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开发硬盘os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开发硬盘os

发布时间: 2023-02-16 08:58:07

硬盘提示"OS"错误

这是因为你的硬盘 0扇区1磁道的数值出错了. 你用DM 把你的硬盘重新冲0一下到5%左右就行之后拿安装版做系统不要GHOST

⑵ 如何在虚拟机中安装MAC OS 10.6开发环境可以不从光驱安装吗从硬盘安装可不可以

把iso文件刻录到u盘上,然后设置u盘启动

⑶ 如何在win7上制作一个外接硬盘启动安装os x 10.11 el capitan

Win7下安装UltraISO 9.53以上版本,用该软件打开Mac OS 10.6安装盘dmg文件后,在UltraISO菜单栏的工具里选择转换光盘格式,将该系统安装盘DMG文件转换成ISO文件。等转换完成后,重新再UltraISO软件中打开转换好的ISO文件,然后菜单栏的启动里找到“写入硬盘镜像”,在弹出的对话框里注意写入格式为RAW,硬盘驱动器为U盘所在盘符路径,映像文件为前面转换好的ISO文件路径,确认无误后,直接点击“写入”即可。

⑷ 将OS安装在移动硬盘的好处和坏处

盘装过XP(带EWF),目前手头上还有一个装了XP的移动硬盘和一个XP的U盘,所以我想我的意见对你应该有些参考价值。

好处很多
1。便携,显而易见,这是最大的优点
2。大容量,比之维护光盘,可以集成N多维护工具,甚至还可以放下几个ghost镜像
3。维护功能强大,因为容量大,可以放更多工具。还可以设置多重启动,比如USB-CDROM+USB-ZIP+USB-HDD,当然创建这样的盘也相对困难
4。安全性高,作为娱乐工作目的,移动硬盘/U盘上的系统跟本地硬盘的系统是完全独立的,只要将本地硬盘屏蔽,无论移动系统出现任何问题都不会影响到本地系统。跟本地硬盘双系统比较,也安全得更多。
5。易用性,只要主板支持USB启动就行

缺点也有
1。对硬件要求比较挑剔,特别是U盘
2。兼容性还不够完美,这是由于USB启动没有统一标准的缘故,不同的系统兼容性也不一样。基本上顺序从好到差是DOS〉PE〉XPE〉XP
3。运行速度不如本地硬盘,但是很多童鞋都有一个误解,认为USB读写速度远远不如本地硬盘,其实USB2.0的理论读取速度是60MB/s,对主流应用是足够的。对于系统运行,除了大文件的读写以外,其他方面是感觉不出来有什么影响。以我的移动硬盘为例,实测读取速度是30MB/s,本地硬盘实测是54MB/s。我的移动硬盘新装XP从开始启动到进入桌面的时间约40~50秒,U盘因为有EWF,启动时间约为20秒,否则要2分钟左右。
4。安装不便,基本上安装难度是DOS〉PE〉XPE〉XP最难
5。功能比本地系统有损失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⑸ 双硬盘系统的OS的选择

因为相比之下XP系统会比Win2000高级,如果楼上的办法不好用,你可以试一下“启动之星”这个软件,很容易使用!在网络搜索即可!

⑹ 硬盘中的os盘是什么意思

就是操作系统所在的盘,一般为C盘,但也有例外。

⑺ 用U盘或移动硬盘制作启动盘安装苹果Mac OS X操作系统的方法

有人问怎么把下载的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做成基于
U
盘或移动硬盘的安装盘并用
U
盘或移动硬盘安装苹果电脑操作系统。OK,今天发个用移动硬盘(或U盘)为苹果电脑安装
Mac
OS
X
操作系统的教程吧。
说句废话:安装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的方法很多--你可以通过刻录系统光盘的方法安装苹果操作系统,但又慢又麻烦;也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光驱的方法从另一台
Mac
上读光盘并通过网络安装,但一方面还是要用光驱和光盘,另一方面在国内苹果粉丝多是“被PC包围”,找个Second
Mac还真不容易。还是下载--放到U盘或移动硬盘安装
Mac
OS
X
系统靠谱。
为移动硬盘制作苹果电脑Mac
OS
X操作系统安装盘分区
开始!首先,用苹果电脑
Mac
OS
X
系统自带的“磁盘工具”(Finder-->应用程序-->实用工具-->磁盘工具)为移动硬盘分区。选中你那块移动硬盘,选择“分
区”,点击“+”按钮,就会增加出一个硬盘分区,拖动可改变分区大小,或者直接输入也行,一般来说分
10GB
吧。注意格式--Mac
OS
扩展型。U
盘用户可以跳过分区这步,直接格式化即可----除非您的U盘超级大。
把苹果电脑Mac
OS
X操作系统DMG文件附到移动硬盘(或U盘)
第二步,把下载的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放到移动硬盘(或U盘)刚刚制作的硬盘分区里。还是在
Mac
自带的磁盘工具里,选择“恢复”,会出现2个框,从左侧的列表里把下载的苹果电脑
Mac
OS
X
操作系统
DMG
文件拖动到“源对象”一栏;目的磁盘自然是你刚刚在移动硬盘制作的分区(或U盘)了。
OK,你可以用移动硬盘或U盘为苹果电脑安装
Mac
OS
X
操作系统了。开机按“Option”键,会出现启动盘选择界面,选中你的Mac
OS
X系统安装盘即可

⑻ 如何用移动硬盘制作os x mave

本方法经过MacBook,MacBook Air实测,并可以互换使用

笔者使用硬盘:三星80GB老物+SSK移动硬盘盒
安装系统:Windows 7 Home Premium
安装环境:Mac OS X Lion,Windows 7

一,准备工具:
1.安装有Windows的电脑一台(Windows 8 不可)(或者准备安装有Windows PE的光盘或U盘)
这是用来安装新系统所需要用的环境,因为Windows 7 正常安装默认不能装进USB外置设备,所以要用特殊方法安装
(i)有现成Windows的同学可以直接用来安装新系统
(ii)没有的同学分两种
①使用MacBook Air的同学,由于Air没有光驱,所以开机时按option,EFI是允许从直接从USB设备引导启动的,
所以请准备一张有Windows PE的U盘(不要把PE装在你要装外置系统的USB设备)
②使用其他MacBook,MacBook Pro的同学(其实iMac也可以- -只不过觉得没必要外置系统),这些机型都是有光驱的,
而且不支持USB设备引导启动
所以准备一张Windows PE启动光盘
2.在你的Mac系统中下载一个 rEFIt 的软件安装包(dmg)(不要安装,就放在那里)(运行环境是Mac OS,所以放在Mac OS里)
rEFIt 相信对Mac OS有所研究的同学都知道,是用来在默认EFI启动选单下建立高级启动选单的一款插件
由于除了Air之外的MacBook都不支持直接从非Mac OS的USB设备直接引导启动
所以除了MacBook Air以外的都要利用这个插件来启动Windows
其实Air的用户是可以跳过这一步的,不过为了使你的外接硬盘变为万能盘,在哪台Mac上都能用,还是装一下比较好。
3.Windows 7 的iso安装镜像或光盘一份(在现成Windows或PE里使用,和现成Windows或PE放一起)
4.NT6快捷安装器(在现成Windows或PE里使用,和现成Windows或PE放一起)
这个就是用来破除Windows 7 在USB设备安装限制的安装工具
5.RegistryWorkshop高级注册编辑器(在现成Windows或PE里使用,和现成Windows或PE放一起)
用来在一个系统内修改另一个系统的注册表
6.BootCamp 4.0 驱动包 (随便放哪里留着就行)
安装完Windows 7之后在新系统里安装驱动,就和一般用BootCamp安装完系统后装驱动一样
7.用来安装Windows 7 的外置USB设备
硬盘容量必须在20GB以上,什么都玩并且想玩的爽的建议用80GB以上硬盘,速写速度当然越快越好
以上就是需要准备的工具

二,安装前准备以及检查,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常,该分区的分区,该格式化的格式化,该磁盘检查的磁盘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关于硬盘的分区。分区请在Mac OS X的磁盘管理下进行!!!硬盘的话最好分三个区
第一个区用来安装rEFIt引导组件,分区大小128M就够了,分区格式Mac OS分区格式(HFS+) (只用Air的同学可以不装rEFIt,不分这个区)
第二个区用来安装Windows 7,在Mac OS X下先FAT格式分区,安装的时候再格NTFS。建议20GB以上。
第三个区用来存放你自己的文件和数据,剩余所有空间就行了,万一Windows坏了从重装第二个分区就行了,数据不会有事。
最后再检查一遍设备的连接性,确保没问题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安装了。

三,将Windows 7 安装入USB硬盘
1.进入现成的Windows或者启动PE(工具1),插上你想要装Windows 7 的那个移动硬盘(工具7),然后以管理员身份运行NT6快捷安装器(工具4)
2.插入Windows 7 安装光盘,或者把iso用winRAR解压出来(工具3)
3.把你移动硬盘要装Windows 7 的那个分区(就是第二个分区,用Air的没有分rEFIt区的话应该是第一分区)格式化为NTFS格式,并标记为活动分区
活动分区的标记方法:右键我的电脑(Vista以上的话是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找到需要标那个分区,右键,“标记为活动分区”(重要)
4.看回到NT6快捷安装器,点右上角的“打开...”,找到你的Windows 7 安装光盘或者iso镜像解压出来文件夹下的“sources”文件夹里的“install.wim”
点确定。在左侧列表选择要装的版本。安装分区选择你那个移动硬盘要安装Windows 7 的分区(也就是刚刚格式化的那个分区)在当前
系统显示的盘符(一般来说不是C盘),这步千万不能搞错...引导分区和刚才安装分区选同样的,同样不能搞错...
格式化由于刚刚已经做过了,可勾可不勾,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再格一次。
可选功能里面,“安装到USB移动硬盘”打勾(必须),更改系统占用盘符不勾
5.点击“开始安装”....等待....安装时间约10-20分钟....继续等.....
6.当显示安装成功之后,那Windows 7 的安装就基本完成了。先不要重启进入新系统。剩下的是一些后续处理和设置。
如果显示任何错误或失败信息那绝对是失败了,可以考虑换一个系统环境再安装。

四,后续处理和设置
1.在之前的Windows或PE里打开RegistryWorkshop高级注册编辑器(工具5)
2.“文件”-->“加载配置单元”,打开移动硬盘第二分区(用Air的没有分rEFIt区的话应该是第一分区)刚装完的那个新Windows 7 里的SYSTEM配置文件
路径是“[第二分区的盘符]:\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这个文件是没后缀的)
3.出现的窗口选择加载位置选择“HKEY_LOCAL_MACHINE”
4.然后在项名称这里随意键入喜欢的,比如“USB_WIN7”
5.在本系统的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下就会多出一个“USB_WIN7”项(和刚刚改的名一样),这其实是连接到新安装的Windows 7 的项,
在此做的更改都会反映到新安装的Windows 7
6.打开以下键值“HKEY_LOCAL_MACHINE\USB_WIN7\ControlSet001\Control\BootDriverFlags”将数值更改为4(如果已经是4则不需要改动)
打开以下键值“HKEY_LOCAL_MACHINE\USB_WIN7\ControlSet001\Control\PnP\PollBootPartitionTimeout”将数值更改为十进制30000
7.鼠标点击一下刚刚加载到“HKEY_LOCAL_MACHINE”下的“USB_WIN7”项,将“USB_WIN7”项选中。然后点击菜单栏的“文件”-->“卸载配置单元”
至此,注册表的更改就大功告成了。
8.该关的东西关,该清理的清理。。之后就用不着现成的Windows和PE了
新安装的Windows 7 已经准备就绪,进入可用状态了,用Air的同学也已经可以直接插USB按option直接引导进系统了,可以选择直接跳到教程第六部分

五,安装rEFIt启动引导插件
1.进入Mac OS X,把下载的rEFIt的dmg包打开(工具2),不要用安装程序安装,需要手动安装。
2.把dmg包内的“efi”文件夹复制到移动硬盘之前分的那个只有128MB的分区格式为Mac OS格式用来装rEFIt的那个分区(也就是第一个区)的根目录
3.把移动硬盘的这个分区重命名为“refit”(不带引号)
4.运行“应用程序”-->“实用工具”-->“终端”
键入以下两条命令(不带引号)
“cd /Volumes/refit/efi/refit”
“./enable.sh”
可能会要求键入管理员密码,打密码回车就行。显示成功了就OK。
至此启动引导部分完成。关闭终端。移除硬盘并关机

六,进入Windows 7 安装BootCamp驱动
1.按电源键开机
2.立刻按住option
3.直到出现启动选单(用Air的同学已经能看到橘黄色的USB硬盘Windows了,直接选择进入就行,跳到第6步)
4.插入USB移动硬盘,稍等片刻会出现rEFIt的选项(不插硬盘不会出现,这就是手动安装rEFIt的好处,保证Mac的完美),选择打开
5.右边会出现两个带有USB符号的橘黄色硬盘标志,分别是从移动硬盘启动Windows和从移动硬盘第二分区启动,其实这两个是一样的- -,随便点
6.等待进入Windows...
7.各种重启各种等待后终于见到了桌面。Windows终于活过来了。
(这里有个小注意点,每次进Windows 7 都会说虚拟内存设置错误,这是因为系统 不支持把页面文件放在移动设备里,可以日后用软件禁用掉)
8.安装BootCamp 4.0驱动包(工具6),这个应该不用教了吧...能跟着这个蛋疼教程做下来的人应该不至于不会装个安装程序= =
9.重启,大功告成!!!

于是乎所有步骤完成!享受不会为Mac带来任何影响的Windows吧= =祝大家玩的愉快
最后有一个注意点:安装完的系统尽量不要更新,特别是非SP1版的Windows 7升级SP1后会
蓝屏
,虽然笔者摸索出恢复过程,但恢复过程复杂
不建议尝试;还有就是各种驱动也少折腾- -蓝屏还是很麻烦的= =
之后有空了会更新一下使用USB硬盘Windows 7的一些注意点和心得,以及一些故障的排除。谢谢大家读完这么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