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倍政治生涯回顾:他有哪些高亮、灰色和至暗时刻
安倍晋三于2022年7月8号在日本奈良县被刺客枪杀,最终送至医院不治身亡,而回顾安倍的政治生涯,他也是有非常多的高亮、灰色以及至暗时刻。
最后,在他第一任任期未满就因为身体原因以及一系列的政治丑闻导致支持率快速下降以至于快速辞职,最终蛰伏五年又再次重返政坛可能是安倍晋三政治生涯当中的至暗时刻。由于安倍晋三的肠胃一直有问题,而且在他第一任首相期间也传出了他的政治丑闻,所以说在他支持率快速下降的时候,他便以身体原因失去了抽象的职位,而且在蛰伏5年之后才再次当选为日本首相,而这一段时间对安倍晋三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他的至暗时刻。
❷ 如何解读安倍亚洲外交五项原则
安倍发表的五项原则是:
第一,日本要与东盟国家共同创造相同价值观。第二,日本愿与东盟
国家一起全力维护海洋权益和航行自由。欢迎美国重视亚洲的政策。第
三,积极推进日本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建设各种网络,促进投
资,拉动日本经济的复苏,与东盟共繁荣。第四,日本与东盟共同发展与
守护亚洲多样的文化。第五,促进日本与东盟各国年轻人的交流,增进相
互理解。
安倍称,希望这五项原则能够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回应。
安倍在记者会上还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日本带来了好处。
安倍所谓的五原则,应当如何解读?
一、他要与东盟国家创造所谓共同“价值观”是什么?
日本人行为准则的核心是相对性,即从来不是从一个绝对的价值标
准去判断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
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
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日本人很少去想。他们把这样
的问题通常交给上级去想,交给天皇去考虑。
只要上级说了什么是对的,那就是标准。只要强者说了什么是善
的,那么什么就是善的。日本人不习惯去考虑这些抽象的问题,他们主
要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力量与力量之间的对比去判断对错,然后附
和权威就可以了。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也属于相对主义,它是针对具体的
关系而不是强调抽象的原则。
因此,日本人的所谓价值观,也只能是听命与美国这个“太上
皇”的指令,叫他们往西,就不敢往东。
如果按安倍的说法与东盟国家创造所谓共同“价值观”就是让东盟
这些国家听命于美国。
二、与东盟国家一起全力维护海洋权益和航行自由
其实,此话就是美国人进入亚太所找的借口,只不过安倍鹦鹉学舌
般的重复一遍而已。安倍企图以此勾连东盟国家,在南海牵制中国,与
日本在东海对抗中国遥相呼应,其矛头直指中国。
所谓欢迎美国重视亚洲的政策,就是把美国最为后台,以便与中国
对抗,来满足美国遏制中国的长远战略。
三、与东盟共繁荣
此条,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邦联制战
略构想与政治号召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
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
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
明”。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与东亚与东南亚以“共
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
最后这个所谓“共荣圈”就是日本的铁蹄,踏遍了亚洲及东南亚使
其遭受难以想象的苦难。这个历史的教训,也许东盟国家不会忘怀吧。
四、与东盟共同发展与守护亚洲多样的文化
安倍的发展守护亚洲多样文化,其实,就是要以经济俘获所在
国,使其接受日本文化。日本人到了哪里,就会用日本的文化侵入其他
国家。他们的电子产品、汽车、电影、卡通电视包括卡拉OK,电子游戏
如此等等,都高度的渗透到所在国家。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特别严
重。过去,日本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却在经济文化领域内得到
了。通过经济手段进而对文化渗透,而发展了日本的文化。
五、促进日本与东盟各国年轻人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其实,这是日本的另一种战略措施,让日本青年去影响他国的青
年。因为日本的扩张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为了达到此目的,不惜各种
手段,用金钱或物质利益引诱他国青年为己所用。
正如过去无数日本浪人到中国到处窃取中国的情报,绘制地图、了
解风土人情,长期潜伏于中国人当中,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成了日本的
第五纵队、开路先锋。
因此,安倍的所谓的亚洲外交五项原则。其实质就是,拉拢、利诱
东盟国家来对抗中国,为自己的利益和美国的战略服务。
好比一个装扮成人的“狼外婆”正在敲东盟国家的门,其后果就不
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