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交部为什么现在回应印度事实
拖时间,老套路了,内地什么东西实时了,新疆死了三十万,大家都没看见啊
⑵ 中印对峙,印度越界多少人
2017 年 6 月 16 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6 月 18 日,印度边防部队 270 余人携带武器,连同 2 台推土机,在多卡拉山口越过锡金段边界线 100 多米,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方的修路活动,引发局势紧张。
印度边防部队越界人数最多时达到 400 余人,连同 2 台推土机和 3 顶帐篷,越界纵深达到 180 多米。截至 7 月底,印度边防部队仍有 40多人和 1 台推土机在中国领土上非法滞留。
中国外交部的这份声明让印度很是着急。“印军人数没少”,印度“政府消息人士”2日晚通过新德里电视台、《每日新闻和分析报》等印媒对中方文件中提及的印度边防人员人数问题做出“澄清”,该人士宣称,印方仍有350至400人在现场。
关于中印对峙的人数问题,印度《商业标准报》同一天则援引印度军方人士的话说,中方士兵人数从高峰时期的300人降至现在的40人。印军从对峙高峰时期的400人降至150人。不过印度陆军的一个3000人的整编旅,依旧在印方靠近锡金的地段待命。
中国外交部8月9日发出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印军仍有53人和一台推土机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部队没越境啊)
【印度撤军!】中国外交部: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⑶ 上合组织为什么让印度加入
此次中国在印度加入上合问题上松了口,一个重要的考虑或许就是向俄罗斯及印度表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种双赢模式,不寻求霸权,不寻求在该地区获得一家独大的影响力。在借此打消俄、印——主要是俄罗斯——的疑虑后,进而利用上合这一平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落实,使上合的经济轮子转起来。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俄罗斯和印度是否会对此产生积极回应,这是未来进一步观察的重点。
⑷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4)中国外交部访问印度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⑸ 外国怎么看1965年中国给印度的最后通牒
外国怎么看1965年中国给印度的最后通牒:
1、 1965年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期间,印军越过旁遮普邦的印巴国际边界线,兵临拉合尔城下,打算拦腰截断巴基斯坦军队。
2、 9月6月巴基斯坦处境变得极其危险起来,这种情形事关中国切身利益,因此中国不能置巴基斯坦于不顾。
3、 除了外交上施压外,中国对出兵援助巴基斯坦方案进行了慎重而充分的研究,毛泽东批准了军事方案,并建议在与巴基斯坦接界最近之处出兵为最佳地点。
4、 这个出兵突破口就是:中锡(金)边界。准备在此地区对印度实施打击,以支援巴基斯坦战局。
5、 有了军事斗争准备,并不等于要向印度开战,我们以最后通牒方式给了印度选择机会。
最后通牒:
1、 1965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份最后通牒(照会方式),向全世界传递了极其明确的信息,震慑当时自恃有苏联撑腰的印度方面。
⑹ 中印对峙印度为了显示大国身份会死硬到底吗
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进入中国洞朗并强力中断中国修路工作已近2个月,因印方迟迟不肯撤兵,双方军队仍在对峙。
关于中印洞朗对峙的最新情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8月9日在答复海外网时表示,据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军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机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中方要强调的是,印方必须将全部越界人员和装备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无论印军还有多少人非法越界并滞留在中国境内,其性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
把印度打回去!让他们看看中国人的厉害!
⑺ 中国主动提出为印度控制疫情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的意愿,你支持中国做法吗
4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新冠疫情是全人类的敌人,国际社会应当团结一心对抗这一威胁,中方注意到印度国内正经历新一轮疫情暴发,中方愿为印度控制疫情提供必要帮助。”
如果国内疫情十万火急,政府选择从美国印度等与我们有矛盾的国家进口医疗物资,即便加钱出高价,我都完全赞同的,因为人命比天大。我同时也会理解对方没有落井下石的善意。印度现在每天报告的死亡人数有2000多。我们的“老朋友”《纽约时报》质疑真实死亡人数是报告的2-5倍。如果取上限5倍计,那么印度每天死亡1万人,相当于印度自然死亡率的1/3。考虑到疫情还会进一步恶化,持续冲击和击穿医疗资源。如果印度政府无法有效补充医疗资源,接下来的日死亡人数据怕是有翻倍的潜力,让我着实替印度人民感到悲哀。
⑻ 最近中国与印度之间有没有什么事发生
还是藏南问题, 以下是引用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印度国防部长不顾中国在边界问题上一贯立场,近日前往“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出席庆祝所谓“建邦活动”。在中方25日就此事表态之后,印度外长和防长相继作出回应。法新社2月27日报道评论称,印度防长赴藏南一事在中印之间引发新一轮“口水仗”。2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有关印度国防部长日前出席“阿鲁纳恰尔邦”活动的提问时表示,中方对中印边界问题包括东段争议区的立场是一贯的和明确的。我们主张通过平等友好协商,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最终解决前,印方应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不应在争议地区采取任何使问题复杂化的举动。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消息,印度防长A?K?安东尼27日回应称,他对中方的表态感到“惊讶”和“不快”。安东尼还声称:“视察我们国家的领土是我的权利和责任。我有幸访问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很高兴看到阿鲁纳恰尔邦一切进展顺利。”
此外,印度外长克里希纳26日也宣称“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的“重要部分”,并表示“印度不能容忍中国对印度领土事务进行外部干涉”。克里希纳还称要认真对待中国的言论,并将在适当的论坛上提出中印领土纠纷问题。
⑼ 印度突击检查vivo等中企,中方是如何回应此事的
今天是7月11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印度突击检查了VIVO等在印度非常有名的手机企业,对于这种充满了敌意的检查,我们的外交部也及时进行了回应,那么中方是如何回应此事的呢?
希望印度方面能够公正公开的调查。
⑽ 中国外交部就是否恢复向印度提供雅鲁藏布江水文资料答记者问
回复就是:长期以来中方克服各种困难与印方开展跨境河流水文报汛等合作。由于去年遭遇洪水损毁需进行复建,以及进行升级改造等技术原因,中方境内的有关水文站目前暂不具备搜集有关水文数据的条件。是否会重新提供水文数据,取决于上述工作进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