992年2月4日的早晨才发动。在计划里,查韦斯所指挥的5个营的武装部队将会进入卡拉卡斯市区,攻击并占领市内的主要军事和通讯设施,包括总统官邸、国防总部、军事机场、和历史博物馆在内。查韦斯的最终目标是俘虏现任总统佩雷斯。
在政变失利后,查韦斯向政府自首。他被允许出现在国家电视广播上以呼吁其余的叛乱部队停火,当他进行呼吁时,他还着名地讽刺道他只是“暂时地”(por ahora)失败了。查韦斯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人物,许多贫穷的委内瑞拉人则将他视为是对抗政府贪污和腐败的英雄人物。查韦斯被送往监狱服刑,而原本政变所要打倒的目标—总统佩雷斯则在1年后遭到弹劾。在监狱里,查韦斯的眼睛长出了赘肉,赘肉后来还滋长至他的虹膜。他的视力逐渐恶化,尽管经历许多治疗和手术,查韦斯的视力已经永久地减弱了。 在经过两年的监禁后,查韦斯于1994年被总统拉斐尔·卡尔德拉赦免。被释放后,查韦斯将MBR-200重新组织为新的第五共和运动(MVR—Movimiento Quinta República, V代表了罗马数字的五)。 到了1998年,查韦斯开始竞选总统。查韦斯以他所提出的玻利瓦尔主义作为他政见的基础,查韦斯和其追随者称他们的目标为“铺设一个新共和国的根基”来取代现有的制度,他们主张现行的两党制度传统只不过是政治分赃的制度。相当具争议性的,委内瑞拉最大的两间外国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BBVA)和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BSCH)在选战中违法地资助了查韦斯数百万元。
查韦斯利用他的领导魅力和华丽的演说风格—大量运用口语和粗话的方式—赢得了委内瑞拉大量的贫穷人口和工人阶级的支持。 1998年5月,查韦斯的民调已经上升至30%,到了8月又窜升至39%。查韦斯最后在1998年12月6日的选举中以56%的得票率获胜,当选委内瑞拉第53任总统。 查韦斯在1999年就职总统后便展开了广泛的制度转变。在查韦斯执政下的委内瑞拉社会,从原本旧政府所采纳的自由市场经济和新自由主义原则,迅速的转变为准社会主义的收入重新分配和社会福利计划。查韦斯也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外交政策传统,断绝原本与美国和欧洲的战略利益连结,改朝向非主流的外交路线,成为南半球世界发展和整合的范例。
查韦斯的改革获得了大量的称赞,也招致大量的批评。许多委内瑞拉人也对他抱持着反感,尤其是社会的上层和中上阶级,他也被揭发进行了许多广泛的政治压迫和人权侵犯。查韦斯政策所引起的巨大争议也在2002年酝酿了一场试图推翻他的短暂政变,和2004年的罢免投票,也有许多阴谋论认为外国势力企图经由军事政变和刺杀、甚至是军事入侵来推翻查韦斯。
经济危机和新宪法
查韦斯在1999年2月2日宣誓就职。查韦斯在最初几个月里主要专注于新的立法和宪法改革,以废除旧有的政治制度。第二个重点则是即刻分配更多政府资金援助新的社会计划。
查韦斯的经济政策与先前的执政者完全不同,停止继续私有化委内瑞拉的国有股份—例如社会安全制度、铝产业股份和石油产业。不过,虽然查韦斯希望促进财富的重新分派、增加管制和社会开销,但他也不反对外国对委内瑞拉进行直接投资。与之前几任总统相同的是,查韦斯也试图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涌入,以避免经济陷入资金外流和通货膨胀的危机。
查韦斯也降低了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以获得更高的石油价格,这至少能在理论上提高石油的收入,以此来提高委内瑞拉严重萎缩的外汇存底。他还极力游说其它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减少石油的产量。由于这些干涉石油产业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行动,查韦斯被取了一个“价格骗子”的浑名。查韦斯也试着重新谈判在他执政之前委内瑞拉与菲利普石油(Philips Petroleum)和艾克森美孚所签订的60年开采权契约,这些契约使外国石油公司每年得以从委内瑞拉抽取的大量石油中赚进数百亿元,但却只付出1%左右的税赋给委内瑞拉政府。后来查韦斯称他的目的便是要彻底的国有化委纳瑞拉的石油资源。虽然与外国石油公司的重新谈判并没有成功,但查韦斯仍专注于改进国内税赋和查帐制度的效率,尤其是针对主要公司和地主的部分。
不过,到了1999年中旬,查韦斯原先所承诺的反贫穷法案却在国民大会中遭到反对派议员的阻挠,愤怒的查韦斯于是宣布将在1999年7月再进行两次全国性选举—距离之前的总统大选只有一个月。第一场选举是全国性的公民投票,决定是否要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制宪会议,制宪会议将会采用与查韦斯政治意识形态相近的框架作为委内瑞拉的新宪法。第二场选举则是要选出这次制宪会议的代表。制宪的公民投票以72%的同意票通过,而在第二个选举中查韦斯的第五共和运动以及其它联盟政党联合组成的爱国者标竿联盟(Polo Patriotico)赢得了制宪会议中95%(131个议席中的120个)的议席。
到了1999年8月,制宪会议建立了一个特别的“紧急司法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拥有排除法官而无须与其它政府分支协商的权力—最后超过了190个法官被控贪污而停职。在同一个月里,制宪会议宣布“立法紧急情况”,由一个7人组成的委员会来取代一般由国民大会所运作的立法功能,于是立法机构对于查韦斯政策的抵抗便立刻瘫痪了,同时制宪会议也禁止国民大会进行任何形式的会议。
制宪会议本身则设计了新的1999年委内瑞拉宪法,由350个条文构成,成为世界上最为冗长的宪法之一。同时也将国家的正式名称从原本的委内瑞拉共和国改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新宪法将总统的任期从5年提升至6年,并将原本的任期限制从一届提升至两届,并且设立了罢免总统的全国公民投票制度—也就是委内瑞拉的人民能够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提前撤换总统。这样的公民投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联署才能发起。新宪法也给予总统解散国民大会的权力,使总统的权力大为增加。新宪法将原本两院制的国民大会转变为一院制的立法机构,新立法机构的权力则大不如前。新宪法条款创立了一个新的职位—公共辩护人,公共辩护人拥有监督总统、国民大会、和宪法的行动的权力,查韦斯称公共辩护人是新政府里的“道德部门”,以捍卫公共和道德利益为职责。最后,委内瑞拉的司法制度被改革了,在新的宪法下,法官必须通过公共的检验才能就职,而不是像以前一般只需国民大会的任命。
新的宪法条文经由1999年12月的全国选举通过了,制宪会议也因此完全依照着查韦斯的意愿架构了一套新宪法。查韦斯主张,为了成功和广泛的推行他所计划的社会正义政策,这样的改变是绝对必要的。他计划要彻底改变委内瑞拉的政府和政治架构,并且依照1998年竞选时的承诺,要开放更多委内瑞拉的政治环境给独立政党和第三政党。在这个过程中,查韦斯也试着对反对他的政党民主行动(Acción Democrática)和COPEI施加致命打击。
1999年12月15日,连续数周的大雨造成了遍及全州的山崩,夺走至少30,000人的生命。批评者宣称查韦斯因为专注于公民投票和政府的改革,而忽略了民防组织提出的淹水泛滥的紧急报告。政府则否认这些批评,查韦斯亲抵灾区领导救灾行动。在这之后,2000年又发生了一次山崩,但已减低至只有3人死亡了。 重新选举
新的一院制的国民大会在2000年7月30日进行选举,在同一场选举中,查韦斯也支持重新进行总统选举。查韦斯的联盟一举获得了国民大会里三分之二的议席,而查韦斯则在总统选举中获得60%的选票。国际性的卡特中心监视这次选举,他们的报告认为由于选举缺乏透明度、选举委员会的偏袒态度、和查韦斯政府施加的压力,国民大会的选举是违反宪法的,但他们的报告并没有改变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不过,他们认为总统重新选举的部分是合法的。
稍后,在2000年12月3日,地方的选举和公民投票也举行了。公民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由查韦斯提出的一个法案—强制所有委内瑞拉的工会举行由国家监督的选举。这个公民投票被国际的工会组织广泛谴责,包括国际劳工组织在内都批评这是政府对工会内部的过度干涉,这些组织还扬言要对委内瑞拉进行国际制裁。
在2000年5月和7月的选举后,查韦斯提出了“授权法案”,并由国民大会通过。这个法案将授权查韦斯以法令治理委内瑞拉一年。在2001年11月,也就是授权法案过期前一个月,查韦斯一口气颁布了49项法案。这些法案包括了碳氢化合物法和土地法,委内瑞拉商会联盟(Fedecámaras)和委内瑞拉劳工联盟(Confederación de Trabajadores de Venezuela, CTV)则极力反对这些新法案,并准备在2001年12月10日举行一次产业总罢工,希望总统能重新考虑这些法案,并且针对这些法案进行公开辩论。不过,罢工行动最终并没有成功影响查韦斯的决定或政策。
当查韦斯执政的第三年结束时,查韦斯的主要政策已经成功打击了委内瑞拉的地主,查韦斯的改革据称也改进了社会福利,降低婴儿死率,并已粗略架构了一个由政府出资的免费健保制度,以及免费的教育制度—最高到达大学教育的阶段。到了2001年12月,随着查韦斯控制资本的政策,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已从原本的40%下降至12%,而经济发展则稳定维持在4%左右。查韦斯的政策据称也增加了小学的入学人数高达100万学生。 在2003年何2004年查韦斯进行了一连串的社会和经济计划,以维持人民的支持。在2003年7月他展开了“鲁宾逊计划”(Misión Robinson),以提供免费阅读、书写、和算数课程给超过150万委内瑞拉的成年人文盲(在查韦斯1999年执政之前)为目标。在2003年10月12日查韦斯又发起了“瓜依凯布洛计划”(Misión Guaicaipuro),计划保护委纳瑞拉原住民族群的生计、信仰、土地、文化、和其它权利。在2003年底,查韦斯展开了“苏克雷计划”(Misión0 Sucre),以提供200万名没有完成基本教育的委内瑞拉成年人免费的高等教育为目标。在2003年11月查韦斯展开“里巴斯计划”(Misión Ribas),计划提供改善的教育和文凭给五百万名委内瑞拉的高中退学生。在鲁宾逊计划展开后一周年的纪念典礼上,查韦斯向50,000名接受识字教育完毕的委内瑞拉民众演讲道“在一年内,我们已经使1,250,000名委内瑞拉人毕业了。”。不过,查韦斯仍然遭遇一些不小的挫折,尤其是通货膨胀率在2002年飙升至31%,并且在2002年依然维持27%左右,使得贫穷人口生活更为艰难。
在2004年5月9日,126名哥伦比亚人在袭击一座接近卡拉卡斯的农场时被捕获,查韦斯立即指控他们是由外国支持的准军事部队,意图以暴力推翻他的政权。这些事件只不过更为激化了委内瑞拉社会里拥护和反对查韦斯的阵营的对立。查韦斯还宣称在2004年也有一场密谋推翻他的政变,这起政变的真假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在2005年10月,27名被控的哥伦比亚人被判有罪,其余的人则被释放并驱逐出境。
在2003年年初和中旬,一个名为“Súmate”的公民投票权利组织开始募集发动罢免总统的公投选举所需的数百万份签名,到了2003年8月已经募集大约320万份签名,但由拥护查韦斯者占多数的选举委员会则拒绝接受这些签名,因为宪法规定必须在总统任期的一半(也就是三年)过后才能发起罢免,而这些签名在查韦斯尚未任职满三年之前便已开始收集。反对派和国际间的新闻报导查韦斯开始处罚那些参与联署的人,而查韦斯的拥护者则宣称许多劳工曾在工作场所被其雇主强迫提供签名。在2003年11月,反对派又重新收集了一次联署,在短短4天内收集了高达360万份签名。这时有传闻指称查韦斯曾使用欺骗手段愚弄签署的收集者,于是全国各地都发生了暴动。
宪法的条款要求必须收集20%选民的签名才能发起罢免公投。除此之外,签署人的国民身份证号码也并没有被保密住。反对派还指控查韦斯政府借由给予非法移民和难民们公民权来提升联署的门坎,选民注册人数在公民投票前提升了200万人,使得发起罢免公投所需的门坎大幅提升了20% 。
许多报导也指称查韦斯政府对公开邮寄联署签名的人施加惩罚,政府部门包括国有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卡拉卡斯地铁、和由查韦斯拥护者控制的公共医院都被指控曾随意开除参与签署的员工。最后,反对派的领导人向国家选举委员会递交2,436,830份有效的签署后,选举委员会在2004年6月8日宣布召开罢免公投。查韦斯和其政治联盟也开始动员选民投下“否”的选项。
罢免投票在2004年8月15日举行,结果有59%的选票投下“否”的选项。欧盟的观察员宣称查韦斯政府对他们施加了太多的限制,使他们无法观察这次选举[53]。卡特中心的观察则认为这次选举是公平而且开放的。批评者宣称这是虚假的结果,并且以一些文件来证明完全相反的选举结果,许多人也质疑由政府所有的投票机器是否真实。反对者宣称这是一次“大规模诈骗”的选举,并且质疑卡特中心的推论,不过,由反对派所进行的五次民意调查也显示查韦斯会获胜。
罢免投票胜利后,意气风发的查韦斯宣称他在对抗贫穷之外,也将会展开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虽然查韦斯保证将会展开与反对派的对话,但查韦斯的政府不久后就开始报复Súmate的发起人,控诉他们叛国和与外国势力通敌,指控他们经由全国民主基金会收受美国国务院的资金。 由于公民投票的胜利,查韦斯的首要目标—基本的社会和经济改革以及财富的重新分配都戏剧性地加快进行了。查韦斯再次将“玻利瓦尔任务”的发展和实践放在他政治行程的最前线。全球油价的飙涨使查韦斯赚进了数十亿额外的外汇存底,经济成长率相当显着,在2004年到达了2位数字,在2005年也维持9.3%。
许多新的政策都是在2004年之后实行的。在2005年3月,查韦斯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媒体管制法案,判定媒体毁谤和造谣公共官员是非法的行为;对查韦斯和其它官员进行人格诋毁将可能招致最长40个月的刑期。当查韦斯被问到是否会真的因为遭毁谤而拘禁媒体人物40个月时,查韦斯评论道:“我不在意他们(私营媒体)如何称呼我……如同堂吉诃德说的‘如果有狗在叫,是因为人们都在工作’”。查韦斯也借着颁布更多的新法案来扩展土地重新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计划,包括了“返回农村计划”(Mission Vuelta al Campo)、“全国健康计划”(Mission Barrio Adentro),两个计划都在2005年6月展开,并且以建构、支持、革新第二位(整合诊断中心)和第三位(医院)的公共健保制度为目标,以及“米兰达计划”(Mission Miranda),建构了全国性的民兵制度。在同一时期,委内瑞拉的医生展开了罢工,以抗议新的政策淘汰了他们原先工作的机构,而改以古巴的医生取而代之。
查韦斯在2004年和2005年开始专注于委内瑞拉的外交关系上,经由新的双边和多边的协议,包括了人道支持和建设计划。查韦斯的努力获得了各种程度的胜利,许多其它国家的领导人,争取到包括阿根廷的内斯托·基什内尔、中国的胡锦涛、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和伊朗的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友谊。在2005年3月4日,查韦斯宣称由美国支持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已经“死了”。查韦斯宣称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架构是无法套用至拉丁美洲国家的,因此反面的、反资本主义的架构才能增加委内瑞拉、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外交关系。查韦斯也宣称他希望建立一个与NATO类似,但属于左翼的、拉丁美洲的军事合作架构。
在2004年和2005年,查韦斯也试图让委内瑞拉军队减少在武器来源和军事方面与美国的连结。查韦斯统治下的委内瑞拉逐渐改向不同的武器产出国购买军火,例如巴西、俄罗斯、中国和西班牙。这些军火的买卖使委内瑞拉与美国逐渐产生摩擦,因此查韦斯直接结束了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他也要求现役的美国军人离开委内瑞拉。除此之外,在2005年查韦斯在米兰达计划中宣布创建一支大型的“后备军人部队”,包含了由150万名委内瑞拉公民组成的民兵部队—作为抵挡外国介入和入侵的手段。在2005年10月,查韦斯驱逐了一个名为“新部落使命团”(New Tribes Mission)的基督教传教组织,指控他们是“帝国主义的渗透者”并且藏匿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同一时期,他授予了亚马逊族原住民所居住的6,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割让的头衔,使这些土地无法以西方形式的所有权头衔做买卖。查韦斯以这些改变来证明他的革命也是捍卫原住民权利的革命。
在这个时期,查韦斯更专注于非主流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模型,许多计划都雄心勃勃的采取了以整个半球为范围的国际协议形式。例如在2005年8月20日,查韦斯在古巴派遣前来的医学院交换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演讲称他将会建立与古巴类似的医学院,提供免费的医疗训练—将花费200亿至300亿美元的经费以训练超过100,000名医师,这些医生将依据承诺前往贫穷的南半球国家提供医疗服务。他宣称这个计划将会继续进行十年,而新的学校将会包含超过30,000个新地点,以提供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的贫穷学生免费的医学教育。
查韦斯也运用国际舞台上的大量机会来对比他的计划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两者产生的结果,最值得注意的,他在2005年联合国的世界高峰会上指责由新自由主义推行的方针,例如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移除贸易障碍、和私营化等等是造成开发中国家贫穷的原因。查韦斯也警告世界能源危机的逼近,尤其是碳氢化合物的耗尽(根基于哈伯特顶点理论上),他主张道:“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能源危机……石油已经要开始耗尽了。”同时,在2005年11月7日,查韦斯在阿根廷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中提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失败时,宣称“今天最大的输家就是乔治·沃克·布什”,查韦斯也把握机会宣传他所创立的非主流贸易模式--名为美洲玻利瓦尔另类选择(ALBA—Alternativa Bolivariana para América),由委内瑞拉和古巴合作在2004年12月14日展开。 在2007年1月10日,查韦斯宣誓就任委内瑞拉新一届政府总统,并发表了演讲。他的新内阁中邀请了来自共产党的大卫·维拉斯克斯和约瑟·拉蒙·利维罗分别去担任“民众政权的参与和社会发展部”和劳工部的事务,查韦斯向其新任劳工部长说自己是托洛茨基主义者。
在2007年1月2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访问委内瑞拉,商讨减少原油生产来解决市场上的原油供应过剩。两人表示斥资数十亿美元,帮助一些国家摆脱美国的控制,两国政府还签署了如旅游、教育和矿产等领域展开合作的11项协议。
查韦斯在2007年3月25日的电视讲话时更表示会实行“集体所有制”,将大型农场收归国有及重新分配闲置土地给穷人,并在3月30日实行“集体所有制”。
查韦斯在4月30日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中表示委内瑞拉政府决定最低工资升至286美元,其20%的增幅超过2年的通账指数。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还享受209美元的“菜篮子”补贴,成为拉美国家中最低工资最高的国家。2007年5月1日,委内瑞拉提前还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30亿美元债务,查韦斯宣布委内瑞拉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要求它们归还原先委内瑞拉缴纳的成员国会费。查韦斯在5月14日说,将把由多国公司管理的18个海上石油钻探平台收归国有。
2007年5月21日,委内瑞拉国会财政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显示,文化部将拨给格洛弗178万美元,用于影片的剧本创作和实地拍摄。查维斯在2006年曾参观电影制片厂时指责好莱坞在电影中诋毁南美人的形象。在5月28日,查维斯下令关闭有超过五十年历史的委内瑞拉(RCTV)电视台,支持小区另类媒体,由新的公营广播频道取代RCTV,引起了委内瑞拉国内外的批评及关注。同日,委内瑞拉新闻和通信部长威廉·拉腊在首都加拉加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提起诉讼,理由是CNN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与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并列屏幕上。除针对美国电视台,委内瑞拉政府已向国内的环球电视台提出指控,理由是煽动刺杀查韦斯。
5月24日,查韦斯在首都卡拉卡斯向当地大学生演讲时表示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制度已经陈旧,认为它导致部分年青学生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取消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同时还将取消学生在高等学校将学习期间的考试制度。
2007年6月1日,委内瑞拉和越南签署9项能源、科技和政治性质的法律文件,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查韦斯和农德孟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以表明双方对共同有兴趣的不同的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双边关系的最新进展情况的看法。他宣布越南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在委内瑞拉奥利诺科石油带胡宁第二区块的开发,越南将出口石油,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外海的石油。查韦斯在6月6日发表演讲,盛赞自己的朋友普京“坚决反击美国帝国主义”,感谢普京在2002年政变时帮助他稳固政权,宣布自己准备访问“战略盟国”俄罗斯,届时可能提出对俄石油公司极为有利的合作建议,同时增加采购俄罗斯武器。 他随后披露了一个完全不为人知的内幕,感谢普京在2002年委内瑞拉政变期间对他的积极帮助,当时反对派曾经迫使查韦斯连续数日失去控制国家的权力,但他没有公布普京帮助他稳定政权的细节。6月12日,查韦斯前往古巴,与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会晤,就两国共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另外,当地时间9日,查韦斯接受了美国媒体的专访,透露了他和卡斯特罗此前多次会谈的一些内幕,并宣称古巴比美国更民主。他在采访时强调,委内瑞拉在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复制古巴的模式。他同时指出,美国无时无刻不在计划着入侵委内瑞拉和古巴。
2007年6月12日,查韦斯号召全国人民,把那些不用的冰箱搬到中央广场去,把自己多余的卡车、锅送给穷人。他承诺捐献25万美元,并敦促委内瑞拉人民效仿他的做法。6月19日,查韦斯在苏利亚州出席一座热电厂的开工仪式时宣布政府将建立200多个“社会主义的工厂”,这是“国家玻利瓦尔革命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查韦斯还说在剩下的时间里将在战略性的部门如食品、建筑、服装、化学产品、汽车零件、计算机等领域建立“社会主义的工厂”。这些企业将“加强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将把满足所有的人基本需要放在优先的位置”。
2007年6月24日,查韦斯向军队发出了新的号召。他称,华盛顿政府正以心理战和经济战为武器,向委内瑞拉发动非常规战,试图颠覆其政府,并且号召委内瑞拉军队必须每天都思考并随时准备打一场抵抗战。同日,查韦斯宣布将给军队涨30%的工资,以推动军队的职业化,首先受益的将是第一线的战斗部队。在6月21日,他还确认了一项从俄罗斯购买一支潜艇舰队新的武器购买计划,保护该国50万平方公里的加勒比海领土。6月29日,查韦斯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他于6月28日在莫斯科外国文学图书馆大楼参加拉美文化中心开放仪式时号召与会者学习“有关马克思和列宁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着作,战胜美国帝国主义”。查韦斯在讲话中指出美国计划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明显针对俄罗斯,并说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企图剥夺自由的伊朗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更是不能容忍。

‘玖’ 2009年,以中国为核心的大国关系发生哪些变化有何特征

中美关系:走向成熟 波折难免

2009年,中美两国迎来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几度波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积极、稳步发展的态势。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
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有如下几个:中美尚存在政治体制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一些问题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两国关系;中美均为大国,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客观上也存在着分歧甚至潜在的利益冲突,其中包括经贸领域;台湾问题;在美方看来,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不明朗。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以过去30年的两国关系历程作为背景或参考,应该说,中美关系有望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所谓成熟,并不是说两国关系从此一帆风顺,而是指中美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和磨合之后,对彼此的核心利益和关切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互信在增加,已具备了理智打交道、进一步加强建设性合作的条件。除非出现重大变故,中美关系大幅度倒退的可能性在缩小。所谓关键,是说如果处置得当,中美有望建立更为坚实的战略合作基础,使两国关系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眼下的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决定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了一个经济的共同点,就是都要全力以赴刺激经济、稳定市场、求得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维持现状、密切合作,远比改变现状、交恶互斗的可行性要大。

中欧关系:剧烈起伏 曲折前行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中欧关系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由于欧盟少数国家领导人在西藏和人权等问题上采取错误的做法,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动摇了中欧之间的政治互信,导致中欧关系出现剧烈的起伏。这既是中欧固有差异和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集中爆发,也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相关联。特别是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快速消长变化,中欧相互认知和心态正在发生最为深刻的调整。
不少欧洲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出乎意料”。中国驻欧盟大使宋哲认为,欧洲对中国的认知落后于世界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和中欧各自正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双方确实面临着如何在真正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看待和处理相互关系,追求互利共赢及共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更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从这层意义上讲,中欧关系正处于相互调适的历史新阶段。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欧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以及改革国际金融体制方面有着许多共识,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持国际经济稳定和市场开放方面有着共同需求和利益。因此,尽管中欧关系不时受到干扰,但总体而言,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仍会保持向前发展的势头。

中日关系:共识扩大 合作加强

2008年是中日关系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同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共同签署了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为新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9月,麻生太郎接任首相后,胡锦涛和他先后两次会晤,双方就继续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两国高层领导人通过频繁交往,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取得了显着成果。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中日关系全面恢复,重上正轨。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2008年12月在向媒体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就今后发展中日关系提出了五方面建议:加强交流与对话,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促进文化、学术交流,改善国民感情;加强互利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中俄关系:势头良好 成果显着

中俄两国2008年先后在边界和能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后,将中国作为独联体之外的首选出访国家。中俄两国领导人继续保持一年中多次会晤的传统。两国政治互信持续增强,彻底解决边界问题为双边关系发展扫清了政治障碍,基础更加牢固;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战略对话和协作不断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成果显着,2008年11月15日正式批准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9-2012年)》,将为今后几年双方深化务实合作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8年11月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积极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示当前中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不断取得新发展。他说: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全面落实双方达成的各项协议和共识,推进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

美俄关系:矛盾加深 斗而难破

2008年,对话减少、对立加深成为美俄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年,俄罗斯频频“亮剑”,表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强势反制姿态。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固然因历史遗留问题所致,更有俄美博弈因素深含其中。在美国的传统“后院”拉美地区,俄战略轰炸机飞抵委内瑞拉进行军事训练;俄海军舰队同委海军在加勒比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成功访问秘鲁、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等拉美4国,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对于美俄来说,谁都无法承受双边关系破裂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双方最近都作了一些欲缓和紧张气氛的表示。梅德韦杰夫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说,俄美关系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奥巴马则表示要对东欧反导系统计划重新进行评估。
不过,尽管俄美关系回暖,但美国力图维护在国际事务中全球主导地位的全球战略不会改变,美俄在战略问题上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化解。

欧俄关系:归于妥协 分歧仍在

2008年,欧盟俄罗斯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上半年发展还算顺利的欧俄关系因俄格冲突受到严重冲击。2008年底前,这一关系才出现转机,但由于欧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2009年双边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首先,影响欧俄关系正常化的格鲁吉亚问题仍悬而未决。欧盟要求俄罗斯将军队撤回到冲突前位置并取消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俄罗斯不可能照此办理。
其次,美国因素仍是欧俄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近几年,美国加紧在与俄为邻的波兰和捷克境内部署导弹防御体系。针对这一情况,俄罗斯2008年11月宣布,计划在7年内组建5个“伊斯坎德尔”导弹旅,并将其部署在西部边境地区和与波兰、立陶宛接壤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另外,欧盟的东部融合计划势必像北约东扩一样引起俄方警惕。欧盟2008年12月正式推出与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6个国家建立“东部伙伴计划”。欧盟的这一动作很可能成为欧俄关系再度绷紧的诱因之一。
还有,欧盟内部对俄政策上的不一致也制约着欧俄关系发展。欧盟缺少统一的对俄政策。因此,欧盟难以在对俄问题上步调一致。
尽管如此,欧俄相互依赖,利益交织,妥协与合作仍是今后双边关系的主旋律。

‘拾’ 7.19是什么日子

1037——(宋仁宗景佑四年六月一日)杭高风河漫堤六尺高,防波堤千余尺。

284——(壬子,六月二十一日)袁派有关人员参观并测试了景物、日蚀和月蚀,并设置了历法。

368-(贵由,元顺帝·郑智二十八年七月)京都发生火灾,从早上一直烧到中午。

151年的今天,土耳其舰队未能征服马耳他。

1553年的今天,玛丽一世成为了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女王。

1571年的今天,西班牙无敌舰队遭到英国舰队袭击,损失惨重。

1610年的今天,在雅各布率领的瑞典军队被派去抗击入侵俄罗斯的波兰军队并被迫投降后,俄罗斯沙皇瓦亚里·舒伊斯被废除。

1712年的今天,英国和法国签署了停战协定。

1864年的今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津沦陷。

1870年的今天,普法战争爆发。

1907年的今天,朝鲜的末代皇帝高宗在日本的压力下退位。

1908年的今天,费耶诺德足球俱乐部成立。

1917年的今天,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

1920年的今天,战争后,段辞职。

1920年的今天,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26年的今天,《刘海粟》中关于裸体模特的争议得到解决。

1927年的今天,革命家赵世炎英勇牺牲。赵世炎(1901-1927)三次参加并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他于1998年被国民党逮捕。

1928年的今天,埃及国王福阿德发动政变,议会被解散。

1932年的今天,日本军队从锦州入侵热河。

1938年的今天,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对巴黎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向柏林-罗马轴心展示英法团结的盛大示威。

1942年的今天,列宁格勒交响乐团在美国首演。

1947年的今天,英国唆使其在缅甸的代理人谋杀吴昂山及其临时政府的几名成员。杀人犯被逮捕并被审判处决。缅甸的7月19日被定为烈士节。

1949年的今天,茅盾在第一次全国文学大会上被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1952年的今天,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1954年的今天,引擎飞机波音707进行了它的处女航。

1956年的今天,美国和英国通知埃及,他们不会参与资助阿斯旺大坝项目。

1958年的今天,中国与柬埔寨建立了外交关系。

1965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军队支持的不流血政变;本·贝拉总统被推翻。

1972年的今天,佛朗哥将权力移交给胡安·卡洛斯王子。

1973年的今天,辽宁日报报道了张铁生白皮书事件。

1974年的今天,国务院文化小组错误地发布了批评电影《园丁之歌》的通知。

1975年的今天,美国和苏联宇航员在太空相遇。

1979年的今天,奥尔特加成为尼加拉瓜总统。摩卡政权垮台了。

1980年的今天,第22届奥运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中国等国家抵制奥运会。只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5872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1247名女运动员。

1984年的今天,由19个北约成员国和中国参加的第33轮中欧裁军谈判在维也纳休会。

1985年的今天,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一座水库大坝坍塌,造成约200人死亡。

1986年——尼日尔爾利亚华侨南洋因对尼日尔爾利亚工业发展的杰出贡献,被任命为拉各斯Ikja工业区区长。他是尼日尔爾利亚第一位被任命为酋长的华侨。

1989年的今天,美国联合航空公司232号航班因引擎损坏在美国苏城迫降时坠毁,造成111人死亡,185人获救。(即《苏城空难》)

1994年的今天,中国联通移动公司成立。

1996年的今天,美国科学家称在木星的卫星上可能有海洋。

1996年的今天,卡拉季奇宣布退出政治舞台。

1996年的今天,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

1998年的今天,台湾省最长寿的综艺节目《五光奖》系列停播。

2000年的今天,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2年-香港考试局更名为香港考试及评核局(HKEAA)。

2004年的今天,印度尼西亚的文化桥梁三语国家学校成立。

2007年的今天,塔利班劫持了23名韩国传教士作为人质,要求韩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同时阿富汗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塔利班民兵。

2008年的今天,北京地铁开通了三条线路:8号线、10号线和机场线,这是同一个城市同一天开通的线路数量最多的一次。

2014年——厄瓜多爾尔尔苏马科火山附近发现巨型蚯蚓,身长约5英尺(约1.5米)。

2016年——台湾省二号公路发生重大汽车燃烧事故,事故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司机、1名导游和24名大陆乘客。

2016年,美国对叙利亚村庄的空袭造成56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1名儿童。

2019年——天宫二号受控再入大气层[2]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9年——在菲律宾中部宿务岛南部,一辆行驶在山路上的小型货车失控坠入悬崖。事故造成11名10至12岁的学生死亡,数人受伤。——7月19日,菲律宾中部发生车祸

2019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喀布尔大学南门被炸。事故造成至少4死8伤。——7月19日喀布尔大学南门遇袭

2019 ——湖南长沙县江北镇金洲村古耜组十几人自发组织在浏阳河金洲河段划龙舟。不经意间,龙舟倾覆,人落水。事故造成3人受伤,2人失踪。蓝天救援队仍在现场进行搜救工作。-7.19长沙龙舟翻船事故

2019年-河南三门峡义马市气化厂发生爆炸,造成15人死亡,15人重伤,部分人员轻伤。-7.19义马气化厂爆炸事故

2020年的今天,一架荷兰军用直升机NH-90在阿鲁巴坠毁,阿鲁巴是位于加勒比海的荷兰海外领地。事故造成两名机组人员死亡,另外两人受伤。-7.19荷兰军用直升机坠毁事件

2020年的今天,在柬埔寨金边贡布区4号公路沿线的经济特区附近,一辆汽车与一辆货柜车发生剧烈碰撞,造成严重车祸。事故造成两名中国人死亡,另外两名男女受重伤。-7.19柬埔寨车辆碰撞事故

2021年的今天,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的德拉加齐汗,一辆公共汽车与一辆卡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29人死亡,46人受伤,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7月19日巴基斯坦发生交通事故

2021年的今天,美国德克萨斯州普莱诺特发生房屋爆炸。许多房屋受损。六个人在事故中受伤。——7月19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房屋爆炸事故

2021年的今天,伊拉克巴格达东郊萨德尔城一个拥挤的市场遭到爆炸袭击。该事件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7月19日,伊拉克巴格达发生爆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