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西伯利亚国家访问团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西伯利亚国家访问团

发布时间: 2023-05-08 08:41:10

A. 二战中苏联对待战俘和红军的态度怎样

1945年4月,铁托率领一个庞大的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吉拉斯随同出访。在抵达莫斯科后,苏方将铁托接到专用的别墅里去,而让代表团其余的人住进酒店。第二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吉拉斯房间里的电话响了,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女人的声音,她纠缠着要求与吉拉斯见面。吉拉斯警惕起来,他知道苏联特务机关经常设美人计陷阱以套取情报。吉拉斯去问代表团的其他高级成员,他们同样接到各种性感女人的约会电话。吉拉斯不寒而栗,对苏方的卑鄙做法感到愤怒。

斯大林还是在他的别墅里以“马拉松宴会”欢迎南斯拉夫“战友”。苏联方面出席的都是斯大林的帆银心腹: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特务头子贝利亚和安东诺夫将军等。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吉拉斯感慨万端:斯大林君临天下,目空一切,他的朝臣们则将他奉若神明,极尽阿谀之态。这样的晚宴是斯大林的“常备节目”,而“他”的国家疮痍满目,饥饿,筋疲力尽。但是他和元帅们却穷奢极欲,满身勋章,沉醉在伏特加之中。他们已踩遍了半个欧洲,而他深信在下一个回合他们将践踏另外的一半。他明白自己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专制的人物之一,但是这一点也不使他烦恼,因为他深信他是在执行历史的判决。尽管有成百万人已为了他和根据他的棚哪命令而遭到毁灭。尽管有成千名他的最亲密的合作者被他当作叛徒加以谋害,因为这些人怀疑他是否在领导国家和人民走向幸福、平等和自由。他的良心毫无不安,在他的哲学中,良心是没有地位的。诗人们从他那里得到灵感,管弦乐队演奏向他致敬的圣歌,哲学家们写出成卷关于他的语录的书,烈士们在断头台上高呼他的名字而死”。

宴会中双方又谈到苏联红军违法乱纪的事,斯大林不屑地说:“当苏联红军从斯大林格勒打到贝尔格莱德,跨过他们的战友的尸体,这样的人的反应怎么能正常呢?在经历了这种惨事以后,玩玩女人,有什么了不得呢?我们打开了监狱的大门,把所有的罪犯都安置到军队里去了。红军并不理想,重要的是它同德国人打仗----而且打得很好,其他的一切就无所谓了。”斯大林对红军中的态和宴罪行的“谅解”态度,吉拉斯知道有同样的例子:当苏军坦克经过东普鲁士的时候,接连不断地向德国难民----妇女和儿童开炮,把他们全部打死了。有人将此事报告斯大林,并请示如何处理,斯大林回答道:“我们对士兵训诫得太多了,让他们有点主动性吧!”

B. 哪位能给一下新政五臣考察政治的史料支持~谢~

1905年7月16日,光绪皇帝给内阁发了一道圣旨:

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数年以来,规模虽具,而实效未彰。总因承办人员,向无讲求,未能洞悉原委。似此因循敷衍,何由起衰弱而救颠危。兹特简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答纯嫌员,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第二天,中国的主要报纸都在第一版全文刊登了光绪皇帝发布的简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上谕。从第三天起,一些大报围绕考察政治的上谕,陆续发表社论、评论、专论。《时报》还将此次派员考察与过去出国访问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一次不同以往,过去派员出洋,或只专注于解决外交实务,或出使者人微言轻,其影响于我国政界者,区区至不足道。

此时,国外舆论的反应也十分热烈。1905年8月31日,《司阁司门报》发表文章《论中国派遣大臣考察外国政治》,9月3日和9月4日,英国《新达泰晤士报》连续发表评论《论中国之前途》,《摩宁普司清手报》、《纽加司络报》等也先后发表了文章评论中国派大臣出洋考察和中国的改革。1906年2月25日,德国着名的汉学鼻祖福郎克在《科隆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格外醒目:《中国访问团学习外国的国家管理》。他不仅介绍了考察大臣的情况,也全文翻译了光绪皇帝派大臣赴东西洋考察政治的上谕,还特别强调:

他们此次出洋是为了学习日本、美国和重要的欧洲国家的宪法、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特别是有着极大的可能,将西方的宪法、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结合中国的情况移植到中国去。

出洋考察政治上谕发布的当天,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和湖南巡抚端方都陆续接到圣旨。接着朝廷又补派商部左丞绍英为出使大臣。当时两宫担心载泽年少,所以加派绍英同行。开始计划由载泽、戴鸿慈和绍英率领一路,考察俄、美、意、奥,徐世昌和端方为一路,考察英、德、法、比。徐、端一路则多带懂西文的随员,意在面上的考察;载泽一路则重点考察宪政。

当时舆论评价几位考察大臣,载泽是“宗室贵胄,留心时事,素号开通”;戴鸿慈“久历部寺,颇讲新政”,“深知立宪可以救国,在京竭力运动”;至于端方,则说他“奋发有为,于内政外交尤有心得”。

端方在甲午战后,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受到光绪的赏识。戊戌变法时,奉旨督理农工商局。变法失败之后,险些被治罪,据说是贿赂了荣禄和李莲英,还作了一篇颂扬慈禧太后的文章登在《国闻报》上,才免去了一场灭顶之灾。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西逃时,任陕西巡抚护理的端方因护卫有功,颇受两宫的重视。 1901年升任湖北巡抚,广兴教育,在省城内外办起了六十余所学堂,各道府设立师范学堂,并派出大批留学生,他的儿子也赴美国留学,算是中国较早的“干部子弟”出洋留学。1903年,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立图书馆——湖北图书馆。1904年,端方调任江苏巡抚,到任后,各州县照例奉送红包给新任巡抚大人。端方见此情形,决心革除陋习,下令红包全数退回,各州县用送红包的钱选派两名学生出国留学。此举一时传为美谈。他在江苏任内 (含上海),同样积极推动各项改革,特别是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建设裤消。在苏州设立了江苏师范学堂、江苏高等学堂、实业学堂等学校,还派出了大批留学生。江浙一带立宪呼声较高,与他不无关系。后来端方又调任湖南巡抚,继续积极推动湖南新式教育,半年内建小学八十多所,还派出了二十多名女生赴日本学习师范教育。中国另一所最早建立的省立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也是在他的积极支持和领导下建成的。

车站遇刺好事多磨

考察大臣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从中央各部、全国各地调集随行人马,组建考察团。当时头一件难办的事是出洋经费的筹措。庚子赔款使清廷的财政几近枯竭。另外,清廷并无财政预算一说,有事也是由地方政府筹措。可中国何曾派出过如此庞大的考察团,考察如此多的国家?于是,户部与外务部给南、北洋大臣和湖广总督发去急电求助。各省纷纷响应,直隶、湖北、江苏各认十万两作为今后几年的出使经费。就连新疆这样的边远省份也认筹了一万两库银。两个月后,各省已认筹了银子八十余万两。

然而,好事多磨,考察团刚出京城,在天津站就被积极排满的吴樾扔了炸弹,当时吴樾身怀一设有引爆装置的炸弹,化装成一名皂隶,登上了考察大臣乘坐的火车。然而他尚未来得及投掷炸弹,行李车与车厢挂接,车厢猛然震动,炸弹即被引爆。此次爆炸,当场炸死三人。载泽、徐世昌略受轻伤,绍英伤势较重。吴樾也当场身亡。

当时报刊舆论纷纷谴责这种暗杀恐怖活动,认为五大臣出洋考察是为立宪作预备,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凡稍具爱国心者应郑重其事祝其行。希望政府不畏艰难,奋勇前行。不少官员也纷纷致电政府,强调“当此更宜考求各国政治,实行变法立宪,不可为之阻止”。各地也纷纷发来慰问电。上海复旦、南洋等三十二所学校联合发了慰问电。

五大臣遇炸后,一时又谣言纷起,说京师将有大乱。地处万寿山附近的王公官邸都加强了戒备。

此时,端方急欲立刻启程,因为各国均有来电,对中国考察团表示欢迎,而且已做了妥善安排,如果因为一颗炸弹而迟迟不动身,恐为外人笑话。但清廷主张缓行。载泽又接到日本来电,说日本国内将有暴动,也请他缓行。考察大臣中,绍英受伤较重,仍在养伤。有人讥讽绍英,说他借口养伤,其实是不准备去了。绍英听到

这些话,愤然道:如果我死了,而宪法确立,则死而荣生;死我何惜,各国立宪,莫不流血,然后才有和平。

以后,朝廷又改派新任驻比利时大臣、较早呼吁立宪的李盛铎和山东布政使尚其亨为考察大臣。

俄国风来急起直追

1905年10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颁布《十月宣言》,承认人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信仰、人身自由和参政的权利。沙皇政府也着手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召开国家杜马(议会),这标志西方列强中最后一个专制政权结束,驻俄大臣胡惟德特将此一情况通报清廷:“俄国现已公布立宪……亟宜立定宪法,上下一心,讲求自立之策,以防各国侵害。”

光绪和太后得此消息后,立刻召见载泽,询问出洋日期。载泽表示,将与端方迅速商定日期。几天之后,报载,载泽伤愈,向光绪销假请安。10月27日,两宫再次召见军机大臣,面谕说,考察政治是今天当务之急,务必饬令各考察大臣速即前往,不可任意延误。

11月2日,俄皇宣布立宪。11月4日,端方等出洋大臣电商袁世凯、张之洞、周馥,拟联衔奏请两宫,明降谕旨,宣布实行立宪。袁世凯当即电复,表示同意。11月6日,俄国沙皇又下诏,释放所有政治犯。

11月18日,光绪谕令政务处先筹定宪法大纲,颇有急起直追的决心,也反映了清廷生怕当此关键时刻落后于人,最后变成孤家寡人的心态。

11月25日,清廷又设立了考察政治馆,作为领导立宪改革的中央机构,专事研究各国宪政,向朝廷提供宪政改革的咨询。当天,端方、戴鸿慈、袁世凯、赵尔巽联衔奏请五年后实行立宪。

在当时这大变革时代,中国政界还有一个特别现象:驻外大臣直抒己见,敢发议论,而且敢于通电联衔向国内奏请大政方针。这对政局的改革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重组人马遍访十国

为防再生不测,考察团重组人马,暗中部署,兵分两路,分期启程。沿途由袁世凯周密布置。1905年12月7日,中国考察团的第一路成员一大早起身,在各自家中的祖宗牌位前祭拜。中午时分,则陆陆续续来到北京正阳门车站。这一天稽查格外严密,闲人一律不得入内。

第一路考察团由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率领正式团员33人,各省选派考察人员4人,赴美留学生11人,听差2人,杂役4人,还有剃头匠1人。他们从秦皇岛乘小火轮上“海圻”号兵舰。船行数日,到了上海海面,停吴淞口。

12月19日下午2时,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的巨型邮轮“西伯利亚”号收锚启航,向着日本驶去。中国政府派遣的赴西方考察政治的考察团算是正式出发了。

紧接着,由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率领的考察团也于1906年1月14日乘法国轮船公司的“克利刀连”号扬帆启程。这路考察团中,同行的有各省选派随团人员6人、留学生1人。另有先期赴日本者7人,先期赴英国者8人、学生2人,先期在比利时者1人。留守上海者3人。

考察团的行程遍布日、美、英、法、比、德、奥、丹麦、瑞典、挪威十国。现将在美国的考察路线纪录如下,其风尘仆仆可见一斑:檀香山——旧金山——芝加哥 ——华盛顿——纽约——费城——爱米亚——波士顿——楼兰——西雅图——落基山——新坡(圣保罗)——安亚巴——奈亚葛拉(尼亚加拉)。

笔者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见过一部戴、端编着的《列国政要》133卷,内中对他们考察过的国家政府组织、宪法、法律、经济、教育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据有关记载,考察大臣戴鸿慈、端方将编辑考察政治的书籍和起草条陈奏折的任务交给了熊希龄。熊希龄则请在日本的杨度帮助撰写宪政文章,杨度又请逃亡在日的梁启超撰写其中一部分。熊希龄随考察团考察德国之后便回到上海,又从上海去了日本,完成了编书的任务。也有着作称,考察团的一些奏折出自梁启超的手笔。事实究竟如何,仍须深入查考。

端方的后人曾将他的文书档案献给故宫博物院。其中有几册戴端团从国外带回书籍、报告、图表的目录,其中有“学堂教育书目”、“实业书目表”、“美国政治书目表”、“政治书目表”、“教育书目录”等。

至于一路所见所闻,至少戴鸿慈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出使九国日记》,于1906年秋发表。另有载泽的一部《考察政治日记》,于1908年夏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