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普京总统访问柏林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普京总统访问柏林

发布时间: 2023-08-23 03:24:43

⑴ 2012普京第一次访问 哪国

一、2012普京第一次访问中国。

普京在2012年6月5号——7号访问中国。

二、人物简介: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第2、4任总统。曾担任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

执政以来,普京致力于复兴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

普京任总统期间,整体提升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在对内外政策方面偏强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争议,被认为是一位“铁腕总统”,被美国《时代》、《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

2015年2月13日,俄罗斯人对普京信任度高达85% ,创历史新高。3月11日,普京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八位。4月,普京获得6.9%投票,领衔美国《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2015年11月4日,普京连续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6年03月24日俄罗斯卫星网,克里姆林宫办公厅主任表示,俄总统普京将于6月访华。4月7日,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立仲裁法院于当天正式驳回了俄西南巴拉科沃市市民尼古拉·苏沃洛夫对俄总统普京的诉讼。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普京排第30名。

⑵ 跪求普京的生平简介。

普京其人其事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布衣出身 平民风格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个出色的厨师,曾为列宁的夫人和妹妹服务,后在莫斯科市委高级疗养院工作。他虽是一个高级厨师,为许多头面人物做过饭,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己谋私。普京的父母是苏联普通的工人。在战后艰难的岁月里,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非常拮据,但相互之间的爱使这个家庭充满温暖。普京的父亲是个严肃正派、善良智慧、富有远见的人,他经常告诫普京要积极向上,要学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谋生、自卫、寻求发展机遇,使普京从小就培养出一种朴实无华、坚韧进取的性格。普京从小就住在列宁格勒一套只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里,这里没有电梯,厨房也是合用的,楼里老鼠经常出没。结婚后,普京和妻子仍然与父母一起住在这套公寓里,直到1993年调去莫斯科。

长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体察使普京成为一种平民色彩很浓的“领袖”,他把了解民众的呼声与疾苦作为正确决策的关键。他到各地视察,经常打乱地方接待计划,随意走进未做事先安排的百姓家了解情况。普京今年考察远东时,路过一个村子。有个男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木柴。老婆对他嚷道:“当家的,总统来了!”“什么总统,见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是抬头一看,愣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开玩笑说。男子不知深浅地请普京跟他儿子一起游泳。当时水温只有21摄氏度,普京二话没说就下了水。这段故事快变成了传奇。此前不论是叶利钦还是苏共中央总书记,都喜欢事先精心策划的视察,听听当地领导汇报,看看名胜古迹。普京讲究“眼见为实”。即使在群众场合,普京也善于躲开当地领导安插的“工农代表”,专挑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跟他们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太太对他抱怨,说自己的退休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普京回莫斯科后立即向退休基金会会长问明情况。原来,根据规定,想享受优惠就要自己办齐证件去申请,不申请就没有优惠。在普京的过问下,这种规定很快进行了修改,基金会工作人员应该为退休老人上门服务。正是这种平民主义的理念与做法,使普京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多数俄罗斯人的愿望,他本人也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注重传统 着眼未来

普京能够赢得广大俄罗斯民众的信赖,不仅是由于其朴实无华的平民风格,更是由于他的治国思想符合俄罗斯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符合俄罗斯民众的物质与心理需求。普京执政以来,将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当今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提出了能够为大多数俄罗斯精英与民众所接受的“新俄罗斯思想”。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一面旗帜就是弘扬俄罗斯历史传统。普京上台后,一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对俄罗斯历史特别是苏联历史妄自菲薄的态度,明确表示“毫无意义地否定历史将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苏联时期有某些领域值得骄傲,“看不见,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普京还强调,只有“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俄罗斯的未来才有希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普京决定在联邦安全局总部内重新树立安德罗波夫的雕像,使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重又获得久违了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在胜利节的庆典上,他让5000名来自前苏联15个共和国的老战士走在阅兵式的最前列,使经历十年生活磨难的俄罗斯人重温昔日战胜法西斯的无限荣光;他最终拍板将苏联国歌的曲调定为俄罗斯国歌,使那激昂的旋律重新振奋了俄罗斯人的精神。同时,普京充分肯定东正教在培养人的道德与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仅自己经常去教堂,还经常就重大决策征求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的意见。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二面旗帜是爱国主义。普京自幼就受到了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当他发现,“一个情报员往往能够做到整个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时,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克格勃。在一次访谈中普京坦言,“俄国的训练只有一项,就是爱你的国家。”普京强调,爱国主义“是人民英勇和力量的源泉”,“丧失爱国主义精神,就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尊严,也就将失去能够创造伟大成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普京的内外政策中体现为“国家利益至上”。正是由此出发,在车臣问题上,普京宁愿冒着与西方决裂的危险也不允许俄国经受屈辱,宁愿背负暴君的恶名也不愿看到分离主义分子存在。在国际交往中无论是进还是退,普京首先考虑的也是国家利益。尽管美国对伊拉克早已磨刀霍霍,但考虑到俄罗斯在伊拉克的巨大经济利益,普京始终坚持反对美对伊动武的立场。普京的这种品质赢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不仅布莱尔、施罗德对普京十分敬重,连布什也承认,一看到普京的眼睛,就可以感觉到他的坦诚。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三面旗帜是抛弃帝国思想,全面融入世界。普京曾在东德工作五年,经常走访西德、瑞士等发达国家,对西德的社会和经济运作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德式社会市场体制有着特别的好感。这种海外经历使普京具备了宽广的国际视野,也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以往俄罗斯自我封闭、与世界发展脱轨的后果。普京认识到,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帝国观念不符合俄罗斯的真正国家利益与当今世界的现实,“俄罗斯只要务实地考虑问题就无往而不胜,而在帝国思想占上风或自誉为救世主的时候就必然失败。”普京曾公开表示,帝国思想和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化给俄罗斯带来的是“国困民穷”,他对扭转俄帝国衰落不抱幻想,而是要将“国强民富”作为国家政策的根本目标。在放弃帝国野心的同时,普京将俄罗斯定位于“不属于当代世界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承认俄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认为俄罗斯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同时,普京明确强调,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富贵与国家的强大必须与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必须全面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合作中实现俄罗斯的利益。

韬光养晦 以柔克刚

在人们的印象中,俄罗斯始终是一个对外征伐、不断扩张的国家。但事实上,俄罗斯在历史上也多次经受过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往往能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金帐汗国统治罗斯二百年,俄罗斯人对蒙古人明里送金嫁女,暗中分化腐蚀,最终莫斯科公国击败蒙古王公,收复俄罗斯失地;克里米亚战争后,沙皇俄国内忧外患,处境艰难,外交大臣哥尔恰科夫一面让出战争红利,一面利用欧洲列强矛盾合纵连横,最终使俄重新赢得欧洲大国地位;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十分虚弱,外有德国大兵压境,内有白匪挑战政权,列宁力排众议,与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作为在国家衰落时刻登上权力巅峰的领导人,普京继承并发扬了历史传统。他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未必能够大大改变国际关系的现有结构,未必能够动摇美国的霸权”,因而必须继承哥尔恰科夫的外交传统。俄外交智囊也明确建议普京,学习中国近20年来“韬光养晦”的外交经验,“放弃同外部世界对抗,着重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极其强硬地在小范围内坚持原则性的对外政策立场”。

根据当前的国际环境,普京将其“韬光养晦”外交的基调定为“以融促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对手”合作,融入其中,并借此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普京执政两年来,特别是在“9·11”后,加大了与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动与美开展反恐合作促使双边关系实现重大突破;俄与北约建立了新的合作机制,并借此促使北约由单纯的军事集团向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俄欧就建立共同经济空间、能源合作等问题积极磋商。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期望的变化:布什在公开场合把俄称作“伙伴”而不再是“对手”;美欧都承认俄是市场经济国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谈判进程;对车臣问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普京曾经说过,“柔道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哲学”。他从柔道中体会出的哲理说是:不管对手有多强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对手的破绽,就能借势击倒对手。“柔”是为了“克刚”,退让是为了取胜。因而在外交上“韬光养晦”的同时,普京深知俄“并未失去成为伟大国家的潜力”,他隐忍退让是为了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在实践上,普京的“韬光养晦”并非一味的妥协退让,而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量力而行,不再关心和介入与己无关的国际事务,集中力量增强国力:放弃与美全球对峙,转而构建周边“稳定弧”;坚持多极化目标但少说多做,反对美国单极企图但不挑头“扛旗”;处理国际事务强调“有选择参与”,集中资源投入关系俄罗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领域;减少虚张声势,从逞强好胜转向量力而行,从注重大国面子转向更注重实际利益;在战略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性,在策略上讲求实现国家利益的灵活性。

普京执掌俄罗斯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俄罗斯这条几乎倾斜的航船重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普京还可能成为这艘巨轮下一任的舵手,在他的统帅下,愈挫愈奋的俄罗斯还可能扬帆远航。

⑶ 默克尔和普京就什么问题会谈

默克尔和普京就多个棘手问题举行会谈。

在谈及叙利亚冲突时,默克尔强调首先应避免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普京敦促欧洲增加对叙人道主义援助,从而让叙难民返回祖国。

对于伊朗问题,默克尔说,德国支持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但对伊朗在也门和叙利亚的活动以及弹道导弹计划表示关切。普京表示,维持该协议对于增强国际安全至关重要。

默克尔17日曾说,她与普京的会晤只是一个工作会议,不会有特定的结果。

来源:新华网

⑷ 《普京大帝》第3节

前边我们说了,普京所在的克格勃已经是腐败不堪,到处弥漫着一股衰败的味道,而仍在情报处工作的他,却对此是毫不知情。

期间,还被上司安排接受了一项跨国的秘密任务。当时的苏联正处于与美国的冷战期,上司给普京的任务是去找几个外国人,通过引诱和敲诈,来让这些外国人心甘情愿的为苏联工作。说白了,就是让普京物色几个好点的外国人,将他们变成自己人,然后甘心沦为苏联的间谍。

普京想也没想,立马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决定打扮成体育工作人员这样的角色。就这样,普京穿了件毛皮大衣,手里拿了块象征他身份的体育雕像就出发了。也幸亏这雕像小,一只手就能拿动,这要是再大点,他就得改为用背驮了,一上街,人们估计都会把他当成个装卸工人。

普京就这样大大咧咧的上街了,在大街上以招聘运动员的名义,联系了很多来苏联学习交流的外国大学生。对这些外国大学生而言,普京这样的人实在是在普通了,个头也不高,身体也不强壮,而且长得也不帅,一点特点都没有。

其实,之所以让这些外国大学生能有这样的印象,主要还是普京的刻意为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情报人员,得有这样的2个特点:一呢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消息;这第二呢就是要让对方很快忘记你的模样。

通过这种方式,普京给克格勃招来了几个外国人,可笑的是,到后来这些外国人即使和普京同处在一间办公室,也不认识他。就这样,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普京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真正的成为了一个“专门从事和人打交道的专家”。

因为普京优秀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被提拔当上了克格勃第二情报处的副处长,被授予上校军衔。可是,这第二情报处的庙实在是太小了,已经容不下普京这条雄心勃勃的俄罗斯野狼了。

一年后,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红旗学院培训,这是他真正走上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像007那样身手不凡的特工,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呢?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特工培训机构,尤其是像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这方面更是重视。他们有专门的学校,专门的课本,随着这些机构的不断完善,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特工可以培养出来,任何人都能被培养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级特工。啧啧,这个学校真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很是心驰神往啊,毕竟谁不想当一名十八般武艺的秘密特工呢。

同样的,莫斯科红旗学院就是这样的一个秘密特工培训机构。

既然是秘密培训机构,当然也就不能用自己真实的姓名了,当时的普京化名为普拉托夫,主要学习德国的相关经济、政党、体制等等一系列的课程。其实,从普京在这个学院专攻德国方面的内容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毕业后会被派往联邦德国或者民主德国。

果不其然,毕业后的普京被派往德累斯顿,就这样,开始了他在德国为期6年的间谍生涯。普京被派遣的时机正值二女儿刚出生,大女儿不足三岁,所以必须得努力工作给孩子们挣奶粉钱。

当时普京和全家人乔庄成了移民去德国定居,为了安全起见,他没有将这项秘密任务告诉家人,甚至于到后来离开德国的时候,家人也不知道。

很多人整天嚷着要出国,要去发达国家生活,你以为这些国家是你想生活就能生活的?普京在刚到德国的那些日子,就被德国的天价物价震撼到了,在苏联能买一袋面的钱,到了德国只够吃一顿饭,德国理个发的钱能在苏联买一套新衣服穿了。

啧啧,看来这人人向往的国外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很快,普京从苏联带来的钱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带着刚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从来到了德国,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缝制,6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期间打零工所挣得钱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上。

就这样,普京白天扮演着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这样的角色,晚上就动用各种手段秘密搜集情报,到周末的时候带着妻子女儿闲逛,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去酒馆喝一杯德国啤酒,与当地人唠唠家常,吐槽一下德国昂贵的物价。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在德国生活的6年里,他从来没有向妻子女儿透露过一点有关于工作的事情。即便是后来当了总统,也从来不在家里谈论工作。在外人眼里,他是俄罗斯总统,但在他家人看来,普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丈夫、父亲,以及儿子。

这就是普京的原则,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这两者绝对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啊,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在公司受了多大的罪,挨了多少老板的骂,或者说顶着怎样的压力,也不要随意的在家里发泄出来,毕竟谁的努力不是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呢,作为男的,很多时候,我们要顶住这股压力,与其说出来让家人担心,不如放在自己心里。

人家普京可是顶着随时被德国政府枪毙的危险在德国工作生活呢,我们所承受的这点压力,又算得上什么。

1990年的时候,德古的柏林墙被拆毁,长期被美国和苏联瓜分的两个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而统一就意味着苏联的失败,普京这6年的工作也就付诸东流了,没办法,走的时候,他烧毁了所有文件,带着妻子黯然的离开了德国。

回到苏联的普京继续从事着间谍工作,因为长期处于情报侦查阶段的普京,很少接触到窃取资料,甚至暗杀他国首领的一些高度危险的任务。所以这日子也算过的平淡。

直到一件关乎他性命的事情出现。

在一次谍报工作中,苏联的派出去的14名间谍被敌国发现了,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因为一旦处理不合理,这14个人很可能就活着回不来了。可是本来应该承担这次任务失败责任的领导,却把责任推给了他的手下普京。

本来普京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这种事,可是毕竟是14条人命,没办法,他只能亲自前往处理这件事。我们要知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普京去解救这14个人的话,结局只有两种:

要么行动失败,自己和这14个人一块被杀,而他的家人除了丧失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外,只能得到一点政府的抚恤金。

要么行动成功,那么上司推诿给他的责任就落实了,他一样会被克格勃开除,甚至还有可能进监狱。

最后,普京凭借着出色的判断力,在他国还未来得及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将这14个人带回了苏联。而这件事,普京从来没有和别人提及过,直到后来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在西方记者的追问下,他才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普京曾在采访的时候说过,在他从事特工工作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对他来说,任何行动都比不上人命来的珍贵,没有哪种事业能够抵得上一条人命。

这就是普京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一个从事谍报工作十几年,从来没杀过一个人,没有一次喝醉过,除了工作要求外从来不去任何娱乐场所,甚至连理发,也是按照上司的要求,留着特定的发型。而即便是做到了这样,上司给普京履历的评价仅仅是及格。现在看来,这特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但面临着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危险,有时候即便是把命都搭上了,在上司面前也落不下好。

十几年的间谍生涯带给普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律。而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

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明知道自律很重要,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你比方说,本来打算在放年假的时候多读几本书,兴冲冲的跑到书店买上书,可是一旦放了假,早上就是起不来,晚上就想和朋友出去玩,好不容易拿起了书,又被手机上的八卦消息给吸引了去,一晃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年过完了,书就压根没动过。

你再比方说,本来花了很多钱报了健身班,打算每天下班后去健身房训练半小时再回家,可是等真正到了执行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以上班累,下班还有事情要忙,经常加班这些理由不去健身房,久而久之,都忘记了自己还有报过健身班这件事。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有想通过自律来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可是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中途放弃。

其实,要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很简单,首先在规划的时候,给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断过没关系,做好了就奖励自己,没做好呢也别自责,当这件事养成习惯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的坚持了。

1990年的冬天,普京和家人回到了列宁格勒,因为当时的苏联处于即将解体的状态,全国经济处于一种大崩盘的状态,农民种不成庄稼,工人因为没有活干而纷纷下岗,就连间谍这种高危行业,也处于一种“失业”状态。甚至后来苏维埃政府连基本工资都开不出了,普京连续3个月都没领到工资,而第三个月底,家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了。

不过幸好,在三年前他就已经买好了房子,即便没有钱,住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我们都知道,苏联是在1991年12月份解体的,而离蜗居在列宁格勒的普京来说,只有一年的时间。那么,作为一个前苏联的间谍,在面临他曾经效忠过的国家解体的时候,在干些什么呢?普京的间谍生涯会不会就此结束呢?

明天呢,我们将为您讲述,遭遇苏联解体危机后的普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政坛的。

关闭

书籍简介

他为俄罗斯而生,他是俄罗斯复兴的灵魂,他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硬汉!他担任总统八年,使俄罗斯经济翻了八倍!他*可以被称为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和舵手。当他以64.4%的高得票率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之时,竟然也饱含热泪。

其实,普京对于很多人仍然是一个谜。本书作者研究普京多年,他力求将一个鲜活、清晰、有血有肉的普京呈现给每位读者。书中资料丰富,史实准确客观,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真相,

目录

全部课程 >

同学们还在听这些课:

换一换

精选学习笔记 / 14

发表学习笔记

叶下阳光

04-25 11:59

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这两者绝对不能混在一起。自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要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很简单,首先在规划的时候,给自己的期望不要太高,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中途断过没关系,做好了就奖,普京,如何做好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成功

112

分享

云上太阳/p>

04-24 19:01

普京从苏联带来的钱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带着刚做完月子的老婆找了份工作干,自从来到了德国,全家人的衣服都是他老婆一手缝制,6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期间打零工所挣得钱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用品上。吃的苦中苦!方知人上人!自律的人就会成功!

4

⑸ 普京与默克尔谈话说了什么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18日到访德国,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会晤,长谈3个小时,就乌克兰局势、叙利亚危机、“北溪-2”项目等棘手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按照路-透-社的说法,会晤没有实质性成果,双方没有形成任何-文件表述。

会前见记者

默克尔当天在柏林以北的梅泽贝格城堡招待普京。为给会晤留出更多时间,两人决定在会晤前召开记者会。

默克尔说,打算与普京“讨论设立联合国使团的可能性,以便能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她还就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人道主义危机表达担忧。

普京呼吁增加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叙利亚难民返回故土。他说,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造成“巨大潜在负担”。

默克尔与普京的会晤持续3个小时。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19日说,两名领导人“协商非常久”,就双方关心议题作了“非常充实且具体的讨论”。

克里米亚2014年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德国与俄罗斯关系随即陷入紧张状态。按照德-新-社的说法,这是两国领导人4年来首次在德国会面。

挺管道项目

佩斯科夫说,普京与默克尔会晤的目的不是签协议,而是就一系列紧急议题“对表”、交换意见。普京和默克尔今年5月在俄罗斯索契市会晤。当时,双方商议焦点是乌克兰局势和“北溪-2”项目。

佩斯科夫说,普京和默克尔一致认为,乌克兰和美国反复批评的“北溪-2”项目是“纯商业投资”。

佩斯科夫说:“为最终完成这一项目,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来自第三方国家的非商业竞争性、非法攻击。”不过,他没有细说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

美国方面先前施压默克尔政-府,要求叫停“北溪-2”项目,声称那会增加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乌克兰同样反对这一项目,担心失去每年数十亿欧元天然气过境费以及作为能源输送中转地这一地缘政治工具、承担天然气价格上涨风险。

佩斯科夫说,普京与默克尔谈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关系,担心“某些国家采取的不可预测决定,尤其涉及关税”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月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时,没有少拿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攻击德国。他指责德国近70%的天然气市场受俄罗斯控制,认定德国成为俄罗斯“俘虏”,认为德国支持“北溪-2”项目“不可接受”。

站在不同的利益点。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