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FTP使用传输层的什么协议
FTP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连接到不回同但互答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1)ftp运用什么协议扩展阅读:
TCP协议的主要功能:
1、在数据正确性与合法性上,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校验和;同时可以使用md5认证对数据进行加密。
2、在保证可靠性上,采用超时重传和捎带确认机制。
3、在流量控制上,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
Ⅱ ftp使用的运输层协议是
TCP协议。根据文件传送协议资料,FTP是FileTransferProtocol的简称,作用是让用户连接一个远程计算机并查看远程计算机中的文件,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复制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文件传输到远程计算机,使用的运输层协议是TCP协议。
Ⅲ FTP使用传输层的什么协议
FTP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3)ftp运用什么协议扩展阅读:
TCP连接每一方的接收缓冲空间大小都固定,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TCP在滑动窗口的基础上提供流量控制,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的TCP分片到达时可能会失序,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分片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分片,并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导致对端超时并重发。
Ⅳ ftp属于哪一层协议
ftp属于应用层协议。
在介绍FTP的工作原理时候,通常会讲到两个信道(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和两种模式(主动模式、被动模式)。
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可以初步的理解为控制信道是创建会话的必要条件,通常传输控制信息,如口令,用户标识,存放、获取文件等命令,而数据信道则是临时创立的,它通常被用来传输文件。当发送完文件之后数据连接会自动关闭。至于两种模式,主动和被动可以站在服务器的角度去理解:我(服务器)主动发起请求,我就是主动的,反之同。
Ⅳ FTP协议是什么
FTP协议其实是文件传输协议,是TCP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FTP协议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FTP服务器,另一个是FTP客户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区分才行,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是非常的迅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使用电脑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个人建议: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电脑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能力有一个更加快速的提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一些专业名词来说,我们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就可以解决了。
(5)ftp运用什么协议扩展阅读:
FXP传送出错时,本地的用户进程还留在FTP服务器中,并没有退出,如此时再次连接FTP服务器,可能会因用户线程超过允许,FTP服务器提示客户已登陆并拒绝客户端的连接,直至服务器中的傀儡进程因超时或其他原因被FTP服务器杀死后,才能再次连接FTP服务器。
要连上 FTP 服务器(即“登陆”),必须要有该 FTP 服务器授权的帐号,也就是说你只有在有了一个用户标识和一个口令后才能登陆FTP服务器,享受FTP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FTP协议的任务是从一台计算机将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它与这两台计算机所处的位置、联接的方式、甚至是是否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无关。假设两台计算机通过ftp协议对话,并且能访问Internet,
你可以用ftp命令来传输文件。每种操作系统使用上有某一些细微差别,但是每种协议基本的命令结构是相同的。
FTP的传输有两种方式:ASCII传输模式和二进制数据传输模式。
Ⅵ ftp协议是一种什么协议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为FTP服务器,其二为FTP客户端。
FTP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一个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包括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两个组成部分。
FTP能操作任何类型的文件而不需要进一步处理,但有着极高的延时,从开始请求到第一次接收需求数据之间的时间较长,并不时地执行一些冗长的登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