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散打的问题
柔韧训练不足,会造成肌肉,韧带僵硬,动作幅度小,这不仅直接影响散手技击技能的提高,而且阻碍着力量,速度,协调能力的发展,还易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损伤。
规定一方主动进攻,另一方防守反击,防守反击的一方要根据主动进攻一方动作做出选取择性反击动作,也可以先规定进攻动作和防守反击动作 ,然后再过渡任意进攻与防守反击,比如,限用摔法,
② 今天采访散打冠军,问什么问题比较好
赞赏对手,然后问你喜欢的问题。
采访第一步赞赏对方,获得好感,
然后接下来问,散打有关的问题,可以是你自己喜欢的问题,也可以是散打与发展,社会对散打的期待,疑问,未来散打发展前景。
③ 散打最实用吗
内行人说:散打是对功夫的提炼和改造 昨天,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散打部主任陈国荣前来广州视察功夫王第二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筹备工作情况之机,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陈国荣。他介绍说:“中国武术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散打则是传统武术为了适应现代体育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竞技项目。 从1978年开始,国家体委组织了一批着名的武术专家进行散打运动的实验、推广,制定相关竞赛制度、规则以及培养武术散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可以说,散打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对各个武术门派的实用招法进行提炼整合,最后形成现在这样的技术体系。虽然中国传统武术门派、招式繁多,但概括起来,也就是‘打’、‘踢’、‘摔’、‘拿’四种基本技法。‘拿’就是擒拿关节,杀伤力大,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不符现代体育竞赛精神,因此散打将‘拿’去掉了。认为散打跟中国武术无关、不属于中国武术范畴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理解。这主要是由于对中国武术认识有误区而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套路开展时间长,而散打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人们对散打认识不够。我们很多人是从武侠小说、武侠电影和套路比赛来认识武术的。武侠电影里的动作确实很好看,但演戏只是演戏而已。” 既然功夫是指中国武术中的技击,那么能否将体现中国武术“打”的功能、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散打”称为“功夫”呢?这是竞技武术界与传统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即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现代散打能否代表“功夫”的问题。 从概念的严格性来说,现代散打的确不应被简单地称为中国功夫,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散打是中国功夫经过提炼和改造后,以擂台比赛为形式的一种现代体育竞技项目。至于现代散打能否代表“功夫”,本报记者认为,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和现实状况来看,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现代散打,是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