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固态硬盘磁盘列阵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固态硬盘磁盘列阵

发布时间: 2022-12-28 16:15:06

1. 固态硬盘能不能做磁盘阵列

这2个都是提高硬盘性能的,现在其他硬件都日新月异,唯独硬盘发展缓慢,成了整个系统的瓶颈拖后腿,固态硬盘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瓶颈的,但是固态硬盘价格太贵。所以一般人都会用磁盘阵列来解决这个瓶颈,一般提高性能都是用RAID0,就是把N块一摸一样的硬盘并联起来,把数据分成N份分别存入N个硬盘中理论上可以提高N倍速度而且容量是叠加的,但是实际使用起来还是没有固态硬盘的速度稳定,而且组RAID0对数据不是很安全,N个硬盘中只要坏了一个,数据就没有了。
所以要提高硬盘速度,最好用固态硬盘,预算不够可以用磁盘阵列
楼下的,本来不想说你,但是你直接说我在误导人,太过分了,磁盘阵列确实对企业来说主要作用是数据安全这个对家庭用户意义不大,但是楼主说要提升性能当然是组最廉价最实用的RAID0了,你说的这种用RAID卡的电脑是什么时候的电脑了,现在的电脑组个RAID需要买RAID卡吗,拜托你复制也复制点新的。啥叫家用不需要RAID,现在组RAID只要买2块一样的硬盘就可以组了,你out了~!

2. 固态硬盘怎么组阵列

方法:

接到电脑上了后,在计算机上点右键,选择管理,找到磁盘管理。然后,选择两个新的固态硬盘,选择转换成动态磁盘再然后选择带区卷,按照提示,把两个新买的固态添加进去,一直点下一步,即可。

3. 固态硬盘组的RAID 0的磁盘阵列 ,装系统需要分区吗

1
分区可以,速度是两块同样硬盘的转速X2
2
D盘也可以装文件,你有两块SDD还不如做RAID1,分一个系统盘,再分一个数据盘。
3
RAID0的话,一个硬盘出问题,两块硬盘的RAID数据就会全部丢失。
4
RAID1的话,硬盘出问题,数据可以找专业的人员恢复。转速同上,但容量不像RAID0那样是两块硬盘之和。

4. 电脑怎么弄怎么做磁盘阵列

电脑做磁盘阵列的步骤:

1、首先,整理并连接硬盘。如图所示。四个硬盘中的一个是紧急备用磁盘。

5. 两块不同的固态硬盘能合并创建个分区吗

两个硬盘是不可以合并的,但是一台计算机是可以挂多块硬盘的,你可以把其中的一块硬盘作为系统盘,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文件。

6. 固态硬盘能不能做磁盘阵列

完全可以的。本经验针对那些看着大型游戏缓慢的加载进度条抓狂的朋友,还有那些使用ADOBE系列软件作图的工作人员。(品牌和速度不同的盘,数据会有不同,这里只是介绍成倍增加磁盘速度的方法)固态硬盘参数:以120G 固态硬盘为例,SATA3连接,AS SSD测试出的数据

【1块硬盘】读:494MB/s 写:198MB/s

【3块硬盘】读:1485MB/s 写:451MB/s

【4块硬盘】读:1516MB/s 写:522MB/s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SATA3连接下,速度最快也就1500MB/s多点,也就是说这是最高速度了。 再增加硬盘也不会继续成倍提升速度。 但是如果你想增加存储容量可以继续加硬盘数量。 当然一般消费级主板最多只有6个SATA3接口。

(6)固态硬盘磁盘列阵扩展阅读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

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NAND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SATA-2接口、SATA-3接口、SAS接口、MSATA接口、PCI-E接口、NGFF接口、CFast接口和SFF-8639接口。

7. 固态硬盘(ssd)和普通硬盘(机械硬盘)怎么组磁盘阵列(raid)

必须要Z68H77Z77这样的芯片组才可以开启这个技术(叫智能响应技术)

1.首先去到电脑的BIOS里面开启磁盘接口的RAID模式,一般有IDEAHCI和RAID模式;

2.进入WIN8,有可能会蓝屏,如果蓝屏了,需要回BIOS改回之前的设置,再进入WIN8,把磁盘控制器改成RAID驱动,然后再改回RAID模式进入WIN8

如果不蓝屏恭喜你,直接安装INTELRST驱动就可以了。

3.在INTELRST控制面板里面找到固态盘,然后点加速,然后按提示来分配,最大只能用64G来为机械硬盘加速。

8. 固态硬盘能不能组RAID0吗

固态硬盘当然可以做RAID0的磁盘阵列。
RAID对于硬盘种类没有要求,只要硬盘接口可以支持,就可以做RAID。
使用固态硬盘做RAID,和机械硬盘做RAID没有差别,最好还是两块同型号的固态硬盘,效果最佳。

9. 什么是硬盘阵列

一般不叫硬盘阵列,叫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RAID),有“价格便宜且多余的磁盘阵列”之意。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同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0~RAID7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有如下几种:
RAID0:RAID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0+1:也被称为RAID10标准,实际是将RAID0和RAID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它的优点是同时拥有RAID0的超凡速度和RAID1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
RAID2:将数据条块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并使用称为“加重平均纠错码(海明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3:它同RAID2非常类似,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区别在于RAID3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并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来说,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4:RAID4同样也将数据条块化并分布于不同的磁盘上,但条块单位为块或记录。RAID4使用一块磁盘作为奇偶校验盘,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这时奇偶校验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因此RAID4在商业环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5:RAID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在RAID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RAID3与RAID5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RAID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并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6:与RAID5相比,RAID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方式使得RAID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
RAID7:这是一种新的RAID标准,其自身带有智能化实时操作系统和用于存储管理的软件工具,可完全独立于主机运行,不占用主机CPU资源。RAID7可以看作是一种存储计算机(StorageComputer),它与其他RAID标准有明显区别。除了以上的各种标准(如表1),我们可以如RAID0+1那样结合多种RAID规范来构筑所需的RAID阵列,例如RAID5+3(RAID53)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阵列形式。用户一般可以通过灵活配置磁盘阵列来获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盘存储系统。
RAID5E(RAID5Enhencement):RAID5E是在RAID5级别基础上的改进,与RAID5类似,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但是,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看起来,RAID5E和RAID5加一块热备盘好象差不多,其实由于RAID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性能会与RAID5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它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逻辑盘保持RAID5级别。
RAID5EE:与RAID5E相比,RAID5EE的数据分布更有效率,每个硬盘的一部分空间被用作分布的热备盘,它们是阵列的一部分,当阵列中一个物理硬盘出现故障时,数据重建的速度会更快。开始时RAID方案主要针对SCSI硬盘系统,系统成本比较昂贵。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够利用相对廉价的IDE硬盘来组建RAID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门槛”。从此,个人用户也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因为硬盘是现代个人计算机中发展最为“缓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设备,而用户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却常常远超计算机的本身价格。在花费相对较少的情况下,RAID技术可以使个人用户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盘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现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IDE-RAID控制芯片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AMI公司。面向个人用户的IDE-RAID芯片一般只提供了RAID0、RAID1和RAID0+1(RAID10)等RAID规范的支持,虽然它们在技术上无法与商用系统相提并论,但是对普通用户来说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证已经足够了。随着硬盘接口传输率的不断提高,IDE-RAID芯片也不断地更新换代,芯片市场上的主流芯片已经全部支持ATA100标准,而HighPoint公司新推出的HPT372芯片和Promise最新的PDC20276芯片,甚至已经可以支持ATA133标准的IDE硬盘。在主板厂商竞争加剧、个人电脑用户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在主板上板载RAID芯片的厂商已经不在少数,用户完全可以不用购置RAID卡,直接组建自己的磁盘阵列,感受磁盘狂飙的速度。
RAID50:RAID50是RAID5与RAID0的结合。此配置在RAID5的子磁盘组的每个磁盘上进行包括奇偶信息在内的数据的剥离。每个RAID5子磁盘组要求三个硬盘。RAID50具备更高的容错能力,因为它允许某个组内有一个磁盘出现故障,而不会造成数据丢失。而且因为奇偶位分部于RAID5子磁盘组上,故重建速度有很大提高。优势:更高的容错能力,具备更快数据读取速率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磁盘故障会影响吞吐量。故障后重建信息的时间比镜像配置情况下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