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倍晋三到中国几次
两次
安倍晋三(あべしんぞう,1954年9月21日—),日本政治家,日本第90任、第96-98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曾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日本第1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战后最年轻且任期最长的首相。
197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成蹊大学政治学科;1993年,首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2006年9月20日,首次当选自民党总裁;2006年9月26日,当选第90代日本首相,次年9月12日辞职;2012年9月26日,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
2012年12月16日,带领自民党在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于2012年12月26日出任第96代首相,成为战后继吉田茂之后,第二位再度拜相的政治家;2014年12月24日,连任日本第97代首相;2015年9月8日,“无投票”连任自民党总裁;2017年11月1日,第四次当选首相;2018年9月20日,第四次当选自民党总裁;2020年8月28日,宣布辞任首相,于9月16日正式卸任并离开首相官邸。
安倍晋三初任首相期间,推动日本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改善对华和对韩关系,慎重对待历史问题。第二次组阁后,安倍晋三推出“安倍经济学”,借助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日本经济迈向复苏态势;贸易上,推动日欧经济合作协定(EPA)与不含美国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11)谈判达成妥协;外交上,促成美日两国外长和防长2+2安全会议,加强日美同盟关系,推出“俯瞰地球仪外交”;政治上,寻求修改二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
B. 安倍晋三访问中国多少次
安倍晋三访问中国两次。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访问初次访问中国,而第二次是在2018年10月25日。
C. 日本首相在什么时候曾经在中国访问过
历史上访华的日本首相很多,比如:
田中角荣(1918—1993),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底访华。
小渊惠三(1937—2000),1998年出任日本首相,1999年7月访华。
安倍晋三(1954年~),2006年9月出任日本首相(第一次),同年10月访华。
福田康夫(1936年~),2007年9月出任日本首相,同年12月访华。
麻生太郎(1940年~),2008年9月出任日本首相,2009年4月访华。
野田佳彦(1957年~),2011年9月出任日本首相,同年12月访华。
D. 安倍晋对中国做了什么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安倍执政期间,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安倍2018年访华,也是他首次访华。在此期间,他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积极推动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安倍晋三在出访前多次表示,希望将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此外,中日两国的关系受到了钓鱼岛问题的影响。2018年安倍访华后,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让步,使得这一问题不再发酵升级。此外,2015年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雅加达、杭州、大阪等地有着良好的互动。安倍还表示,如果条件成熟,他愿意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
1.促进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日本和中国是邻国,同时,两国在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招标中是竞争对手。2018年,安倍晋三首次访华时,积极推动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还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纪念活动,表示希望将中日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2.安倍2018年访华不会使钓鱼岛问题升级。
安倍晋三上台以来,钓鱼岛问题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这一争端在2012年被暂时搁置,但日本政府仍不肯放弃。2018年安倍访华时表示,日本愿意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并努力让这一问题不发酵升级,从而影响两国友好。
3.他表示愿意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
安倍执政期间,两国领导人多次友好互动。中国在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但日本政府一直不愿合作。安倍曾表示,如果条件成熟,日本政府愿意配合“一带一路”的提议。
//www.gotrillian.com/pic_0dd7912397dda14440f43426a0b7d0a20df486a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E. 安倍访华,钓鱼岛会被中国成功收回吗
安赔是日右翼顽固分子的代表,一直以来,围绕中日首脑会谈的举行,中方要求日方在钓鱼岛及安倍“拜鬼”问题上做出让步,而日方则希望无条件举行会谈,双方态度一直强硬。
中日双方7日发表有关“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文件,对于一向认定“钓鱼岛不存在主权问题”的日本政府而言,这可以看作是向中方让步的内容,但安赔在7日晚参加日本BS电视台节目时称,“这并不代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姿态发生了变化”。日本政府人士依旧认为“日方仅承认了中日在东海地区的紧张状态”。
因此,个人认为:日从政府到大部分国民连侵华战争历史罪行都不承认,怎可能承认钓鱼岛是中国主权领土?这次日“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之说仅是在中国日益强大、领导核心拥有战略自信、老佰姓对日藐视背景下,安赔内阁迫于内外交困压力的政客策略,日谋我之心不死,说不定向中国讨点便宜转身又会否认,过去的教训太多了!连美国前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说过:“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我们希望和平,但是连一个对自己历史罪过都不承认的民族,保持警惕之心勿忘国耻,忘战必危!
附摘录:《安倍缘何急于改善中日关系》黄大慧 环球网2014-11-10 02:35:00
安倍再度上台后,在中日关系上摆出与中国对抗的强硬姿态。在领土和历史问题上“死磕”中国的同时,在国际上针对中国开展“舆论战”。安倍政府还不忘隔空喊话,不时发出希望与中国开展对话的声音。特别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即将举行之际,日本方面更是表达出对实现中日首脑会谈的强烈意愿,甚至展开“积极攻势”。那么,日方为何急于改善中日关系?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四。首先,日本“近邻外交”陷入困境。众所周知,日本外交的重心在亚太地区,然而安倍却高调推行的“地球仪外交”,对身边的中国等近邻装作视而不见。实际上安倍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牵制中国,另一方面更是在为渐显颓势的日本造势,避免日本被国际社会所忽视。但结果是,安倍非但达不到牵制中国的目的,在对朝和对俄关系上,日本也未取得重大进展。此外,日本还担心东北亚的“中美日合作”被“中美韩合作”所取代,使日本陷入边缘化和孤立的境地。
其次,美国敦促日本改善邻国关系的“压力”。日本虽为美国亚太最重要盟友和战略据点,但美国不愿看到日本在领土和历史问题上过于激化同中韩等邻国的矛盾,搅乱其东亚战略部署。安倍清楚,改善中日关系已成为强化日美同盟的重要前提。日本国内一些人也担心若日本与邻国关系再恶化下去,必然损害日美同盟关系,因而力促安倍实现与中韩的首脑会谈。
第三,安倍急于改善中日关系有其政治企图。安倍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实现中日首脑会谈,缓和甚至冰融中日关系,不仅有助于改变日本地区“麻烦制造者”的形象,而且可以减缓美国促其改善邻国关系的“压力”。安倍急于实现中日首脑会谈,更有为今后再选连任做准备的政治考虑。倘若能妥善处理中日关系,则有益于国内选民对自己执政能力的评价。当然,在TPP谈判和联合国“入常”问题上,安倍也需要“中国筹码”。
第四,国内经济考量。安倍政权最大的课题,莫过于使安倍经济学获得成功。安倍自身虽对外交、安保以及修宪问题情有独钟,但其政权的命运却系于安倍经济学的成败。如果安倍经济学失败,不仅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也会严重动摇安倍政权基础。而安倍很清楚,要想重振日本经济,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必须借助外力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在美欧和多数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安倍经济学风险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发展中日经济合作,成为日本政府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而且,安倍正面临着日本经济界要求改善中日关系的巨大压力。▲(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F. 安倍晋三为什么喜欢搞“椅子外交”

我们看到王毅外长最近极忙!想象一下吧,一带一路向西走,RCEP-TPP向东扩……这个画面该会有多美?如果深刻理解了中国文化,你就会发现,平时我们以为是说着玩的话,比如: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世界人民大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不是随口说说的。它们都是很严肃很认真的指向同一件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安倍晋三马上来到中国表示非常激动!王毅:日本,这只狗!》
G. 安倍晋三对中国的态度
安倍晋三遇刺时,我们应该保持中立。如果他不是日本人,我们应该为此哀悼。所以只有抛开国籍,才能后悔生命的流逝。但他是日本人,所以他不是无辜的。甚至在此之前,他就明确表示不会访问中国。中国人民只会对那些向中国表示友好的日本人同样友好。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被日本侵略是事实。我们没有理由原谅我们的前辈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烧杀抢掠的罪行,至今仍是无法抹去的深重罪孽。只有了解了这些历史,我们才容易对日本人手下留情。我们国家应该从小加强历史的教育,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客观看待中日关系。过度崇拜日本和接受其文化,或者过度抵触和厌恶日本也是不可取的。
安倍的一生虽然转瞬即逝,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但只是在没有国籍的前提下,他的离世才是最遗憾的。现在很多人也在网上表达了对安倍事件的态度。有些太偏激了,还说流行。别人显得太善良,忽略了他是日本人的事实。所以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客观看待这件事。
互联网时代,各种微小的言论都可能被放大解释。因此,我们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必须谨慎。谨防被恶意反动派过度解释。如果对安倍事件过于偏激,应及时删除评论,以免被煽风点火。有时甚至会恶化两国关系。危害国家安全。而且作为他国首相,安倍不应该对此发表任何意见。所以,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安倍事件,而不是多加关注,发表过激言论,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www.gotrillian.com/pic_94cad1c8a786c91743ac0aaddb3d70cf3ac757f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H. 安倍为什么突然称将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存共荣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变得有点快。
近日,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基本决定,将其本人提出的对外政策“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并加以推进,改变该战略牵制中国的目的,而使其变为中日两国新的合作基石。
日本共同社18日报道援引了多名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称,安倍认为,如果从长远视野考虑日本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与中国改善关系是当务之急。因而,今后日本政府将明确拿出积极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存共荣”的姿态。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日方向“一带一路”倡议发表积极言论,展现出参与兴趣时回应称,“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中方乐见日本表现出对“一带一路”合作的积极意愿。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束必铨对澎湃新闻表示,安倍之所以作出这一表态,一方面是因为意识到了过去在处理中日关系时,将双边的经济关系过度政治化了,希望通过改善中日经济关系而进一步平衡中日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特朗普时期的日美关系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安倍希望通过缓和中日关系来对冲风险。加之目前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在日朝关系无法稳定的情况下,中日关系的改善将有利于日本的安全局势。
对冲美日关系不确定性
束必铨还指出,除了改善中日关系迎来了关键的时机外,特朗普上台后,给美日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影响了中日关系的走向。
今年1月23日,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一天入驻白宫上任时,特朗普就在白宫椭圆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一举措使得TPP的积极拥护者日本大失所望。
11月10日,特朗普在越南岘港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演讲,其中呼吁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与美国携手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但特朗普并未在安全问题上有任何展开,反而将话题转向贸易问题,强调按照公正与互惠原则推进双边贸易,对多变贸易架构却只字不提,使得日本对此有很深的失落感。
“特朗普上台之后,对于日本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由于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迅速地退出了TPP,主张日美之间签订双边自贸协定,这与日本的主张相悖,但是中国对自由贸易的支持态度与日本一致,在这方面与日本具有共同利益。”束必铨指出,这可以从经济上对冲日美同盟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朝鲜半岛局势愈发紧张,日本的安全环境也无法在特朗普领导的美日同盟下得到保障。自上任时期就面临着“通俄门”困扰的特朗普,其官僚团队到目前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特朗普政府模糊不定的政策更是让日本的焦虑与日俱增。
11月29日,朝鲜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5”发射成功,并落入日本海。此前,朝鲜已多次发射的导弹经过日本领土上空,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日本之所以希望缓和中日关系,也是为了在应对朝鲜问题上更加有利。如果朝鲜局势继续紧张,中日关系又不好,那么日本的安全环境就会非常糟糕。”束必铨指出,日本认为目前特朗普自身难保,朝鲜又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特朗普领导下的日美同盟并不能给日本足够的安全。在这样的安全态势下,希望中日之间的安全关系不要那么紧张,而在中日关系改善上,日方是可以作出一点努力的。
尽管安倍作出的这一表态,传达了出了有利中日关系改善的信号,但是这并不代表中日关系改善的速度将大大推进。专家指出,中日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虽然在经济上,安倍展示出希望和中国合作的意愿,但是只要安倍政府对华安全战略没有发生变化,中日之间关系的转圜就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安倍在对华关系中比较强硬,但是却又不失灵活,也会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来作出适当的调整。但是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内看,安倍对中国保持警惕还将是主要基调,提出这一主张只是为了避免日本被孤立所作出的灵活调整。”束必铨因此指出,除非日本对中国的安全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日本在安全战略上没有改变对中国的敌视关系,中国对日本的认知也很难发生变化,中国也很难大幅度和日本改善关系。因此,中日关系进一步转圜的程度,将取决于中日之间在未来进一步的互动。
I. 安倍晋三在上任期间做过的事
钓鱼岛问题安倍晋三:日中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围绕钓鱼岛,中国有各种动向,日本必须表达要保护钓鱼岛领海的立场。日中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必须战略考量,我的这种战略观点没有变。安倍的当选,标志着日本政治继续 “向右转”,保守主义色彩加重,甚至可能在“再军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过,从安倍本人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他可能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体现一定灵活性。寻求美国支持2012年10月15日,晋三与到访的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在自民党总部举行了会谈。安倍表示,他正在考虑修改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条款。安倍晋三说,如果他取得了政权,想修正关于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解释。如此既可强化日美同盟,也可维护地域安定。美副国务卿伯恩斯则称,美国在东亚会重视日美及日美韩的关系。安倍晋三还寻求美国支持称:“如果美国能够在包括领土问题在内的问题上更支持日本的话,将不胜感激。”伯恩斯提及TPP问题称:“为了恢复日本经济,TPP非常必要”。对此,安倍慎重地表示,“我认为日美间应冷静地进行事先协商,这一点很重要。”[12]对华冲突指出中国对冲突需求“根深蒂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对与日本及其他亚洲邻国就领土问题不断争执的需求是“根深蒂固的”,因为执政的共产党要利用领土争端争取国内强有力的支持。安倍说,鉴于中国强调爱国主义和“反日情感”的教育,与邻国——尤其是日本——发生争执是可以迎合舆论的。安倍的这种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何他选择在岛争问题上给予强硬回击。他认为,日本就东中国海的一些岛屿与中国的争端不会马上消失。他的一些助手称,安倍有关中国的这番言论具体得超乎寻常了。他列举了中国领导人可能面对的一些挑战,如果对北京的海上扩张感到不安的其他亚洲国家决定降低与中国的贸易和其他经济关系的话。安倍还制订了威慑计划,其中包括增加军费开支、加强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都对北京感到不安。将于本周五在华盛顿会见奥巴马总统的安倍还说,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对于阻止中国夺取其他国家控制的领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倍是在16日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最最重要的是要(中国)认识到,他们不能通过强硬或恐吓手段来改变规则,或夺取他人的领海和领土。”安倍把中国最近的举动描绘成始于35年前的变化的一部分,当时中国共产党开放了其一度受到控制的经济。安倍说,此后,中国政府放弃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平等——“维持其合法性的支柱之一”——的希望。它因此被迫构筑“其他不同的支柱”,包括迅速的经济增长和爱国主义等。安倍说: “然而,不幸的是,就中国而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同于进行反日教育。”安倍警告中国说,中国不断与其邻国争吵可能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可能损害它们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可能甚会在外国投资商中造成恐慌。[13]围堵中国与六年前上台后率先出访中国不同,安倍晋三这次摆出不急于改善因钓鱼岛冲突而跌到谷底的中日关系。在积极寻求强化日美同盟及与北约的合作关系外,安倍期望着重稳住东盟各国,企图形成“围堵”中国的“繁荣与自由之弧”,继而向中国施加压力,以寻求中国在对日外交上让步。然而,笔者对“围堵”中国的外交策略是否能奏效存疑。虽然东盟一些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所摩擦,但是如今中国已越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曾与中国因领土问题一度剑拔弩张的菲律宾和越南也不愿意轻易因为日本的利益而损及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同时,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本身也很密切。目前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不仅日本社会不愿看到日本与不断发展的中国发生进一步冲突,日本经济界也不会坐视“政冷经冷”的中日关系持续下去。六年前安倍初次执政,随即访问中国,正是在来自日本经济界压力下所做出的外交举措。而中日关系中的另一变量则是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安倍晋三是日本政界最“亲台”的政治人物。不仅长期以来是“日华议员恳谈会”的主要成员,2012年5月更当选民间团体“亚东亲善协会”的会长。安倍过去曾多次访台,与台湾政商界建立了颇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台湾不少人士普遍认为,安倍晋三重新主政将有利于台日关系的发展。基于“反中亲台”立场,安倍晋三在对华外交方面自然希望拉拢台湾以牵制中国大陆。目前中日之间涉台的棘手问题中,以钓鱼岛争端最为迫切。安倍政府不愿看到台湾与中国大陆联手,而台湾则希望促使日方在台日鱼权谈判上有所让步。尽管安倍晋三的“右翼”指数“超标”,“历史问题”重燃的可能性大增,但笔者认为安倍政府上台后不急于改善中日关系的策略不会持久,企图“围堵”中国的策略也不会成功。虽然目前钓鱼岛危机仍然波谲云诡,但是理智的日本人都知道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而安倍晋三也应该最终醒悟:日本要实现“强国梦”,离不开与“世界经济火车头”——中国的合作。[14]
J. 打破日本政坛多项纪录的安倍晋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日本自民党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上午,在奈良市的一座地铁站附近街头发表街头演说时中枪。据称,当时心肺功能停止。后经竭力抢救,但医生也回天无力。日本奈良县立医大医院表示,前首相安倍晋三于8日东京时间17时03分 (北京时间16时03分) 被确认死亡。一代政治强人,死于非命。
这些年间,日本对安倍晋三也是争议很大,有些人说他是丢脸丢到国际上的小丑,也有人说他是日本政坛的枭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能成为日本的“奇迹”,一人稳住的日本的政坛,确实是有手段在的。不得不感叹,果然是人各有命,安倍晋三一路坐稳首相的位置,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他人都太菜了,他凭借着好运气走到今天,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