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访问75岁以上的老人的作文(1500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提供范文一篇,仅供参考。
“小时候,你很调皮的呀。在村里的时候,每天到处乱跑,一会儿就不知道跑到那个村角落里了。一到中午,我们叫你回来吃饭,喊破喉咙都不见你回来。你爷爷种田回来,喊一声,你马上就红着脸跑回来了。一到晚上,你可难睡啦。老是把一条腿斜搭在你爷爷的大腿上,双手搂住爷爷的脖子,紧紧地抱住他,弄得他晚上都睡不好。你老是踢被子,他一晚上要给你盖好几次被子咧。”
更早的我就不记得了,只是奶奶和爸爸妈妈说我小时候很黏爷爷,很听爷爷的话,而爷爷也最爱我。小小的我,会把妈妈分的糖拿给爷爷吃,而爷爷却说牙疼;我会在第一时间把一张张红色的奖状拿给爷爷看,爷爷的夸奖总是我不断追逐奋斗的动力。我会每天陪拉着爷爷粗糙的手,陪他慢慢地上街买菜,听他对朋友自豪地指着我说:这是我孙子。我会把妈妈给的零花钱全部给爷爷,而爷爷却从不为自己买什么,总是买水果,牛奶,零食给我。直到上初中了,爷爷也因为要照顾两个堂弟回到乡下。两个堂弟都念寄宿制学校,而爷爷就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条小街上租了间房。平时两个堂弟都在学校上课,仅有年纪小些的堂弟晚上回来休息,而晚上爷爷还要做夜宵带去学校,相处时间还不到1小时。而随着小些的堂弟也上了初中,两个就都在学校寄宿了,只有偶尔才回去看看。我知道,家乡不发达,街上的路灯也没几个,一到天黑各家各户几乎都关门了,街上冷冷清清,爷爷也只能呆在出租屋里看电视。一个老人,到远离亲戚的地方,一个人在一盏惨淡的夜光灯的照耀下无聊的看着电视,直到睡着。偌大的房间里,仅有一台电视陪伴,我看不到,却能想象到一个老人的孤独。过年了,大家都在忙活儿,我也乐得清闲,便四处逛,也没陪爷爷。回来时,看见爷爷和六公,七公坐在小板凳上,先前倾着身子,不时往烟筒里塞进小簇烟丝。轻轻地点火,慢慢地吸吮,在深深地吐了吐烟。爷爷的动作很慢,慢到让我感受到他的无力。转头看到停在新建的水泥小路上,叔叔靠着车门,手里拿着手机,大概是正和某个老板在高谈阔论吧,不时传来阵阵刺耳的笑声。忽然,我想,爷爷吐的不是烟,倒更像是一声叹息,重重地打在我心上。去年大年初二,父母都带着孩子去女方的娘家拜年了。无非是见个面,打声招呼,送点礼,母女聊些家常,再一起吃顿饭,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爷爷那天没去,因为车坐不下人了。临走时,我看见他一个人带着破旧的草帽,骑着那辆老单车驶在小路上。回来时,趁着大家往外搬东西时,我赶紧跑过去看爷爷,想告诉他我收了多少利是,吃了多少好吃的东西。然而我又看到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老人,头发早已花白的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靠在藤椅上,无力的撑着那把老葵扇,轻轻地摇着,望着远方渐落的日暮出神,一声叹。这是我见到的,也是能想到的最孤独的背影。我想着,心酸。渐渐长大了,也就懂得更多了。一天,晚修结束后,回到寝室里,想起已好久没有和爷爷通过电话了,于是便拨起了那个电话。我吵醒了他,他却在听到我的声音后激动起来,仿佛我的一个电话给了他极大地活力似的。聊了好一会儿,我看了看钟:11点,有点晚了,便说:爷爷,很晚了,你早点睡吧。还有,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你要注意身体啊。还有啊,注意休息,不要那么劳累。那边传来:好,好,好。也许,爷爷在孤独的夜晚仅仅只需一个短短的电话,一声注意身体,一个安慰。人至暮年,心酸衰老。我以青年之心,叹暮年老去,为之无奈。我不知道有谁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孤独,我不知道有谁能理解这样一种无奈。只是一个老人的无私奉献,到了晚年,竟如此需要一个安慰的电话。这是一个老人的悲哀。每当想着,眼睛便不争气的湿润了。
⑵ 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作文
敬爱的各位老爷爷、老奶奶:
你们好!近来身体好吗? 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代表南山实验小学少先队以及全体师生向老人们带来真诚的慰问。
在这技术飞跃的时代,我们依然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批老人,为我们现在付出了卓越的功劳。您不要以为我们已经将您忘记,也不要为儿女送您来这里而感痛心。请您记住:每张天真的笑脸,每个为您辛劳的身影,都是您的子子孙孙,社会上仍然有许多愿意帮助您的人,包括我们,也会将你们视为至亲的亲人。
我们会经常来这里看你们:和您说起生活中的琐碎,让您回味起儿时的趣事;和您聊起关注老龄问题,让您为我们提出建议;跟您谈谈文化,让您敞开心扉,为我们解说那个时代的文化历史……我们将呼吁: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广大老人能欢度自己的晚年!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们常把老年比作夕阳,比作晚霞。我认为年老并不仅仅意味着年纪大,更不等于老朽无为。年老意味着经验和智慧,更意味着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为我们指明人生道路的人,总是老者;为我们传授经验者,也总是老者。我们相信:只要老骥志千里,总是夕阳无限红!
最后,我代表全体同学由衷地祝愿全体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谢谢!
⑶ 关于看望孤寡老人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着过年,可能忘了孤寡老人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我们“绿神”小队还是时时刻刻记着帮助孤寡老人。在大年初29的晚上,外公说:“孤寡老人是多么的可怜,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帮助,明天我们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到了第二天大年三十的早晨,我拿好200元压岁钱,打算送给孤寡老人。出发了,我们一同赶往孤寡老人家里。到了那里,只见八、九十岁的老奶奶家里,只有一张破桌子和几把破椅子,其它什么也没有了。老奶奶一个人坐在桌子旁边,默默地念着佛,好像在祈祷她要得到像大家一样的幸福生活,她的心是多么的善良呀!我们都把自己带来的礼物往孤寡老人手里塞,她感激的看着我们,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看得出她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外公还给我们每人拍了几张照片,看着我们的行动,不住地称赞表扬。过了一会,我们要走了,当和孤寡老人告别时,又每人说了一句祝福的话,愿老人健康长寿,新春愉快。
⑷ 求一篇采访老人过去的作文1000字
12月16日上午,活泼可爱的小记者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佛山三中,采访校长秦大宙。你可别小看三中,他们学校可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哦!
一进校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两座塑像,她们象征着学习刻苦和拼博向上的精神。大家都知道红棉树吧!三中就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红棉树,它已经有两百多岁了。
在秦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春晖园,那里有菊花科、蔷薇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一些植物。我们还参观了"三中之声"广播室、地理和历史媒体播放室。
采访活动开始了,我提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你们学校教学很好,老师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那里面含藏什么秘诀呢?"秦校长告诉我这个问题太大了,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做一位老师,要有责任感,要有上进心,要对每一位同学严格要求,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秘诀。"紧接着,又有一位小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你们学校未来怎样发展?"秦校长笑容满面地说:"如果以后来到我们学校,你将会发现我们学校的操场变成塑胶跑道,春晖园旁边也将建起图书大楼,每个教室都会有一个电教平台。我们学校将来还会建佛山市第一家示范高中的教学楼"。
最后,秦校长还告诉我们,他们学校的面积有45亩,50个教学班,190位教师,学生有2820人。每年招生比较多,学校的成绩也不断提高。通过实践证明;三中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秦校长说三中要走自己特色的路。
听完了秦校长的这一番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顿时,会议室里一片欢腾。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了三中是一个环境优美、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希望来这里读书。
⑸ 看望敬老院老人(作文)
缤纷9月,临近中秋佳节,大连万科城花业主们打扮自己的新家的同时,仍不忘关心社会孤寡老人。业主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等一行15人带着慰问品于9月3日下午驱车来到大连市工人敬老院劳动公园分院,为老人献上了爱心。
在敬老院杜主任亲切指引下,业主们手提慰问品到各个楼层看望了老人,老人们看见我们能够抽出时间来看望和慰问他们很是感动,也给我们道出了心声,他们说: “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很高兴你们抽空来看望我们”话语虽不连贯,但字字却透露出真情实感。有一位偏瘫在床的老人用含糊不清的口齿对业主说了句“谢谢”,用了半分钟时间,看了真是催人泪下……
业主们又在敬老院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敬老院的设施。敬老院工作很细致,也很人性化;敬老院工作的人性化值得我们学习。 接下来业主们自由活动,很多业主都与老人有说有笑,气氛很是热闹,健康和生活状况成为了他们交谈的主题。
尊老敬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将其发扬光大。我们不管何方何时,都应伸出自己的关爱之手尽力去帮助老人们,使他们安度晚年。
⑹ 拜访孤寡老人的作文500字
09的寒假如期而至,这是我大学的第一个长假。作业也由以前的寒假作业变成了现在的社会实践。回到家后,我脑海中马上闪现出帮助孤寡老人的念头。
我们村东头就住着一位姓王的孤寡老人,虽然我和他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但论起来,我还应该叫他一声爷爷。他本来有两个儿子,但不幸的是都在中越战争时期去世了。本来还有一位老伴相依为命,也在去年因病去世。现在只有他一位老人家孤苦无依,也没有什么亲戚。在我小时候,我们村比较穷,不说电视机少吧,就算是电也经常停。在夏天的夜晚,我们几个小孩子经常缠王爷爷给我们讲故事。他的故事生动有趣,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一月二十日早上,我刚吃过早饭就拿上打扫的工具来到了王爷爷家。快过年啦,我也为他老人家打扫一下卫生,让他也干干净净的过个年。王爷爷起的也很早,他已经吃过饭正在洗碗。王爷爷的听觉能力已经大大不如以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的来意说清楚。老人家听了很高兴,先是推辞,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才答应。一间小小的房屋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几个小凳子外还杂七杂八的放了很多东西,这就是老人家所特有的节俭习惯,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做到。我先把屋子里的东西整理好,毕竟年龄大啦,身体行动不便,屋子很久没有整理啦。然后我把垃圾全部打扫出来倒掉。整理好他的家务又帮他擦洗了家具。帮王爷爷整理家务是我的目的之一,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陪老人家聊天。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无亲无友无人聊天的孤独。王爷爷年纪那么大了,在没有亲人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很少人愿意“光临”这位孤寡老人的住所。毕竟王爷爷已经八十多岁,听觉也不好,说话也不如以前那么清楚。他略带伤感的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人来我家啦,我现在啥也不能干,平时就是看别人打牌。现在眼也不行啦,看不清,听不见。下雨的时候就只能呆在家里,一天从早到晚一个人也没有。人老啦,谁还愿意跟一个老头子聊天啊!”说着说着,老人的泪就掉了下来,这就是孤独的可怕。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的人,无数的苦难都没有能让他掉下一滴泪,但孤独就把这位老人折磨的泪水直流。临走时我答应王爷爷以后有空我就会来陪他聊天。
小时候我们听他讲故事获得了快乐,现在我听他诉苦衷,却能给他带来温暖。新年的第一天,我大清早端了一碗水饺来到忘爷爷家。天还没有亮,但王爷爷屋里的灯已经亮了。小小的房屋显得跟整个村子格格不入,好像荒山野岭中一间古老的庙堂。我坐了一会就走了,老人这一次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次寒假作业。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让我看到了孤寡老人的孤独和社会对他们照顾的不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身为一个大学生不仅要有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的决心孤更要有为社会,为祖国分担压力的行为。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品尝到了帮助别人所获得的乐趣。
自己缩写和改编
⑺ 介绍采访一位老人的作文100字
我的爷爷今年七十二岁了,个子高高的,身体挺健壮,干什么都特有精神,他那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着慈祥的光,显得格外亲切.爷爷为了接送我读书,他那双坚硬、有力的脚踩着自行车走过了严冬酷暑整整六个春秋.
爷爷是个做事“入迷”的人,不管干什么事儿,他都非常专注认真.今年暑假里,爷爷教我练习写毛笔字和学画国画,有一天,他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拿着沾满浓墨的毛笔在宣纸上比划着,极端热情地给我讲解画墨竹的要领…….这下该我学画了.爷爷趁我练画时,他又全神贯注地看起《怎样画国画》的书来.趁他不防,我俏皮地在爷爷的左耳边大叫了一声,爷爷突然脸上就像睛转阴似的变成了惊恐的脸色大吼了一声:“谁,干什么”这时,我捧腹大笑地对爷爷说:“你看书已经“入迷”了,给你开个玩笑,使你放松放松.”
有一个星期天,爷爷在给我号作业时,突然从橱房里传来一股煳臭味,原来爷爷又“入迷”了,忘了锅里还煮着饭呢!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做事“入迷”的人,我爱我的爷爷.
⑻ 看望孤寡老人心得作文
看望孤寡老人
2月1日上午,我们泗湾的指导老师俞老师要带我们去看望一位孤寡老人,我们开开心心地去了。
我们拿着送给老人的礼物来到了老人的家门口,老师轻轻地打开门,我们跟着老师走近门口发现屋子很小而且有许多灰尘。我们一个接一个走了进去,发现屋子的天花板很黑,灯光很昏暗,我环视着四周,心想这屋子的主人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正在这时,另一扇门被慢慢打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我们明白她就是我们要看望的老人。我们齐声喊着:“老奶奶好!”这位老奶奶没有亲人,平时家里总是冷冷清清的。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看望她,她格外高兴,连声说:“小朋友请坐,小朋友请坐,谢谢大家来看我这老奶奶。”
于是,我们把礼物一一送给了老奶奶,我们还给老奶奶表演了各自拿手的节目:唱歌,跳舞……我们一起帮老奶奶擦玻璃窗,扫地,打扫卫生。老奶奶看着我们干得那么起劲,那么开心,会心地笑了。
我们都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帮助了一位孤寡老人,我们给了她温暖,给了她快乐。
⑼ 采访长辈 作文800字
周末,在校寄宿读初二的儿子回家,在小黑板上写出了学校布置的5项作业,“采访父母”是其中的第一项。列第一项并不意味着第一个做,周末两天,等他把其他作业做完,到了要走的周日下午才开始“采访父母”。
干了半辈子新闻,没想到今天要接受儿子的采访。儿子倒好,第一问题是问我怎么采访。呵呵,这好象是到了我饭碗里了。“采访前你要定一个主题,你想了解什么,要围绕一个题目来谈。”“哦,老师说了,要你谈谈自己的奋斗史。”奋斗史?在儿子去准备采访工具的间隙,我问自己,我奋斗过吗?
儿子摆开了阵势,又是本子又是笔,还准备录音。虽然面对的是儿子,要录音感觉还是不自然。我教导儿子说,你要用心采访,要多依赖笔头,把录音给关了。不能依赖录音,儿子居然要求我把每句话讲两遍,第一遍听,第二遍记录。“哈哈,这怎么行?你记要点啊,记关键词啊。”窗外秋风瑟瑟,才5分钟,儿子直喊热,竟开始冒汗了,呵呵,没见过采访别人如此紧张的。
“奋斗,一个人要如何奋斗。”我偷偷地把话题扭了扭,“首先他要立志,要立志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益的人,将来不能危害社会,直白地说就是要一辈子做个好人。人要有理想,有梦想,从理论上讲,你将来可以做任何事,当科学家,当政治家,当将军,等等。有梦想,你才会有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行动,你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才会因此而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练就一身本事,也就是要成才。如何成才?人才人才,先成人再成才。成人和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成人,还谈什么成才?你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健康地安全地长大成人,要锻炼强壮的身体,要珍惜生命,时刻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包括过马路这样的小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没有了。对生命决不能轻言放弃,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在非常时期,如战争如地震,需要你为国为他人献出生命又另当别论。”
“最近四川地震灾区有个官员自杀了,你怎么看?”儿子渐渐地平静下来,飞快地记录着并开始插话提问。“这个官员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妻子,工作压力又特别重,他经受的打击太大了,他顶不住选择了放弃生命,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所谓尊重就是不去谴责他,他有他放弃的自由,但是也不能赞扬他,更不能学习他。一个人一生当中会要遇到很多挫折,我们要善于调整自我,从挫折中走出来。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一要树立信心,二要动脑筋,用智慧去战胜它。”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创关东》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我以此为例启发着儿子。“你怎么和我们德育课老师讲得一样啊,他上课就是讲这些。”儿子嘟囔着。
“第二,关于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要有毅力,要自觉地主动地学。毛主席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有时刻意到南门口闹市边去读书。……考试要讲究技巧,在考场里一切要以拿分数为主,……”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儿子记满了两页纸。虽然我有意跑了点题,没有直接谈我的“奋斗史”,看样子他对采访很满意,因为足够他完成作业了,但愿他能明白一些道理,并付诸行动。
儿子的采访结束了,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还在思索着,我奋斗过吗?从学校毕业到单位,在单位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我们是在奋斗吗?我们为什么奋斗,为职称,为职务,为生活?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传授人生经验?再过N年退休时,我们又如何总结自己的奋斗史,对自己一生做个怎样的交代?
春节来临,背井离乡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我们民俗文化底蕴深处,可说是根深蒂固,流传甚广,仿佛是打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烙印。这种团圆习俗在国内外中国人头都已扎下深根脉。
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预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重要。家庭是华人社会基石,一年一度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家人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劈劈啪啪"算盘声和抑扬顿挫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乐章。 说到除夕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孩子,一筹莫展,听邻家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时候。大年夜.丰盛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