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人物专访问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人物专访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4-02 17:26:39

❶ 采访先进人物要问哪些问题

一、打探好名人的行程。到地级市的名人特别少,有的偶尔来一次也是匆匆忙忙,很少有闲暇时间专门住下来接受记者长时间的采访。所以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事先了解有关信息,并抓住机遇,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 去年12月中旬,我从《济宁日报》一则广告中了解到,连续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知心姐姐”卢勤将要到济宁给家长们、孩子们讲课的信息,我及时与编辑部进行了沟通,准备把她作为“周末人物” 来写。于是,我时刻关注她的行程,并与负责此事的济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系采访事宜,让他们提供了卢勤的活动日程,得知其当天上午讲完课后,下午5点离开济宁,有足够的时间采访,这让我放宽了心。

二、准备好名人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采访对象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而直奔现场,这样的采访可能会闹笑话。在电影《飘》重播之际,影片中的女主角扮演者费雯丽抵达纽约机场后走进记者室。这时一位记者第一句话就问:“请问你在电影《飘》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轻蔑地回答说:“我无法和你这样无知的人交谈。”可想而知,这位记者的采访是失败的。他事先没有对被采访者及其职业生平作任何研究,提出这样拙劣的问题不仅让被采访者笑话,也被新闻界传为笑柄。 为了采访卢勤,我专门购买了她新写的一本书《告诉孩子,你真棒!》,从中了解到她的生平、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以及一些经历,并列出采访提纲,对可以提哪些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采访十分顺利。

三、要开门见山打开采访话题。名人十分繁忙,应酬也多,不喜欢拖泥带水,要直接向对方说明来历,单刀直入,缩短采访时间,这会让对方刮目相看。在采访“知心姐姐”卢勤时,我一上来就笑着对她说:“‘知心姐姐’你好,卢老师你好。我上小学时就非常喜欢读您在中国少年报上主持的‘知心姐姐’栏目,几乎是每篇必读。现在我作为一名4岁儿子的爸爸,看你的书、听你的报告,对我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今天能有机会与你这位‘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交流、学习,内心十分高兴。”寥寥数语,就打开了采访的话题,拉近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卢老师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我们聊得十分投机。

四、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倾听十分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从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找出可以继续交流的、读者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十分喜欢看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艺术人生为什么受欢迎,有人说是朱军主持得好。但朱军却这样说:“其实作为一个主持人,我一直恪守着三条原则,第一要作个倾听者,其次是提问者,最后才是辩论者。”

五、要学会随机应变。不管你事先采访提纲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采访时,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就需要随机应变,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在采访卢勤时,她提及“徐力杀母”的事件,并说自己已经多次去杭州少管所看徐力。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新闻事实。尽管徐力杀母已是几年前的事,但其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徐力最近在少管所的变化如何,卢勤为什么会多次去看徐力,大家想必会十分关心。所心我就接着她的这一话题问下去,她向我介绍了每次去看徐力时徐力所发生的变化,及自己关心徐力的原因。她说:“我关心徐力并不是关心他一个人,而是关注这一类人,关注青少年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我在稿件中专门写出“徐力事件的背后”一段,故事性很强,很有说明力。

六、要有一点不怕碰壁的精神。大学毕业时,我去一家公司应聘业务管理员,招聘官问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如果你到一个单位去推销产品,被对方拒绝怎么办?”初出茅庐的我说:“再去一次试一试。”没想到的是他又问:“再次被拒绝,你又会怎么办?”我开始想别的办法,但所有的招数都被招聘官摇头否定,我无言以对。最后,他微笑告诉我说:“其实你离成功就差一点,你只要说‘再去一次’,我们就可录用你。”从他的话语中我才明白,做产品业务就要有不怕碰壁的精神,不能怕吃闭门羹。做记者采访,特别是采访名人也要有这种精神,看准了就要盯上,想方设法去采访。去年2月,着名剧作家何庆魁和妻子高秀敏回山东汶上祖籍演出,由于事先没有预约,只是在到达现场后才向演出公司提出采访何庆魁的要求,但演出公司并不理会。我又从演出现场挤到舞台幕后,亲自找到何庆魁,向他说明采访意向。但他并没有答复我,直接走到后台。演出结束后,我又跟着他回到宾馆,而他却又去老家上坟去了。我只好在宾馆等到他们回来,这时已到下午5点了,可以采访的时间更少了。我又通过当地宣传部长做工作,联系采访,最终何庆魁给了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当然何庆魁十分友好,向我谈了自己的经历,写作小品的体会。我写出稿件《何庆魁:写戏就是写情》,获得报社当日优稿。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七、采访名人要不卑不亢。采访名人,大都不会像想的那样一帆风顺,特别是有些明星,架子大得很,还有的经纪公司借机故意刁难记者。去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周华健等一些明星来演出,报社文体中心的记者和我听说后联系采访。但组织演出的一位编导提出要给晚会单独发稿子,才能安排采访,对此种交易我们无法接受,就拒绝了他们的这一要求。人人都有尊严,记者的尊严就是不能让别人左右我们的采访,对于无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

❷ 做一个人物专访,需要问道哪些问题

给你最近看到的一个关于宠物食品行业的人物访谈,虽然行业不同,但多少可以参考一下:
人物专访:王天飞 高级宠物营养配方师 瑞普(苏州)宠物营养护理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3月9日,着名的宠物营养专家王天飞先生做客《宠物营养》杂志社,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为我们讲述关于宠物营养知识的精彩一刻:

记:您好,王老师,很高兴今天能请到您来我们杂志社,首先欢迎您的到来!王老师,您做为国内最早提出关于“宠物食品适口性损害修复理论”的第一人,请问,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提出这样的理论的?

王:您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广大的(宠物)业内朋友交流和探讨这个问题。记得当时是在1999年,国内的宠物行业刚刚处于萌芽期,我们接到了关于解决宠物提高采食率的课题项目,当时在国内针对宠物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未知阶段,虽然国外在这一领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在国内的宠物行业中,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阶段。

记:对于提高宠物食品的适口性,您认为有哪些地方是宠物食品制造企业应该注意和关注的?

王:宠物食品,包括宠物休闲食品、狗粮、猫粮等,它们的适口性实际上是一个多环节结合的过程,不仅仅是后期的一些提高适口性诱食剂的简单添加,这和宠物食品原料的配方设计、生产制造工艺、硬件制造设备还有诱食剂产品的选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孤立的谈提高宠物食品的适口性是不科学和客观的,应该全面的来理解这个问题。

记:您刚才谈到的“适口性损害的修复”具体是指什么呢?

王:这是一个庞大的问题,简单的说,应该是指在宠物食品的制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损于适口性的因素,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不利因素及时进行修复。举个例子:宠物食品中,尤其是狗粮,我们在配方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添加一些矿物质、微量等,这些原料客观上具有一些刺激性气味或者在高温过程中原料产生变性带来了苦味,这些都是干扰宠物采食的因素,但是为了营养的全面与均衡又不得不添加,那么就要求我们在生产工艺中将这类负面影响及时消除掉。这就是我说的“适口性损害修复”。

记:针对宠物食品的适口性您不仅提出了前期适口性修复理论,同时还提出了保持宠物持久反复的采食,也就是您所指的“耐口性”,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与概念呢?

王:关于耐口性的问题,我曾经在《宠物食品生产技术与应用》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简而言之,适口性强调解决宠物前期采食的问题,耐口性强调解决宠物持续反复采食的问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记:那关于耐口性的问题,您能再简单介绍一下吗?

王:我们知道,宠物以狗为例,最灵敏的是嗅觉,其次是听觉,然后是味觉。在宠物营养上我们抛开听觉不谈,那么,嗅觉和味觉都是我们研究和攻关的方向。嗅觉强调气味、香味,味觉就强调宠物采食入口以后的感觉了,虽然宠物狗的味觉感相对较低,但作为我们专业的工作者,这两方面是同样要值得关注的,缺一不可。

记:王老师,我们知道您在宠物食品领域,不仅在诱食技术方面是资深的专家,在宠物营养的均衡配比方面也同样是权威人士,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宠物营养全面合理搭配的问题,好吗?

王:好的。所谓宠物营养的合理搭配主要讲求的是“均衡”。宠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状态下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分产品,完全根据宠物的不同生理需求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配方的设计。比如:幼犬、成犬、术后康复、产后康复等各阶段都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所以,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是宠物营养合理搭配的关键。

记:听了王老师那么专业的讲解,我们的的确确是感受到了一位资深人士的渊博和专注,最后,您能再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不久前成立的“瑞普宠物营养护理研究中心”的一些情况吗?

王:这个中心是我们几位多年来从事宠物营养方面研究的同事共同组建的,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技术服务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是关于宠物营养、宠物食品的新产品新技术创新。目的也是能为国内这个年轻的宠物行业进一些菲薄之力吧。

记:非常感谢王老师能专程来到我们《宠物营养》编辑部,带给我们那么精彩的讲解,再次感谢您。

❸ 人物专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采访前要有充分的资料准备包括他的个人经历,爱好等。
2.准备好录音设备、笔记本,以便采访结束后整理。
3.做好心理准备,放松,营造和谐的访谈环境。如果
感觉一个人不行,就找个合作者一同去采访。

❹ 职场人物访谈要提问一些什么问题

他的工作经历,他对职场的一些认识,对职场新人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未来职场发展的趋势,怎样在职场四面玲珑处理好职场上下级的关系。

❺ 人物采访时问什么问题好

你好!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熟能生巧,从事记者工作多年的人,采访过各种类型人物的人,也能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

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四、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一个名模的成功受人注目,她成功的背后更引人关注。但这类问题她们是不会正面回答的。于是在采访时我们不去就事问事,而是从侧面了解她、观察她,从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中看出她的处事之道。

人物采访中关于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比如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就要比较专业一点,那样才能和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当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记者要有耐心;当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记者要想办法引导他回到正题等等。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❻ 人物专访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着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❼ 学校人物专访应询问哪些问题

人物专访的一些新闻你可以看看,学一学的,但是你要知道,既然是专访的话,那就是让这个人物多说话,能让人物多说话的情况就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你要先了解这个人感兴趣什么,还有就是他擅长的是什么事情,既然能成为人物的话,可以让他分享一下他的一些成长经历,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之后获得成功的感受,之后想对谁说的话,同时你也可以问这位人物未来的一些安排和打算,切记问题要连贯系统。

❽ 怎样进行人物专访(所要采访的问题,注意事项,原则和技巧分别是什么)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❾ 人物采访问题提问怎么解决

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攀登上成功的顶峰的可能,但胜利却永远只向强者招手!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跌倒在所难免,受伤毋庸置疑,难的是你能否在饱经困难和挫折后,仍能喊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大学只不过是一座象牙塔,我们进入了这里,总有一天要走出来,想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一份稳定的工作必不可少,然而,无数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走进社会,在应聘求职甚至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方面,都觉的迷茫,面对汹涌的社会大潮不知所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大学期间,他们心中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清晰明朗的、可量化的打算。为了避免这一重复过无数的局面发生在我的身上,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明确的打算,为了更好地对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获知就业的相关信息以及认识职场、了解职场,我选择了人物采访的方式,我们宿舍的同学一起采访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05级政治教育师兄---黎瑞。和我自己采访了我的一位表哥。下面是我们的采访录 黎瑞师兄是个比较乐观活泼的人,他对我们对他的采访表示很欢迎,他现任鹤山肯德基餐厅助理,经过两年的奋斗,他从见习助理升到了餐厅副经理。下面是我们的访谈录:问:师兄您好,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在毕业之前在网上找到的招聘信息,面试被录用.录用后就按照分配当上了餐厅的见习助理,主要职责就是排班,清点货物,计划进货量。 问: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答:喜欢和客人交流,和同事一起努力工作;不喜欢和做事不负责的人。对于生活来说我还是比较积极的,我觉得我的事业是刚刚开始,我日后要更加努力!! 问: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答:喜欢和客人交流,和同事一起努力工作;不喜欢和做事不负责的人。对于生活来说我还是比较积极的,我觉得我的事业是刚刚开始,我日后要更加努力!! 问:您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答:对内就是管理,对外就是沟通。 问: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答:要全面了解自己工作的岗位要求和公司的概况,这样做起事来就可以随心应手。具备管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至于经验就是要靠自己在工作当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 问: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答:要想在肯德基做到组长以上的职位,就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培训的话,餐厅会针对你本人进行专门的培训。 问:这种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其他能力?有什么样的要求?答:其实我的专业和我现在的工作可以说是不对口的吧,但是我觉得我对于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能力的,对于管理方面的能力是要餐厅里面各种理论知识的熟练,与客人之间的沟通能力;要求都没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能吃苦。 问:就您知道的情况而言,我所学的数控专业可以进入哪些领域工作?答:可以当机械维修员,数控编程员,PLC高级编程员,CAD绘图员,技术质检员,其实有很多的领域,只要是看你个人的喜好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啦! 问:我们现在还未毕业,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哪些技能或素质,以便日后能进入机械行业呢?答:其实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以赛促学!同时在求学的过程中,你们应该多一点争取做一些兼职!这样也可以为以后找工作铺下很好的人脉关系,在校期间要尽量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多磨练自己以增长各方面的知识! 谢谢师兄今天和我们聊了这么多!第二位采访对象是我的一位表哥------郑大航,由于我表哥在珠海工作,我只好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采访。我表哥是07年毕业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 问:您好表哥,咱们好久没有聊天啦,今天我是带有目的来和你聊的,我这次只要是采访你关于职业上的一些问题,希望航哥的回答能给我带来很多有用的信息。答:嗯,你说吧。 问:航哥你当时是怎样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呀?答:说到第一份工作确实有点不易呀,我跑了阳江的招聘会和广州的招聘会,最后经过层层的淘汰我最后荣幸地被录用在东莞的模具工厂! 问:航哥我们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该如何获得我们大学生有效的就业信息。答:所以说你现在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访谈是很必要的,你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才可以有效的为以后找工作埋下了有效的基础,现在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很多啦,只要你多留意下周围的信息的就可以啦! 问:航哥我想请问下,您中途调动过两次工作,您怎样看待工作调动问题,也就是现在颇受关注的大学生“跳槽”。答:关于“跳槽”,我建议大学生谨慎对待。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往往精力旺盛,观念新,想法多,想通过“跳槽”来找到适合自己又待遇丰厚的工作。但是,草率“跳槽”弊大于利。当在一个单位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拥有一定的人脉基础、工作经验,也会有更广的发展前景,这些是需要用时间去积累的;而当你调到另一单位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而且,过多跳槽的经历,会让用人单位失去对求职者的信任。 问:航哥如果你是现在公司的HR,你会招聘什么样的大学生进入您公司?为什么?答:我觉得新人最重要的除了能力,还有品质。我喜欢勤快、谦虚好学、工作认真主动的年轻人。刚进入用人单位的新人,应该有不怕苦不怕亏的精神。上级分配给你的任务,就认真完成,不要觉得自己的任务比其他同事重就喋喋抱怨。新人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做完自己的工作,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做,不能干完就走,更不能迟到早退,否则会给领导以及同事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你想想,对于一个不负责任的员工,领导会把重要的工作放心交给他吗?呵呵···嗯,谢谢航哥接受我的采访!通过的这次的人物访谈,我得到了在学校课堂和就业网站上得不到的信息。我们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较强的工作能力,还要注意为人处事的一些细节,这是采访中我最大的获益。对于跳槽、工作态度,我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职业规划有指导作用。就收获而言,这次访谈是有效的,是成功的。但是采访前,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把一些问题遗漏了,获得的信息不全,以后若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在这方面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