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传输 » 激爆柏拉图ftp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激爆柏拉图ftp

发布时间: 2022-04-20 22:17:36

❶ 谁知道柏拉图的事迹,详细的,谢谢!

柏拉图(英译:Plato 希腊语:∏λάτων)
(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简介】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着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 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的生平】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公元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子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斯多德。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哥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柏拉图主要着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着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着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

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苏格拉底的申辩》 《理想国》 《巴曼尼得斯篇》

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着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

《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

柏拉图的着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柏拉图全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晓朝译。

【柏拉图思想】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着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在《律法》(The Laws)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他在该书中同样指出,妇女和男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训练。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柏拉图对体育的看法】

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教育》)。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3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10岁以上的人遣送出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德的史诗以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 柏拉图自称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理想政体由于婚配的不善引起3个等级的混杂,导致争斗,军人政体(Timocracy)随之兴起。军人政体中, 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 形成寡头政体(Oligarchy)。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Democracy)。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时又会被僭主政体(Tyranny)所取代。

《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12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有很大区别。主要有: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中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其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

【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着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着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柏拉图在中国】
柏拉图的理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着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经济学图表:柏拉图】
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又称排列图。

❷ 加贺美早纪

加贺美早纪
カガミサキ
Kagami Saki
生日 1985年2月26日
星座 双鱼座
出身地 千叶
性别 女
血型 A型
身高 161cm
爱好 料理 美甲 作词
特技 剣道
宠物 三毛猫
喜欢的颜色 黒 紫
官方网站:
http://www.watanabepro.co.jp/kagamisaki/
加贺美早纪的作品:
■Sky High 【心魔大审判】 第二死 羁绊(未来/美来)
■共犯者
■Fantasma - Noroi no Yakata
■Fantazumanoroino yakata02
■杀人蜂
■连锁怪谈
■女囚 07号 玲奈
■女囚丽华收监
■ 新 人间交差点
■首领之一族
■Ultraseven X
■Platonic Sex【柏拉图式性爱】最经典!!
■动物のお医者さん
■假面骑士KIVA
加贺美早纪的脱颖而出
饭岛爱自传《柏拉图式性爱》,搬上大银幕,从1.2万人中选出的女主角加贺美早纪,今年才16岁,却肯大胆演出激情戏,被日本电检列为R—级,15岁以下青少年不得观赏。
饭岛爱的《柏拉图式性爱》,小说光在日本已为她赚进1.3亿日圆的收益,但饭岛爱仍不满意,以天价卖出电视和电影版权,又海捞一大票,已被日本国税局盯上,列为明年课税的大户。
《柏拉图式性爱》电视版由富士电视台拍成上下两集,女主角是曾取代铃木亚美演《新-星星的金币》的星野真里,但星野真里摆明不脱不露,导致日前播出收视率欠佳,所以电影版的《柏拉图式性爱》,极尽煽风点火之能事,只差没让饭岛爱再在幕前一脱现身说法。
从万余位候选人脱颖而出演饭岛爱的新秀加贺美早纪,一脸清纯,但身材劲爆超魔鬼,小小年纪已全然开放,要脱要露,全部来者不拒,连担任制片的饭岛爱都对加贺美早纪竖起大拇指,认为加贺美早纪比她当年更懂得“爱”。

❸ 介绍一下柏拉图、潘朵拉

相关介绍:

帕拉图(公元前428-348)出生在雅典的贵族家庭,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将两者有机结合的观点是:哲学家应该成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成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躲在象牙塔里面,而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掌握政权的人应该有哲学头脑。在苏格拉底死后,他逃离了雅典,游历各地,到处宣传贵族政治,后来回到雅典创办了“啊卡德弥亚”哲学学院,从事讲学。他所处的雅典局势混乱,私人到处争斗……“后来,我年事渐长,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有朋友,有组织,这种人在政客中非常难找,因为他们做事没有原则,没有传统的制度和风纪。要找到这样新的人才,简直难于登天。况且法规旧典,在雅典已多散失,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默知所措。我反复思之,惟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2.背景及思想变化
欲说帕拉图,就必须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瘟疫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帕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我们不能由此判断他代表奴隶主贵族一方的言行正确与否,因为各个人所最初代表的总是与其所处的社会与地位相符合);然而后来,帕拉图的思想却有了转变,“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一生的计划。”而当他看到所追求的政界(由三十人委员会控制)如此龌龊时,他说“我衷心厌恶,决计与这个可耻的政权完全脱离关系。”后来,当三十人委员会大失人心,被逐下台,“我故态复萌,跃跃欲试地,虽然静悄悄地,又想参加政治活动了。”
帕拉图生活的年代,斯巴达公民的唯一职业就是战争,病弱的孩子是要抛弃掉的。就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思想反复不定时,他写下《理想国》一书,是因为这时阶级斗争日趋激烈,看到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使他猛醒过来,重新考虑他的政治立场,试图探寻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制度,来消除社会矛盾,克服城邦危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他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同时,帕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应该从农业中取得收入。他还提到城邦之间既然存在分工,就必须有专门从事输入和输出,从事购买和售卖的商业和商人。而政治活动是领导阶层的专职,是领导阶层义不容辞的一种道德责任。领导与群众应该这样来协调其分工:领导阶层应该努力管理国家,捍卫国土不受侵犯,保护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人民应该努力耕作,供养领导阶层。(这影响到后来的洛克及卢梭,在《政府论》和《社会契约论》中,他们所持观点大致与帕拉图相似,只是他们两人更强调了保护私人(强调平等)财产。)然而,在强权统治下,帕拉图的想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他自己决心钻研数学,天文及哲学,以更好的启发、培植下一代。
3.理想国
帕拉图《理想国》对话,在西方流传甚广,是许多知识青年所研读之书。当然,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个中句子所要阐述的思想。我个人认为,《理想国》一书,确实值得一读再读,不为其中狡辩般的言语能使我们对付一般刁难,只为书中广博的知识内涵能使吾辈慎思明辩。书以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克法洛斯之子的对话开篇,借苏格拉底与各个人的谈话内容(除《法律篇》外),寄托自己(帕拉图)所要表达的思想(很多学者认为其中很多篇章是帕拉图伪作)。本书“充分地描述民主政治是如何转向 主政治的,以及 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无庸置疑,广博的知识层面是该书为之经典的缘故,书中讨论内容包括了节育问题、家庭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男女参政等等问题,涵盖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故,由帕拉图的综合性知识以及之前之后看过的许多书,我想,在知识分工没有达到很细微的情况下,人的知识应可以兼顾到各个方面。是的,在现代知识分工非常完善且各成体系的今天,若一人穷其一生而后能将某一非常领域(小领域)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小步,历史也将记住此人之名,一群人亦将为其流传。
书中语言简练扼要----“富人,乃雄峰之供养者也。”短短一句话,将他(帕拉图)心目中富人的概念阐述得淋漓尽致,而韵味犹存。书,山高水长,根深叶茂,若欲领会,唯有精读之。
资料来自http://www.365zn.com/mrl/htm/5834.htm
=============================================================================================
潘多拉

潘多拉(Pandora)意思为“被赋予一切天赋的”。

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宙斯(Zeus)首先命令火与工匠神赫准斯托斯(Hephaestus),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性;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弗洛狄忒(Aphrodite)淋上令男人疯狂的激素;智慧战争女神雅典娜(Athena)教她织布,制造出各颜各色的美丽衣织和灵乔智慧,使女人看来更加鲜艳迷人;神使赫尔墨斯(Hermes)传授她语言的天赋。众神赐予她所有的天赋后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终于完成了。众神替她穿戴衣服,头戴兔帽、项配珠练、娇美如新娘。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朵拉(Pandora)吧,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众神都赞同他的建议。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朵拉则是礼物。“潘多拉”即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

宙斯于是命令赫尔墨斯把她带给普洛米修斯(Prometheus)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metheus)成为他的妻子。埃庇米修斯完全不同于普洛米修斯,生性愚蠢,普洛米修斯劝告他说:“如果宙斯送你任何东西绝不能接受。”但是埃庇米修斯原本就愚笨,加上潘朵拉的诱惑,立即着迷于美色,忘掉普洛米修斯的交代,快快乐乐地接受了宙斯的赠礼。

一说普罗米修斯曾经警告过他的弟弟,不要接受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任何赠礼,而要立即把它退回去。可是,埃庇米修斯忘记了这个警告,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年轻美貌的女人。直到后来,他吃了苦头,才意识到他招来了灾祸。在此之前,人类遵照普罗米修斯的警告,因此没有灾祸,没有艰辛的劳动,也没有折磨人的疾病。现在,这个姑娘双手捧上礼物,这是一只紧闭的大盒子。她一走到埃庇米修斯的面前,就突然打开了盒盖,里面的灾害像股黑烟似地飞了出来,迅速地扩散到地上。盒子底上还深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潘多拉依照万神之父的告诫,趁它还没有飞出来的时候,赶紧关上了盖子,因此希望就永远关在盒内了。从此,各种各样的灾难充满了大地、天空和海洋。疾病日日夜夜在人类中蔓延,肆虐,而又悄无声息,因为宙斯不让它们发出声响。各种热病在大地上猖獗,死神步履如飞地在人间狂奔。

一说潘多拉于是和埃庇米修斯生活在一起。不久后,普洛米修斯带给埃庇米修斯一个大箱子,并叮嘱一定不能打开,但潘朵拉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女人,她想:“普通的一个箱子何必藏得这么隐密?而且又盖得这么繁,到底为什么呢?”趁耶比米修斯外出时,潘朵拉敲开了箱子。结果里面并没有潘朵拉所期待的东西,而是无数的灾祸虫害。在潘朵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由于潘朵拉的好奇和无知,灾祸们快乐地逃出来,从那时起,灾祸们日日夜夜、处处为害人类,使人类受苦。

慌乱中,潘朵拉及时地盖住大箱子,结果里面只留下了希望。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才能自我激励。在死亡以前,希望永远存在,人生也绝对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还有一种说法是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等,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后即以“潘多拉魔盒”喻会带来不幸的礼物;灾难的渊薮。

2.另外在《圣斗士》中

潘多拉Pandora
身份: 冥王在现世的姐姐
年龄: 16
身高(cm): 165
体重(kg): 53
星座:处女座
生日: 9.3
血型: A
出生地: 德国组格峰
武器:长矛 死亡竖琴

本是海因斯坦城的贵族少女,三岁时无意打开了封禁着死神与睡神灵魂的盒子,因此被选为哈得斯在人间的保护者,并有统领108冥斗士的力量,可以凭借有神力的链子自由往来于地狱和极乐净土;但也为此全家遇害,并被剥夺了享受七彩生命的权利.少年圣斗士的感化唤醒了她的良知,并送一辉到极乐净土,托他替为报仇;但却因此被死神夺去生命.
资料来自http://ke..com/view/1145.htm

❹ 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

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亚特兰蒂斯古大陆
柏拉图在他的着作《对话录》中,记录着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亚斯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柯里西亚斯说,故事是他的曾祖父从一位希腊诗人索伦(Solon约639-559BC)那儿听到的。索伦是古希腊七圣人中最睿智的,索伦在一次埃及之旅时,从埃及老祭师处听到亚特兰蒂斯之说。对话录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以惊异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陆。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有设备完善的港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上面这幅壁画发现于阿克罗提里城中。这座城在3500年前因圣多里尼火山爆发而遭埋没,于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来,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柏拉图在二千年前述说的这个岛屿,令许多人为之向往,但没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在一场火山爆发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后,亚特兰蒂斯在顷刻之间便永远沉入了海底。根据柏拉图的记述,由于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程度极高,国势富强,渐渐社会开始腐化,贪财好富,利欲熏心。遂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但遇到强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败仗。亚特兰蒂斯这种背弃上帝眷顾的行为,导致天神震怒,因而唤起大自然的力量,消灭了这个罪恶之岛。
亚特兰蒂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海神波塞冬统治的一座广大岛屿。
希腊神话中说,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东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长男亚特兰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因此这座广大岛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位于“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罗陀海峡)外的大西洋中,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陆)。
亚特兰蒂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奉祀守护神波塞冬的壮丽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亚的四周还建有三层的环状运河。最外侧的运河宽500米,可通行大型船只,这些运河都以宽100米的水陆和外海衔接。
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
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着,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着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个地区,每个地区设有一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担负着调度一辆战车费用的六分之一、马2匹、骑兵2名、轻战车1台、步兵和驾驶者各一名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能调度12名战斗员和4名水兵。若将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么亚特兰蒂斯就能随时拥有120万兵员的强大战斗力了。
拥有强大国力的亚特兰蒂斯,终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别国了。
勇敢地抵抗亚特兰蒂斯进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终于击退了亚特兰蒂斯军队,保障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惨命运立即发生了。
因为当时爆发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就陷入地中,而亚特兰蒂斯也陷没于海中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这是发生于距今12000年前的事。
这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的全貌。这就是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的梭罗从埃及祭司那里听来的故事,写到自己的书里介绍给世人的

❺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是个怎样的人

柏拉图(Plato,Πλά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cles),[2]亚里斯多克勒斯的意思是取名恰当的(well-named),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后来,柏拉图的名字就被延用下来。

柏拉图是着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着名的学院。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如同许多古老的文献,柏拉图留下的文集残缺不全、而且依然存在争议。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但许多内容其实记载的是柏拉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原意。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公元前427年五月七日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 (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 (Ariston) 、母亲是伯里提俄涅 (Perictione) ,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Critias) 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 (Aristokles) ,后来因为他宽阔的肩膀而被称为柏拉图 (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 (platutês) 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Akademy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人物生平

编辑

成长期28年

柏拉图(2张)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奥林匹克88届第一年),家世显赫,此年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4年,伯里克利死后第二年,苏格拉底42岁(是年西西里莱翁蒂尼(Leontini)邦人高尔吉亚来雅典求援,告叙拉古入侵其邦)。

公元前423年4岁,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

公元前421年6岁,据说是《理想国》发生时间(或所托时间)。

公元前420年7岁,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

公元前411年16岁,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中人指控使人不信神,逃出雅典,在往西西里途中遇难(此前哲学家受迫害或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的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

公元前409-403年估计到过骑兵执勤,据说参加过3次战役。

公元前408年高尔吉亚在第93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呼吁雅典和斯巴达团结起来对付波斯。

公元前407年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

公元前405年叙拉古狄奥尼索斯推翻民主,建立僭主政权。

公元前404年23岁,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三十僭主,柏拉图一度想从政,后失望。

公元前399年28岁,苏格拉底受审(柏拉图在场)并被处死,苏格拉底死时柏拉图因病不在。[1]

游学期12年

公元前398年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

公元前392年35岁,在这前后,撰写早期对话:《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

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办学园,教演讲术。

公元前390年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掌握的政权等。

公元前388年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结识其女婿狄翁(时狄翁20岁),与狄翁成为至交(此其间据说曾得罪僭主被卖作奴隶,由安尼舍里斯赎身)。[1]

讲学期20年

公元前387年40岁,回到雅典,开始个人讲学,或说此年建立学园,此前后撰写对话:《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

又中期着作:《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

公元前385年苏格拉底案的平反:立苏格拉底雕像。

公元前384年43岁,亚里士多德生,德谟斯提尼生。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世称“柏拉图学院”。

公元前376年高尔吉亚死。

公元前371年底比斯军在伊巴密浓达指挥下,大败斯巴达。

公元前370年德谟克利特死,据说柏拉图曾想购其书付之一炬。[1]

着述期20年

公元前367年60岁,将学园交欧多克索(即欧多克索斯)主持,自己带弟子和友人第二次往叙拉古,当年老狄奥尼索斯(狄奥尼索斯一世)死,狄翁摄政,此时柏拉图已声名远播希腊及以外。

亚里士多德来雅典学习(据说讲善,仅剩亚里士多德一人听)。

公元前366年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狄奥尼索斯二世的姐夫)逃离,柏拉图怅然离开叙拉古。

公元前363年64岁,第三次往叙拉古,被扣留,被逐。

公元前357年70岁,放弃政治活动,全力着述,晚期着作有: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

公元前348年晚年最后的着作是:法律篇,伊璧诺米篇续篇,刚开篇即去世。

公元前347年春季(三月?)去世,遗嘱对用于校舍的房产,不许出售、转让。留下四家奴,释放一奴隶,财产很少。

公元前344-343年狄奥尼索斯二世最后被推翻,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教师。[1]

思想观点

编辑

唯心主义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着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所看见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不可言说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在《律法》(The Laws)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他在该书中同样指出,妇女和男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训练。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The cosmos itself seemed to Plato to be forever titled toward chaos.)。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政治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3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10岁以上的人遣送出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德的史诗以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柏拉图自称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理想政体由于婚配的不善引起3个等级的混杂,导致争斗,军人政体(Timocracy)随之兴起。军人政体中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形成寡头政体(Oligarchy)。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Democracy)。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时又会被僭主政体(Tyranny)所取代。

《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12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有很大区别。主要有: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中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其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

经济思想

(1)关于社会分工和国家产生的学说。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个人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

(2)关于交换、市场、货币、商业和高利贷的观点。柏拉图在分工的基础上阐述国家产生的同时,提出了分工与交换、市场与货币、商业与商人产生的因果联系。他认为,城邦之间和城邦内部既然存在着分工,那么就必须有商业和商人,有了商业就有市场,就需要货币。他认为货币是为日常交换服务的,意识到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柏拉图既肯定了商业的重要性,但又对商人持鄙夷态度,认为雅典人不应该从事这种不体面的事业,而应该让住在雅典的野蛮人去从事。他攻击商人唯利是图,认为国家应该制定法律,使商人只能得到适当的利润。他更反对高利贷,主张禁止放款取利和抵押放债。

(3)关于理想国和所谓“共产”的观点。柏拉图认为,在社会分工中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由天生的秉性决定。他所描述的理想国,按照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由三个等级组成。第一个等级是执政者等级,即富有理性和知识的哲学家,负责制定法律、教育人民和治理国家。他特别强调贤人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第二个等级是保卫者等级,即军人,负责执行法律、保卫国家和打仗。第三个等级是供应产品者等级,即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服从统治者的命令、负责生产和供应生活资料。在理想国里,哲学家和军人都被取消私有财产和个人家庭,实行共产、共妻、共子。在柏拉图看来,实行共产制将有助于优生优育并防止出现腐败和内部冲突。柏拉图关于统治者阶级实行共产主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古希腊斯巴达的实践,对于后来的各种公有制思想具有重要影响。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当代经济体制理论的先驱。[3]

教育观

建立完整教育体系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唯心教学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知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指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阶段施教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一系列活动,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提出四科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教学观点

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❻ 求柏拉图描述亚特兰蒂斯的原文和出处,知道的说一下

非原创··我帮你查了一下··· 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描述中亚特兰蒂斯是一个美丽、技术先进的岛屿,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他在书中写道:亚特兰蒂斯不仅有华丽的宫殿和神庙,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坛。 柏拉图在描述中说,亚特兰蒂斯人拥有的财富多得无法想象。亚特兰蒂斯人最初诚实善良,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特兰蒂斯人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们开始派出军队,征服周边的国家。 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腐化,无休止的极尽奢华和道德沦丧,终于激怒了众神,于是,海神波塞顿一夜之间将地震和洪水降临在大西岛上,亚特兰蒂斯最终被大海吞没,从此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 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亚特兰蒂斯古大陆 柏拉图在他的着作《对话录》中,记录着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亚斯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柯里西亚斯说,故事是他的曾祖父从一位希腊诗人索伦(Solon约639-559BC)那儿听到的。索伦是古希腊七圣人中最睿智的,索伦在一次埃及之旅时,从埃及老祭师处听到亚特兰蒂斯之说。对话录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以惊异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陆。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象。有设备完善的港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上面这幅壁画发现于阿克罗提里城中。这座城在3500年前因圣多里尼火山爆发而遭埋没,于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来,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柏拉图在二千年前述说的这个岛屿,令许多人为之向往,但没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在一场火山爆发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后,亚特兰蒂斯在顷刻之间便永远沉入了海底。根据柏拉图的记述,由于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程度极高,国势富强,渐渐社会开始腐化,贪财好富,利欲熏心。遂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但遇到强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败仗。亚特兰蒂斯这种背弃上帝眷顾的行为,导致天神震怒,因而唤起大自然的力量,消灭了这个罪恶之岛。 亚特兰蒂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海神波塞冬统治的一座广大岛屿。 希腊神话中说,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冬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长男“亚特拉斯”(Atlas),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因此这座广大岛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位于“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罗陀海峡)外的大西洋中,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陆)。 亚特兰蒂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奉祀守护神波塞冬的壮丽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亚的四周还建有三层的环状运河。最外侧的运河宽500米,可通行大型船只,这些运河都以宽100米的水陆和外海衔接。 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 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着,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着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个地区,每个地区设有一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担负着调度一辆战车费用的六分之一、马2匹、骑兵2名、轻战车1台、步兵和驾驶者各一名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能调度12名战斗员和4名水兵。若将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么亚特兰蒂斯就能随时拥有120万兵员的强大战斗力了。 拥有强大国力的亚特兰蒂斯,终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别国了。 勇敢地抵抗亚特兰蒂斯进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终于击退了亚特兰蒂斯军队,保障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惨命运立即发生了。 因为当时爆发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就陷入地中,而亚特兰蒂斯也陷没于海中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这是发生于距今12000年前的事。 这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的全貌。这就是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的梭罗从埃及祭司那里听来的故事,写到自己的书里介绍给世人的。

❼ 如何认识柏拉图早期的人治观念和晚期向法治观念的转变

柏拉图“正义”思想的发展。

正义的价值可以说是西方法治的基石,同样,柏拉图的法治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正义观基础之上的。正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正义是具体多变的,美国着名的法学家博登海默把它描述为:“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间呈现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同样,柏拉图对于正义的阐述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柏拉图早期的正义观体现在《理想国》中,此时他对正义的论述与晚期在《法律篇》中对待正义的观点有相当大的不同,早期的正义观是精确、可具体计量的,有确切的定义,甚至是可以反证的,是一种实体正义的思想;而晚期则是一种程序正义的思想。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

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

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

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基础基础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7)激爆柏拉图ftp扩展阅读:

柏拉图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

柏拉图的人治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

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

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❽ 我有个朋友许多恐怖片都没能吓到她 请大家给我5个最恐怖的恐怖片

1.感染
# 导演:落合正幸【催眠】
# 制片:一濑隆重【七夜怪谈】【咒怨】
# 演员:佐籐浩市【七夜怪谈之复活之路】
佐野史郎‘东京电梯女郎’、‘水男孩2’
星野真理‘新白色之恋’、‘柏拉图式性爱’

剧情 : 一个经营危机中的老旧医院,大多数的病患在生死的途径上徘徊着,长年累月地在医院里留下痕迹,建筑物的破旧,加上因经营危机而造成药物及设备不足的情况,久久无法改善。在这恶劣工作环境下,工作的医生及护士们,身心俱疲,体力以及精神已经到达极限!此时,因医疗上的失误,造成病患死亡,但外科医生秋叶清一(佐藤浩市)以及内科医生鱼住晴哉(高嶋正伸)等人,决定为了自保而隐瞒事实真相。此时,一位内脏开始腐蚀的病患被推送到医院,因从未见过如此般的病例,而感到危险恐惧的鱼住晴哉,丧失了治疗病患的信心。同样为医生赤井(史野史郎)却认为如果借由研究病情并加以治疗,不仅可以声名大噪,且对于经营危机医院的重生,是个难得的机会。但是突然间,那名病患却像是在嘲笑般地忽然消失匿迹,那未知名病毒已经开始蔓延了吗?感染的恐怖正要开始…

2.预言
# 导演:鹤田法男
# 主演:酒井法子
# 类型:恐怖片
# 年代:2004
# 国家/地区:日本

剧情 : 《预言》是根据日本着名恐怖漫画大师泰次朗的作品《恐怖新闻》改编,讲述的是被可以预言未来的报纸报道所摆布的一家人的悲惨故事。有一天报纸上刊登了女儿死亡的消息,没多久女儿就因事故身亡了。

3.催眠
# 导演:落合正幸
# 主演:稻垣吾郎(SMAP成员)、菅野美穗【富江】
# 类型:恐怖片
# 年代:1999
# 国家/地区:日本

剧情:每一个中催眠毒的人,都各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惨死方法,有警员开着气炉当洗面盘洗面而烧死,有女子入冷冻室冻死,亦有新郎用领带勒死自己,其中一位死者,竟然面向发球机,被垒球射死。每位自杀死者死状都非常惨烈,面容扭曲,爆头爆脚,比几年前经典片《七宗罪》有过之而无不及。
《催》片内数位自行了结的无辜死者,全部都系感染“绿色猴子”的神秘催眠而走去自杀。那种巨大的邪恶魔力,令接受过催眠的人会不自觉地瞢起一生里面最难堪的痛苦记忆,搞到最后要以死谢罪。
Smap成员稻垣吾郎饰演的心理研究所讲师嵯峨敏也,协助刑事组探员樱井调查一连串的离奇自杀案,对被警方锁定的目标人物菅野美穗饰演的人格分裂角色入绘由香犹怜生爱,调查过程中爱上那位病态女子。

4.千里眼
# 导演:麻生学
# 主演:松冈圭佑
# 类型:恐怖片
# 年代:2005
# 国家/地区:日本

剧情:随着《催眠》一炮打响,日本着名作家松冈圭佑又推出了第二部巨着《千里眼》。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美由纪。她原来是日本航空自卫队队员,后因无法忍受自卫队冰冷的条例对人性的践踏,毅然追随有“千里眼”之美称的心理咨询师友里佐知子,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入到了心理咨询的事业之中。然而,在为小学生宫本惠理做心理咨询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恐怖集团恒星天球教已设下了重重陷阱,在一连串的恐怖事件背后,竟隐藏着一个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的阴谋。美由纪凭着在自卫队学到的一身本领和她超越常人的天赋,逐一攻破面对的艰难险阻,并顺藤摸瓜。如层层剥茧般一步步接近真相。《千里眼》源于《催眠》时的读心法、催眠疗法,并融入悬念、动作场面,但是剧情却并不是《催眠》系列的续篇,与《催眠》系列相同的只是松冈圭佑式的悬念与推理。全片围绕着催眠与人性这两大主题,一步步地将催眠这种鲜为人知的“魔术”的神秘面纱渐渐褪去,使观众明白:催眠,其实只是一种暗示的方式,通过人对这种暗示的细微反应,推断其内心变化。片中提到的猜硬币、破译密码和选择高考试题答案,这些看似奇妙的超能力,实际上都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并不存在什么超常现象。看完电影之后,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片中的许多情节与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极为相似。同样利用飞机制造的恐怖事件、同样是针对某国的政府……不过,本剧作者是在2000年着此书,而“9·11”则是在2001年。难道作者松冈圭佑真的拥有一双友里佐知子般的“千里眼”,能够预见未来?但是小说与 “9·11”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书中的美由纪力挽狂澜,终于战胜了恐怖集团,拯救了人们的性命。这样的英雄似乎也只有文学作品之中才会出现。
5.下水道里的美人鱼(全球十大禁片之一)
# 导演:Hideshi Hino
# 主演:Shigeru Saiki、Mari Somei
# 类型:恐怖片/BT
# 年代:1988
# 国家/地区:日本

剧情:画家居住的那个地方在他小时候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后来慢慢被污染,变成了一条下水道,该画家的心态很颓废,片中的他的居室,摆设都充满了颓废的感觉,他经常跑到下水道去画画,比如说画里面的死婴什么的。那个下水道确实有点恶心,但还没有恶心到让人吃不下饭的地步。有一天,他在下水道画死婴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响声,寻声而去,发现了一条美人鱼!原来就是他童年时候见过的那一条美鱼!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喜欢往下水道里面跑实际上是因为童年回忆的潜意识在作怪。他发现美人鱼腰部受伤了(很恶心的肿瘤,后面会变得更恶心),于是把她带回了家中,放进了浴缸。美人鱼身上的大脓包越长越多,脓水和血水把浴缸里水给染浑了,画家帮人鱼把脓水一点点的抠出来,用毛巾捂住!美人鱼说她活不了多久了,要画家把她病变的过程给画下来。过了几天,脓包又长满了人鱼的乳房,画家来看人鱼,只见脓包里蠕动着探出半节身子的蛆(水蛭)?画家脸扭成一团~!在人鱼的悲呼下,画家抖抖嗦嗦用手带蛆一条条楸出来!后来人鱼连脸上也长满了身上不断喷出脓水和蛆,最后几只近一尺长的肥蛆从她身上溢出,再后来,美人鱼的肚子也爆开了,肠子什么的都流出来了,还从嘴巴里面吐了好多虫子出来,眼珠也流出来了,她对画家说她很痛苦求画家结束她的生命。于是画家把她杀死并肢解了,发现她腹中居然还有一个胎儿(胎儿有两只脚的,不是人鱼的!),画家看到这惨绝人寰的一幕,疯狂的拿着刀去砍人鱼身上的蛆,砍了一夜!楼下的邻居在吃饭时,见到血水从天花板上滴出,他们冲到画家的家里,惊骇的看着画家木无表情的在剁尸块,地上还有个婴儿的胚胎!画家被关进牢里,一片人鱼鳞片成了他永远的相伴。 这部电影的重点放在这条美人鱼全身溃烂的过程,场面极其恶心,逼真。这部片子被列入世界十大禁片,的确突破人类的心理防线,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听说看这部片的十个里有九个半都吐了,好在我心里承受能力强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看完后紧接着吃晚饭了。不过如果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建议大家就不要去看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理解有两点:1.繁华的背后充满了丑恶,这是现实。2.重点当然就是环保问题,美人鱼在被下水道污染后的变化就是大自然在工业社会摧残下的破坏,也是人类在环境污染后必将面临的可怕困境。愈恶心,就愈提醒我们如果不保护环境,我们也将是该下场。导演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