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IDE硬盘
ide硬盘 高级技术附件规格(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ATA。IDE(集成磁盘电子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算是所有现存ATA规格的通称。
随着当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越来越高,传统的并行ATA(PATA)接口日益逐渐暴露出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其中最致命的莫过于并行线路的信号干扰问题:随着接口工作频率的提升,数据线路中电气性质的任何差异都可能令各线路的时钟信号不匹配,从而导致数据到达时间不一致,甚至造成数据传输错误;此外,当数据在数据线中传递的时候,并行ATA的数据线就会因为线缆的长度和电压的变化而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电磁场,进而影响到其它数据线中的数据传递,这种干扰的影响会随着总线频率的提升逐渐增大,而这些都是并行ATA所无法克服的设计上的缺陷。
并行ATA总线只是简单的CRC校验,一旦接收方发现数据传输出现问题,就会自行将这些数据丢弃、然后要求重发,这也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损失。 并行ATA接口(Parallel ATA,以下简称PATA)规范诞生至今已有接近十年的历史,客观的说,并行总线时钟频率只有8.33MHz的时代,即ATA-33时代以前,上述这些问题还不严重,但从ATA-66开始、由于总线时钟频率提升到16.67MHz,为避免上述问题,不得不在旧有的40Pin排线的基础上增加了40根屏蔽地线,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是成功的,但随着ATA-100再度将总线时钟频率升至25MHz,信号干扰现象又开始变得严重起来。 在继续改造线路不太现实的情况下,Seagate和Intel所倡导的串行ATA(Serial ATA,以下简称SATA)接口几乎成为IDE设备物理接口的唯一可行化解决方案,虽然另一业界巨头Maxtor也尝试过推出ATA-133接口规范,但最终因为效能问题未能得到业界认可,串行ATA由此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事实上,除了信号干扰这一根本原因之外,PATA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不支持热插拔、冗错性差、功耗高、影响散热及连接线长度有限等等。
主板方面什么也不用更换,只需买块新的硬盘即可!至于容量可根据用户您自己需要选择!
❷ IDE硬盘和SATA硬盘有什么区别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❸ IDE硬盘是什么,和SATA硬盘有什么区别
IDE硬盘是传统的并口硬盘,现在已经被SATA硬盘即串口硬盘所淘汰。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 .传输速度不同。SATA硬盘比IDE硬盘传输速度高。目前SATA可以提供150MB/s的高峰传输速率。今后将达到300 MB/s和600 MB/s。到时我们将得到比IDE硬盘快近10倍的传输速率。
2. 接口不同,所使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也不同。相对于IDE硬盘的PATA40针的数据线,SATA的线缆少而细,传输距离远,可延伸至1米,使得安装设备和机内布线更加容易。连接器的体积小,这种线缆有效的改进了计算机内部的空气流动,也改善了机箱内的散热。
3. 电压功耗不同。相对于IDE硬盘系统功耗有所减少。SATA硬盘使用500毫伏的电压就可以工作。
4. 兼容性不同。SATA可以通过使用多用途的芯片组或串行—并行转换器来向后兼容PATA设备。由于SATA和PATA可使用同样的驱动器,不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或其他改变。
5. 主从盘设置不同。SATA不需要设置主从盘跳线。BIOS会为它按照1、2、3顺序编号。这取决于驱动器接在哪个SATA连接器上(安装方便)。而IDE硬盘需要设置通过跳线来设置主从盘。
6. 热插拔性能不同。SATA还支持热插拔,可以象U盘一样使用。而IDE硬盘不支持热插拔。
❹ 什么是ide接口硬盘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❺ 什么是IDE硬盘
简单的说就是普遍使用的那种宽口的。
接口处上下两排眼,下排中间有一个眼是堵死的。
相对的,硬盘上也是两排针,下排中间少一根。
❻ IDE硬盘是什么
楼上有点小误对不起
IDE微型计算机智能接口.
它是在SCSI(小型计算机接口)之后出现的专门用在家用个人微型电脑上的一种工业标准.
无论什么时代出现的IDE接口的硬盘都没有同时代的SCSI快,但是SCSI贵呀,用在服务器的
每个IDE接口可以接两个IDE设备(硬盘和光驱都是IDE设备)
所以每根IDE线都有两个接品,但是IDE线分40线和80线的.80线是在ATA技术后出现的,其中有40跟是用来防干扰用的.ATA66/100/133都需要用80线的IDE线
SATA的英文全称是:Serial-ATA(串行),接口不一样了.
但是!
它们仍是同一种工业标准.用在微型计算机上!
❼ IDE硬盘与SATA硬盘的区别是什么
sata与ide接口的区别
ide即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
serial
ata是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串行接口的硬盘与sata的硬盘除了在接口上有所不同以外,在传输率上也是不同的。使用什么接口的硬盘就看你自己了,理论数据上来看sata快于ide,但有可能在实际的应用中,两者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安装与使用时,其实跟ide是一样的,插到主板集成的sata接口上,连接好电源即可。
类似sata2是sata的延续技术,串行ata(sata)硬盘去年如暴风雨般席卷市场,而采用高容量(单硬盘400gb)、低成本sata硬盘的子系统也有望在今年继续其增长势头。sata
ii技术的产品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面向市场。它将突破sata技术面临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点是对原本相对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则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规格特征: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机命令队列).
由于磁道捕捉时间和转速的改善和优化,硬盘可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捕捉/读/写数据。同时,由于
硬盘读写头更加有效的转动,也使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损减少,增加了硬盘的寿命。
2)sata
2.0可将性能/带宽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飞跃使sata
2.0成为企业工作站和入门级服务器性价比最好的选择。
3)新增了封闭管理功能,包括风扇控制,活动led指示灯,温度控制和新设备通知等功能。使硬盘工作更加人性化,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便利
8m是硬盘的缓存,还有2m的
而wd800jd
sata
8m
7200转的意思就是西部数据串口硬盘
8m缓存,转速是7200转目前这种硬盘也可以称为高速硬盘
❽ 什么是ide接口硬盘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电子集成驱动器,是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IDE接口实质上是存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标准方式。而IDE并不是该接口标准的真正技术名称。它原来的名称是AT附加装置(AT Attachment, ATA),表示该接口最初是为IBM AT计算机开发的。
(8)ide硬盘扩展阅读: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
Enhanced IDE使用扩充CHS(Cylinder-Head-Sector)或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寻址的方式,突破528MB的容量限制,可以顺利地使使用容量达到数十GB等级的IDE硬盘。
并行ATA总线只是简单的CRC校验,一旦接收方发现数据传输出现问题,就会自行将这些数据丢弃、然后要求重发,这也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损失。
❾ 硬盘中IDE是什么
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外部接口,主要接硬盘和光驱。采用16位数据并行传送方式,体积小,数据传输快。一个IDE接口只能接两个外部设备。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DMA(Direct Memory 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而从英特尔的430TX芯片组开始,就提供了对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数据传输率,以后又很快发展到了ATA66,ATA 100以及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分别提供66MB/sec,100MB/sec以及133MB/sec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值得注意的是,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并没能获得业界的广泛支持,硬盘厂商中只有迈拓自己才采用ATA 133标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数据则都采用ATA 100标准,芯片组厂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对次标准提供支持,芯片组厂商中英特尔则只支持ATA 100标准。
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Ultra DMA 33/66。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目前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优缺点
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
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