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springcash缓存时间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springcash缓存时间

发布时间: 2023-01-20 03:32:08

Ⅰ SpringCache优化、缓存一致性、多级缓存

先记录一些纲要

1、SpringCache是写库之后更新的策略,对缓存一致性的不太友好

2、继承RedisCacheManager重写createRedisCache,继承RedisCache重写put

3、缓存一致性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先写库再删除缓存、第二个是先删除缓存再写库。

先写库再删除缓存配合超时时间一般没啥问题,极端的情况遇到缓存失效,线程读库和加缓存之间,完成了一次写库和删缓存的操作,导致加的缓存是旧的。总结就是读中加入了一次写。A读库 B写库 B删缓存 A加缓存。

先删缓存再写库的话,是写中加入了一次读。A删缓存 B读库 B加缓存 A写库A。这个概率比上面的大。

这两种方案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一样的,就是延时双删策略。即:

删缓存 写库 延时再次删除缓存(需超过一次读库的时间,可以新启线程完成)

或者 写库 删缓存 延时再次删除缓存(需超过一次读库的时间,可以新启线程完成)

如果有主从读写分离,需要将延时再加上主从同步的时间。

还有个第二次删除失败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消息中间件,反复尝试进行。或者通过订阅binlog,反复进行。

多级缓存可以参考阿里开源的JetCache的实现

后面会给出demo和源码解析。

Ⅱ Spring本地缓存的使用方法

我们现在在用的Spring Cache,可以直接看Spring Boot提供的缓存枚举类,有如下这些:

EhCache:一个纯Java的进程内缓存框架,所以也是基于本地缓存的。(注意EhCache2.x和EhCache3.x相互不兼容)。
Redis:分布式缓存,只有Client-Server(CS)模式,Java一般使用Jedis/Luttuce来操纵。
Hazelcast:基于内存的数据网格。虽然它基于内存,但是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使用Hazelcast进行分布式缓存、同步、集群、处理、发布/订阅消息等。
Guava:它是Google Guava工具包中的一个非常方便易用的本地化缓存实现,基于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实现,支持多种缓存过期策略。在Spring5.X以后的版本已经将他标记为过期了。
Caffeine:是使用Java8对Guava缓存的重写版本,在Spring5中将取代了Guava,支持多种缓存过期策略。
SIMPLE:使用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因为不支持缓存过期时间,所以做本地缓存基本不考虑该方式。

关于分布式缓存,我们需要后面会专门讨论Redis的用法,这里只看本地缓存。性能从高到低,依次是Caffeine,Guava,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其中Caffeine在读写上都快了Guava近一倍。

这里我们只讨论在Spring Boot里面怎么整合使用Caffeine和EhCache。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加依赖包:

2)配置缓存:
这里有两种方法,通过文件配置或者在配置类里面配置,先看一下文件配置,我们可以写一个properties文件,内容像这样:

然后还要在主类中加上@EnableCaching注解:

另外一种更灵活的方法是在配置类中配置:

应用类:

测试类:

导入依赖包,分为2.x版本和3.x版本。
其中2.x版本做如下导入:

3.x版本做如下导入:

导包完成后,我们使用JCacheManagerFactoryBean + ehcache.xml的方式配置:

参考资料:

https://blog.csdn.net/f641385712/article/details/9498291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17/20/16915_695800687.shtml

Ⅲ spring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区别是什么

一级缓存:
就是Session级别的缓存。一个Session做了一个查询操作,它会把这个操作的结果放在一级缓存中。
如果短时间内这个session(一定要同一个session)又做了同一个操作,那么hibernate直接从一级缓存中拿,而不会再去连数据库,取数据。
它是内置的事务范围的缓存,不能被卸载。
二级缓存:
就是SessionFactory级别的缓存。顾名思义,就是查询的时候会把查询结果缓存到二级缓存中。
如果同一个sessionFactory创建的某个session执行了相同的操作,hibernate就会从二级缓存中拿结果,而不会再去连接数据库。
这是可选的插件式的缓存,在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
可以在每个类或每个集合的粒度上配置。缓存适配器用于把具体的缓存实现软件与Hibernate集成。
严格意义上说,SessionFactory缓存分为两类: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二级缓存是指外置缓存。
内置缓存与session级别缓存实现方式相似。前者是SessionFactory对象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后者是指Session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
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中存放了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
映射元数据是映射文件中数据的拷贝;
而预定义SQL语句是在Hibernate初始化阶段根据映射元数据推导出来。
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是只读的,应用程序不能修改缓存中的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因此SessionFactory不需要进行内置缓存与映射文件的同步。
Hibernate的这两级缓存都位于持久化层,存放的都是数据库数据的拷贝。
缓存的两个特性:
缓存的范围
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
1、缓存的范围
决定了缓存的生命周期以及可以被谁访问。缓存的范围分为三类。
事务范围
进程范围
集群范围
注:
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应该慎重地考虑是否需要使用集群范围的缓存,因为访问的速度不一定会比直接访问数据库数据的速度快多少。
事务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一级缓存,通常它是必需的;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二级缓存,通常是可选的。
2、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
当多个并发的事务同时访问持久化层的缓存的相同数据时,会引起并发问题,必须采用必要的事务隔离措施。
在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即第二级缓存,会出现并发问题。
因此可以设定以下四种类型的并发访问策略,每一种策略对应一种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型并发访问策略是事务隔离级别最高,只读型的隔离级别最低。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并发性能就越低。
A 事务型:仅仅在受管理环境中适用。它提供了Repeatable Read事务隔离级别。
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修改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隔离类型,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这类的并发问题。
B 读写型:提供了Read Committed事务隔离级别。仅仅在非集群的环境中适用。
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修改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隔离类型,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这类的并发问题。
C 非严格读写型:不保证缓存与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
如果存在两个事务同时访问缓存中相同数据的可能,必须为该数据配置一个很短的数据过期时间,从而尽量避免脏读。
对于极少被修改,并且允许偶尔脏读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并发访问策略。
D 只读型:对于从来不会修改的数据,如参考数据,可以使用这种并发访问策略。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参考数据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的一般过程如下:
1) 条件查询的时候,总是发出一条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选择所有字段)这样的SQL语句查询数据库,一次获得所有的数据对象。
2)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对象根据ID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3)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4)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注: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是针对于ID查询的缓存策略,对于条件查询则毫无作用。为此,Hibernate提供了针对条件查询的Query缓存。
Query缓存策略的过程如下:
1) Hibernate首先根据这些信息组成一个Query Key,Query Key包括条件查询的请求一般信息:SQL, SQL需要的参数,记录范围(起始位置rowStart,最大记录个数maxRows),等。
2) Hibernate根据这个Query Key到Query缓存中查找对应的结果列表。如果存在,那么返回这个结果列表;如果不存在,查询数据库,获取结果列表,把整个结果列表根据Query Key放入到Query缓存中。
3) Query Key中的SQL涉及到一些表名,如果这些表的任何数据发生修改、删除、增加等操作,这些相关的Query Key都要从缓存中清空。

Ⅳ Spring如何配置数据库查询缓存/对象缓存EHCache

  1. 在ehcache.xml文件中配置查询缓存参数,ehcache.xml文件配置如下:

<ehcache>

<!--diskStore元素,配置一个目录,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数据,
也就是说,如果EhCache需要把数据写入磁盘,将会写到这个目录下-->
<diskStorepath="java.io.tmpdir"/>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overflowToDisk="true"
timeToIdleSeconds="120"
timeToLiveSeconds="120"
diskPersistent="false"
="120"/>

<cachename="ehcacheName"
maxElementsInMemory="3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3600"
timeToLiveSeconds="36000"
overflowToDisk="true"
/>
</ehcache>

2. spring的配置

第一步:给指定方法配置缓存/src/main/resources/applicationContext-resources.xml

<ehcache:proxyid="userGroupServiceProxy"refId="userGroupService">
<ehcache:cachingcacheName="cash15Min"methodName=""/>
<ehcache:cachingcacheName="cash15Min"methodName=""/>
<ehcache:cachingcacheName="cash15Min"methodName="selectuserGroupById"/>
</ehcache:proxy>

配置参数的含义如下:
id:唯一标识符
refId:需要配置缓存的service或者controller
cacheName:缓存名称
methodName:需要缓存的方法,这个方法必须是shoppingHomeService中的方法
第二步:在控制器中注入依赖的缓存userGroupServiceProxy /src/main/webapp/WEB-INF/dispatcher-servlet.xml

<beanid="PFController"class="com.java.mall.controller.PFController">
<propertyname="userService"ref="userService"></property>
<propertyname="userGroupService"ref="userGroupServiceProxy"></property>
</bean>

同时需要在实体类中注入依赖,提供setter方法,

;
publicvoidsetuserGroupService(){
this.userGroupService=userGroupService;

Ⅳ 2022-03-12 SpringBoot 使用redis做缓存,设置失效时间以及序列化

SpringBoot的cache缓存,是针对返回值的一种操作
springboot使用redis做缓存时,默认只需要导入redis依赖,即可实现使用redis做缓存

不需要导入cache依赖
在启动类上加上 @EnableCaching 即可开启缓存功能
关于各个注解的使用,这里不再细说,网上详细的教程很多,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指定过期时间

默认是永不过期,如果需要指定过期时间,则需要增加配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