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据链路层实现多路访问控制的随机接入协议有什么特点
局域网常用的访问控制方式有3种,分别是载波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和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ing Bus)。 分别适用于: CSMA/CD访问控制方式主要用于总线型和树状网络拓扑结构
❷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首先需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网络上没有任何数据传送,工作站就会把所要发送的信息投放到网络当中。否则,工作站只能等待网络下一次出现空闲的时候再进行数据的发送。
快速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 (10BASET) 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
A
以太网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进行通信。这句话对吗?
是正确的!主要是用在使用集线器链接主机的情况
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
呵呵,兄弟,我们考试题目一样啊!你是哪个学校的啊? 下面给你答案:
试简述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工作原理(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及冲突处理的原理)。
(1)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立即发送数据;
(2)在发送数据过程中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有发生冲突,则表示数据发送成功,否则立即停止发送,并采用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在重复发送过程;
(3)对于接收方,则根据数据包的校验和正确与否和物理地址是否为自己来决定是否将数据交给上层协议.
在共享介质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答案是D,CSMA/CD又叫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检测
以太网络的介质控制方式是什么(介质访问方式),工作原理是什么?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称为: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CSMA/CD),下面我们分步来说明其原理:
1、载波监听:当你所在的网站(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要向另一个网站发送信息时,先监听网络信道上有无信息正在传输,信道是否空闲。
2、信道忙碌:如果发现网络信道正忙,则等待,直到发现网络信道空闲为止。
3、信道空闲:如果发现网络信道空闲,则向网上发送信息。由于整个网络信道为共享总线结构,网上所有网站都能够收到你所发出的信息,所以网站向网络信道发送信息也称为“广播”。但只有你想要发送数据的网站识别和接收这些信息。
4、冲突检测:网站发送信息的同时,还要监听网络信道,检测是否有另一台网站同时在发送信息。如果有,两个网站发送的信息会产生碰撞,即产生冲突,从而使数据信息包被破坏。
5、遇忙停发:如果发送信息的网站检测到网上的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此网络信息发送,并向网上发送一个“冲突”信号,让其它网站也发现该冲突,从而摈弃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损的信息包。
6、多路存取:如果发送信息的网站因“碰撞冲突”而停止发送,就需等待一段时间,再回到第一步,重新开始载波监听和发送,直到数据成功发送为止。
以太网规范具体规定了如何在临近的物理区域,即局域网内,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如果希望将一台计算机接入局域网成为整个网络的一部分,该计算机需要具备一个用于分割和包装数据的网络接口以及一个用于连接线缆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一般被集成到系统的主板上或做为内置网卡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同时接收来自网络上其它计算机的数据。
以太网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规范,同时它还是一种通讯协议,可以控制如何在相互连接的计算机中传送数据。通过以太网技术连接的计算机首先把需要发送的信息分割成小的许多小的数据包,然后再通过网线发送出去。我们可以把数据包想象为一个个的行李箱,加上标签之后,通过运输通经发送到不同的目的城市。除了需要传送的信息之外,数据包中还包含用于指定接收方的目标地址和用于标明发送方的源地址。
以太网接口使用一种被称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CSMA/CD(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 的协议发送数据包。该协议为避免多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所造成的数据丢失和网络阻塞,规定在任意时刻内网络上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向外发送数据,每一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必须等待网络上的空闲间隔时间。当一个被发送出的数据包到达接收方时,发送方会收到确认信息,然后等待下一次网络空闲时间发送下一个数据包。所有在数据包传输路径上的设备都会读取数据包内的目标地址,以判断是否接收数据包或继续转发数据包。
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ETHEERNET)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是怎么样工作的
1.物理层
物理层包括物理介质、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连接单元(AUI)和物理收发信号格式(PS)。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编码、解码、时钟提取与同步、发送、接收和载波检测等,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目前,常用LLC协议有:CSMA/CD、Token-Bus、Token-Ring和FDDI。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连接服务类型,其中,面向连接的服务能提供可靠的通信。
共享介质以太网中,采用的访问控制方法是什么?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ess/Collision Detect)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
什么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也就是信道访问控制方法,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如何控制网络节点何时发送数据、如何传输数据以及怎样在介质上接收数据。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有时分多路复用(TDM)、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介质控制(CSMA/CD)和令牌环(Token Ring)。
介质网的控制方式
CSMACD 带有载波侦听的随机冲突检测
❸ 局域网适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
逻辑链路 Logical Links
Logical Links 逻辑链路逻辑链路是实际电路或逻辑电路上交换通信信息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一种协议驱动通信会话。协议栈定义了两个系统在某种介质上的通信。在协议栈低层定义可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如局域网络(LAN)、城域网(MAN)和象X.25或帧中继这样的分组交换网络。逻辑链路在物理链路(可以是铜线、光纤或其他介质)上的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形成。根据OSI协议模型,这些逻辑链路只在物理层以上存在。你可以认为逻辑链路是存在于网络两个末断系统间的线路。
面向连接的服务 为了保证可靠的通信,需要建立逻辑线路,但在两个端系统间要维持会话。
面向需要应答连接的服务 分组传输并有返回信号的逻辑线路。这种服务产生更大的开销,但更加可靠。
无应答不连接服务 无需应答和预先的传送。在端系统间没有会话。
OSI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细分为较低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较高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当它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它从MAC子层向上传送。如果有多个网络和设备相连,LLC层可能将分组送给另一个网络。例如,在一个NetWare服务器上,你可能既安装了以太网络适配器又安装了令牌网络适配器,NetWare自动地在连接到适配器的网络间桥接,这样原来在以太网上的分组就可以传送到令牌网上的目的地了,LLC层就象网络段间的交换或链路中继,它将以太网的帧重装成令牌环网的帧。
相关条目:Connection-Oriented and Connectionless Protocols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Data-Link Layer OSI Model 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Layered Architecture分层体系结构;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Protocol Stack协议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