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N转以太网的功能有哪些
近年来,全世界的通讯手段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各种通讯方式在各行各业都做了垂直细分,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同时也是大势所趋,更精细更垂直的方式才更有利于特定的行业。这个其实说白了,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定制服务,专业人做专业的事。这样划分的好处相信也不必多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极高地提升效率。
同时也欢迎大家找我讨论更多CAN总线网关的相关问题。
2. 两台能上网的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怎样进行文件的传输请高手给一个详细的解答.
二医院FTP安全交换网关应用场景
一、用户需求
1. 办公网与内网之间需文件隔离交互。
2. 采用U盘拷贝两网的文件,拷贝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木马等,将外网的恶意代码扩散到内网的风险。
3. 只可传入院里用到的类型文件,如文档、图片、视音频等。
4. 传入内网的文件需进行病毒查杀。
5. 文件从内网拷出要有记录,事后可查,避免重要文件外流。
6. 每个部门相互独立,又有一个公用的文件夹。
7. 机子多不能每台机子安装客户端,需用标准的FTP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即可使用。
二、现状
1. 通过对防火墙、网闸穿透,在内网部署一个FTP,实现内外网的文件交互。
2. 整个医院使用同一帐号。
3. 无杀毒、文件类型限制,会传入病毒、木马等危险文件。
三、部署
现摆渡产品,部署在内外网两端,办公网接防火墙至公网。如下图,中间红框设备为摆渡产品。
4.各部门配置信息如下:
序号 科室 用户名 密码 路径 备注
1 安全保卫科 /data/aqbwk
2 财务科 /data/cwk
3 党政综合办公室 /data/dzzhbgs
4 干部保健办公室 /data/gbbjbgs
5 工会 /data/gh
6 公共 /data/gg
7 公共卫生科 /data/ggwsk
8 后勤保障中心 /data/hqbzzx
9 护理部 /data/hlb
10 基建科 /data/jjk
11 纪委监察室 /data/jwjcs
12 健康管理中心 /data/jkglzx
13 健康教育科 /data/jkjyk
14 科教科 /data/kjk
15 门诊部 /data/mzb
16 评审办 /data/psb
17 签到单模板 /data/qddmb
18 人事科 /data/rsk
19 设备科 /data/sbk
20 社工部 /data/sgk
21 团委 /data/tw
22 外网资料 /data/wwzl
23 信息科 /data/xxk
24 信息系统问题统计 /data/xxxtwttj
25 宣传统战部 /data/xctzb
26 医保(物价)办公室 /data/ybbgs
27 医共体办公室 /data/ygtbgs
28 医患沟通办公室 /data/yhgtbgs
29 医技科室 /data/yjks
30 医务管理中心 /data/ywglzx
31 医院发展中心 /data/yyfzzx
32 医院感染管理科 /data/yygrglk
33 院领导 /data/yld
34 质量管理办公室 /data/zlglbgs
35 住院部 /data/zyb
管理员人员 /data/
3. 如何使用CAN总线在两个台电脑上传图片用C++编程
用两个CAN接口卡就可以完成了。
编程就是调用接口卡本身自带的DLL,直接调用就是了,所以只要懂C++,然后知道CAN的基本格式就可以轻松完成。
传图片什么都可以,CAN的报文分包应该考虑一下,其他就没什么了。
4. 请问can数据采集工作可以怎么实现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CAN总线是目前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有时候,我们需要采集一定的CAN数据进行研究。那么,我们都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实现CAN数据采集工作呢?
第一种,直接给目标CAN设备连接一个CAN数据采集工具,比如CAN数据存储设备,实时的进行CAN数据的采集存储。当然,我们事先要确定目标CAN设备的CAN接口处没有被设置障碍阻挡数据外流。
第二种,还是先确认目标CAN设备的CAN接口处没有被设置障碍,然后给其连接一台USBCAN分析仪,使用数据转存功能,将CAN数据存储在电脑硬盘上,现在你清楚了吗?
如果您需要相关的CAN数据采集设备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
5. CAN总线的含义是什么
CAN总线的含义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
CAN通讯协议主要描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CAN层的定义与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一致。每一层与另一设备上的相同的那一层通讯,实际的通讯发生在每一设备上相邻的两层,而设备只通过模型物理层的物理介质互连。
一个由CAN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无数个节点。实际应用中,节点数目受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所限制。常见的CAN线的频率有250Kbs/500Kbs/1000Kbs,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
(5)can总线在两个台电脑上传图片扩展阅读
CAN最初出现在80年代末的汽车工业中,由德国Bosch公司最先提出。当时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数基于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
提出CAN总线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可以被挂接在该总线上。1993年,CAN 已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6. 汽车CAN线是什么意思。干什么的
Can-Bus总线技术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的简称,它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和纠错能力,最早被用于飞机、坦克等武器电子系统的通讯联络上。
7. 问下can usb适配器连接电脑后首先应做什么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像是USBCAN分析仪这类设备,它在物理连接电脑以后,相关的驱动就会自己运行安装,然后,我们就可以前往设备管理器里寻找设备的端口号了。所谓端口号,就是USBCAN设备CAN接口的代称。比如说,一台USBCAN设备拥有两个CAN总线接口,那它连接电脑以后,就应该有两个端口号。知道设备的端口号是哪一个以后,我们在使用上位机软件的时候,就可以为其设置相关的波特率数值,让它与目标CAN设备能够实现正常的数据收发和通讯,现在你清楚了吗?如果您需要相关的USBCAN设备,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
8. can总线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CAN设备能不能同时收发数据
CAN是半双工的。收发数据要分时进行。不管CAN网络上挂多少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有1个发送数据。如果有多个需要同时发送则只有优先级别高的先发送,其它等待。
can总线半双工,能同时收数据,但是不能同时发数据。
CAN采用的是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按优先级发送,可以大大节省总线冲突仲裁时间,在重负荷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所以不同同时发,有优先级。
(8)can总线在两个台电脑上传图片扩展阅读
全双工是要求10个节点同时说话,即使是用两路CAN也没法实现全双工,因为有两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共享传输介质的总线基本上没法实现全双工,因为都存在两个节点同时发送的冲突问题。
CAN可以用光纤来做媒介,但CAN设计的本意不是用来传送大量的数据的,而是控制命令类的,用来实现语音并个好,都用上光纤了,完全可以用别的总线,最好实现ETH,为扩展做好基础。
CAN协议也遵循ISO/OSI模型,采用了其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CAN采用多主工作方式,节点之间不分主从,但节点之间有优先级之分,通信方式灵活,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广播方式传输数据,无需调度。
9. CAN总线的技术介绍
位仲裁
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就必须将数据快速传送,这就要求数据的物理传输通路有较高的速度。在几个站同时需要发送数据时,要求快速地进行总线分配。实时处理通过网络交换的紧急数据有较大的不同。一个快速变化的物理量,如汽车引擎负载,将比类似汽车引擎温度这样相对变化较慢的物理量更频繁地传送数据并要求更短的延时。
CAN总线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报文的优先级结合在11位标识符中,具有最低二进制数的标识符有最高的优先级。这种优先级一旦在系统设计时被确立后就不能再被更改。总线读取中的冲突可通过位仲裁解决。如图2所示,当几个站同时发送报文时,站1的报文标识符为011111;站2的报文标识符为0100110;站3的报文标识符为0100111。所有标识符都有相同的两位01,直到第3位进行比较时,站1的报文被丢掉,因为它的第3位为高,而其它两个站的报文第3位为低。站2和站3报文的4、5、6位相同,直到第7位时,站3的报文才被丢失。注意,总线中的信号持续跟踪最后获得总线读取权的站的报文。在此例中,站2的报文被跟踪。这种非破坏性位仲裁方法的优点在于,在网络最终确定哪一个站的报文被传送以前,报文的起始部分已经在网络上传送了。所有未获得总线读取权的站都成为具有最高优先权报文的接收站,并且不会在总线再次空闲前发送报文。
CAN具有较高的效率是因为总线仅仅被那些请求总线悬而未决的站利用,这些请求是根据报文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按顺序处理的。这种方法在网络负载较重时有很多优点,因为总线读取的优先级已被按顺序放在每个报文中了,这可以保证在实时系统中较低的个体隐伏时间。
对于主站的可靠性,由于CAN协议执行非集中化总线控制,所有主要通信,包括总线读取 (许可)控制,在系统中分几次完成。这是实现有较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统的唯一方法。
CAN与其它通信方案的比较
在实践中,有两种重要的总线分配方法:按时间表分配和按需要分配。在第一种方法中,不管每个节点是否申请总线,都对每个节点按最大期间分配。由此,总线可被分配给每个站并且是唯一的站,而不论其是立即进行总线存取或在一特定时间进行总线存取。这将保证在总线存取时有明确的总线分配。在第二种方法中,总线按传送数据的基本要求分配给一个站,总线系统按站希望的传送分配(如:EthernetCSMA/CD)。因此,当多个站同时请求总线存取时,总线将终止所有站的请求,这时将不会有任何一个站获得总线分配。为了分配总线,多于一个总线存取是必要的。
CAN实现总线分配的方法,可保证当不同的站申请总线存取时,明确地进行总线分配。这种位仲裁的方法可以解决当两个站同时发送数据时产生的碰撞问题。不同于Ethernet网络的消息仲裁,CAN的非破坏性解决总线存取冲突的方法,确保在不传送有用消息时总线不被占用。甚至当总线在重负载情况下,以消息内容为优先的总线存取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系统。虽然总线的传输能力不足,所有未解决的传输请求都按重要性顺序来处理。在CSMA/CD这样的网络中,如Ethernet,系统往往由于过载而崩溃,而这种情况在CAN中不会发生。
CAN的报文格式
在总线中传送的报文,每帧由7部分组成。CAN协议支持两种报文格式,其唯一的不同是标识符(ID)长度不同,标准格式为11位,扩展格式为29位。
在标准格式中,报文的起始位称为帧起始(SOF),然后是由11位标识符和远程发送请求位 (RTR)组成的仲裁场。RTR位标明是数据帧还是请求帧,在请求帧中没有数据字节。
控制场包括标识符扩展位(IDE),指出是标准格式还是扩展格式。它还包括一个保留位 (ro),为将来扩展使用。它的最后四个位用来指明数据场中数据的长度(DLC)。数据场范围为0~8个字节,其后有一个检测数据错误的循环冗余检查(CRC)。
应答场(ACK)包括应答位和应答分隔符。发送站发送的这两位均为隐性电平(逻辑1),这时正确接收报文的接收站发送主控电平(逻辑0)覆盖它。用这种方法,发送站可以保证网络中至少有一个站能正确接收到报文。
报文的尾部由帧结束标出。在相邻的两条报文间有一很短的间隔位,如果这时没有站进行总线存取,总线将处于空闲状态。
CAN数据帧的组成
远程帧
远程帧由6个场组成: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CRC场、应答场和帧结束。远程帧不存在数据场。
远程帧的RTR位必须是隐位。
DLC的数据值是独立的,它可以是0~8中的任何数值,为对应数据帧的数据长度。
错误帧
错误帧由两个不同场组成,第一个场由来自各站的错误标志叠加得到,第二个场是错误界定符
错误标志具有两种形式:
活动错误标志(Active error flag),由6个连续的显位组成
认可错误标志(Passive error flag),由6个连续的隐位组成
错误界定符包括8个隐位
超载帧
超载帧包括两个位场:超载标志和超载界定符
发送超载帧的超载条件:
要求延迟下一个数据帧或远程帧
在间歇场检测到显位
超载标志由6个显位组成
超载界定符由8个隐位组成
数据错误检测
不同于其它总线,CAN协议不能使用应答信息。事实上,它可以将发生的任何错误用信号发出。CAN协议可使用五种检查错误的方法,其中前三种为基于报文内容检查。
3.4.1循环冗余检查(CRC)
在一帧报文中加入冗余检查位可保证报文正确。接收站通过CRC可判断报文是否有错。
3.4.2 帧检查
这种方法通过位场检查帧的格式和大小来确定报文的正确性,用于检查格式上的错误。
3.4.3.应答错误
如前所述,被接收到的帧由接收站通过明确的应答来确认。如果发送站未收到应答,那么表明接收站发现帧中有错误,也就是说,ACK场已损坏或网络中的报文无站接收。CAN协议也可通过位检查的方法探测错误。
3.4.4 总线检测
有时,CAN中的一个节点可监测自己发出的信号。因此,发送报文的站可以观测总线电平并探测发送位和接收位的差异。
3.4.5 位填充
一帧报文中的每一位都由不归零码表示,可保证位编码的最大效率。然而,如果在一帧报文中有太多相同电平的位,就有可能失去同步。为保证同步,同步沿用位填充产生。在五个连续相等位后,发送站自动插入一个与之互补的补码位;接收时,这个填充位被自动丢掉。例如,五个连续的低电平位后,CAN自动插入一个高电平位。CAN通过这种编码规则检查错误,如果在一帧报文中有6个相同位,CAN就知道发生了错误。
如果至少有一个站通过以上方法探测到 一个或多个错误,它将发送出错标志终止当前的发送。这可以阻止其它站接收错误的报文,并保证网络上报文的一致性。当大量发送数据被终止后,发送站会自动地重新发送数据。作为规则,在探测到错误后23个位周期内重新开始发送。在特殊场合,系统的恢复时间为31个位周期。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一个发生错误的站将导致所有数据被终止,其中也包括正确的数据。因此,如果不采取自监测措施,总线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为此,CAN协议提供一种将偶然错误从永久错误和局部站失败中区别出来的办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出错站统计评估来确定一个站本身的错误并进入一种不会对其它站产生不良影响的运行方法来实现,即站可以通过关闭自己来阻止正常数据因被错误地当成不正确的数据而被终止。
硬同步和重同步
硬同步只有在总线空闲状态条件下隐形位到显性位的跳变沿发生时才进行,表明报文传输开始。在硬同步之后,位时间计数器随同步段重新开始计数。硬同步强行将已发生的跳变沿置于重新开始的位时间同步段内。根据同步规则,如果某一位时间内已有一个硬同步出现,该位时间内将不会发生再同步。再同步可能导致相位缓冲段1被延长或相位缓冲段2被短。这两个相位缓冲段的延长时间或缩短时间上限由再同步跳转宽度(SJW)给定。
10. 问下怎么进行汽车can数据总线的协议解析呢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目前对于汽车CAN总线协议的解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控制变量法,具体说就是在保证汽车CAN线能够向外收发数据的前提下,我们让USBCAN分析仪和汽车CAN总线以及装有检测软件的电脑分别相连。然后,我们确定一个变量,比如说解析汽车开关车灯的CAN协议,那就反复的开关车灯。这时候,开关车灯的CAN数据就会经过USBCAN转换成USB数据显示在电脑软件接收界面上,其他的数据不变。然后我们就可以一一对应了。在进行汽车其他部分的CAN协议解析工作时,遵循的也是这个道理。现在你清楚了吗?如果您需要相关的USBCAN分析仪的话,可以前往我们的网站进行具体的咨询,欢迎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