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 日美交战的纪录片有哪些不要电影。谢谢。前天我无意看到日美海战的央视节目,对日本的海军很震惊
BTV《档案》节目曾播出过一期“浴血太平洋之美日决战饥饿之岛(瓜岛)”,这是个纪录片,瓜岛战争很有名,因为是美日太平洋战争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⑵ 日本海军自卫队要是访华的话敢挂自己的军旗吗
解:来过了也挂过了
6月24日,中日双方在码头举行日本防卫省和自卫队向四川地震灾区提供救援物资的交接仪式。
⑶ 中国海军陆战队VS日本海军陆战队,到底哪个
中国海军陆战队,有个例子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总司令是原来的突击队员,他来访问,然后握手的时候想要使坏,结果让一个刚入门的中国小伙子握的手发麻,真事
⑷ 1945年9月2日谁代表中国海军在美国密苏里战舰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
杨宣诚少将
当时中方派出了6人代表团,团长徐永昌,其他人员是:杨宣诚、朱世明、王之、李树正、王丕承。这个代表团是在8月17日由重庆乘机直飞菲律宾马尼拉,与各盟国代表团会合,并接见日本投降代表团洽降。当年8月19日《文汇报》的相关报道中就提到了代表团成员“包括军令部长徐永昌、军委会高等顾问杨宣诚、国府参军朱世明”。
陪同徐永昌在受降书上签字的是王之少将
徐永昌率领下的5名随员基本都是少将级的军官,其中杨宣诚资历较深,实授海军少将军衔,在代表团中似乎可作为中国海军的代表。唯相较于当时的闽系中央海军而言,杨宣诚可算是一个异数,他是清末官费留日海军学生,毕业后一度在清末民初的长江/第二舰队任“楚泰”舰枪炮大副,后脱离海军,30年代重返军界后任驻日海军武官、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其他几位:朱世明,早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陆军参谋大学,曾任驻美武官;王之,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曾任职税警总团,时任中国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部首席联络参谋;李树正,中央军校毕业,曾任远征军团长;王丕承,曾留学日、德、美各军事院校,历任驻苏联武官、军令部情报处处长。
⑸ 北洋舰队曾是的“亚洲第一舰队”比日本舰队强大
北洋舰队初访日本,中国水兵与日本警察大打出手
1886年8月1日,日本长崎港突然出现了高挂大清龙旗的庞大舰队,对于见惯了挂着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军舰的日本来说,突然面对中国舰队,不禁议论纷纷,北洋舰队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到日本的港口呢?一切还要从当时朝鲜危局说起。
19世纪80年代,朝鲜半岛开始出现复杂的局面,因其有利的战略位置,一直被英、美、俄、日觊觎,这些国家中日本对于朝鲜更加垂涎三尺,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为了摆脱殖民命运,决心大力往海外拓展。
到了1886年,朝鲜局面又发生变化,当时在朝鲜负责防务的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说,朝鲜内部有人要联合俄国发起兵变,为了防备俄罗斯,清政府决定由丁汝昌和吴安康分别率领北洋、南洋舰队前往朝鲜的永兴湾,当时清政府的海军可谓精锐尽出,清政府希望通过自己海军在永兴湾的巡防,借以展示清政府强大的海军实力,制止俄罗斯可能的侵略。
当时经过20多年的经营,清政府的海军势力很是强大,在全球海军实力排名上位居前八,特别是北洋舰队,那是李鸿章的看家宝贝,拥有6艘排水量巨大的铁甲舰,在东北亚海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永兴湾巡防之后,丁汝昌又奉命率领舰队护送吴大遒前往海参崴,就在返程的时候,清政府有意无意下令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济远”和“威远”等4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其实在大修的背后也有着警告日本不要对朝鲜有所动作的意思。
对于日本人来说,突然看到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中国巨舰,心中像打翻的五味瓶,惊叹、羡慕、愤懑等复杂的情绪兼而有之,也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水兵引发了轰动一时的“长崎事件”。
1886年8月13日,一群中国水兵上岸购物,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结果一个日本警察被刺成重伤,一个中国水兵也受了轻伤,这个肇事的水兵也被拘捕。到了8月15日,舰队放假,数百水兵上街观光,就在水兵游览的时候,遭到早有预谋的日本警察的袭击,数百名日本警察将各街道两头堵塞,围住手无寸铁的中国水兵挥刀砍杀,楼上的日本人也从上面扔石头袭击。中国水兵猝不及防,不仅没带武器,又在各街散布游览,结果吃了大亏,当场被打死5名,重伤6名,轻伤38名,失踪5名。而日本警察也有1名被打死,伤了30名,此外长崎的市民也有些受了伤。这就是着名的“长崎事件”。
长崎事件一发生,双方反应强烈,日方态度强硬,中方也不甘示弱,双方展开激烈谈判。北洋舰队在谈判时,褪掉炮衣,一些情绪激动的军官更是要求断交,实行武力威胁。1887年2月双方在英、德公使的调停下总算达成协议,双方各自对对方死亡和受伤的人员实行补偿,其中日方共付恤款52500元,中方共付恤款15500元,此外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
19世纪末期,朝鲜半岛的局面更加危险,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朝鲜展开明争暗斗,当然对于日本来说,要想征服朝鲜就必须击败中国,而要想击败中国,就必须在海军上面击败北洋舰队。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日本海军已经很有威胁力,但是对于北洋舰队的情况,日本并不摸底,因此为了知己知彼,日本政府特意正式邀请北洋舰队访问日本。对于清政府来说,也以为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北洋舰队的强大实力向日本展现,以吓阻日本的蠢蠢欲动。
1891年6月28日,丁汝昌提督率北洋舰队的主力“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6舰编队抵达日本马关,7月1日抵达神户,7月5日抵达横滨。对于北洋舰队来日本,日本新闻界闻风而动,他们发现7000吨级的“定远”、“镇远”舰,铁甲之厚,炮火之强在日军军舰之中难有望其项背者,在感到震慑的同时,日本也十分艳羡。当然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发现舰队的大炮没有擦干净,而且水兵们晾晒衣服也十分随意,由此日方断定北洋舰队在军纪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北洋舰队在日本停驻了15天,一直到8月4日才离开日本回国。清政府认为北洋舰队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对于日本的威吓作用目的已经达到。因此从北洋舰队回程一直到甲午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没有再购买一艘军舰,装备补充的费用也停拨,这段时间里,北洋舰队完全处于吃老本的状态。而在另外一面,对于日本而言,北洋舰队访问展现实力并没有吓阻住日本称霸东亚,侵略朝鲜和中国的野心,反而是更加加强对海军力量的投入,掀起了加速扩充海军的高潮。到了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各种军舰55艘,其中多数是航速快、出弹迅速的新军舰。到了1894年,自认为羽翼丰满的日本海军开始决意对北洋舰队开战。
1894年,日本海军对北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北洋舰队大败,昔日“亚洲第一舰队”全军覆灭。昔日北洋舰队访问日本的一切,也随着北洋舰队军舰的沉没,沉入历史之中。
⑹ 昨天中国和俄罗斯发生了什么
9月9日,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在日本海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重点演练了协同打击假想敌的航母舰队中俄两国海军率先演练了如何在陆基导弹部队的配合下重创敌人的航母舰队,随后还在日本海上进行了搜寻演练,演练了中俄海军在击溃敌军主力舰队之后,继续搜寻并击沉敌军残余军舰
⑺ 南沙海战视频说打了打了,是谁说的
南沙海战,是中越之间,在1988年打的。规模不大。
1988年3月14日,在中国南海赤瓜礁海域,中国和越南两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了一场海战——南沙海战。这次海战,中方海军编队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沉越方海军舰船1艘、重伤2艘。
中方海军编队指挥员陈伟文将军,时任南海舰队参谋长。
引发南沙海战的起因是越南对我国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的粗 暴 “干预”。1987年2月,联合国在法 国巴黎召开了第十四届海洋委 员会年会。会上决定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统 一编号的海洋观测站,并要求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一个海洋观测站,编号为74号。
我 国决定把74号海洋观测站建在水暑礁。越南当 局为了破 坏我 国74号海洋观测站的建设,三番五次派舰艇前来阻挠,并企图强占永暑礁及其周围岛礁。据此,我 国海军舰艇编队前去保护。从此,两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斗 争日益激化。对于南沙海战的这个直原因,在以往的报道中虽有提及,但只是轻描谈写一笔带过,据说是为了不去刺 激越南,避免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爆发南沙海战的导火索是越南海军编队先响 枪的。这天,越南海军编队先是企图占领我正在建设中的永暑礁74号海洋观测站,未成,又掉转方向强占附近的赤瓜礁,以造 成对永暑礁的监控,进而伺机占 领永暑礁。
我赤瓜礁守卫官兵上前讲话劝阻,越军不仅不听,反而开 枪打 伤了我502舰实习副枪 炮长杨志亮。我方的既定原则是不开第一枪,但是,来犯者若开了第一枪,我方必定还击!我编队指挥员陈伟文接到杨志亮被击 伤的报告,马上调兵遣将对越方编队进行猛烈还击,南沙海战迅速展开。有关越南海军编队先开第一枪的这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在报道中也提及了。但是, 据说也是为了不刺 激越 南,而没有具体细说,予以强调。
关于南沙海战战果,我官方公布的是“击沉越方舰船1艘,重伤2艘”。实际战果比公布的要大。越 南海军共出动了3艘舰船,被我海军编队击沉2艘,重伤1艘 (后也沉没),基本上是个歼灭战。另外,我编队还击 毙越 南海军300多人,俘虏9人。而我方编队舰艇完好无损,仅伤杨 志亮1人。还有一项更加重大战果谁也没有提及,那就是通过南沙海战,我方控制了南沙群岛中的9个岛礁。我方所以少报战果,原因据说还是为了“尽量不要刺 激越 南”。
⑻ 建国以后,中国军舰何时访问过日本
2007年11月28日是首次。
中日舰艇互访事项,在2000年,时任日本首相的森喜朗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达成了军舰互访共识,但是由于后来当时的小泉纯一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直到2007年的福田内阁期间,才得以实现。
中国导弹驱逐舰“深圳”号于2007年11月28日抵达东京晴海端口头,对日本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首次访问日本,也是中国舰艇相隔110多年后的访日,而作为回访,日本海上自卫队“细波”号驱逐舰在2008年6月19日上午9时从广岛县吴市军港启程。
前往中国湛江友好访问,这也是日本自卫队舰艇首次访华,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在2009年11月5日抵达日本广岛县,对日本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次派军舰访日,2011年12月19日本海自“雾雨”号护卫舰访问青岛。
(8)中方海军访问日本视频扩展阅读:
10年后再次造访:
应日方邀请,经中央军委批准,2019年10月7日上午,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太原舰从舟山某军港启航,赴日本参加由日本海上自卫队举办的国际舰队阅舰式活动。10日到达日本, 在日本神奈川横须贺新港,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及使馆武官等、华侨华人、中资企业代表、在日媒体、日本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地方总监渡边刚次郎(中将级别)及日本自卫队官兵、吹奏乐队等参加欢迎仪式,孔铉佑大使、渡边刚次郎总监及中国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副支队长宫元鑫大校在欢迎仪式上致辞。
⑼ 甲午海战战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中国,除了有政治制度占优势的原因外,日本的动员体制比中国先进得多,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据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考证,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的头号功臣是战舰“吉野号”,此舰为英国造,原来是为清朝政府定做的,后来慈禧太后要办六十大寿,海军衙门就把这笔预算转为了礼金。而日本政府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倾全国之财力购买此舰。
而清朝政府在开战后拥有两支舰队——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南洋水师眼看着北洋水师落败,也没有调集一兵一卒前往支援。日本历史学家升味准之辅在《日本政治史》一书中总结说,即使李鸿章指挥得当,奋勇还击,北洋水师因为中国人的动员能力太差,也会落败。“李鸿章在对日开战时所能直接动员的,只是他的北洋军而已。
日清战争实际上成了日本与直隶省的战争。除此之外,北洋海军没有确立近代海军先进的战术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纵使是坚船利炮,武器精良(如上: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污秽狼籍),但部队没有组织纪律性,散漫自由,各行其是,这样的军队照样没有战斗力。日本人的断言在4年后的甲午海战中被完全证实。
(9)中方海军访问日本视频扩展阅读:
海战经过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即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正二品)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⑽ 为什么呢
我觉得就是挑衅,当时我军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一旦还击,首先日本会说是不小心闯入,然后中方首先开火。还有就是西太平洋与中国海域毕竟相隔琉球群岛,一旦交战,中方大陆无法及时作出支援,日本海军实力差,但毕竟美国太平洋海军也在那附近,美国回归亚太战略使这一地区美国海军实力暴涨,一旦开战,我国三大舰队可能就会交代在这里了。还有一点就是美国的警告,因为在西太平洋海战我军毫无优势,所以这场战争注定打不起来,美国就是通过日本挑衅行为告诉中国:你们只是名义上突破第一岛链,真的在第一岛链外打仗你们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所以我觉得这是美国背后支持下通过日本对于中国海军的挑衅和侮辱,我国应当知耻而后勇,发展壮大我国海军,早日真正实现对第一岛链的突破,真正由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