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什么是心悸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什么是心悸

发布时间: 2022-04-08 00:51:51

㈠ 什么是心悸

预防心悸的方法:心悸主要指自觉心跳或心慌,而且还会有心前区不舒服的感觉到,一般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跳动。在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进行预防的,平时应该适当的进行休息,平时应该少吃一些含有动物脂肪多的食物,少吃一些辣的食物,尽量一定要戒掉烟酒,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㈡ 什么是心悸

心悸一般指的是心慌,在没有受到任何惊扰或者惊吓的情况下,发生心率过速的情况,往往被称为心悸。
我们经常在看病的时候,会听到关于心悸这个名词。那么心悸它往往指的是心中悸动,指的心慌。所以我们有些人会出现,在没有受到惊扰,或者没有受到惊吓的情况下,自己觉得自己心突突突突的跳,或者是感觉到心律的速度很快。那么这时候,我们就把它称为心悸。

㈢ 心悸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认为,心悸只有在老年人群中容易多发,可现在发现较多年轻女性人群中也出现了心悸的症状。心悸的常见表现是心跳、心慌、心前区感觉不适、心率加快、心前区震动等。心悸的产生并非都是由心脏问题引发的,更多的则是因为功能性异常导致的心悸。那么导致年轻人产生心悸的原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年轻人心悸发生的几个原因。

那么,导致女性心悸的原因是什么?
1、心脏神经官能症
年轻人出现心悸症状,如果伴随面色苍白现象等,平时身体没有问题的话,则很可能是由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病症,它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这种症状通常表现形式多样,普通的表现是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等,而且还容易形成失眠、汗多、眩晕等症状。
2、心率异常
生活中,每个人年轻人其实都会产生早搏的现象,次数少但都会发生,这对人体而言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有时我们会因为短时间的心率不正常导致形成心悸的症状。如果患者确实有心率失常的疾病,患者表现出来的心动过速或是早搏频发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悸症状。心悸是心脏跳动产生的一种不适感或心慌现象,当人体心脏跳动加快身体会感觉不适,而心率缓慢时则会觉得搏动有力。

3、饮食原因
部分患者心悸的发生是在进餐之后,这是因为人体进食后胃部和肠道的血液流量明显增加,导致患者心脏供血不足而引发身体不适。所以,要想避免心悸的情况出现,应该从日常的饮食抓起。不要胡吃海塞,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所需摄入对应的营养元素。
4、过度疲劳
如果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时运动量过大,则会造成比较大的体力消耗,之后会觉得心中发生悸动,更有甚者会表现出不能自控之类的症状。心悸发生后,患者会觉得心跳明显加速,且心前区不适感明显比平时要明显。

以上就是关于年轻人心悸产生原因的介绍,心悸并非老人的“专利”,年轻人平时也认真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选择合适的膳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提前对心悸加以预防,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爱惜自己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

㈣ 什么是心悸,为什么会心悸

心悸. 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可有心脏跳动异常快速、强烈 或者不规则等现象。与心慌的感觉类似。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与患者的敏感程度及心搏强弱和 节律异常有关。当心率缓慢、心搏动强烈、心率加快时,可感到心悸。
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分类及常见疾病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如何挂号就诊

1.心脏内科 青少年、中老年人心悸,活动后加重,或伴有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的,多属心血管类疾病,应到心脏内科就诊。

2.内分泌科 心悸伴消瘦、多食、多汗、易怒、手颤的病人,应到内分泌科就诊。原有糖尿病史,出现心悸伴出汗等症时,应去内分泌科就诊。

3.呼吸内科 心悸伴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到呼吸内科就诊。

4.血液科 心悸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的病人,应到血液科就诊。

5.神经内科 经常失眠、心悸、头晕的病人,应到神经内科就诊。更年期女病人,经常心悸,在除外上述疾病后,亦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㈤ 什么是心悸

心悸是心脏病一个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心慌,伴随着一定的心前区的不适。所以当我们出现心率不整齐、心跳早搏、心动过速,或者房扑、房颤等等,这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心悸。

如果是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是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心跳减慢,而使得心跳感觉更加的有力,也可以出现心悸的症状。

所以在临床上出现心肌的表现,首先要自行的观察,最简单的办法可以进行脉搏的测量,发现脉搏是否整齐,脉搏每分钟跳的次数,这是一个基本的办法。

如果出现了有间歇,可能与早搏有关。如果要是出现心跳过速超过100次则为心动过速,如果心跳要少于60次则为心动过缓,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还有更准确的是需要进行心电图或者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明确心动过速或者心动过缓。出现心悸的情况底下是什么样的心电图的改变?

是房性的或者室性的早搏,是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电图加以识别。但是由于心电图不是持续的观察,所以会存在一些无法捕捉的情况,需要在我们在有症状的时候去进行心电图的检查,作为捕捉心律改变的一个方法。

㈥ 什么是心悸是什么感觉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喉颈部跳动。表现为规律心悸和不规律心悸、快速心悸或缓慢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

引发心悸的常见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β-受体亢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胸腔大量积液、高原病、胆心综合征等。

日常护理:

(一)去除诱因

如限制饮酒、吸烟,调整运动、工作和环境,避免寒冷与刺激性谈话,适当读书看电视。

(二)休息

根据心悸原发病的轻重和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如何休息。如严重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直到病情好转后再逐渐下床活动;如为心功能不全三级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三)饮食

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控制钠盐,少量多餐,以减轻水肿及心脏负荷。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心肌代谢,防止发生低钾血症。

(四)注意心率、心律变化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对心律失常的病人触诊脉搏应同时注意心律。心率的听诊时间不少于1分钟,必要时做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护。

(五)严密观察病情

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心悸可伴呼吸困难;若出现发热、胸痛则有风湿热、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炎的可能;当严重心律失常时可伴有晕厥、抽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六)调整情绪,保持身心安静

1、向病人讲清楚心悸本身的临床意义不大,并非病情恶化的表现,一般不影响心脏功能,从而消除病人因紧张不安情绪而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

2、帮助病人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通过散步、看书、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克服紧张、激动心理。夜间入睡前可用小剂量镇静剂。

3、避免使用引起心率增快的药物和刺激性的食物等。

4、舒适的环境可促进休息,右侧卧位、松开衣领可使心悸减轻。对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㈦ 心悸是什么症状

心悸的症状
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心悸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自觉心慌。临床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都可引起心悸。窦性心动过速,心跳快而规则,成人超过10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婴儿超过150次/分钟。多见于发热时、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亦可发生。
阵发性心动过速为突然发作、心跳很快且心律规则,每分钟达160~220次,可发生于正常人的心脏或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窦性心律不齐为心跳之快慢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如暂停呼吸憋一口气,即自然会消失。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