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银行财务中的 FTP 指的是什么
FTP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司库)按照一定规则与业务部门或分支行的全额资金转移定价,旨在达到核算资金成本和收益的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
(1)中间业务用不用ftp计量扩展阅读
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分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分行内部进行安排和匹配,只有资金余缺部分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总行发生资金往来,对应的是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即上存下借利率。
FTP模式,分行所有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都通过FTP价格与总行发生转移,分行的每笔负债业务通过FTP价格将资金卖给总行,并从中获取资金价值;每笔资产业务通过FTP价格从总行司库买入资金,同时支付资金成本。
实施全额资金管理后,原来在差额资金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上缴统筹信贷资金、上存等内部往来资金业务都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计息。
‘贰’ 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
自2015年中国人行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后,各家银行就有了自主的利率定价权限, 那么决定一家银行存款利率高低的关键是什么呢?——资金的充沛度。
大家都知道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有两部分: 一是存贷款的息差;二是中间业务收入 (比如理财、信用卡、汇兑等等),其中存贷息差占据主要的部分(大银行占比在70%以上,小银行的占比可以达到95%以上)。
存贷息差的关键在于存款,所以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基,一家没有存款的银行,距离破产倒闭也就不远了(毕竟银行的运营是有成本的,工资、房租、水电等等),因此越缺存款的银行就越愿意给出高息,反之存款资金越充沛的银行,给出的利率则越低。
举个例子: 比如你在沙漠中旅行,快要被渴死了,这时有个人给你一瓶矿泉水,要价1000元,你会不会买?答案是肯定的;反之你现在在超市里,也是渴的要死,有人要卖你一瓶水,价格1000元,你会不会买?相信你一巴掌就直接呼死他了吧。
所以对于存款资金紧缺的银行而言,他们就是快被渴死的人,当然愿意给出高息了,在以前,人行未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时,各家银行的利率是一样的,缺存款的小银行只能靠服务,靠减免手续费等抢点边边角角的客户,但要迅速发展壮大则很困难;现在人行放开权限了,小银行就可以通过高息,迅速获得存款壮大自己,何乐而不为?毕竟高进高出,在高的利率揽储进来,最终都可以用更高的贷款利率出去赚回来。
我国的银行利率排行榜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越大的银行,其品牌知名度及识别度越高,且网点众多,业务功能齐全,所以大银行揽储相对小银行来说具有得天独道的优势。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排行基本如下所示: 国有六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 。如果要想获得高息,从这个趋势方向下去,最容易找到高利率的银行。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在我看来,3.75%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不算低了,毕竟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而且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同样不到3%,也就是说5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够达到3.75%的可能是地方银行或者农商银行。
当然,虽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高,但肯定也有一些银行能够达到5%以上。如上图所示,蓝海银行和亿联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就在5.45%,比国有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高出了近一倍,差距不可谓不大!
对于传统型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的定期存款利率很难达到5%以上,因为利润空间确实被压缩的太过厉害,甚至会出现利率倒挂以至于赔本的情况。
银行每笔业务成本与收益的核算主要参考FTP定价,而FTP全称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核算资金成本或收益最常见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银行的FTP定价表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很少有能达到5%以上的,换句话说将定期存款利率定到5%以上基本是没有利润可图甚至会亏损的买卖!
但是有一部分银行不在这个范围之内,那就是民营银行。 它们与传统型商业银行有所区别,没有任何一家物理网点,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与营销成本,让其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提升本行的存款利率,而本行的存款利率提升以后又会反过来吸引大量的客户来办理存贷款业务,让本行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银行存款利率3.75%和5.45%,二者差了1.7个百分点。
通过利息计算,1万元一年的利息一个是375元,一个是545元,如果是你,选哪个?
先看各家银行存款利率
3.75%的年利率,主要是大型银行三年期或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基准利率上浮比例不足40%;
5.45%的年利率,多以中小微及民营银行五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主,原本比较常见的比如亿联银行、蓝海银行在三方金融平台上销售的5年期定期储蓄存款,但如今也都有所下降。但在其官方手机银行app上,仍然有5.45%的存款利率,不过也已经限购。
利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以国有银行为例,其5年期存款利率多在3.75%左右,有的甚至无法达到这么高。他们有底气将存款利率定价低,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作为老牌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大,群众基础好,大众信任度高,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利率水平,因为其丰富的业务品种,足以吸引非常多的储户到自己银行存款。再者说,他们本身内部经营成本较高,有着庞大员工群体,需要支出的各项费用也是不菲。因此,存款利率太高,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也就没有提高太多的必要行。
相对的,对于中小微及民营银行来说,本身他们网点覆盖范围较低,资产规模小,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他们带来非常高的利润。
为了提高揽储优势,增强百姓认可度,他们多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并且因为他们网点少,经营成本和营销成本也可以尽可能压缩,让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充足率来提升存款利率,使其存贷款业务进入良性循环,并得以快速扩张发展。
如果你是个保守投资者,那么并不建议存5.45%利率的银行。
银行利率能达到3.75%吗?同一条件下,存款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然而,三年以下期限银行存款利率不能达到3.75%,只有三年及以上期限存款利率才可高达3.75%。
虽然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开始市场化,但是仍然受央行窗口指导和行业规范限制,即仍存在利率管制。而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最高可基于基准利率上浮55%左右(普通存款为50%,大额存单可达55%),即三年期存款最高可达2.75%*155%=4.2625%。
如果题文的存款利率3.75%是三年及以上期限,在4.2625%之下,那么银行存款利率自然可以达到3.75%。但是,如果是三年以下期限,那么存款不可能高达3.75%。
银行利率能达到5.45%吗?一般情况下,官网公布的挂牌利率不可能高达5.45%,因为仍然受利率管制。但是,自2014年11月调整基准利率以后,央行不再提供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即不存在参照标准,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或者遵循最后一次调整5年期基准利率4.75%,那么利率达到5.45%也是在上浮比例之内。
因此, 如果是5年期定期存款,那么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是可以高达5.45%的,但那几乎也是极限了,只有在小型商业银行中出现,比如民营银行、小型城商银行和信用社等。
为什么不建议存5年期5.45%利率的存款?首先五年期期限较长,流动性风险较大;其次提供该产品的通常为小型商业银行,例如民营银行、小型城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其注册资本通常只有二三十亿,信用风险较大;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是不断下行的,而利率一旦继续下行,对提供高利率的商业银行来说负担较大(期限较长),存在较大的运营风险,特别是商业银行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上交存款准备金的部分资金本身就为折损资金,增加运营风险,即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当然,如果资金控制在50万以内,那么即使是保守投资者也可适当存入该类银行,毕竟《存款保险条例》中规定最高可赔付本息50万。但是,到时赔付可能并不如人意,比如等待时间较长、手续复杂等情况。
最近银行的风险屡屡暴露,比如日前包商银行因为信用风险被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管,昨日济南农商行员工举报银行资产损失30亿等,小型商业银行存款的安全性不言而喻。
如果你有买股票,类同康美药业这样的蓝筹股都可瞬时间st,那么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呢?银行也可能存在做假账,特别是民营银行,资本过度集中,相互牵制性较小。
注意智能存款!智能存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存款,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流动风险可能高于货币基金,毕竟收益高于货币基金。智能存款实际名称为创新型现金管理类产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产品,这一点需要注意,有点类同于结构性存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存款。
智能存款的运营模式是将用户的资金存入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而随时支取的资金来源于该产品设置的资金池。如果发生过度挤兑,那么用户可能变现不了或利率跳水(该类产品利率不断变化),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
本金不受损失并不代表无风险,对于智能存款很多人拿《存款保险条例》说事儿,其实这不关乎《存款保险条例》事儿。这就好如货币基金它的主要投资对象也为存款,人家拿《存款保险条例》说事儿了吗?何况人家还主要持有信用风险更小的国债和央行票据等货币工具。
货币基金和智能存款的较大区别在于流动性的大小,毕竟货币基金投资标的平均期限在120天以内,而智能存款投资标的期限长达三年或五年,收益较高并不为过。
银行的利率已经市场化了,放开了,各大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存款利率的高低以此来揽储。
一般而言,国有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不高,因为他们有着雄厚的资金、风控、人才队伍、良好的信誉和 社会 认可度,所以不愁拉不到存款。而对于腹地狭小、居民认可度较低的城商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来说,在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下,存款已经被严重分流,要是不愿意拿出足够高的存款利率和诚意,基本没有储户愿意去存款,迫于无奈他们才会提高利率,在大银行的的夹缝中谋求生存。
从上图 2019 年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普遍适用性的规律: 国有五大行的存款利率一般最低,普通商业银行略微高一点,而城商行的利率一般来说是最高的 。
其实我们的利率市场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经历了很多渐进的过程和一步步的试点,最终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结果。早在 1996 年央行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就开始起步了,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十七年之久,才最终迎来了存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市场资源的流动更高效、更合理,减少人为的干预也能使得市场的发展能够更加 健康 、稳定,并且有助于盘活市场的人气。
不同银行之间利率的差异化,也能提供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风险偏好 选择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相应的存款业务。
为什么需要提及“风险偏好”?因为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银行存款也不再是保本保息的了,当然50万以内会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但是超过 50 万的部分就需要我们用户自己去评估潜在的风险,并且自己去作出相应的选择了。
不仅仅是利率市场化,未来金融市场、保险市场乃至于油气资源的市场都将逐步放开,贸易自由化、金融开放化会是未来的主旋律。
3.75%的存款利率与5.45%的存款利率相比,虽然只有1.7%的差距,如果存款的金额比较小,差距就看不出来,比如存款1万块钱就只差170块钱左右,但是如果存款金额比较大,那差距就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存款100万,两者的相差就达到了1.7万。
为什么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4个主要原因。
第1个原因是不同的银行存款政策不一样题目中所提到的两个利率,其中3.75%的这个利率应该属于一些国有大银行或者是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一般都是全国性的,银行网点多规模大,所以为了方便统一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这些银行都会在内部实行一个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而各个支行的利润主要靠的是实际吸收存款的利率跟FTP之间的差价。比如某个大银行三年期的FTP是4.5%,那支行在实际吸收存款的时候就不能超过这个利率,实际给到客户的利率必须控制在4.5%以内,否则就没有利润。也正是因为这个FTP的限制,所以很多银行都不敢上浮更高的利率。
而那些小银行特别是一些农商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民营银行他们规模比较小,没有这个所谓的FTP,所吸收的存款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贷款,他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对存款做出调整,存款的定价更加灵活,所以能给到更高的利率。
第2个原因,不同的银行资产端的收益不一样。存款的收益说白了,主要是来自于资产端的收益,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都主要转为贷款,因此贷款的利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存款的利率高低。
目前很多大银行的贷款端客户都是一些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比较优质,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所以银行在给他们放贷的时候,贷款利率都相对比较低,而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所以存款利率也会跟着降低。
但是一些小银行则不一样,目前很多小银行针对的是一些小微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这些客户资质相对比较差,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小,他们对利率的敏感度相对比较低,所以能够承受较高的利息,这就给银行高存款利率提供了基础。
第3个原因,利率同盟的约束。虽然从2015年开始,我国已经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但从那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范围基本上都是控制在55%之内。而之所以有这个限制,是因为目前市场上有一个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这个公约为了规范成员的竞争,会对成员的的利率做限制。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上规模的银行都是利率自律公约成员,所以当会受到这个利率上限的限制。
而相对来说,目前有一些小银行就不是这个利率公约的成员,他们没有受到这个公约的限制,所以定价的自主权更高,能够上浮更高的利率。
第4个原因,吸收存款难度不同。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他们网点多,品牌好,而且成立的时间相对比较久,更容易吸收客户存款。
而相对来说,那些小银行网点少,品牌相对比较差,有的银行甚至成立时间只有几年,很多客户对这些小银行都不放心,所以这些小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小银行实行的利率还跟大银行一样,那基本上就吸收不到存款。
所以为了能够跟大银行竞争存款,很多小银行吸收存款的利器就是比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民营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就达到了5.45%,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存款利率差距的起源
很早之前,全国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都严格按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有差别的只是网点、服务和送的礼品,而后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各个银行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到了2015年央行宣布不在设定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后,各家银行就有了彻底的利率定价权,理论上在想定多高定多高,定3.75%还是5.45%都是银行自己的事,这就是存款有差别的根本原因。
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3.75%,而有的银行定价5.45%呢?
因为缺钱程度不同。
从存款规模来排行,一般呈现的规律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
如果你比较一下各银行的存款利率表,你会发现,存款利率跟上述排序正相反,说明存款越少的银行,存款利率越高。
银行靠什么赚钱?虽然现在银行业务很多、但最主要的盈利业务还是发放贷款,而发放贷款就要有存款,有存款才会产生存贷利息差。
所谓存贷利息差,就是有人来银行存款,银行要向储户支付存款利息,然后,银行有了资金来发放贷款,收取贷款利息,赚取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
所以,存款对银行来说是重中之重,是生命,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命啊,大银行老百姓认可度高不缺存款,不需要提高利率自有存款送上门,而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认可度不高,只有拼命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重视利息收入的储户来存款,否则同样的利息,民营银行吸引不来存款,所以才有了5.45%这么高的利率。
不过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50万元以下存款收到保护,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内的存款,无论利率多高,无论存在哪都是安全的。这个原因是综合的,但主要是因为不同银行,吸收存款难度不一样。
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的,都是大型国有银行。而存款利率低的,基本上都是城商行、农商行等小型银行。
比如工农中建等四大行,银行员工甚至都不需要出去揽储,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然储户,源源不断将自己的钱存进去。
对于大部分储户来说,将钱存银行,首先要的是安全,其次是便利,第三才是要收益。
从安全性来说,大型国有银行肯定是最安全的,而且管理规范,一般很少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从便利上来说,大型银行因为网点众多,存取钱都很方便。而且大型国有银行,都有几十年 历史 ,已经沉淀了海量的客户。所以大型国有银行,是储户的首选。他们的存款利率,普遍低于小型的商业银行,远远低于一些新的城商行、农商行等。
小型银行,尤其是新成立的城商行、农商行,品牌不够,管理需要不断完善,网点有限,只能走高息揽存的路子。
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储户,每个月要存2000元,如果存工商银行,就在楼下;或者直接他的工资卡就是工商银行的,都不用到营业部去办理。
但如果他要存到一家不知名的小银行,要先去开户,然后可能要跑10公里办理存款业务,或者转账进入还要收取额外费用。这样如果利息不足以支付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路费”,那么就没必要在这样的小银行存款。
如果是大客户,他钱存在大型银行,不但安全,而且方便,转账什么的都很方便。但如果是在小银行里,可能钱就被挪用去理财了,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前一段时间不是有一个浙江人,在山东一家地方银行存量几千万,结果钱都不知道哪去了,官司打了好久还没有拿回来。
说白了,大客户存款,要的是安全,所以选择大型银行,利息低一点不是问题;小客户存款需要方便,利息收入本来就不多,也不重要。
小银行揽储,只能走高息道路,还经常不受欢迎。
其实你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你只要理解银行与银行之间各种竞争能力和吸款能力,自然就会找到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差距为何如此之大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银行规模不同
国内银行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网商银行等等,而国有6大行规模是最大的,资产也是最大的;从而可以间接性的说明,规模大的自然流动资金充足,流动资金充足自然给的利息会低,这就是为什么国有银行利息总是比其他银行利率低的真正原因。
原因二:银行网点不同
国有银行网点特别多,全国各地都有,每个网点吸纳1000万资金,凑起来就是一笔巨大的金额;反之中小银行网点少,只能靠多吸纳存款,网点少的只能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更多的存款。
原因三:银行吸款能力不同
类似国有资产除了网点多,资产优,还有就是品牌好,那些超大资金,100万,1000万,过亿的资金愿意存在大银行。而小银行的存款都是老百姓的为主,都是小存款而已。从而吸款容易的银行利率自然会跌,吸款困难的自然利用高利率来吸收存款。
原因四:银行资金流动性不同
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吸筹存款大,而放贷出去也多,从而可以把这些资金充分流动起来,资金周转快,资金流动性强,资金不紧张,存款利率肯定会下调,属于哪种爱存不存的态度。而小银行不同,一旦有坏账的情况,资金链断,必须需要吸筹大量的存款来缓解资金流动性,而提高存款利率就是吸收存款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五:银行打起利率战
生意场上打价格战,而银行也是会打利率战的,这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是3%,下一家银行又提高4%,再下一家有提高到5%,小银行就直接提高5.5%,各大银行为了吸引存款,一家银行高于一家,这就是利率战。
总之以上五大原因就是银行利率不同的真正原因就是有两点, 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所致,小银行很难竞争大型银行,而小银行只能提高存款利率来竞争。再有一个真正原因就是每家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所致,大银行资金流动性强,小银行资金流动性差,只能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增加资金流动性 !这两大原因就是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的真正原因。
每家银行的银根决定存款利率,银行有足够资金,肯定不会付出高成本吸存款,只有资金紧张之时才会真正的花高成本来吸收存款,提高存款利率。
5.45%的年利率只有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才能达到的高利率。至于3.75%的存款利率,则是传统银行当下五年期存款利率水平。
央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基准利率都是2.75%,大额存单最高上浮55%,年利率能够达到4.2625%,但是普通定期存款往往只能上浮30%,往往只能达到3.6%左右,一些银行5万元以上的三年期大额存款年利率能达到4.125%。
之所以民营银行存款利率较传统银行存款利率高,有如下原因:
越是品牌认知度高的银行越容易吸引到更多存款,相应的,这些银行往往会给出更低的存款利率。从某个角度讲,这也是给了其他银行一条活路。毕竟如果国有大行都以高利率揽储的话,其他银行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大幅压缩,很难吸引到大量资金,发展都会成为问题,这并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和发展。
民营银行本身受到限制,只能一行一店,只有在总行所在地有一个营业部,其他省市没有营业网点。仅从这一点来讲,消费者就会对存款心存疑虑,因为存款只能通过互联网操作,而每年都有那么多存款丢失的新闻。万一选择了千里之外的异地民营银行,存款有问题的话维权成本将会非常高,这大大增加了民营银行的揽储难度。
为了吸引到更多存款,民营银行拿出明显高于其他银行的利率就顺理成章了。
2019年的咖啡很火,很多创业者都选择了销售咖啡。以实体店的咖啡为例,店铺租金成本就占到了一杯咖啡的40%。房价上涨使得店铺租金不断上涨,这已经成为实体店的最大成本支出。
银行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城市设立网点,需要租用空间,需要安排员工,各种设备及装修下来,每个网点都要投入不小的资金才能运转,这是传统银行不能避免的发展模式。
民营银行通过网络发展客户,就没有上面的顾虑,运营成本非常低,自然就有了更大的利率空间。
传统银行房贷业务是重要组成,基准利率4.90%,上浮后往往也不会超过5.70%,如果存款给出过高的利率,银行就会出现亏损。至于给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利率更是低至4%左右。
民营银行为了获得利润,会选择利率较高的贷款业务,比如消费贷,比如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远高于基准利率。
‘叁’ 农行ftp是多少
农敬团行对外是不巧稿空应该有ftp连接的,个别中间业务类的专线除外。
如果开通了ftp连接,用户原则上就可以通过这个连接,进行文件的下载和上传。这将会严重威胁到银行服务器和数据的安全。
所以,通过农行官方网站下载插件是可孝瞎以的,通过ftp进行连接应该行不通。
‘肆’ 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的高,是不是不安全
1、关于利息高低
农行是国有的,存款利率受严格管理;信用社是农民入股成立的,存款和贷款利率自由度大,人民银行甚至对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不是绝对的无上限)。说白了,国家的农行,利息不能给高了,不然国家吃亏;农民的信用社,农民的钱,爱咋整咋整;多付点存款利息,多吸收存款,再高利率贷款出去,总账还是赚的。
2、关于存款的安全性
安全性一样,都是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只是以前名称没有体现出“银行”两字,给大家一种不靠谱的错觉;现在改农村合作银行,名称里也反应出来了,实质是一样的。在具体经营中,也是执行安全性运营原则,也有存款保险机制,50万以内全赔,以前有段时间是人民银行托管,现在都归省政府管。
3、关于所有人
农行是国家的,信用社理论上是农民入股成立,意在凑集农村闲散资金,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信用社从来都不是农民自愿成立的,也不占主导权,而是官方一手操办的。最早成立于1951年,初始出资大部分来自于国家,少量资金来自于农民,就是给本地社员一种体验感和参与机会,实际所有人是政府。
所以,信用社存款利息高低不是判断存钱在信用社是否安全的标准,要看他的所有人和运营管理机制,信用社存款是安全的。
(以下这些银行的利息也高,存款也没有问题,可做存款参考)
我还是喜欢强调那句老掉牙的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西信用社规模小,而且一般都是在小地方,所以觉得不靠谱,认为信用社既没有银行两个字,也没有大银行那样冠冕堂皇,所以觉得信用社存款不安全。
实际上信用社跟大银行一样,都是经过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正规金融机构,大银行该有的东西,信用社基本上都有。比如要交存款准备金,要交存款保险保费,受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每个季度都有MPA考核,有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各种约束,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信用社跟大银行一样是安全的。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信用社出现存款坏账要不回来的基本上很少,除非大家不是通过正规的信用社去存款,而是跟信用社工作人员私下签订的高息协议。
可能大家是被一些信用社存款坏账的案例给吓怕了,比如前几年山东滨州信用社就出现过信用社工作人员私自刻章、制作假存单等方式挪用用户存款,导致用户存款到期没法拿回的情况。但是类似这种存款被工作人员私自挪用,并不只有信用社才会发生,一些大银行同样也会发生。比如最近几天闹得很火的兴业银行55亿存款被挪用大案,这个案例当中也是由于兴业银行北京长安支行行长王建利用自己行长的权力,通过私刻银行章,制作假存单等方式挪用了客户大量的存款。所以不见得大银行就一定比信用社更保险。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目前我国信用社还是很安全的,而信用社之所以能够给到比大银行更高的利率,有其特殊的原因。
目前很多大银行之所以不敢上很高的利率,因为他们受到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的约定,有很多银行最高存款上浮都不会超过55%,我们看到一些大银行存款利率,哪怕是五年期的,基本上都是在4.265%之内。
而目前很多信用社根本就不是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的成员,所以他们不受这个存款上浮上限的限制。就算部分信用社是这个利率公约成员,可他们仍然可以比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因为从2018年4月份以后,在央行行长的表态以及利率公约成员闭门会议之后,这个利率同盟允许局部小银行可以打破利率上浮上限,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看到以前有一些利率不高的信用社也给到了相当高的利率。
目前大银行存款利率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FTP的影响,这个FTP就是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一般大银行的资金调配中心会制定一个FTP,然后各个支行按照这个FTP把自己的存款转移给总行资金调配中心,吸收存款跟FTP的差价就是支行的存款利润,所以一般他们都不敢管利率上浮太高,要不然自己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信用社就不一样,信用社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而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多都没有FTP这种说法,所以他们对存款利率的定价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的情况作调整,因此能给到更高的利率。
为什么大家会感觉信用社没有安全呢?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省级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方案在全国铺开,并先后在各省市成立了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全省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
农村信用社的 历史 是很悠久的,中国第一家信用社1923年6月诞生在河北香山,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三个阶段。
第一,建国时期。农村合作化运动兴起,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都到了大发展,而如今,在我们生活身边只有信用社还留了下来,并且都改制为了农商行,会不安全嘛?
第二,农行托管时期。这个时期,信用社和农行是同一家银行,可以说,信用社和农行都是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后来为了支持农村发展,信用社独立了出来。
第三,省联社管理。也就是现在,每个省的信用社都由省联社管理,除此之外,银监会,人民银行都管理信用社,作为一个 历史 这么悠久金融机构,到底哪里不安全?
不能因为信用社小而瞧不起,在农村发展的这几十年,信用社的功绩不能被抹盖,如果细心的网友看看自己地区的纳税排行榜,你会发现,你们当地的农信社,都是明列前茅的,而你们所谓的五大行,税收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钱存农商银行,建设美丽家乡,相信我们,我们值得信赖!
首先说下为什么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的高,如果把题目改成,信用社的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比农行高,这样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大家都知道,银行主要是靠息差吃饭的。把资金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吸收进来,在以较高的价格借出去。这资金价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利率,而利息就是本金乘以利率乘以期限得到的。换句话说,相同期限相同本金的情况下,利率越高,得到或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这个“利率”就代表了钱的“贵贱”。
再说农信社为什么吸收的存款可以给到高利率,一是农信社在县域一般都是法人机构,自主性要比别的金融机构高出许多,并且自上而下传导机制要比大行高效许多,也不会设置诸如FTP(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参考指标,而且制定政策也是分分钟的事,可根据市场竞争程度对市场有快速反应。这些都是农信社在存款定价上的优势。另外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因为上文已经提到,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息差,就是存款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值。一般像国有大型银行,如题中所提到的农行,做的贷款资产都是优质资产,越是优质资产,各家银行都会像香饽饽一样捧着,所以贷款价格就会提不上去(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最终只能以贷款基准利率甚至基准下浮给到客户端。农信社则不同,因为农信社在当地为法人的天然属性,且业务范围只能在当地开展,所以把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吃的很透,甚至中小企业主每天的行踪都了如指掌,这些中小企业很难在大行的风控体系下生存,所以在贷款利率(也就是资金价格)方面议价能力有限,农信社就是靠着这一点,可以把贷款利率太高,这样企业也不至于拿不到资金,另一方面又能给农信社创造出更多利润。所以说,农信社不惜用相对较高的利率吸引存款,但又能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息差一点不比大行赚的少。也就是题者说的信用社的利率笔农行高(无论是存款角度还是贷款角度)。
接下来在说一下是不是安全,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叫《你有钱的话会存入农村商业银行吗?觉得它的经营安全吗?》,其实农村商业银行都是有农信社改制而来,其实只是叫法不同,把理事长换成了董事长,把主任换叫做行长。在经营上市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的。
从农信社或是农商行的体制上来讲,虽然各家县域的农信社或是农商行都是一级法人机构,但是各个市区都会有一个叫审计中心的机构,审计中心也一定程度上对各家农商行有着管理的职能,属于同一系统内,再由省审计中心统一管理,但是省与省之间是独立的。虽说都是独立机构,但是他们都是属于同一系统内,若粗略计算,把全国8000多家农信社或是农商行的网点联合起来,农信社系统才是宇宙第一大行。从规模上来讲那是绝对安全的。
另外一点,就某一特定的县域农信社或农商行来讲,存款规模那绝对是当地机构的老大,而且县域80%以上的涉农贷款均由此家机构提供。
所以说,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高,是安全的。
我觉得你多虑了,信用社存款利率高农业银行是非常正常的,信用社存款利率高也不能代表信用社存款不安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信用社存款安全的,可以放心存。
信用社也是我国的合法银行,只是规模小,跟国有6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规模是没有可比性的。国有银行是含金勺子起步的,而信用社是从农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但也不要用鄙视人的眼光看信用社,毕竟信用社和他们银行差不多性质,总得来说信用社是安全的。
因为 信用社是合法银行,受国务院的引导,银监会的监督;同样也要上交国家储备金,也是需要缴纳存款保险金,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最为重点同样和其他银行一样,受到全国人民的监督; 虽然信用社只是规模小,不起眼而已,但它是合法银行,只要是合法银行资金是安全的。
至于农村信用社的利息比农业银行利息高一点都不奇怪的,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因为农业银行是国有6大行之一,背景直接是央行,规模大,资产多,营业网点多,最重要一点就是不缺钱,有钱花。而信用社不一样,信用社规模小,资产少,营业网点少,经常缺钱。而一旦信用社缺钱不提高存款利率,没有储户去存钱信用社那不是吃西北风,所以信用社采用提高存款利率揽储是正常的,这就是信用社存款利率高于农业银行的真正原因。
我打个比喻更能说明问题,农业银行是富人家的孩子,含金勺子长大不缺钱;信用社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要通过自己能力赚钱,自力更生。好比把存款利率比喻成能力,富人家的孩子没有能力还有有钱的老爸可以啃爹;而穷人家的孩子不提高赚钱能力只能等着饿死。所以穷人家孩子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提高赚钱能力,让自己好好的生存。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关于信用社的安全与存款利息高等两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帮助你解答。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银行存款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信用社现在通过一些改革也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不管地方银行还是国有银行,50万以内的存款都是安全的。至于信用社和农行的利率差异,出现的原因包括:
央行在公布了基准利率的同时,允许各家银行以基准利率为参照标准,对各自的利率进行调整,可以上浮也可以下调,只要有客户买账怎么都可以。银行对利率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是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增加银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银行的利率逐渐显现差异化,让利率推向市场,可供客户自行选择。
信用社属于地方银行中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局限于本市、本县,为了增加揽储,吸引客户有必要上浮利率;农业银行家大业大,网点遍布造成成本消耗巨大,利率上浮方面有心无力,再加上理财和存款业务品种齐全,客户资源稳定,即使利率再低还是有客户冲着国有银行的招牌去的。
两个银行在安全保障措施方面:客户的存款在全国银行中统一受到《存款利率条例》的保护,50万(含)以内的存款在银行发生风险损失会照单赔偿;另外,两家银行也有制定和执行一系列风险防控、员工行为动态排查、风险点自查等措施,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稳定。
安全维稳的前提下,当然是看利息高低了,难道只有利息低的才是安全存款吗?不是这样的,银行存款的安全都差不多,信用社利率比农行要高,干嘛存低的?
我们在农村最常 看到的三家金融机构分别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农信社(或农商行),如果有认真对照过三家机构的利率,往往会发现,农信社的利率明显高于另外两家,那这是为什么呢?农信社这么高的利率是否安全?
1、利润来源
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存贷款息差以及中间业务收入
1)、存贷息差
存贷息差的关键在于存款,这是银行的盈利来源,如果一家银行没有存款,如何放贷?因此揽储一直是银行的重任。农行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网点众多,品牌识别度高,因此农行的揽储相对容易;反之农信社受限于规模及品牌识别度等原因揽储则对困难,因为 在同等的条件下,大家首选的都是农行。故而为了与大银行竞争存款,农信社只能提高自身的利率水平。
2)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汇兑手续费,信用卡业务收入、金融资产(比如理财)收入等等。越小的银行,其业务范围越窄(比如信用卡业务,农信社就没有;再比如理财产品,全国只有600多家银行(我国的银行业数量有4000多家)机构有权发行,很多农信社也没有自营的理财产品), 因此越小的银行,其 利润对存贷息差更加依赖。 农信社就属于小银行,对其而言,存款是其生命之源,失去了存款,农信社的立社之基就没有了,这就是农信社给出高息最根本的原因。
2、利率自律公约限制
虽然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是后续在央行指导下,各地建立了利率自律定价机制, 对主要的银行存款利率上浮行为进行软约束,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一般不高于50% 。这是为了防止主要的银行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农行属于利率自律公约的成员单位,因此受到这个限制,但是农信社不属于主要的银行,很多并未参与自律公约,所以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上涨利率。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应该对农信社之所以利率比农行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并非无缘无故的上涨。在我国,农信社也是经银监会正式批准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与国有大行一样,也要缴纳款准备金及存款保险保费等,其经营也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故而钱存在农信社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特别是50万元以内的资金,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
至于说超过50万元的,也无需过多的担心,建国以来,70年的 历史 里,我国的农信社仅仅出现一家河北省肃宁县尚村信用社破产的案例(且最后政府兜底处理了),破产率不足0.1%。所以对于在农信社存款的安全性,无需担忧。
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地方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庞大,数量众多。在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后,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为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但至今全国仍然有农村信用社超过2000家,是服务农村地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也是我国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信用社的综合抗风险能力确实不如农业银行,不可能相提并论。从组织架构上,没有改制的农村信用社一般以社员入股为资本,以县一级联社为独立法人,定位于服务本地农村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这就决定了其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弱,内部治理能力还有差距,综合抗风险能力不足等现实情况。
而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控股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之一,2017年末总资产达21万亿,当年实现营收5428亿,净利润1931亿元。<财富>世界500企业中位列第38,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中名列第六位,属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大而不能倒。综合抗风险能力明显超过所有中小银行。
但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因银行倒闭破产不受到损失,国务院于2015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适用于境内所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两层意思,一是无论农村信用社还是农行,都必须为吸收的存款投保,缴纳存款保险基金;二是当银行倒闭破产时,对于不超过50万的本金和利息,同等条件偿付,没有大小银行,国有银行或地方性银行之分。因此,如果存款不超过50万,无论农村信用社还是农行,安全性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换句话说,50万以下的存款,哪里利息高就存哪里,没有别要纠结谁更安全。
当存款金额超大时,肯定选择农业银行更安全。假如100万左右,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规定,我们完全可以将资金分成几份,分散存入,使其全额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但是,如果是几百万或上千万,你不可能分成几十份吧,多麻烦。这时,我们应该选择大型银行存款,这是最明智的。
当然,伴随着存款的过程,除了安全性之外,一般人还有其他金融需求,比如取现的便利性,结算效率,理财产品是否丰富,信用卡和信贷需求,以及其他服务等等,加上这些,大银行肯定比小银行更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良好体验,而且安全性更高。
银行的存款风险,从某一个程度将是一样的,都是合法经营、合法设立、正规的银行机构,就算是存在着风险,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信用社虽然属于社员制,但也是合法批准的正规经营机构,年化利率往往比农业银行要高,甚至说比国有六大行的年化存款利率都要高,高出1%都是可能存在的。
很多储户在储蓄的时候都会对比很多银行的年化利率,并且存在对于一些银行同期能够给出其他银行更高的年化利率表示疑问,认为存在不安全。其实,只要是银行的定期存款,风险程度都是低的,可以说是“无风险”投资。担心也是自然,因为一家可能只有3.5%的年化利率,而另外一家可能达到5%的年化利率,差别很大。
但是,从定期存款的角度讲,风险都是一样的,两家银行给予的都是定期存款,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以后银行倒闭、破产,储蓄保险还是能够对于自然人理赔50万元额度以下的赔付。
当然,需要规避的就是打着存款其实是理财或者保险理财的幌子进行定期存款,那个的风险就高于银行储蓄了。是需要在实际储蓄的过程中进行谨慎区别的。
如果个人的意识中就是存在信用社的风险高于农业银行,那么就将资金储蓄在农行中,毕竟自己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存放在信用社可能心里不踏实,反而不划算。从客观的角度讲,风险是一样的,但从主观上讲如果认为风险高,完全也是可以储蓄在农行。
这与获取资金的成本有关系。
只要在银保监备案的,不存在谁比谁安全的问题
‘伍’ 如何在内网使用FTP
1、明确FTP服务内网访问地址端口,确保FTP服务服务正常,在内网可以正李枝常访问连接。
‘陆’ 存款如何为银行带来收益
赚取存贷利差只是传统意义上银行生财的手段。但是,现代银行业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般贷款收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相反中间业务利润占比有所提高。存款除了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以外,还可以用于通业拆借。这也是很重要的赚钱产品。现代银行多用FTP方式(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来给银行巧乱各项产品定价,每笔资金都可以算出具体的成本收益。比如某银行网点吸收储户一笔100万存款孝猛档,假设需要支付活期利息0.81%,这笔钱不是直接用于放贷的,而是上存给该知陆行的上级主管部门,比如是某分行,分行给予该网点一定的存款利息,比如1.6%,那么网点的该笔存款收益则为0.79%。当网点需要放100万贷款的时候,向分行拆借一笔100万资金,利率是4.1%,也就是说该笔资金的成本为4.1%,贷款利率为7.34%,则收益为3.24%。同理,分行业会把资金上存给总行,需要使用时才下借,这样一来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资金成本和收益。而在总行形成了一个现金池,资金集中后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
‘柒’ 大数据与传统行业的区别有哪些
说到数据分析,其实随着大数据这几年的发展,数据被认为是物理与信息融合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升凳核心引擎。各行各业都在马不停蹄、轰轰烈烈地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界限开始发展交集和互补、渗透,传统的制造业再也不是闷头生产+再销售的模式,而是更多地聆听市场的声音,市场需要什么,消费终端就会相对应的给予其更多的多样化、个性化。
目前来看,两者的主要区别还处在以下几点:
一: 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传统行业更多的是结构化数据, 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像以应用oracle、Sql Server等数据库的制造型企业的ERP系统。而互联网行业更多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就是不能以二维形态描述的,例如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等,像是医疗影像系统、教育视频点播、视频监控、国土GIS、设计院、文件服务器(PDM/FTP)、媒体资源管理等具体应用。
二:数据的体量
互联网行业海量的数据,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它的数据往往是PB级的,1个PB有多大呢?它相当于2的50次方个字节。如果你对此没有概念,那么简单来说,《史记》约有52万多汉字,1个PB能够存储至少10亿部《史记》,以网络、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企业。传统的一个生产制造工厂三个月制造的数据也不到100G。这是天大的一个差别。
三:看待数据的方式及数据分析目的不同
互联网行业会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做数据分析,挖掘,无论是过去的数据还是即时的数据,数据不再是静止和陈旧的,任何被遗忘在服务器中的数据,都可能被重新利用,从而发现其中与我们、与行为、与现象的相关性,比如每逢“双十一”,“剁手党”都面临痛苦的抉择:打折的商品实在太多,买什么才好呢?最终一不小心,信用卡刷爆,买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只得含泪吃半年的“康师傅”…
谷歌公司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条的搜索指令,经过多年数据的累计,谷歌公司建立了“咳嗽”,“发热”等搜索关键字与流感地区的联系,于是在2009年谷歌成功地在美国预测了冬季流感的传播,并且精确到地区和州等等。而传统行业则不会过多去关注过去的数据,一般月底会盘点,出一些财务的数据分析报表,历史的数据会存放于备份库里,有问题才会去查找。
四:数据查找的效率及安全性
互联网行业往往存储着用户的个人行为信息,他要求保证绝对的安全或者准确性,比如12306,每到年底,面临数亿人迁徙的购票压力,在临近春节购票高峰峰值的时候,它的要求绝对是用户打开网页的速度可以慢一点没关系,但是要保证用户购票信息的绝对安全。如果用户付款购买了一张高铁动车票,你那边没收到钱款,那面对着上亿人的购票钱款,这个绝对是要出大问题的。
而传统行业没有那么大的数据量和访问量,往往解决好并发,死锁等等问题,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偶尔也会发生丢失一条采购记录或者生产记录的问题,由于一般用户都会除了系统录入以外,还会纸质的记录,那么这个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五:大数据技术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基于以上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当数据量不断增大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假设解决某一问题有算法A 和算法B。在小量数据中运行时,算法A的结果明显优于算法B。也就是说,就算法本身而言,算法A能够带来更好的吵陵旅结果;然而,人们发现,当数据量不断增大时,算法B在大量数据中运行的结果优于汪唤算法A在小量数据中运行的结果。这一发现给计算机学科及计算机衍生学科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启示:当数据越来越大时,数据本身(而不是研究数据所使用的算法和模型)保证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即便缺乏精准的算法,只要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也能得到接近事实的结论。
由于能够处理多种数据结构,大数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上记录的人类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出现之前,计算机所能够处理的数据都需要前期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记录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但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结构的要求大大降低,互联网上人们留下的社交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行为习惯信息、偏好信息等各种维度的信息都可以实时处理,立体完整地勾勒出每一个个体的各种特征。
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简单来说,大数据需要Hadoop=HDFS(文件系统,数据存储技术相关)+HBase(数据库)+MapRece(数据处理)+……Others这样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大数据架构,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磁盘阵列数据存储处理方式。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量、高速、多变的信息每天都围绕在人们身边,我们需要更好的处理方式,去应对这种随时随地的变化。大数据技术将深远地改变互联网世界,改变整个生产生活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成本也越来越低,而且相比以前能更容易加速对业务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大数据与数据分析行列,准备在这里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编辑于 2019-10-21
‘捌’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代发工资怎么弄
(1)选主菜单7中间业务回车——业务类别输入101(代发散棚斗工资代号)回车——开办支行回车(自动为本机构)——代理业务回车将光标移到代理业务列表中选择代发工资的单位回车——办理交易回车活直接输入8888(批量处理)回车。(2)CTRL+A增加显示选择数据来源2磁盘转入数据回车——输入磁盘上的文件名:斜杠1斜杠0602.txt回车选择数据库文件自动显示为0,再按CTRL+F提交(对话框显示明显表,此时状态为未提交,如发现错可删除,可单条删除,也可全部删除)。(3)CTRL+W切换到上屏——输入户数——户名检查:选0不检查——输入金额——缴付日期—冲磨—按CTRL+X保存上屏——按CTRL+F(需另一柜员刷卡授权),此时标志状态为已提交(此时不能删除)。(4)CTRL+G取结果。(5)CTRL+P打印:可打印成功和不成功记录,用CTRL+E切换状态表。如次月代发工资对话框里还有上次代发工资数据时可按下步骤操和拿作:(1)TRL+P打印;(2)CTRL+N开始新工期;(3)CTRL+D删除未入账明细;(4)CTRL+A增加;以下步骤同上。还可修改批次CTRL+U后再按CTRL+A增加同上。
‘玖’ 中间业务收入算ftp净收入吗
算。营业净收入主要由存款、贷款等产肢模铅品的FTP利历好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组成,中间业务收入算ftp净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