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9年毛主席首次出访苏联,出发前下3道命令:中国境内不许下车
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两个月之后,1949年12月初,毛主席乘坐专列直达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访问,这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领袖首次会晤,也是一件“世界新闻”。
毛主席出访苏联前,曾下过三道命令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毛主席在宣读《新中国成立公告》时,曾说: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莫斯科发来了给中国的第一份的外交贺电:
在苏联的带头下,很多欧亚国家也纷纷与中国相继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歼锋哪系,就这样新中国 很快就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便将周恩来叫来商量年底出访苏联的事宜: “恩来同志,我认为我到苏联出访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个时候去一趟是比较合时宜的,不过我只去祝寿,其他的事情,还得靠你这个政务院总理来操办啊!”
周恩来总理笑着说: “到苏联后,主席先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会按照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来处理的。”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就曾提出要出访苏联,可都被斯大林拒绝了,而斯大林拒绝的原因也十分简单: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战谁输谁赢,没人能给出准确的定论。
而在内战形势明朗后,1948年4月,斯大林邀请毛主席访问苏联,毛主席也接受了斯大林的邀请并准备访苏。
1949年中旬,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同志出访苏联,刘少奇到达苏联后,向苏联方面介绍了中国现阶段的革命发展形势,准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表达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夙愿: 希望苏联政府给予中国一些援助,帮助中国开展经济建设。
同年冬天,斯大林特意派米高扬作为特使访问中国,为确保米高扬的安全,汪东兴和师哲特意前往石家庄机场迎接。
当天下午,毛主席同米高扬会谈了好几次,双方就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还特意对当前中国战争形势进行了分析。
几天氏码后, 米高扬 就返回了苏联了,而他 这一次前来中国也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是要摸清中国共产党的底,二是代表斯大林再次邀请毛主席出访苏联。
鉴于当时毛主席还在为新中国成立的事情而繁忙,他便请米高扬同志报告斯大林同志:
1949年9月党中央召开政协会议时,毛主席决定在12月初乘坐专列直达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访问,于是他曾给汪东兴下达准备出访苏联的指示:
为确保此次毛主席出基族访苏联的安全性,滕代远等人对铁路职工进行了大审查、大清理,确保参加专列工作的人员必须在政治上是绝对可靠的“清一色”的党、团员,并派了足够的兵力负责从北京到满洲里沿线的警卫工作。
与此同时,毛主席正在为斯大林70大寿准备礼物,要知道这份礼物不仅仅是毛主席送给斯大林的礼物,也代表新中国送给苏联的国礼,意义可以说是相当重大的。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份礼物,必须彰显出中国特色,并具有特殊意义,应该选择“国宝”级别的礼物彰显诚意,可毛主席在了解到苏联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后,便亲自给山东分局发了一封电报:
当然除此之外,还准备了一些“中国特色”,有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一套、湖南湘绣被面30条,枕套60个、江西南丰桔1000斤、冬笋500斤以及浙江的龙井茶、贵州的茅台酒和上海的名烟等等,而这些“中国特色”也都是回来陆续运送到莫斯科的。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生活都非常艰苦,党中央领导人在出访苏联这件事上,并没有“大操大办”,除了做了一些必要的衣服、买了一些必需品外,没有人提出任何其他要求。
当时因为出访时,本就是冬天,再加上苏联天气更加寒冷,工作人员提议要为毛主席做件呢子大衣,可毛主席却坚决不同意,最后在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下,毛主席才同意做一件呢子斗篷。
而在准备出访苏联的前一天,毛主席向一同前往苏联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下了三道命令:
毛主席出访苏联自带生活用品:我自己有,不需公家另准备
1949年12月2日晚上8点30分,毛主席在周总理亲自陪同、滕代远的引导下登上火车。
而在毛主席登上火车之时,门口两侧分别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等人护卫,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上火车的是毛主席,当时车站上异常肃静,站台上也没有一个闲人,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中央领导人前来为毛主席送行,可见此次毛主席出行的保密要求之严格。
9时整,主席专列在北京铁路局机务处处长的亲自驾驶下徐徐启动,开出了北京站,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次在火车上坐着的是毛主席,火车上的其他乘务员对此也是完全不知晓的。
为了让毛主席此次出访苏联的行动保密到底,事先就让列车人员将毛主席的车厢整理就绪,一切生活用品都安放好,不听召唤,谁也不许进入毛主席所在的车厢,至于毛主席生活上的照料,则由毛主席带来的工作人员进行。
因此,在列车出发后,列车人员是无法了解到车上首长的情况的,当车快要抵达天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工作人员见状便准备让毛主席休息,并告诉毛主席车上备有一切洗漱用具。
当毛主席看到火车上备有洗脸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后,一边从自己的小布袋中取出自己带着的洗漱用品,一边同工作人员说: “我自己有,不需公家另准备。”
列车在行车期间,毛主席除了处理一些军政要务外,还特意选调沿途党政负责同志上车,亲自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一谈就是半天。
其中毛主席曾找绥中县委书记和锦州市负责同志,分别长谈了四五个小时,那位市长同志在同毛主席谈完后,出来说:“主席考的题目太多啦!”
所以,沿线很多同志在得到毛主席的召见后,既高兴又有些紧张,害怕毛主席问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
有些同志甚至被毛主席问的满头大汗,因为毛主席问得都十分具体且深入,特别是具有数字和各种百分比,他都要详细了解,这让很多同志感到自己肚子里那点东西都被主席掏出来了,但即便如此,大家依旧很兴奋,也备受鼓舞和鞭策。
列车在经过六天六夜连续不停地安全运行后,于12月8日到达我国与苏联接壤的最后一个车站——满洲里。
当列车快要进站时,滕代远等人向毛主席报告:“满洲里马上就要到了,请主席现在车上休息,外面实在太冷了,我们先去与苏联专车负责人街头,办理交接后再向您汇报。
列车停下后,滕代远等人就先下了车,映入眼帘的便是苏联专车和等在站台的苏联铁道总局负责人以及苏联保卫局负责人,滕代远等人在同他们了解完情况后,又跟上去查看了苏联专车设备和布置,然后由车站组织好人力把毛主席所带的东西都搬运到苏方列车上。
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毕后,滕代远才上火车报告毛主席:“主席,一切都处理妥当了,请准备车,直接上苏方列车吧!”
毛主席很快穿好皮大衣,然后与同行的工作人员一同走下车来,毛主席在同一部分工作人员亲切告别后,便登上了苏联专车,可他并没有迅速走进车厢内,而是站在车门口,不停地向陪他来到满洲里的工作人员们挥手致意,让他们回去吧。
可此时,谁不愿走开,这些工作人员“一”字排开,一致举手向毛主席致敬,并劝他赶紧进车厢去,毛主席始终不愿离开。
直到机车一鸣汽笛,列车缓缓向北驶去,毛主席依旧透过玻璃向大家挥手致意,直到看不见工作人员时,毛主席才走进车厢内。
毛主席访问苏联
“呜——”汽笛一声长鸣,一列专车缓缓驶入车站,稳稳地停靠在月台旁,火车停稳时,克里姆林宫的大钟也响了起来,大钟敲了整整12下,恰好是正午12点。
伴随着洪亮的钟声,一位身材魁梧、面带笑容,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步履稳健地走下了车厢,这个男人便是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
很快,一辆小轿车来到毛主席身边稳稳停下,莫洛托夫请毛主席上车后,毛主席不禁又看了一眼在莫斯科飘扬的五星红旗。
小轿车驶出莫斯科车站后,直奔莫斯科南郊而去,看着莫斯科的街景,毛主席的思绪也渐渐飘远了......
对于毛主席而言,莫斯科是一座有着特别意义的城市,它既是自己年轻时向往的革命圣地,又是一座自己深爱的妻子、儿子、女儿生活的城市,亲人的往事令毛主席感慨,也令他伤感。
在毛主席的回忆中,轿车很快就来到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前,这是斯大林在二战前的临时住所,一栋别墅,王稼祥大使便要求当时驻苏使馆参赞戈宝权,用新华社的名义立即起草一份新闻电报,将毛主席一行人已经顺利抵达苏联的消息送到国内。
接着,毛主席在莫洛托夫的安排下休息了一会儿,下午6点时,毛主席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当斯大林看到毛主席的时候,直接快步走上前,他紧握着毛主席的双手,凝视端详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地说道:“你还是很年轻,很 健康 嘛!”
紧接着,斯大林将站在自己身边的人一一向毛主席进行了介绍,大家也很自然地在克里姆林宫大厅里围成一个圈,把毛主席和斯大林围在中间。
在聊天时,斯大林非常激动地同毛主席说: “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 健康 !”
毛主席听着斯大林的话,显然没有非常激动,他略带委屈地说: “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啊.......”
不等毛主席把话说完,斯大林便读懂了毛主席的弦外之音,他赶忙说: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公理。” 话音刚落,他又连忙请毛主席入座。
在大家都坐定之后,斯大林关切地问毛主席:“我们这次应该做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或愿望吗?”
毛主席平静地说道: “我这次来,一是为祝贺你70寿辰,二是想看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想都看一看。”
斯大林听着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这次远道而来,自然是不能空着手回去的,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毛主席见斯大林没有直言表示要弄什么东西,他也非常巧妙地说: “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必须是既好看,又好吃的。”
斯大林听着毛主席话有些不懂,便问道:“既好看又好吃,那是什么?”
毛主席又解释道: “所谓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要做给世人看;好吃,是要有实际内容。”
毛主席并没有将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点破,后来,斯大林还曾两次给毛主席打电话,问他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毛主席始终闭口不谈。
王稼祥知道毛主席这句话是话里有话的,于是他主动询问毛主席这次前来是不是只是为了给斯大林祝寿,毛主席笑着说: “把我弄来就为祝寿,未免太简单了嘛,应该搞个政治文件。”
在了解到毛主席的意思后,王稼祥以外交大使的身份来到苏联外交部,向维辛斯基外长点破了这件事,说: “毛泽东主席如今来到莫斯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不是考虑在中苏之间签一份文件?”
维辛斯基将这一事赶忙转告了斯大林,斯大林在得知后,当即表示同意,并建议说: “就由我和毛泽东同志签字吧!”
可毛主席并不这么想,他同斯大林说: “你是部长会议主席,我又不是总理,我们两个对不是口径,如果签订文件,我要把我的总理找来。” 斯大林也欣然同意了。
12月22日,毛主席再次应邀参加斯大林同志70岁寿辰的宴会,宴会从晚上八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一点的时候才散。
在宴会结束后,毛主席便感觉很累,他并不喜欢这种马拉松式的宴会方式,来到中共驻莫斯科办公楼上休息时,他说: “我不知道苏联的宴会怎么这样长?吃也没吃好,看也没看好,鼓了一晚上掌,手都拍痛了,我们回去可不能学这个,吃饭就好好吃饭,看戏就好好看戏!”
1950年2月14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签字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合影时,毛主席往前站了半步,这张照片在第二天见报的时候,斯大林和毛主席是以“平肩”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的。
2月17日,毛主席踏上了回国的征程,毛主席在路途上十分开心,因为他此次访问苏联,奠定了新中国建设 社会 主义道路的基础,也为之后与其他国家建交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而正是毛主席出访苏联前下的三道严格命令,才能让毛主席从中国到苏联的路途可以如此顺利......
⑵ 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多少天
共73天。
1949年12月,毛泽东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莫斯科之行,这是他一生当中第一次出国访问。毛泽东此次出访,一是给斯大林祝寿,二是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联承认了新中国,并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当毛泽东看过机要秘书送来的莫斯科照会之后,激动得同机要秘书握了握手。
这位机要秘书给毛泽东送过无数次文件,像这样的握手还是第一次,这足以表明毛泽东对苏联承认新中国何等重视和激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斯大林担心的毛泽东的身份问题已不复存在。11月5日,科瓦廖夫告诉毛泽东,斯大林愿意在任何时候欢迎毛泽东去莫斯科。
毛主席于1949年12月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赴莫斯科,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离莫斯科回国。
新中国诞生两个月后,毛泽东主席就前往苏联访问。这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国访问。
(2)1949年苏联访问中国扩展阅读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义重大。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说: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
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现在把两国的友谊在条约上固定下来,我们可以放手搞经济建设。外交上也有利。
“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与苏联缔结了新的互助条约,毛泽东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少有的经历。通过直接接触,毛泽东对斯大林有了新认识。
⑶ 哪些俄罗斯(或苏联)总统访问过中国
第三个出访中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2012年6月5日-2012年6月7日出访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但普京虽然没有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访问中国,但是他在总理期间访问过中国两次:
2009年10月13日,和2011年10月11日两次访华。
磐龙缠炉手打整理,欢迎追问
⑷ 1949年米高扬中国之行产生了什么影响
关系序幕深得斯大林信任的前苏联领导人米高扬,曾为中国人所熟知,原因在于他1954年9、10月间和1956年9月两度访华。但中共领导人对他的了解,却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米高扬的那次中国之行拉开了新时期中苏关系的序幕。
早在1948年4月,毛泽东就向斯大林提出,准备亲自到莫斯科和斯大林共商一些有关中国革命的问题,双方约定了会晤的时间。但随着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毛泽东无法分身赴约。1949年1月,斯大林来电表示,中国革命需要毛泽东,他将派一名政治局委员来中国解放区访问。
米高扬,1915年即成为布尔什维克,是高加索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也是斯大林有力的支持者。1935年他被选为政治局委员,1946年后又兼任前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因此,斯大林认为米高扬是来华的最合适人选。
带着斯大林的使命,米高扬化名为安德列夫,秘密前往中国。他先抵达中国大连的苏军机场,然而再继续往西南方向飞,于1949年1月31日上午到达石家庄。毛泽东专门派出了汪东兴和师哲到机场迎接。下飞机后,他们又坐了70多公里的吉普车,才最后到达了西柏坡薯迟村。第一次到中国,米高扬非常兴奋,也非常好奇,他急于见到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
一下吉普车,米高扬就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毛泽东。毛泽东热情地把米高扬一行迎进会客室,并把他们一一介绍给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几大书记。米高扬则开门见山地说,自己只是“带着耳朵来的”,只负责听取中共的意见,不回答。然后他又转达了斯大林的问候,祝愿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接着,米高扬还呈送了斯大林赠给毛泽东的一块毛料。
第一天会谈,双方只是海阔天空地闲聊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但谈话一开始,米高扬就意外地发现自己带来的翻译小柯瓦廖夫不能胜任工作。这位苏共党内的汉学家,中文口语欠佳,又听不懂毛泽东的湖南话,几乎一句也译不出来。米高扬非常生气,不断催促他。而毛泽东的翻译师哲却显得熟门熟路,操作自如。师哲曾在前苏联学习和工作了15年,是真正的前苏联通。因此,在以后的几天里,师哲一人承担起了毛泽东、米高老脊扬两人的翻译。
从2月1日起,连续三天,双方进行了实质性的谈话。毛泽东深知与米高扬的谈话,实际上是与斯大林的谈话,要想使苏共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必须首先使米高扬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因此,毛泽东的谈话充满了政治家和哲人的深邃与远见卓识。米高扬听得非常仔细,并极少发表看法。
毛泽东谈到,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较数含李为迅速,主要在于战略战术正确,指挥得当;用不了太久,就可以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打败蒋介石的条件;现在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建设新政权。
毛泽东把党对新政权的性质、形式、组成等有关问题的考虑详细向米高扬作了介绍,特别是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联合政权,恢复生产与组织人民建设新国家等问题讲得最多。毛泽东谦虚地说:“国家建设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说是生疏的,但可以学会的。有前苏联走过的道路,可资借鉴。”米高扬听到这儿,微笑着点了点头。
毛泽东接下去又谈了军队的现状和发展问题、土改工作问题、民族问题、党内状况、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等问题。米高扬都认真地一一细听,极少插话。
后来,任弼时就群众工作、恢复发展生产、中国解放战争的发展等问题又与米高扬进行了单独的谈话。周恩来就如何做好后勤工作以保障战争的顺利发展、战后的经济工作、成立新政府的规划与设想,以及对外关系中国民主党派等问题,与米高扬也进行了单独谈话。周恩来还主动请米高扬就新政府的建立问题发表点自己的意见,米高扬被他谦逊、缜密的作风所打动,开口说道:“从原则上说,中央政府各部门只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设立。否则,政府部门的臃肿庞大、重迭、复杂,几乎不是人的意志可以转移或控制的。我们数十年来,政府机构每年都在变化,着力于压缩、精简。但结果是,机构一年比一年庞杂、臃肿、笨重,不灵活,工作效率提高不快。这个现象必须防止。”周恩来听到这些,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2月7日凌晨,米高扬满载着两耳朵中共领导人的话,离开了西柏坡。毛泽东头一天已为他送行,就当时最好的条件宴请了他,并与他合影留念。
到了石家庄,米高扬乘车游览了这座解放不久的城市,当日登机回国复命。
西柏坡之行,给米高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曾对毛泽东的翻译师哲说:“你们党的领导是坚强的,党内人才济济,这是取得胜利第一个保证。”米高扬回到莫斯科,向斯大林作了详细的汇报,这些汇报使斯大林和苏共中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米高扬走后不到8个月,中国革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关系从此也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