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里的政治
2012年3月22日,马首都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杜尔政府被推翻。马国内主要政党和国际社会一致谴责政变,要求军人立即恢复宪政、还政于民。经西共体多轮调解,马4月下旬成立过渡政府,5月下旬正式进入为期一年的过渡期,国民议会议长特拉奥雷任过渡期总统。8月,马成立民族团结政府。10月,非盟宣布恢复马里成员国资格。12月11日,特拉奥雷总统任命迪安戈·西索科(Diango Cissoko)为新总理,重组政府。同时,马面临严峻的北方分裂危机。年初,马北方图阿雷格族分裂武装发动叛乱,并于4月6日成立“阿扎瓦德独立国”。“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恐怖和极端势力也借机在马北方扩充势力,控制了马北方三大区。2013年1月,马里北方反叛武装南下,向马政府军控制地区发动进攻。应马过渡政府要求,法国和一些非洲国家出兵协助马政府军平叛。马北方主要城市已收复,清剿行动仍在北部山区继续进行。1月底,马国民议会通过了过渡期路线图,明确了恢复国家统一和举行大选两项过渡期主要任务。2月14日,马领土管理、地方分权和领土整治部长库利巴利宣布马将于7月举行大选。3月,马成立对话与和解委员会,任期2年,成员33名,旨在通过对话寻求马里各民族间的和解。
2012年12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085号决议,决定授权向马派遣为期一年的“非洲领导的驻马里国际支持特派团(AFISMA)”(以下简称“非马团”)。非马团部署在马的兵力约6000人。
2014年7月,马里各方达成谈判进程路线图,2015年5月15日,马里政府在巴马科与北部部分武装组织代表签署和平协议,但北部主要反政府武装组织“阿扎瓦德协调运动”的3个主要分支未出席签字仪式。
2015年6月20日,马里北部主要反政府武装组织“阿扎瓦德协调运动”在首都巴马科签署《和平与和解协议》。在马里总统凯塔和联合国秘书长马里问题特别代表哈姆迪的见证下,“阿扎瓦德协调运动”代表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此举意味着马里和平协议的签署最终完成。 1991年3月开始实行多党制,同年7月召开的全国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政党法》。2005年8月,国民议会对《政党法》进行了修改,对政党的组建和运作等作出新的规定。现有104个政党。主要有:
(1)非洲团结正义党(Alliance pour la Démocratie au Mali-Parti Africain pour la Solidarité et la Justice):马里第一大党。前身为马里民主联盟,1991年5月成立。宗旨是建立民主、繁荣、独立的新马里和法制、自由、公正、进步的社会,巩固和扩大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合理分配收入。“自由、劳动、团结”为该党箴言。组织机构有基层委员会、分支部、支部和联合会。下设妇女、青年等群众组织。1992年,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绝对多数席位,成为执政党。2001年,原党主席易卜拉欣· 布巴卡尔·凯塔(Ibrahim Boubacar Kéita)退党,该党出现较大分裂,力量受到削弱。2002年,该党在议会选举中失去绝对多数地位。2003年,该党再次出现分裂,原党第三副主席苏马伊拉·西塞(Soumaïla Cissé)及其追随者退党。2007年,该党联合其他42个政党组成“民主进步同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51席,再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代主席易卜拉希马·恩迪亚耶(Ibrahima N'diaye),总书记马里芒蒂亚·迪亚拉(Marimantia Diarra)。
(2)共和民主联盟(Union malienne pour la République et la Démocratie):正式成立于2003年6月。系由原非洲团结正义党第三副主席苏马伊拉·西塞及其追随者脱离非洲团结正义党后创立,最初旨在支持西塞角逐2002年总统选举。该党领导层多出身马里纺织发展公司,属于原非洲团结正义党中的“棉派”。主张建立自由、平等、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繁荣。2007年,该党与非洲团结正义党结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34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党主席为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代议长尤努西·杜尔(Younoussi Touré),总书记萨利库·萨诺戈(Salikou Sanogo)。2010年12月,马民主和复兴党(PDR)并入共和民主联盟。
(3)马里联盟党(Le Rassemblement pour le Mali):主要反对党。系由部分原非洲团结正义党成员于2001年6月成立。宗旨是在多党共和体制下实行社会民主,实现国家团结,全体公民最广泛地参与政治协商和国家管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建立自由、正义、团结、民主的社会。主张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对私营经济加以规范,强调社会发展应以人为本。该党成员成分广泛,来自社会各阶层。国内及海外均建有党部。国内党部下设分党部(市镇一级),全国每一个村庄都至少建立了一个基层委员会,党组织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90%。党的领导机构为全国政治局,共53名成员。在2007年议会选举中仅获11席。党主席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总书记博卡里·特雷塔(Bokari Tréta)。
其他政党还有复兴爱国运动、全国民主创议大会党、民族复兴党、非洲民主独立团结党、苏丹联盟-非洲民主联盟、马里民主党、复兴公约党等。 同中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马里共和国于1960年10月25日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
建交以来,中国为马里援建了纺织厂、糖厂、皮革厂、制药厂、体育场、会议大厦、医院、巴马科第三大桥等项目。
中马互利合作始于1983年,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主要方式。工程承包项目以房建、路桥、打井和农田整治为主。
1961年2月,中马签订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1978年10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6.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中方出口2.9亿美元,同比下降2.5%;进口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茶叶,进口棉花、芝麻等农产品。
中马两国政府先后于1963年、1981年和2004年三次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两国文化艺术团组多次互访。2008年11月,马里文化部长莫克塔尔访华,双方签署了《中马文化合作协定2009-2011年执行计划》。2009年10月,中国艺术团赴马里访问演出。2010年10月,中国安徽省艺术团赴马演出。2010年11月,新华社巴马科分社在巴马科揭牌。
中国于1965年开始向马派遣教员,并向马提供奖学金名额。2008年5月,中方在马里阿斯基亚中学设立孔子课堂。
中国已开放马里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09年1月,两国旅游主管部门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马里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
1968年2月至2014年9月,中国共向马派遣医疗队共22批,累计737人次。有31名医务人员在中方援建的“马里医院”工作。
同法国的关系
法国是马原宗主国。1960年11月3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保持着传统的特殊关系,法是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援助国。法国在马侨民约5000人,马里在法侨民约10万人。2007年6月,法国外长库什内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10月,杜尔总统赴法出席欧非合作伙伴论坛,并会见了法国总统萨科齐。2008年11月,法国外长库什内访马。2010年2月,为解救被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绑架的法国人质,法外长先后两次访马做工作,经马方调解法人质获释,萨科齐总统专程赴马迎接被解救人质。5月,杜尔总统赴尼斯出席法非峰会。7月,杜尔总统应邀参加法国庆阅兵仪式。2011年5月,马里外长马伊加访法。10月,法国负责国际合作和欧洲事务的部长德兰古赴马出席“法国-马里日”活动,杜尔总统与其会见。2012年1月马北方爆发武装叛乱后,法合作部长德兰古、外长朱佩于2月先后赴马,同杜尔总统商讨如何解决北方危机。“3.22”政变后,法强烈谴责政变,呼吁政变军人尽快交权,恢复宪法秩序。6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法。2013年1月起,法军应马过渡政府要求协助马政府军打击北方叛乱武装、收复北方被占领土。2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马。法国外交部发展事务部长级代表康芬访马,宣布恢复与马里的合作。同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法。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于1960年9月29日建交。两国关系发展较快。2008年2月,杜尔总统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马是美国“千年挑战账户”援助对象国,两国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有关合作项目,美方提供2300亿非郎,主要用于尼日尔爾尔河地区土地整治、巴马科机场扩建等项目。2012年3月马里政变后,美国认为马里民主倒退,决定在非洲发展和机遇法案(AGOA)年度规划中取消马里的优先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军事合作逐渐增多。2007年至2009年,美国连续3年在马里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马周边国家参与。2010年8月,马美举行图片展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2011年4月,美军非洲司令部新任司令卡特·哈姆将军访马。10月,美向马提供了价值9000万美元的军用物资用于支持马里加强反恐行动。11月,马外长马伊加对美进行工作访问。2012年2月,两国再次在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名美军士兵、150名马军士兵参加。“3.22”政变后,美对政变强烈谴责,呼吁政变军人尽快交权,恢复马宪法秩序。5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卡尔松访马。6月,美国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救助款用于救助马里难民。8月,美国国际发展署民主、冲突和人道援助办公室负责人南希访马,宣布美国将拨款6800万美元用于马人道主义援助,奥巴马总统还将向马里提供1000万美元的专项援助。
同日本的关系
两国于1960年10月4日建交。自1989年至2003年,日本向马提供赠款累计达375亿非郎。2004年3月,日减免马370亿非郎债务。2005年3月,日向马提供价值15亿非郎的粮食援助。11月,日向马提供69亿非郎援款。2007年,日本向马提供16亿非郎用于资助马里大选。2008年3月,日本驻马里使馆开馆。5月,杜尔总统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四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2010年3月,由日本援助的法雷梅大桥举行奠基仪式。2011年7月,马里-日本混委会第6次会议在巴马科举行。
同邻国的关系
同几内亚关系长期稳定,高层互访频繁。2002年9月,马将几科纳克里港开辟为第三个出海口。2006年2月,杜尔总统访几。2007年11月,几总理库亚特访马。2008年10月,杜尔总统出席几独立50周年庆典。2009年2月,杜尔总统赴几出席悼念孔戴总统逝世有关活动并会见几军政权领导人卡马拉。2010年2月,几代总统科纳特访马。7月,杜尔总统对几进行工作访问。9月,几代总统科纳特出席马独立50周年庆典。12月,杜尔赴科纳克里出席几内亚新当选总统孔戴的就职仪式。2012年3月,几总理福法纳访马。2013年1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几。
同阿尔及利亚的关系
阿尔及利亚在调解马里北部图阿雷格族武装分裂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10月,两国在巴马科召开合作混委会,就加强反恐、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合作进行了讨论。11月,杜尔总统对阿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1月,杜尔总统会见阿前总统贝拉。5月,马外长瓦内作为杜尔总统特使访阿。2011年4月,马外长马伊加作为杜尔总统特使访阿。5月,马阿两国签署协议,阿将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用于支持马北部地区发展。2011年10月,杜尔总统访阿,与布特弗利卡总统举行会谈。2012年6月,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阿。2011年3月马爆发危机以来,阿向马提供了3000吨粮食和45吨食品,用于救助北方难民。2013年1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阿。
同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的关系
同塞内加尔、科特迪瓦有着传统经济、贸易关系。达喀尔港和阿比让港是马主要出海口。2007年4月,杜尔总统出席塞总统瓦德就职仪式。6月,塞总理萨勒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2008年3月,杜尔总统出席在达喀尔举行的第十一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4月,塞总统瓦德过境访问马里。2009年6月,杜尔总统与瓦德总统在巴马科共同主持撒哈拉绿色长城计划会议。2010年3月,塞总统瓦德访马,与杜尔总统共同出席法雷梅大桥奠基仪式。4月,杜尔总统出席塞内加尔独立50周年庆典。2011年4月,杜尔总统访塞。5月,塞外长尼昂访马。2012年5月,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访问法国时会见在巴黎治疗的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就马里局势交换看法。5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问塞内加尔。12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塞。
2007年6月,科特迪瓦总理索罗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7月,杜尔总统出席在科布瓦凯市举行的“和平之火”解武焚枪仪式。2008年1月,杜尔与科总统巴博共同出席两国电网联网工程开工仪式。7月,科总理索罗访马。2011年8月,马外长马伊加访科。10月,科总统瓦塔拉对马进行友好工作访问。2012年5月,科特迪瓦非洲一体化部长库利巴利在巴黎拜会马总统特拉奥雷,就马局势交换看法。9月,科特迪瓦国防部长保罗·科菲·科菲和非洲一体化部长阿利·库利巴利访马,协商西共体向马派兵问题。12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科。2013年2月,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赴科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出席西共体第42届首脑会议。
同毛里求斯的关系
同毛里塔尼亚存在边界纠纷,但未影响双边友好交往。2005年1月,毛塔总统塔亚访马。2006年2月,杜尔总统访毛塔,会见毛塔军事委员会主席瓦尔。2007年4月,杜尔总统出席毛塔总统阿卜杜拉希就职仪式。6月,毛塔总统阿卜杜拉希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2008年8月,毛塔政变后曾派“国务委员会”委员访马寻求支持。2009年8月,杜尔总统出席毛塔新任总统阿齐兹就职典礼。2010年9月,毛塔总统阿齐兹出席马独立50周年庆典。2011年5月,马外长马伊加访毛塔。6月,两国军方开会讨论应对基地组织马格里布分支在两国边境地区的活动。2012年6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毛塔。2013年1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毛塔。3月,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访毛塔。
同布基纳法索的关系
同布基纳法索有1100公里的共同边界,曾于1974年和1985年两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86年12月,两国政府接受海牙国际法庭的最终裁决,关系修复,并于同年互设使馆。2006年3月,两国边境部队指挥官和地方政府长官会晤共同磋商边境安全问题。3月,布国防部长博利访马,双方签署了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协议。2007年1月,杜尔总统出席在布举行的第31届西共体首脑会议和西非经货联盟第11届首脑会议。6月,布总统孔波雷出席杜尔总统连任就职仪式。2010年3月,杜尔总统对布进行工作访问。9月,布总统孔波雷出席马里独立50周年庆典。2011年4月,马外长马伊加作为杜尔总统特使访布。8月,布外长巴索莱访马。9月,马里-布基纳法索大混委会第9届会议后续委员会会议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召开。2012年5月,西共体马里危机调解人、布基纳法索外长巴索莱在巴黎拜会马过渡期总统特拉奥雷。5月,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布,会见孔波雷总统。6月,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布。12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布。
B. 有摩洛哥签证可以去塞内加尔
摩洛哥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69位
亨利护照指数每季度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护照进行排名,即那些为无需签证的国际旅行打开最多大门的护照。摩洛哥正在提高其在世界的排名。在2022年,它在世界排名第69位。因此,摩洛哥公民可以用他们的护照免签证或落地签证访问67个国家(27个国家免签证,39个国家落地签证)。
摩洛哥护照的流动性仍然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处于顶端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免签证或凭落地签证进入162个国家(110个国家免签证,52个国家凭落地签证进入)。排在第二档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瑞典,还有芬兰和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国民可以免签证或凭落地签证到159个国家旅行。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档的是六个国家,即德国、荷兰、丹麦、奥地利、卢森堡和法国,这些国家的国民可以免签证或凭落地签证到158个国家旅行。排名第四档的是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波兰、美国和新西兰,各有157个国家。排名第五档的是新加坡、马耳他、挪威、匈牙利、英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各有156个目的地。排名第六档的是希腊、日本和斯洛伐克,各有155个目的地
C. 如何评价红旗N501汽车这款车的上市时间和全车尺寸分别是什么
红旗N501车型是在L5的基础上升级出来的全新大型豪华轿车,目前这款车型是还没有上市的,所以在官网上也找不到这款车型的相关信息,而且N501也不是车型名称,这只是红旗的内部代号而已。不过,车型虽然还没有上市,但是它早已经出现在各种重大的国际政务场合。这台车最早出现在大众视线里应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慢慢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领导人出访非洲塞内加尔时,也曾出现过N501的身影。
N501是基于L5的基础打造的车型,车辆的底盘和轴距都没有什么变化,车身尺寸5555*2018*1578mm,轴距3435mm,车型定位主要还是用于国际政要的接待和常委级别的领导使用,虽然级别有点类似劳斯莱斯的层次。
外观方面,车型设计摆脱了L5那种老气横秋的过时造型,更像H7的加长版,更像一款现代车型(此现代非彼现代),看着更显年轻霸气。和红旗普通车型区别开来的,不仅是车身尺寸的不同,红旗在N501车型上使用的是一面红旗向前冲的造型立标,发动机舱两侧的翼子板也粘贴这样的标志,可能也是寓意着,中国人和红旗品牌将在国际场合上迎风向前,昂首阔步的姿态吧。
该车型使用的是4.0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匹配了ZF(埃孚)8档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370kw,最大峰值扭矩530NM。不要小看这样的动力组合,虽然比不上动辄5L、6L的超级豪车,但是用于正常的高规格政务接待完全足够了。
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这台车太多的消息,但是从使用这台车的人的级别来看,最起码也会具备像防弹、防爆、防毒、防生化等等特性,这无形当中,也拉高了车型的售价。即便在真正上市之后,会对相应的特殊功能做出删减,价格肯定也是不会便宜的。
而我们并没有听过关于这款车型会上市的消息,我想,这极有可能是红旗针对高层专门打造的一款特供车,并没有想要让其上市,以稀有性来保持车型的高度。再说了,哪怕将来可能上市,除非自己的资金实力十分雄厚,否则,应该没有什么人可以买得起。或者说是,买得起但不一定敢买啊。
红旗N501是基于L5打造的全尺寸轿车,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定位国级接待用车,不过虽然没有上市N501却已经执行过接待任务,晚间新闻的曝光率还是很高的。
N501车身尺寸5555*2018*1578、轴距3435mm,级别基于与幻影相同超越迈巴赫;注意看车头的立标,使用大标的红旗车级别非常高,近期的几款车仅有L系列是立标,售价早30万左右的红旗H7还是普通的小立标。
两枚不同造型的红旗车标区分了车辆的级别定位,迎风飞舞的大标貌似在展现发展和进步,小标志似乎是在提醒用车人应该低调内敛一些,个人理解。
动力搭载4.0T-V8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70kw、最大马力503Ps、峰值扭矩530牛米,涡轮增压1700转爆发最大扭矩,持续输出到5000转,变速箱匹配采埃孚的8挡手自一体。
这套动力组合的定位很高,V8动力即使是普通品牌的同级轿车定价百万也并不夸张,加上红旗的象征意义这台车即使量产上市也有可能会是几百万的售价。
除了尺寸和动力之外,这台车的定位是高级别外事接待或访问,用车需要在常委级别,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防弹防爆防生化的, 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这些功能并没有实际意义。
红旗N501不是一台特别神秘的 汽车 ,但仍旧是高高在上的一台车,一般消费者建议不用考虑即使是经济实力雄厚,级别……
综合来看,红旗L5,L9型专用车继承老红旗的特色,属于典型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既有老式风格,又有时代风格,兼顾合一很完美。而红旗N501虽然是红旗最新款,变样了,假如上面没有装红旗,印有红旗,从款式(模样)上同类似他国官方用车很相似,因此我认为这辆红旗N501型外型设计没特色,不如L5,L9一看就是大红旗,中国顶尖品牌。(指红旗外型)
红旗CA770,红旗L5,红旗L9型是红旗轿车最漂亮款式,属于红旗轿车标杆性最完美外型(只谈外观),这款红旗低调走样了,很遗憾。
大领导坐这辆车是不是更大气些!
红旗就是出生拿两王炸,最后被硬玩成一手烂牌
N501是内部特供车型,没有上市,有钱也买不到,车子脱胎L5 ,应该各方面参数都差不多,只不过外观放弃了高调而威武的复古造型,改用比较商务的设计,估计是和上头行事风格有关系,毕竟L5的造型太显眼了。至于性能,特供的东西肯定是保密的,谁也不知道,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作为领导人转车,501肯定是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准!再加上传闻是非承载车身,估计会经过安全改装,有一定的轻武器防御力。至于外观,个人认为大灯开眼角设计是一个败笔,这么威严的E级别轿车,为何选用这么不严肃的运动设计元素??简直是匪夷所思!除此之外就是尺寸和幻影对比起来有点矮!和美国领导人的野兽比,更是没法比了。中国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国!领导人座驾面子不如别人,确实有点说不过去。(配图是L5的3D建模)
设计不怎样,没有把握好线条面及点关系,不协调,红旗的经典没有得到传承。没有王者风范,没有像宾利及劳斯莱斯的尊严及霸气,也没有的好多了。这个设计团队是有问题的。要不就是老家伙操作,年轻人的设计没有得到应用,好的设计及理念也就不敢多说了,领导说过怎样就怎样。要不你会死的很难看!
我有疑问,为啥德国奔驰奥迪的人家自己国家的牌子在自己国家随处可见,为什么红旗在中国几乎看不见,为啥人家自己国人买车便宜,中国人买红旗贵的上天,品种少的可怜。设计啥的花的也不比人少,出不来效果呢!出不来产品呢!感觉红旗还不如比亚迪呢!难道只是面向政府机构?那政府机构也是BBA啊!前两天什么机构还提了奔驰s级!红旗是不是该努努力啊!
还是L5有我中华气势
D. 塞内加尔签证所需材料有哪些
一、塞内加尔旅游签证所需的资料:
入境签证
· 护照,有效期至少6个月以上;护照复印件;
· 护照照片2张;
· 签证申请表;
· 邀请函,包括邀请人姓名、护照号、出生日期、访问目的、停留时间、费用承担等。可以提供邀请函复印件;
· 单位派遣函或在职证明;
· 塞内政部入境及短期停留签证同意函;
· 国际往返机票订单;
· 使领馆要求的其他资料;
· 每人申请材料一式两份;
居留签证
· 致内政部的亲笔申请函(随函须付200非郎印花税);
· 入境签证和盖有边境部门入境章的护照复印件;
· 出生证明和三个月有效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 由申请人国内或塞内加尔被认可医生出具的两个月有效的健康证明;
· 劳工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
· 3张护照照片;
· 遣返保证金;
· 15岁以上外国人均可申请外国人身份证。
二、塞内加尔签证有效期:
塞内加尔一般签证有效期为1至3个月,停留期为3天至3个月
E. 【急,在线等】塞内加尔是属于哪个大洲
塞内加尔 属于非洲!!
【全称】the Republic of Senegal
【面积】 196722平方公里。
【人口】 1085万(2005年)。全国有20多个民族,主要是沃洛夫族(占全国人口的43%),颇尔族(24%)和谢列尔族(15%)。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80%的人通用沃洛夫语。94%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拜物教,1%信奉天主教。
【首 都】 达喀尔(Dakar),人口235.2万(2005年)。9~10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4~32℃,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18~26℃。
【国家元首】 现任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 2000年3月当选,4月1日就职。
【重要节日】 国庆节:4月4日。
【简 况】
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北接毛里塔尼亚,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00公里。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9℃,最高气温可达45℃。11月至次年6月为旱季,7~10月为雨季。
公元10世纪,图库列尔人建立泰克鲁王国,14和16世纪先后并入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186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09年划入法属西非洲。1958年11月根据戴高乐宪法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59年4月与苏丹(今马里共和国)
塞内加尔民间石雕艺术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4月4日,同法国签署“权力移交”协定。6月20日,马里联邦宣告独立。8月20日,退出联邦,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为首任总统。1980年12月31日,桑戈尔总统自动引退,阿卜杜·迪乌夫总理接任。此后,迪乌夫于1983、1988和1993年三次连选连任。2000年2月,塞举行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瓦德击败迪乌夫当选总统,结束社会党长达40年的执政历史。
【政 治】
瓦德总统执政后,大力推进民主进程,多次调整内阁,致力于巩固政权。2001年3月,瓦德任命马姆·马迪奥尔·博耶为总理。4月,塞举行立法选举,瓦德领导的民主党获压倒性胜利,赢得议会120席中的89席。2002年11月,瓦德任命伊德里萨·塞克为新总理。2004年4月,瓦德任命麦基·萨勒为总理,组成新政府。此后,瓦德又先后多次小幅调整内阁。
塞南部卡萨芒斯地区自塞独立以来一直有离心分裂倾向。1982年,卡地区分裂主义组织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简称卡民运)由地下活动转为公开与政府对抗,并要求独立。政府军与卡民运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瓦德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卡萨芒斯问题。2004年12月30日,塞政府与卡民运在卡萨芒斯首府济金朔尔签署和平协定,卡民运宣布放弃武装斗争。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63年经公民投票通过,后于1970年、1976年、1983年、1984年、1991年、1993年、1998和2001年八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总统缺位,由议长代理,并在三个月内举行大选。总理职位在1970年修宪时设立,1983年撤消,1991年复设。1998年2月修宪时决定增设参议院。2001年1月修宪时,参议院撤销。
【议会】国民议会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01年5月18日成立,共120个席位。其中塞内加尔民主党占89席,进步力量联盟11席,社会党10席,民主复兴联盟3席,非洲争取民主与社会主义党2席,其余各小党共5席。议长帕普·迪奥普( Pape Diop,民主党),2002年6月当选。2005年12月,国民议会通过延长议员任期的法案,将下届立法选举与2007年进行的总统选举衔接。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04年4月22日组成,后多次改组。成员有:总理麦基·萨勒(Macky Sall),外交国务部长谢赫·蒂迪亚内·加迪奥(Cheikh Tidiane Gadio),经济和财政国务部长阿卜杜拉耶·迪奥普(Abdoulaye Diop),掌玺和司法国务部长谢赫·蒂迪亚内·西(Cheikh Tidiane Sy),海事经济和国际海运国务部长吉博·莱蒂·卡(Djibo Leïty Kâ),基础设施、装备、陆路和内海运输国务部长哈比卜·西(Habib Sy),国防部长贝卡耶·迪奥普(Bécaye Diop),内政和地方行政部长奥斯曼·恩戈姆(Ousmane Ngom),教育部长穆斯塔法·苏朗(Moustapha Sourang),旅游和空中运输部长奥斯曼·马赛克·恩迪亚耶(Ousmane Masseck Ndiaye),能源和矿产部长马迪克·尼昂(Madické Niang),贸易部长马马杜·迪奥普(Mamadou Diop),卫生和医疗预防部长阿卜杜·法勒(Abdou Fall),农业、农村水利和食品安全部长法尔巴·桑戈尔(Farba Senghor),国际和地方合作部长拉明·巴(Lamine Bâ),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长艾达·姆博吉女士(Aïda Mbodj),文化和历史遗产部长马姆·比拉梅·迪乌夫(Mame Birame Diouf),公职、劳动、就业和职业组织部长阿达马·萨勒(Adama Sall),体育部长达乌达·法耶(El Hadj Daouda Faye),城市规划和领土整治部长阿萨内·迪亚涅(Assane Diagne),建筑遗产、住房和建设部长奥马尔·萨尔(Oumar Sarr),邮政、电信和信息、通讯新技术部长约瑟夫·恩东(Joseph Ndong),工业和手工业部长比内塔·巴·桑布女士(Bineta Bâ Samb),预防、公共防疫、清洁和城市水利部长伊萨·姆巴耶·桑布(Issa Mbaye Samb),环境和自然保护部长蒂埃诺·洛(Thierno Lô),信息部长、政府发言人巴卡尔·迪亚(Bacar Dia),非洲新伙伴计划、非洲经济一体化和良政部长阿卜杜·阿齐兹·索乌(Abdou Aziz Sow)生活质量和娱乐部长迈穆娜·苏朗·恩迪尔女士(Maïmouna Sourang Ndir),中小企业、妇女企业和微观金融部长玛丽-皮埃尔·萨尔·特拉奥雷女士(Marie-Pierre Sarr Traoré),青年部长阿利乌·索乌(Aliou Sow),科学研究部长亚耶·凯纳·加萨马·迪亚女士(Yaye Kène Gassama Dia),计划和持续发展部长马马杜·西迪贝(Mamadou Sidibé),海外侨民部长阿卜杜·马拉勒·迪奥普(Abdou Malal Diop),畜牧业部长乌穆·哈伊里·盖伊·塞克女士(Oumou Khaïry Guèye Seck),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长乔治·滕登(Georges Tendeng),同机构关系部长阿娃·法勒·迪奥普女士(Awa Fall Diop),总理府负责地方发展的部长级代表索赫纳·杜尔·法勒女士(Sokhna Touré Fall),经济和财政部负责预算的部长级代表谢赫·哈吉布·苏马雷(Cheikh Hadjibou Soumaré),教育部负责教学的部长级代表易卜拉希马·法勒(Ibrahimn Fall),教育部负责扫盲、全国性语言和法语国家的部长级代表迪埃加内·塞内(Diégane Sène)。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0个行政区,30个省,90个县。
【司法机构】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上诉法院、预审法庭、重罪法院和治安裁判所等各级法院行使。1992年,塞司法体制改革,取消国家安全法庭,成立立宪委员会、行政法院。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贾布里勒·卡马拉(Guibril Camara),总检察长阿卜杜拉耶·盖伊(Abdoulaye Gaye)。
【政党】现有65个合法政党,主要有:
(1)塞内加尔民主党(Le Parti Démocratique Sénégalais):执政党。1974年7月31日成立。宗旨是通过民主手段建立一个民主、社会主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组织机构健全。瓦德总统和萨勒总理分任总书记和副总书记。
(2)塞内加尔社会党(Le Parti Socialiste Sénégal):塞独立后曾长期执政,2000年3月沦为在野党。主张在保留非洲特性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民主和人道主义的社会。党主席为前总统阿卜杜·迪乌夫(Abdou Diouf ),第一书记为乌斯曼·塔诺·迪昂(Ousmane Tanor Dieng)。
(3)进步力量联盟(Alliance des Forces de Progrès) :由部分原社会党成员于1999年8月组建,主张建立民主政治,依靠政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总书记为前政府总理穆斯塔法·尼亚斯(Moustapha Niasse )。
此外,还有民主复兴联盟、非洲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塞内加尔自由党、进步和公民党、进步和正义联盟,全国民主联盟、独立劳动党、民主联盟-争取劳动党运动、塞内加尔共和运动、非洲群众独立党、塞内加尔民主联盟(革新派)、塞内加尔共和党、塞内加尔非洲生态学者党、争取民主和联邦制联盟等。
【重要人物】阿卜杜拉耶·瓦德:总统。1926年5月29日生于塞圣路易市。早年留学法国,曾获法律学士、法律和经济学博士等学位。1959年起在塞从事律师工作。曾先后在塞和法国任教。1970年返塞任达喀尔大学法律和经济学院院长。1974年创建民主党并任总书记至今。1978年至1983年任国民议会议员。1991年至1992年任政府国务部长,1995年至1998年任总统府国务部长。2000年3月当选塞总统。系非洲经济问题专家,着述甚丰,主要有《西非经济:统一与发展》和《非洲的命运》等。已婚,有1子1女。曾于2006年6月访华。
【经 济】 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门类较齐全,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三大产业发展较平衡。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花生、磷酸盐出口以及旅游业是塞四大传统创汇产业。1984年以来,塞政府推行新农业和工业政策,减少国家干预,逐步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鼓励企业间自由竞争;强调优先发展农业, 争取粮食自给;重视对生产项目的投资,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设立自由工业区,以引进外资和技术。瓦德上台后,把增加就业、减贫作为经济政策中的首要目标,同时努力扩大税源,保持财政平衡。近年来,塞经济稳步增长。2006年初,瓦德总统提出“加速增长战略”,目标是今后10年内年均经济增长7-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
2005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83.1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15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1%。
货币名称 :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FCFA)。
年均汇率:1美元=497.7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1.7%。
【资源】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磷酸盐、铁、黄金、铜、钻石、钛等。磷酸钙储量约1亿吨。磷酸铝储量约6000万吨。2004年磷酸盐产量191万吨。水力资源较丰富。塞同马里、毛里塔尼亚成立了“塞内加尔河开发组织”,同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成立了“冈比亚河开发组织”。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2%,约620.5万公顷。
【工业】2003年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全国有500多家企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食品、化
戈雷岛工、纺织、皮革、炼油、汽车装配、建材工业等。85%的工厂企业集中在达喀尔。近年来,除旅游业外,渔业、花生和磷酸盐等部门均不景气,特别是非洲法郎贬值后大多数国营和准国营企业开工不足,倒闭现象严重,失业人数猛增。
【农牧渔业】2003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可耕地800万公顷,已耕地26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和棉花。花生种植面积10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1000公顷。除满足国内需要外,绝大部分花生用于出口,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粮食不能自给,仅能满足40%的需求。1984年塞政府颁布“新农业政策”: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减少国家财政补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鼓励私人经营。之后,政府又陆续颁布一系列鼓励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瓦德总统上台后,重视发展农业,采取了规范农产品产销体制,稳定花生、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价格等措施。2005年,随着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可耕地面积扩大,水稻等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近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花生 44.1 60.3 82.0
棉花 5.5 4.0 4.7
小米、高粱 81.8 45.0 84.0
稻谷 23.2 23.3 25.7
玉米 40.1 40.1 42.0
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马、家禽为主。2004年家畜存栏总量为1310万,其中牛310万头,羊870万只。2003年,畜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
渔业是塞经济主要支柱之一,是塞第一大创汇产业,全国就业人口中约有15%从事捕鱼业,是第二大就业产业。2002年1月,欧盟和塞政府签署协议,以控制欧盟船只在塞海域的捕鱼量,并加大欧盟对塞渔业的投资。2005年塞捕鱼量为62.88万吨,鱼产品出口占当年出口额的18%。
【旅游业】是塞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为塞第二大创汇产业。2003年旅游收入为1.9亿美元,游客人数41.83
最大的天然游泳场——耀夫海滩万,主要来自法国、比利时、瑞士和德国。旅游点主要集中在达喀尔、捷斯、济金朔尔、圣路易地区。12月至次年2月为旅游旺季。
【风土人情】塞内加尔人热情好客、喜欢舞蹈,特别是手鼓舞。他们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是宰羊节。按照伊斯兰教历,5月25日是伊斯兰教的宰羊节,名塔巴斯基,大概在公历每年十二月份左右。节日来到时,街头巷尾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清晨达喀尔一片诵经声,当盛典结束后,许多人家院子里开始宰羊。人们把羊肉分赠亲友,把羊血洒在挖好的土坑里。
宗教对塞内加尔人的生活习俗影响较大,他们多数都忌讳使用猪皮和猪内脏作的日用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事情。他们还尊奉伊斯兰教规,在公共场合下是禁止饮酒的。
塞内加尔人的穿着一般都比较简单,男子习惯穿一种白色的“布布”大袍,女子一般都穿颜色鲜艳的长裙,有的还在头上蒙着一条围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还有这样的风俗:一般的人都把头剃得光光的,只在左耳朵的上方留下一块头发。
塞内加尔儿童头饰在塞内加尔,若有贵宾来临,他们常以烤全来热情款待。用来作烤全的都是小羊羔。烤熟后,放在金属的大盘子里端上餐桌。待客人们洗手后,一般习惯用右手先从羊的背部、胁部开始撕食。 V 塞内加尔人一般是以玉米、大米、高粱等为主食,其副食以牛羊肉为主,其中尤以羊肉居多。他们习惯吃大块的牛、羊肉,不爱吃以肉片、肉丁或肉丝烹制的菜肴。
他们喜爱吃的菜有西红柿、萝卜、胡萝卜和各种豆类等。在口味上,喜吃香而辛辣的食物,不怕油腻,而且一般人的饭量也比较大。有的人也爱吃法式西菜,早餐一般喜欢吃面包、黄油、浓咖啡。也爱好喝茶,尤其喜爱喝中国的绿茶。他们习惯在饭后,一边茶、一边聊天,以帮助消化。塞内加尔人一般都忌吃虾、鸡毛菜、蘑菇等菌类以及其他形状古怪的食物,如:鳝鱼、甲鱼、鱿鱼等。他们更忌食猪肉。
塞内加尔男子咀嚼小木棍以清洁牙齿塞内加尔盛产花生,每到花生收获季节,“垒花生”比赛便成了当地人的一项体育活动。比赛前,由一位工匠用石灰在地上画一道白线,规定花生袋堆放的位置。比赛由当地酋长主持。比赛开始,竞赛者们肩扛头顶,将花生袋放入白线内。随着他们来回奔跑穿梭,花生袋越垒越高,当花生袋垒到“金字塔”形的最顶端,只能放置一袋时,即算堆垒完毕。
这时参赛者迅速将花生堆四周清扫干净,待酋长来验收。比赛通常以50人为一组,获胜的组每人得到一袋花生作为奖赏。这种比赛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合。每次比赛结束后,都有许多女青年跑上前去向获胜的男青年表示祝贺,或递上一块擦汗的手帕,或递上一罐清凉的饮料。如果男青年对女青年也有意,便在三天之内回赠一块手帕和一些蜂蜜,表示愿意同她结合,希望婚后生活如蜜一般甜美。
【交通运输】 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和铁路,有以达喀尔区为中心的连结全国各地的陆路交通干线网。达喀尔是非洲通往欧洲和美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
铁路:总长1300公里。有一条达喀尔通往马里巴马科的铁路线,该铁路2001年运送货物26.26万吨。2003年加拿大公司Canac-Getma获得该线路25年经营权,货物运输量得到大幅提高,2004年运送货物42万吨。
公路:总长14576公里,其中柏油路4271公里。1999年有各种机动车12万辆。
水运:塞内加尔河全年通航距离为220公里,汛期可通航924公里。达喀尔港是西非第二大港,2002年吞吐量为900万吨。其它港口有圣·路易港和济金朔尔港。
空运:达喀尔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机场为国际机场,年均客运量120万人次,货运量超过3万吨。自1998年起,圣·路易有包机飞往法国。另有12个二级机场,其中较重要的有济金朔尔机场。1999年,塞航空公司将其51%的股份卖给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并于2001年组成塞内加尔国际航空公司。2001年该公司客运量为12.5万人次, 2004年上升至42万人次。2003年曾被评为非洲最佳航空公司。
塞计划于2006年底之前在距达喀尔50公里处建成一个新的国际机场,其承运能力将是桑戈尔机场的两倍,造价约2.94亿美元。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种税收和外国援助。2001年至2003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非洲法郎):
2003 2004 2005
收入 7977 8648 9590
支出 8500 9655 10060
差额 -523 -1007 -470
2004年外汇储备(不含黄金)为9.99亿美元,2005年外债总额36亿美元。
【对外贸易】主要出口渔业产品、磷酸盐、花生和石油产品,进口产品主要是粮食、原油、机电和日常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法国(2004年分别占塞进、出口总额的25%和10.2%)、印度、尼日尔爾利亚、马里、意大利、德国、日本、科特迪瓦等。 近年进出口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非洲法郎):
2003 2004 2005
出口额(离岸价) 7310 6745 7309
进口额(离岸价) 12010 15008 16853
贸易逆差 4700 8263 9544
【外国援助】2003年,获官方发展援助共4.496亿美元(货币单位下同),其中双边援助3.144亿,多边援助1.346亿。在双边援助中,法国提供1.195亿,西班牙0.347亿,日本0.287亿,德国0.205亿,加拿大0.176亿。在多边援助中,国际开发协会提供0.988亿,欧盟0.379亿,非洲发展基金0.117亿,世界粮食计划署0.035亿。
2009年1月29日中国政府向塞内加尔政府提供8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200万美元)无偿补充援款,用于在建的一系列援塞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国家大剧院、非洲文明史博物馆、儿童医院。
塞内加尔女童【人民生活】2002年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3%。城市失业率为27.7%。人均寿命为52.7岁,新生儿死亡率为79‰,22%的人口不能享有洁净水,30%的人口缺乏卫生设施。40%的人口能享有卫生服务,3/4的医护人员集中在达喀尔和捷斯。2003年,塞有4.4万名艾滋病携带者,成人感染率为0.8%。2004年,全国有24.5万条电话线。2005年移动电话用户约180万户。
【军事】1960年8月22日建军。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委员会。政府设国防部,军
塞内加尔女兵队设总参谋部,下辖七大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两年。
2004年总兵力13620人。陆军11900人,编有步兵部、工兵营、总统卫队、炮兵群、侦察中队、伞兵连等部队;海军950人;空军770人;准军事部队5000人。现任总参谋长阿卜杜拉耶·法勒少将(Abdoulaye Fall)。
2005年,法在塞驻军有1130人。塞军中还有数百名法国顾问。
【文化教育】教育发展较快。2003年,小学入学率为85.1%。成年人识字率为40.2%。4%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全国有高等院校10 所,其中达喀尔大学创立于1957年(前身是“法属黑非洲研究院”),是黑非洲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设有5个系和一些附属学院及研究所。在国外的留学生和研究生约5000人。2004年教育开支占预算总支出的35%。
【新闻出版】全国日报和周报约有15种。《太阳报》,1970年创刊,是国内最大的由政府控制的法文日报,日发行量6.5万份。此外,还有反映伊斯兰教派观点的《震旦》周刊,以及私营报纸《南方日报》、《解放的鸭子》、《政客》、《达喀尔晚报》、《经济日报》等。报纸和周刊均用法文出版。
塞内加尔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成立于1957年。国内有7个分社,国外无分社。同20个外国通讯社签有新闻交流协定。1999年8月,第一家私营通讯社Ava Presse成立。
1973年建立广播电视局,1992年改为国营公司,名为“塞内加尔广播电视”,统管广播电视工作。从1992年开始,塞与法国合作开办调频台可收听法国国际台和设在加蓬的“非洲第一台”的广播。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尚不能覆盖全国,覆盖面积为80%。在达喀尔,通过卫星天线,可收到美国CNN、法国国际台、Canal Horizon和TV5等西方电视台的节目。
2003年,塞全国共有672个网站,22.5万网民,21.7万台个人电脑。
[编辑本段]【对外关系】 奉行全方位和不结盟政策。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元化是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积极主张维护非洲团结,推动非洲经济一体化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点保持与法国传统“特殊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同美国关系。重视发展同邻国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现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法语国家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同约12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1971年12月7日中塞建交。1996年1月3日,塞政府宣布与台湾“复交”。9日,我宣布中止同塞外交关系。2005年10月25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塞外交国务部长谢赫·蒂迪亚内·加迪奥在北京签署复交公报,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2005年,中塞贸易总额为1.41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33亿美元,进口800万美元。
2009年1月29日中国政府向塞内加尔政府提供8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200万美元)无偿补充援款,用于在建的一系列援塞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国家大剧院、非洲文明史博物馆、儿童医院。同年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塞内加尔。
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卢沙野。馆址:RUE 18 PROLONGEE,FANN RESIDENCE,DAKAR, REPUBLIQUE DU SENEGAL。信箱:B.P.342。国家地区号:00221。电话:8647775。传真:8647780。
塞内加尔驻华大使:帕帕·哈利卢·法勒(Papa Khalilou Fall)。馆址:暂无。
F. 塞内加尔签证怎么办理
一、办理流程:
1、签证申请人确认赴塞内加尔目的和行程计划;
2、向塞内加尔驻华使馆签证处咨询有关签证信息,索要签证申请表和签证申请需要材料清单;
3、准备签证材料
4、向塞领馆递交签证申请,交纳签证费;
5、等候审核结果或补充资料;
6、领取签证后,应及时仔细核对签证上的各项信息是否正确,尤其是签证有效期的起止时间及停留天数是否与所申请的相符,签证上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拼写是否正确,如发现任何错误,应及时与大使馆联系。
二、所需材料:
1、护照,有效期至少6个月以上;
2、护照复印件;
3、护照照片2张;
4、签证申请表;
5、邀请函,包括邀请人姓名、护照号、出生日期、访问目的、停留时间、费用承担等。可以提供邀请函复印件;
6、单位派遣函或在职证明;
7、塞内政部入境及短期停留签证同意函;
8、国际往返机票订单;
9、使领馆要求的其他资料;
10、每人申请材料一式两份。
(6)访问塞内加尔座驾扩展阅读:
出入境塞内加尔须知
塞内加尔实行外汇管制,如入境携带外汇数额较大,入境时需向塞海关申报,妥存申报单,以便出境时备查。否则出境时,只能携带不超过4000美元的外汇出境,超出部分需有银行携汇证明。
塞内加尔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执行撒哈拉南部非洲检疫公约。所有植物、动物进口均需提供出口国的检验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