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访谈方式引导式访问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访谈方式引导式访问

发布时间: 2023-03-27 05:21:44

① 如何进行采访

《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对采访入门操作性技巧写得非常深刻: 第一,不要在采访开始时一下子就提尖锐的问题,相反打破坚冰,解释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你要找他,说几句奉承话听上去很有效果。 第二,采访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两种,开始的问题通常应该是开放式问题,从消息来源最熟悉的问题开始,提一些采访对象与你共同态度的问题,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不要一开始就闭合,用开放性问题转移敌人注意力。 第三,仔细观察并且倾听,采访对象的反映怎么样。他看起来是知无不言还是藏有秘密。他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可以打断他,问一个小问题,或者仅仅试试他的反映,你得仔细观察并倾听。 第四,通过你的问题,从采访开始就要引导敌人进入你设计好的思路。在逻辑上应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在提一个尖锐问题之前,应有两三个问题做铺垫。不能像法拉奇,他可以第一个问题就问尖锐问题。他一般都采访国家领袖,第一个问题把人家吓了一跳:据说你们国家很腐败,我想请你告诉我腐败到什么程度。当然你不是法拉奇,没这份就别提这卜腔个问题。 第五,要不断提醒自己,内容是否已经足够,要补充什么,导语该怎么写,怎么切入,跟原来的设计思路会不会改变。 第六,不要忘记问关键问题。 第七,不能回避令人尴尬的问题。在问完了你想出来的全部问题后,问尖锐问题的时机就会到来。 第八,不要回避幼稚的问题。要让采访对象知道你也有笨的时候,你也不是无所不至,即使你做了准备工作,你肯定有不熟悉失误的和笨的地方,这样采访对象会很高兴的填补这种差距,他的警惕性降低马上会跟你说很多。 第型枣衫九,养成追问的习惯,比如:说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会那样呢?通过追问使采访对象不断往下说下去。 第十,有时候改变一下谈话节奏会有助于采访。例如突然将你的笔记本放在一边,营造一种问完了的假象,突然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表现极大的兴趣,但是在做完这个戏以后一定要再回到敏感的问题,一个突然的停顿是非常有用的,当采访对象说了一段话以后,如果你面带暧昧的笑容看他几秒钟会使他不安,这种不安会使他不假思索地说出很多关键的内容。 第十一,千万不要因为采访对象说无可奉告便放弃那个问题,那仅仅是攻坚战的开始,你可以表现得好像是误解了他的话,稍稍改换措词后重新提问。如果他依然拒不开口,你可以表现得他误解了你。第三次的时候假装他不会拒绝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拒绝提出一个令人为难的结论。 第十二,偶尔你最好的采访可能来自采访对象认为采访已经结束的时候,当你要说再见岩或的时候,采访对象经常会放松下来,说出一个根本没有事先准备的话,因此在离开大门之前都要保持警觉。美联社的记者就说,采访的宝石可能在笔记本合上之后才到来,根据工作经验我发现在这个时候获得的东西可能比在采访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还要多。 以上这是这个采访

访问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访问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与访问对象的接触方式分为直接访问与电话访问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按访问前是否拟定详细的标准化的访谈提纲,将访问分为结构性访问和非结构性访问。
1.结构性访问:访问者在访问前,制定好详细的标准化的访谈提纲,对被访者进行访问。特点是:获得的资料便于比较和进行量化处理,能减少交谈中的主观成分,避免被访者含糊的回答或偏离访谈提纲的谈话。在进行结构性访问时,所有的访问员都要遵循事先制定好的访谈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提出问题,不能随意偏离访谈提纲。制定访谈提纲是进行结构性访问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人员将需要询问的问题及其可能出现的答案筛选排列,分类编码,制成统一的访问调查表。访谈提纲中可以包括少量的开放性问题(见问卷),以及供当场使用的较为复杂的量表和图表。
2.非结构性访问:访问者不依照某种统一的访问调查表,而是围绕研究的问题与被访者进行自由交谈。特点是:交谈自然,可以深入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它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与结构性访问相比,它对访问员的要求较高,访问耗费的时间较多,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对访问调查的结果的影响更为显着。进行非结构性访问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谈话,准确地作好访谈记录。访问员要在保持融洽的交谈气氛的前提下主动地引导交谈,随时纠正偏离研究主题或冗长的谈话。

③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什么交给访问者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④ 如何运用采访技巧尽快与被访者熟悉

采访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采访是新闻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记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一向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这便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真实资料,了解真相所采用的访问方法。采访学是一门科学,采访学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好采访技巧,采访时就可以得心应手,采集到富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创作出好的新的作品,这就喊伏要求记者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各个阶段注意采访技巧。

一、采访前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采访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属于采访技巧之一。采访前的准备包括平时准备、临时准备、细节准备等。①平时准备包含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可以说功夫在课外,是对记者新闻素质的较高要求。②临时准备指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查找有关采访对象的背景、现状、原因等资料,并初步判断资料价值。在此基础上,酝酿主题,拟订采访提纲。③细节准备包括采访前摄像机、三角架、录音机等各种器材和细节的准备,要做到万无一失,有备无患。

二、采访中 采访中要充分注意营造采访氛围,采用适宜的提问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准确记录,勤于思考,注意细节等等。

1、营造氛围 记者经常会面对不同的采访环境。对采访对象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触,谈不上熟悉和郑并携信任。这便要求记者巧妙而智慧地在寒暄与闲谈中,尽快消除采访对象的陌生感,让采访对象熟悉自己,信任自己,营造宽松和谐的采访气氛。

2、适宜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记者与被采访者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的技巧是对话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提问时首先要巧妙地切入采访主题,这是顺利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材料的关键蔽老步骤。采访时,要灵活应用提问方法,如直接式提问法、启发式提问法、激将式提问法、引导式提问法、验证式提问法等等,通过不同提问方法的恰当使用,同被采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采访氛围和采访环境,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

3、善于观察和倾听 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交际的工具。聪明的眼睛会说话,聪明的记者也要善于用眼睛去采访。记者只有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事物,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所蕴含的更深的新闻价值,才会写出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作品。同样,也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样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使对方放松地接受采访,获得令人满意的采访效果。

4、合理运用无声语言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有必要主动地对采访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可以通过运用肢体语言这种无声语言来消除被访者紧张抗拒的心理,同时也体现对被访者的尊重。无声语言采访,除眼睛外,还有肢体语言的采访。肢体语言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问方式。如点头、微笑等等。肢体语言采访,在常规采访中居次要地位,但在非常采访中则可能跃居主要地位。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对采访对象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

5、 准确记录 记录,是采访工作必备的环节,主要包括笔记、心记、录音三种方式。

笔记,即记者用笔或电脑将采访时所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真实材料记录下来。对采访内容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笔记,同时要采用适宜的笔记方法,既可保证笔记的速度和质量,又要保证不影响到谈话的氛围。

心记,即记者将采访时所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真实材料记在心中。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遇到的事实瞬间而过;条件受限,不便笔记;进行隐性采访时。

录音,即用录音机或录音笔进行采访记录。采用录音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录音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同时也便于记者有充裕的时间去倾听和思考。

无论采用哪种记录方式,都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真实。尤其是“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②观点明确;③要有真情实感;

6、思考 采访时,记者要善于思考,充分联想,深入分析,切中要害。对每一个采访,都要去思考采访的主题是什么,从哪个角度采访,采用怎样的体裁去报道等等。只有经过充分而富有成效的思考过程,才能产生真正富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7、注意细节 细节是对话体变成故事体的关键。没有细节的故事就缺乏真实性,就显得很假。记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可以用别人的细节来丰富自己的细节,这不属于抄袭,只是用于补充不足的细节和事实。

三、采访后 采访后的工作主要包括主题确定、录音整理、写稿等。其中,主题的确定是最主要的。记者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提炼能力,要擅于从纷繁复杂的采访内容中提炼出主题,从若干个主题中寻找共性,提炼出最合适的一个主题。确定主题是采访稿件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⑤ 什么是访谈法,有何优点和缺点

当面访谈法的主要优点:调查的回答率较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当面访谈法的主要缺点: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⑥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记者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前线其中一位,每天都在给我们报道形形色色的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需要准备多种提问方式,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的相关资料。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1

正面提问(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迂回提问(从侧面入手,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引导性提问(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追问(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假设性提问(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错问法(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记者能较快的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信息。

迂回提问:指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经过迂回绕圈,然后再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的提问方法。侧问法适合采访不善谈话的或者对记者感到紧张拘束的人。

引导性提问:指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的提问方法。适用于采访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要注意“诱问”不是“强问”。

追问:指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问到“水落石出”的提问方法。

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错问法:指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一般指逻辑上的错误),来考察、求证、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探求事实真相的提问方法。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2

一、正提法

所谓"正提法",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群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二、迂回法

所谓"迂回法",就是指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的,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三、诱导法

所谓"诱导法",是指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四、追问法

所谓"追问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西方记者在采访中是比较善于采用追问方法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设问法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六、激将法

指的是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找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西方记者大都热衷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着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七、错问法

所谓"错问法",即指记者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之为"以误求正法"。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错问法,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某些误解。因此,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应当说明原委,消除误解,以免留下后遗症。

八、插问法

所谓"插问法",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

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九、借问法

所谓"借问法",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十、偏问法

所谓"偏问法",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

⑦ 一个访问的内容和流程

这个我帮不了你。因为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采访目的!但是我可以笼统给你些建议。

采访流程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 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 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二、提问的类型
1、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对方畅所欲言,采访的气氛比较轻松。所谓“闭和”型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求对方有一个明确、简短的答案:“是”或“不是”。
2、 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 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 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 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三 、问的方式
1、 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2、 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
3、 体验式访问:即记者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一块儿聊。
4、 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然后等待答复。
5、 电话采访。

⑧ 怎样做一个访谈(完整过程)

如何做经销商访谈

市场调查的前提或者目的大体来说分为两种,一个是新品牌或者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调查,另外一种是为了既有品牌或产品的一些情况而进行的调查,一般来说,前者的销售渠道没有建立或者不够完善,而后者一般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分销网络,因此在调查过程中,针对的调查对象中就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后者必须对经销商进行调查,而前者只是在调查过程中了解销售渠道。经销商的调查虽然在调查内容中单独分为一个部分,但是经销商作为企业到终端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销售渠道链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他在市场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他可以获得的市场信息也是最多的,因此,对经销商的调查几乎可以涉及到所有调查内容,也正是这样,对经销商的调查就显得异常重要。

对经销商的调查,往往采用访谈的方式,在聊天沟通的过程中,引导经销商对当前企业和产品的相关情况和当前市场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需要有人及时地进行笔录整樱裤理,从而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料。但是访谈并不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地闲谈,市场调查很注重的一点就是前提的准备工作,对于问卷调查是如此,访谈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在和经销商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引导,并且流畅地结束访谈,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应该注意和掌握以下几点:
(1)做好准备,了解情况:在进行访谈之前,必须先要了解将要访谈的经销商的情况,经销商主要负责人的一些特点,比如年龄、学历、甚至性格,因为在交流过程中,这些都是会直接影响到交谈进行的直接因素,同时也应该了解到经销商最近的运营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了解经销商所在地的产品销售情况,或者可以和当地的其他经销商进行对比分析原因,因此在调查之前,了解好经销商的销售和个人情况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意味着你将如何调整询问方式,同时也会影响交流顺利进行。
(2)准备好问卷底稿:在对经销商的调查中,形式往往采用深度访谈法,因为这样才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市场信息,但是这样的调查对于调研人员来说具有更大的难度,就像一次记者的访问一样,尽一切可能地获得自己最想要的信息。只有先准备好问卷底稿,并且尽量熟悉他,才能在访谈的过程中,很流畅地提出问题,并且很自然地引导经销商进行交流,这样就能避免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卡壳”现象,在愉快和轻松的交谈中结束访问。
(3)题目要涉及全面:在拟订问卷底稿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市场调查的一般内容和目的外,还必须考虑到此次调查是否有特殊的调查任务,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的设置,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销商的赢利情况;产品的销售梯队;其他品牌的销售情况及原因;企业和经销商的衔接工作;所在地区是否出现影响经销商利益的现象及原因;广告和促销放映在经销商这里的效果;广告媒介策划;销售渠道链;消费者情况。由于经销商这里的市场信息比较广泛,所以在问题涉及的范围上也应该顾及全面。
(4)问题形式:在问题设置上,除了应该考虑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对题目进行合理的设置外,在对经销商设计的题目中,一般使用“现象+原因”的方式,即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应该请经销商协助制作一些可以形成报告的一些表格或者图表,比如销售情况曲线、销售渠道链等,这样可以快速形成有效的调查报告,马上发现企业的品牌或者产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更笑颂孙能对企业策略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5)问题顺序合理,注意引导:在访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问题的顺序,考虑提问的逻辑性,保障访谈的顺利进行,因为在调查的内容中,很多问题是有延续性的,比如在广告策略中,最适宜的媒体是什么,接下来是在最适合的媒体上最适合采用的方式(比如版面,广告形式等)又是什么?这样的一些逻辑性的问题,必须注意顺序。有的时候如果经销商在交流过程中发生了偏差,调研人员必须及时引导。
(6)协助建立信心,吸取建议:在访谈的最后,必须建立起经销商对本企业品牌或者产品的信心,因为经销商和企业是本着双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销售的合作伙伴,企业和经碰链销商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发展了,经销商就能赢利,经销商的销售上去了,企业自然也就能获得发展,因此,必须鼓励经销商建立起信心,特别是对于当前出现了一定问题的企业,更应该让经销商建立起信心,从而稳定市场销售。同时,经销商因为和市场的接触比较全面,也比较直接,所以经销商在销售方面往往比企业市场部门的人员更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必须询问经销商对企业的意见,谈谈他们对企业的想法,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许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得到解决。
经销商的访谈是一个很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很微妙的工作,是市场调查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够真正从经销商的调查中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资料,当然,调研人员必须在访谈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才能在访谈结束之后做出正确而且完整的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为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方针进行指导作用。
当然,由于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每个地区,每个经销商的情况也有所区别,方法和规律都是一般性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调研人员在掌握了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之后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真正地做好经销商的调查工作。

————————————
希望我的答案能令您满意!

⑨ 非结构性访问法名词解释

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自由的交谈,适合于探索性研究。分为:(1)引导式访问。(2)谈话式,即访问者事先拟好腹稿与被访问者进行自由交谈。(3)非引导式访问法,事先完全没有拟定调查标题,可以进行深度访问。这种方法要求访问者具备一定的访问技术。

⑩ 访问法的特点和类型

1、特点:

①它是访问者与被访者面对面的直接调查。问卷以及文献调查都是间接调查法,而访谈则与实地观察一样,属于与调查对象面对面接触的直接调查法,通常可以了解更多、更具体、更生动的信息;

②它是通过交谈方式进行的口头调查。观察法主要通过视觉来感知现实,问卷法通过书面语言作用于调查对象,而访谈则通过口头交谈方式反复询问所要了解的情况,探讨有关问题;

③它是访问者与被访者的双向交流的互动式调查。观察法(特别是非参与观察)要求尽量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问卷等间接调查法难能与调查对象沟通和交流,而访谈则是访问者与被访者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④它是需要较高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访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问者需要与被访者之间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需要引导被访者积极提供所要了解的信息;需要临机灵活处理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掌控访谈过程。

2、类型

按访问内容分类:事实访问;意见访问;解释访问

按访问的具体方式分类:面谈访问;邮寄访问;电话访问;留置访问;个别深度访问;小组讨论等。

(10)访谈方式引导式访问扩展阅读

解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问题,事实、行为方面的和观念、情感方面的问题;③能够通过引导、解释和追询,澄清模糊的问题,并对复杂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④能够灵活处理调查过程的问题,排除各种干扰,有效地控制调查过程。

其缺点是:

①访谈结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者的素养和被访者的合作态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样本小,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总体)的代表性;

③人力、财力和时间耗费较大,调查研究的成本较高。

访谈法在考试研究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除了适用于问卷法的情况外,它还特别适用于个性化、个别化的研究;也还可以用作问卷法的补充,以澄清问卷中的模糊问题,增加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