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什么的一次访问作文四百字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所有活动,就像一条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代表着一次活动.其中,最闪亮的一颗珍珠,便是我要写在这张纸上的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动.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实践课上,我们班在班里举行了“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活动.这活动可新奇了!我是主持人,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地走回教室,急忙忙地坐下位置.我们数了三声,活动开始了!
我
走到讲台边润了润嗓子说:“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这场活动,主要是想让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一比谁更会动脑筋,让大家来个360度的急转弯.
好,下面我来出第一道脑筋急转弯:‘什么动物最初用四条腿走路,然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却用了三条腿走路?’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这时,同学们有的
自言自语,有的议论纷纷,有的索紧双眉思索着,还有的早已高高举着双手了.
我轻声地喊了一下:“黄卡,你来回答.”黄卡站了起来,抬起头说:“这是一个超级动物.”说完,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对黄卡努了努了嘴,说:“你错了,超级动物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吧.”黄卡听了,垂头丧气,恰似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
于是,我又叫了几个同学回答,都是无功而返.
忽然,我看见杨连华还高高地举着手,就叫了她回答.杨连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站了起来,说;“这是人类.”
“为什么说是人类?”我故意问.
“婴儿是手足并用爬行,长大了是用两条腿走路,老了要用一根拐杖帮助走路.”杨连华回答.
“对!对!”我高兴的宣布.一阵掌声随之“哗啦啦”地响起来了,杨连华也为自己的表现心满意足.
一道道脑筋急转弯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开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卓海曼很不服气,站起来说;“刚才是你考我们,我们可不可以也考考你?”同学们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赞成了.没办法,只好迎接挑战咯.
“一年只上一天班,而且永远不必担心被炒鱿鱼的一个人是谁?他上的是哪一天班?”卓海曼提问.
我思考了一会儿,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人是圣诞老人,他上的班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
“嗯,你回答对了.”卓海曼很不服气,不过认赌服输,她吐了吐舌头,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要写在这张纸上的活动.我终身难忘,它不仅仅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还让我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
B. 对老师的一次访问400字
思路:根据题目对老师的一次访问展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加以说明。
这个星期五,放学了,我打算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采访一下我们的窦老师。
说到窦老师,他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是七年级的年级长。也真幸运,他成为了我们初中阶段的第一任数学老师。大家平时学习都挺忙的,很少与老师沟通、互相了解。所以趁着放学,我们想去采访一下窦老师。
我们早已准备了要问的问题以及想了解的事,因此自信满满的向办公室走去。
来到窦级(我们都这么叫他的)办公桌前,他抬起头,风趣的问:“看你们阵势浩大的,有什么事吗?”我们笑着回答他:“老师,我们想采访一下您,请问您有空吗?”“有,问吧。”我们相视一笑,问道:“老师,听说您之前有被评为惠州好人是吗?”他略微停顿一下,似乎是在回忆。
不久,他说道:“当时是有这个评选,我参加了,还有个一中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是由民众推选的,当时热度挺高的,我就被选上,过了初选……”我们认真地记录着,时不时点点头,仿佛在与老师谈笑风生。
这时,我想起什么,凑在另一位同学耳边问:“那件事……要不要问?”“……问吧……”我于是忐忑的问:“窦级,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您当时是因为工作太忙了,为了照顾学生,没有回去照顾您生病的孩子……是真的吗?”
我问完时,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怕伤了窦级的心。没想到,他略微点一下头,眼眶骤然红润,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是啊,当时的九年级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当然不能放下几百考生啊……”他拿出一张纸巾,擦掉了眼泪。我们当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跟老师道歉。
我想,在那短短一刻,窦级心中是怎样的波澜起伏?孩子面临手术,而窦级选择了与几百考生共同面对中考,暂时放下了孩子。孩子是每位家长的心头肉,当孩子生病了,家长怎能不为之担忧?但是,这便是窦老师精神所在,将自己贡献给了他人。在那时,窦级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
这次采访,让我们对窦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就是这样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好教师!
C. 对陌生人的一次访问500字,作文
品德与生活老师
。因为课本上有这个活动,我们欣然接受了。
我组,我们选定了采访目标——我们的班
主任童老师,分配好工作:杨旸伶牙利齿,又是学校电视台的小主持人,由她发问;许曼金姗字写得又快又好,负责记录;我和姚莹呢,则把这些
记录综合起来,做个总结。
星期四中午,我们对老师进行了采访。我们的第一问是:“您最希望同学送给您什么礼物?”童老师微
微一笑,说:“我希望你们送我什么礼物,当然是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啦!你们能做到这一点,我就已经
非常满足了。”许曼金姗马上“唰唰唰”地把主要内容写了下来。我们赶紧抛出了第二问:“您从教至今,最令你满意的学生是谁?”“这
个呀,可要让我好好想想了。”老师慢慢说着,好象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是呀,我们知道童老师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她开
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呢!这十几年下来,令她满意的学生该有多少呀!要挑出“最满意”的一个,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噢,对了。”童老师
眉头一挑,“最让我满意的一个学生是王振捷,现在已经读大学了。他家境贫寒,又酷爱阅读,知识面非常广,学习成绩
优异,还乐于助人。中考时还拿了兰溪市第一名呢!”老师越说越高兴,不由自主地问:“那第三问是什么?”“这第三问
是关于您的隐私的。”杨旸卖了个关子,“您今年几岁了?”童老师笑眯眯地说:“你们算算。”……最后
,我们彬彬有礼地对老师说:“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你们看老师的回答都在鼓励我们:认真读书是对老师最好的礼物,要向
哥哥学习,老师的年龄自己算。都是关于学习上的。同学们,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