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埃尔多安访问成果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埃尔多安访问成果

发布时间: 2023-02-23 14:22:06

㈠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的人物经历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土耳其现任总统。反对派称他为“土耳其第一狂人”。1954年2月26日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儿时家境贫寒。在一个盛产美男子的国度,他的长相顶多算周正,但他从小就有着过人的抱负,并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学习方面,他毕业于马尔马拉大学商学院;体育方面,年轻时他曾是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一直以加入国家队为目标;政治领域,他在15岁时就加入了支持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荣党青年预备队。
在埃尔多安出生前两年,土耳其就加入了北约;在他5岁的时候,土耳其表达了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兴趣,当时,欧共体只有区区六个会员国。可以说,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埃尔多安见证了土耳其这个国家“脱亚入欧”的艰辛历程。1963年,土耳其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签订了结盟协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欧洲委员会首任主席沃尔特-霍尔斯坦称颂此项协定是对“土耳其是欧洲一部分”的明确承认。可悲的是,那似乎成了土耳其与欧洲关系最近的一刻,半个世纪过去了,霍尔斯坦的同党后辈默克尔明确表态,不支持土耳其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国内政治也一样,在土耳其,政党出现得快,消失得更快,形形色色的政治联盟组建了,又反目成仇,军队时不时还会出面将出格的政府赶下台。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里,这些挫折埃尔多安全都经历过。1994年,40岁的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当时土耳其刚刚经历了长达15年同库尔德分裂势力的战争,内战导致3万多人死亡。上任后,埃尔多安把一个拥挤喧嚣的第三世界大城市治理得整洁、干净,甚至一度解决了腐败问题,他当市长期间,伊斯坦布尔经济繁荣,治安良好,外国游客纷至沓来。但一场巨大的挫折也正在等待着他。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埃尔多安: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他总是西装革履,也主张妇女在公共场合不要蒙面纱,但他的妻子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用头巾严严实实地裹住自己的头发。在反对派眼中,埃尔多安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主义者。他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祷告。国父凯末尔规定土耳其是个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要土耳其人抛弃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让男子剃掉胡须,让妇女摘下头巾,甚至规定,妇女在政府机关及学校佩戴头巾为非法。然而,这一规矩遭到埃尔多安夫人和女儿的挑战。她们佩戴传统的头巾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外人或许很难理解一条小小的头巾竟然会成为土耳其政治斗争的焦点,但很多土耳其人的确把头巾看作是“保守”和“世俗”的分水岭,更担忧这背后有西方女权势力的入侵。
1998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引用了一首古诗:“宣礼塔是我们的剑,穹顶是我们的头盔,清真寺是我们的兵营,信徒们是我们的士兵,”这首诗因为隐含原教旨主义的极端思想,一直被主导世俗化的土耳其军方认定为“禁诗”。刚讲完这几句,就有几位秘密警察冲出来拉住埃尔多安,在被拖走前,他大呼:“这首诗还没颂完!”随后,埃尔多安因“反世俗罪”被判处4个月监禁,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所在的政党也被取缔。但在这段时间里,他率领相对温和的旧党派同僚创建了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该党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获胜,随后对相应宪法条款进行修改,恢复了埃尔多安的从政资格。2003年3月9日,埃参加地方议会补选并当选议员,同月11日,原总理,正义和发展党副主席阿卜杜拉·居尔辞职,艾哈迈德·内杰代特·塞泽尔总统任命埃为总理并授权组阁。遭遇牢狱之灾5年后,埃尔多安终于成功的迈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 埃尔多安能够卷土重来,是因为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连续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接近40%,100万土耳其里拉只能兑换1美元,成为全球最不值钱的货币之一,银行利率一度高达1000%,但依然无法阻止大量资本外逃。无奈之下。土耳其只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条件苛刻的110亿美元紧急援助方案,同意推动私有化改革,政府也开始了紧缩政策。军队干政的情况才有所收敛。上台之后,埃尔多安和他的正义与发展党一直牢牢把持着土耳其的政权。对此,卡内基基金会的土耳其专家亨利·巴尔基评价说:“大多数人看自己的钱包投票。”埃尔多安任总理后,不仅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8%左右,还让土耳其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3%,速度超过俄罗斯、巴西和韩国。从2003到2011年,人均产值从2500美元增加到10522美元。来自沙特和阿联酋等富裕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源源而来,土耳其的企业也和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做起了生意。可以说,土耳其就是中国在中东的翻版。它的制造业、建筑业快速发展,土耳其建筑公司还成了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2007年7月17日,土耳其议会大选前夕,他再出狂言:“如果我们不能独立组建政府,我将从此退出江湖,再不过问政治。”23日,选举结果揭晓,他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大胜,在550个席位的大国民议会中获得340席,稳居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并将继续单独组阁。 埃尔多安在政治领域的改革更为大胆。军方干政在土耳其历史上屡见不鲜,过去40多年里,军方曾经四次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埃尔多安执政后,却对给予军方太多权力的法律进行了修改,引起军方的不满,他还依靠强大的民意,数次大规模清洗军队高级将领 。
未来除了继续推进改革,在外交上,埃尔多安手中还有两张路线图,它们分别指向美国与欧洲。一张是伊拉克问题路线图。埃尔多安认为,美国应该尽快拿出一份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并表示不排除土耳其军队“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可能。而且,对于美国所谓“驻军伊拉克是防范伊朗”的说法,埃尔多安也不以为然。他相信伊朗发展核能是出于和平目的。他认为:“一把刀子,要是在兇手手里,就会杀人。要是在医生手里,就会救人。”
而另一张路线图指向的则是欧盟。这张图,从上世纪末他当伊斯坦布尔市市长时就开始成形。伊斯坦布尔是亚欧两大洲的联结点,兼具东西方血缘,但有99%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究竟是该走向西方还是东方?埃尔多安的回答是:走向西方,加入欧盟。但欧盟内部对于土耳其入盟分歧严重,阻力颇大。在埃尔多安看来,罗马是欧洲之父,伊斯坦布尔是欧洲之母。欧洲人却无法像接纳自己的母亲一样接纳土耳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浓重的“宗教情结”。
“欧盟到底是一个一视同仁的文明的联盟,还是一个基督教的俱乐部?如果是前者,那么土耳其愿意参加;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别再浪费双方的时间了。”埃尔多安2006年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失望。虽然为了满足欧盟提出的入盟条件,土耳其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方面,埃尔多安表示,让步是有限度的。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懂得抓住时机,埃尔多安就是如此。2011年,他先后走访了埃及、突尼斯以及利比亚,然后又在联合国大会上大出风头,奥巴马亲热地赞美埃尔多安在中东地区显示出了“伟大的领导能力”。美国总统并不是一直这样称赞埃尔多安的。2003年,埃尔多安坚决拒绝美国越境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他对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了强硬的镇压,同伊朗的态度暧昧不明;作为北约中的军事强国,土耳其在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问题上常常不顾北约和美国单独行动;最重要的是,埃尔多安对以色列态度强硬,而这一点,尽管让美国非常不满意,却让他赢得了众多阿拉伯国家的尊敬。 当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尔多安访问埃及时,迎接他的场面仿佛是歌迷在等待一位摇滚巨星——数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举着印有他头像的大幅海报。在他走下舷梯的一刻,许多人失声痛哭,摄影记者的闪光灯将黑夜照得如白昼一般。走进专车的刹那,埃尔多安挥手向人群致意,埃及人大声喊道:“你是个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懦夫!”201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出资在伊斯兰国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谁是你们最尊敬的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结果埃尔多安以绝对优势当选。在埃及、突尼斯等国的年轻人走上街头开始游行前,他们在Facebook上留言说,希望本国也能诞生埃尔多安这样的领导人。

㈡ 埃尔多安在乌大放厥词:不承认俄对克里米亚的吞并,这是干涉俄内政吗

克里米亚“公投入俄”,这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主权争端,属于重大国际突发性事件,而且事关安全和地区局势。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俄罗斯的内政。这就好比一家人将儿子过继给了亲戚家,而且也办理完相关手续。然后又反悔了,把儿子抢回家,而且还要给孩子把姓名改回来,然而外人都不承认。俄罗斯所干的就是这种事。

埃尔多安得聪明之处就是虽然嘴上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但是在行动上却并没有给予俄罗斯制裁,而是依然与其保持良好的经贸合作。普京对于埃尔多安的这种务实的态度十分欣赏,也愿意在军售领域向埃尔多安伸出橄榄枝。这才有了S-400凯旋系统的交易。

㈢ 近年来美俄世界两大国都在进行军政改革,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需要中国借鉴

近年来美俄世界两大国都在进行军政改革,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需要中国借鉴?
众所周知,美国是超级大国,在推行和维护自身全球霸权方面,有它很精明的一套手段。美国通过海外用兵、发动大国对抗等手段,制造地区紧张局势,让盟友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继续依赖美国的保护,从而达到维持其霸权地位的目的。



土耳其一直谋求中东霸权主义地位,其近期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政策,还真与美国的作风有几分相似、即通过四处挑衅来增强自身地区影响力,同时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周边国家对土耳其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达到建立地区霸权地位的目的。

为此,土耳其利用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博弈的机会,一直在美俄两大国之间玩平衡。安卡拉通过采购俄罗斯武器,在打击库尔德人武装方面形成俄土联手对抗美国的态势。而在俄叙联军对亲土耳其叛军进行围剿的时候,安克拉则又站在美国一边,形成了美土联手对抗俄罗斯的态势,将土耳其“墙头草”的本质暴露无遗。



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对土耳其近期的军事行动进行一番剖析,最后得出结论称,在利比亚、叙利亚、纳戈尔诺—卡巴赫,还有塞浦路斯和希腊,土耳其正不断增加冲突点、并且越来越多以地区大国的方式行事。今天的土耳其,正在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种连续不断的战术打击政策上。

埃尔多安之所以将土耳其变成一只好斗的公鸡,就是因为作为叙利亚事务谈判的主要参与方,给予了他更多的底气,让他一直试图将土耳其打造成为中东地区的霸权主义国家,这样不仅仅有利于维持土耳其地区大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埃尔多安需要干出更多的政绩,改变国内民众对他本人及其政党的看法,以此来挽回其在之前选举失利的颓势。



所以,埃尔多安通过向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系统,换取俄罗斯在叙利亚库尔德人问题上对其的支持,从而让安卡拉敢于顶着美国的压力,越境对叙境内的库尔德人武装实施毁灭性打击,而且还能让美国干瞪眼。

埃尔多安为了确保安卡拉在叙利亚的势力范围,不至于随着叛军武装的失败而丧失,还介入当前仍在持续的阿亚战争,通过支持与自己同宗同族的阿塞拜疆,将在叙利亚的叛军武装投入到阿亚战场,对俄罗斯南部边境地区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妄图以此作为筹码,迫使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对安卡拉做出让步,以达到确保其在叙利亚境内军事控制地盘的稳固。



鉴于土耳其是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每年需要耗费大量外汇采购石油天然气。所以,埃尔多安冒着与美国反目成仇的风险,通过介入利比亚战争,与其划定海上边界线,不惜与同为北约成员的希腊、塞浦路斯爆发海权争端,为土耳其获得海洋油气资源创造机会。

综上所述,埃尔多安在能源、战略企图等利益因素的驱使下,利用美俄两大国的矛盾,不断挑起与周边一些国家的海上争端,频繁出兵境外到处惹是生非,试图将土耳其塑造成为了中东的浓缩版霸权主义国家。



不过,土耳其毕竟不是美国,本身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将严重制约其成为地区霸权主义国家的意图,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输得很惨。毕竟,埃尔多安是很聪明,但美俄两国也不都是傻子。

㈣ 美全面解除塞浦路斯武器禁运,土耳其:将引发岛上军备竞赛,还有啥信息

还有的信息是德国社民党外交政策专家罗特称,如果土耳其加入上合组织,就是“背离北约这一安全联盟”。

早前,埃尔多安曾表示,加入上合组织是土耳其的目标。上合组织提倡包容,而北约就是要筑墙。埃尔多安正是看到了西方国家的敏感,才要用加入上合组织来刺痛西方。这招两面通吃,将增加土耳其在面对西方时的谈判筹码。

埃尔多安想告诉西方的是:“曾经的我你爱搭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㈤ 俄驻叙利亚指挥部在哪

土叙边界。俄罗斯驻叙利亚部队指挥部代表伊戈尔·谢里茨基当地时间23日对外宣布,俄罗斯军警当天已占领位于叙土边境的叙利亚城市科巴尼(Ain al-Arab,又译作艾因阿拉伯),并开始在城市街区和边界线武装巡逻。这些行动是俄罗斯总统普京22日在索契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叙利亚局势达成的谅解备忘录的一部分。谢里茨基透露,俄罗斯军警在23日早些时候越过幼发拉底河,在叙利亚边境城市科巴尼外2公里处部署,并于当日12时起开始沿叙土边界线展开武装巡逻。俄军警占领了科巴尼外的一处高地,设立驻扎基地与堡垒,并在堡垒内配备了通信塔,“俄罗斯军警与叙利亚边防军将从这里监督库尔德自卫队和他们的武器撤离科巴尼”。谢里茨基还透露,23日进驻后,俄方代表已与由库尔德人控制的科巴尼政府代表会面,讨论了执行既定任务期间的合作问题。俄罗斯国防部同日也发表声明称,俄军警进驻科巴尼地区后,“将协助保护(库尔德)民众,维持秩序,在指定区域巡逻,并协助库尔德武装人员和武器撤至距离(叙土)边界30公里以外的地方”。10月22日,为了应对、商讨叙利亚局势,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问俄罗斯索契,与俄总统普京就相关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俄土双方同意由俄叙安全部队进入叙利亚东北部边境地带,协助当地的库尔德武装撤离。其中,库尔德人民保护部队应撤到距叙土边界30公里以外,后续俄罗斯与土耳其军队将在“和平之源”行动区东西双方向距叙土边界10公里地区联合巡逻。值得注意的是,俄土为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划定的这一撤离区域,几乎是美土停火协议约定区域的3倍,也几乎满足了土耳其此前关于在叙利亚北部建立“安全区”设想的全部要求。今年8月,美土同意在叙利亚东北部建立一个“安全区”,隔离土边境和叙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力量,但两国在“安全区”范围和管理等问题上迟迟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该计划进展缓慢。10月9日,在获得美国默许之后,埃尔多安下令发起实施这一计划的“和平之源”军事行动,对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的数百个目标进行了打击。之后,美国为阻止该军事行动,曾对土耳其施加多项制裁措施,但特朗普23日已解除了这些制裁,理由是土耳其已履行了在叙利亚北部的停火协议,并承诺在当地“永久停火”。美国智库华盛顿研究所土耳其事务专家索内尔·恰阿普塔伊评论说,土耳其是此次军事行动的“最大赢家”,他说:“埃尔多安与普京在索契的会晤结果表明,埃尔多安利用美俄对立,为土耳其谋取了最大利益。”

㈥ 土耳其又让人另眼相看,轮到埃尔多安表现了吗

这是因为埃尔多安宣布要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成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对土耳其来说有着非凡的历史地位,而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教堂。埃尔多安这一系列操作是想让土耳其的国民全部信奉伊斯兰教吗?当然目的肯定不是这么单纯的。

埃尔多安上台以后,就一路向着宗教治国的道路狂奔。通过宗教埃尔多安成功的稳定了军队,然后把凯未尔努力了半个世纪的成果,全部推翻了,现在要让自己国家的大教堂改成清真寺,埃尔多安这一操作确实让人“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