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fas哈佛访问学者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fas哈佛访问学者

发布时间: 2022-12-13 05:02:21

① 哈佛有哲学系嘛

哈佛有哲学院,网址:http://www.fas.harvard.e/~phildept/

②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成员名单

http://fairbank.fas.harvard.e/faculty 所有教职员工都在这里了,宋怡明(Michael Szonyi)是新任主任。

③ 怎样报考哈佛大学

1. 报考哈佛大学 http://www.gsd.harvard.e/admissns/howtoap.html 2. 申请截止日期 http://www.gsd.harvard.e/admissns/adcalc.html 申请办法 http://www.gsd.harvard.e/admissns/appmain.html (不过需要一个比较快的电脑) 希望明年9月进学的学生初步申请工作要12月1日前作好,申请3月进学的学生要在今年12月28日前把资料(推荐书、作品集等)送到哈佛。 3. 申请念博士的学生可以在 http://www.gsas.harvard.e/admissions/ 找到有关消息。 4. 念设计博士学位(Doctor of Design)的外来学生能申请奖学金。 设计博士学位的地位没有建筑博士学位(PhD)那么高,是为专业人士办的,详情见 http://www.gsd.harvard.e/depts/asp/ 。 关于设计博士奖学金,先去 http://www.gsd.harvard.e/finaid/ 再找DDes Information。 5. 哈佛有一个叫AsiaGSD的组织,有网页( http://www.gsd.harvard.e/students/asiagsd/index.html )。 也有一个论坛 ( http://www2.gsd.harvard.e/~asiagsd ),现在还没有人用过,不过大家可以在网上登记参加讨论。据网页消息,AsiaGSD成员之一有一位设计博士生,名为Wu Yue,东大硕士,作品有深圳机场等( http://www.gsd.harvard.e/students/asiagsd/conference/wuyue.htm )。据哈佛本校phone and email directory,Wu Yue的email地址是[email protected]。(这是哈佛大学网上公开的消息,所以我能告诉大家。) 6. 申请MArch或其他专业学位的时候要交上一篇英文文章(1000字以下),申请博士学位的也要交一篇文章(1500字以下),有关文章内容、见 http://www.gsd.harvard.e/admissns/samp5.html 。 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生要说明本人研究范围与两位在校老师的研究题目的关系。 我个人的印象:有些基本上可以考进哈佛和其他第一流学校的学生,因为际遇问题,身边没有人鼓励他们报考,而自己心里无从确定报考对象,最后还是没报名,很可惜。基本上,本科生之表表者都可以报这类学校呀。现在那么多老外到国内访问,老师们可以请客人跟学生们谈谈各学校对报考者水平的要求。上面提到申请进学需要写一篇英文文章,这是很重要的。一般学生平日没多看英文文献,报考文章论事太笼统,空空如也,所以吃亏了。(平日多了解当代西方言论的学生写报考文章的时候比较顺手) 推荐书的作者本人的身份和作者本人跟美国学校的关系也在校方考虑范围之内,学校觉得一位了解该校情况及报考者水平的推荐者比较可靠,而不一定是“拉关系”的考虑。A letter of application from a Harvard alumnus would be taken more seriously at Harvard than a letter from a professor who has no knowledge of American schools. Also, someone who is acquainted with a Harvard student and can compare the applicant's work with this student's work will be taken more seriously. 请一些跟美国、澳洲学校有联系的人(校友等)写推荐书才是上策。 I am planning to visit Suzhou next February. Accompanying me will be a professor from Harvard's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Center and a current PhD student fro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 am happy to have dinner with 5 students from any Chinese university (who are top of their class and can chat in English) and introce you to these guys. You might want to bring your portfolio along, of course. Lets see what happens afterwards....hehe! (The trip is not confirmed yet, but if you email me and give me your details, I'll contact you when the itinerary is confirmed.) 美国名校网页上都有申请进学的消息,可以随便看看。

④ 2006世界前10名大学是哪些能不能做些简单介绍

1 Harvard Univ USA 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其文理研究生院于1872年组建,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己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不但是美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思想库,而且在校内,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主张都十分活跃。

不论从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素质方面,哈佛大学都堪称世界一流。具体来讲,它有近15亿美元的资产、获得最多的赞助、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第一流学者和教授、千里挑一的录取者。

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地质学、数学、物理、经济学、英文、历史、政治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在全美排名前5名。政府研究(Government Studies)、经济 (Economics)和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更为突出。 哈佛大学首推为美国最好的大学,赢来了举世公认的学术口碑和崇高的国际声誉。

现在要提的是哈佛商科研究生院,它是MBA就读学校申请人数最多的研究生院,一直维持在6千人以上(每年只录取800人左右)。 哈佛大学的医学研究生院和法学研究生院,也是全美闻名。

通信地址:Harvard University

Office of Admissions

The Gra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P.O. Box 9129

Cambridge, MA 02238-9129

招生办E-mail:[email protected]

网址:http://www.harvard.e

校历:Semester

招生选择性程度:很高

最受欢迎的五个专业及其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12% 经济学,8%心理学,9%政治科学,6%英语与文学,6% 生物学

最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博士学位类国家级大学第一名

学生与教师比例:10/1

平均录取率:11%

最新排行榜:

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工程项目:26

学杂费:约 $26019

住宿和伙食:约 $8250

申请费:$90

申请截止日期:January 3, 2005

TOEFL最低成绩要求:550

TOEFL成绩能否替代SAT或ACT?NO

2 Stanford Univ USA 美国斯坦福大学
所在国家:美国

建立时间: 1885年

学校性质:私立

【入学申请】

* 申请手续费: 约US$ 70 。

* 入读斯坦福大学的竞争非常激烈,1997学年有16800人申请,被录取的只占15%。海外生有1700人申请,最后只有123人获接纳。

* 最多人修读的科目是生物,其次是经济、心理学、英文、政治科学。

【学校概述】

斯坦福大学,原名小李兰德·斯坦福大学。地处加里弗尼亚州,旧金山半岛圣·弗朗西斯科城南约30英里的地带。

【费用及奖学金】

* 海外生学费: 约US$ 22110

* 宿舍: 约需US$ 7769 (学校为第一年的学生提供宿位。)

* 出外租住生活费:一年约US$ 11343 (包括住、食、交通及娱乐等)

【入学要求】

* SAT: Verbal 590-690分;Math 660-750分,海外生最好具TOEFL成绩。

* 心理系和法律系共同实施六年的双学位课程,心理或法律主修第一年学生可申请进入本课程,入学须分别获得两个系的批准。在九月一日后应尽早索取申请表,完整的申请手续须在一月一日前完成。

【入学时间】

斯坦福大学的学制与其它大学不同。在校规中,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学生们每段都要选不同的课。因此,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比那些两学期制大学的学生们学习的课程要多,压力也比其它大学学生要大。

斯坦福大学基金雄厚,经费充足,教学设备也极为充裕。图书馆藏有超过670万本书 籍及4万多本期刊。 校内另设有七千多部电脑供学生使用,亦设有多个电脑室及电脑中心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可利用网络与校内的师生联系。此外,校内的体育设施也很多,有能容纳八万五千人的体育馆、高尔夫球场和游泳池等,充分体现了校园面积大的好处。

【学生服务】

斯坦福大学早就有培养优秀学生的美名。和许多重要的大学最近才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研究机会不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往往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得到科研工作的机会,尤其是在夏季。

3 Univ Cambridge UK 英国剑桥大学
学校概述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73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剑桥大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剑桥镇,着名的康河横贯其间。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

剑桥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提供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专业设置

建筑和艺术史系;古希腊和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和中古语言学系;音乐系;东方系;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哲学系;社会和政治科学系;地球科学地理系;工程系;数学系;物理化学系;物理化学系;考古和人类学系;医药医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

入学手册

学院制:剑桥最大的特色是学院制。大学由三十五座学院组成,上至行政财务,下至招生教学,学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学中央不过担当一个像联邦政府的角色,掌管一些宏观的事情。在毕业礼上,最能看到剑桥如何重视学院。学生要由学院院长牵手引到校长面前跪下,接受祝福,象征他是由学院教导成材。历年来有73位教职员曾获诺贝尔奖(包括28个物理奖,18个医学奖,17个化学奖)。
入学须知:本科生通常向各个学院提出申请。申请时要注意,来年的申请截止日期是今年的10月15日,到时申请表必须寄到剑桥,或者UCAS申请表,这时也必须寄到UCAS。你不得同时申请牛津和剑桥。

入学要求

IELTS7.0以上,单项得分不得低于6分,或TOEFL600。

学习考试

英国的大学不设学分制,要求所有人都得按部就班完成规定时间的学习才能拿到学位。英国大学生的上课时间并不多,但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开一大堆的书目(reading list)。在课下都要到图书馆去查找,大量的时间就用在了图书馆中。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的是,英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心中就已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在后来的学习中会有意识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一边念书的同时,一边从事研究工作,整天忙于实验室和图书馆。像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前就会成为学者、科学家,在某个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英国大学的考试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包括平时表现、考试、论文、出勤率等方面的综合评分,要想拿个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剑桥大学向来是以考试制度严格而闻名的,每科课程只考一次,没有补考的机会,考试如果未获通过,其结果只有离开剑桥。因此每每考试前夕,剑桥的学生都特别紧张,全力以赴的复习,那种紧张的情形并不比中国的高考轻松。上英国一般的大学,中学毕业生都不需要另经高考,单凭中学毕业成绩就可以读大学,而剑桥、牛津这类学校,要经过入学考试,各科成绩都得是A等;除此之外,还要看运气,因为报考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后来许多人都不敢报考这两所学校,然而不管你的背景怎样,你自己必须首先打定主意,提出申请,然后经由个人考核决定是否得以录取。剑桥大学为水平不一的有识之士提供学术研究的机会,这里是求知欲强的学生们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门学科的圣地。剑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历来非常广。为了攻读更高的学位,或是为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通常有四分之一强的学生会继续学习深造。

2006-2007年学费

(£) Overseas
Arts Science
学费 8,832 11,571
学院费 1,959 1,959
12个月生活费 8,125 8,125
一年总费用 18916 21655

4 Univ California - Berkeley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最佳的州立大学,也可称得上是全美最好的州立大学,1997年全美公立大学排名,它独占鳌头,列全美第1。毕业于研究生院的学生中,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方面名人的都比其他大学毕业生多。学校教授里有16个诺贝尔奖得主,有的老师是克林顿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激进的两个学校之一(另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60年代嬉皮文化、反越战运动、东方神秘主义文化、回归自然文化等都是起源于这里。当年伯克利的代言人便是诗人爱伦金斯堡。最近这十几年是高科技的天下,伯克利又开始缔造新的神话,因为身在硅谷边缘,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亿万富翁。从该校工程系毕业的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得鲁可以说是伯克利新的代言人。

不过,伯克利的魅力不只是它的嬉皮与自由,而是它的学术气氛。在199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对全美大学研究生院的调查中,伯克利的文学、东亚研究、新闻等16个系排名不是第1就是第2。工程类排名名列第3,其中电脑和电子工程专业排名全美第1。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的Hass商科研究生院,从1899年以来,它一直都是美国MBA教育的领导者之一

5 Massachusetts Inst Tech (MIT) USA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剑桥(Cambridge),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

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其林肯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媒体实验室和斯隆管理学院十分着名。有59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

校训:Mens et Manus (Mind and Hand)

现任校长 苏珊·霍克菲尔德

学校类型 私立

宗教关系 无

建立时间 1861年

所在地 美国,剑桥

学生数量 10340

教师数量 974

校园环境 市区

【历史沿革】

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由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一位着名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他希望能够创建一个自由的学院来适应正快速发展的美国。由于南北战争,直到1865年MIT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随后其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在大萧条时期,MIT曾一度被认为会同哈佛大学合并,但在该校学生的抗议之下,被迫取消了这一计划。1916年MIT从波士顿迁往剑桥。

【院系设置】

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阿尔佛雷德·P·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剑桥(Cambridge),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

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其林肯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媒体实验室和斯隆管理学院十分着名。有59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

校训:Mens et Manus (Mind and Hand)

现任校长 苏珊·霍克菲尔德

学校类型 私立

宗教关系 无

建立时间 1861年

所在地 美国,剑桥

学生数量 10340

教师数量 974

校园环境 市区

【历史沿革】

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由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一位着名的自然科学家创立。他希望能够创建一个自由的学院来适应正快速发展的美国。由于南北战争,直到1865年MIT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随后其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在大萧条时期,MIT曾一度被认为会同哈佛大学合并,但在该校学生的抗议之下,被迫取消了这一计划。1916年MIT从波士顿迁往剑桥。

【院系设置】

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阿尔佛雷德·P·斯隆管理学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6 California Inst Tech USA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altech”)它创建于1891年,前身是位于帕纱迪那(Pasadena),由一位名叫阿莫斯·斯罗普的商人创办的地方性的技术学院。1907年由天文学家乔治·埃内尼·哈尔(Geoge Ellory Hale)任董事,大力主张并改建学校为一所一流的工程和科学的研究学校。1910年,该校迁往新址。1921年正式更名为加州理工学院。

今天,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规模小、质量高,男女生合校的大学。学校之下不分设学院,而是分设为6个学术分部。生物(Biology);工程与应用科学(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人文与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化学与化学工程(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地理与行星科学(Geological and Plenetary Sciences);物理、数学与宇航学(Physics,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它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有着这样一些突出的特点。学生规模数小,但研究生数比例大。现在加州理工学院共有学生约2172人,其中研究生1281人,本科生891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1.44:1。师生比数大,师资水平高。加州理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另有研究人员近700人。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6。现有专任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学院院士64人;国家工程院院士31人;国家文理(或译为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75人,总共约173人,占全日制专任教师300人的约60%。此外,自1962年以来,有13人获得加州年度科学家称号。当然,除了专任教师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参与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该校的研究生学位设置类型划分,不象其他学校那样复杂多样,仅分为3类,即:科学硕士,工程师学位,哲学博士

7 Princeton Univ USA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在纽约和费城之间,有一座与众不同的乡村都市,名叫普林斯顿。小城位于新泽西州西南的特拉华平原,面积约7平方公里,东濒卡内基湖,西临特拉华河。这里的景色十分幽雅,四周绿树成荫、绿草从从,清澈的河湖环绕着这座小城静静地流淌;小城约有人口3万,市民大多生活富裕,收入颇丰;这里交通方便,距纽约和费城只需1小时车程,加之小城恬静、安祥的生活,浓浓的文化氛围笼罩下的贵族气息,因而成为美国上层人士最倩睐的生活和居住地。

美国着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就座落在这座小城镇里。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的环境中,浸润着数百年历史风雨的普林斯顿大学被认为是全美国最漂亮的大学。

作为美国着名的“常春藤联盟”大学的三巨头(另两家为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一,这所大学在学术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几年来,在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具权威的学校排行榜中,它的名次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前三名,在1999年的排行榜中,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并列第一位。

作为一所着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普林斯顿拥有着名的教授学者、排位美国前5名的校友捐赠金额、藏书450万余册的计算机化的现代图书馆,还有一个计算机中心、一个艺术博物馆,一座教堂和相当数量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建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约翰?诺曼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主要科研机构和建筑学院、工程技术和应用学院、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等研究生院。

在“常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人数不多,目前在校学生人数约6400人,其中本科生约4600人,研究生约1800人。学校的学生来自全美50个州和55个国家,其中海外学生占5%,他们主要来自加拿大、中国、新加坡、英国和德国,学校拥有教师约620余人。

普大分为大学生部和研究生部,共有4个学院:新泽西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院、建筑和城市设计学院、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32个系为:人类学系、艺术与考古学系、天文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学系、化学系、古典文化系、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经济学系、英语系、地理学系、德国语言与文学系、历史系、数学系、分子生物学系、音乐系、近东系、物理系、哲学系、政治系、心理系、宗教系、罗马语系和语言与文学系、斯拉夫语系的语言与文学、社会学系、统计学系、化学工程系,民用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电机工程系、机械与航空系。还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国际关系两个专业学院,相当于系。

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自豪的是本科生教育,学校师生比例为1/6,在全美的大学里很少见,由于学生人数不多,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来关心学生的作业。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可以攻读两种学位:艺术学士和工程科学学士。前者授予主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生;后者授予主修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

导修制是普林斯顿大学教学的一项特色,学校大部分基础课程都是在100至150人的大礼堂内上课,但每个星期学生们都参加10至15人的小班,由教授或是助教带领,复习一周来所学的课程,这些由助教或教授带领的讨论,给学生们更大的空间去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学校的教育特点是本科生需要做独立研究工作。所有的艺术学士候选人必须完成一个独立的初级报告项目,以及一个高级论文;工程学科硕士候选人要完成初步的独立研究工作,而且也要写一高级论文。

8 Univ Oxford UK 英国牛津大学
学校概述
牛津大学建立于13世纪,世界十大学府之一,以美丽的大学城闻名全世界,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即以此地为故事背景。在牛津处处都是优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称。牛津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培育出无数的顶尖杰出人士。该校包含36个学院,除了各自有不同的建筑特色之外,每个学院为独立自主的教学机构,提供学生课业及生活上的指导。该大学共有30多个学院,各具特色。牛津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或相应的荣誉学位,由导师自己挑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取得学士学位。近年来,牛津还设有两种以上的科目结合在一起的科目,如哲学和数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等,充分体现了当今学术领域多角度、多边缘,亟需资源共享的潮流和趋势。
学校声誉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以及现代化的过程,牛津大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个学院、1万多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牛津大学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经济科学、商务管理哲学三大领域的不断进取与创新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同时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扬: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该校在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上均是行内之翘楚。
在近800年的历史中,牛津大学培养了5个国王、26位英国首相(包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现任首相布莱尔)、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着名科学家,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林、化学家罗伯特·玻意耳、天文学家哈雷等。就连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也毕业于牛津大学英文系。2001至2002学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学生总数超过1.65万人,其中,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数目约为5000人。牛津大学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资源
牛津在使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研究和图书馆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改善因特网的设施和服务,牛津使用一种分散的计算机分布策略。多数自然科学系都有自己的联系广泛的计算机资源,其中有些功能非常强大,同时还有相当数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学校也特别为文科学者装备了联网的个人电脑。所有联网的电脑总数超过18,000台,这些电脑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桌面的方式直接进入并使用各系、校中心、图书馆和因特网上的资源。学校的每一所建筑,每一所学院都联入了校园网。对于这些资源的第一线支持主要来自校内大多数院系。校计算机服务部也提供了广泛的因特网服务,主要为那些在本系或学院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教员提供服务。牛津对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方面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通过电脑实验室和工程科学系进行,此外继续教育部在应用电脑教学方面也很有成就。

学制
一般一个学年为3个学期,十月至六月。

学科设置
考古学、人类学与地理、神学、法律、美术、现代史、中东研究、人类语言产生研究、自然科学、心理研究、犹太人研究、数学及电算、 希伯来语、欧洲语言、工程学、社会科学、数学、中世纪及现代语言 研究、建筑、化学工程、经济、教育、电子工程、生物科学、临床医学、东方研究、管理、物理、音乐、哲学、政治学、宗教研究等。

学费
本科生:文科5,720;理科7,580;医学13,960
研究生:生物-生理-心理8,910;临床医学16,337;MBA16,000;其他6,684

食宿费: 6,900/12个月

英语要求
IELTS最低分数:(研究生)7.5/TSE 5.5
TOEFL最低分数:(研究生)600/TWE 4.5(笔试),250(机考)

学生服务
学生会:学生会的存在是为使学生的观念协调一致,把学生的兴趣提升到大学水平。它向学生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包括为学生代言,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学生福利和学生服务等。
就业服务部:牛津特设就业服务部向学生提供综合全面的就业服务,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于在校期间和离校四年内都可利用。就业服务部为牛津在校或刚毕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多方面信息,特别是对现有机会的评价、鉴别,对所需能力和技能的调查研究;加深学生对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的了解,认识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系统规划并实现学生早期的职业计划,提供给他们可能的职业选择等。这是英国最早建立,同时也可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大学职业服务部。
服务项目包括:一间备有关于职业、雇主、工作、研究生学习、国内和海外的学习与工作的详细信息的资料室;学期间的讲座和培训项目;一系列假期工作,包括一个专为牛津学生获取工作经验而设立的项目;每周直接向,名学生发送的空职简报;名就业顾问提供的建议;以及一个电脑化的就业指导系统。学生对这些服务的使用率很高,的学生在最后一年期间都使用过该系统。
对于毕业生与雇主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经济、高效的沟通媒介。牛津毕业生的失业率一直是英国大学中最低的。
毕业生的去向:牛津学生继续保持很高的受雇率。从年情况看,约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或学习,另有从事职业培训,其中一半的人参加法律培训,进入公共服务部门,约进入工业界,进入商界的超过。只有的学生毕业六个月后仍在寻找工作。
牛津的信息技术设施:牛津在使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研究和图书馆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改善因特网的设施和服务,牛津使用一种分散的计算机分布策略。多数自然科学系都有自己的联系广泛的计算机资源,其中有些功能非常强大,同时还有相当数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学校也特别为文科学者装备了联网的个人电脑。所有联网的电脑总数超过,

⑤ 考入哈佛大学的条件

1. 基本资料
校名: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MA)
校址: Undergraate Admissions office, 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电话: (617)495-1551
网址: http://www.fas.harvard.e/
E-mail: mailto:[email protected]
规模: 学生18556人。教师5170人。图书馆藏有13400万册书籍及9 万多册期刊。

2. 学制与学科
学制: 一般为期四年
学科: 非洲研究、美国研究、人类学、应用数学、考古学、建筑工程、 艺术、美术史、亚洲研究、天文学、地球科学、行为科学、圣 经研究、生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医药工程、生物 科技、化学工程、化学、中文、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比较文 学、古典文学、医药、兽医、法律、电脑工程、电脑绘图学、 电脑资讯系统、电脑科技、地球学、电机工程、电子工程、工 程及应用科学、昆虫学、环境生物、环境设计、环境工程、电 影研究、地质工程、地质学、国际关系、司法研究、语言学、 海洋生物、机械工程、数学、音乐、原子物理、微生物学、现 代语言、哲学、政治科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及政策研究、宗 教研究、社会科学、系统工程、女性研究等。

3. 入学要求
SAT Verbal 620-720分,Math 670-760分,另TOEFL 600分
申请表邮寄: Undergvaate.Admissions Office, 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 1月1日

4. 生活与费用
申请手续费: US$ 60
海外生学费: 约US$ 23618
宿舍: US$ 7514(校方会为第一年入学的新生提供宿位)
出外租住:
生活费: 约每年需US$ 13000(包括住、食、交通及娱乐等)

5. 其它
* 入读哈佛大学不是容易的事。1997年,有16594人提出申请,仅有2000人被录取。近年,毕业于哈佛的本科生,入读哈佛研究院的人数也有增加。
* 校内最受欢迎的科目包括经济、生物、政治科学、生物化学及英文等。而校内有七成的课堂人数是少于二十人的。

⑥ 高晓松入职哈佛被嘲讽,他的有趣你没懂

前天,高晓松正式在哈佛大学入职成为研究员,任职东亚语言与文学系。

在微博里,他晒出了工作证,有些激动地说,自己要认真做点研究,努力做个好的知识分子。

本是值得高兴的事,谁知,粉丝的祝福还没送完,争议就来了:

这个“研究员”的职位,到底够不够“高级”?

有网友注意到,高晓松贴出的图,显示自己在哈佛的职位是associate,于是“科普”道:哈佛大学的associate要求是本科学历以上,有系里教授的邀请信,本人简历,英语水平声明。待遇:永远不发工资,不算哈佛大学雇员,不享受任何福利,每期至少三个月,可无限期延长,每五年院长评审一次。

本科学历、有推荐信、不发工资、是临时工……言外之意,去哈佛做研究员,门槛实在太低了,也值得说道?

其实,去年就有人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图书馆见到了高晓松。

高晓松晒出的截图里提到的FAS(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囊括了哈佛的本科、工程学院、进修学院,和最大的研究生院GSAS(Gra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他在的东亚语言与文学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就隶属于GSAS。

按照高晓松以往的经历来看,他此次“访学”,虽然无法确定是由学校外派,还是凭其他渠道,但至少可以确定,此行对高晓松没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要求,也与教授、研究生等学术职级无关,他只是去独立做学习、研究的。

有人“看不惯他云淡风轻装X”,但喜欢他的人依旧喜欢。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走过万里路,去过几十个国家,最大的爱好是满世界跑着玩。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读过万卷书,“成长的年代没微博,也没电视,收音机天天播《岳飞传》,大家是读书长大的。当时我家有好多书,走廊里都摆满了书。”

很多时候,他就只在节目里坐着,拿一把扇子,谈他去过的那些地方,谈他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儿,却也值得玩味。

聊历史,古今中外,任意一个话题,都能侃侃而谈。

谈世界杯,他能从足球强国的国旗,文化,历史,讲到它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奇葩说》有一期话题,谈到了生死:“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生命,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高晓松的回答是,我会鼓励你撑下去,但也尊重你的选择,我要告诉你一句话:

你是那颗星星

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

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

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

它变成了暗物质

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

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

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

无论,你在哪里……

把现场的嘉宾都听哭了。

他自己说,聊这些话题的时候,就把东西串起来了,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完整的结构,能感觉到, 自己在变得大而整。

曾经母亲教育高晓松,说过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话像钉子一样钉在高晓松心里,长大以后,他把它写进歌词。

很多人都问高晓松, 远方有什么?

其实他自己就做过解读: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 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辽阔,这是高晓松很久很久之前给自己的定位。



带刺的自由不羁

做研究员是为了更好地探索远方,眼前的生活倒也不能过得无趣。

自拍沦为表情包这事,高晓松异常看得开。

他说自己一直是个活泼的文艺青年,只不过这几年社交媒体发达了,才被别人发现, 但 从没想到过颜值还能成为生产力。

“凭什么只能长得好看的人自拍,我们就不能自拍?”

因为长相问题受到调侃,他反而很开心:“自从我开始发自拍,就没什么人骂我了,人家觉得你自己都把自己弄成这样了我还骂你干嘛?”

最后煞有其事地分析出了一个道理: 人不能高高在上,高高在上肯定要骂你的。

他的有趣,这么多年好像也没变过。

一天,大学时期的高晓松兴致冲冲地回到宿舍,“哥们今儿当了一回陈世美!”

结果上铺的兄弟问,“陈世美是谁?几年级课本里的?”

高晓松后来用“夸张”二字来形容室友的无趣。

之后,这个从没看过课外书的室友每天都问高晓松一个问题。也引得高晓松在多年以后,因为一通和老同学的电话,就写出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寂寞的回忆

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

如今再没人问起

2009年,跑调的曾轶可在参加《快乐女声》时受到极大的争议,评委包小柏因为她进了20强,留下一句“她留我走”后就愤然离场。

当时还在美国的高晓松收到了电视台寄来的歌曲小样,立刻飞回中国,到节目现场支持当时只有19岁的曾轶可,隔空与包小柏“对着干”。曾轶可被淘汰时,高晓松说,“回去好好休息,下周开工做专辑,我做你制作人,我挺你到底。”

他说,“ 争议 总会结束,只有感动会落地生根。 ”

高晓松被曾轶可感动了。也毫不避讳地相信自己的音乐可以感动他人。

“所有反对曾轶可的人,他们一辈子写出来的歌加在一起,还没有曾轶可两首歌有质量。”稍停顿一会,他又补充了句,“ 更别说跟我比了。 ”

有人说,高晓松在90年代写了几首校园民谣后,就没什么亮眼的作品。

但他对音乐的敏感与品位,还是让人折服。

萨顶顶是中国首位被格莱美邀请的歌手,2007年,她的专辑《万物生》入围“最佳时节音乐专辑奖”,主打歌曲就是高晓松填词的。

萨顶顶说,自己非常感谢高晓松,因为在没人对这种音乐感兴趣的时候,他第一个说“非常好”,而且找了很多词作家来助阵,他也亲自出马,所以才有了之后的《万物生》。

他做事,讲究的就是随性和从心。

高晓松说,如果我的钱只够做一件事,在旅行和买房子之间,我会选择旅行。

年轻的时候,是到一个地方,买一辆车。玩腻了再把车卖了,去下一个城市。

帮人弹琴,跟人卖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他心中的自己,该是永远随性而自由的。

他每年给自己定一个挣多少钱的指标,指标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既痴情也无情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高晓松也早恋。高一时,他和当时的女友分手了。

女孩给了他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最后一篇是绝命书,写着“我要先去我们约会的每个公园都看看。”

吓得高晓松以为女孩出事了。全校老师分头去那些公园找,都没有找到那个女生。

高晓松回家后告诉母亲,那个女孩自杀了。

母亲却说:“放屁!她要是为你死,我早就为你死了。”

女孩果然没有自杀,那天只是待在家里。

后来在厦门流浪、做摇滚的日子,他又恋上了一个小姑娘。“ 拉着手在夜凉如水的东边社幽深小巷里,接了10分钟41摄氏度的吻。 ”

沈欢是高晓松的第一任妻子。

1999年的7月3日晚,驾车在街上闲逛的高晓松,在对外经贸大学门口见到了沈欢。与所有俗套的才子佳人故事一样,高晓松对她一见钟情。

他的求婚,非常戏剧性。

乐评人李皖在《两个高晓松》一文中回忆:

有次我们一起吃饭,旁边坐着记者,高晓松一手抱着欢子(沈欢),一手给我看他腕上的伤,几枚灰蓝色的印痕,清楚刺激。这些印痕是高晓松向欢子求婚时,用烟蒂一次一次烫上去的。烫到第三次时,欢子同意了。

两人从认识到结婚,不过四个月而已。 三年后,两人分道扬镳。

对“自由”的追逐让高晓松看起来没有“专情”这种品质。爱了,就轰轰烈烈,不爱了,便抽刀断水,断得干净利落。

第二段婚姻,情定洛杉矶。正在迪士尼游玩的高晓松,突然就向徐粲金求婚。当晚,两人就去了市政厅领证。

美国结婚需要证婚人,两人和另一对前来结婚的情侣,互相当了证婚人。就这样,徐粲金嫁给了比自己大了19岁的高晓松,他们有了一个女儿。

2007年结婚,2013年离婚。高晓松的爱情没能走过七年之痒。

离婚后的徐粲金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大病初愈、死后重生的人”。“一切猝不及防,我像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

后来她解释,这种感觉不是因为惧怕别人的嘲笑和询问,而是因为内心深处,无法接受婚姻失败这件事。

她依然感激高晓松带来的一切。

“当我遇见晓松,我充满热诚拼尽全力去爱。 他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为我打开很多扇窗户。”

和平分手后,两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精彩。



胸怀不止远方

《奇葩说》第一季海选现场的舞台上来了一个清华的博士生,叫梁植。

他说自己本科法律、硕士金融、博士新闻学,希望导师给出意见,自己以后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

作为导师的高晓松当场被激怒,他说一个名校生对于国家、社会没有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于工作,没有胸怀国家的格局,甚至直言“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在高晓松的眼中,名校是“镇国重器”,梁植拿到了毕业生的学历,却没有做到一个名校毕业生胸怀天下的格局。

清华学子的选择应是“胸怀天下,改造国家”,这是高晓松的执着。

虽然他也喊自己是“戏子”,但没有一味地投身大热的娱乐节目,而是做起了文化脱口秀。

别人都说这种节目不会红,他却坚持做,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的工作生活变得有趣一点。

“在互联网时代,你们为了理想去奋斗,没有时间读书,那我来替你们读,你们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不仅如此,除了综艺节目,他还在互联网公司任“文娱战略主席”、做书馆,少年开始入行,摸爬滚打,辗转在音乐、电影、电视、出版、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各个领域,“对行业是有很多感情,为了行业更好,即使花很多精力,也觉得值得。”

在高晓松看来,这个行业应该更好,更向前进、更与时俱进,更被人尊重。“ 一起努力能够把这个社会、国家、世界向前推进,是个很幸福的事。 ”

就像他在《晓说》里感慨: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一地鸡毛与诗和远方或许从不曾真正对立,就像月亮与六便士,弯腰捡便士也可以抬头赏月,独善其身时也可以考虑兼顾他人。

高晓松不是神人也不是大家,笔名“矮大紧”被无数网友戏谑为: 长得不高,脸大,穿衣服还紧,他的自拍更是惨不忍睹。

但也有人说:如果说高晓松外表的颜值来打分只有60分的话,那么他内心中那个无比浪漫的诗意世界的颜值,配得上120分。

不得不说,这个拼颜值的世界里,即使你可以拒绝吴彦祖的颜值,却无法拒绝高晓松的才华。印证了那句“好看的皮囊有很多,有趣的灵魂却难求”。

欣赏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理由,因为有趣,所以喜欢,仅此而已,但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