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十万个为什么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十万个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3-06 02:06:52

⑴ 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叫十万个什么

因为用问答形式解惑。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⑵ 十万个为什么简介

提问

十万个为什么简介
我来解答
推荐回答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网络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近年来,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把很多众所关注的学科前沿问题也纳入进来,大大丰富了这一品牌的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却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苏联着名科普作家伊林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 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着名的科普作家。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重新出版了董纯才译的这本书。
编辑推荐

⑶ 十万个为什么是什么意思

这套书一共有十二卷,共分为六册,这六册分别是:《日常生活卷》(上)、(下);《文化艺术卷》(上)、(下);《基础科学卷》(上)、(下);《自然科学卷》(上)、(下);《生命科学卷》(上)、(下)和《高新科技卷》(上)、(下)。

⑷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

1、为什么鸡会吃沙粒?

鸡的食物主要是稻谷和麦粒,但它没有牙齿,没办法将这些食物嚼碎,所以它们就需要沙子来帮助磨碎食物。而且鸡有一个能存放沙石的胃,它就是这样利用沙子来帮助消化食物的。

2、信鸽为什么不会迷路?

鸽子的眼力和记忆力都非常好,在头部还有一块像磁石一样的东西,能为它指引方向。另外,它还可以根据太阳、星星、月亮的位置调整飞行方向,凭借这种特殊本领,信鸽就能完成送信任务了。

3、夏天狗为什么老吐舌头?

为了散热。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所以天气炎热时,为了散热,狗就会伸出舌头,让汗排出来,带走热量。

4、小猫的胡子有什么不同?

小猫的胡子是一把非常标准的尺子,当老鼠逃进鼠洞时,只要用胡子量一量就能知道能不能进追进鼠洞里。如果胡子碰到洞壁,就说明洞太小,不能进去,如果胡子没碰洞壁,就说明能进去。

5、警犬为什么能协助破案?

狗的鼻子上的嗅觉细胞特别发达,上面覆盖的黏膜能分泌出黏液,帮助它们辨别不同的气味,所以它们的鼻子特别灵敏。

受过特殊训练的警犬,只要闻过坏人留下的气味,就能牢牢地记住,然后按这种气味去寻找目标,这样就能抓到坏蛋破案了。

6、牛羊不吃草时嘴为什么还在动?

牛羊每次采食时会很快地吞咽食物,然后储存在胃里面,而它们的胃里没有消化腺,不能分泌消化液,食物经过发酵后,会被送到网胃里,然后一点一点地送回到嘴里细嚼,这就是牛羊不吃草时嘴巴还在动的原因。

⑸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

米·伊林,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

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5)十万个为什么扩展阅读

出台背景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们很受鼓舞,一心想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打破当时科普读物非薄即少的现状,然而1958年,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大跃进”,由于各方面都不成功,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正道。

1959年,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网络”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稿实践,才逐步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为今后十万的编辑工作定了调,《十万个为什么》成为了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之一。

⑹ 十万个为什么中包含有哪些

《十万个为什么》包含有:

1、基础板块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共计1072个问题。

2、专题板块

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共计1193个问题。

3、热点板块

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航天与航空、灾难与防护,共计1173个问题。全书总计3438个问题,并没有官方所宣称的有4500个问题,但也是全部六个版本中的最大规模。

特色:

《十万个为什么》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提问者的身份、特征既不明确也不重要,而回答者则处于权威地位,对每个问题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解释。

因此,虽然人类历史上早有以对话和问答形式为主的文体,如古希腊哲学着作中描写的苏格拉底反诘法和《论语》所反映的孔子“启发”式教学,但它们与《十万个为什么》都有较大的区别。

苏格拉底式反诘法的要领,是向谈话对象不断提问,并试图用对方的立论进行逻辑推衍,继而找出对方思想中的矛盾,从而能够继续发问来启发对方得出更为明确和严谨的结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十万个为什么

⑺ 十万个为什么,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已故苏联着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书,非常简短,约5万字,并非真的有十万个问题,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这个奇怪的书名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并不是译者所加,但也非伊林原创,它最初出现在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句诗中:“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伊林便从这首朗朗上口的小诗中截取“十万个为什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其本意是虚指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读者发掘。

⑻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叫十万个为什么

这一词汇来源于已故苏 联 着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书:

《СТОТыСЯЧ ПОЕЧМУ》直译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在中国20世纪影响非常大,尤其对青少年。

此书由米·伊林始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不到五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就出现三个不同的译本。按照王春秋的说法,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约30年间,这本小册子在中国大陆的广为传播,是历史潮流使然。“

1931年,陶行知先生首倡“科学下嫁”,要求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中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科普实践活动由此拉开了帷幕。”“1934年,柳提认为‘目前大众需要科学知识,科学要求大众化’,首次提出‘科学大众化’的口号。1941年,慕宇光在《科学趣味》第五卷第六期,从理论上多方面论述了科学大众化的意义和方法。在‘科学大众化’口号的鼓舞下,中国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以及科技团体、学术学会组织都积极投入到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浪潮中来。”伊林《十万》的适时引介正顺应了科学普及实践活动的需求。以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来说,这种翻译和传播速度算是相当突出的。

参与推进伊林《十万》中译本传播的出版单位甚多。此书不但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50年代,其重印和再版又达高潮,不但开明书店一再印刷,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也接手再版的工作。

⑼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米·伊林,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2、作品
伊林的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二、三部)、《书的故事》。
3、《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已故苏联着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书,非常简短,约5万字,并非真的有十万个问题,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这个奇怪的书名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并不是译者所加,但也非伊林原创,它最初出现在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句诗中:“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伊林便从这首朗朗上口的小诗中截取“十万个为什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其本意是虚指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读者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