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内存访问时间为120ns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内存访问时间为120ns

发布时间: 2022-12-07 00:26:04

‘壹’ 一个具有快表的分页存储系统。访问一次内存需要100纳秒,访问一次快表需要20纳

设命中率为x
则120=100x+(100+180*2)(1-x)
x=94.4%
应该对哈~~

‘贰’ 存储周期是指

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体现主存的速度 (纳秒ns)

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出与写入,是指将信息在存储单元与存储寄存器(MDR)之间进行读写。存储器从接收读出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MDR的输出端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取数时间TA;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TMC。内存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0ns-120ns。单位以纳秒(ns)度量,换算关系1ns=10-3ms=10-6s,常见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几种,相应在内存条上标为-6、-7、-8、-120等字样。这个数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但价格也便随之上升。在选配内存时,应尽量挑选与CPU系统总线时钟周期相匹配的内存条

存储周期,通常用访问周期T(又称存取周期、存取时间等)表示。

存储系统的存储周期与命中率H的关系非常大。

命中率: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M1存储器中访问到的概率,它一般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得到。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程序,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分别统计对M1存储器的访问次数N1和对M2存储器的访问次数N2,然后代入下面的(3-1)关系式计算。

·······(3-1)

整个存储系统的访问周期可以用M1和M2两个存储器的访问周期T1,T2和命中率H来表示:

T=H·T1+(1-H)·T2 (3-2)

当命中率H→1时,T→T1,即存储系统的访问周期T接近于速度比较快的M1存储器的访问周期T1。

‘叁’ 在计算机中什么是内存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指的是CPU读或写内存内数据的过程时间。

以读取为例,从CPU发出指令给内存时,便会要求内存取用特定地址的数据,内存响应CPU后便会将CPU所需要的数据送给CPU,一直到CPU收到数据为止,便成为一个读取的流程。

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或写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内存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0ns-120ns。单位以纳秒(ns)度量,换算关系1ns=10-6ms=10-9s,常见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几种,相应在内存条上标为-6、-7、-8、-120等字样。这个数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3)内存访问时间为120ns扩展阅读

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出”与“写入”,是指将存储单元与存储寄存器(MDR)之间进行读写。存储器从接收读出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MDR的输出端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取数时间TA”。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TMC”。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ns~10ns。

其中存储单元(memory location)简称“单元”。为存储器中存储一机器字或一字节的空间位置。一个存储器划分为若干存储单元,并按一定顺序编号,称为“地址”。如一存储单元存放一有独立意义的代码。即存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或运算的一组数字,则称为“字”。

字的长度,即字所包含的位数,称为“字长”。如以字节来划分存储单元,则一机器字常须存放在几个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一经写入,虽经反复使用,仍保持不变。如须写入新内容,则原内容被“冲掉”,而变成新写入的内容。

‘肆’ 介绍内存参数时一般这样些写:内存参数为2.5-4-4-7,清问它们"7"代表什么意思

内存的时序

‘伍’ 一个分页表系统,页表存放在内存,如果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200ns,引入快表,并且75%的页表引用发生在快

75%×200+25%×200×2=250ns(因为需要先查页表判断内存具体地址再访问,随意需要访问两次)。磁盘设备在工作时以恒定速率旋转。为了读或写,磁头必须能移动到所要求的磁道上,并等待所要求的扇区的开始位置旋转到磁头下,然后再开始读或写数据。

具体讲,从一次读操作命令发出到该指令完成,将数据读入数据缓冲寄存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存储访问时间略小于存储周期。存储访问时间和存储周期反映了主存速度的指标。

(5)内存访问时间为120ns扩展阅读:

磁盘存储访问时间:

磁盘设备在工作时以恒定速率旋转。为了读或写,磁头必须能移动到所要求的磁道上,并等待所要求的扇区的开始位置旋转到磁头下,然后再开始读或写数据。故可把对磁盘的访问时间分成以下三部分。

存储周期,是指对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存取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时间间隔。由于有些存储器在一次存取操作后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所以通常存取周期大于或等于取数时间。读写周期一般与存储器的类型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存储器的速度。

‘陆’ 内存的存取速度以什么为单位

存取时间(TAC)代表着读取、写入的时间,而时钟频率则代表内存的速度。内存速度有时以兆赫(MHz)来计算,或以存取速度来说-送出资料所需的实际时间-以奈秒(ns)计算,不管是兆赫或是奈秒,内存速度代表内存模组在收到要求时送出资讯的速度。
存取时间(兆赫)
:
由于同步DRAM科技,内存晶片能够和计算机的系统时钟同步,使以兆赫,百万周期/秒,计算速度更为简易。由于兆赫也被用于计算系统的其他部分的速度,使得它更容易被用来比较不同元件的速度与同步的功能。
存取时间(奈秒)
:
存取时间从内存模组收到资料要求算起,到资料准备完成为止。内存模组标明的存取时间通常在50ns到80ns的范围中间,在存取时间的计算时,(以奈秒计算)数字越小表示诉度越快。

‘柒’ 内存正常读取速度是多少。硬盘读取速度是多少

硬盘的读取速度没多大用处,一般机械硬盘用专业软件测得的读取速度在60-120MB/s。但这个数值没多大用处,正常使用中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好比用U盘向电脑传输一部电影,若电脑USB接口是2.0的,U盘也是2.0的,那么速度也就是10MB/S。若U盘是3.0的,那么速度可达到25MB/S,当电脑和U盘接口都是3.0的,那么速度更快,可到达45MB/S以上。以上数值本人亲测。至于固态硬盘,就一句话,那是相当快。一般都在200MB/S以上。所以说硬盘读取速度只能当参考。接口、文件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硬盘速度。
再说内存,平时所说的内存速度是指它的的存取速度,一般用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来表示。存储器存取时间(memory access time)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存储周期(memory cycle time)指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其差别与主存器的物理实现细节有关。
内存的速度一般用存取时间衡量,即每次与CPU间数据处理耗费的时间,以纳秒(ns)为单位。目前大多数SDRAM内存芯片的存取时间为5、6、7、8或10ns。可以这么说,内存主频越高,内存的速度越快。

‘捌’ 页面大小为什么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100ns,一次快表的访问时间是10ns

其实不一定是4KB,还有其他选项。

总的来说实际看你的操作系统是怎么对内存进行管理的。

其实国内的操作系统的书内容都是建基于一些比较老的系统,因此可能与一些老的计算机读取与寻址时间有关。

其实内存管理说白了就是跟查字典性质差不多,你只要懂过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